路灯设计规范
路灯设计规范--LED行业者必备资料
第一章 总则第 1.0.1 条 为了确保城市道路照明能为车辆驾驶人员以及行人创造良好的视看环境,达到保障交通安全, 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方便人民生活, 防止犯罪活动和美化城市环境的效 果,特制定本标准。
第 1.0.2 条 本标准合用于城市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道路及与道路相联系的特殊场所的照明设计,不合用于隧道照明的设计。
第 1.0.3 条 道路照明的设计原则是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省能源,维修方便。
第 1.0.4 条 道路照明设计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或者规范。
第二章 照明标准第 2.0.1 条 城市道路照明标准,按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以及居住区道路分为五级。
道路照明标准 表 2.0.3亮 度级道路类型别Lav(Cd/㎡)严禁采用非Ⅰ 快速路截光型灯具严禁采用非 平均照度Eav(Lx) 均匀度Lmin/Lav 均匀度Emin/EavⅡ 主干路及迎宾路、 通向平均亮度 眩光限制 诱导性很好很好0.35 0.35度照0.4 0.41.5 1.5 1.0 20注:①表中所列的平均照度仅合用于沥青路面,若系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平均照度值可相应降低 20~30%。
②表中各项数值仅合用于干燥路面。
第 2.0.2 条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的照明应满足平均亮度(或者照度)、亮度(或者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和诱导性四项评价指标。
主要供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居住区道 路应满足平均照度单项评价指标。
第 2.0.3 条 各级道路照明标准见表 2.0.3。
政府机关和大型公共建造的主要道路、 市中心或者商业中心的道路、大型交区纽等Ⅲ 次干路Ⅳ 支路主要供行人和非机动Ⅴ 车通行的居住区道路和人行道截光型灯具不得采用非好截光型灯具不宜采用非好截光型灯具采用的灯具--不受限制851~20.350.3--0.350.3--0.50.3--第2.0.4 条三幅路、四幅路的非机动车道的平均照度值宜为相邻机动车道的1/2。
第一章-路灯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确保城市道路照明能为车辆驾驶人员以及行人创造良好的视看环境,达到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方便人民生活,防止犯罪活动和美化城市环境的效果,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城市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道路及与道路相联系的特殊场所的照明设计,不适用于隧道照明的设计。
第1.0.3条道路照明的设计原则是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省能源,维修方便。
第1.0.4条道路照明设计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或规范。
第二章照明标准第2.0.1条城市道路照明标准,按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以及居住区道路分为五级。
道路照明标准表2.0.3注:①表中所列的平均照度仅适用于沥青路面,若系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平均照度值可相应降低20~30%。
②表中各项数值仅适用于干燥路面。
第2.0.2条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的照明应满足平均亮度(或照度)、亮度(或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和诱导性四项评价指标。
主要供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居住区道路应满足平均照度单项评价指标。
第2.0.3条各级道路照明标准见表2.0.3。
第2.0.4条三幅路、四幅路的非机动车道的平均照度值宜为相邻机动车道的1/2。
第2.0.5条第2.0.3条和第2.0.4条规定的平均亮度(或照度)值均为维持值,新安装光源、灯具的道路,其路面的初始亮度(或照度)值应相应提高30~50%。
第2.0.6条选定道路照明标准时,要考虑城市的性质和规模,一般中小城市可视其道路类型采用相应低1级的标准。
第三章光源和灯具的选择第一节光源的选择第3.1.1条道路照明应采用高光效气体放电灯,不应采用白炽灯。
第3.1.2条选择光源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快速路和对颜色识别要求不高的市郊道路宜采用低压钠灯或高压钠灯;二、主干路和次干路宜采用高压钠灯;三、支路和居住区道路,宜采用小功率高压钠灯或小功率高压汞灯;四、市中心、商业中心等个别对颜色识别要求较高的街道必要时可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或中显色型、高显色型高压钠灯。
公路工程中的路灯布置规范要求
公路工程中的路灯布置规范要求公路工程中的路灯布置规范要求对于交通安全与行车舒适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公路的夜间通行安全性和交通效率,相关管理部门在路灯的位置、高度、间距和照明光度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范。
本文将针对公路工程中的路灯布置规范要求进行论述。
一、路灯布置位置要求公路工程中,路灯的布置位置应根据交通流量、路段类型和行车安全需求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一般来说,路灯应设在两车道或多车道公路的道路中间,以便充分照亮道路两侧。
对于弯道、坡道、隧道、桥梁、交叉口、人行横道等特殊路段,路灯的布置位置需要更加关注,在这些地方,需要布置更多的路灯以增强照明效果。
二、路灯布置高度要求路灯的高度直接决定了其照明范围和照明效果。
一般情况下,公路路灯的安装高度不得低于6米,同时也不能超过15米。
低于6米的话,照明范围可能不够,无法提供足够的光照;而超过15米的话,光线散射和衰减会导致照明效果下降。
此外,路灯布置高度还需要考虑周边环境,避免对居民住宅或商业建筑的严重光污染。
三、路灯布置间距要求路灯布置的间距直接关系到照明均匀度和路段照明质量。
通常情况下,普通公路的路灯间距应不大于30米,而高速公路则要求不大于50米。
合理的间距布置可以确保夜间行车的照明均匀度,减少夜间驾驶员的疲劳程度,提高交通安全性。
四、路灯照明光度要求路灯的照明光度决定了公路的照明质量。
一般情况下,普通公路路灯的照度要求在10-20勒克斯之间,而高速公路则要求在20-30勒克斯之间。
此外,路灯的光色也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以确保驾驶员在夜间能够清晰辨认行车道、交通标识和行人等。
五、路灯能效要求随着能源环保意识的增强,公路工程中的路灯布置也需要考虑能效问题。
在路灯的选择上,应选用高效节能的LED路灯,这样能够显著降低能耗,并延长路灯的使用寿命。
六、路灯维护管理要求为了保证路灯的正常工作和寿命,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
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路灯巡检制度,及时清洁和更换故障路灯,确保路灯始终保持良好的照明效果。
建筑工程施工路灯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路灯规范一、路灯设计1.1 路灯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应根据道路类型、车流量、行人流量和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
1.2 路灯的照明范围应满足道路照明标准要求,确保道路两侧的照明充足,同时避免光污染。
1.3 在路灯设计中应考虑路灯的材质、类型、高度、数量和排布方式,以及节能、环保、美观等因素。
二、路灯材质2.1 路灯材质应选用防腐蚀、耐候性能好的材料,以保证路灯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2.2 路灯灯罩应采用透光性好、抗风压、耐冲击的材料,确保路灯正常照明和安全性能。
三、路灯类型3.1 路灯类型应根据道路类型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包括路灯形状、光源种类、光色、光源功率等。
3.2 路灯应采用LED光源,以提高能效和节能性能,减少环境污染。
四、路灯安装4.1 路灯的安装位置及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道路两侧照明均匀,且不影响交通乘员的视线。
4.2 路灯的固定方式应牢固可靠,能够承受恶劣天气和外力作用,确保路灯安全稳定。
4.3 路灯的电源线路应布置合理,避免电池和其他设施发生相互干扰或损坏。
4.4 路灯的调光设备应按照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以满足不同时间段的照明要求,节约能源。
五、路灯维护5.1 路灯的日常维护应定期进行,包括清洁、检查、维修和更换等工作,确保路灯照明效果和安全性能。
5.2 路灯的维护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及时处理路灯故障及时处理。
5.3 路灯的维护应记录完整,包括维护时间、维护内容和维护经过等,便于管理和查阅。
六、路灯监测6.1 路灯的照明效果应定期进行监测,包括光照度、光色、亮度等参数,确保路灯照明效果符合要求。
6.2 路灯的功耗和能源消耗应定期进行监测,评估路灯节能性能,提出相应的节能改进建议。
七、环境保护7.1 路灯施工应按照相关地方标准和环保要求进行,确保施工过程不产生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
7.2 路灯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应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低位路灯照明设计标准
低位路灯照明设计标准是指在城市道路、乡村道路以及其他公共交通区域中,对路灯照明系统进行设计和设置时所需遵循的规范和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低位路灯照明设计标准:
1. 照明亮度:根据具体路段的功能和使用需求,确定路灯照明的亮度水平。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和交叉口处需要较高的亮度,而城市次干道和乡村道路则需要适中的亮度。
2. 照明均匀性:确保路灯照明能够均匀地分布在道路上,避免出现明暗不均的情况。
一般要求道路上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规定的数值,以保证行车和行人的安全。
3. 照明色温:选择适当的照明色温,以满足路灯照明的视觉需求和舒适性。
常见的选择是在4000K至5000K的色温范围内。
4. 路灯高度和间距:确定路灯的布置高度和间距,以保证路灯的照度覆盖范围和均匀性。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的路灯高度较高,间距较大,而次干道和乡村道路的路灯高度和间距相对较小。
5. 路灯材质和抗腐蚀性:选择耐用、具有良好抗腐蚀性的材质,以保证路灯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6. 能源效率:设计路灯照明系统时要考虑节能和能源效率,采用高效节能的灯具和控制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国家可能存在不同的路灯照明设计标准和规范,因此在进行具体的路灯照明设计时,需要遵循当地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设计符合要求并满足安全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
建议咨询专业的照明设计师或工程师,以获取更详细和具体的设计准则。
公路工程路灯杆设计规范解读
公路工程路灯杆设计规范解读公路工程中,路灯杆的设计规范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和提供足够照明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公路工程路灯杆设计规范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了解相关标准和要求。
一、路灯杆的选材要求在公路工程中,路灯杆的选材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和抗风性能。
一般而言,路灯杆的材质应选用耐候钢、铸铁或铝合金等高强度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风性能,能够经受住复杂气象条件下的考验。
二、路灯杆的高度要求路灯杆的高度应根据路况和照明需求进行合理设置。
一般而言,直行道路的路灯杆高度应在4至7米之间,弯道路段的路灯杆高度应适当增加至6至8米,确保足够的照明范围和照度水平。
三、路灯杆的布局要求路灯杆的布局既要考虑道路照明的需要,又要兼顾视觉美观。
按照规范要求,路灯杆的间距一般应在25至45米之间,确保道路两旁的照明均匀分布,不产生明暗差异。
四、路灯杆的固定要求为了确保路灯杆的安全和稳定,其固定方式也需要符合规范要求。
一般而言,路灯杆应采用混凝土基础或地脚螺栓进行固定,其中混凝土基础的规格、尺寸和施工工艺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地脚螺栓的埋深和拧紧力矩也需要符合规范要求。
五、路灯杆的防腐要求由于公路工程中路灯杆长期处于风吹日晒和雨水浸泡之中,因此其防腐性能十分重要。
规范要求路灯杆应进行防腐处理,常用的方式包括热镀锌、喷塑和涂装等。
这些方法能够提高路灯杆的耐腐蚀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六、路灯杆的照明要求路灯杆的照明效果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和夜间视觉体验。
规范要求路灯杆所安装的照明设施应选用高效节能的LED路灯,同时要求灯具的照度和光色满足相应标准。
此外,规范还对路灯杆的照明范围和光分布做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足够的照明效果和视觉舒适度。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中的路灯杆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行车安全和提供足够的照明效果而制定的。
合理选材、科学布局、稳固固定、防腐处理以及符合照明要求都是路灯杆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才能够确保公路工程的照明设施达到高效、安全和可持续的目标。
公路工程中的路灯设计规范要求
公路工程中的路灯设计规范要求公路工程中的路灯设计是确保道路夜间安全通行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路灯设计的质量和标准化,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守一系列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路工程中的路灯设计规范要求。
一、光照等级要求在公路工程中,路灯的设计应根据道路的等级和车流量来确定适当的光照等级。
根据实际情况,常见的光照等级包括:T1、T2、T3等级。
T1等级适用于具有高密度交通流量的城市主干道,而T2等级则适用于城市次干道和高速公路。
不同等级的道路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设计中需要根据光照等级来确定合适的照明设备。
二、照明设计要求在公路工程中,照明设计要求主要包括路灯的安装位置、间距和高度。
路灯的安装位置应考虑到交通流量、道路类型和视觉需求等因素。
一般而言,路灯的间距应保证道路上的每个区域都得到适当的照明,避免出现明暗交替或照明不足的情况。
此外,路灯的高度也是照明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合理的路灯高度能够提供更好的照明效果,并确保灯柱与车辆、行人等物体之间的安全距离。
三、照明设备要求在公路工程中,照明设备需满足一系列的规范要求。
首先,路灯的灯具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并具有合适的光束角和照度。
其次,路灯的材料需要具备耐腐蚀、防水防尘和抗风能力,以确保设备在户外环境下的可靠性和长寿命。
此外,照明设备应具备调光和时控功能,以便根据不同的需求调整亮度和使用时间。
四、环境影响评估要求在公路工程中设计路灯时,还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评估内容包括光污染、能耗和景观保护等方面。
为了减少光污染,照明设备应采用合适的光束形状和遮光罩,以限制光线向上和向侧方的散射;在能耗方面,可以采用高效节能的LED灯具替代传统的荧光灯等;同时,还应注重景观保护,将路灯的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保持道路沿线的美观。
五、维护保养要求为了确保路灯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发光,公路工程中的路灯设计还应考虑维护保养方面的要求。
第一章路灯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确保城市道路照明能为车辆驾驶人员以及行人创造良好的视看环境,达到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方便人民生活,防止犯罪活动和美化城市环境的效果,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城市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道路及与道路相联系的特殊场所的照明设计,不适用于隧道照明的设计。
第1.0.3条道路照明的设计原则是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省能源,维修方便。
第1.0.4条道路照明设计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或规范。
第二章照明标准第2.0.1条城市道路照明标准,按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以及居住区道路分为五级。
道路照明标准表2.0.3注:①表中所列的平均照度仅适用于沥青路面,若系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平均照度值可相应降低20~30%。
②表中各项数值仅适用于干燥路面。
第2.0.2条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的照明应满足平均亮度(或照度)、亮度(或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和诱导性四项评价指标。
主要供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居住区道路应满足平均照度单项评价指标。
第2.0.3条各级道路照明标准见表2.0.3。
第2.0.4条三幅路、四幅路的非机动车道的平均照度值宜为相邻机动车道的1/2。
第2.0.5条第2.0.3条和第2.0.4条规定的平均亮度(或照度)值均为维持值,新安装光源、灯具的道路,其路面的初始亮度(或照度)值应相应提高30~50%。
第2.0.6条选定道路照明标准时,要考虑城市的性质和规模,一般中小城市可视其道路类型采用相应低1级的标准。
第三章光源和灯具的选择第一节光源的选择第3.1.1条道路照明应采用高光效气体放电灯,不应采用白炽灯。
第3.1.2条选择光源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快速路和对颜色识别要求不高的市郊道路宜采用低压钠灯或高压钠灯;二、主干路和次干路宜采用高压钠灯;三、支路和居住区道路,宜采用小功率高压钠灯或小功率高压汞灯;四、市中心、商业中心等个别对颜色识别要求较高的街道必要时可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或中显色型、高显色型高压钠灯。
公路工程规范中的路灯杆设计要求
公路工程规范中的路灯杆设计要求公路工程中的路灯杆设计是为了确保道路夜间照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安全的行车环境。
路灯杆的设计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结构要求路灯杆的结构设计应满足荷载要求,确保其能够承受自身重量以及外部环境引起的荷载。
路灯杆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抗风能力,以抵御自然环境中的风力荷载。
此外,路灯杆的结构应具备抗震能力,以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
二、材料选择在公路工程规范中,对路灯杆所采用的材料有明确要求。
常见的材料包括钢材、铸铁、铝合金等。
钢材的强度高、抗腐蚀性好,是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铸铁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大型路灯杆的制造。
铝合金则具有轻质、耐腐蚀等优点,适合用于路灯杆的制作。
三、安装要求在路灯杆的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路灯杆应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确保其稳定性。
其次,灯杆的安装高度要符合规范要求,以确保照明范围和亮度的需要。
最后,路灯杆与电缆的连接应采用安全可靠的接地装置,以保证电气安全。
四、灯具安装路灯杆上的灯具安装应符合一定的规范。
灯具的位置、角度、照明范围等都需要根据道路照明要求进行调整。
同时,安装灯具的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防腐、防水、耐候性能,以适应各种恶劣气候条件。
五、维护和保养路灯杆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后期的维护和保养。
设计时应具备易于维护的特性,例如易拆卸、易更换等。
此外,路灯杆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因素,如排水、防腐处理等,以延长使用寿命。
在公路工程规范中,对路灯杆的设计要求严格,旨在提供安全、高效的道路照明系统。
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安装要求、灯具安装以及后期维护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将为道路行车提供明亮、舒适、安全的夜间环境。
公路工程中的路灯杆设计要求对于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应该严格执行。
太阳能路灯技术规范设计
太阳能路灯技术规范设计一、引言太阳能路灯是一种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用于照明道路和街道的照明设备。
与传统路灯相比,太阳能路灯具有环保、节能、易安装等优点。
因此,太阳能路灯的技术规范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以确保其高效稳定地运行。
二、设计标准1.主要设计标准-国家标准《太阳能通用技术条件》GB/T9540。
2.太阳能电池板设计标准太阳能电池板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选用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片,光电转换效率不低于15%;-电池板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和防紫外线性能;-电池板支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并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
3.光源设计标准-选用高效、长寿命的LED光源,颜色温度可根据道路类型和要求进行调整;-光源亮度应满足相关标准,确保道路照明的均匀性和亮度适宜性;-采用调光系统,根据夜间交通流量实时调整光照亮度,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功率设计标准-根据道路类型、道路宽度、照明要求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功率规格;-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应能满足光源所需的电能,并具备一定的储能功能,以应对连续多天的阴雨天气。
5.控制系统设计标准-采用光控和时间控制的方式,确保夜间能自动开启、白天能自动关闭;-采用电池过充、过放保护电路,确保电池组的寿命和安全性;-提供远程监控和故障报警系统,能及时检测和处理路灯故障。
三、设计要点1.地理条件和环境特征的考虑-根据实际地理条件,选择合适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角度和朝向,以最大限度地接收太阳能;-针对高温、低温、高湿度等环境特征,选用耐温、防腐蚀材料,确保路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考虑-电池组和控制器应采用防水、防尘、防雷击等设计,确保安全可靠;-所有电缆和连接件应选用防水性能良好的材料,降低故障风险;-光源和支架应具备抗风、抗腐蚀等性能,以适应各种恶劣气候条件。
3.保养和维护的考虑-设计便于维护和保养的结构,如易于拆卸和更换照明单元、电池组等部件;-设计定期巡检和维护的便捷性,如提供可远程监测和报警等功能。
城市照明规范路灯和建筑物照明的设计要求
城市照明规范路灯和建筑物照明的设计要求城市照明是指通过照明设备对城市的道路、建筑物进行照明,以提供良好的能见度和安全性。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合理设计的照明方案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民众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城市照明规范路灯和建筑物照明的设计要求。
一、路灯的设计要求1. 照度要求:路灯的照明效果主要通过灯具所能提供的照度来衡量。
根据道路类型和使用需求的不同,照度的要求也会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需要较高的照度,而次干道和小巷则可以相对较低。
2. 光色要求:路灯的光色对于道路照明和行车安全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道路上的照明应该偏向于白色光,这样能够提供较好的视觉效果和颜色识别能力。
3. 照明均匀性要求:路灯的照明均匀性是指在整个照明区域内,灯光的照射分布是否均匀。
照度均匀性对于行车和行人安全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路灯时需要充分考虑照明均匀性的要求。
4. 节能环保要求: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城市路灯设计也应相应考虑节能因素。
选择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采用合理的照明方案,以及对照明进行智能化管理等措施都是提高路灯照明能效的关键。
二、建筑物照明的设计要求1. 照明目的要求:建筑物照明设计的首要目的是突出建筑物的外观特色和美感。
通常根据建筑物的功能、性质和周围环境的要求来确定照明的目的,如突出形体结构、强调夜景效果等。
2. 照明效果要求:建筑物照明设计要求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照明效果,比如需要均匀照明还是局部照亮,需要使用哪种光色来呈现建筑物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照明来产生良好的视觉冲击力等。
3. 照明控制要求:针对建筑物照明,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也至关重要。
通过灯光的开启和关闭、亮度的调节等手段,可以在不同时间段和场景下创造出不同的照明效果,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4. 安全和节能要求:在建筑物照明设计过程中,安全性和节能性是需要特别重视的方面。
合理的照明布局和选择高效节能的灯具设备可以确保建筑物的照明安全,并减少能源的浪费。
市政工程中的路灯设计规范要求
市政工程中的路灯设计规范要求市政工程中的路灯设计是为了确保公共道路的照明效果和交通安全,并提供良好的城市景观。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路灯设计必须符合一系列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市政工程中路灯设计的规范要求。
一、照明强度要求照明强度是指道路上的照明亮度水平,通常是以勒克斯(lux)为单位表示。
根据不同道路类型和用途,照明强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对于主干道和次干道,照明强度要求在30-50lux之间。
而对于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隧道,照明强度要求在50-100lux之间。
照明强度的要求可以根据当地交通流量、道路宽度和行人活动情况进行调整。
二、灯具布置要求灯具的布置是指路灯在道路两侧的位置、间距和高度等方面的要求。
为了确保路灯的照明范围和均匀性,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布置要求:1.照明范围:路灯的照明范围应覆盖整个道路,同时避免形成明暗交替的区域。
在交叉口和弯道等特殊路段,需要增加路灯的密度,确保视野清晰。
2.间距要求:路灯的间距应根据道路的宽度和类型进行合理安排。
通常情况下,主干道和次干道的路灯间距应在30-50米之间,而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路灯间距可以适当增加到50-100米。
3.高度要求:路灯的高度应根据道路的宽度和交通流量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主干道和次干道的路灯高度应在6-10米之间,而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路灯高度可以增加到10-15米,以确保照明范围的覆盖。
三、能源节约要求在市政工程中,节能减排是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路灯设计来说,也有一些节能要求需要满足。
1.选用高效节能灯具:市政工程中的路灯设计应选用高效节能的LED灯具,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寿命,并减少光污染。
2.智能控制系统:路灯设计中可以引入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感应器、定时器和光控器等设备,实现路灯的自动调节和控制,达到节能的效果。
3.合理照明时段:在市政工程中,根据道路的使用情况和太阳的运动规律,合理规划照明时段,避免白天浪费能源,夜晚又照明不足的问题。
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路灯设计规范要求
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路灯设计规范要求随着城市发展和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建设愈发重要。
在这些工程中,路灯设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路灯不仅能够提供夜间照明,确保行车安全,还能美化城市夜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因此,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路灯设计应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
一、光照分布要求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路灯设计首先应满足光照分布的要求。
通过合理布置路灯,要使道路或桥梁的照明足够明亮,以确保驾驶员在夜间能够清晰地看到道路、交通标志和其他车辆。
常用的光照分布要求包括:水平照度、垂直照度、定向光强以及光照均匀度等。
1. 水平照度要求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水平照度是评价路灯照明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不同道路类型、交通流量和速度等因素,规范要求不同的水平照度。
例如,高速公路的水平照度要求相对较高,通常需在50-100 lx之间;而城市快速路的水平照度要求可以适当低一些,一般在20-50 lx之间。
2. 垂直照度要求垂直照度是指路灯方向上、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处的照度。
这个指标主要影响行人通过道路或桥梁时的照明效果。
规范要求垂直照度不仅需要满足行人正常行走的需要,还要考虑到视觉舒适度和安全性。
通常,垂直照度的要求为1-3 lx。
3. 定向光强要求定向光强要求是指路灯的最大光强和最小光强之比。
定向光强要求的目的是确保道路或桥梁同一路段的光照强度相对均匀,避免光照过强或过弱的情况发生。
通常,定向光强要求的范围为1:1.5-1:3。
4. 光照均匀度要求光照均匀度要求是指路灯在整个道路或桥梁上的照明均匀程度。
光照均匀度要求的目的是确保整个路段的光照强度相对一致,避免光照强弱差异过大,导致视觉疲劳或观测误差。
规范要求的光照均匀度一般在0.3-0.7之间。
二、光色和显色指数要求除了光照分布的要求外,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路灯设计还需要考虑光色和显色指数的要求。
光色是指路灯发出的光的颜色,通常使用白光或黄光。
白光在一些情况下能提供更好的可辨识度和夜间视觉效果,而黄光有助于减少眩光,提高路面对比度。
路灯国家标准
路灯国家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和解释路灯的国家标准,为相关行业人士提供准确的指导和依据。
路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市民安全和提升城市美观度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因此,为了促进路灯的设计、安装和维护工作的规范化,特制订本标准。
2. 标准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城市、道路、公园和其他公共场所的路灯设计、安装和维护工作,包括路灯的选择、布局、亮度、功率等各方面的要求。
3. 主要内容3.1 路灯种类根据功能和形式的不同,路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道路照明灯:用于道路照明,包括主干道灯、辅路灯、人行步道灯等。
•城市景观灯:为城市夜景美化提供照明效果,包括广场灯、景观灯、彩色灯等。
•公园照明灯:用于公园、花坛、草坪等场所的照明,提供安全和美化效果。
•建筑物外立面灯:用于建筑物外部的照明效果,突出建筑物的特色和美感。
3.2 路灯的布局路灯的布局需要根据道路等环境条件来确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素:•道路种类和等级:道路的类型和等级决定了路灯的布置密度和高度。
•路灯间距和高度:路灯的间距和高度应能够确保道路的安全照明,同时避免光污染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视觉舒适度:路灯布局应考虑到行人和驾驶员的视觉舒适度,避免过于刺眼或过于昏暗的照明效果。
3.3 路灯的亮度和功率路灯的亮度和功率需要根据道路类型和使用环境来确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照明标准:根据国家规定的照明标准,确定路灯的亮度等级和照明范围。
•节能要求:路灯的功率应该符合国家的节能要求,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和技术。
•光污染控制:路灯的亮度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光污染。
3.4 路灯的安装和维护路灯的安装和维护需要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包括以下要点:•安装要求:路灯的安装应符合安全和稳定的要求,确保灯具不会松动或倾斜。
•维护周期:定期检查和维护路灯,确保其正常工作并及时修复故障。
•故障处理:针对路灯故障和损坏,要有快速有效的处理措施和流程。
道路照明路灯施工设计规范
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为行业标准, 编号为 CJJ45-2006, 自 2007 年 7 月 1 日起实施。其中,第 6.1.2、7.1.2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 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 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264
2 术 语
2.0.1 城市道路 urban road 在城市范围内, 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 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 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和城市居民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居 住区道路。 2.0.2 快速路 express way 城市中距离长、交通量大、为快速交通服务的道路。快速路的对向车行道之间设中间分车带,进出口 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2.0.3 主干路 major road 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采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 2.0.4 次干路 collector road 与主干路结合组成路网起集散交通作用的道路。 2.0.5 支路 local road 次干路与居住区道路之间的连接道路。 2.0.6 居住区道路 residential road 居住区内的道路及主要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街巷。 2.0.7 常规照明 conventional road lighting 灯具安装在高度通常为 15m 以下的灯杆上,按一定间距有规律地连续设置在道路的一侧、两侧或中间 分车带上进行照明的一种方式。采用这种照明方式时,灯具的纵轴垂直于路轴,使灯具所发出的大部分光 射向道路的纵轴方向。 2.0.8 高杆照明 high mast lighting 一组灯具安装在高度等于或大于 20m 的灯杆上进行大面积照明的一种照明方式。 2.0.9 半高杆照明(也称中杆照明)semi—height lighting 一组灯具安装在高度为 15~20m 等灯杆上进行照明的一种照明方式。当按常规照明方式配置灯具时, 属常规照明;按高杆照明方式配置灯具时,属高杆照明。 2.0.10 截光型灯具 cut-off luminaire 灯具的最大光强方向与灯具向下垂直轴夹角在 0°~65°之间,90°角和 80°角方向上的光强最大允 许值分别为 10cd/1000lm 和 30cd/1000lm 的灯具。 且不管光源光通量的大小,其在 90°角方向上的光强最 大值不得超过 1000cd。 2.0.11 半截光型灯具 semi-cut-off luminaire 灯具的最大光强方向与灯具向下垂直轴夹角在 0°~75°之间,90°角和 80°角方向上的光强最大允 许值分别为 50cd/1000lm 和 100cd/1000lm 的灯具。且不管光源光通量的大小,其在 90°角方向上的光强 最大值不得超过 1000cd。 2.0.12 非截光型灯具 non-cut-off luminaire 灯具的最大光强方向不受限制,90°角方向上的光强最大值不得超过 1000cd 的灯具。 2.0.13 泛光灯 floodlight 光束扩散角(光强为峰值光强的 1/10 的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 10°、作泛光照明用的投光器。 通常可转动并指向任意方向。 2.0.14 灯具效率 luminaire efficiency 在相同的使用条件下,灯具发出的总光通量与灯具内所有光源发出的总光通量之比。 2.0.15 维护系数 maintenance factor 照明装置使用一定时期之后,在规定表面上的平均照度或平均亮度与该装置在相同条件下新安装时在
农村公路路灯间距规范
农村公路路灯间距规范农村公路路灯的设置对于夜间行车安全和行人出行至关重要。
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路灯的设置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其中路灯间距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本文将会探讨农村公路路灯间距规范的相关问题,并提供以下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农村公路路灯间距规范的制定标准。
据国家标准《公路与路口照明设计规范》(GB 50034-2013)规定,农村公路路灯的高度应该在5~7米之间,路灯间距应该在30~40米之间,这是最基本的标准。
如果在道路中央设置了隔离带,则每侧应该按照标准设立路灯,且灯杆高度应稍高于隔离带高度。
如果道路路面有明显的拱形,则应采用适当的调整方式,使路灯局部间距减小,可以更好的满足夜间行车的需要。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路灯间距规范的实际情况。
在农村地区,由于道路的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路灯间距可能需要进行调整。
例如,如果某一区域经常出现大雾天气,路灯间距应该适当减小,以便夜间行车更加安全。
同时,如果某一路段出现弯道或坡道,路灯间距应该适当缩小,以提供更好的路面照明和安全保障。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对于农村公路路灯间距规范合理的要求。
与城市道路相比,农村公路路灯的道路宽度、跨度等因素都较为复杂,而不同的道路所面临的交通问题也不尽相同。
因此,路灯间距规范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夜间环境特点、当地气候条件和道路交通情况等,以保证公路夜间行车的安全。
综上所述,农村公路路灯间距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遵循国家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合理的调整。
对于过多的规范限制,不必过于拘泥于表面规定,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满足路面安全的最佳需求。
通过合理的道路照明,可以保证夜间出行的安全和保障农村经济的发展。
市政工程中道路路灯规范要求详细说明
市政工程中道路路灯规范要求详细说明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道路路灯是至关重要的设施之一。
良好的路灯设计和安装可以提供照明效果,增强交通安全,改善行人和车辆的可见性,为行人提供更舒适的环境。
因此,在市政工程中,道路路灯的规范要求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说明道路路灯规范的相关要求。
1. 照明设计要求:在道路路灯的规范中,照明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良好的照明设计可以确保路灯光线的均匀分布,最大程度地提高照明效果。
以下是一些照明设计要求的详细说明:1.1 光线均匀分布:照明设计应确保道路上的光线能够均匀分布,避免出现明暗不均的情况,为行人和车辆提供足够的照明。
1.2 光色选择:照明设计应选择适宜的光色,既能提供足够的亮度,又能减少对行人和车辆的眩光影响。
1.3 照度水平:照明设计应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交通流量确定适当的照度水平,确保行人和车辆能够清晰地看到道路、路标和交通信号。
2. 路灯的位置和布置:除了照明设计要求外,道路路灯规范还要求合理的路灯位置和布置。
以下是一些相关要求的详细说明:2.1 路灯的高度:路灯的高度应根据道路的宽度和交通流量确定。
一般情况下,路灯的高度应足够高,以避免造成遮挡和干扰。
2.2 路灯的间距:路灯的间距应根据道路的类型、宽度和交通流量确定。
在繁忙的道路上,路灯之间的间距应较短,以提供更好的照明效果。
2.3 路灯的布置方式:路灯的布置方式应根据道路的类型和特点确定。
在直线道路上,路灯应按照一定的间距等距设置;在曲线和弯道上,路灯应按照道路的曲线形状设置,确保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
3. 路灯的材质和质量要求:在道路路灯规范中,还有一些关于路灯的材质和质量要求。
以下是一些相关要求的详细说明:3.1 路灯杆的材质:路灯杆应采用耐候性好、抗腐蚀能力强的材料制作,以确保路灯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3.2 路灯灯头的材质:路灯灯头应采用防水、防尘、耐腐蚀的材料制作,以提高路灯的综合性能和使用寿命。
3.3 路灯的防护措施:路灯应设置防护措施,防止恶意破坏和盗窃。
路灯照明设计规范
路灯照明设计规范首先,路灯的照明设计应该考虑到人们的视觉需求和生活习惯。
根据人眼对不同照明条件下的亮度感知的特点,确定合适的照明等级。
在城市主干道、广场等需要提供高照度照明的区域,应该采用高亮度的LED灯光源,以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而在住宅区、公园等相对安静的区域,则可以选择较低亮度的灯光,既能满足照明需求,又不会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
其次,路灯的摆放和布局要合理科学。
主干道和交通要道上的路灯要求密度较高,一般按照每30米一盏的标准进行布置,以保证路面的均匀照明。
而在住宅区、公园等相对密度较低的地方,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场地情况,适当减少灯杆的数量,以节约能源和资源。
此外,要注意路灯的高度和倾斜角度的调整。
高度过低会导致照明范围不够,高度过高则会造成光污染和能源浪费。
倾斜角度的调整能够更好地照亮道路,减少光照的盲区。
另外,路灯的照明时间也需要有明确的规定。
一般来说,夜间照明时间应该根据季节变化和地理位置进行调整。
夏季夜晚较长,照明时间要较长;冬季夜晚较短,照明时间可以相应减少。
此外,结合环境光照、人流密度和交通状况等因素,可以在夜间的低峰期适当减少照明强度,以节约能源。
最后,路灯照明设计还需要关注灯光的色温和色彩。
灯光的色温决定了照明环境的明暗程度和视觉舒适性,一般分为暖白光(色温3000K-4000K)、白光(色温4000K-6000K)和冷白光(色温6000K-8000K)三种,应根据具体照明需求进行选择。
色彩的选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保持整体的美观性。
综上所述,路灯照明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照明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美化城市夜景而制定的。
在设计中应该考虑人们的视觉需求和生活习惯,合理设置照明等级、摆放和布局,适当控制照明时间和亮度,选择合适的色温和色彩。
只有符合规范的设计才能真正为城市的夜间照明环境增光添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路灯的安装高度应该多少才合适?•路灯照明安装高度为了避免眩光,可以选用漫反射灯中(d)(e)(f)、路灯的安装高度不宜小于4.5m。
路灯杆间距离可为25~30m,进入弯道处的灯杆间距应适当减少。
当道路宽度为A时,庭院灯的高度可按0.6A(单侧布灯)~1.2A(双侧对称布灯)选取,但不宜高于3.5m。
庭院灯杆间距可为15~20m。
路灯伸出路崖宜为0.6~1m,路灯的水平线上的仰角宜为5度,路面亮度不宜低于1cd/m2。
室外照明宜在每灯杆处设置单独的短路保护。
最小照度与最大照度之比,宜为1:10~1:15之间。
室外照明宜在值班室或变电室进行遥控,并在深夜可关掉部分灯光。
室外照明采用三相配电时应在不同控灯方式中保持三相负荷平衡。
室外停车广场灯杆的配置位置不得影响交通。
停车广场照明可采用显色性高、寿命长的光源。
高杆照明应采用轴对称配光灯具,灯具安装高度H可由下式确定:H≥0.5RR为被照明范围的半径,单位为m。
高杆照明宜采用可升降式灯盘。
a,路灯的平面布局路灯的平面布局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要考虑许多的因素,这些因素又互相影响、彼此制约。
诸如道路的等级、交通流量、速度、路宽、路面结构、灯具的功率、安装高度及交叉路口等条件不同则平面布局各异。
1.一般道路的布灯方式(路灯的排列方式)。
当道路的宽度不超过15m时,通常采用单侧布灯方式。
(a)单侧布灯(b)中心线布灯(c)两侧交叉布灯(d)两侧对称布灯1-灯杆2-路灯3-钢索4-隔离带当道路两侧有商店或橱窗照明度比较高时,可以采用中心布灯的方式。
在比较宽的高速公路上或有上、下分车道时,也可以采用中心布灯的方式。
如果道路两侧都有电杆,可以拉钢索,把灯具吊装在道路的中心线上方。
也可以在隔离带上拉钢索布灯。
道路的宽度在12~15m的二、三级公路,常采用中心线布灯。
优点是照度比较均匀。
缺点是灯具在道路中心维修不太方便。
当路面的宽度大于15m时,而且车辆及行人比较多,又强调美观时,则可以采用两侧交错布灯或两侧对称布灯。
在实际作设计时,往往会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例如路面较宽而有只能单侧布灯时,可以增大灯具的仰角,一般可以增大到15度角。
如果仰角过大则灯具的发光效率降低,而且容易产生眩光。
2.交叉路口的布灯如果是丁字路口,最好将灯具设在道路尽端的对面,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照亮路面,而且有利于司机识别道路的尽头。
交叉路口的布灯(a)丁字路口布灯(b)十字路口布灯在十字交叉路口布灯间距宜减小,路灯最好设置在汽车前进方向司机视线的右侧,这样容易使司机看清横穿交叉路口的行人或车辆。
在交叉路口的各个灯具都有相应的主要功能,是由道路①向右转弯的汽车和由道路④向左转弯的汽车而设置的。
同理可以分析乙灯、丙灯、丁灯的功能。
在交叉路口中心悬挂的灯具往往用红色的灯罩,以引起司机的注意。
在复杂的交通路口,为了引起司机提早注意,在附近路段改变灯具的种类或光源的种类(即改变灯具的光通量)也有良好的效果。
交叉路口设计照度标准要求高一些,一般不低于几条相交道路照度标准之和。
如果相交道路的照度标准相差比较大时,司机从亮区驶入暗区会由于人的眼睛有“暗适应时间”关系而使人的视觉功能骤然下降。
为此,需要在比较暗的路口设置过度地段,过度段的长度一般不少于100m。
亮度相差较大时道路照明的过度段(a)无照明过度段(b)有照明过度段3.人行横道的布灯——人行横道的布灯对司机安全行车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道路狭窄的地方司机看不清楚想要横过马路的人。
一旦看清楚了,行人已经走到马路上了,这就增加了危险性,因此需要增加人行横道外面下部空间的亮度。
在行人穿过比较多的地方宜种高杆的树种,并及时剪枝。
为了避免眩光,不宜把灯具设置在人行横道的正前方,我国规定车辆靠右边行驶,因此灯光宜从左方照射。
人行横道附近的照度也要加强,一般人行横道前后50m之间的平均照度大于30lx为宜。
4.弯道的照明布局当弯道半径小于1000m时,照明就要按照曲线处理,一般在弯道侧布灯。
这样从远处就能以灯光的亮点辨别出路线是弯道,越靠近弯道中心部分的灯具距离越密。
如果弯道的半径比较小时,应减少灯具的纵向间距,以增大路面的照度。
弯道布灯5.坡道的照明布局当车辆通过陡坡变坡点时,车辆前灯的照明效果变差,因此应该提高路面的照度,即减少灯具的间距。
6.与铁路平交路口的布灯为了能够清楚地识别道杆和铁路,就要选择能同时照射到道杆和铁路口两个方向的配光的照明点,灯具不宜设在司机行进方向的正前方,以免产生眩光。
路灯距离活动栏杆的水平距离l为3.5~4m。
道杆外侧的照度宜大于5lx,铁道路口的照度宜大于10lx。
铁道路口的布灯总之,路灯平面布局首先要考虑到功能的需要,既要有足够的照度,又要避免眩光。
为了确保安全往往要从技术和经济指标反复比较才能确定出最佳方案。
•18.5.3路灯的安装灯具的高度及纵向间距是照明设计中需要解决的数据。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限制眩光、改善照度的均匀度。
只有灯高与间距很好地配合才能发挥好灯具配光曲线特性,以便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或经济效益。
北京市主要街道一般采用250~400W高压水银灯或高压钠灯。
安装高度7~12m。
一般的道路用150~250W的高压水银灯,安装高度6~8m。
小胡同灯具安装高度5~6m。
灯具安装低一些,光能利用率高,但是,为了避免眩光,灯具也不能安装过低,根据灯具亮度的不同推荐路灯安装高度见表1。
路灯最低安装高度表1灯具表面亮度灯具光通量(lm)低亮度中亮度高亮度•<3sb50005673~10sb10000678>10sb20000789近年来,因为不断地改善气体放电光源,所以道路照明的发展方向是向大功率、高光效、提高高度、扩大纵向间距和改进立体布局的方向发展。
灯具的纵向间距一般为30~50m。
当有电力线杆或无轨电车架空电杆时,间距为40~50m。
尽量将供电电杆与照明电杆合杆,以节约投资。
如果采用地下电缆供电,间距宜小,有利于照度的均匀度,间距通常为30~40m。
路灯的纵向间距、灯具的配光种类和灯具的安装高度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北京市调查资料,推荐表2作参考。
灯距/灯高(l/H)路宽/灯高(B/H)推荐值表2────────────┬───────┬───────比值│L/H│B/H灯具配光├───┬───┼───┬───布灯形式│A│B│A│B────────────┼───┼───┼───┼───单侧布灯│5│7│1.5│2中心布灯│5│7│2.5│3两侧对称布灯│5│7│4│5两侧交错布灯│7│10│2.5│3────────────┴───┴───┴───┴───注:(1)灯具配光中A是指有配光(即截光或半截光);B是指宽配光灯具。
(2)以上比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扩大到20%。
为了提高光通的利用率,设置灯具一般都伸进车道一定的长度(oh)称为悬挑长度。
通常h为3~4m。
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还避免了树枝对灯光的遮挡。
灯具外伸与仰角当需要大面积照明或层次复杂的空间照明时,(例如立交桥、交通枢纽、体育场等)通常采用高达15~30m的高杆照明。
其特点是眩光少,照明空间大,耗电量也大,维护困难一些,目前已经大量使用高杆组合照明(a)体育场高杆灯(b)中型高杆灯(c)盘形高杆灯路灯照明设计计算1.平均照度计算法道路照明通常采用利用系数法计算平均照度。
利用系数是指电光源的光通量只有一部分照射到路面上,不同的灯具其利用系数各不相同。
开始根据路面的宽度、交通量等因素合理地布置灯具平面排列方式,再选用灯具,确定路面最低照度标准,按下式计算所需光通量。
Φ=EavLB/μKP(18-1)式中:Eav─根据道路等级及规范照度标准确定的平均照度;L-相邻灯具纵向间距/m;B-路面宽度/m;μ-利用系数;K-维护系数,一般取0-65~0.7;P-与排列方式有关的数值,一侧排列及交错排列时,取P=1,相对排列时取P=2。
将计算所须要的照度与灯具的广光通量不适应时,可以调整灯距、电光源的功率、灯具安装的高度等参数。
平均照度法的精度不如逐点计算法精确,例如没有考虑道路宽度及灯具悬挑长度的影响。
但是平均照度法方法简便,经常采用,完全能满足工程之需要。
【例4-1】某道路宽13m,要求平均照度不低于5lx,试选择电光源的功率、灯具的安装高度及灯具的间距。
解:根据已知条件,采用单侧布灯,(N=1)。
试选用GGY-400W高压汞灯,灯具的仰角为15度,维护系数为0.7。
参考表18-1设定L/H为1.5倍,设H为7m,取L/H为5,5×7=35m。
取B/H为13/7=1.86,查表18-8利用系数u为0.186。
按光通量公式Φ=EavLB/μKP=5×35×13/0.186×0.7×1=17500(lm)高压汞灯利用系数表表18-7───────────┬──┬──┬──┬──┬──┬──┬──┬──┬──┬──┬──┬──┬──┬──┬──灯利B/H│││││││││││││││具用│││││││││││││││仰系│││││││││││││││灯具角数│0.5│1│1.5│2│2.5│3│3.5│4│4.5│5│5.5│6│6.5│7│7.5型号│││││││││││││││────┬───┬──┼──┼──┼──┼──┼──┼──┼──┼──┼──┼──┼──┼──┼──┼──┼──││15°│.108│.185│.225│.253│.266│.275│.282│.286│.29│.293│.265│.295│.298│.299│.3│车道侧├──┼──┼──┼──┼──┼──┼──┼──┼──┼──┼──┼──┼──┼──┼──┼──││5°│.12│.193│.225│.245│.156│.263│.266│.27│.273│.275│.277│.279│.281│.282│.283•GGY125├───┼──┼──┼──┼──┼──┼──┼──┼──┼──┼──┼──┼──┼──┼──┼──┼──││5°│.035│.125│.155│.168│.177│.184│.186│││││││││人行道├──┼──┼──┼──┼──┼──┼──┼──┼──┼──┼──┼──┼──┼──┼──┼──││15°│.075│.11│.157│.15│.156│.16│.164││││││││────┼───┼──┼──┼──┼──┼──┼──┼──┼──┼──┼──┼──┼──┼──┼──┼──┼──││15°│.106│.165│.198│.217│.228│.237│.243│.247│.25│.253│.255│.257│.258│.259│.26│车道侧├──┼──┼──┼──┼──┼──┼──┼──┼──┼──┼──┼──┼──┼──┼──┼──││5°│.1│.155│.185│.202│.212│.219│.188│.226│.229│.23│.233│.234│.235│.236│.237GGY250├───┼──┼──┼──┼──┼──┼──┼──┼──┼──┼──┼──┼──┼──┼──┼──┼──││5°│.09│.137│.163│.174│.182│.156│.158│.19││││││││人行•├──┼──┼──┼──┼──┼──┼──┼──┼──┼──┼──┼──┼──┼──┼──┼──││15°│.08│.12│.136│.147│.153│.156│.164│.158│││││││•────┼───┼──┼──┼──┼──┼──┼──┼──┼──┼──┼──┼──┼──┼──┼──┼──┼──││15°│.084│.135│.156│.186│.2│.208│.213│.217│.22│.222│.224│.226│.228│.229│.23│车道侧├──┼──┼──┼──┼──┼──┼──┼──┼──┼──┼──┼──┼──┼──┼──┼──││5°│.076│.132│.162│.18│.19│.198│.203│.206│.208│.21│.212│.213│.214│.215│.215GGY400├───┼──┼──┼──┼──┼──┼──┼──┼──┼──┼──┼──┼──┼──┼──┼──┼──││5°│.076│.128│.154│.167│.175│.179│.182│││││││││人行道├──┼──┼──┼──┼──┼──┼──┼──┼──┼──┼──┼──┼──┼──┼──┼──•││15°│.075│.12│.139│.148│.154│.156│.158││││││││•────┴───┴──┴──┴──┴──┴──┴──┴──┴──┴──┴──┴──┴──┴──┴──┴──┴──洔查表17-8得400W高压汞灯光通量为21500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