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专题讲座《浅谈教师听课的舍与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专题讲座《浅谈教师听课的“舍与得”》

内容: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浅谈教师听课的“舍与得”》。“舍得”是有禅意的,需要自己慢慢品味。而对教育,对教学,对课堂,对听课,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每个人都有话说,或收获,或困惑,或得到,或失去。所以,惶恐的我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时间和机会与大家分享和交流,我也想尽力把向同事征求的意见和查阅的相关资料,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做一个简单的说明,不当之处,敬请批评与指正。

教师是实践性、反思性地职业。教师的教学技能在实践中获得,在反思中提高。“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然历程。而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有很长时间的学习和模仿,听课无疑是教师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教师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同时也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捷径之一。但我们听过的课很多,其中不乏印象深刻的地方,但也存在“只有总体感觉,没有具体收获,不能带来反思效果”的问题。有效听课主要包括有目的的听课,有观察思考的听课,有互助促发展的听课。那如何有效地听课呢,我将围绕听课前,听课中与听课后三个方面做说明。

一、听课前,熟悉内容,有备而来。

听课准备工作做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听课的质量。首先要带好做记录的《教师工作手册》,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完成我们自己的作业,提高我们工作的效率。其次是内容的准备,我们去听课肯定都是带着学习的心态去的,那么我们除了带着耳朵进课堂,也应该事先了解清楚要听的内容,了解自己是否比较地熟悉这堂课要上的内容,如果不清楚的事先花几分钟及时补上,保证在教师上课的时候,我们也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到时候能“听得”懂,即及时理解教师的授课意图。再次,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同时注意劳逸结合,做好取舍,一心二用或者一心几用,这样就起不到听课真正的效果了,当然事情也做不好,然后也会觉得一节课的时间真的很漫长。

二、听课中,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在听课中,我们整节课,都在做的都是这两个动作,观察和记录。我们往往最容易观察到的是学生的常规如何,教室的环境怎样,教师的板书、仪表、多媒体的运用、语言和知识是否正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层次深入分析授课者的教学得失。那除去这些比较显而易见的点,别的观察点在哪些方面呢?确实点特别多,我们也关注不完,就需要听课老师依据自己不同的听课目的和听课人物,准确定位自己的听课角色。

我们把这些点归纳为三个“角色”供大家参考。

1.进入“教师”的角色。

进入“教师”的角色时要关注: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当堂课的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课堂结构——导入中设计了什么样的生活情景,怎样激活旧知识,怎样呈现新内容,如何设计多种形式的联系,又以什么样的方式反馈出来的,最后设计了什么样的学生活动,是否出现了“前紧后松”或者“前松后紧”的不合理状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选择和合理运用,上公开课的老师必定会在这方面比较注重,会比平时更舍得花功夫花时间制作课件,我们在听课的时候还是要关注一下,运用是否合理,要避免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关注学生层面——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我们课堂的改革,更多的提倡以生为本,强调发现、合作与共享,对学生进行持续地关注和进行发展性地评价,关注学生活动,倾听学生语言,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长,这值得我们永远去探索。

2.进入“学习者”的角色。

虚心的态度——我们都知道公开课大多是经过了打磨和深思熟虑之后的呈现,大多的课堂会有巧妙地设计,会有想要突出的点,我们要抱着虚心学习地态度,去发现授课者的长处,吸收对自己有启迪的东西,切忌居高临下地去审视这个老师;边听边思——教无定法,也许我们所听的课并非设计严密,并非方法合理,学生忙讨论,老师忙板书,学生没有学习伙伴,眼花缭乱的多媒体等情况也会出现,授课老师呈现的这些问题也许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那么在听的过程中,就要尽量去想一想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怎样去化解和处理,然后再拿到自己的课堂上去实践印证。

3.进入“指导者”的角色。

听课,是教师成长的必然经历,同时也是帮助指导教师的一个重要途径。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加上每个老师的素养和自身教学经验都是有所差异的,我们要尽力去对课堂教学做出分析和判断。通过细心的观察,敏锐地发现优点与不足,做一个中肯地评价。

听课的过程中,作一些笔记是必要的,但是我们都知道“听”与“记”毕竟是两回事。注意力分配在听课上面,尤其是听到很精彩的课时,笔记就难以记全。而将注意力分配在笔记上,听课的质量就要下降。因此需要在听讲与记笔记两个方面,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取舍。个人觉得,对于正确性的方法和策略应该以听为主,以记为辅。至于记的问题,则需要有取舍地记一些,这与个人的记录习惯与思维方式有关,简单罗列:记教学环节,记衔接过渡,记细节特色,记板书提纲,记点评批语,记备注信息。

三、听课后,做好取舍,取长补短。

教研组内听课,我们能够带着听课过程中的疑问与授课老师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授课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思路,可以更清晰地分析课堂中的成功与失败,更好地借鉴教师的经验与教训。校外的听课,我们也可以和周围的小伙伴一起讨论,自己细细揣摩,有利于拓展教师的教学思维,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在交流中取其所长,在实践中补己之短。

另外,有几个小建议:除了听课,但是跟听课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方法,我觉得就是看课堂实录和精彩教学片段品析。其次在听课时注意小细节,尽量避免迟到和与他人闲谈,安静和专心,才不会打扰到别人的课堂。

以上是我对听课的一些小小的意见,如有不当,我们共同交流进步,谢谢大家的聆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