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XXX、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XXX、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练习题《古诗词三首》练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一、看拼音写词语。
XXX XXX XXX XXX XXX què()()()()()XXX XXX XXX XXX()()()()()()xīn qìjí()二、多音字组词。
bó()sǎn()jiàn()XXX见pō()sàn()xiàn()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雾气笼罩的水中小块陆地。
()2、横斜突兀的树枝。
()3、用茅草盖的小客舍。
()4、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4、默写《宿建德江》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五、默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六、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7、当真朗诵《宿建德江》,回覆题目。
小学6年级语文古诗三首《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精选课后练习3(含答案)
小学6年级语文古诗三首《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精选课后练习3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移舟泊烟渚.。
()A.陆地上的小面积水域B.水中间的小块陆地2.黑云翻墨..未遮山。
()A.翻动的墨水B.打翻的墨水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稻米是浙江、江苏两省的重要产区。
B.一会儿,我们就清洁了好几处不干净的地方。
C.党中央大力重视并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
D.每个同学都应该成为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给加点的字或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4.日暮客.愁新()A.宾客B.顾客C.指诗人自己5.野旷.天低树()A.空阔B.心境阔大C.荒废,耽搁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A.书本B.书写C.书信7.明月别枝..惊鹊()A.别的树枝B.离开树枝C.横斜突兀的树枝8.和“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描写的意境极为相似的一句是()。
A.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与“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火。
B.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望湖楼”在()。
A.浙江金华B.扬州瘦西湖边C.杭州西湖边11.辛弃疾和孟浩然,分别是哪个朝代的人?()A.北宋、明B.南唐、南宋C.南宋、唐1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两处对偶句,它们是()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②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③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④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二、诗词曲鉴赏读下面词的片段,完成练习。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体裁:诗题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作者:名字:苏轼年代:宋代描述: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翻译:原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译文: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原文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乌云吹散。
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青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1072年(熙宁五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
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五首绝句。
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赏析二:思想内容这首诗写坐船时所见,描绘了西湖的美丽雨景。
赏析三:艺术特色作者抓住几个要点,把一场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的骤雨,写得非常鲜明,富于情趣,颇见功夫。
诗用“翻墨”写出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的特点,说明是骤雨而不是久雨。
“未遮山”是骤雨才有的景象。
“卷地风”说明雨过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实描写,却分插在第一、第三句中,彼此呼应,烘托得好。
最后用“水如天”写一场骤雨的结束,又有悠然不尽的情致。
句中又用“白雨”和“黑云”映衬,用“水如天”和“卷地风”对照,用“乱入船“与“未遮山”比较,都显出作者构思时的用心。
赏析四:语言赏析这首词一如既往得延续了苏轼汪洋恣肆,明白畅达的行文风格构思巧妙又不着痕迹,作者随笔挥洒,信手拈来,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小学6年级语文古诗三首《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精选课后练习2(含答案)
(1)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此句中,词人由“________”联想到“______”。在词人的感觉中,以蛙声说丰年,洋溢着________的心情。
26.看拼音,写词语。
乡亲们都自发地来帮老汉收割稻谷,这种热心助人的měi dé(______)令人称道,就连叽喳的xǐ què(______)和呜叫的qiū chán(______)也为之叫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词句“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的特点,写出你联想到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名句积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5.明月别枝惊鹊。( )
A.花、叶离枝而落B.横斜突兀的树枝C.别的树枝
6.路转溪桥忽见。( )
A.看见B.对事物的看法C.同“现”,显现,出现
7.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句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中风、月、蝉、鹊等都是平常的景物,虽然组合巧妙,却仍显得平淡。
B.月光明亮,鹊儿惊飞,自然就会引起“别枝”摇曳;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夜间的蝉鸣声就特别令人感到清幽。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边光景一时新。
7、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8、《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作家写的自传体三部曲是分别是《童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完成问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黑云/翻墨/未遮山B. 白雨/跳珠/乱入船C. 卷地风/来忽吹散D. 望湖楼下/水/如天[2]下列各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B. 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C. 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雨珠吹散。
D. 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晴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3.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关键字词概括全诗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冲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内阅读。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以“好雨”开头,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是从什么感觉来写春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三首《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练习题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1.宿(sù xiǔ)建德江。
2.移舟泊(bó pō)烟渚(zhě zhǔ)。
3.夜行(xínɡ hánɡ)黄沙道中。
4.卷(juǎn juàn)地风来忽吹散(sàn sǎn)。
二、读拼音,写词语。
pǐn dé mínɡ chán shēng míng què qǐ
A.用茅草盖的旅舍
B.用茅草盖的商店
C.公社旁的树林
D.社庙丛林
一、羁旅之思——《宿建德江》
1. 解题意
(1)《宿建德江》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__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宿”的意思是________。《宿建德江》是孟浩然仕途受挫南下经过建德江时写下的。
(2) 下列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把词语与相应的解释连一连。
西江月 蝉叫声
别枝 词牌名
鸣蝉 横斜的树枝
旧时 往日
延伸阅读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1.将词语与相应的解释连一连。
须臾 好像
海门 极短的时间
似 江海汇合之处
2.理解诗句,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 )(1)这首诗描写的是农历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涨落的壮观景象。前两句写的是涨潮情形,后两句描写退潮情形。
2. 雨过天晴——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 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小学6年级语文古诗三首《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精选课后练习1(含答案)
小学6年级语文古诗三首《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精选课后练习1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用错的一项是()A.我们老师口才好,讲起道理夸夸其谈....。
B.王老师对我们可好了,说话总是甜言蜜语....的。
C.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D.目前,正值北京黄金季节,各国游客纷至沓来....。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或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日暮..(傍晚)客愁新。
B.明月别枝..(鸣叫的蝉)。
..(横斜突儿的树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C.旧时..(往日)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看见)D.黑云翻墨未遮.(遮盖,遮挡)山,白雨跳珠..(跳动的珍珠)乱入船。
3.下面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明月别枝惊鹊(别的)B.移舟泊烟渚(把东西放在水里,用火把水烧开)C.路转溪桥忽见(同“现”)D.胜日寻芳泗水滨(胜利)4.下列诗句运用互文手法写景的一项是()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骤.然(zòu)汹涌澎湃.(pài)B.蜷.缩(juǎn)排山倒.海(dǎo)C.菜畦.(qí)暴露.无遗(lòu)D.慷慨.(kǎi)威风凛.凛(lǐn)6.下面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月别枝..惊鹊(飞离树枝)B.路转溪头忽见.(同“现”,是出现的意思)C.两山排闼..送青来(推开门)D.南朝四百八十....寺(虚指,形容寺院很多)7.下列诗句是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群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群文阅读专项训练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21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二) 黑云翻墨未遮山,放生鱼鳖①逐人来,白雨跳珠乱入船。
无主荷花到处开。
卷地风来忽吹散,水枕②能令山俯仰,望湖楼下水如天。
风船③解④与月徘徊。
【注释】①放生鱼鳖:北宋时杭州的官吏曾规定西湖为放生地,不许人打鱼,替皇帝延寿添福。
②水枕:躺在船中。
③风船:飘荡在风里的船。
④解:懂得。
1.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二)通过描写鱼鳖、________、山、船、________等景物,勾勒出了一幅充满趣味的湖中行船图。
(6分)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中,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照样子,为后三幅画拟写小标题:黑云翻墨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一诗中,“跳”“乱”表现出了雨点的大和雨势的急,“忽”表现了天气变化之快。
B. 这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西湖景色之美。
C.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美丽景色的热爱之情。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练习。
(23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 两首词都描写了月亮,前一首描写的是________月,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后一首描写了________月,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六年级语文湘教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
六年级语文湘教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古诗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①[宋]苏轼黑云翻墨②未遮山,白雨③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①醉书:喝醉酒时写下的作品。
②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③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1]“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2]这四句诗就像四幅画:“云、_____、_____、_____”四字,写出了夏日暴雨骤至又雨过天晴的特殊景象。
[3]诗的前两句巧用比喻,“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云和雨的特点;“_________”和“________”又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
后两句中一个“_________”字突出天色由骤雨到晴朗的转变之快。
2. 阅读与理解。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__________ 尔:_________[2]这首诗常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什么样的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
菊花[唐]元稹秋丛①绕舍似陶②家,遍绕篱③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①秋丛:即丛丛的秋菊。
②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③篱:篱笆。
[1]第一句诗中的“____”字写出了菊花满院盛开的景象。
[2]第二句诗中的加点词,表现了作者_________的情态。
[3]诗人“偏爱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借菊花___的特点,寄托诗人对菊花________的赞美。
[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古诗四首_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古诗四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同步练习卷(1)一、基础题1. 解释下列词语。
2. 填空遮的读音是________,音序是________,音节是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查________画。
“遮”在黑云翻墨未遮山里的意思是________,①遮挡,遮住②掩盖,掩蔽③古同“庶”,众多④古同“者”,这。
用遮组词________3. 填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________,号________,世称________,与黄庭坚并称________与辛弃疾并称________。
一、综合题解释下列句意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
解释下列句意望湖楼下水如天________。
把诗句补充完整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
________,望湖楼下水如天。
把诗句补充完整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
把诗句补充完整________,山色空蒙雨亦奇。
选择填空如果……就……;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只要……就……;因为……所以……;一……就……(1)它________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________ 拼命往高处飞。
(2)天气________很冷,________月季花仍然开得那么鲜艳。
(3)________太阳离地球太远了,________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4)我不用箭,________拉一下弓,这只大雁________能掉下来。
(5)________没有太阳,地球上________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6)森林________是一座大水库,________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
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
例: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1)画画怎么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呢?________。
(2)楚国在南边,你怎么能往北走呀?________。
(3)父母养育了我,我怎么能忘记他们的恩情呢?________。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 古诗词三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人教部编版 (2)(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古诗词三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人教部编版(2)(含答案)《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三苏指的是()A.苏轼 B.苏辙 C.苏洵 D.苏小妹答案:ABC解析:分析:“三苏”指苏轼父子三人。
故选AB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史知识的识记。
2.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B.白雨/跳珠/乱入船C.卷地风/来忽/吹散D.望湖楼下/水/如天答案:C 解析:分析:C应为:卷地风来/忽/吹散。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节奏的划分。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醉书:在大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B.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
C.白雨跳珠: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就像珍珠般跳落。
D.卷地风:风从地面刮过。
答案:A解析:分析: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故答案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的内容的把握。
4.选出下面翻译有误一项( )A.黑云翻墨未遮山: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B.白雨跳珠乱入船: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C.卷地风来忽吹散: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雨珠吹散。
D.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晴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答案:C解析:分析:卷地风来忽吹散: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乌云吹散。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5.选出对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
B.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
C.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
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
D.作者自己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
6上《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诗意 课后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诗意课后习题《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孟浩然:字浩然,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
其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等。
《宿建德江》诗意:我把船停泊在被雾气笼罩的水中间小块陆地上,这黄昏时的景色勾起了我新的愁绪。
放眼望去,原野空旷,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还要低,江水清澈,倒映在水中的明月和我是那么亲近。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意:黑云像打翻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色的雨点就像珍珠一样乱纷纷跳进船舱。
突然,一阵狂风把云和雨吹散了。
从望湖楼上向下看,湖水一片汪洋,就像广阔的天空。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
与苏轼并称“苏辛”,为豪放派词人。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意:明亮的月光惊飞了横斜的树枝上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蝉鸣声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今年的好收成,耳边传来阵阵蛙声。
天边只剩下几颗星星,山前落下零星的雨点。
过去的茅草旅舍明明就在社庙丛林旁边,怎么不见了?当我急匆匆转过溪桥时,旅舍忽然出现在眼前。
课后问答与习题1.《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景色,两首诗词表达的情感一样吗?《宿建德江》:孤苦愁思之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喜悦欢快之情。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中写了四个场景:黑云翻滚、白雨跳珠、风吹云散、水天相接。
3.自由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上阙,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又闻到了什么?①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鸣蝉、稻子②听到的:蝉鸣、鹊啼、蛙声、说丰年③闻到的:稻花香4.《宿建德江》诗中,一个“愁”字,作者愁什么?①新的客愁:无归之愁;②心中还有许多旧愁。
5.关于“月亮”“思乡”诗句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三苏指的是()A.苏轼 B.苏辙 C.苏洵 D.苏小妹答案:ABC解析:分析:“三苏”指苏轼父子三人。
故选AB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史知识的识记。
2.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黑云/翻墨/未遮山B.白雨/跳珠/乱入船C.卷地风/来忽/吹散D.望湖楼下/水/如天答案:C解析:分析:C应为:卷地风来/忽/吹散。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节奏的划分。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醉书:在大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B.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
C.白雨跳珠: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就像珍珠般跳落。
D.卷地风:风从地面刮过。
答案:A解析:分析: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故答案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的内容的把握。
4.选出下面翻译有误一项( )A.黑云翻墨未遮山: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B.白雨跳珠乱入船: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C.卷地风来忽吹散: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雨珠吹散。
D.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晴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答案:C解析:分析:卷地风来忽吹散: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乌云吹散。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5.选出对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
B.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
C.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
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
D.作者自己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
答案:A解析:分析: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校外专项练习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校外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两首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放生鱼鳖①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②能令山俯仰,风船③解④与月徘徊。
注释:①放生鱼鳖:北宋时杭州的官吏曾规定西湖为放生地,不许人打鱼,替皇帝延寿添福。
②水枕:躺在船中。
③风船:指的是飘荡在风里的船。
④解:懂得。
[1]古诗一: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二:这首诗歌描写了西湖的__景,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情感。
[3]两首诗的每一句都是一幅图,请你从每首古诗中各选择一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古诗一: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二: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说说这两首诗在写景上有何共同点?(可以从修辞、表达方式等角度去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两首古诗中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巧妙?请写出来,并说说你的感受。
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使”的意思是()A.让,致使B.奉使命办事的人C.出使D.使用[2]结合地域特点和唐代的交通特点可知,“使安西”必定是一段()的行程。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预习单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预习单
我会读自我评价:☆☆☆把诗读正确,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1。
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
遮:遮盖,掩盖.
2。
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3.白雨跳珠: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就像珍珠般跳落.
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5.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6.未遮山:还没有把群山遮住。
我会说自我评价:☆☆☆
古诗今译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苏轼: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等,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
我会查自我评价:☆☆☆
苏轼作品名句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
我想问自我评价:☆☆☆
苏轼仕途的浮沉
一生的风雨,换来他的泰然一笑;坎坷的仕途,只为造就他的绝美华章。
或许仕途并不适合他,换号浮沉的过往,放下也好,仕途只是磨砺了他,他真正需要的或许只是把酒赏月,一世逍遥。
古诗之《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练习附答案
古诗之《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练习附答案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宋代)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练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句写云: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
中把乌云比作“翻墨”,
形象逼真。
B.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
“忽”字用得十分轻
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C. 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
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令人读来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
境的感觉
2.说说你对诗人对此诗构思上的理解。
3.赏析名句“白雨跳珠乱入船”。
参考答案:
1.D“徐徐展开”改为“急剧变化”。
2. 诗用“翻墨”写出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的特点,说明是骤雨而不是久雨。
“未遮山”是骤雨才有的景象;“卷地风”说明雨过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实描写,却分插在第一、第三句中,彼此呼应,烘托得好。
最后用“水如天”写一场骤雨的结束,又有悠然不尽的情致。
句中又用“白雨”和“黑云”映衬,用“水如天”和“卷地风”对照,用“乱入船“与“未遮山”比较,都显出作者构思时的用心。
3. 此句写雨: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
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
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古诗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①[宋]苏轼黑云翻墨②未遮山,白雨③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①醉书:喝醉酒时写下的作品。
②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③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1]“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2]这四句诗就像四幅画:“云、_____、_____、_____”四字,写出了夏日暴雨骤至又雨过天晴的特殊景象。
[3]诗的前两句巧用比喻,“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云和雨的特点;“_________”和“________”又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
后两句中一个“_________”字突出天色由骤雨到晴朗的转变之快。
2. 课外阅读。
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课文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________。
[2]第二行“嘶哑的”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行中的“这”和第四行、第五行中的“这”所代表哪两种不同的情形?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
写出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象征意义:土地:________河流、风:________黎明:________[5]第六行中的省略号、第七行中的破折号、第十行中的省略号各代表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6]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7]全文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外阅读。
冀教版2022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
冀教版2022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古诗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本诗描绘了望湖楼的________________ 。
如果将这首诗的内容画成一幅画,你给这幅画起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把乌云比作________,用_______形容雨点,写出了暴雨来临时的景色。
[4]诗人通过写云翻、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这些自然最象,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2. 阅读《金陵酒肆留别》,感受诗中的送别之情。
金陵酒肆留别[唐]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①压酒②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③。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注释)①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
②压酒:压糟取酒。
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
③觞:酒杯。
[1]对题目中的“留别”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留在酒店话别B.别后留住金陵C.临行前写诗留赠友人D.终究不舍决意留下不再离开[2]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①诗句中“欲行”的人指__________,“不行”的人指________。
②这两句诗中能体现离别之情的关键词是____。
请用自己的话讲述当时的情景:_________。
[3]诗的最后两句将离别的情深意长与____进行了比较,这两句诗与李白的《赠汪伦》中的“________,________ ”有异曲同工之妙。
3.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对古诗描写的时节,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春B.暮春C.夏季D.秋季[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①六月二十七日: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的六月二十七日。
②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③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④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
⑤白雨跳珠: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就像珍珠般跳落。
⑥卷地风:风从地面刮过。
⑦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译文】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乌云吹散。
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晴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阅读训练】
(1)前两句中的“未遮山”、“_____”、“_____”,写出了雨下得很急,乌云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点便好似珍珠一般乱蹦乱跳地蹿入船中的情景。
(跳珠乱入船)
(2)诗中的“翻墨”、“水如天”是什么意思?
(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
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
(3)诗歌分别从“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出了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云黑雨跳风吹)
(4)“黑云翻魔”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天气骤然变化时的_____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______心情。
(紧张喜悦)
5.简述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2分)
时间顺序:观察从黑云翻墨到急雨骤降再到雨霁云收,因此可答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视线从天空、远山至雨珠、船头再到登楼望湖,因此可答空间顺序(只要答出一种即可)(2分)
6.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
(2分)
示例:这句意思是说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人的船舱。
“跳珠”这个形象而富有动感的比喻,既写出雨来纷急的样子,又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理解“跳珠”在本诗中的比喻义及其特定的表达效果即可)
7.试从该诗色彩角度简要赏析。
(2分)
这首诗描绘了云的黑、山的青、雨的白、水的碧蓝,浓墨重彩的勾画出雨前、雨中、雨后的美景。
8.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时时处处以审美眼光看世界的博大胸襟。
二:
①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请依次写出这四个场景:
答:黑云翻滚、大雨倾盆、风吹云散、水天相接。
②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什么:
答:匆来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