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外遗产旅游研究

合集下载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案例研究与经验总结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案例研究与经验总结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案例研究与经验总结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通过案例研究与经验总结,探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案例研究1.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北京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通过对故宫博物院的保护与开发实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其成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故宫博物院高度重视文物保护,采取了先进的保护技术和措施,确保文物的原汁原味得以保留。

其次,故宫博物院注重开发创新,通过数字化展示、夜间开放等方式吸引游客,提升了游客的体验。

最后,故宫博物院积极与周边旅游景点合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线路,进一步推动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2.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法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然而,在2019年的大火中,圣母院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经过修复与重建工作,巴黎圣母院再次向游客敞开大门。

这一案例启示我们:首先,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提前做好安全措施,防患于未然,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如遇到不可避免的意外事故,要迅速进行修复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历史建筑的原貌。

最后,通过灾害的修复与重建,以及对外界公众的全面解读,进一步激发公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兴趣与热爱。

二、经验总结1.加强政策支持与法律保护为了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政府应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力度。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并依法追究破坏者的责任。

2.注重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应秉持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原则。

在保护过程中,注重使用先进的保护技术与手段,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原汁原味。

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合理规划旅游线路,注重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平衡。

3.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各方的合作与共同努力。

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并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国内外古镇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古镇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古镇旅游研究综述古镇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关注。

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古镇旅游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分析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问题,旨在为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国内古镇旅游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国内古镇旅游研究起步较早,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古镇的保护与利用、古镇的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等方面。

其中,古镇的保护与利用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学者们通过考古、历史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古镇的历史文化及其保护价值进行评估。

同时,他们也关注古镇的旅游开发和经营模式,提出了一系列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方法和措施。

此外,一些学者还对古镇旅游的效益与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古镇旅游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以及旅游者的满意度与体验。

研究结果表明,古镇旅游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社会文化交流。

二、国外古镇旅游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国外的古镇旅游研究也较为活跃,学者们更多关注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保护。

对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一些学者提出了从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来评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性,并探讨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与此同时,古镇的文化保护也备受关注,学者们强调了文化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以文化保护为核心的旅游开发模式。

在古镇旅游的营销和体验方面,国外学者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研究。

他们关注旅游者在古镇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和满意度,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揭示出旅游者对于自然景观、人文景点和当地文化的需求和偏好。

三、古镇旅游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问题古镇旅游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古镇旅游的规模和景区压力不断增大,传统保护与新建设的矛盾突出。

其次,部分古镇旅游还存在商业化过度、文化破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注重旅游业的规划与布局,合理划定古镇旅游发展的边界和限度;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与行业管理,提高古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要注重古镇旅游的品牌建设,打造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提高古镇旅游的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国内外遗产旅游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遗产旅游研究

通过 国 际权 威 的检 索 系统 E S V E 以“ L E IR 题 目、 摘要 、 关键 词 ” 索 “ 产 旅 游 ” 得 到 17 检 遗 , 9 3— 20 0 7年 8月 的 期 刊 论 文 、 籍 、 议 论 文 共 1 6 书 会 8 篇 。其 中 2 0 0 0年 至 2 0 0 7年 8年 期 间 的期 刊 论
第 2 卷 第 2期 7
河 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社
V1 7 N . o 2 o2 .
! ! 旦
JU N L F EA N E S Y F C N E N C N L G SCA I C ) O R A N NU I RI I C D E H O O Y(O IL C N E OH V T O SE A T SE
性 和 深度 。具 体 研 究 方 法 有 案 例研 究 法 、 市 场
第一梯 队是 英 国和美 国 , 占总文 献数 近 4 % ; 9 第二
梯 队是 澳 大利亚 、 拿大 、 加 中国 、 印度 、 意大 利 和西
调查 和访 问法 、 统计 和数 学方 法 、 理学 和 地理 信 地
了一 个较 为繁荣 的阶段 。 遗 产旅 游研 究 者 的 国 度 可 以 划 分 三 个 梯 队 :
时, 热点 内容分 布广 , 究总 量 占总 研究 主 题 内容 研 的 5 % 。第 三 , 究方 法 既有定性 研究 , 有定量 5 研 又 研究 , 二者 紧 密结合 运用 , 加 了案 例研 究 的实用 增
市场 营销 和 旅 游 业行 业研 究 的特 色 , 国 内 的研 究 突 出 了遗 产 旅 游 立 法 与 管 理 研 究 的 特 色 。这 不 仅 表 而

近十年国外遗产旅游研究述评

近十年国外遗产旅游研究述评
fo he de a n e ie e f i a ela h ls i c to h h rt g r m t m nd a d r qur m nto t s w l s t e ca sf ai n oft e e ia e.The a ho nd tt r e f a i ut r f s ou h e oc l i p o em si h ie aur s ha s e tgea t e iiy, rtgepr t ton a d t l ba—o a e si e ia ou s . r bl nt e l r t e ,t ti,h r a u h ntct he a oeci n heg o ll c ln xu n h rtget r m t i i i Oft es e eac si heltr t r s w ec n fndt nl t n e t o h rtget rs v l pm e n Chia, nei o h er s r he n t ie a u e , a i wo e i e m n st e a ou m de e o gh i i nti n o st r c g z ore ty t e r l t rt g e ou c x oiig n e ia e p otc i ,t t e s t id up e f ci e e o nie c r c l h e ai ofhe ia e r s r e e pl tn a d h rt g r e ton he o h ri o bu l fe tv on h rt g e ou c a a me o esi d rt o ot u ti b ed veop e e tget rs . e a er s r em n ge ntm d nor e opr m e s sana l e l m nt h r a ou im i of i Keyw o ds e t g ou s ; rtge uhe tc t he ia r e ton g0b 1a o a ea ins r :h r a e t r m he a ;a t n iiy; rtgep otc i ; 1 a ndl c l l to i i i r

国内文化遗产旅游相关研究动态综述

国内文化遗产旅游相关研究动态综述

国内文化遗产旅游相关研究动态综述国内对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开始的相对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遗产旅游和旅游发展策略两个方面对国内的研究进行综述。

1.在遗产旅游方面。

在这方面国内的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遗产价值分析、管理体制体制等方面,其中遗产保护是学者们研究的重中之重。

(1)对遗产保护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遗产的真实完整性、遗产的开发利用和法律制度建设。

王振宇在2012年以武陵源为例研究遗产的真实完整性,并提出保护建议。

李军则表示在对遗产进行管理的时候,必须把握住保护第一的原则,以此来对遗产进行利用和管理,处理好利用和保护之间的矛盾。

杨丽霞和梁正海则表示应科学、法制的开发和保护世界遗产,必须以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遗产地的开发要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共同发展。

(2)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我国早期的一本有关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专著《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的作者陶伟在对遗产分类的基础上对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并解释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提出了我国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王星光和贾兵强则通过实例分析遗产的价值、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产品、环境和管理等多方面提出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吕华鲜等通过实地调查发下遗产地环境污染治理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倡议要加强宣传工作、重视管理、发掘文化和完善法制等,从而实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赵晓宁等通过实例研究了混合遗产地,过程中发现存在文化开发不合理、结构不合理、人才短缺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实现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对遗产价值的分析研究。

学者们主要从遗产旅游价值和遗产地的价值来研究。

蔡靖泉认为世界遗产的有形价值和世界遗产的无形价值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同时加强世界遗产无形价值的开发可以提高世界遗产旅游价值和顾客的满意度。

林菲菲则表示文化遗产价值包括存在价值、潜在的以及现实的经济价值,因此也衍生出存在利益、潜在利益、和现实的经济利益。

国外近年来遗产旅游研究评述

国外近年来遗产旅游研究评述

26 月 0 年3 0
Ma , 0 6 L 2 0
国 外 近 年 来 遗 产 旅 游 研 究 评 述 .
夏必琴 ,陆林 ,路幸福 ,王莉
(.安徽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10 ;2 1 400 .安徽师范大学 社会学院t 安徽 芜湖 210 ) 400
关键词 : 遗产 ;旅 游 ;A NN
OFTO IM E E RC UR S R S A H

要: 通过 对 《 旅游研究纪事》相关文献的整理 ,从 遗产与旅 游的 关 系研 究、遗产旅 游 管理 、部分 国
家或城市遗产旅游 的发展现状和 经验研 究等三方面分类和综述 ,并对 国 内遗产旅 游的发展进 行 了 讨。 探
中圈分类号: 12 B 5
区域的差异性来研究 。在保护城市遗产方面,殖 民国家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如何处理这些殖民遗
产与旅 游发展 的关系是其 中困难之一 。有人 提
出: 更改名称 ,或是迁移,或是干脆 完全 抛弃 ,
置之不理 。为 了否定这些提议 ,文章举出大量事 例证明殖民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且认为这些资
Hed r n Ja (02 1 《 n es , o nC 20 )[ 的 有形 遗 o ]
“ 新殖 民化”的媒介 。 在讨论旅游的角色问题时 ,殖民遗产被作为
研究随之也 日益受到重视 。笔者通过近年来 《 旅 游研究纪事》( n as f o r m R sac )等 A n l o T ui eerh s 相关文献的分析 ,发现遗产与旅游的关系、遗产 旅游管理、部分国家或城市遗产旅游的发展现状
d v lp e to o si h rtg i i.

遗产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 ,遗产旅游 是被侵 占及与英帝 国之间不平等关 系的标志。经 过调查 ,文章提出 “ 旅游是否是评论家所说 的新 殖民化的媒介”这个问题。对于这些有形遗产而 言,如果作为旅 游资源来服务于旅游业,人们有 理由担心 “ 旅游”成为这些曾经的殖 民城市进入

国内外古镇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古镇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古镇旅游研究综述国内外古镇旅游研究综述古镇旅游作为一种兼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形式,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古镇旅游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深化古镇旅游研究和提高古镇旅游的质量与水平提供参考。

一、研究热点1. 古镇旅游的社会经济影响古镇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不仅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刺激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如社会学、经济学等,对古镇旅游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揭示了古镇旅游对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经济收入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2. 古镇旅游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古镇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许多研究关注古镇旅游对于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作用,探讨古镇旅游如何促进传统文化的传统与创新,如何平衡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

3. 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研究人员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探讨了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路径,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二、发展趋势1. 古镇旅游的品质与服务提升近年来,国内外古镇旅游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品质和服务不足的问题。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提升古镇旅游的品质与服务水平,通过改善旅游设施、培训从业人员、优化旅游体验等手段,提高游客满意度。

2. 古镇旅游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古镇旅游与创意产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结合点,二者的融合在国内外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未来,古镇旅游将进一步与创意产业融合,通过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销售,提高古镇旅游的附加值和创造力。

3. 古镇旅游的数字化与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古镇旅游也将越来越注重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应用,通过建设智能化导览系统、打造VR体验等,提供更具科技感和互动性的旅游体验。

三、结论综上所述,国内外对古镇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影响、文化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综述
非遗技艺传承人培养
除了法律法规的保障外,非遗技艺传承人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国家通过各种培训和资助计划,大力 培养非遗技艺传承人,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04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 趋势与展望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趋势
01
02
03
多元化研究视角
从历史、文化、艺术、社 会学等不同角度对非物质 文化遗产旅游进行研究, 探究其内涵和价值。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 ,对于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保护与开 发的平衡、旅游者的文化冲击等,需要深入研究。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通过对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进行综述,梳理研究成果和问题,为进 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搜集与筛选相关文献,对研究内容进行分类和分析, 总结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
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是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吸引物, 通过旅游活动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将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为游客提供 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的机会,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
提升实践应用水平,通过实践探 索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与保护的模式和方法,形成可复
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研究不足与展望
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但在旅游 产业融合、旅游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研 究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领
域。
在研究方法上,多以案例研究为主, 缺乏大样本调查和定量研究,未来需 要加强研究方法的创新与多样化。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综述与启示基于近20年ATRTM文献的考察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综述与启示基于近20年ATRTM文献的考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各种习俗、传统、表演艺术等所组成的一系列非物质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文化和历史,对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与传统的文化旅游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更注重体验、互动和参与感,使游客更能深入了解并体验当地的文化传统。

在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中,ATR(Authenticity, Tourism, and Recreation,真实性、旅游和娱乐)和TM(Tourism Management,旅游管理)是两个主要的研究领域。

ATR研究主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研究如何通过旅游活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TM研究则更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市场营销和管理策略,研究如何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ATR和TM的研究成果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价值。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可以促进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旅游活动,当地居民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从而更加珍视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

许多旅游目的地已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本,通过推出相关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力。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通过旅游活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人们可以互相了解和学习,加深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促进和平与友谊的发展。

然而,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兴起,旅游活动可能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潜在的破坏和消失。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培养专业的文化遗产管理人才,宣传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等。

国内外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现状

国内外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现状

国内外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现状文化遗产旅游是当前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都在积极发展文化遗产旅游。

以下是一些关于国内外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现状的信息:国内现状:1.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推动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为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 资源丰富: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包括古建筑、古遗址、传统手工艺品、传统民俗文化等。

这些资源为文化遗产旅游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3.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文化层面的享受。

文化遗产旅游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需求,因此受到广泛欢迎。

国外现状:1. 政策支持:许多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推动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

例如,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都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2. 资源丰富:世界各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包括古建筑、古遗址、传统手工艺品、传统民俗文化等。

这些资源为文化遗产旅游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3. 市场需求: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国门,前往世界各地参观旅游。

因此,文化遗产旅游成为国际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文化遗产旅游以满足市场需求。

总的来说,国内外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现状呈现出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政策支持等特征。

未来,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文化遗产旅游将会继续发展壮大。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近年来,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旅游成为了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以中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为例,探讨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平遥县,是中国最早设计并完整保存下来的古城之一。

作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卓越的传统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然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平遥古城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过度旅游开发可能对平遥古城的原始风貌和文化遗产造成损害。

大量的游客涌入古城,可能导致过度的交通拥堵和环境破坏,同时也会对古城内的历史建筑物和文化景点造成磨损和破坏。

考虑到平遥古城的独特性和脆弱性,如何限制游客数量和管理游客行为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是平遥古城面临的挑战之一。

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提供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和原始风貌,可能需要限制开发和强制执行严格的保护措施。

如何平衡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解决。

首先,合理规划游客数量。

制定明确的游客容量限制,通过票务系统等手段控制游客流量,避免人流过于密集和过度拥堵,从而减少对古城的损害。

其次,加强游客管理和教育。

开展游客礼仪培训,提高游客的文明素质和文化意识,引导游客爱护古城和文化遗产。

此外,推广低碳旅游模式。

鼓励游客选择步行或骑行等低碳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对古城周边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和法律法规。

加强古城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维护工作,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古城荣获保护。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在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保护的双赢。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内与国际发展趋势研究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内与国际发展趋势研究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内与国际发展趋势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愈来愈受到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也日益成为各国关注重点。

本文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来探究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等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出现了一些典型的文化遗产遭受损失的事件,例如,1992年5月九寨沟7.5级地震,导致走亲访友岩等一批文物遭受严重损毁。

得益于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参与,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这一系列法规的出台为文物保护和文物修复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此外,中国政府也在文物保护的投入上逐年递增,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更为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同时,社会力量也逐渐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

在此背景下,文物保护组织和志愿者逐渐崛起。

例如,由北京和江苏两地发起的“走遍中国行动计划”,通过组织志愿者、建立数字档案等方式,探索了一种新的文物保护模式。

二、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国际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

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明确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不仅属于各国所在的国土,也属于全人类。

通过这一公约的签署和执行,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全球性的议题。

近年来,国际文件的签署和执行更加注重实践性,例如2011年的“现代化和现代性的保护问题”公约等。

这一公约强调在科技进步和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保护现代化社会遗产的重要性。

此外,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展览和展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欧洲,历史长久的城镇在保留历史遗产的同时,也作为旅游景点吸引着大量游客。

在中国,崭新的文物博物馆和陈列馆建设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硬件设施。

三、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展望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国内外有着不同的看法。

从国际上来看,文化遗产保护可能在以下几个方向得到更好发展:1.利用现代技术加强文物保护和修复近年来,文物保护中出现了一些新技术和新设备,如3D打印技术、激光保护技术等。

国内外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进展评述

国内外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进展评述

2015年10月下半月刊旅游管理研究国内外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进展评述于海燕文化线路和遗产廊道是近年来世界线性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最重要的两个概念,线性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也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

本文对国内外线性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述:旅游价值评估,旅游发展合作,旅游开发模式,旅游影响等。

同时在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线性文化遗产是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往往出于人类的特定目的而形成一条重要的纽带,将一些原本不关联的城镇、村庄等串联起来,构成链状的文化遗存状态,真实再现了历史上人类活动的移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交流互动,并赋予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载体的人文意义和人文内涵。

”在欧洲,1993年,圣地亚哥·得·卡姆波斯特拉朝圣之路(西班牙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随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提出“文化线路”概念,并在1998年成立了文化线路国际科技委员会(CIIC),召开一系列会议对文化线路进行系统研究。

在美国,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遗产廊道”是美国对于本土大尺度线性遗产区域提出的保护理念,1984年美国设立了第一个国家遗产廊道——伊利诺伊和密歇根运河国家遗产廊道(Illinois and Michigan Canal National Heritage Corridor),丰富的遗产保护和开发实践,使之形成了一些基于廊道管理实践的研究。

21世纪初,我国学者把“文化线路”和“遗产廊道”两种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引入国内,利用线性文化遗产开展旅游活动,是实现遗产“保护、保存和展示”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其经济这一功能属性的主要方式。

很多学者针对线性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本文基于这两种理念,通过对外文数据库所发表的关于“Heritage Corridor tourism”“Cultural Route tourism”的文献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发表的“线性文化遗产旅游”“文化线路旅游”“遗产廊道旅游”的文献进行检索和梳理,以期对现有研究做一阶段性的总结和归纳。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新热点。

非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因此,如何合理开发非遗旅游资源,实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同时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对国内非遗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总结当前非遗旅游开发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章首先界定了非遗旅游开发的基本概念,明确了研究范围;从非遗旅游资源评价、开发模式、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归纳和评述;结合当前非遗旅游开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非遗旅游开发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通过对国内非遗旅游开发研究的综述,本文期望能够为非遗旅游的开发与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非遗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也为相关学者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随着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逐渐受到重视。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旅游资源方面,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各类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表演艺术、节庆活动等。

这些资源分布广泛,涉及多个民族和地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然而,由于资源分布不均、保护状况差异大等原因,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

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呈现出多样化、创新性的特点。

一些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积极挖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如非遗主题游、非遗体验游等。

同时,还涌现出了一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博物馆、传习所、展示馆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加直观、生动的非遗体验。

在旅游市场方面,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市场逐渐扩大,游客对非遗旅游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综述

5、工业遗产旅游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工业遗 产旅游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如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工业遗产旅 游的全球化发展?
四、结论
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未来 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社会影响评价、跨文化比较、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国 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问题,为推动工业遗产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 践指导。
国内外学者对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利用模式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涉及资源 整合、产业融合、社区参与等方面。同时,针对工业遗产旅游的保障机制和政策 法规也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倡加强政府引导、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开发利 用模式和保障机制。
4、工业遗产旅游的文化创意、 体验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工业遗产旅游与文化创意、体验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日益受到。 学者们普遍认为,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提升工业遗产旅游的吸引 力;体验经济则通过为游客提供独特、个性化的体验,为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注 入新动力;
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综述
目录
01 摘要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 引言 04 参考内容
摘要
本次演示对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旨在梳理现有研究成 果、揭示研究方法和思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对文献的归纳整理,文 章分析了工业遗产旅游的资源价值、文化意义和社会贡献,以及国内外工业遗产 旅游的发展历程
要游客对工业遗产旅游的满意度和情感反应。社区参与研究则探讨了工业遗 产旅游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和作用。
2、内研究综述
近年来,国内工业遗产旅游研究逐渐增多。研究内容包括工业遗产的价值与 保护、旅游开发模式、游客行为与心理等方面。其中,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保护研 究主要探讨了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社会和艺术价值以及保护措施。旅游开发 模式研究主要涉

国内外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进展评述

国内外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进展评述

国内外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进展评述-旅游管理国内外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进展评述于海燕作者简介:于海燕(1981-),女,河南开封人,扬州市职业大学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性项目“古运河扬州段文化廊道旅游空间组织与开发”阶段性成果(编号2013SJD790054);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建设项目(苏教[2012]23号)。

文化线路和遗产廊道是近年来世界线性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最重要的两个概念,线性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也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

本文对国内外线性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述:旅游价值评估,旅游发展合作,旅游开发模式,旅游影响等。

同时在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线性文化遗产是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往往出于人类的特定目的而形成一条重要的纽带,将一些原本不关联的城镇、村庄等串联起来,构成链状的文化遗存状态,真实再现了历史上人类活动的移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交流互动,并赋予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载体的人文意义和人文内涵。

”在欧洲,1993年,圣地亚哥·得·卡姆波斯特拉朝圣之路(西班牙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随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提出“文化线路”概念,并在1998年成立了文化线路国际科技委员会(CIIC),召开一系列会议对文化线路进行系统研究。

在美国,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遗产廊道”是美国对于本土大尺度线性遗产区域提出的保护理念,1984年美国设立了第一个国家遗产廊道——伊利诺伊和密歇根运河国家遗产廊道(Illinois andMichigan Canal National Heritage Corridor),丰富的遗产保护和开发实践,使之形成了一些基于廊道管理实践的研究。

21世纪初,我国学者把“文化线路”和“遗产廊道”两种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引入国内,利用线性文化遗产开展旅游活动,是实现遗产“保护、保存和展示”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其经济这一功能属性的主要方式。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国内外研究述评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国内外研究述评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国内外研究述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逐渐成为世界各地的研究热点。

国内外的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下将对其进行简要述评。

一、国内研究
国内的研究主要聚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经营策略等方面。

学者们普遍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为旅游业提供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传承。

在研究非遗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产生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如《非遗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挖掘研究》等。

二、国外研究
国外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证性和深度。

其中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游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需求、满意度和体验方面。

文化遗产管理的研究主要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保护和管理问题。

此外,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学者的关注。

总结来说,国内外研究都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对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
的重要性。

此外,研究也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让当地社区参与其中,方能取得成功。

未来,需要更多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展开研究和实践,以持续推动中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比较与展望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比较与展望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比较与展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方式。

国内外对文化旅游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理论和实践上仍然存在一些差异和挑战。

本文将通过比较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的现状和展望,来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国内文化旅游研究的现状国内文化旅游研究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涉及的领域也日益广泛。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文化旅游市场和消费行为、文化旅游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等。

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国内研究者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推动了相关景区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工作。

例如,泰山、故宫、长城等著名景区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成果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文化旅游市场和消费行为方面,国内研究者关注游客的需求和行为特点,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深入挖掘游客对于文化旅游产品的认知、体验和满意度等。

这些研究为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提升和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文化旅游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国内研究者关注文化旅游对于地方经济的拉动效应,探讨文化旅游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一些地方通过文化旅游的引进和发展,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转型。

然而,国内文化旅游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对于文化旅游的定义和范围的认识还不够统一,导致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多样性。

另一方面,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还有待提高,很多研究只停留在学术论文的层面,难以为实际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的现状国外文化旅游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相对较早,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文化遗产旅游、文化旅游地管理和文化旅游产业等。

在文化遗产旅游方面,国外的研究机构和学者通过对各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进行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经验。

例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等世界知名的文化遗产城市的保护和开发成果得到了广泛认可。

在文化旅游地管理方面,国外研究者关注文化旅游地的规划、管理和运营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模式和指导方法。

国外近年来遗产旅游研究评述

国外近年来遗产旅游研究评述

国外近年来遗产旅游研究评述前言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重视文化遗产旅游。

文化遗产旅游不仅可以促进旅游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是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评述国外近年来针对遗产旅游的研究,探讨其对遗产旅游的发展和推广所起的作用及对国内遗产旅游的启示。

文化遗产旅游的定义和特点文化遗产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观和了解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文化遗产所造就的各种活动,涉及到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包括文化景观、遗址、建筑、艺术品、祭祀、民间传说等,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会感受到历史文化氛围和深度思考,强化其身份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

文化遗产旅游的特点是多文化性、多样性、知识性、学术性、娱乐性、文化参与性和可持续性。

在文化遗产旅游中,游客通过参观与体验,将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涵传递和推广给更广泛的人群,同时文化遗产旅游也激发了游客对历史文化、民俗传统、美学形式等的兴趣和热情。

国外遗产旅游研究现状国外遗产旅游研究多关注于遗产旅游的价值和可持续性,如何保护和推广文化遗产,以及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等问题。

人们认识到仅仅通过观赏和参观文化遗产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将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知识传播给更多的游客。

因此,国外遗产旅游研究已经从单纯的观光游览逐渐转移到知识旅游、文化教育旅游和参与性旅游等方向。

遗产旅游的价值认知遗产旅游的价值认知是关键问题。

DiMaggio和Powell认为,旅游社会化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相互关联的。

随着旅游消费的不断增长,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Gao和Luo认为,遗产旅游的价值是多重的,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方面。

经济价值在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社会价值在于增加社会文化知识,环境价值在于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文化价值在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遗产旅游的可持续性遗产旅游的可持续性是研究的另一个核心问题。

它包括生态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

首先,生态可持续性要求旅游业要符合生态系统保护的要求,如保护自然景观、动植物资源和生态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第2期2009年4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URNAL OF HENAN UN I V ER SITY OF S C IENCE AND TEC HNOLOGY (S OCIAL S C IENCE)Vo.l 27 N o .2A pr .2009=经管索微>近年来国内外遗产旅游研究王镜(河南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摘 要: 近年来,国际遗产旅游研究进入了一个较为繁荣的阶段,内容全面,视角多样。

我国遗产旅游研究自1999年开始,10年来紧密追踪实践,初步具有了多学科、综合性特点。

国外学者在研究专题上突出了市场营销和旅游业行业研究的特色,而国内的研究突出了遗产旅游立法与管理研究的特色。

这不仅表现出了不同的研究特色,还从深层次上反映了遗产旅游发展的不同政策背景和当前关注的主要问题。

对21世纪国内外的遗产旅游研究的内容、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可对我国遗产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旅游;遗产旅游;世界遗产中图分类号:F 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10(2009)02-0064-05收稿日期: 2008-10-09作者简介: 王镜(1973-),女,陕西宝鸡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市场。

近年来,我国世界遗产数量快速增长,已经傲居世界第三。

在国内蓬勃发展的大众旅游背景下,世界遗产地无一例外都成了旅游的热点,以世界遗产为焦点的遗产旅游活动已经成为遗产价值展示和遗产经济产业的重要内容。

[1]与快速发展的遗产旅游实践相比,我国的遗产旅游研究则显得十分薄弱和滞后,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理念、理论和深入的实践指导性研究尤其匮乏。

系统整理国内外遗产旅游的近期研究成果,学习国外的遗产旅游研究经验,有利于发现我国遗产旅游的薄弱环节,探索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国外的遗产旅游研究通过国际权威的检索系统ELSEV I E R 以/题目、摘要、关键词0检索/遗产旅游0,得到1973-2007年8月的期刊论文、书籍、会议论文共186篇。

其中2000年至2007年8年期间的期刊论文、书籍、会议论文共有88篇(剔除1篇重复书籍后),占35年来遗产旅游文献总量的4713%。

这个数据说明,近年来国际上遗产旅游的研究进入了一个较为繁荣的阶段。

遗产旅游研究者的国度可以划分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英国和美国,占总文献数近49%;第二梯队是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印度、意大利和西班牙,占总文献数约37%;第三梯队是韩国、朝鲜、克罗地亚、瑞士、伊朗、挪威、南非、埃及、法国、肯尼亚、以色列、土耳其等12国,约占文献总数的14%。

2000-2007年国际遗产旅游研究的内容如表1所示。

综观2000年以来的国际遗产旅游研究,可以发现以下特点:第一,关注实践,重视基本理论,研究内容全面。

较多的研究文献关注了遗产旅游吸引物/遗产旅游地、遗产旅游营销、遗产旅游基本理论和遗产旅游管理,另外对遗产旅游相关行业、旅游者、遗产教育和数字网络技术应用等方面,都有涉及。

基本理论的研究已经较为广泛地涉及到遗产旅游的概念本质、影响、关系和旅游系统,基本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已经基本接近理论的成熟。

[2-4]第二,研究中既有热点,又不片面追逐热点,研究视角多样。

其中的热点专题有:遗产旅游吸引物的产品化开发和产品营销、旅游地开发、利益相关者社区参与、遗产保护与其它旅游活动的关系、主题旅游产品开发和遗产旅游形象等。

同时,热点内容分布广,研究总量占总研究主题内容的55%。

第三,研究方法既有定性研究,又有定量研究,二者紧密结合运用,增加了案例研究的实用性和深度。

具体研究方法有案例研究法、[5]市场调查和访问法、统计和数学方法、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各种模式分析方法等,相对来说,属于市场营销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应用更为普遍。

其第2期王镜:近年来国内外遗产旅游研究中,案例研究法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在所有论文中几乎每一篇中都有相应的案例研究作为支撑。

国外研究对于实证研究的重视和实证研究的精准、深入,是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

表12000-2007年国际遗产旅游研究的内容研究专题研究内容文献数量遗产旅游基本理论遗产旅游概念定义3遗产旅游系统理论2遗产旅游的影响2遗产旅游的关系7遗产旅游吸引物/遗产旅游地吸引物本体的研究29环境监控保护2遗产解说1旅游地开发10主题旅游开发9遗产旅游者旅游者心理行为研究3旅游者体验研究2遗产旅游业与遗产旅游相关的行业4遗产旅游管理政府管理4利益相关者社区参与9遗产旅游营销市场3产品23形象6遗产旅游高技术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应用3遗产旅游教育遗产保护教育与专业学习教学2二、我国的遗产旅游研究我国研究界最早提出/遗产旅游0的王大悟,在5巴拿马旅游业TC R行动计划述评)))兼析生态旅游和遗产旅游概念的内涵6中指出,遗产的概念是涵盖人类有文明史以来的一切创造物,遗产旅游囊括了人文和自然两方面的遗产资源,包含了生态旅游概念在内。

文章预言,这些珍贵的遗产不只是简单的休闲度假产品,大自然的馈赠和人类文化的创造物将成为未来旅游业的核心,同时也将成为体现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

[6]此后,我国遗产旅游研究拉开了序幕。

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期刊、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和重要会议论文中,以/遗产旅游0为字符串检索,得到1980年至2007年7月总的文献总量215篇,其中2000年至2007年7月期间的文献有212篇,约占文献总量的99%。

这说明我国遗产旅游研究从21世纪刚开始起步,目前只是处于起步成长期。

分布于25个省市的我国遗产旅游研究者,大致可分成三个研究梯队:第一梯队是北京、江苏、四川和上海,占文献总量的约49%;第二梯队是辽宁、湖北、福建、湖南、陕西、广东、安徽、云南和山东,占文献总量的约41%;第三研究梯队是浙江、吉林、河北、河南、天津、贵州、黑龙江、西藏、广西、甘肃、澳门和台湾等,占文献总量的约10%。

我国遗产旅游的研究内容如表2所示。

由表2可见,2000年以来我国遗产旅游的研究内容,涵盖了基本理论、遗产与遗产地、遗产管理、营销、遗产旅游者以及教育和技术等方面,内容比较广泛,基本涵盖了遗产旅游的主要方面。

其主要特点有:第一,热点研究占的比重较大。

从研究文献的数量来看,研究的最热点在各种类型遗产价值与旅游开发,占到1/3左右的比重;其次是旅游地开发与保护、研究综述和管理体制,总共占到1/3左右的比重。

由此看来,我国遗产旅游的研究内容基本上还属于实践导向,热点内容占到总文献的2/3左右,比重过大。

第二,研究紧密追踪实践,富有中国特色。

例如,对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探讨,对世界遗产景点门票价格上涨的讨论,[7]对不同类型遗产的价值探讨和旅游开发的建议,对旅游地出现的由于游客拥挤带来的环境污染遗产破坏问题,对旅游开发带来的旅游地过度商品化、社区居民的利益矛盾及旅游规划等现#65#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实问题,研究者都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尤其是对于旅游地开发与保护的矛盾[8]的探讨,符合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的实际;对于遗产旅游管理体制[9]的探讨,切合国情和历史传统,极富中国特色,对坚持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从不同角度出发,研究具有多学科性和综合性。

从硕士论文的学科背景看,我国遗产旅游研究涉及的学科专业有:旅游管理、人文地理、城市规划、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和外国语言学等。

从期刊论文的研究背景看,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规划学、哲学、传播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原理和方法都被运用于遗产旅游研究中。

表22000-2007年我国遗产旅游研究的内容研究专题研究内容文献数量遗产旅游基本理论研究概念与基本问题3研究综述17不同类型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开发研究遗产保护8不同类型遗产价值与旅游开发69遗产真实性问题6遗产旅游地的开发与保护遗产地开发与保护44遗产地旅游资源研究4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8遗产旅游地规划2遗产旅游立法与管理研究遗产旅游管理政府行为6管理体制12世界遗产申报2社区参与与利益相关者8遗产旅游法律问题2遗产旅游者研究旅游者感知调查5游客管理2遗产旅游市场营销研究遗产旅游解说系统3产品定价3形象2市场及营销策略6遗产旅游技术数字化技术1遗产旅游教育世界遗产旅游教育2三、国内外研究之比较在研究方法方面,2000年以来国内外遗产旅游研究方法上的共同点是对案例研究的重视,研究中都大量使用了案例研究的方法,但是,在研究深度和研究技术手段上有明显的差异。

国外学者在案例研究的同时还运用了市场调查、统计分析、数学和地理学等定量化技术方法,使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较好地结合,将案例研究向深度推进。

而国内研究中虽然重视案例研究,但案例调查不深入不系统,定性研究视野狭窄;定量的技术方法如地理学、经济学、统计学方法,虽然也得到运用,但是在数据来源和分析检验等环节上不够严密,又缺乏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紧密结合,缺乏持续、系统、深入的跟踪研究。

在研究方法的学科背景上,国外的研究涉及的学科背景广泛,尤其是地理学、环境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统计学、经济学和数学等,其中对遗产旅游真实性问题的研究深刻地涉及社会学、人类学和生态学领域;我国的研究涉及的学科背景也很广,但相对侧重于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和历史学等。

研究的内容方面如表3所示,按照文献数量在总文献量中的比重排序,国外研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遗产旅游吸引物/遗产旅游地,其次是遗产旅游营销,再次是遗产旅游基本理论和遗产旅游管理比重相当,比重最小的是遗产旅游者、遗产旅游业、高技术和遗产旅游教育四项。

而在国# 66 #第2期王镜:近年来国内外遗产旅游研究表32000-2007年间国际、国内遗产旅游研究内容的比较国际研究专题占总文献的比重(%)遗产旅游基本理论11.5遗产旅游吸引物/遗产旅游地40.5遗产旅游者4遗产旅游业3遗产旅游管理10.5遗产旅游营销26遗产旅游高技术2.5遗产旅游教育2遗产旅游基本理论研究10不同类型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开发研究39遗产旅游地的开发与保护26.5遗产旅游立法与管理研究13.5遗产旅游者研究3遗产旅游市场营销研究6.5遗产旅游技术0.5遗产旅游教育1内研究内容上,比重最大的是遗产资源,其次是遗产旅游地,再次是遗产旅游立法与管理、基本理论研究两项,第四位的是遗产旅游营销,最后是遗产旅游者、教育和高技术。

比较国内外遗产旅游研究的内容,可以发现以下特点:其一,从各研究专题的比重看,国外的研究表现出既有热点,又不过分追逐热点,各专题都有相当比例的涉及,表现出研究中实践驱动和学术驱动并行;而国内的研究过于追逐实践热点,表现出学术发展和研究心态的不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