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比例教学设计
《解比例》六年级数学教案
《解比例》六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练习题3.小组讨论材料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身高与体重、速度与时间等,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比例的概念。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1.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个比例相等时,它们的内项乘积等于外项乘积。
2.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如:已知比例a:b=c:d,求未知项x,可以通过交叉相乘法求解,即a×d=b×x,然后解出x。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解比例的方法。
第三环节:课堂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讨论材料,要求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四环节:巩固提高1.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指出不足之处。
3.学生互评互议,共同提高解题能力。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第六环节: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观察生活中的比例现象,尝试用比例知识解释。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导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容易理解比例的概念。
2.在探究新知环节,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师在课后要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解比例》公开课教案
《解比例》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比例的定义与基本性质1.1 比例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即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举例说明比例的应用场景,如购物时比较价格等。
1.2 比例的基本性质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第二章:比例的计算方法2.1 比例的计算步骤讲解解比例的步骤,包括确定已知条件、交叉相乘、解方程等。
通过实际例子,演示解比例的计算过程。
2.2 比例的计算练习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问题,并灵活运用比例的性质。
第三章:比例尺的应用3.1 比例尺的定义与计算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即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演示如何通过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3.2 比例尺的应用练习提供一些地图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比例尺,以及比例尺的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第四章:解比例问题4.1 解比例问题的基本思路讲解解比例问题的基本思路,即确定已知条件、设置比例式、解方程等。
通过实际例子,演示解比例问题的解题过程。
4.2 解比例问题的练习提供一些解比例问题,让学生运用基本思路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问题,并灵活运用比例的性质。
第五章:比例的应用拓展5.1 比例在几何中的应用讲解比例在几何中的运用,如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
提供一些几何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解决。
5.2 比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经济学中的供需比例等。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解决。
第六章:比例与比例尺的综合应用6.1 比例与比例尺综合问题的解决思路讲解比例与比例尺综合问题的解决思路,即如何结合比例和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际例子,演示比例与比例尺综合问题的解题过程。
6.2 比例与比例尺综合问题的练习提供一些比例与比例尺综合问题,让学生运用解决思路解决问题。
解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
解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能正确地解比例。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解比例的意义,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难点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转化为方程,并正确解方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师提问: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学生回答: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2、练习出示:3 : 4 = 9 :()(): 6 = 8 : 12让学生填空,并说一说思考过程。
(二)新授1、揭示解比例的意义教师出示例 2: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度约 320 米。
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 :10。
这座模型高多少米?提问: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模型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 1 : 10,原塔高度约 320 米,要求模型的高度。
教师指出:像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教学解比例的方法(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
设模型的高度为 x 米,可以列出比例:x : 320 = 1 : 10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得到:10x = 320×1(2)解方程10x = 320x = 320÷10x = 32答:这座模型高 32 米。
(3)强调解比例的书写格式解:设模型的高度为 x 米。
x : 320 = 1 : 1010x = 320×110x = 320x = 320÷10x = 323、巩固练习(1)教材第 42 页“做一做”第 1 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2)教材第 42 页“做一做”第 2 题。
引导学生先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再解比例。
(三)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解比例的方法是什么?(四)布置作业教材第 44 页练习十八第 8 题、第 9 题。
《解比例》教学设计
《解比例》教学设计《解比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教案、学案、评价方式,甚至学生问题的创设、教具的应用等,所有与教学设计有关的内容都是。
所以,教学设计是一个泛化的概念。
现在由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解比例》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解比例》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页例3,练习十一3~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3.让学生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建立解比例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什么叫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2)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18∶20和7.2∶8 100∶0.2和10∶0.002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取个别学生的答案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3)填空。
3.6∶9=2.4∶6 ( )×( )=( )×( )二、导入新课教师:谁能很快说出下面比例中缺少的项各是几?(学生试说)14∶21=2∶( ) 1.25∶( )=2.5∶4教师:在一个比例式中,共有四项,如果已知其中的任何三项,要能很快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就要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解比例。
板书课题:解比例。
三、探究新知1.教学例3教师:像这样知道比例中的任意三项,求另外一个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同学们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求出34∶12=x∶49中x的值吗?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交流中既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把比看做除法,那么34∶12=x∶49就可以转化成34÷12=x÷49,学生就可以运用原来学习解方程的有关知识来解;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34∶12=x∶49转化成12x=34×49来解。
解比例教学教案-【精品通用教辅文档】
解比例一、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例2、例3。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解比例的过程,体验知识间的内容在联系和广泛应用。
2、过程与方法:会根据比例的性质或比例的意义正确地解比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和计算的习惯。
三、重难点1、重点:知道什么叫做解比例,会根据比例的性质或比例的意义正确地解比例。
2、难点:解比例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一些知识,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比例的知识? (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2、出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乘法等式24:8=9:3 12832 3、出示比例,生尝试解答4:6=( ):24 ( ):8=9:2 0.25×10=( )×4001.25:0.2=50:( )师:这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是多少?师:你能利用比例的知识求出这个未知的内项吗?生: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求未知项。
师:像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课件出示解比例的意义)。
今天这节课就利用比例的有关知识解比例。
(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国旗和地球原图以及缩小图,激发同学们求知欲。
让同学们明白,模型是通过一定比例缩小之后制作而成的。
2、出示埃菲尔铁塔情境图。
这是法国巴黎有名的埃菲尔铁塔,高320米。
我国的旅游景点北京公园里有这座塔的一具模型,这具模型有多高呢?到北京公园游玩的游客都想知道。
你们能帮帮他们吗?那我们先来看看这道题。
3、出示例题,教学例2。
学生读题,并带着下面三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1)、“它的高度”指的是什么的高度?(2)、1:10是什么比什么,代表什么?(3)、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干什么?小组讨论结束进行全班交流。
师生总结:解决这个问题要先设未知数,再根据1:10的含义写出对应的比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下,先写解,再设未知数师:要把哪个设为未知数?生:埃菲尔铁塔的模型高度。
《解比例》教学设计(五篇)
《解比例》教学设计(五篇)《解比例》教学设计 1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有关比例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要学*解比例。
(板书课题)二、新课1、自学解比例。
(1)学生自学教材35页的解比例。
(2)学生交流解比例的意义。
(3)教师归纳:(出示课件)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2、教学例2。
出示例2。
(1)学生读题,理解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
(2)学生试着解答此题,一名学生演板。
(3)师生共评。
(4)归纳用比例解应用题的方法:A. 设出题目中要求的未知量为x;B. 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C. 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D. 检查、写答语。
(5)试一试:完成练*六第8题。
3、自学例3。
(1)学生独立把例3补充完整。
(2)学生口述解答过程和解答依据。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就得出方程,再解方程。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
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求知数x的值。
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
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
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
4、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提问:(1)刚才我们学*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2)变成方程以后,再怎么做?(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3)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5、完成第35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
三、巩固练*做练*六的第7、9、10题。
四、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第12*、13*题。
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通用6篇)
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通用6篇)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59—60页例5、例6。
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用正、反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体验由算术解法向比例解法的思维转化过程。
3、形成解题多样化技能。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用正反比例方法解决问题。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区别用何种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学习有关正、反比例的知识。
下面,请看复习题。
(出示题目)1、a×b=c(a、b、c均不等于0)当a一定时,b和c成什么比例?当b一定时,a和c成什么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什么比例?2、速度×()=路程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数量=总价总本数÷()=每包本数每袋重量×()=总重量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用解决问题。
二、新授1、出示例5① 学生第一反映怎么解。
小结,这是用的我们以前学的归一的办法。
② 教师引导由加油站汽车加油付款比较,找出单价不变,建立关系式。
水费:吨数=单价③ 学生述说,教师板演用正比例解法的书写过程。
④ 出示书上第二问,学生回答列式。
巩固练习:(1)、小明买了4枝圆珠笔用6元。
小刚想买3枝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2)、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要10.6小时,运行14周需要用多少小时?(3)、师徒合作加工600个零件,8天加工了1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剩下的零件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加工完?小结:首先找相关联的量,判断成什么比例;接着列方程;最后解方程并检验。
2、出示例6(学生自己解答)① 抓住不变的东西----总的本数判断成反比例关系② 建立关系式:每包本数×包数=总数③ 学生述说,教师板演用反比例解法的书写过程。
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学生能够回忆起比例的基本性质,如内项相等、外项相等,并运用这些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学生能够运用比例的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打折、物品分配等。
2.学会使用比例尺,进行地图上的距离、面积等计算。
1.基础知识巩固:
-完成课本第32页的练习题1、2、3,重点关注比例的基本性质和简单比例的解法。
-选择两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比例知识进行求解,并简要说明解题思路。
2.能力提升训练:
-完成课本第33页的练习题4、5,这两题涉及复合比例和连比的解法,旨在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尝试设计一道含有比例的问题,并给出解题步骤,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利用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运用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比例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比例》。
1.情境创设:我给学生讲述一个关于小明和他的好朋友去超市购物的故事。故事中小明发现,超市的某种商品正在打折,原价是100元,现在打8折,请学生帮助小明计算现在的价格。通过这个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实践应用拓展:
-结合实际生活,观察并记录一天中遇到的比例问题,如时间比例、距离比例等,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教案•相关推荐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教案篇1教学内容:课本第69页例2、3;练一练;《作业本》第31页。
教学目标:理解解比例的意义,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能正确地解比例。
教学重点:解比例的基本方法与依据。
教学难点:解比例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叫比例?2、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3、怎样检查两个比是否成比例?二、新授:1、先请学生心里想好一个比例(数目简单些),如2:3=4:6,只告诉其他同学其中的三项,让大家猜一猜还有一个数字是什么?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一个未知项。
3、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4、例2解比例:30∶12=45∶χ解:30χ=12×45…………根据是什么?χ=………不先求积,先约分比较简便。
χ=185、例3解比例=①请学生独立尝试;②注意格式;③反馈练习。
6、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1、解比例:(练一练第1题第一竖行)2、练一练第2题3、补充:χ∶0.8=3∶1.2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五、《作业本》第31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教案篇2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判断出应用题中所涉及的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通过复习,能够使学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答应用题。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答应用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总价一定,每件物品的价格和所买的数量。
第四单元《解比例》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解比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按比例分配或计算的情况?”比如,如果要将一块巧克力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人应该得到多少?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解比例的奥秘。
-在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观察问题,找出比例关系,并举例说明如何将这些关系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对于比例尺的难点,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读取比例尺,并在实际问题中正确使用。
-在解决应用题时,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看到比例知识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如如何将比例与算术运算结合,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比例尺的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解比例的过程,我会通过举例和步骤分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解比例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按比例分配物品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尺子和模型来演示比例尺的基本原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比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解比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第四单元《解比例》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比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解比例》数学教案设计
《解比例》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比例,那么你们知道比例有什么性质吗?生:比例的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2.讲解例题师:我们先来看一道例题。
题目:已知比例a:b=c:d,求解x:y。
师: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如何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这道题?生:我们可以将比例式改写为a/b=c/d,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得到ad=bc。
师:很棒!那么我们就可以将x:y代入比例式中,得到ax:=c:d。
我们就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出x和y的值。
3.练习讲解师:下面我们来练习几道题目。
题目1:已知比例3:4=6:x,求解x。
题目2:已知比例5:x=x:20,求解x。
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汇报你们的解题过程。
生1:对于题目1,我们可以将比例式改写为3/4=6/x,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得到3x=24。
解得x=8。
生2:对于题目2,我们可以将比例式改写为5/x=x/20,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得到x^2=100。
解得x=10。
(1)将比例式改写为a/b=c/d的形式;(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得到ad=bc;(3)将未知量代入比例式中,解出未知量的值。
5.解决实际问题师:我们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题目: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甲车间生产了300个,乙车间生产了400个。
已知甲车间和乙车间的生产效率比为3:4,求甲车间和乙车间各生产了多少个零件?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汇报你们的解题过程。
生2:我们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出x的值。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7课解比例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7课解比例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7课解比例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第55页——第56页的内容“比的应用”。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对于按比分配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
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
设计理念:《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为此,本课从学生地生活经验出发,把陌生枯燥地应用题与学生地熟悉地生活背景联系起来。
通过“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三个阶段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地过程,体验策略地多样化,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地能力。
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比的意义,通过计算解决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情合理的推理能力,旧知的迁移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感受探索知识、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比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收获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难点: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若干。
教学时间安排:复习2分钟,导入3分钟,新授20分钟,巩固5分钟,小结3分钟,练习7分钟。
教学过程:一、课前组织复习旧知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知识⽬标使学会解⽐例的⽅法,进⼀步理解和掌握⽐例的基本性质。
能⼒⽬标联系的⽣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例在⽣产⽣活中的⼴泛应⽤。
情感⽬标利⽤所学知识解决⽣活中的问题,进⼀步培养综合运⽤知识的能⼒及情度、价值观的发展。
重点使学会解⽐例的⽅法,进⼀步理解和掌握⽐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体现解⽐例在⽣产⽣活中的⼴泛应⽤。
教学过程 ⼀、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例? 2、什么叫做⽐例的基本性质?怎样⽤⽐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能否组成⽐例?那么组成⼀个⽐例需要⼏项呢? 3、⽐例有⼏种表⽰形式? ⼆、探索新知 1、出⽰埃菲尔铁挂图 2、出⽰例题 (1)、读题。
(2)、从这道题⾥,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3)、在这信息⾥,关键理解哪⾥?(埃菲尔铁模型与埃菲尔铁塔的⾼度⽐是1:10) (4)、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埃菲尔铁塔模型的⾼度:埃菲尔铁塔的⾼度=1:10)(板书) (5)、还有⼀个条件是什么?(埃菲尔铁塔的⾼是320⽶) (6)、我们把这个条件换到我们的这个关系中,就是(板书:埃菲尔铁塔的⾼度:320=1:10) (7)、这道题怎么列⽐例式解答呢?请同学们想想,想出来的同学请举⼿。
(8)、根据学⽣的反馈板书:“解:设埃菲尔铁塔模型的⾼度设为x⽶”,把这个x代⼊这个数学模式中就组成了⼀个⽐例式(板书x:320=1:10) (9)、这样在组成⽐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的⼏个项?还有⼏个项不知道? (10)、不知道的这个项,我们来给它起个名字,好不好?叫做什么?(板书:未知项) (11)、指着x:320=1:10,问:“这个未知项是多少呢?那怎么办?”谁上来做做?(指名板演) (12)、为什么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呢?10x=320×1(根据⽐例的基本性质) (13)、对了,把上⾯的⽐例式改写成下⾯这样⼀个等式,就是应⽤了⽐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教学设计(通用5篇)
《解比例》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解比例》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解比例》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例2、例3。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叫做解比例。
2、会根据比例的性质或比例的意义正确地解比例。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和计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1、经历解比例的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容在联系和广泛应用,情感与价值观。
2、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教学重点:解比例教学难点:解比例的方法。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掌握解比例的根据。
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发现。
学法: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一些知识,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比例的知识?(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2、出示: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10和9:15 2:80和5:2003、利用比例的一些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出示比例:3:9=():15师:这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是多少?(外项是3和15,一个内项是9,另一个内项未知的。
)师:你能利用比例的知识求出这个未知的内项吗?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因为3:9=1/3,想():15=1/3(5比15等于1/3);还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求未知项。
师:像这样,求比例中未知的项,叫做解比例。
(课件出示)。
今天这节课就利用比例的有关知识解比例。
(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出示埃菲尔铁塔情境图。
这是法国巴黎有名的塔叫埃菲尔铁塔,高320米。
应用比例解应用题教学设计 6篇
应用比例解应用题教学设计 6篇应用比例解应用题教学设计 1一、教材分析《比例的应用》为全日制聋校数学第十五册第一单元的第三部分内容,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从构建上更注重学生技能的养成和知识的运用。
把通过三个相关联的量求第四个量的运算,用方程的方法呈现为比例的形式,这样从视觉上更附和了聋生的认识特点,同时也把复杂的等量关系更清晰的更简单的体现在比例的内容里。
让学生轻松的理解比例就是在等号两边表示两组相等的比。
这样的方法也是比例应用题的一大特点。
同时更有助于学生从理论知识到技能操作的转变,使新课程理念融入于特教课堂。
二、教学方法情趣导入法、总结法、问题导入法及指导法。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应用题中比例的意义,并根据比例的性质解决应用问题。
2、能力目标:①通过对应用题中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分析并确定数量关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求解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自主探索的求知欲。
4、缺陷补偿: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积累语言发展思维。
重点:利用比例的意义确定等量关系。
难点:数量间的运算关系。
四、教学流程:1、兴趣入题“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毕业后未来的生活呢?现在我请大家为自己的将来设想一下,你准备做什么呢?”。
2、初探新知出示根据学生的理想加工的题例。
董健昕同学经营一服装店,卖3件衣服可以盈利150元,按这样的收入计算,每月卖出80件可以盈利多少元?让学生运用“三步”解题法,分析问题。
1、看已知条件包括:3件、盈利150元、80件求知条件:盈利多少元?2、找从名数看包括四种数量:件数、盈利总额、件数、盈利总额。
且四种数量是两两重复的。
确定数量关系:总额与件数间的关系是除法,进一步确定比例关系,总额:件数=总额:件数。
等号左边的总额为150元,件数为3件,等号的右边总额为?,件数为80件。
3、解解:设盈利?元。
150:3=?:80 3?=150×80 ?=150×80÷3 ?=4000答:可以盈利4000元。
解比例的教案6篇
解比例的教案6篇解比例的教案篇1比例的基天性质》这节课在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为下节课教学解比例打下基础。
教材直接以比例“2.4:1.6=60:40”教学比例各项的名称,即什么叫做比例的项,什么是比例的內项,什么是比例的外项。
引导学生计算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并追问“假如把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有什么关系?”即呈现:“2.4×40○1.6×60”。
在此基础上,发现规律,揭示比例的基天性质。
“做一做”教学利用比例的基天性质推断两个比能否构成比例的方法。
个人认为这样的料子呈现方式至少存在两个弊病:(1)例题缺乏意义和挑战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2)没有给学生想想的料想和验证的空间。
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究并掌握比例的基天性质,会依据比例的基天性质正确推断两个比能否构成比例,能依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通过察看、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过探究比例基天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天性质的应用价值。
探究并掌握比例的基天性质。
推断两个比能否构成比例,依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1、教学情境的呈现创设有心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就好比创建了一个充分引力的磁场,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自动性和乐观性,实现课堂教学的“轻负高效”,加添课堂教学的厚度。
为此,在准备这节课时,我对情境的创设有如下考虑:简单却能为学生供应思考的空间。
教材中直接呈现比例“2.4:1.6=60:40”,并跟进两个填空:两个外项的积是(),两个內项的积是(),从而得出结论: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天性质。
个人认为这样的情境太直接,牵住学生的思维走,没有供应可探究的空间。
为此,我简单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老师这里有一个比例“12∶□=□∶2”,不过它的两个内项看不清了,想一想,这两个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这个问题简单却开放,答案不唯一,为学生的思考打开了空间,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求比值的方法解决:先填进一个数,然后就出比值,再确定另一个数。
解比例教案5篇
解比例教案5篇解比例优秀教案篇1课题一:比和比例重点】比和比例的根本性质难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一【复习提问】比和比例的根本性质是什么?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日我们来复习“比和比例”(板书课题)。
二、学习目标1、把握有关比和比例的学问。
2、运用比和比例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师:为了到达目标,下面请大家仔细地看书。
三、自学指导仔细看课本第89页下面的3个问题,思索:1、什么叫做比?各局部名称是什么?什么叫做比的根本性质?什么叫做2。
略3、你是怎样推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举例说明。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四、先学(一)看书学生仔细看书,教师巡察,催促人人都在仔细地看书、思索、填空。
(二)检测(课本第89页的例4)1、找3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做在练习本上2、教师仔细巡察,发觉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
五、后教(一)更正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觉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由差-中-好)(二)争论1、看第(1)个题的式子,认为对的举手。
为什么?72:96=3:46:8=3:42、上面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3、什么叫做比例?各局部名称是什么?什么叫做比例的根本性质?4、看第(3)题的算式,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生说,师小结:5、看每道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若对,问:认为对的请举手。
若错,追问:为什么?错在了哪里?6、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同桌对改。
过渡:教师发觉,从上课到现在每个同学都很仔细,教师为你们感到傲慢。
现在教师这里还有几道题,你们敢不敢来挑战啊?(生:想)六、补充练习1、一条绿化带长350米,在平面图上用7厘米的线段表示。
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2、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5厘米。
求ab两地的实际距离。
师:同学们,今日的学问你学会了?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日所学的学问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好。
七、当堂训练(课本练习十七)第2、3、4、5题八、整体感知:本课主要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比例尺的学问。
《解比例》公开课教案
《解比例》公开课教案第一篇:《解比例》公开课教案解比例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1、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积相等的式子。
(口答)3∶8 = 15∶40 3 × 40 = 8 × 15 94.5=9× 0.8 = 1.6 × 4.5 1.60.8x:4=1:2 x× 2 = 4 × 1提问;根据积相等的式子,你能求出最后一题里的x吗?3、导入课题(板书课题)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解比例的含义。
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找出等量关系式:模型高度:原塔高度=1;10。
(2)哪个量是已知的?哪个量是未知的?怎样求模型的高度?(把未知项设为X)解:设这座模型的高是X米。
(3)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比例:X:320=1:10(4)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
怎样解呢?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变成积等式:10x=320×1。
说明:这样解比例也就是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
(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但这里还用写“解:”吗?为什么?)(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问:结果后面要带单位名称吗?并强调:这是应用题,别忘了,还要答哦。
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积等式,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
3、教学例3。
出示例3:解比例1.56=2.5X提问:“这个比例与例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这种分数形式的比例也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变成积等式来求解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在写方程时,含有未知数的积通常写在等号的左边,然后板书:1.5X=2.5×6 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出求解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比例
【教学内容】
解比例。
(教材第42页例2、例3及练习八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
质。
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过程中使
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重点难点】
1.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2.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带未知数的比例改写成方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汇报。
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就是解比例。
板书课题:解比例。
【新课讲授】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第1、2行的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叫做解比例?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并说出: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呢?
学生很容易想到比例的基本性质。
2.教学例2。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
指名读题,根据题意,描述两个相等的比。
模型的高度=110或模型高度:实际高度=1∶10。
实际的高度让学生列出比例,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
教师板书:x∶320=1∶10,你能试着计算出来吗?
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的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做完后,师问:怎样把比例式转化为方程式?
学生回答: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转化。
师接着板书:10x=320×1。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把方程解出来。
注意:解方程要写“解”,那么解比例也要写“解”。
师:怎样解这个方程?
生: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把x看做一个因数,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可以求出x。
小结:从刚才的解比例过程中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项x。
2.教学例3。
解比例:2.4/6=1.5/x 过程要求:学生独立练习,求出未知项。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解:2.4x=1.5×6
x= 9/2.4
x=3.75
提问:还可以用其他的知识解比例吗?
8学生交流后,可能会说出:根据比例的意义,等号右边的比值是9,要使等号左边的比值也是9,x应等于3.75。
3.总结解比例的方法。
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转化成方程后再怎么做?
学生回忆解比例的过程。
教师: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
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
【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练习,教师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43~44页第6、7、8、9、10、11、12、13题。
5.【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
6.【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