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全文出处作者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及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及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及赏析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代: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注释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括《离*》:“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日暮,隐括屈原《离*》:“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慨叹。

“我报”二句:意谓人生路长而时光渐晚,徒有诗才,志事难酬。

报,回答。

路长:意仿《离*》上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王灼《碧鸡漫志》云:李清照少时便有古诗名气,“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但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其才华被扼制,不能有所作为,故说“谩有”。

谩:徒,空。

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

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就作于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及赏析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及赏析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代: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

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

他热情而又有诚意的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

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注释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嗟:慨叹。

报:回答。

谩有:空有。

谩:徒,空。

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赏析这是一首记梦词,形象奇幻,意境缥缈,富有浓郁的浪漫气息。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

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

“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天街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的意思

天街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的意思

天街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的意思“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词作品《渔家傲》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释】1、渔家傲:词牌名2、云涛:云彩铺在天空里象起伏的波浪3、星河:天河4、转:指拂晓前天河西移【解说】满天晨雾云涛,水天相接,天河正在转动,象无数的船儿在舞动着风帆。

梦魂仿佛回到了天庭,天帝殷切地问我:你打算到何处去。

【赏析】这首《渔家傲》在李清照词集中风格独特,历来引人瞩目。

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徐培均先生对此词的赏析要点。

这首词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

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

“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因为这首词写的是“梦境”,所以接下来有“仿佛”三句。

这三句写词人在梦中见到天帝。

“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

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

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

“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译文注释及赏析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译文注释及赏析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译文注释及赏析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屈原《离骚》、庄子《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谱入宫商,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代: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译文及注释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注释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嗟:慨叹。

报:回答。

谩:徒,空。

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译文及注释二译文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

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注释⑴渔家傲:词牌名。

⑵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⑶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⑷天语:天帝的话语。

⑸殷勤:关心地。

⑹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及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及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及赏析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代: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注释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括《离*》:“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日暮,隐括屈原《离*》:“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慨叹。

“我报”二句:意谓人生路长而时光渐晚,徒有诗才,志事难酬。

报,回答。

路长:意仿《离*》上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王灼《碧鸡漫志》云:李清照少时便有古诗名气,“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但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其才华被扼制,不能有所作为,故说“谩有”。

谩:徒,空。

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

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就作于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译文及赏析答案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译文及赏析答案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译文及赏析答案《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由李清照所写,作者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设想与天帝问答,倾述隐衷,寄托自己的情思,景象壮阔,气势磅礴,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宋词吧。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作者: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yīn)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jié)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注释】⑴星河:银河。

⑵转:《历代诗余》作“曙”。

⑶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⑷天语:天帝的话语。

⑸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慨叹。

⑹“我报”二句:意谓人生路长而时光渐晚,徒有诗才,志事难酬。

报,回答。

王灼《碧鸡漫志》云:李清照少时便有古诗名气,“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但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其才华被扼制,不能有所作为,故说“谩有”。

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

⑺谩:徒,空。

⑻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⑼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⑽吹取:吹得。

(11)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12)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13)路长:意仿《离骚》上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代:李清照原文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

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

他热情而又有诚意的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还未到达。

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注释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嗟:慨叹。

报:回答。

谩有:空有。

谩:徒,空。

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赏析这是一首记梦词,形象奇幻,意境缥缈,富有浓郁的浪漫气息。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

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所谓“星河欲转”,。

李清照渔家傲原文及翻译注释

李清照渔家傲原文及翻译注释

李清照渔家傲原文及翻译注释李清照渔家傲原文【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①。

仿佛梦境归帝所②。

闻天语③,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④日暮,学诗谩有⑤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⑥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⑦!李清照渔家傲【注释】①星河:银河。

星河欲转:点出时间已近拂晓。

千帆舞:指大风吹动帆船在河中颠仆。

②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③天语:天帝的话语。

④嗟,慨叹。

⑤谩有:徒有,空有。

⑥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⑦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传说中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李清照渔家傲译文佛晓时大风狂舞,天空连接着那象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

银河中波涛汹涌,像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

河中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

我仿佛梦中回到了天地那儿,听到天帝好意地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还很远,可现在已到了黄昏,我学诗空有惊人的句子。

大鹏已经高翔在九万里风之上,大风啊不要停下,把我的帆船吹送到海上的三座仙山去吧!李清照渔家傲【赏析】李清照是一位可以代表婉约派的女作家,她的《声声慢》、《醉花阴》等是大家熟悉的名作。

这些词多半写闺情幽怨,它的风格是含蓄、委婉的。

但是在她的词作中也有一首风格特殊的《渔家傲》,这是一首豪放的词,她用《离骚》、《远游》的感情来写小令,不但是五代词中所没有的,就是北宋词中也很少见。

一位婉约派的女词人,而能写出这样有气魄的作品,确实值得注意。

整首词都是描写梦境。

开头两句写拂晓时候海上的景象。

在李清照以前还没有人在词里描写过大海。

“天接云涛”两句用“接”、“转”、“舞”三个动词,来写海天动宕的境界。

“星河欲转”,点出时间已近拂晓。

“千帆舞”写大风,这不是江河中的景象。

可能因为李清照是山东人,对海的见闻比较多,所以写得出这样的境界。

上片第三句“仿佛梦魂归帝所”,意思是说:我原来就是天帝那儿来的人,现在又回到了天帝处所。

李清照《渔家傲》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原文译文及赏析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注释⑴渔家傲:词牌名。

⑵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⑶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⑷天语:天帝的话语。

⑸殷勤:关心地。

⑹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慨叹。

⑺学诗谩有惊人句:隐括杜甫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谩有:空有。

⑻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⑼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蓬莱,又称蓬壶。

白话译文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

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创作背景编辑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

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就作于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赏析这首《渔家傲》在李清照词集中风格独特,历来引人瞩目。

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徐培均先生对此词的赏析要点。

这首词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赏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注释】⑴星河:银河。

⑵转:《历代诗余》作“曙”。

⑶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⑷天语:天帝的话语。

⑸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慨叹。

⑹谩:徒,空。

⑺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⑻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⑼吹取:吹得。

⑽三山:传说中海上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

(11)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12)路长:意仿《离骚》上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赏析】此词当为易安南渡后的词作。

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

隐寓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设想与天帝问答,倾述隐衷,寄托自己的情思,景象壮阔,气势磅礴。

这就是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的豪放词,在她现在的词作中是不多见的。

这首词气势磅礴、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

近代梁启超评为:“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可谓一语中的,道破天机。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户,多写闺中女儿情;南渡以后,“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

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建炎四年(1130)春间,她曾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李清照《渔家傲》翻译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翻译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翻译赏析李清照《渔家傲》翻译赏析 李清照(1084年3⽉13⽇-1155年),号易安居⼠,宋齐州章丘(今⼭东济南章丘西北)⼈,居济南。

宋代⼥词⼈,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才⼥”之称。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李清照《渔家傲》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渔家傲》作者是宋朝⽂学家李清照。

其古诗全⽂如下: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暮,学诗漫有惊⼈句。

九万⾥风鹏正举,风休住,蓬⾈吹取三⼭去。

【翻译】 满天晨雾云涛,⽔天相接,天河正在转动,象⽆数的船⼉在舞动着风帆。

梦魂仿佛回到了天庭,天帝殷切地问我:你打算到何处去? 我告诉天帝,⾃⼰的前途茫茫,⼈⼜⽼了,空有⼀肚⼦才学,却毫⽆⽤处。

九万⾥长空⼤鹏鸟正展翅⾼飞。

风啊!千万别停息,快快将这⼀叶轻⾈直接送往蓬莱三岛去。

【鉴赏】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描绘了⼀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

⽤“接”“连”两字巧妙地将“天”、“云涛”、“晓雾”组合成了⼀幅波澜壮阔画⾯,写出了动感,写出了⽓势。

“星河”“转”和“千帆”“舞”写出了⼤⽓,写出了磅礴。

在这磅礴⼤⽓之中,乘船⼈⾃然也就⼤⽓了。

⽔天相接,星河欲转,船摇帆舞,既有⽣活的真实感,⼜有梦境的虚幻,虚实结合,巧妙⽆⽐。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写词⼈仿佛梦见天帝,天帝殷切地问她:“你打算到哪⼉去呀?”看似平常⼀问,然⽽这温和与殷切同现实中置⼈民于⽔⽕、畏敌如虎狼、只顾⾃⼰⼀路奔逃的⾼宗皇帝形成了鲜明的⽐照。

“我报路长嗟⽇暮,学诗漫有惊⼈句。

”下阙开头写词⼈回答天地的问话,也是上下阕之间的过渡语。

“路长”、“⽇暮”是词⼈晚年孤独⽆依的痛苦经历。

“嗟”,感叹⾃⼰虽然学习写诗,却不能有所成就,正如伍⼦胥“吾⽇暮途穷远”和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意念与过程,倾诉的是空有才华却遭逢时事不幸的苦闷。

“九万⾥风鹏正举。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赏析及注释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赏析及注释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赏析及注释渔家傲ﻫ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释】ﻫ渔家傲:词牌名。

云涛:云彩铺在天空里象起伏的波浪。

ﻫ星河:天河。

转:指拂晓前天河西移。

ﻫ帝所:天帝住的宫殿。

天语:天帝的话语。

ﻫ殷勤:关心地。

报:回答。

嗟:悲叹。

漫有:空有。

ﻫ鹏正举:大鹏正飞上天。

语出庄子休住:不要停止。

《逍遥游》,大鹏鸟乘风上天,一蓬舟:象飘蓬一样轻快的船。

ﻫ飞就是九万里。

吹取:吹向。

ﻫ三山:古代神话,东方大海里有三ﻫ座仙山,叫做蓬莱、方丈、瀛州。

ﻫ【翻译】满天晨雾云涛,水天相接,天河正在转动,象无数的船儿在舞动着风帆。

梦魂仿佛回到了天庭,天帝殷切地问我:你打算到何处去?ﻫ我告诉天帝,自己的前途茫茫,人又老了,空有一肚子才学,却毫无用处。

九万里长空大鹏鸟正展翅高飞。

风啊!千万别停息,快快将这一叶轻舟直接送往蓬莱三岛去。

ﻫ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县人。

父李格非,北宋知名文士、散文家。

丈夫赵明诚,宰相赵挺之子、金石家。

她是中国古代杰出女词人。

著有《李易安集》十七卷,《漱玉词》一卷(别本五卷),不传。

今人有《李清照集注》、《重辑李清照集》等。

赏析:这首词气势磅礴、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

近代梁启超评为: “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可谓一语中的,道破天机。

ﻫ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户,多写闺中女儿情;南渡以后,“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

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建炎四年(1130)春间,她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

《渔家傲》翻译赏析

《渔家傲》翻译赏析

《渔家傲》翻译赏析《渔家傲》翻译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渔家傲》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渔家傲》翻译赏析1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翻译】满天晨雾云涛,水天相接,天河正在转动,象无数的船儿在舞动着风帆。

梦魂仿佛回到了天庭,天帝殷切地问我:你打算到何处去?我告诉天帝,自己的前途茫茫,人又老了,空有一肚子才学,却毫无用处。

九万里长空大鹏鸟正展翅高飞。

风啊!千万别停息,快快将这一叶轻舟直接送往蓬莱三岛去。

【鉴赏】“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

用“接”“连”两字巧妙地将“天”、“云涛”、“晓雾”组合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画面,写出了动感,写出了气势。

“星河”“转”和“千帆”“舞”写出了大气,写出了磅礴。

在这磅礴大气之中,乘船人自然也就大气了。

水天相接,星河欲转,船摇帆舞,既有生活的真实感,又有梦境的虚幻,虚实结合,巧妙无比。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写词人仿佛梦见天帝,天帝殷切地问她:“你打算到哪儿去呀?”看似平常一问,然而这温和与殷切同现实中置人民于水火、畏敌如虎狼、只顾自己一路奔逃的高宗皇帝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下阙开头写词人回答天地的问话,也是上下阕之间的过渡语。

“路长”、“日暮”是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

“嗟”,感叹自己虽然学习写诗,却不能有所成就,正如伍子胥“吾日暮途穷远”和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意念与过程,倾诉的是空有才华却遭逢时事不幸的苦闷。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九万里风鹏正举”与“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形成了呼应。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译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译文及赏析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译文及赏析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译文及赏析1渔家傲【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①。

初中语文文言文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译文、赏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译文、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译文、赏析渔家傲记梦作者: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赏析陆永品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首词写梦游太空的情景。

开头两句就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了另一个世界。

这里云层接天,有如波涛汹涌的海洋;雾气弥漫,透露出黎明前的曙光。

平常称作银河的星河,正随着夜色将尽而回转它的河床,好似有无数小帆船在银河中随波荡漾。

作者用“涛”、“转”、“舞”几个字,写出了景色的动态。

由银河联想到地面上的河流,进而设想有许多帆船在天上的河流中航行,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

这使我们想起唐代诗人李贺《天上谣》中的诗句:“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李贺想象云彩象水那样在天河中流动,发出响声,漂起群星。

两人的描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第三句我们得知,前面写的原来是梦境,云涛、星河都是作者梦中在天宫所见。

“帝所”,传说中天帝的住所。

这句说,我的梦魂仿佛是飞上了天宫。

因为梦中的感觉是恍惚不清的,所以用“仿佛”。

写到这里,作者舍弃了其它一切不必要的描绘,只是说:我听到了天帝关切地问我:“要到哪里去?”她的意图是突出天帝对她的询问,以便引出下片的回答,而这个回答,正是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下片一开始就是对天帝的回答。

“报”,即回答。

“嗟[jiē]”,叹息。

“谩”,是徒然的意思。

她回答天帝说,我感叹天色晚、道路长,前途渺茫;我白白具有写诗的出众才华,因为这毫无用处。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②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③学诗谩有惊人句。

④九万里风鹏正举。

⑤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⑥【注释】①另本调名下有词题:“记梦”。

②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史记·扁鹊传》:“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居二日半,简子寤,语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心。

” ③路长嗟日暮:《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春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忽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报,回答。

④“惊人”句: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谩有,空有,徒有。

⑤“九万里”句:《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百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李白《大鹏赋》:“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

”举,飞起。

⑥三山:《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

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到则船风引而去。

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

未至,望之如云。

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

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

世主莫不甘心焉。

”蓬舟,蓬草一般的轻舟。

【译文】是天快要亮的时候,天边的云涛连着地上的薄雾。

天河要向西边转去了,星星象千万只张着风帆的船儿在其中飞快地翱翔。

在梦中我仿佛回到了天帝的住所,听到天帝在发问,热情地问我要回到什么地方? 我回答天帝,我要去的地方还很远很远,可惜的是日色已暮。

虽然学会了做诗的本领,只不过空有令人惊羡的好诗句。

我正要象扶摇直上九万里高空的大鹏,展翅翱翔。

风啊,不要停息,一直把我送到神仙居住的三山去!【集评】近代·梁启超:“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经典诗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意思赏析

【经典诗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意思赏析

【经典诗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意思赏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译文] 天空中云腾雾罩,点点星光象海面上无数船帆在跳舞。

[出自]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释】渔家傲:词牌名。

云涛:云彩铺在天空里象起伏的波浪。

星河:天河。

转:指拂晓前天河西移。

帝所:天帝住的宫殿。

天语:天帝的话语。

殷勤:关心地。

报:回答。

嗟:悲叹。

漫有:空有。

鹏正举:大鹏正飞上天。

语出庄子休住:不要停止。

《逍遥游》,大鹏鸟乘风上天,一蓬舟:象飘蓬一样轻快的船。

飞就是九万里。

吹取:吹向。

三山:古代神话,东方大海里有三座仙山,叫做蓬莱、方丈、瀛州。

【翻译】满天晨雾云涛,水天相接,天河正在转动,象无数的船儿在舞动着风帆。

梦魂仿佛回到了天庭,天帝殷切地问我:你打算到何处去?我告诉天帝,自己的前途茫茫,人又老了,空有一肚子才学,却毫无用处。

九万里长空大鹏鸟正展翅高飞。

风啊!千万别停息,快快将这一叶轻舟直接送往蓬莱三岛去。

译文1:天空中云腾雾罩,点点星光象海面上无数船帆在跳舞。

好象梦见自己飞到了玉帝的住所,玉帝关切地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说前方有那漫漫的长路,可已黄昏日暮,我空有一肚子才学,可是没有用武之地。

九万里长途,大鹏正迎风冲举,风呀,你不要停住,把我这小船吹到三山那儿吧。

译文2: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译文3:夜色将晓,满天云雾波涛中透出一线曙光,天河流转,成千的帆船在银河中飞舞。

好像梦魂已回到天帝住的宫殿。

听到天帝说话,亲切地问我要到哪里去?我回答说,自己虽说有才学,能写出惊人的诗句,可是现在日暮途穷,出路难寻。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译文简析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译文简析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译文|简析《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宋代: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译文及注释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注释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嗟:慨叹。

报:回答。

谩:徒,空。

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简析这首《渔家傲》在李清照词集中风格独特,历来引人瞩目。

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徐培均先生对此词的赏析要点。

这首词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

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全文出处作者翻译赏析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作品赏析此词当为易安南渡后的词作。

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

隐寓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设想与天帝问答,倾述隐衷,寄托自己的情思,景象壮阔,气势磅礴。

这就是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的豪放词,在她现在的词作中是不多见的。

这首词气势磅礴、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

近代梁启超评为:“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可谓一语中的,道破天机。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户,多写闺中女儿情;南渡以后,“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

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建炎四年(1130)春间,她曾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

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界。

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

“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风浪中飞舞前进。

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因为这首词写的是“梦境”,所以接下来有“仿佛”三句。

“仿佛”以下这三句,写词人梦中见到天帝。

“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

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

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

“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此词则上下两片之间,一气呵成,联系紧密。

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过片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

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不停顿。

可称之为“跨片格”.“我报路长嗟日暮”句中的“报”字与上片的“问”字,便是跨越两片的桥梁。

“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然亦有所本。

词人结合自己身世,把屈原《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运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不辞上不求索的情怀隐括入律,只用“路长”、“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语言简净自然,浑化无迹。

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着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词人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怀才不遇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命运。

李清照虽为女流,但2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作为一位生不逢时的杰出的文学家她肯定也有类似的感慨。

“九万里风鹏正举”,从对话中宕开,然仍不离主线。

因为词中的贯串动作是渡海乘船,四周景象是海天相接,由此而连想到《庄子。

逍遥游》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说“鹏正举”,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

大鹏正高举的时刻,词人忽又大喝一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气势磅礴,一往无前,具大手笔也!“蓬舟”,谓轻如蓬草的小舟,极言所乘之舟的轻快。

“三山”,指渤海中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可望而见,但乘船前去,临近时即被风引开,终于无人能到。

词人翻旧典出新意敢借鹏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词中罕见。

上片写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此处交代海中仙山为词人的归宿。

前后呼应,结构缜密。

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自然会气度恢宏、格调雄奇。

充分显示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