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中小学教育督导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
当前中小学教育督导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内容单一、方法僵化、过重的行政干预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要全面评价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的教育督导主要以学科考试成绩和学生听课情况为评价依据,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科之外的教育内容。
应当引入多种评价指标,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
要注重学校的整体发展,评价教师、课程、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要创新督导方法。
目前的督导方法主要以听课和填表为主,评价死板,缺乏针对性。
应该引入多种教学观察方法,如教学录像、班级观察、家长满意度调查等,丰富评价手段,提高督导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还要注重教师自主发展,支持教师教学创新,鼓励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减少行政干预。
目前的督导工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行政部门的过度干预现象,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应该建立独立的督导机构,使其独立于行政部门,减少行政干预,保证督导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还要加强督导师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能力,确保其能够独立、客观地进行督导工作。
第四,加强与学校的合作。
督导不应该仅仅是对学校的检查和指导,而是应该与学校形成合作关系。
应该注重与学校的沟通和合作,听取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制定改进和发展的计划。
还要加强对学校领导班子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管理水平和能力,促进学校的发展。
浅谈我国教育督导体制实施的问题以及改进路径
浅谈我国教育督导体制实施的问题以及改进路径【摘要】我国教育督导体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监管不到位、评估标准不清晰等。
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路径建议,包括加强教育督导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的教育督导机制等。
强调了教育督导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在展望未来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体制,提高教育督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也应该加强对教育督导的关注和支持,为构建一个更加公正、质量更高的教育体系做出更大的努力。
通过对我国教育督导体制现状的分析和改进路径的建议,可为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教育督导体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改进路径、重要性、机制建设、引言、背景介绍、研究意义、正文、结论、总结回顾、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教育督导是教育系统运行中的核心环节,是保障和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督导体制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
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研究和探讨。
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政府行使教育管理职能的有效手段。
教育督导旨在促进教育规范化、科学化和民主化,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建立健全的教育督导体制,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背景下,对我国教育督导体制实施的问题以及改进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对于积极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意义教育督导体制的实施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教育督导是教育质量的保障和改进的重要手段,关系到教育的公平、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指导、监督、评估和改进,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教育督导体制实施的问题和改进路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我国教育督导体制现状进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提出改进路径和措施打下基础。
浅谈我国现行教育督导制度的现状及建议
浅谈我国现行教育督导制度的现状及建议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加强我国对教育事业的全面管理,保障教育方针和政策的执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教育督导的职能包括监督、指导、评估和反馈,是一个职能部门。
在我国的现代教育管理中,教育督导制度逐渐恢复建设,并在实践中摸索发展。
教育督导的内容主要是对教育人员的监督和指导,对学校的教学设备、财政、领导和管理、教师和宿舍、办学政策和精神等进行监督。
教育督导的性质是行政方面的监督,主要责任是对地区内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和指导,以保障教育法规、政策等的执行和所确定目标的实现。
教育督导的手段是监督,以导为基础和前提。
二、我国现行教育督导制度的现状我国现行的教育督导制度包括“督政”和“督学”两种形式。
多年来的教育实践表明,我国现行的教育督导制度还存在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督导的发力方向不明确。
教育督导是县以上行政单位为保证相关教育法规的执行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本地区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制度。
这一制度的意义在于从行政管理的角度上确保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教育督导的行政单位是教育部门内设立的专门部门,负责对学校等工作进行监督、评价。
然而,某些地区的教育督导实质上只是教育部门内部的一个机构,受到领导的控制,导致缺乏独立性。
此外,大部分教育机构实为事业单位,也影响了教育督导的发挥作用。
为了规范教育督导制度,需要加强对其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教育督导工作。
同时,要规范教育督导机构的性质和职能,重点加强学校的教育督导制度,确保其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最终目标是常态化教育督导工作,使其成为教育工作的常规程序。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中小学教育督导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机构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的一种管理方式。
它的目的是通过督导来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校教育的有效进行。
当前中小学教育督导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中小学教育督导过于重视成绩导向,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在当前的教育评估制度下,学校教育被片面地评价为考试成绩的排名,追求高分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对策是加强对学校教育的多方面评估,包括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培养等方面的评估,避免将教育局限于一种单一的指标。
中小学教育督导缺乏专业性,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不科学。
督导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有的缺乏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对教育教学活动理解的不够深入,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存在问题。
对策是加强督导人员的培训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建立科学、规范的督导评价体系。
中小学教育督导存在重视形式、忽视实质的问题。
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督导过于强调形式,只注重教育教学活动的表面,而忽视了教育教学的内涵和质量。
对策是注重对学校教育的实质性评价,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情况。
中小学教育督导的过程中缺乏合作和互动,导致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的关系紧张。
对策是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发展。
要改善中小学教育督导的现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这包括多方面评估学校教育,提高督导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注重教育教学的实质性评价,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督导真正起到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推动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中小学教育督导是现代教育的一种必要手段,其主要任务是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帮助学校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经常能遇到督导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将对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进行浅析,并给出对策。
1. 督导形式单一、方式固化。
目前大部分督导工作都是组织专家组前往学校进行实地检查,给出意见和建议。
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全面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但对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和长远规划的指导可能不够有效。
2. 督导内容单一、方法陈旧。
目前很多督导工作还停留在检查课堂教学等表面工作的层面,对于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指导还需要加强。
同时,一些督导工作使用的指标体系已经过时,如班主任制度评价方法等。
3. 对教师的指导力度不够。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关键,而督导工作也应该更多地聚焦在教师学习和发展之上。
但实际上,很多学校的督导工作只是强调了部分教师的考核、考试和绩效评估等方面,缺乏对教师教学能力、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指导。
二、解决对策1. 多元化督导方式。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督导,如远程视频、问卷调查、专家讲座等,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和目标,找到一种更适合自己的督导方式。
督导工作的方式应该更加灵活,便于指导工作更加精准有效。
2. 创新督导内容。
督导的内容应该更加全面和立体,包括但不限于课堂教学、整体教育规划、教育质量评估、师德师风建设等。
根据督导目的和指导对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指标,以满足不同的督导需求。
3. 注重教师发展。
教师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督导工作应该更多地聚焦在教师发展上,应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其提供更多教学相干的培训和资源支持,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中小学教育督导的实践中,我们必须注意督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发挥督导的作用,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在督导方式、内容和对象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让督导工作者充分发挥其作用。
调研报告:我国教育督导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调研报告:我国教育督导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调研报告:我国教育督导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教育督导的教育行政管理职责是保障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地,提高教育教学效能。
目前,我国教育督导在机构设置、职能定位和人员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存在不足。
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应将着力点放在重塑教育督导机构、转变教育督导职能和建设专业化的队伍上,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督导制度。
关键词:教育督导;机构设置;职能定位;专业化教育督导具有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基本职能,是与教育决策、执行并列的监督环节,教育督导机构是学术性的行政机构,对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教育督导仍存在较多问题。
本文以教育督导的机构设置、职能定位和队伍建设为着力点,剖析存在的问题,探索改进的措施,以期对教育督导工作有所裨益。
一、当前我国教育督导的运行机制1.教育督导机构设置教育督导职能的有效行使依赖于督导机构的合理设置,这是教育督导制度的核心问题。
纵观世界,教育督导机构设置与各国的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等因素息息相关,并没有统一的模式,我国教育督导机构的设置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目前采用中央和地方四级督导机构体系。
21世纪以来,部分省市级地方政府在教育督导机构改革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创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设置参与教育督导的地方政府派出机构。
如2008年,作为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排头兵的上海市,成立了教育督导事务中心,它被赋予独立的人事和财务权,承担本市行政区域内教育督导的具体事务工作,与统领教育督导工作的市督导办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督导活动。
二是成立与教育部门合署办公的机构进行教育督导。
三是成立具有中介性质的地方教育评估机构开展专业评估,完成政府或社会委托的评估项目。
如江苏、浙江等地探索建立的教育评估院,实施“普通高中星级评估”“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等评估业务。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教育督导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教育部门更好地了解教育工作的情况,为改进教育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督导工作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然而,在目前的实践中,中小学教育督导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对中小学教育督导进行浅析。
1.督导机制不完善中小学教育督导体系的建设还有待加强。
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区域和学校的督导机制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督导工具和方法。
此外,一些督导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也需要提高,以便更好地从实践出发,指导和评估教育工作。
2.教师评估机制不健全中小学教师的评估机制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方面,学校常常采用简单粗暴、数值化的评估方式,忽略了教师的个性和个体差异。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优秀的教师,学校又缺乏足够的差异性提升措施,导致这些教师的创造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3.责任缺失中小学教育督导存在一些责任缺失,导致教育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监控和改进。
一方面,一些学校和地区缺乏有效的督导机制,导致教育工作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监管。
另一方面,一些督导员也存在责任上的问题,例如没有及时反馈教师的问题,或者对问题的解决不够积极等。
完善中小学教育督导机制,是方案的首要任务之一。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督导机构,例如设立督导部门或者委员会,以负责规划、组织和实施督导工作。
此外,应该推广先进的督导模式和工具,例如基于问题解决的督导模式,让督导员通过问题诊断和解决,发现和解决教育工作中的问题。
同时,也需要加强督导员的培训和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2.改进评估方式改进中小学教师的评估方式,是教育督导的核心工作之一。
为此,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估标准和方法。
例如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考虑到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学生的实际成绩、学生的课堂出勤率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估教师的绩效。
此外,也需要鼓励和支持教师的创新,例如通过提供创新奖励、培训和讲座等方式,让教师有更大的动力和信心进行教育改革。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中小学教育督导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进程以及管理效果等进行监督和指导的过程。
督导工作的目的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督导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当前的督导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
目前的督导主要侧重于对教学质量的检查,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督导人员过多地强调试卷成绩,忽略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督导人员通常通过教学观摩和班级检查等方式对教师进行评价,而很少有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环节。
这种方式容易导致督导结果的片面性和不客观性,不能全面反映学校的教育状况。
督导的频率和深度应该加强。
目前中小学教育督导的频率较低,督导人员不能全面了解学校的教育情况和问题。
督导的深度也有待加强,督导人员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不能针对性地提出科学有效的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加以解决:一是优化督导内容和方式。
可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督导指标和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理论水平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教学评价系统,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和评估。
三是加强教师督导和学生评价环节。
督导工作应注重对教师的指导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督导工作应注重对学生的评价,通过考试成绩以外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发展。
中小学教育督导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要改善督导现状,需要优化督导内容和方式,加强督导频率和深度,同时加强教师督导和学生评价环节。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中小学教育督导是指由相关教育部门组织的对学校教育活动进行监督、评估和指导的工作。
它在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以及改进教育管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督导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如在评价体系、督导人员素质和工作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应从加强督导评价体系建设、提升督导人员素质和创新督导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施。
在评价体系方面,中小学教育督导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督导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目前,教育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
在评价体系建设中,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是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应根据教师的教育经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价。
提升督导人员的素质是改进中小学教育督导的关键。
督导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教育专业素养和教育管理能力,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现实中存在一些督导人员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足的情况,导致督导工作的效果不佳。
在招聘和培训督导人员时,应注重其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同时也要关注其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
培训方面,可以加强督导人员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其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督导工作。
创新督导工作机制也是改进中小学教育督导的重要途径。
目前,督导工作主要以定期检查和评估为主,没有形成长效的督导机制和持续的督导工作。
应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育督导的长效机制,如通过定期督导和持续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指导,同时也要加强与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和协作,形成教育共同体,共同提升教育质量。
提高中小学教育督导的质量和效果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加强督导评价体系建设,提升督导人员素质和创新督导工作机制是改进中小学教育督导的关键。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进,才能促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督导作为教育管理和改进的重要手段,在中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育督导的现状直接影响着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因此对于教育督导的现状和对策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一、中小学教育督导的现状在我国,中小学教育督导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
教育督导的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
以往的教育督导主要以课堂教学观摩和教师业绩评估为主,忽视了学校整体管理和发展的督导。
教育督导的效果和成效难以评估。
教育督导工作的成效难以客观地量化和评估,很难确定教师和学校的实际水平。
教育督导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现阶段,教育督导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不够高,很难胜任复杂多变的督导工作。
教育督导的机制不够完善。
教育督导机制的不完善使得教育督导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很难确保教育督导工作的稳定和持续性。
针对中小学教育督导的现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来加以改进和完善。
1. 创新教育督导的内容和方法要创新教育督导的内容和方法,不仅要注重对课堂教学的督导,更要将督导的范围扩大到学校整体管理、师生素质培养等方面。
在方法上,可以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视频监控、网络远程督导等,提高督导的观察成效。
2. 加强教育督导的评估和监督要加强教育督导的评估和监督,建立完善的督导评估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调研等手段,客观评价教育督导成效,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3. 提高教育督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要加大力度提高教育督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加强教育督导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确保教育督导工作的专业化。
4. 完善教育督导机制要完善教育督导的机制,建立规范的督导计划和标准,确保教育督导工作的有序进行。
同时要加强教育督导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教育督导的效率和效能。
中小学教育督导作为教育管理和改进的重要手段,其现状影响着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和质量,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来加以改进和完善。
只有通过创新教育督导的内容和方法,加强督导的评估和监督,提高教育督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完善督导机制,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中小学教育督导是指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的一种管理方式。
督导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中小学教育督导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进行改进。
当前中小学教育督导存在督导人员素质不高、考核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一些督导人员专业素养差,对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掌握不够,缺乏对实际教学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导致他们在督导过程中难以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督导人员的考核机制不健全,往往只强调结果而忽视督导的过程,过度注重形式化的指标评价,导致督导工作流于形式。
要改进中小学教育督导的现状,首先需要加强督导人员的培训和选拔工作。
要通过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提供全面的培训教育,着重培养督导人员对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对实际教学的深入研究和把握能力。
督导人员的选拔要注重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避免出现不合格的督导人员。
要完善中小学教育督导的评价机制。
要重视督导过程中的指导性和反思性,注重对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而不是只关注评价结果。
要建立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学设计的合理性、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成才情况等多个方面的评估内容,以全面了解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
要注重定期评估和持续跟踪,及时调整和改进督导工作的内容和方式。
要加强中小学教育督导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教育督导应当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提高。
要建立健全的督导制度,明确责任和权力,形成教育督导和学校之间有效的沟通机制,使得教育督导与学校内部的管理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提高教育质量。
要注重中小学教育督导的实效性。
教育督导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
在督导过程中应当注重实效性的要求,即通过督导工作来改善教学效果,促进学校发展。
对于教师来说,督导结果应当是一种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动力,而不是仅仅为了达到督导要求而完成一些形式化的工作。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督导也在不断发展完善。
教育督导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育质量的监控和保障,对于中小学的教育督导,也是如此。
然而,当前中小学教育督导的现状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督导经验不足由于督导工作本身的特殊性质,经验对督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现实中很多中小学教育督导缺乏相关的教育经验,往往难以分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工作中无从下手。
二、缺乏统一标准教育督导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使得评估结果更加准确、公正。
但是,现实中中小学教育督导缺乏统一标准,督导结果也难以让人满意。
三、缺乏足够的反馈中小学教育督导往往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督导的过程中,而忽略了对督导结果的反馈,这使得教师们无法对自身的错误进行纠正,同时也难以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四、缺少专业性人才目前中小学教育督导往往是一种边学习、边工作的过程。
但是,教育督导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缺少专业性人才,会影响教育督导的质量和水平。
一、不断提高督导人员的教育经验中小学教育督导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教育经验,能够较好的理解和分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因此,中小学教育督导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建立标准化的评估机制教育督导需要建立标准化的评估机制,使得教育督导的结果更加准确、公正。
这需要中小学教育督导部门制定严格的评估标准,并在评估过程中严格执行,确保教育督导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教育督导模式来进行改进。
三、注重反馈和指导中小学教育督导要注重对督导结果的反馈与指导,使得被督导的教师、学校和区域教育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督导结果,并对问题进行改进。
同时,督导人员也需要给予足够的指导,帮助相关教师和学校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加强中小学教育督导工作,需要不断提高督导人员的素质,建立标准化的评估机制,注重反馈与指导,引入专业人才,多方面推动教育督导工作的发展,在督导质量和效果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浅谈我国教育督导体系现状及对策
浅谈我国教育督导体系现状及对策姓名随着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我国的基础教育评估应运而生,并在实践和摸索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基本建立了我国基础教育评估理论和方法体系;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评估的实践模式和基本框架。
但是,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评估还未能拥有独立的组织体系与制度体系,而是与国家教育督导制度捆绑在一起,称为督导评估。
多年来的教育督导实践表明,基于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不健全而呈现的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直接制约着我国教育督导职能的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我国现行教育督导机构设置不统一,独立性不足。
目前,我国的教育督导机构体系基本形成,其设置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督导机构是教育行政部门内设的一个职能部门,权力来源于教育行政部门;二是教育督导机构设立在教育行政部门内,但级别比其他职能部门略高;三是督导机构在级别上与教育行政部门平行,教育督导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兼任。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本质上都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内设机构出现。
这种设置决定了各级教育督导机构没有足够的独立性,在人、财、物、职责分工、考核、奖惩等方面都依附教育行政部门,难以独立开展工作,其督导职能难以展现。
有些地方教育督导机构表面上由人民政府设立,挂人民政府的牌子,实质上仍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首长的领导。
另外,从理论上讲,教育督导机构应为行政机构。
但绝大部分地区的教育督导机构为事业单位性质,致使教育督导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二)我国现行教育督导政策体系不完善,操作性不强。
教育督导制度作为我国教育基本制度之一,立法相对迟缓。
1991年以主任令形式颁发的部门规章《教育督导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与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地位不相适应。
随着教育督导形势、对象及任务的改变,《暂行规定》作为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基本法规,已经严重滞后于教育督导的实践和教育法制建设的进程,除了存在定位偏低、权威性不足的根本问题之外,其本身也存在诸如督导范围日趋不适、应明确的基本关系不甚清晰等多种问题。
关于中国现行教育督导制度的评价及建议
关于中国现行教育督导制度的评价及建议论文关键词:教育督导现状建议论文摘要:教育督导是现代教育行政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行政监督机制。
当前要使教育督导对教育中政、教、学三方面的督和导工作顺利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教育督导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新时期的工作重点,建立一个具有相对权力的教育督导机构,建设一支人员结构合理的督导队伍,加强教育督导自身法规制度的建设,强化督导工作者心理学知识学习及应用。
教育督导在国际上已作为一种普遍通行的强制的手段,被广泛运用于现代教育的科学管理之中,而且已经愈来愈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现代教育制度日臻完备的重要标志。
我国正式的教育督导制度是清朝末年开始的。
到1949年,教育部专职督学人员始终在30一40人左右。
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督导也曾一度恢复,但在“文革”时期又几乎不复存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为恢复重建教育部独立的督导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同年,以教育部设立督导司为标志,中国的教育督导制度正式恢复重建了。
2000年1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国家教委教育督导团更名为国家教育督导团,明确了我国教育督导“督政”和“督学”相结合的职责,提出教育督导的任务是要“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中国现行教育督导制度的现状1、主在成绩:自恢复、重建教育督导制度以来,经过十儿年的努力,教育督导工作已初步打开了局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 (l)各级领导提高了对建立教育督导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认为这是完善教育管理休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加强教育事业管理,依法治教的必需,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强七督政和督学,建立教育督导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2)各地根据自己情况,建立了教育督导机构。
目前,我国中央、省、地、县四级教育督导机构网络已基本形成,主要有三种机构设置形式:一是教育督导机构设立在教育行政部门内,隶属于教育委员会(或教育局)编制,但比教育委员会的其他职能部门地位略高,它虽然直属教育委员会领导,但同时又是由政府授权、享受代表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进行督导的权力。
浅谈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督导制度是促进我国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是政府对教育单位的宏观调控的重要方法,也是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教育督导制度在我国的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教育督导制度还存在这不足,要对督导进行改革。
一、教育督导的基本内容教育督导部门是我国政府对教育工作监督、指导、检查的部门,在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保障了我国关于教育方面的政策和方针的落实,督导着教育单位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提高了地方教育的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了一代代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
二、教育督导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教育督导制度早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就有了,那时有着健全的管理制度,但自从建国后我国的教育监督制度中存在着不够完善的立法工作,加强在教育立法方面的工作是当前重要的一件事。
从国外的教育保障工作中可以看到,拥有一套健全的完善的教育督导制度的立法是保障督导工作进行的有效武器,对国家的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国也应该建立一套针对教育监督制度的法律,使在教育中的监督工作具有权威性,让人依法办事,做到一切有法可依,做到违法必究。
而不是在督导过程中模糊的监督范围,在以后的督导工作中可以有效快速的进行。
在教育督导管理工作中的管理不科学。
督导管理制度是对教育单位的检查和督导,是为了保障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进行,但在一些地方教育单位的检查工作由地方的教育部门监管,这是不科学的,使得教育督导制度失去了意义,这样的管理制度根本无法发挥教育督导管理制度的监督作用。
比如,中国的银监会为什么在督导工作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就是因为银监会是独立的附属于中央管理的,其他的监督管理部门根本无法监督银监会,就是因为银监会的监督管理部门的定位明确,才会好管理。
而在教育督导制度方面却没有明确的定位,在工作中上级部门督导下次单位使,都是一次性的,没有足够的重视,更多的都只是在做表面工作,没有彻底的实施到监督,不利于教育单位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中小学教育督导是指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的一种管理手段,其目的是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
督导是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保障学生权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督导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督导力度不够、缺乏专业素养等,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改进。
目前中小学教育督导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督导力度不够。
很多地方的教育督导都只是形式上的走过场,缺乏深入、具体的考察和评价工作。
督导组只是简单地听一听课,看一看教案,没有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评价和指导,没有对教师进行实质性的教育教学指导。
督导缺乏专业素养。
一些督导组成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了解不深。
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无法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评价和指导,也无法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辅导。
督导方法不科学。
一些督导组只是简单地进行表面性的检查,并没有深入到教室内部观察教学过程,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对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学生成绩等方面的评价也比较粗浅,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对督导成果的运用不足。
很多地方的教育督导只是停留在检查的层面,对于督导的结果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运用和应用。
对于教师的问题和困惑没有给予及时的解答和帮助,没有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无法有效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改进。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改进中小学教育督导:加强督导力度。
应该加大对教育督导的投入力度,增加督导组的人员和时间,确保督导工作的全面覆盖。
督导组要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全方位、深入细致的考察和评价,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师德师风进行检查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加强对督导成果的运用。
教育督导部门要与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及时分析、总结和运用督导结果,为学校提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培训方案。
针对教师的问题和困惑,要给予及时、准确的解答和帮助,帮助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其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改进。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中小学教育督导是中国教育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监督、评估和指导教育工作的功能。
然而,当前中小学教育督导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改进和完善。
首先,中小学教育督导存在一定的权力不对等问题。
现行的督导制度中,教育部门对学校教育工作进行监管和评估,学校则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督导。
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学校的教育督导过于强调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改进,导致督导成为了一种简单的检查和考核过程。
因此,应该加强教育部门对学校的指导,帮助学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而不仅仅是对学校的“指手画脚”。
其次,当前中小学教育督导工作缺乏师德师风方面的监督。
教师的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中,一些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不规范的行为,比如迟到早退、缺席和教学内容不完整等问题。
因此,教育督导工作应当加强对师德师风的监督力度,通过督导评估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第三,中小学教育督导应该注重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估。
当前的教育督导工作主要关注教学教研活动的形式,而忽视了对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估。
实际上,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只有对其进行全面评估,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
因此,教育督导工作应该注重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估,通过定期的班级、学校和区域教育质量评估活动,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最后,中小学教育督导应该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和指导。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他们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和教育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育督导工作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同时,教育督导工作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动态,通过学生心理辅导和学习指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育督导是当前教育工作中需要重视和改进的一个方面。
通过加强教育部门的指导,加强对师德师风的监督,注重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估,以及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和指导,可以改进和完善中小学教育督导工作,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浅谈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浅谈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关键词:教育督导队伍制度摘要:教育督导是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和指导的一种基本制度,是现代教育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督导作为教育行政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经常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督导活动,是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改进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当前,教育督导在国际上已作为一种普遍通行的强制的手段,被广泛运用于现代教育的科学管理之中,而且已经愈来愈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现代教育制度日臻完备的重要标志。
我国的教育督导制度才正式恢复重建,在实践中探索发展。
一、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主要成绩:自恢复、重建教育督导制度以来,教育督导工作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第一,各级领导提高认识建立教育督导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二,各地根据自己情况,建立了教育督导机构;第三,拓宽和深化教育督导内容,初步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督导的新路子;第四,制订关于教育督导工作的一些法规与制度;第五,开展了多方面的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第六,注重实践经验,使督导与科研相结合。
2、存在问题: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督导工作虽然不断地得到加强和改善,但只是初步打开了局面,发展不平衡,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依然是传统教育督导指导下的教育督导,偏重于行政视察和监督,具体表现为:注重督导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忽视督导政府对教育的统筹规划、政策导向、信息服务和育人环境创设;督学队伍良莠不齐,少数督学的政治理论素养、科研能力、分析能力和文字能力难以适应现代化督导工作的需要……随着我国教育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和教育督导地位的提高,这种传统的教育督导观已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督导的需要,必须确立政府与学校主体责任。
“督政”与“督学”兼顾、督导主体与督导对象平等合作,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等现代教育督导观。
学校教育督导情况
学校教育督导情况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基础。
教育督导是国家对学校教育质量的保障措施之一。
教育督导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督导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学校教育督导的现状,并提出改善教育督导的建议。
一、教育督导状况目前,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督导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确保学校教育质量的持续稳定和提高。
但是,在实际督导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督导范围狭窄。
当前,教育督导主要针对义务教育和部分高等教育机构,而对于职业/成人教育、民办教育等领域的监管比较薄弱,有些教育机构甚至存在严重违规违法行为,但却能够规避督导。
2.督导方式单一。
现行的教育督导方式主要是专家评估和检查考核,而评估和检查考核本身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容易导致评判不公、过分应付等问题。
3.督导内容单一。
目前督导主要注重形式,忽视了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的核心问题。
教育质量不仅包括了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还包括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综合素质等。
因此,应加强全面多维度的教育督导。
二、教育督导的改进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倡导以下督导改进措施。
1.扩大督导范围。
教育督导应更广泛地覆盖职业/成人教育、民办教育等领域,并且应该设立相关的监管及处罚措施来约束这些机构的行为,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2.多样化督导方式。
教育督导应该注重引入新技术,采取多样化的监管手段,如数据分析、互联网技术等,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督导,促进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
3.全面的督导内容。
教育督导应该注重对教育质量的全面监管。
监控课堂教学、学生课程成绩、学生体育锻炼、教师资历等,对于违规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打击,为教育质量提升提供有效的保证。
总之,教育督导是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仅仅满足于表面上的形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教育督导的角度扩展范畴、提高水平、厘清职责,综合运用“定性”、“定量”、“形态”等各种手段,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
浅析中小学教育督导现状和对策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督导的角色十分重要,其监察、评估、引导等方面的工作,对教育改革取得实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中小学教育督导的现状存在着不少问题,为了更好的推动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和提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
第一,打破面上工作的现象。
很多督导只会进行表面工作,没有深入了解学校内部的实际情况,更没有对问题进行跟踪和反馈。
这样的“面子工程”既没有实际意义,也没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因此,应该积极鼓励督导员深入学校,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对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反馈,并促进问题的解决。
第二,加强专业培训。
中小学教育督导员需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如教育法律、教育心理、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正确有效地履行职责。
然而,现在许多教育督导员的培训还不够系统和专业,导致了其专业水平不高。
因此,在教育督导员的培训上,应该既注重专业性的提高,又注重督导实践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提高督导员的素质和能力。
第三,完善考核机制。
教育督导员的考核机制应该以学校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为中心,而不是仅仅考虑行政管理和规范化工作。
改善考核机制需要从促进教育改革发展出发,尊重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校内部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并让学校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第四,发挥督导员主观能动性。
中小学教育督导员应该注重自身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破除僵化教育观念,推动教育创新,积极探索教育改革动力。
同时,科学制定监管措施,给予督导员足够的自主权和手段,以共同制定问题解决方案,确保教育督导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在总结以上几个方面的改进和加强后,中小学教育督导员应注重切实执行变革方案,加强学习教育,全面提升教育督导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以更高效和科学的方法保证教育发展的稳定和健康,为培养一流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教育督导是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和指导的一种基本制度,是现代教育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督导作为教育行政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经常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督导活动,是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改进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教育督导队伍制度
当前,教育督导在国际上已作为一种普遍通行的强制的手段,被广泛运用于现代教育的科学管理之中,而且已经愈来愈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现代教育制度日臻完备的重要标志。
我国的教育督导制度才正式恢复重建,在实践中探索发展。
一、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主要成绩:自恢复、重建教育督导制度以来,教育督导工作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第一,各级领导提高认识建立教育督导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二,各地根据自己情况,建立了教育督导机构;第三,拓宽和深化教育督导内容,初步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督导的新路子;第四,制订关于教育督导工作的一些法规与制度;第五,开展了多方面的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第六,注重实践经验,使督导与科研相结合。
2、存在问题: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督导工作虽然不断地得到加强和改善,但只是初步打开了局面,发展不平衡,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依然是传统教育督导指导下的教育督导,偏重于行政视察和监督,具体表现为:注重督导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忽视督导政府对教育的统筹规划、政策导向、信息服务和育人环境创设;督学队伍良莠不齐,少数督学的政治理论素养、科研能力、分析能力和文字能力难以适应现代化督导工作的需要……随着我国教育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和教育督导地位的提高,这种传统的教育督导观已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督导的需要,必须确立政府与学校主体责任。
“督政”与“督学”兼顾、督导主体与督导对象平等合作,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等现代教育督导观。
二、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发展对策
1、进一步提高对教育督导重要性的认识
由于我国恢复教育督导制度的历史不长,人们对教育督导的认识还有一定差距。
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教育督导工作的宣传力度,全国及各省的权威期刊要经常刊登教育督导的文章与信息,以便使更多的人了解教育督导,进一步关心和支持这项新的事业。
2、建立专业化的教育督导队伍
首先,要建立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严把教育督导人员入口关。
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是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的必备条件,而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在我国几乎还是空白。
因此,必须尽快建立我国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取消其资格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这是建立专业化教育督导队伍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要形成教育督导人员专业意识,加强教育督导人员自身建设。
以主人翁的态度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进而促进教育督导队伍的整体建设。
再次,要建立有效培训机制,重视教育督导人员培训工作。
在培训内容方面,应区分不同从业人员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督导理论、教育管理理论、教育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帮助。
3、进一步加强教育立法,强化依法治教的意识
教育督导是政府依法监督教育的行为,因此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我国自恢复教育督导制度以来,教育督导工作主要是进行各级督导机构的建设和对基础教育的督导检查,与此同时,规范督导行为的立法工作也有进展。
1995年《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和评价制度,为加强教育督导法规和规章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但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执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观念和模式,建立健全教育行政执法职能工作部门,提高教育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不断增强教育行政部门自觉履行教育行政执法的意识和能力。
4、实施科学合理的教育督导方式
第一,形成性督导与终结性督导相结合。
形成性督导即对中小学校教育过程的督导,其主要目的是,在中小学校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边施教边督导,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工作教育目标;终结性督导即对中小学校教育结果的督导,其主要目的是了解中小学校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为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奖惩提供依据。
这种督导不能改进本期工作,只能提供本期工作结果的反馈信息,但它对下一期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鉴于形成性督导与终结性督导各有优缺点,在对中小学校的教育督导中,要把两种形式结合起来。
教育督导除了考察学校教育活动的结果,还要考察其活动的过程及原有基础,从而准确地判定督导评估对象的进展。
第二,静态督导与动态督导相结合。
静态督导就是对学校的已有条件和已经达到的实际水平的督导,如,对学校的校舍、设备、经费、现有领导结构等的评估;动态督导就是对学校正在发展的运动状态的督导,如,学校的发展规划、学校现有条件的运用和管理、各项工作的筹划和安排等。
静态督导和动态督导在现实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应该结合起来进行。
如果不进行静态督导,就难以看出学校的教育活动的实施背景及其客观价值的大小,就会影响督导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如果不进行动态督导,就难以看出学校的发展和被督导对象的人为努力程度
以及积极性的大小。
第三,定期督导与经常督导相结合。
定期督导是以中小学的教育周期为时限进行的督导;经常督导则是在学校工作进行中,随时组织专项的督导。
为使学校教育督导工作正常、持久地开展,并取得相应的成效,在教育督导的过程中,应将两者有机结合。
平时可不定期地进行一些经常性的定期进行全面综合督导。
定期督导工作结束后,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督导结果,帮助学校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研究改进措施。
总之,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和优化改革,我国的教育督导制度定能更加完善,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定能真正地走上协调稳步的发展之路,定能真正促进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廖其发.当代中国重大教育改革事件专题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2]刘冬梅.发达国家教育督导制度的比较与启示[J]1.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