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
电产经济指标

电产经济指标一、技术经济指标发电厂的技术经济指标是反映火力发电厂运行技术经济性能的数据。
主要指发电厂热-电转换效率有关的发电机组或全厂的运行指标。
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1.电厂热效率发电厂的热效率为发电量折成热量与耗用热量H Re之比,即H Re 为发电热耗率,一般电厂为30%以内:在现代发电厂“中,由于采用300NN或600MW的大容量发电机组,改进了燃烧技术,提高了蒸汽参数,并采用中间再热等措施,电:“最高热效率已达40%以上。
以供热为主兼供电能的热电厂甚至高达60 %。
2.煤耗率煤耗率一般指供电煤耗率bn,为对外供电1kwh所消耗的标准煤量g。
3厂用电率发电厂自用电(水泵、风机、磨煤机及照明器具等)功率与总发电功率之比,即普通电厂厂“用电率为6%-10%;300MW 机组电厂厂用电率为5%左右,而600MW机组电厂的厂“用电率为4.8%左右。
4发电成本发电成本是发电厂生产电能所需的全部费用。
包括燃料费、水费、材料费、大修理费、折旧费、工资、职工福利基金和其他费用等八项。
前三项为可变成本,随发电量而增减;后五项为固定成本,无论发电量多少均需支出。
燃料费是各项费用中最大的一-项,占发电成本的50% -70%;水费是发电生产用的水资源费和外购水费;材料费是电厂生产中维护检修所耗用的材料、备品、易耗品等的费用,此皆为可变(随发电量多少而变)成本。
固定成本中,大修理费是为恢复固定资产已损耗的一部分价值,按大修费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而预提的资金;而基本折旧费是对固定资产的补偿费。
工资和职工福利基金随电厂职工数和工资水平而变化。
其他费用包括办公费、科研教育经费以及生产流动资金贷款利息等。
发电厂向电网供电,供电管理部门]按合同电价支付电费,电费是电厂的主要收入。
发电成本的降低,取决于煤耗率的降低和厂“用电率的降低,以及对外供电量的增加和发电设备利用率的提高。
这都有赖于生产运行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发电:经济运行管理火力发电厂在生产电能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和水,电厂自身用电量也是相当大的,因此发电厂的经济运行管理十分重要。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是对火力发电厂运行情况和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热效率、发电效率、综合热工效率、机组年利用小时数、装机容量、装机投资、运营成本等指标。
耗差分析是指通过分析实际能耗与标准能耗之间的差异,找到差异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首先,热效率是指火力发电厂在产生电力的过程中,将燃料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比例。
它是衡量火力发电厂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对于提高发电效率,减少燃料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发电效率是指发电机组在输送给电网的实际输出电能与输入燃料能量之间的比例。
提高发电效率可以减少燃料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综合热工效率是指火力发电厂在发电过程中,将燃料能转化为电能的总体效率。
它综合了工质循环系统、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等各环节的效率,是评估火力发电厂经济效益和环保性能的重要指标。
机组年利用小时数是指一个发电机组在一年内运行的总小时数,它反映了发电机组的运营水平和稳定性。
提高机组年利用小时数可以提高发电效益和经济效益。
装机容量是指火力发电厂能够正常运行的机组的总容量,它决定了火力发电厂的发电能力。
装机容量较大意味着发电能力强,但也意味着更高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装机投资是指在火力发电厂建设过程中所需的总投资费用,包括设备购置费用、土建费用和机械设备安装费用等。
装机投资一般与火力发电厂的装机容量和技术水平相关。
运营成本是指火力发电厂为了正常运行所需的各项费用,包括燃料费用、人工费用、维护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降低运营成本是提高火力发电厂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耗差分析是对火力发电厂的能耗进行分析,找出实际能耗与标准能耗之间的差异,并通过找出差异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降耗。
通过耗差分析,可以确定各项能源消耗指标的改进潜力,指导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和优化运营,从而实现节约能源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
综上所述,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是对火力发电厂运行情况和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耗差分析则是通过对能耗差异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办法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办法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是用来衡量火力发电厂运营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组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管理者评估火力发电厂的运营状况,制定合理的经营决策。
本文将介绍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办法。
1.发电量指标火力发电厂的发电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衡量其生产能力和运营效益。
发电量可以分为三个维度来计算:- 发电量指标一:容量利用小时数(Capacity Utilization Hours,CUH)容量利用小时数是指火力发电厂实际发电量与其额定容量之比。
计算公式如下:CUH=实际发电量/额定容量其中,额定容量是指火力发电厂设计的最大发电能力。
- 发电量指标二:机组利用小时数(Unit Utilization Hours,UUH)机组利用小时数是指火力发电厂实际发电机组的运行时间与其总运行时间之比。
计算公式如下:UUH=实际发电机组运行时间/总运行时间- 发电量指标三:等效利用小时数(Equivalent Utilization Hours,EUH)等效利用小时数是指火力发电厂实际发电量与其设计发电能力的比值。
计算公式如下:EUH=实际发电量/(额定容量×年工作小时)2.火力发电厂经济性指标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性指标一般包括成本指标和效益指标。
其中常用的经济性指标有:- 总成本(Total Cost,TC):火力发电厂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的全部成本,包括燃料成本、人工成本、维护成本等。
- 发电单价(Unit Cost,UC):指每度电的发电成本。
计算公式如下:UC=TC/实际发电量- 发电效益(Power Generation Efficiency,PGE):指火力发电厂的燃料能源转化效率,即实际发电量与燃料消耗量之比。
计算公式如下:PGE=实际发电量/燃料消耗量3.火力发电厂利润指标火力发电厂的利润指标可以通过计算利润率(Profit Margin,PM)来衡量。
发电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与释义

发単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与释义(总20页)-CAL-FENGHAL-(YICAI)-Company One 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释义范围木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定义与计算方法。
木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发电厂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供热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和评价。
燃机机组、余热锅炉以及联合循环机组可参照木标准执行,并增补指标。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 1发电煤耗b z发电煤耗是指统计期内每发一千瓦时电所消耗的标煤量。
发电煤耗是反映火电厂发电设备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
计算公式为:b z = B./W.X106(1)式中:b/ --------- 发电煤耗,g/ (kW?h);Bb ——发电耗用标准煤量,t;Wr -------- 发电量,kW • ho1.2生产耗用标准煤量B,生产耗用标准煤量是指统计期内用于生产所耗用的燃料(包括煤、油和天然气等)折算至标准煤的燃料量。
生产耗用标准煤量应采用行业标准规定的正平衡方法计算。
计算公式为:Bb = B厂B竝式中:B,——统计期内生产耗用标准煤量,t ;B A——统计期内耗用燃料总量(折至标准煤),包括•燃煤、燃油与其他燃料之和,同时需考虑煤仓、粉仓等的变化,t ;B.——统计期内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折至标准煤),t。
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R新设备或大修后设备的烘炉、煮炉、暖机、空载运行的燃料;b)计划大修以及基建、更改工程施工用的燃料;c)发电机做调相运行时耗用的燃料;d)厂外运输用自备机车、船舶等耗用的燃料;e)修配车间、副业、综合利用及非生产用(食堂、宿舍、生活服务和办公室等)的燃料。
1.3全厂热效率n矗全厂热效率即电厂能源利用率,是电厂产出的总热量与生产投入总热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I1&二123/byX 100(3)式中:——全厂热效率,%;123 ——一千瓦时电量的等当量标煤量,g/(kW?h) o1.4生产厂用电率生产厂用电率是指统计期内生产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值。
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体系是评价火电厂设备运行状况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
它通过对技术和经济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优化运营方案,提高火电厂的效益和竞争力。
下面我将从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两个方面来介绍火电厂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一、技术指标1.发电效率:反映火电厂发电设备的能量转换效率,即单位时间内发电量与燃料能值之比。
高发电效率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燃料能源,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装机容量利用小时数:描述火电厂装机容量的利用程度,即年度发电量与装机容量之比。
高装机容量利用小时数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固定资产投资成本。
3.可靠性:反映火电厂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设备故障频率、故障停机时间、可用率等指标。
高可靠性能够确保火电厂的稳定供电,减少停机和维修成本。
4.火用时和燃考:火用时指火电厂燃料的燃烧时间,主要影响发电效率和燃料消耗。
燃考指火电厂燃料的燃烧完全程度,主要影响发电效率和环境污染。
通过监测和改善火用时和燃考,可以提高发电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5.排放指标:包括发电厂的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
优化排放指标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和减少污染治理成本。
二、经济指标1.发电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主要包括设备购置和维护成本,可变成本主要包括燃料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
降低发电成本可以增加火电厂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装机投资和运营成本:装机投资成本是指火电厂建设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成本,运营成本主要包括设备维护、人工费用和燃料成本等。
合理控制装机投资和运营成本可以降低火电厂的经营风险和提高利润率。
3.发电效益:即单位发电量所带来的经济收益。
通过提高发电效益,可以有效提升火电厂的盈利能力。
4.运行效率:描述火电厂的运行管理水平,包括人力资源利用率、设备利用率、维护效率等。
提高运行效率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运营成本。
5.回报周期:描述火电厂的投资回报情况,即投资回收所需要的时间。
dl-t904-2015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dl-t904-2015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1. 引言1.1 概述本文主要介绍了DL-T904-2015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火力发电厂作为传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和经济指标的计算对于评估发电厂的性能和效益至关重要。
因此,掌握DL-T904-2015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包含五个部分:引言、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L-T904-2015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介绍、应用案例分析和结论与展望。
在引言中,我们将概括介绍文章的背景、目的以及整体结构。
接下来,在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与火力发电厂相关的技术指标计算方法以及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然后,在DL-T904-2015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介绍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该规范中规定的火力发电厂技术和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
紧接着,在应用案例分析部分,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简介、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以及技术经济指标计算结果与分析,来验证和应用DL-T904-2015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中,我们将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DL-T904-2015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并提供详细清晰的介绍和应用案例分析。
通过阐述火力发电厂技术和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如何评估和比较不同火力发电厂之间的性能和效益。
同时,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参考,以便更好地开展火力发电厂相关项目的设计、优化和管理工作。
2. 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2.1 技术指标计算方法:在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评价中,技术指标是衡量设备和工艺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火力发电厂技术指标计算方法。
首先是单位电耗(g/kWh),它是衡量发电设备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技术经济指标是衡量火力发电厂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定量指标。
常见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发电效率、燃烧效率、热耗率、能源利用率等。
发电效率是指火力发电厂从燃烧产生的热能中转化为电能的比例。
发电效率越高,说明火力发电厂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燃料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提高发电效率可以通过优化锅炉和汽轮机等设备的设计和调整运行参数,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热转换效率。
燃烧效率是指火力发电厂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利用率。
燃烧效率越高,说明火力发电厂能够更充分地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提高燃烧效率可以通过优化燃料供给、燃烧器的结构和燃烧条件,以提高燃料的燃烧效果。
热耗率是指单位发电量所需要的燃料热值。
热耗率越低,说明火力发电厂能够更高效地将燃料资源转化为电能,降低单位发电的成本。
降低热耗率可以通过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系统能量损耗和改进电站热力循环等方式。
能源利用率是指火力发电厂从一定能源投入中获得的能源产出。
能源利用率越高,说明火力发电厂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通过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系统能量损耗和优化燃料供给等方式。
耗差分析是通过对火力发电厂各部分能量耗损的定量分析,找出能量损失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耗差分析能够帮助火力发电厂识别并优化能量流动过程中的技术和组织问题,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火力发电厂的能量耗差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可控耗差和不可控耗差。
可控耗差是指由于设计和操作上的问题导致的能量损失,比如设备设计不合理、操作不当等。
通过改善设计和操作,可以减少可控耗差。
不可控耗差是指由于环境和燃料特性等因素导致的能量损失,比如天气条件、燃料质量等。
虽然不可控耗差难以完全消除,但可以通过优化系统和采购优质燃料等方式减少其影响。
综上所述,技术经济指标和耗差分析是评价火力发电厂性能和改进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优化设计、改进操作和采用先进技术,可以提高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效率、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介绍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介绍关键信息项:1、发电煤耗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厂用电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供电煤耗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机组热效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备可用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发电煤耗发电煤耗是指火力发电厂每发一度电所消耗的标准煤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综合技术经济指标1.1 供热指标 1.1.1 供热量供热量是指机组在统计期内用于供热的热量。
∑∑∑+=21gr gr grQ Q Q……… (1)式中:∑grQ——统计期内的供热量,GJ 。
∑1gr Q ——统计期内的直接供热量,GJ 。
∑2gr Q——统计期内的间接供热量,GJ 。
a )直接供热量6110))()()((-⨯--=∑∑∑∑k k j j i i gr h D h D h D Q……… (2)式中:i D ——统计期内的供汽(水)量,kg ; i h ——统计期内的供汽(水)的焓值,kJ/kg ; j D ——统计期内的回水量,kg ;j h ——统计期内的回水的焓值,kJ/kg ;k D ——统计期内用于供热的补充水量,kg ; k h ——统计期内用于供热的补充水的焓值,kJ/kg ;b )间接(通过热网加热器供水)供热量6210))()()((-⨯--=∑∑∑∑rwkkjj ii gr h D h D h D Qη ……… (3)式中:rw η——统计期内的热网加热器效率,%。
c=Q/m·T ,C 是比热,常数焦/克·度,T 时是供、回水温差。
1.1.2 供热比供热比是指统计期内机组用于供热的热量与汽轮机热耗量的比值。
100⨯=∑∑srgr QQ α ……… (4)式中:α——供热比 ;%∑srQ——统计期内的汽轮机热耗量,GJ 。
1.1.3 热电比热电比是指对应每发电1MW ·h 所供出的热量(GJ/MW ·h)∑∑=fgr WQ I …… (5)式中:I ——热电比 ;GJ/MW ·h∑fW——发电量, MW ·h 。
1.2 厂用电率1.2.1 纯凝汽电厂生产厂用电率100100⨯-=⨯=fkch fcy cy W W W W W L (6)式中:cy L ——生产厂用电率, %。
f W ——统计期内发电量, kW ·h 。
cy W —— 统计期内厂用电量, kW ·h 。
h W —— 统计期内总耗用电量, kW ·h 。
kc W ——统计期内按规定应扣除的电量, kW ·h 。
下列用电量不计入厂用电的计算:1) 新设备或大修后设备的烘炉、煮炉、暖机、空载运行的电量。
2) 新设备在未正式移交生产前的带负荷试运行期间耗用的电量。
3) 基建、更改工程施工用的电量。
4) 发电机作调相机运行时耗用的电量。
5) 厂外运输用自备机车、船舶等耗用的电量。
6) 输配电用的升、降压变压器(不包括厂用变压器)、变波机、调相机等消耗的电量。
7) 修配车间、副业、综合利用及非生产用(食堂、宿舍、服务公司和办公室)的电量。
1.2.2 供热电厂生产厂用电率 1.2.2.1 供热厂用电率1003600⨯=∑grrrcy Q W L (7)式中:rcy L ——供热厂用电率,%;r W ——供热耗用的厂用电量, kW ·h 。
cr cr cf cy r W W W W W +--=)(100α (8)式中:cf W ——纯发电用的厂用电量, kW ·h ;如:循环水泵、凝结水泵等只与发电有关的设备用电量。
cr W ——纯热网用的厂用电量, kW ·h ;如:热网泵等只与供热有关的设备用电量。
1.2.2.2 发电厂用电率100⨯=fdfcy W W L (9)式中:fcy L —— 发电厂用电率,%;d W ——发电用的厂用电量, kW ·h 。
r kc cy d W W W W --= (10)1.2.3 综合厂用电率综合厂用电率是指全厂发电量与上网电量的差值与全厂发电量的比值。
100⨯+-=fwggk f zh W W W W L ………… (11)式中:wg W ——全厂的外购电量,kW ·h 。
;gk W ——全厂的关口电量,kW ·h 。
;1.3 电厂效率 1.3.1 管道效率管道效率是指汽轮机从锅炉得到的热量与锅炉输出的热量的百分比。
1001⨯=∑∑QQ sr gd η ………… (12)式中:gd η——管道效率 ,%;∑1Q ——统计期内的锅炉输出热量,GJ 。
管道效率考虑的内容包括纯粹的管道损失、机组排污、汽水损失等未能被汽机有效利用的热量。
其中,锅炉的输出热量是由燃料量、燃料低位发热量及锅炉热效率(反平衡)计算得出。
1.3.2 电厂效率电厂效率是指组成发电系统的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其系统在发电及供热过程中热能的利用率。
100)1001(100100100100100100⨯⎥⎦⎤⎢⎣⎡-⨯⨯⨯+⨯⨯=q gdg q gd g c ηηηαηηηη ……… (13)式中:c η——电厂效率 ,%;g η ——锅炉热效率,%; q η ——汽轮发电机组热效率,%;gd η——管道效率,%。
1.4 全厂补水率全厂补水率是指统计期内补入锅炉、汽轮机设备及其热力循环系统的除盐水总量与锅炉实际总蒸发量的百分比。
100⨯∑=Lqcqc D D L (14)式中:qc L ——全厂补水率,%;qc D ——统计期内全厂补水总量,t ;L D ∑——统计期内全厂锅炉实际总蒸发量,t 。
1.5 生产补水率生产补水率是指统计期内补入锅炉、汽轮机及其热力循环系统用作发电、供热等的除盐水量占锅炉实际总蒸发量的比例。
f fd gr fd sc L L L L ++= (15)式中:sc L ——生产补水率,%; fdL ——发电补水率,%;gr L ——供热补水率,%;f fd L ——非发电补水率,%。
1.6 发电补水率发电补水率是指统计期内汽、水损失水量,锅炉排污量,空冷塔补水量,事故放水(汽)损失量,机、炉启动用水损失量,电厂自用汽(水)量等总计占锅炉实际总蒸发量的比例。
100⨯∑=Lfd fd D D L (16)式中:fd D ——发电补水量,t 。
1.7 汽水损失率汽水损失率是指统计期内锅炉、汽轮机设备及其热力循环系统由于泄漏引起的汽、水损失量占锅炉实际总蒸发量的百分比。
100⨯∑=Lqs qs D D L (17)式中:qs L ——汽水损失率,%;()hs pw ch ws zy wq fd qs D D D D D D D D +++++-= ………………(18)式中:wq D ——对外供汽量,t ;zy D ——热力设备及其系统自用汽(水)量,t ;ws D ——对外供水量,t ; ch D ——锅炉吹灰用汽量,t ; pw D ——锅炉排污水量,t ;hs D ——外部回到热力系统的水量,t 。
1.8 供热(汽)补水率供热(汽)补水率是指统计期内热电厂向社会供热(汽)时,没有回收的水(汽)量占锅炉总蒸发量的百分比。
100⨯∑=Lgr gr D D L (19)式中:gr L ——供热(汽)补水率,%;gr D ——供热时凝结水损失量,t 。
1.9 非发电补水率非发电补水率是指统计期内不参加热力循环的用后直接排掉的除盐水占锅炉实际总蒸发量的百分比。
如凝汽器灌水查漏用水、锅炉酸洗后清洗用水、发电设备检修用除盐水、备用期间因水质不合格时放掉的除盐水等。
100⨯∑=Lf fdf fd D D L (20)式中:f fd L ——非发电用水率,%;ffdD ——非发电用水量,t 。
1.10 非生产补水率非生产补水率是指统计期内因厂区外非发电生产直接供热(如:电厂生活区供热、厂区外食堂、浴室用汽等),需要补充的除盐水占锅炉实际总蒸发量的百分比。
100⨯∑=L f scf scD D L (21)式中:f sc L ——非生产补水率,%; f sc D ——非生产补水量,t 。
1.11 发电用水指标1.11.1 单位发电用新鲜水量(发电综合耗水率)单位发电用新鲜水量是指火力发电厂单位发电量时需用的新鲜水量(不含重复利用水)。
发电综合耗水率包括除灰用水未回收部分,冷却水塔排污未被利用而排掉部分,转动部分等各种冷却用水的损失水量和未回收部分等。
fxsfd W G d ∑= (22)式中:fdd ——单位发电用新鲜水量,即发电综合耗水率,kg /kW ·h ;xs G ——发电用新鲜水量,kg 。
1.11.2 水的重复利用率水的重复利用率是指统计期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重复利用水量占电厂总用水量的百分数。
100⨯=zscf cf D D L (23)式中:cfL ——水的重复利用率,%;cf D ——水的重复利用量,t ;zs D ——电厂总用水量,t 。
电厂总用水量=新鲜水耗用量+水的重复利用量。
1.11.3 化学总自用水率化学总自用水率是指进入化学预处理的生水量与供给机组及系统的水量之差与生水量的百分比。
供给机组及系统的水量包括除盐水和供给公用系统(如消防水系统、工业水系统、除尘水系统等)的清水量。
%生水量统的水量生水量-供给机组及系化学总自用水率 100⨯= (24)化学总自用水量包括化学预处理自用水量和化学除盐自用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