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检验基础)讲义第20章脱落细胞检查教学提纲
脱落细胞学检验—脱落细胞学检查(临床检验课件)
![脱落细胞学检验—脱落细胞学检查(临床检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19b57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3.png)
鳞化细胞
阴道上皮细胞与 卵巢功能的关系
阴道上皮受卵巢内分泌直接影响,其成熟程度与体内雌激素 水平呈正相关:
雌激素水平高时,涂片中有较多角化细胞,核致密深染; 雌激素水平低时,涂片中出现小而圆或卵圆形,核疏松蓝染 的底层细胞。
因此,根据涂片中上皮细胞的变化可以评价卵巢的功能。
雌激素水平对阴道脱落细胞影响
雌激素水平 1.极度低落 2.高度低落 3.中度低落
4.轻度低落 5.轻度影响
6.中度影响 7.高度影响 8.极度影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脱落细胞变化
临床意义
阴道上皮萎缩变薄。脱落细 见于老年人和卵巢切除患者 胞以内底层细胞为主,核深
以外底层细胞为主,混杂少 更年期、绝经后及轻妇女期卵 数中层和表层细胞,粘液多。巢功能缺如者。
以中层细胞为主,其细胞拥 更年期年纪大而未绝经者、年
护。
轻闭经者。
经钝角的角化前细胞为主
细胞全属表层
月经后或接受小剂量雌激素治 疗时。
以角化前细胞为主,并有30- 排卵前期,接受中等量雌激素
40%角化细胞
治疗
角化细胞占60%左右,几乎无 排卵期或接受大剂量雌激素治 白细胞,背景清晰红蓝相间 疗
化细胞持续达60-70%。或角 宫内膜囊性增生、子宫内膜腺
中高影响。
周期第12-13天 。卵泡发育成 熟,雌激素水 平升高。涂片 中角化细胞占 30-50%,粘液 及阴道杆菌增 多。中性粒细 胞减少。表现 为中度影响。
周期第14-16天, 雌激素水平最高 ,涂片中全为表 层细胞,角化细 胞占60%以上, 呈分散排列,白 细胞很少,有大 量阴道杆菌,背 暗淡清洁明朗。 表现为高度影响
脱落细胞检验讲课文档
![脱落细胞检验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08efa3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d.png)
第41页,共80页。
柱状上皮细胞 :炎症性变化 核肿胀与核固缩
第42页,共80页。
脱落上皮细胞的退化变性
❖ 脱落细胞退变 ❖ 肿胀性退变
第43页,共80页。
子宫颈管炎症:细胞炎性改变 分叶核白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混合
第44页,共80页。
病毒感染上皮细胞形态改变
❖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分为两型
Ⅰ型:主要经口和呼吸道传播 Ⅱ型:主要通过性器官传播。细胞核中、重度肿大
第4页,共80页。
什么是脱落细胞学 ?
❖ 脱落细胞学概念(临床细胞学、细胞病理学、细胞诊断学) ❖ 是人体各部位,组织器官脱落细胞或对病变器官及肿物
通过采集,针吸的方法获得细胞,经染色后,在镜下
观察这些细胞的形态,从而பைடு நூலகம்出诊断的一门临床检验学科。
❖ 脱落细胞学检查的局限性,比如, 假阴性(20%-30%),假阳性性(5%-10%),因此肿瘤的诊断 应配合影像学、肿瘤标志物等检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
中、表层鳞状上皮细胞
第29页,共80页。
基底层鳞状上皮细胞
二、柱状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
分布 被覆于鼻腔、鼻咽、支气管、消化道、子宫 颈管、子宫内膜等.
分类
1 纤毛柱状上皮
2 黏液柱状上皮(腺体组织)
第30页,共80页。
❖ 成团脱落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聚集成堆,细胞界线不清,胞核互相堆叠,形成核团,核周围
◆ 涂片制备 :因标本而异
直接涂片、离心沉渣涂片、推片、压拉制片、
印片、液基细胞学制片等。
◆ 固定与染色
固定的目的,固定的方法(乙醇,甲醇,) 染色:巴氏染色、HE 染色、瑞氏染色等 ◆ 镜下观察方法与细胞分析: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63a938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b.png)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临床检验基础
总学时:132
实验学时:60/60
使用专业:三年制专科医学检验
实验教材名称:《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
实验地点:临床检验实验室
一、实验目的
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现代生物医学实验手段,对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检验,以获得有关病理变化、病原体和脏器功能状况资料,达到诊断和鉴别诊断、观察病情变化及了解预后的目的,并为预防疾病的医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二、实验基本要求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临床实践性很强,要求学生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紧密联系临床,有关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成为具有独立完成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对实验结果具有分析和解释能力,并具有初步科研工作能力的检验技师。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最终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10%、实验操作成绩占30%、实验报告绩占20%、实验考核成绩占40%。
平时成绩依据学生出勤率、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等得出;实验操作成绩依据实验态度、实验操作熟练程度、思维辨别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为、实验报告绩依据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实验考核专门实施量化标准。
学生必须遵守实验室守则,且实验课出勤率达三分之二以上,否则取消一切成绩。
四、主要仪器设备
电光源光学显微镜、离心机、水浴箱、血沉架、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血凝仪、分光光度计、烤箱、计算机、投影仪等。
五、实验项目一览表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项目一览表。
脱落细胞学基本检验技术
![脱落细胞学基本检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e5706c831b765ce050814f2.png)
脱落细胞学基本检验技术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二十六章 脱落细胞学基本知识和检验技术
第二十六章
脱落细胞学基本知识和检验技术
吉林医药学院 郭素红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二十六章 脱落细胞学基本知识和检验技术
概述
➢脱落细胞学 (exfoliative cytology) 检验是采集人体各 部位管腔器官表面的脱落细胞,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 胞的形态,并作出细胞学诊断的一门临床检验学科,又名诊 断细胞学 (diagnostic cytology) 或临床细胞学 (clinical cytology),属于临床病理学的一个分支。
如脂肪肉瘤、骨肉瘤
增生
恶性淋巴瘤
--
白血病
良性畸胎瘤
恶性畸胎瘤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二十六章 脱落细胞学基本知识和检验技术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二十六章 脱落细胞学基本知识和检验技术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二十六章 脱落细胞学基本知识和检验技术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二十六章 脱落细胞学基本知识和检验技术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二十六章 脱落细胞学基本知识和检验技术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二十六章 脱落细胞学基本知识和检验技术
受累范围 细胞膜 细胞体积 核染色质 细胞器 溶酶体 后期 炎症反应
凋亡
坏死
多为单个细胞 仍保持完整性 减小、固缩 聚集在核膜下、呈半月状 仍保持完整,未崩解 保持完整,酶不外溢 凋亡小体、被吞噬 不引起周围的炎症反应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二十六章 脱落细胞学基本知识和检验技术
分布: 体表及与外界直接相通的腔道,如皮肤、口腔、 咽、食管、子宫颈外口等部位。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二十六章 脱落细胞学基本知识和检验技术
初级临床检验基础部分
![初级临床检验基础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8ea7d73403d8ce2f00662361.png)
熟练掌握
3,4
3.血红蛋白测定
(1)检测原理
掌握
1,3
(2)方法学评价
了解
3,4
(3)质量控制
了解
3,4
(4)参考值
掌握
2,4
(5)临床意义
掌握
2,4
(6)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
法操作
熟练掌握
3,4
4.红细胞形态检查
(1)检测原理
掌握
1,3
(2)方法学评价
了解
3,4
了解
2,4
(5)操作方法
掌握
3,4
5.白细胞形态检查
(1)检测原理
了解
1,3
(2)方法学评价
了解
3,4
(3)临床意义
了解
2,4
四、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1.概述
了解
2,3
2.检测原理
(1)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
掌握
1,3
(2)光散射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
掌握
1,3
3.检测参数
(1)检测参数
了解
3,4
(2)检测结果及表达形式
了解
3,4
4.血细胞直方图
(1)白细胞直方图
了解
3,4
(2)红细胞直方图
了解
3,4
(3)血小板直方图
了解
3,4
5.方法学评价
(1)仪器性能的评价
了解
3,4
(2)干扰血液分析仪检测的
因素
了解
3,4
6.临床应用
(1)部分检测参数的临床意
义
了解
2,4
(2)红细胞直方图在贫血中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讲义第二十章脱落细胞检查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讲义第二十章脱落细胞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75de335a551810a6f4248685.png)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二十章脱落细胞检查一、概述(一)脱落细胞学概念脱落细胞学和细针吸取细胞学属于细胞病理学的一个分支,是采集人体各部位的上皮细胞,经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协助临床诊断疾病的一门学科。
(二)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优点和不足1. 优点简单易行,对设备要求不高,安全性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少,可反复取材检查;诊断迅速,癌细胞检出率较高,特别适用于大规模防癌普查和高危人群的随访观察。
2. 不足①有一定的误诊率,这是由于细胞病理学检查的局限性,只能看到少数细胞,不能全面观察病变组织结构;②具体部位难确定;不易对癌细胞作出明确的分型。
二、正常脱落细胞形态(一)正常脱落上皮细胞正常脱落的上皮细胞主要来源于复层鳞状上皮(扁平上皮)和柱状上皮。
1. 鳞状上皮细胞复层鳞状上皮,一般有10多层细胞。
被覆于全身皮肤、口腔、喉部、鼻咽的一部分、食管、阴道的全部以及子宫颈。
鳞状上皮细胞分为基底层细胞、中层细胞和表层细胞。
(1)基底层细胞1)内底层细胞: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12〜15卩m胞质巴氏染色呈深蓝、暗绿和灰蓝色,HE染色呈暗红色;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居中,染色质细颗粒状;核与胞质比(即核的直径与细胞质幅缘之比,简称核胞质比)约1:(0.5〜1)。
2)外底层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5〜30卩m胞质较丰富,巴氏染色呈浅蓝色,HE染色呈暗红色;核圆形、居中或偏位,染色质疏松细颗粒状;核与胞质比1:(1〜2)。
(2)中层细胞:位于鳞状上皮中部。
细胞呈圆形、梭形或多角形,直径30〜40卩m胞质巴氏染色呈浅蓝色或淡绿色,HE染色呈淡红色;胞核较小居中,染色质疏松呈网状;核与胞质比1: (2〜3)。
(3)表层细胞:位于上皮的最表面,细胞扁平,呈不规则多边形,细胞体积增大,直径40〜60卩m根据细胞成熟程度,又分为角化前、不完全角化和完全角化细胞。
1)角化前细胞:细胞核圆而小,直径6〜8卩m染色较深,但染色质仍均匀细致呈颗粒状;胞质巴氏染色呈浅蓝色或淡绿色,HE染色呈淡红色;核胞质比为1:3〜5。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检验基础脱落细胞学检验-试卷1_真题-无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检验基础脱落细胞学检验-试卷1_真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42b59d58fafab068dc024a.png)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检验基础(脱落细胞学检验)-试卷1(总分70,考试时间90分钟)1. A1型题1. 完全被鳞状上皮所覆盖的器官有A. 气管B. 阴道C. 输卵管D. 子宫内膜E. 肠2. 属于恶性肿瘤细胞形态中的细胞核改变的是A. 细胞核缩小B. 细胞核规则C. 细胞核淡染D. 核胞质比失调E. 细胞核消失3. 脱落细胞检查背景成分不包括A. 上皮细胞B. 异物C. 黏液D. 红细胞E. 坏死物4. 恶性肿瘤的形态改变是多方面的,下列哪一顷形态的改变可作为诊断肿瘤细胞的主要依据.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核D. 浸润性E. 转移性5. 间皮瘤的瘤细胞来源于A. 鳞状上皮细胞B. 柱状上皮细胞C. 移行上皮细胞D. 间皮细胞E. 淋巴细胞6. 重度核异质细胞和癌细胞的鉴别要点是A. 核大小显著不一B. 核仁多个且巨大C. 核边明显增厚D. 胞质的质量常正常E. 核质比明显改变7. 分化好的鳞癌细胞相当于A. 内底层的癌细胞B. 外底层的癌细胞C. 中层的癌细胞D. 表层的癌细胞E. 间皮细胞的癌细胞8. 上皮组织的恶变称为A. 癌B. 肉瘤C. 母细胞瘤D. 瘤E. 病9. 色彩丰富鲜艳,具有多色性的染色方法是A. 瑞氏染色法B. 吉姆萨染色法C. 巴氏染色法D. 苏木素-伊红染色法E. 湖蓝染色法10. 巴氏染色时,完全角化细胞质被染成A. 灰蓝色B. 橘黄色C. 浅绿色D. 深绿色E. 粉色11. 能使细胞核着色的染料是A. 伊红B. 亮蓝C. 橘黄GD. EA36E. 苏木素12. 恶性肿瘤脱落细胞分化程度越高越容易出现的现象是A. 细胞失去极性B. 细胞排列越紊乱C. 细胞形态畸形越明显D. 细胞大小不等E. 细胞相互重叠13. 子宫颈癌早期诊断最常用的标本采集方法是A. 子宫颈刮片法B. 阴道穹隆后液C. 子宫内膜吸取法D. 子宫颈管吸取法E. 阴道壁刮取法14. 女性阴道上皮随卵巢激素水平改变发生变化的周期性内,哪一期角化细胞比例最高A. 行经期B. 行经后期C. 排卵前期D. 排卵期E. 排卵后期15. 正常脱落上皮细胞中,具有增生能力幼稚细胞(未分化)是A. 储备细胞B. 黏液柱状细胞C. 纤毛柱状细胞D. 不完全角化细胞E. 完全角化细胞16.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是A. 阴道癌B. 子宫颈癌C. 子宫体癌D. 卵巢癌E. 输卵管癌17. 下列哪种情况形成的浆膜腔积液涂片中见成片干酪样坏死A. 急性化脓性炎症B. 急性非化脓性炎症C. 尿毒症D. 非特异性慢性炎症E. 结核病18. 在浆膜腔积液涂片中,作为其他细胞大小的“标尺”细胞是A. 单核细胞B. 白细胞C. 淋巴细胞或红细胞D. 浆细胞E. 嗜酸性粒细胞19. 灰尘细胞是下列何种脱落细胞学涂片的标志物A. 痰液B. 胸腔积液C. 腹腔积液D. 尿液E. 胃液20. 胸腔恶性积液常见的疾病是A. 乳腺癌B. 胃癌C. 原发性周围型肺癌D. 原发性间皮瘤E. 肠癌21. 癌细胞多形性和癌珠是A. 未分化癌的标志B. 低分化腺癌的标志C. 高分化腺癌的标志D. 低分化鳞癌的标志E. 高分化鳞癌的标志22. 下列有关恶性肿瘤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恶性肿瘤的形态改变是多方面的B. 恶性细胞均有异常过度增殖的能力C. 具有浸润性和转移性D. 诊断肿瘤细胞的主要依据是看细胞质的改变E. 根据癌的细胞学类型可将癌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和未分化癌23. 核异质细胞就是A. 癌前细胞B. 良性细胞C. 形态介于良恶性之间的细胞D. 癌细胞E. 恶变细胞24. 下列哪个组织是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最主要来源A. 内皮组织B. 基层组织C. 平滑肌组织D. 淋巴组织E. 上皮组织25. 排卵后期,阴道脱落细胞检查,以下列哪种细胞为主A. 内皮组织B. 角化细胞C. 中层细胞D. 淋巴组织E. 上皮组织26. 肿瘤脱落细胞细胞质量改变特点是A. 细胞质量相对增加B. 细胞质量相对减少C. 细胞质量基本不变D. 分化程度越低,细胞质量越多E. 以上均不正确27. 一般肿瘤脱落细胞,细胞质变化不包括A. 细胞质量变化B. 空泡变异C. 吞噬异物D. 细胞形态畸形E. 核胞比基本不变28. 恶性肿瘤细胞的主要变化不包括A. 细胞核可到达正常的4倍大小B. 核畸形C. 核深染D. 核胞质比失调E. 核固缩2. A2型题1. 某患者,男性,60岁,咳嗽痰中带血丝,进行痰液脱落细胞检查,显示细胞呈一端膨大,一端细长;胞质含角质,染鲜红色,膨大的部分有多个深染而畸形的核,染色质粗糙,提示为A. 蝌蚪形癌细胞B. 纤维形癌细胞C. 癌珠D. 圆形癌细胞E. 核异质3. B1型题A.鳞癌B.腺癌C.未分化癌D.混合性癌E.移行细胞癌1. 食管癌最常见的类型是A. B.C. D.E.2. 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最常见的类型是一A. B.C. D.E.3. 子宫颈癌最常见的类型是A. B.C. D.E.4. 膀胱癌最常见的类型是A. B.C. D.E.4. B1型题A.30%~50%B.50%~70%C.10%~20%D.40%~80%E.20%~40%1. 阴道上皮随卵巢激素水平改变发生周期性变化,一般行排卵前期,角化细胞占A. B.C. D.E.2. 阴道上皮随卵巢激素水平改变发生周期性变化,一般排卵期,角化细胞占A. B.C. D.E.。
脱落细胞学检查1检验新PPT课件
![脱落细胞学检查1检验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848a9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c.png)
目录
• 脱落细胞学检查简介 • 脱落细胞学检查的基本原理 • 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 脱落细胞学检查的局限性 • 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未来展望
01
脱落细胞学检查简介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脱落细胞学检查是指通过收集和 检查人体各部位脱落的细胞,以 诊断疾病或评估健康状况的过程 。
目的
脱落细胞学检查主要用于早期发 现和诊断肿瘤、炎症、感染等病 变,以及监测治疗效果和预防复 发。
发展历程
初期阶段
脱落细胞学检查起源于17世纪, 当时人们开始观察和记录人体组
织脱落细胞的变化。
快速发展期
20世纪以来,随着显微镜和其他相 关技术的发展,脱落细胞学检查逐 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法。
现代应用
目前,脱落细胞学检查已经广泛应 用于临床,尤其在肿瘤诊断方面具 有重要价值。
临床应用
肿瘤诊断
通过脱落细胞学检查可以检测 肿瘤细胞的存在和特征,有助
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肿瘤。
感染性疾病诊断
脱落细胞学检查可以检测感染 性疾病的病原体,如细菌、病 毒等,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 供依据。
监测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脱落细胞 学检查可以监测治疗效果,评 估病情变化和预后。
03
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呼吸系统
01
02
03
肺癌
通过脱落细胞学检查,可 以检测到肺癌细胞的存在, 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肺结核
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助于发 现肺结核病原体,为诊断 提供依据。
肺结节病
通过脱落细胞学检查,可 以判断肺结节病的良恶性, 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消化是食 管癌的常用诊断方法,有 助于早期发现肿瘤细胞。
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及基本知识
![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及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0e4b7396c85ec3a86c2c50c.png)
2020/9/26
5
二、涂片制作
(一)要求: 1 标本要新鲜 2 操作要轻柔:细胞分布均匀;薄厚适当 勿挤压摩擦,以免细胞损伤变形; 3 玻片要清洁 4 涂片要牢固 5 涂片数量 6 标号准确
2020/9/26
6
(二)涂片制备方法
推片法 涂抹法 压拉涂片法 吸管推片法 喷射法 印片法
4 非肿瘤性疾病诊断研究少
细胞诊断学与病理诊断的关系
细胞学诊断准确性低于病理组织学诊断,因 此细胞学诊断有赖于病理组织学诊断的证实。
2020/9/26
28
辅助检查
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流式细胞仪DNA分析 染色体倍体分析 电镜
2020/9/26
29
第二章 脱落细胞检查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细胞诊断学的基本概念
5.瑞氏染液配制:
(1) 瑞氏染液Ⅰ液:
瑞氏染料 830mg或 1g
甲醇( AR ) 500ml 或 600ml
甘油 15ml
先将干燥(事先放入温箱干燥过夜)瑞氏染料放置 乳钵内, 用乳棒轻轻 敲碎染料成粉末,再行研磨 至听不到 研芝麻声 即呈细粉末声,加少许甲醇溶
解研磨,使染料在乳缸内显“一面镜”光泽,而无
3 瑞氏-吉姆萨染色:多用于血液、骨髓细 胞学检查
2020/9/26
13
常规巴氏制片与液基薄层制片比较
巴氏
液基薄层制片
10~20%标本移至玻片 100%标本收集至保存液中
干固定
湿固定
制片技术不稳定,不能重 复
易受血黏液炎性渗出物覆 盖
细胞分布不均匀,易重叠
技术稳定,可重复 去除血黏液和大量炎性遮盖物 细胞分布均匀集中,不易重叠
2020/9/26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检验基础)讲义第20章脱落细胞检查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检验基础)讲义第20章脱落细胞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95173cedb9f3f90f76c61b4a.png)
脱落细胞检查要点1: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优点和不足1.优点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优点有:简单易行,诊断迅速,癌细胞检出率较高,特别适用于大规模防癌普查和高危人群的随访观察。
2.不足有一定的误诊率,这是由于细胞病理学检查的局限性,只能看到少数细胞,不能全面观察病变组织结构;具体部位难确定;不易对癌细胞作出明确的分型。
要点2:正常脱落上皮细胞正常脱落的上皮细胞主要来源于复层鳞状上皮(扁平上皮)和柱状上皮。
1.鳞状上皮细胞复层鳞状上皮,一般有10多层细胞。
被覆于全身皮肤、口腔、喉部、鼻咽的一部分、食道、阴道的全部以及子宫颈。
鳞状上皮细胞分为基底层细胞、中层细胞和表层细胞。
(1)复层鳞状上皮从底层到表层细胞形态的变化规律1)细胞体积由小到大。
2)胞核由大到小,最后消失。
3)核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均匀到粗糙、紧密、固缩。
4)核胞质比由大到小。
5)胞质量由少到多,胞质染色由暗红色到浅红色。
2.柱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主要被覆于鼻腔、鼻咽、支气管树、胃肠、子宫颈管、子宫内膜及输卵管等部位。
柱状上皮脱落细胞主要包括涂片纤毛柱状细胞、黏液柱状细胞和储备细胞。
3.上皮细胞成团脱落时的形态特点(1)成团脱落的鳞状上皮:基底层细胞呈多边形,细胞大小一致,核一致,距离相等,呈嵌铺砖状。
(2)成团脱落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常紧密聚合成堆,细胞间界限不清楚,呈融合体样,可见细胞核互相重叠,形成核团。
在核团的周围是胞质融合形成的“胞浆质带”。
整个细胞团的边缘有时可见纤毛。
(3)成团脱落的黏液柱状上皮:细胞呈蜂窝状结构,胞质内含大量黏液,细胞体积较大。
脱落上皮细胞的退化变性细胞脱落后,因营养不良就会发生变性直至坏死称退化变性,简称退变。
脱落细胞退变可分为肿胀性退变和固缩性退变两类。
要点3:良性病变的上皮细胞形态(一)上皮细胞的增生、再生和化生1.增生指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加强,数目增多,常伴有细胞体积增大。
多由慢性炎症或其他理化因素刺激所致。
增生的细胞形态特点是:(1)胞核增大,可见核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落细胞检查要点1: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优点和不足1.优点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优点有:简单易行,诊断迅速,癌细胞检出率较高,特别适用于大规模防癌普查和高危人群的随访观察。
2.不足有一定的误诊率,这是由于细胞病理学检查的局限性,只能看到少数细胞,不能全面观察病变组织结构;具体部位难确定;不易对癌细胞作出明确的分型。
要点2:正常脱落上皮细胞正常脱落的上皮细胞主要来源于复层鳞状上皮(扁平上皮)和柱状上皮。
1.鳞状上皮细胞复层鳞状上皮,一般有10多层细胞。
被覆于全身皮肤、口腔、喉部、鼻咽的一部分、食道、阴道的全部以及子宫颈。
鳞状上皮细胞分为基底层细胞、中层细胞和表层细胞。
(1)复层鳞状上皮从底层到表层细胞形态的变化规律1)细胞体积由小到大。
2)胞核由大到小,最后消失。
3)核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均匀到粗糙、紧密、固缩。
4)核胞质比由大到小。
5)胞质量由少到多,胞质染色由暗红色到浅红色。
2.柱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主要被覆于鼻腔、鼻咽、支气管树、胃肠、子宫颈管、子宫内膜及输卵管等部位。
柱状上皮脱落细胞主要包括涂片纤毛柱状细胞、黏液柱状细胞和储备细胞。
3.上皮细胞成团脱落时的形态特点(1)成团脱落的鳞状上皮:基底层细胞呈多边形,细胞大小一致,核一致,距离相等,呈嵌铺砖状。
(2)成团脱落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常紧密聚合成堆,细胞间界限不清楚,呈融合体样,可见细胞核互相重叠,形成核团。
在核团的周围是胞质融合形成的“胞浆质带”。
整个细胞团的边缘有时可见纤毛。
(3)成团脱落的黏液柱状上皮:细胞呈蜂窝状结构,胞质内含大量黏液,细胞体积较大。
脱落上皮细胞的退化变性细胞脱落后,因营养不良就会发生变性直至坏死称退化变性,简称退变。
脱落细胞退变可分为肿胀性退变和固缩性退变两类。
要点3:良性病变的上皮细胞形态(一)上皮细胞的增生、再生和化生1.增生指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加强,数目增多,常伴有细胞体积增大。
多由慢性炎症或其他理化因素刺激所致。
增生的细胞形态特点是:(1)胞核增大,可见核仁。
(2)胞质量相对较少,嗜碱性,核胞质比略大。
(3)少数染色质形成小结,但仍呈细颗粒状。
(4)核分裂活跃,可出现双核或多核。
2.再生当组织损伤后,由邻近组织的同类细胞增殖补充的过程叫再生。
细胞形态与增生的细胞相似,常伴有数量不等的白细胞。
3.化生一种成熟的组织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被另一类型的成熟组织所替代的过程称为化生。
如子宫颈柱状上皮细胞在慢性炎症时转变为鳞状上皮细胞,这种过程叫鳞状上皮化生,简称鳞化。
若鳞化的细胞核增大,形态、大小异常,染色质增粗、深染,表明在化生的同时发生了核异质,称为异型化生或不典型化生。
(二)上皮细胞的炎症变性按病程可将炎症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1.急性炎症以变性(肿胀性退变)、坏死为主。
伴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2.亚急性炎症除有变性、坏死外,还有增生的上皮细胞和各种白细胞。
3.慢性炎症以增生、再生和化生病理性改变为主,可见较多成团的增生上皮细胞,炎症细胞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
4.炎症时上皮细胞的改变主要是核的改变(1)核增大较明显,核胞质比稍增大。
(2)核固缩、深染,核胞质比不大。
(3)核形轻度畸形。
5.炎症时背景较“脏”,即有大量白细胞、红细胞,有时可见小组织细胞或多核巨细胞,也可见到黏液及退化坏死的细胞碎屑。
(三)核异质核异质是指上皮细胞的核异常。
主要表现为核增大、形态异常、染色质增多、分布不均、核膜增厚、核染色较深,胞质尚正常。
核异质细胞是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过渡型细胞,根据核异质细胞形态改变程度,可分为轻度核异质和重度核异质。
1.轻度核异质多由慢性炎症细胞刺激而引起,又称炎症核异质。
细胞核轻度增大,较正常细胞大0.5倍左右,并有轻度至中度畸形,染色质轻度增多,染色稍加深,核胞质比尚在正常范围内。
多见于鳞状上皮中、表层细胞。
2.重度核异质因部分可发展为癌,故又称癌前核异质。
细胞核体积比正常大1~2倍,染色质增多,呈粗网状,分布不均,偶见染色质结节,核边增厚,核有中度以上畸形,核胞质比轻度增大。
应结合临床进行动态观察。
(四)异常角化异常角化是指鳞状上皮细胞胞质的成熟程度超过胞核的成熟程度,又称不成熟角化或角化不良。
巴氏染色表现为上皮细胞核尚幼稚,而胞质已出现角蛋白,并染成红色或橘黄色。
若出现在中、底层细胞称为早熟角化;若出现在表层角化前细胞,则称为假角化。
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癌前表现应给予重视,定期复查。
要点4:肿瘤脱落细胞形态恶性肿瘤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超正常的增生能力并具有浸润性和转移性。
一般来说,确定癌细胞主要是根据细胞核的改变。
根据癌的细胞学类型可将癌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和未分化癌。
(一)恶性肿瘤细胞的主要形态特征1.细胞核的改变(1)核增大:胞核显著增大,为同类正常细胞1~4倍,有时可达10倍以上。
(2)核畸形:各种畸形,如结节状、分叶状、长形、三角形、不规则形,可有凹陷、折叠。
某些腺癌细胞畸形不明显。
(3)核深染:由于癌细胞DNA大量增加,染色质明显增多、增粗,染色加深,呈蓝紫色似墨滴状。
腺癌深染程度不及鳞癌明显。
(4)核胞质比失调:由于胞核显著增大,引起核胞质比增大。
癌细胞分化越差,核胞质比失调越明显。
2.细胞质的改变(1)胞质量异常:胞质相对减少,分化程度越低,胞质量越少。
(2)染色加深:由于胞质内含蛋白质较多,HE染色呈红色,且着色不均。
(3)细胞形态畸形:癌细胞呈不同程度的畸形变化,如纤维形、蝌蚪形、蜘蛛形及其他异型。
细胞分化程度越高,畸形越明显。
(4)空泡变异:腺癌细胞较为突出,常可融为一个大空泡,将核挤向一侧,形成戒指样细胞。
(5)吞噬异物:癌细胞胞质内常见吞噬的异物,如血细胞、细胞碎片等。
偶见胞质内封入另一个癌细胞,称为封入细胞或鸟眼细胞。
3.癌细胞团涂片中除可见单个散在癌细胞,还可见成团脱落的癌细胞。
癌细胞团中,细胞大小、形态不等,失去极性,排列紊乱,癌细胞繁殖快,互相挤压,呈堆叠状或镶嵌状。
(二)恶性肿瘤细胞涂片中背景成分涂片中常见较多红细胞和坏死组织,如继发感染,还可见数量不等的中性粒细胞。
(三)癌细胞与核异质细胞的鉴别(四)常见癌细胞类型形态特征1.鳞癌鳞状上皮细胞癌变称为鳞状上皮细胞癌简称鳞癌。
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鳞癌和低分化鳞癌。
(1)高分化鳞癌:癌细胞分化程度较高,以表层细胞为主。
癌细胞的多形性和癌珠是高分化鳞癌的标志。
(2)低分化鳞癌:癌细胞分化程度较低,以中、底层细胞为主。
2.腺癌由柱状上皮细胞恶变而来的癌称为腺癌,根据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
(1)高分化腺癌:胞体较大,可单个脱落也可成排成团脱落,胞质丰富,含有空泡,有时大空泡将核挤于一侧,形成印戒样癌细胞。
(2)低分化腺癌:胞体较小,多成团互相重叠,极性紊乱,易融合成团呈花边样或桑椹样。
3.未分化癌从形态上难以确定其组织来源,分化程度最低,恶性程度最高的癌,称为未分化癌。
细胞较小,胞浆量也很少。
根据癌细胞形态分为大细胞未分化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
要点5:标本采集与涂片制作(一)标本采集主要方法1.直视采集法2.直接留取3.针穿抽吸法4.灌洗法5.摩擦法(二)常用的涂片制作方法1.推片法适用于较稀薄的液体标本,如尿液、浆膜腔积液。
通常将标本低速离心或自然沉淀后,取沉淀物推片。
方法同血液制片。
2.涂抹法适用于较黏稠的标本,如食管和宫颈黏液及痰液。
用竹签将标本顺向涂抹,不宜重复。
3.薄层细胞检测法(TCT)或液基细胞学检查(LCT)是用特制的刷子将所取到的脱落细胞样本收集到细胞保存液中,通过ThinPrep2000系统程序化处理制成薄层涂片。
优点是:①几乎保留了取材器上所得到的全部标本;②避免了细胞过度干燥造成的假象;③薄片中的不正常细胞容易被观察,易于鉴别。
(三)常用染色方法常用的染色有HE、巴氏及瑞-吉氏染色,其特点如下。
1.HE染色此法染色效果也好,只是胞质色彩不丰富,不能用于观察阴道涂片对雌激素水平测定。
优点是操作简易,试剂易配制。
2.巴氏染色此法染色特点是细胞具有多色性,色彩丰富鲜艳,胞内结构清晰,染色效果好,是细胞病理学检查常用的方法,尤其是观察女性雌激素水平对阴道上皮细胞的影响。
此法的缺点是操作程序复杂。
3.瑞-吉氏染色此法适用于血片、淋巴穿刺液和胸腹水涂片。
要点6:显微镜检查报告方式分级法是常用的报告方式,能客观地反映细胞学的变化。
目前有三级、四级和五级三种分类方法。
(1)三级分类法:①Ⅰ级:阴性。
涂片中均为正常细胞或一般炎症变性细胞。
②Ⅱ级:可疑。
涂片发现核异质细胞。
③Ⅲ级:阳性。
涂片中找到典型的癌细胞。
可根据癌细胞形态,进一步分类。
(2)四级分类法:①Ⅰ级:阴性。
②Ⅱ级:核异质。
涂片中发现少量轻度核异质细胞,多由炎症变性所致。
③Ⅲ级:可疑。
涂片中有重度核异质细胞,其形态基本符合癌细胞标准。
但由于数量过少,或形态不典型,不能排除癌前病变的可能性。
④Ⅳ级:阳性。
涂片中可见典型的癌细胞。
(3)五级分类法(Papanicolaou分级):①Ⅰ级:涂片中均为正常细胞和一般炎症变性细胞。
②Ⅱ级:有少量轻度核异质细胞,但无恶性迹象。
③Ⅲ级:有较多重度核异质细胞,但不能肯定为恶性。
④Ⅳ级:有大量重度核异质细胞,强烈提示为恶性肿瘤,但仍缺乏特异性癌细胞,⑤Ⅴ级:可见典型癌细胞,并能根据细胞学特点,作出初步分类。
要点7:阴道脱落细胞检查正常脱落上皮细胞1.鳞状上皮细胞从外阴向内直至子宫颈外口的黏膜均被覆鳞状上皮。
在其脱落细胞中可见底层、中层、表层三层细胞,细胞形态与正常脱落的鳞状上皮细胞基本相同。
阴道上皮细胞形态变化与卵巢激素关系密切相关。
(1)底层细胞:分为内底层和外底层细胞。
阴道涂片一般不见内底层细胞,仅在哺乳期、闭经后,阴道高度萎缩或糜烂、创伤时才见。
外底层细胞根据来源不同,分为3型:①宫颈型外底层细胞;②产后型外底层细胞;③萎缩型外底层细胞。
(2)中层细胞:分为非孕期中层细胞和妊娠期中层细胞。
(3)表层细胞:月经周期中阴道上皮变化,主要表现在表层角化前和角化细胞所占比率上的变化。
此层最能反映雌激素水平。
2.柱状上皮细胞(1)子宫颈内膜细胞:根据其形态,分为:1)分泌型柱状细胞:又称黏液细胞,常见于排卵期分泌旺盛时的涂片。
2)纤毛柱状细胞:较少见,在绝经后较多见。
(2)子宫内膜细胞:可出现于月经周期的开始直到周期的第10~12d。
一般而言,除使用子宫内避孕器具外,如在月经周期第12d后出现,应认为宫内膜有病变。
根据其雌激素水平可分为周期型和萎缩型。
输卵管上皮细胞一般不易脱落,即使脱落也与子宫内膜细胞相混而不易辨认。
阴道上皮与卵巢功能关系阴道上皮受卵巢内分泌直接影响,其成熟程度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呈正相关,雌激素水平高时,涂片内有大量角化细胞,核深染致密;雌激素水平低时,涂片内出现底层细胞,故根据涂片内上皮细胞的变化可以评价卵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