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理化检测 考试重点知识(整理版)
食品理化检验知识点总结
食品理化检验知识点总结一、食品理化检验的概念及意义食品理化检验是指通过对食品中的各种成分、性质、品质等进行测试、分析和评价,以确定其安全性、卫生指标和品质标准的一种检验及评价方法。
它是保障食品安全、控制食品质量、促进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食品理化检验在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确保食品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食品企业的竞争力。
二、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原理食品理化检验包括各种理化分析方法和技术,其中主要包括:成分分析、理化性质分析、物理性状检验、色泽检验、气味和味道检验等。
1. 成分分析:成分分析是指对食品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主要包括脂肪、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
基本原理是通过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将食品样品中的各种成分进行提取、分离、测定,然后得到该成分的含量或种类。
2. 理化性质分析:理化性质分析是指对食品的理化性质进行测试,主要包括pH值、折光度、比重、水分、灰分、酸度、酸碱度、氧化还原性质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食品的酸碱度、保质期、稳定性等特性。
3. 物理性状检验:物理性状检验是指对食品的物理性状进行测定,主要包括质地、脆度、软化度、粘稠度、流变性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食品的口感、储存特性、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特性。
4. 色泽检验:色泽检验是指对食品的颜色和外观进行评价,主要包括色度、亮度、透明度、颜色均匀度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食品的外观特性、卫生安全等方面的特性。
5. 气味和味道检验:气味和味道检验是指对食品的气味和味道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气味强度、气味品质、味道强度、味道品质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食品的风味特性、食用安全等方面的特性。
三、食品理化检验的主要内容1. 水分检验:水分是食品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对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水分检验主要包括干燥法、水分仪法、滴定法等几种方法,是食品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2. 脂肪及脂肪酸检验:脂肪是食品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也是食品加工中的重要原料,对脂肪的检验主要包括脂肪酸成分测定、脂肪酸氧化反应测定、脂肪酸酯化度测定等。
食品理化检验检测(食品分析)重点
第二章1.食品的物理检验:根据食品的相对密度、折射率、旋光度、黏度、浊度等物理常数与食品的组成及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检测的方法称为物理检验法。
2. 1密度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g/cm3 )相对密度d——某一温度下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某一温度下水的质量之比。
记作,无因次量,t1—物质温度,t2—水的温度;常用、表示。
:2.2测定相对密度的意义:(1)正常的液态食品,其相对密度都在一定的范围内。
(2)测定出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以后,通过查表可求出其固形物的含量。
(3)通过测定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可以检验食品的纯度、浓度及判断食品的质量;当有掺杂、变质等现象时,可出现相对密度的变化2.3液态食品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密度瓶法、密度计法、相对密度天平法(1)锤度计:专用于测定糖液的浓度的密度计(2)乳稠计:专门测定牛乳的相对密度的,刻度20℃/4℃、15 ℃/15℃。
3.折光法:通过测量物质的折光率来鉴别物质的组成,确定物质的纯度、浓度及判断物质的品质的分析方法称为折光法。
折射法测得的只是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4.旋光法:应用旋光仪测量旋光物质(光学活性物质)的旋光度以确定其含量的分析方法叫旋光法。
5.化学分析法: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使待测成分在溶液中与试剂作用,由生成物的量或消耗试剂的量来确定组分的含量的方法。
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部分。
重量分析法:是将试样中待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采用适当的方法),然后用称量的方法,求得待测组分在试样中的含量。
如水分、灰分、粗脂肪、淀粉、固形物等的测定。
容量分析法:是将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的溶液中使其完全反应,由消耗的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的方法。
根据其反应性质不同,容量分析法可分为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络合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
6.仪器分析法: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200~400nm;可见光:400~760nm)Lambert-Beer定律: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均匀的非散射吸光物质溶液时,其对光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及厚度成正比,A = ECl。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题期末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题1(一)名词解释1、干法灰化:用高温灼烧的方式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也称灼烧法。
2、湿法消化:利用强氧化剂加热消煮,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
3、采样:从待测样品中抽取一部分来代表整体的方法。
4、检样:由组批或货批中所抽取的样品。
5、原始样品:将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6、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按规定方法经混合平均,均匀地分出一部分。
7、四分法:将原始样品混合均匀后堆积后均匀四等份,取两份、余弃,再混匀后四等分,取两份、余弃,以相同步骤至取得设计采样量的方法。
8、灵敏度:指分析方法做能检测到的最低限量。
9、准确度: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10、系统误差:指分析过程中某些固定原因造成测定结果系统地偏高或偏低具有可重复性和单向性。
11、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它是由某些难以控制、无法避免的偶然因素造成的,其大小与正负值都不固定。
(二)填充题1、样品采样数量为:样品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验、保留备查。
2、精密度通常用偏差来表示,而准确度通常用误差来表示。
3、样品保存的原则是干燥、低温、避光、密封。
4、食品分析技术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感官分析法。
5、根据误差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误差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三)选择题1、在滴定分析中出现的下列哪种情况能够导致系统误差( C)。
A.滴定管读数读错B.试样未搅匀C.所用试剂含有被测组分D.滴定管漏液2、对定量分析的测定结果误差要求( C )A.等于0 B.越小越好 C.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D.略小于允许误差3、用20 ml移液管移出溶液的准确体积应记录为( B )。
A.20ml B.20.00 ml C. 20.0 ml D.20.000 ml4、对于数字0.0720下列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D )。
A.四位有效数字,四位小数 B.三位有效数字,五位小数C.四位有效数字,五位小数D.三位有效数字,四位小数5、下列计算结果应取( B )有效数字:3.8654×0.015÷0.681×2300+26.68A、5位B、2位C、 3位D、4位6、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C)。
食品理化检测-考试重点知识(整理版)
食品理化检测❖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按其发生作用的范围和审批权限可分为4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行业食品安全标、地方食品安全标、企业食品安全标❖误差分类:⒈系统误差:⑴方法误差:由分析方法本身造成的误差。
⑵仪器误差:由仪器本身不够精确造成的误差。
⑶试剂误差:由于试剂不纯或蒸馏水不纯、含有待测物或干扰物导致的系统的误差。
⑷操作误差:由于检测人员对检测操作不熟练或有不良的习惯,个人对终点颜色敏感性不同,对刻度读数不正确等引起的分析误差。
⒉偶然误差⒊过失误差❖样品的采集简称采样(又称检样、取样、抽样),是为了进行检验而从大量物料中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样品分类按照样品采集的过程,依次得到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三类⒈检样:⒉原始样品:⒊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按规定的方法经混合均匀,分出一部分做检验用,称为平均样品。
从平均样品中分出三份:一份用于全部检验项目检验;一份用于对检样结果有争议或分歧时做复检用,称为复检样品;一份作为保留样品,须封存保留一段时间(通常为1个月),以备有争议时再做检验,但易变质食品不作保存。
❖湿法分解样品,又称消化法,是通过加入液态强氧化剂对样品进行加热处理,是样品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分解。
❖感官分5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从生理学角度来看:甜、酸、苦、咸为基本味觉,人对咸味的感觉最快,对苦味的感觉最慢,但苦味比其他的味觉都敏感。
❖消杀现象:也称为味的掩蔽和变调现象。
两种刺激同时或先后出现时,一种造成另一种刺激的感觉丧失或发生根本变化的现象,如喝了浓食盐水后再喝普通水会感到甜。
❖感官分析实验室,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实验区和样品制备区。
❖感官分析评价员分类:⒈评价员⒉优选评价员⒊专家评价员❖三点检验法又称三角检验法。
❖密度和相对密度密度指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相对密度指某一温度下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某一温度下水的质量之比。
密度测定方法:密度瓶法、密度天平法(韦氏天平法)、密度计法。
食品理化检测要点
食品检验工(高级)参考资料一、选择题1、个别测定值与多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称为( C )A.相对误差B.偏差C.绝对偏差D.绝对误差2、在以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为基准物标定NaOH溶液时,下列仪器中需用操作溶液淋洗三次的是(A)A.滴定管B.容量瓶C.移液管D.锥形瓶3、准确度、精密度、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之间的关系是( D )A.准确度高,精密度不一定高B.精密度高,不一定能保证准确度高C.系统误差小,准确度一般较高D.准确度高,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一定小4、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小于0.1%,滴定时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应控制为( C )A.≤10mlB.10-15mlC.20-30mlD.15-20ml5、称量时样品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会引起( B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试剂误差6、采用直接法配置标准溶液时,一定要使用( C )试剂A.化学纯B.分析纯C.基准D.以上都是7、用长期保存在硅胶干燥器中的硼砂(Na2B4444O7.10H2O )标定盐酸溶液时,结果会( B )A.偏高B.偏低C.没有影响D.无法判断8、相同质量的碳酸钠,基本单元为Na2CO3的物质的量和基本单元为1/2 Na2CO3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是( C )A. n(Na2CO3)=n(1/2 Na2CO3)B. n(Na2CO3)=2n(1/2 Na2CO3)C.2n(Na2CO3)=n(1/2 Na2CO3)D.不确定9、c(K2Cr2O7)=0.0200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对铁的滴定度为(A)mg/mlA.6.702B.670.2C.0.06702D.67.0210、标定某溶液的浓度,四次测定结果为0.2041mol/L,0.2049 mol/L,0.2043 mol/L,0.2039 mol/L,则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为( B )A.1.5%B.0.15%C.0.015%D.15%11、预混合型原子化器中雾化器将样品溶液沿毛细管吸入,采用的是( B )A.正压B.负压C.常压D.泵12、KmnO4标准溶液配制时,正确的是( C )A.将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后用砂芯漏斗过滤贮于棕色试剂瓶中B.将溶液加热煮沸1h,放置数日,用砂芯漏斗过滤贮于无色试剂瓶中C.将溶液加热煮沸1h,放置数日,用砂芯漏斗过滤贮于棕色试剂瓶中D. 将溶液加热,待完全溶解,放置数日,贮于棕色试剂瓶中13、用无水Na2CO3来标定0.1mol/L HCl溶液,宜称取Na2CO3为( D )。
(完整版)食品理化检验知识大全,推荐文档
食品理化检验名词解释1.水溶性灰分是指总灰份中可溶于水的部分、2.水不溶性灰分是指总灰份中不溶于水的部分;3.酸不溶性灰分是指总灰份中不可溶于酸的部分。
4.食品的总酸度是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它的大小可用碱滴定来测定;5.有效酸度是指被测液中H+ 的活度,其大小可用酸度计(即pH计)来测定;6.挥发酸是指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其大小可用蒸馏法分离,再借标准碱滴定来测定;7.牛乳总酸度是指外表酸度和真实酸度之和,其大小可用标准碱滴定来测定。
8.粗脂肪是经前处理而分散且干燥的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回收溶剂后所得到的残留物,即为脂肪(或粗脂肪)。
9.还原糖是所有的单糖和部分的双糖由于分子中含有未缩合羰基具有还原性故称为还原糖。
10.总糖是食品中还原糖分与蔗糖分的总量。
还原糖与蔗糖分的总量俗称总糖量。
11.蛋白质系数是一般蛋白质含氮量为16%,即一份氮素相当于6.25份蛋白质,此数值(6.25)称为蛋白质系数。
12.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13.相对密度(比重)是指物质的密度与参考物质的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的比值。
14.食品理化检验学:是研究和评定食品品质及其变化的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15.食品污染:是指食物中原来含有或者加工时人为添加的生物性或化学性物质,其共同特点是对人体健康有急性或慢性危害。
16.干法灰化:是用高温灼烧的方式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也称灼烧法。
17.湿法消化:利用强氧化剂加热消煮,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
18.样品采集:就是从总体中抽取样品的过程;19.样品: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分析材料。
20.可疑值:在实际分析测试中,由于随机误差的存在,使多次重复测定的数据不可能完全一致,而存在一定的离散性,并且常常出现一组测定值中某一两个测定值与其余的相比,明显的偏大或偏小,这样的值称为可疑值。
21.极值:虽然明显偏离其余测定值,但仍然是处于统计上所允许的合理误差范围之内,与其余的测定值属于同一总体,称为极值。
(完整版)食品理化检验考题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版)食品理化检验考题汇总,推荐文档食品理化检验题库一、名词解释:1.有效酸度:是指被测液中H+ 的活度,其大小可用酸度计(即pH计)来测定。
2.挥发酸:是指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其大小可用蒸馏法分离,再借标准碱滴定来测定。
3.粗脂肪:是经前处理而分散且干燥的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回收溶剂后所得到的残留物,即为脂肪(或粗脂肪)。
4.还原糖:是所有的单糖和部分的双糖由于分子中含有未缩合羰基,具有还原性。
5.总糖:是食品中还原糖分与蔗糖分的总量。
还原糖与蔗糖分的总量俗称总糖量。
6.蛋白质系数:是一般蛋白质含氮量为16%,即一份氮素相当于6.25份蛋白质。
7.油脂的酸价(又叫酸值):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它是脂肪分解程度的标志。
8.油脂的过氧化值:是指100g油脂中所含的过氧化物,在酸性环境下与碘化钾作用时析出碘的克数。
9.TBA值:每千克样品中所含丙二醛的毫克数,即为硫代巴比妥酸值,简称TBA值。
10.盐析:向溶液中加入某一盐类物质,使溶质溶解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大降低,从而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11.溶液浓度:溶液浓度通常是指在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
12.恒重:指在规定条件下,供试样品连续两次灼烧或干燥后称定的质量之差不超过规定的范围。
13.空白实验:空白实验系指不加样品,而采用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及用量(滴定法中标准滴定液的用量除外)进行平行操作,所得结果用于扣除样品中的试剂本底和计算检验方法的检测限。
14、平行试验:平行试验就是同一批号(炉号等)取两个以上相同的样品,以完全一致的条件(包括温度、湿度、仪器、试剂,以及试验人)进行试验,看其结果的一致性。
二、填空题1、有机物破坏法分为干法灰化和湿法灰化。
干法灰化中加入硝酸的目的是____加速灰化;湿法消化常用的消化方法有:硝酸–硫酸法和硝酸–高氯酸–硫酸法。
2、干燥器一般采用硅胶作干燥剂,当它的颜色减退或变红时需干燥后再用。
食品理化检验知识点
食品理化检验知识点名词解释1.水溶性灰分是指总灰份中可溶于水的部分、2.水不溶性灰分是指总灰份中不溶于水的部分;3.酸不溶性灰分是指总灰份中不可溶于酸的部分。
4.食品的总酸度是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它的大小可用碱滴定来测定;5.有效酸度是指被测液中H+ 的活度,其大小可用酸度计(即pH计)来测定;6.挥发酸是指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其大小可用蒸馏法分离,再借标准碱滴定来测定;7.牛乳总酸度是指外表酸度和真实酸度之和,其大小可用标准碱滴定来测定。
8.粗脂肪是经前处理而分散且干燥的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回收溶剂后所得到的残留物,即为脂肪(或粗脂肪)。
9.还原糖是所有的单糖和部分的双糖由于分子中含有未缩合羰基具有还原性故称为还原糖。
10.总糖是食品中还原糖分与蔗糖分的总量。
还原糖与蔗糖分的总量俗称总糖量。
11.蛋白质系数是一般蛋白质含氮量为16%,即一份氮素相当于6.25份蛋白质,此数值(6.25)称为蛋白质系数。
12.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13.相对密度(比重)是指物质的密度与参考物质的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的比值。
14.食品理化检验学:是研究和评定食品品质及其变化的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15.食品污染:是指食物中原来含有或者加工时人为添加的生物性或化学性物质,其共同特点是对人体健康有急性或慢性危害。
16.干法灰化:是用高温灼烧的方式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也称灼烧法。
17.湿法消化:利用强氧化剂加热消煮,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
18.样品采集:就是从总体中抽取样品的过程;19.样品: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分析材料。
20.可疑值:在实际分析测试中,由于随机误差的存在,使多次重复测定的数据不可能完全一致,而存在一定的离散性,并且常常出现一组测定值中某一两个测定值与其余的相比,明显的偏大或偏小,这样的值称为可疑值。
21.极值:虽然明显偏离其余测定值,但仍然是处于统计上所允许的合理误差范围之内,与其余的测定值属于同一总体,称为极值。
食品理化检验考试重点汇总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1、食品中无机元素的测定:可分为湿消化法和干灰化法。
2、湿消化法:是在适量的食品样品中,加入氧化性强酸,加热破坏有机物,使得测的无机成分释放出来,形成不挥发的无机化合物,以便进行分析测定。
3、干灰化法:是将食品放在瓷坩埚中,先在电炉上使样品脱离水,炭化,再置于500C-600C 的高温中灼烧灰化。
使样品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气体而挥发,留下的无机物供测定用。
4、扩散法:加入某种试剂使待测物生成气体而被测定,通常在扩散皿中进行。
5、顶空法:常与气相色谱法联用,通常可分为静态和动态分析法。
静态顶空分析法是将样品置于密闭系统中,恒温加热一段时间达平衡后,取出蒸气相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样品待测成分的含量。
动态顶空分析法是在样品顶空分离装置中不断通氮气,使其中挥发性成分随氮气逸出,并收集于吸附柱中,经热解析或溶剂解析后进行分析。
6、固相萃取:实际上就是柱色谱分离方法。
在小柱中填充适当的固定相制成固相萃取柱,当样品液通过小柱时,待测成分被吸留,用适当的溶剂洗涤除去样品基体或杂质,然后用一种选择性的溶剂将待组分洗脱,从而达到分离、净化和浓缩的目的。
第三章食品营养成分分析1粗脂肪:用有机溶剂在索氏提取器中直接提取食品中的脂肪时,因少量脂溶性成分与脂肪混合在一起。
故称粗脂肪。
2总脂肪:在用有机溶剂萃取以前,先加酸或碱进行处理,使食品中结合脂肪游离出来再用有机溶剂萃取后所测得的脂肪。
3维生素: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须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4膳食纤维:指存在于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的多糖类和木质素的总和。
5粗纤维:表示食物中不能被烯酸、稀碱、有机溶剂所荣解,不能为人体消化利用的物质。
6食品: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或饮料,以及传统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药品。
7营养价值: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素和能量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8食品中的营养素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整理
《食品理化检验》整理版第一章1. 食品理化检验的定义与作用答: 定义:研究和评定食品品质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也是从营养、嗜好、卫生角度用数据来探求食品价值的一门学科。
食品理化检验概念:是卫生检验专业中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以分析化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化学为基础,采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研究食品营养成分与食品安全有关成分的理化检验原理和方法的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学科交叉、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作用:<1>有效进行食品卫生管理,保卫人民身体健康;<2>保证和提高出厂产品的质量;<3>科研工作中开发新产品的重要手段。
2. 食品理化检验的内容<1>食品的感官检查;<2>食品营养成分的检验;<3>保健食品的检验;<4>食品添加剂的检验;<5>食品中有毒有害成分(污染物)的检验:生物性污染: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化学性污染:农药、兽药、重金属、生物毒素和其他化学物质;<6>食品辅料(容器和包装材料)的检验;<7>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快速鉴定;<8>转基因食品的检验。
3. 食品理化检验的方法与发展趋势答:(1)方法:常用方法可分四大类:感官检查、物理检测、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
<1>感官检验法:利用人体的感觉器官(眼、耳、鼻、口、手等)的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对食品的色、香、味、形和质等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检验方法。
①如果食品的感官检查不合格,直接判断为不合格食品。
②一般嗅觉的敏感度远高于味觉。
③触觉检查:用手接触食品,检查食品的轻重、软硬、弹性、粘稠、滑腻等性质。
④对于鱼、肉制品、海产品等应检查食品的组织状态、新鲜程度、保存效果等现象。
<2>物理检测:通过测定物质特有的物理性质来求出被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Eg:相对密度法、折光率法、旋光法、黏度法、镜检法等相对密度:测液体浓度与纯度相对密度的测定: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可反映液态食品的浓度和纯度。
食品理化检测基础知识汇总
食品理化检测基础知识汇总器皿玻璃器皿的分类(1)容器类:用以贮存或运输液体或气体,以及在其中进行化学反应的各种玻璃器皿。
如:试剂瓶、烧杯、烧瓶(锥形、球形)、试管、比色管等。
容器类玻璃器皿的原料有软质玻璃(不可加热)和硬质玻璃(可加热),在使用时应加以注意。
(2)量器类:用以计量液体体积的玻璃器皿。
量器的制作原料是白玻璃(软质玻璃),不宜加热。
量器分为量入式和量出式。
量入式:只有量瓶和具塞量筒两种,主要用于定容。
量出式:如滴定管、吸管、量筒、量杯等。
a.量筒和量杯:用于量取要求并不精确的液体体积,例如配制百分浓度,体积比的浓度等的溶液。
量筒的容量允许误差大致相当它的最小分度值。
b.量瓶:全称单标线容量瓶,用于配制标准溶液和定容实验,是精确的量入用量具。
量瓶是细长颈薄壁的平底容器,瓶颈上刻有一条环型标线,瓶壁标有容积及其检定时的温度。
c.吸管:又称移液管,是做精确量出用的量具,有分度吸管和单标线吸管两种。
d.滴定管:容量分析中的基本测量仪器,有常量和微量两个等级。
在使用上分为酸式(具塞)和碱式(不具塞)两大类。
(3)其他常用玻璃器皿a.冷凝管作用:在蒸储和回流中把蒸汽冷凝成液体。
分类:蛇形、球形、直形、空气冷凝管。
注意:使用时冷却水管接下口,出水管接上口,不得接反。
b.干燥器作用:存放烘干的样品、试剂、称量瓶等,保存需要防潮的小型仪器。
注意:盖口磨砂玻璃平面涂以凡士林,打开盖子时只能推开,不能揭开。
长期不用打不开时,可用热毛巾捂热开之。
c.漏斗分类:普通玻璃漏斗、砂芯漏斗、分液漏斗。
玻璃器皿的洗涤玻璃仪器清洁与否能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因此,应十分重视玻璃仪器的洗涤。
实验室中常用肥皂、洗涤剂、洗衣粉、去污粉、洗液、和有机溶剂等清洗玻璃仪器。
肥皂、洗涤剂等用于清洗形状简单、能用刷子直接刷洗的玻璃仪器,如烧杯、试剂瓶、锥型瓶等;洗液主要用于清洗不易或不应直接刷洗的玻璃仪器,如吸管、容量瓶、比色管等。
食品理化检验汇总
食品理化检验加粗下划线的为老师上课要求掌握的,仅供参考第一章绪论1.食品理化检验的内容:食品的感官检查、食品营养成分的检查、保健食品的检验、食品添加剂的检验、食品中有毒有害成分的检验、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的检验、化学性食品中毒的快速鉴定、转基因食品的检验。
2.食品理化检验常用的方法:感官检查(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物理检测比重:现称相对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同温度下的纯水质量的比值。
我国规定标准温度是20℃。
1)比重瓶法:环境温度不能超过20 ℃2)比重计法①酒精比重计:测定酒中酒精的含量(V/V);②乳稠度计:测定牛乳的比重③锤度计:测定蔗糖的浓度(注:比重计法测定结果不如比重瓶法准确)3.薄层色普法;将适当细度的吸附剂作为固定相涂布在平板上形成薄层,把试样点在薄板上,然后用溶剂展开4. 标准分析方法的制定(一)分析方法的建立1、检测条件的优化2、校准曲线的绘制3、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4、干扰试验5、实际样品的测定6、方法性能指标的评价(二)标准分析方法的研制程序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4.5.6.7为ppt上补充内容)4.极性大的被分离物,要选吸附能力小的吸附剂,但展开剂的极性应选大的。
5.死时间(tM ):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物质进入色谱柱时,从进样到出现峰极大值所需的时间称为死时间6.保留时间tR 试样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峰极大点时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保留时间.7.调整保留时间tR′:某组份的保留时间扣除死时间后称为该组份的调整保留时间,即: tR′= tR-tM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8. 食品样品的采样原则:1)样品对总体应该有充分的代表性。
2)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食品的理化性质,防止待测成分的损失或污染。
9、食品样品的采集方法(具有相同属性的食品样品的采集):袋装样品按 (袋数 /2 )^ 1/2进行抽样,采用四分法缩分四分法1)固体颗粒或粉体混匀后采用三层(上、中、下)五点(周围四点和中心)法采样2)液体或半流体混匀后采样3)组成不均匀固体食品采样采样量:1.5Kg, 供检验、复查、备查用10.食品样品的保存原则:防止污染、防止腐败变质、稳定水分、固定待测成分11.食品样品的保存应做到净、密、冷、快。
食品理化检验 复习提纲
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检验
基因重组体构成元件有哪些 CTAB法提取和纯化DNA的原理 PCR过程的三个基本步骤 PCR反应的五个主要因素是什么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原理, TaqMan荧光探针的工作原理
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快速检验
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概念 水溶性毒物的提取方法 斯-奥氏法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雷因许氏试验的原理 快速鉴定有机磷农药的原理 和方法
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的卫生检验 食品器具和包装材料的种类及其主 要卫生问题
浸泡试验的定义,试验选用的浸泡 试剂有哪些,用以模拟那些食品? 食品器具和包装材料检验的主要项 目及其方法
食品掺伪的检验
食品掺假、食品掺伪的定义 乳与乳粉掺伪的检验 为什么要测定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其常 用测定方法有哪些? 酸酱油
几类常见食品的卫生检验
磷化物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原理、方法 (蒸馏吸收装置) 马拉硫磷铜络合物比色法的原理、注意 事项及说明 油脂酸价的定义,测定原理、滴定反应 过程中出现浑浊或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 解决方法有哪些? 极性组分的定义、测定原理。
几类常见食品的卫生检验
水产品中无机砷的分离方法及原理 酸提取巯基棉法分离有机汞的原理及操 作要点 罗紫-哥特里及盖勃氏法测定乳脂的原理 酒中的常见杂质有哪些及其来源
理化检验复习资料
食品理化检验学:是研究和评定食品品质及其变化的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食品污染:是指食物中原来含有或者加工时人为添加的生物性或化学性物质,其共同特点是对人体健康有急性或慢性危害。
干法灰化:是用高温灼烧的方式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也称灼烧法。
湿法消化:利用强氧化剂加热消煮,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
样品采集:就是从总体中抽取样品的过程;样品: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分析材料。
可疑值:在实际分析测试中,由于随机误差的存在,使多次重复测定的数据不可能完全一致,而存在一定的离散性,并且常常出现一组测定值中某一两个测定值与其余的相比,明显的偏大或偏小,这样的值称为可疑值。
极值:虽然明显偏离其余测定值,但仍然是处于统计上所允许的合理误差范围之内,与其余的测定值属于同一总体,称为极值。
极值是一个好值,这是必须保留。
异常值:可疑值与其余测定值并不属于同一总体,超出了统计学上的误差范围,称为异常值、界外值、坏值,应淘汰。
总酸度: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
有效酸度:指被测溶液中H+ 的浓度。
挥发酸:指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
酸性食品:经消化吸收、代谢后,最后在人体内变成酸性物质,即能够产生酸性物质的称为酸性食品。
碱性食品:代谢后能够产生碱性物质的食品。
物理检验法:根据食品的物理常数与食品的组成及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检测的方法称为物理检验法。
灰分:食品经灼烧后所残留的无机物质称为灰分。
一般食品中的灰分是指总灰分而言。
酸价(又叫酸值):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它是脂肪分解程度的标志。
油脂的过氧化值:是指100g油脂中所含的过氧化物,在酸性环境下与碘化钾作用时析出碘的克数。
TBA值:每千克样品中所含丙二醛的毫克数,即为硫代巴比妥酸值,简称TBA值。
印胆:胆囊的通透性增加,胆汁外溢,绿染肝脏和临近器官。
脊椎旁红染:腐败菌沿血管蔓延,血液渗出红染周围组织,特别是脊椎旁纵行大血管最为明显,即所谓“脊椎旁红染”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理化检测
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按其发生作用的范围和审批权限可分为4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行业食品安全标、地方食品安全标、企业食品安全标
误差分类:
⒈系统误差:
⑴方法误差:由分析方法本身造成的误差。
⑵仪器误差:由仪器本身不够精确造成的误差。
⑶试剂误差:由于试剂不纯或蒸馏水不纯、含有待测物或干扰物导致的系统的误差。
⑷操作误差:由于检测人员对检测操作不熟练或有不良的习惯,个人对终点颜色敏感性不同,对刻度读数不正确等引起的分析误差。
⒉偶然误差
⒊过失误差
样品的采集简称采样(又称检样、取样、抽样),是为了进行检验而从大量物料中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样品分类
按照样品采集的过程,依次得到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三类
⒈检样:
⒉原始样品:
⒊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按规定的方法经混合均匀,分出一部分做检验用,称为平均样品。
从平均样品中分出三份:一份用于全部检验项目检验;一份用于对检样结果有争议或分歧时做复检用,称为复检样品;一份作为保留样品,须封存保留一段时间(通常为1个月),以备有争议时再做检验,但易变质食品不作保存。
湿法分解样品,又称消化法,是通过加入液态强氧化剂对样品进行加热处理,是样品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分解。
感官分5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从生理学角度来看:甜、酸、苦、咸为基本味觉,人对咸味的感觉最快,对苦味的感觉最慢,但苦味比其他的味觉都敏感。
消杀现象:也称为味的掩蔽和变调现象。
两种刺激同时或先后出现时,一种造成另一种刺激的感觉丧失或发生根本变化的现象,如喝了浓食盐水后再喝普通水会感到甜。
感官分析实验室,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实验区和样品制备区。
感官分析评价员分类:⒈评价员⒉优选评价员⒊专家评价员
三点检验法又称三角检验法。
密度和相对密度
密度指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相对密度指某一温度下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某一温度下水的质量之比。
密度测定方法:密度瓶法、密度天平法(韦氏天平法)、密度计法。
折光仪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测出临界角而得到物质折射率的仪器。
海沙的作用:①防止表面硬皮的形成;②可以使样品分散,减少样品水分蒸发的障碍。
减压干燥法(真空干燥法)原理,利用食品中水分的物理性质,在达到40~53kPa压力后加热至60℃±5℃,采用减压烘干方法去除试样中的水分,在通过烘干前后的称量数值计算出水分含量。
蒸馏法适用于含较多挥发性物质的食品。
如油脂、香辛料等。
试述瓷坩埚的预处理方法。
坩埚用1:4(体积比)盐酸煮沸1~2h,洗净,晾干,用FeCl3与蓝墨水的混合液在坩埚外壁及盖上编号,550℃±25℃下灼烧0.5h,移至炉口冷却到200℃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准确称重,重复灼烧至前后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5mg为恒重。
为什么要进行炭化?
⒈防止在灼烧时,试样中的水分急剧蒸发使试样飞扬;
⒉防止糖、蛋白质、淀粉在高温下发泡膨胀而溢出坩埚;
⒊不经炭化而直接灰化,碳粒易被包住,灰化不完全。
灰分测定时,灰化不完全的解决方法有哪些?
⒈加去离子水溶解
⒉添加硝酸、双氧水的氧化剂
⒊添加碳酸铵等疏松剂
⒋加入醋酸镁、硝酸镁等助灰化剂
o T指滴定100ml牛乳样品所消耗0.1000mol/L的NaOH溶液的毫升数。
通常新鲜牛乳的酸度为16o T~18o T。
对颜色深食品处理:1.水稀释;2.活性炭吸附;3.若颜色太深,用电位滴定。
有一食醋试样,欲测定其总酸度,因颜色过深,用滴定法终点难以判断,故拟用电位法滴定,如何进行测定?写出具体的测定方案?
用PH计来判断终点。
1.样品溶液中插入PH计的玻璃电极。
2.然后用标准碱滴定食醋(食醋稀释)。
3.随着碱的滴定,食醋中氢离子活度会不断降低,反映到pH计上就是读数不断的上升。
4.当pH计上读数为8.20,到达终点。
5.我们就可以根据消耗的体积求出食醋的总酸度。
索氏抽提测定脂肪含量时,有哪些需要我们在操作过程中加以注意的?(至少说出6个);
1.装样品的滤纸筒一定要严密,不能往外漏样品,但也不要包得太紧影响溶剂渗透。
2.对含多糖及糊精的样品,要先以冷水使糖及糊精溶解,经过滤除去,将残渣连同滤纸一起烘干,放入抽提管中。
3.抽提时水浴温度不可过高,以每分钟从冷凝管滴下80滴左右,每小时回流6~12次为宜,抽提过程应注意防火。
4.抽提剂乙醚是易燃,易爆物质,应注意通风并且不能有火源。
5.样品滤纸筒的高度不能超过虹吸管,否则上部脂肪不能提尽而造成误差。
6.在抽提时,冷凝管上端最好连接一支氯化钙干燥管,如无此装置可塞一团干燥的脱脂棉球。
这样,可防止空气中水分、杂质进入!
7.样品和醚浸出物在烘箱中干燥时,时间不能过长,以防止极不饱和的脂肪酸受热氧化而增加质量。
8.脂肪烧瓶在烘箱中干燥时,瓶口侧放,以利空气流通。
而且先不要关上烘箱门,与90°C以下鼓风干燥10—20min,驱尽残余溶剂后再将烘箱门关紧,升至所需温度。
9.乙醚若放置时间过长,会产生过氧化物。
过氧化物不稳定,当蒸馏或干燥时会发生爆炸,故使用前应严格检查,并除去过氧化物。
罗紫.哥特里法测定奶粉脂肪含量时,加入氨水、乙醇、乙醚及石油醚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氨水:使酪蛋白钙盐变成可熔解盐,破坏脂肪球膜。
乙醇:是熔解于氨水的蛋白质沉淀析出。
乙醚:提取脂肪。
石油醚:降低乙醚的极性,使乙醚与水不混溶,只抽提脂肪,并使分层明显。
测定一般食品(结合态脂肪少)的脂肪含量用索氏抽提法;测定乳及乳制品中脂肪含量用罗紫--哥特法;对于含磷脂较多的鱼、贝、肉、蛋等,测定其脂肪含量用氯仿-甲醇法。
有机物破坏法有哪几种方法?各自有何优缺点?
干法灰化
优点:①安全;②通常坩埚可处理大量样品;③灰化后的灰分可用于测定大多数的微量元素。
缺点:①时间长;②设备昂贵;③挥发性元素有损失;④矿物质组分和坩埚之间的可相互作用。
湿法灰化
优点:①有机物分解速度快,所需时间短;②由于加热温度低,可减少金属挥发逸散的损失。
缺点:①产生有害气体;②初期易产生大量泡沫外溢;③试剂用量大,空白值偏高。
简述经典的蛋白质测定过程中,每一步颜色的变化。
经典的蛋白质测定过程中,需要对样品进行湿法消化,湿法消化过程中需要加入哪些物质,各有什么用途,以及消化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索氏抽提法提取游离脂肪。
酸水解法测得的为游离和结合脂肪的总量。
氯仿-甲醇法测定磷脂含量高的样品
还原糖的测定过程中,需要进行预滴定,简述预滴定的目的以及操作要点?
预滴定目的:
一是本法对样品溶液中还原糖浓度有一定要求,通过预测可调节样品中还原糖浓度,使预测时消耗样液量在10ml左右。
二是通过预测可知道样液大概消耗量,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还原糖预滴定的操作要点:
1、趁热以先快后慢的速度滴加试样溶液。
2、始终保持溶液呈沸腾。
3、溶液蓝色变淡时,以每2秒一滴滴定。
㈠为什么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要分别贮存,用时才能混合?
酒石酸铜络合物长期在碱性条件下会慢慢分解析出氧化亚铜沉淀,使试剂有效浓度降低。
㈡为什么滴定必须在沸腾条件下进行?
⒈可以加快还原糖与铜离子反应速度;⒉防止空气进入,使还原型次甲基蓝和氧化亚铜不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为什么要在氨基酸态氮含量测定过程中加入中性甲醛?
根据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中性甲醛与氨基结合,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碱性,这样就可以用NaoH标液滴定―COOH,并用间接法测定氨基酸的总量。
还原型抗坏血酸可以还原染料2,6-二氯靛酚。
2%偏磷酸和2%草酸是浸提Vc较为理想的浸提剂,可防止Vc被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