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16).doc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一、引言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医疗操作、设施、环境等因素引起的新发感染。
为了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制定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和适合范围本规范的目的是规范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适合于各级医疗机构的病区,包括普通病区、重症监护病区等。
三、管理要求1. 病区感染管理团队的组建和职责分工病区应组建感染管理团队,包括感染科医生、护士、微生物实验室人员等。
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负责病区感染防控工作的规划、实施和监督。
2. 感染监测和报告病区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报告。
监测内容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等。
报告应及时准确,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3. 感染预防和控制(1)手卫生: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包括洗手、消毒等,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环境清洁:病区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特殊是高风险区域和设备。
(3)器械消毒和灭菌:医疗器械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消毒和灭菌,确保无菌状态。
(4)使用抗生素的合理性: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
(5)预防性隔离: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防止疾病传播。
4. 培训和教育病区应定期组织感染管理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水平。
培训内容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感染监测和报告等。
5. 病例讨论和经验总结病区应定期组织病例讨论和经验总结,分享感染防控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措施。
四、监督与评估医院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病区的感染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
五、附则本规范的具体实施细则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制定,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六、结语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一、引言感染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应该得到严格执行。
本文旨在制定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准操作流程,以确保医疗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概述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是指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操作流程。
该规范涵盖了感染预防、感染监测、感染控制、感染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三、感染预防1. 手卫生:医护人员应经常进行手卫生,包括使用洗手液或洗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
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污染物品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血液、体液等情况下,务必进行手卫生。
2. 隔离措施:根据不同的感染类型,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空气传播感染、飞沫传播感染、接触传播感染等。
3. 感染控制:定期检查病区的环境卫生情况,保持病区的清洁和干燥。
对于患者的床位、器械、设备等进行定期消毒和清洁。
4. 使用规范化的医疗器械:医护人员应按照规定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四、感染监测1. 感染监测指标:制定感染监测指标,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感染类型等。
通过定期监测感染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2. 数据收集和分析:建立感染监测数据库,收集和记录感染相关数据。
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感染高发的原因和规律,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五、感染控制1. 感染控制委员会:成立病区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
委员会应包括感染科医生、护士长、感染控制专家等。
2. 感染控制流程:制定感染控制的标准操作流程,包括感染预防、感染监测、感染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确保医护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3. 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感染控制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操作水平。
包括手卫生培训、隔离措施培训、医疗器械使用培训等。
六、感染处理1. 感染报告和处理:医护人员应及时报告发现的感染事件,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2016)
附59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WS/T 509-2016) Regul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eal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e2016-12-27发布 2017-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本标准起草人:王力红、吴安华、安友仲、李卫光、赵霞、张京利、李六亿、杜斌。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要求、建筑布局与必要设施及管理要求、人员管理、医院感染的监测、器械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手卫生要求、环境清洁消毒方法与要求、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要求、便器的清洗与消毒要求、空气消毒方法与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依据有关规定设置的ICU。
传染病医院ICU及儿科和新生儿ICU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可结合专业特点,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2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 2003年版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原卫生部 2003年版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原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3年版消毒管理办法原卫生部 2002 年版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分析, 并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20
消毒相关监测
应根据病区采用的消毒方法, 按照WS/T367要求开 展相应监测。使用不稳定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 过氧乙酸等时, 应现配现用, 并在每次配制后进 行浓度监测, 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采用紫外线灯进行物体表面及空气消毒时, 应按 照WS/T367的要求, 监测紫外线灯辐照强度。
本标准规定了病区医院感染的管理要求、布局与设施、医 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职业防护。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
10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应积极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应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落实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手卫生应遵循WS/T313的要求;隔离工作应遵循 WS/T311的要求;消毒灭菌工作应遵循WS/T367的要求。
应遵循医院及本病区医院感染相关制度。
应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 按照医院的要求进行报告。
应了解本病区、本专业相关医院感染特点, 包括感染 率、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16
在从事无菌技术诊疗操作如注射、治疗、换药等时, 应遵 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应遵循国家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原则, 合理使用抗菌 药物。
保洁员、配膳员等应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清洁、消毒等 知识和技能
17
教育与培训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组织本病区医务人 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 并做好考核。
1993年3~4月安徽省黄山市某医院妇产科婴儿室发生新生 儿柯萨奇病毒B3感染爆发。14例患儿发病, 10例死亡, 病 死率71.4%。经调查是由一名感染柯萨奇B族病毒且已发病 的产妇将病毒携带入院, 感染其婴儿并染及同居一室的其 他产妇和新生儿, 造成暴发。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一、引言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是为了保障病区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防止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传播而制定的标准。
本规范旨在提供病区感染管理的指导原则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二、管理原则1. 领导重视: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病区感染管理工作,确保资源的充足和支持。
2. 多学科合作:病区感染管理工作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生、护士、感染控制科、药剂科等。
3. 预防为主: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4. 指导和培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培训,确保医务人员了解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操作规程。
三、感染控制措施1. 感染监测:建立有效的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事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感染预防:制定适当的感染预防策略,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灭菌、个人防护等。
3. 患者筛查:对高危患者进行感染筛查,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感染的传播。
4. 抗生素管理: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5. 医疗器械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有效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6. 废物管理:建立规范的废物管理制度,包括医疗废物、污染废物和一般垃圾的分类和处理。
7. 感染控制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其感染管理的意识和技能。
四、感染管理评估1. 定期评估:定期对病区的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2. 感染事件报告:建立感染事件报告制度,确保感染事件的及时报告和处理。
3. 数据分析:对感染事件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感染的风险因素和改进措施。
4.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持续跟踪和改进感染管理工作。
五、应急管理1. 突发事件应对: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对突发感染事件进行应对和处理。
2. 传染病报告: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治疗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 人员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应急管理的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引言二、基本原则1.综合预防为主:注重从源头上控制感染的发生,减少感染的传播途径。
2.科学依据:制定感染管理制度需充分依据临床实践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科学性和合法性。
3.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类型和级别的感染将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确保科学的分类管理。
4.全员参与:感染管理是医护人员共同的责任。
全员参与,形成合力,推动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
5.持续改进:感染管理制度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进行修订和改进。
三、感染管理流程1.患者感染筛查:出院前对高危患者进行感染筛查,确保感染隐患及时发现。
2.感染监测与报告: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及时收集、分析和报告感染数据,为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3.感染源控制:对感染源进行有效控制,如隔离观察、消毒灭菌等。
4.交叉感染预防:对可能引起交叉感染的因素进行全面排查,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5.医疗器械管理: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管理,确保器械的洁净与消毒灭菌的有效性。
6.用药管理:建立合理用药制度,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等,预防耐药菌的出现。
7.手卫生与个人防护: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培训,确保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8.教育培训与质控:定期组织感染防控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和操作技能。
9.终末消毒:对病房和设备进行定期终末消毒,保障环境清洁与卫生。
四、感染类别与管理措施1.呼吸道感染:加强开展呼吸道感染监测,规范手术室及病区的空气净化工作。
2.导尿相关感染:严格遵循导尿操作规范,保持导尿管清洁并定期更换。
3.血液感染:加强输血安全管理,坚持无菌操作原则。
4.手术切口感染:加强手术准备工作,符合手术感染防控要求,严格手术无菌操作。
5.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对插管和导管操作加强监督、纠正,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五、感染管理的考核与奖惩1.定期评估与考核:设立感染管理考核指标,并定期对各病区进行评估和考核。
2.奖励与激励机制:对感染管理工作表现优秀的个人和病区给予奖励和激励,提高工作积极性。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一、引言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发感染。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被制定出来。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内容和要求。
二、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目标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目标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并提高医院的声誉和信誉。
三、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原则1. 领导重视: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确保其有效实施。
2. 多学科合作:病区医院感染管理需要各科室之间的密切合作,包括感染科、临床科室、药学部门等。
3. 预防为主: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环境卫生等。
4. 个体化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感染管理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和治疗。
5. 持续改进:病区医院感染管理需要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
四、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内容1. 感染监测与报告病区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报告,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扩散。
2. 感染预防措施(1)手卫生: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手卫生程序进行手卫生,包括洗手和使用合适的消毒剂,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消毒灭菌:对医疗器械、器械表面、病区环境等进行规范的消毒灭菌,确保无菌操作和无菌环境。
(3)环境卫生:病区应保持清洁、整洁的环境,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防止细菌滋生和传播。
(4)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隔离衣等,减少感染的风险。
3. 感染控制(1)感染源控制: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感染源,如隔离措施、手术切口处理等。
(2)交叉感染控制:通过严格的隔离措施、器械的单独使用、病区环境的清洁等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药物使用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误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
o 5.5 普通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o 1. 建筑布局 在病区的末端,应设一间或多间隔离病室。
o 2. 隔离要求
o 1.
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宜分室安置。
o 2.
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
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0.8m。
集束化防控 (CAUTI)
各类导管标识清楚
6、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7、—次性医疗器械的管理
8、医疗废物的管理
2017-5-3089
六、职业防护
o强调标准预防、暴露的局部处理及暴露 后的评估与追踪,具体包括:
-- 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在工作中执行标准预防的具 体措施;
-- 存在职业暴露风险者,如无免疫史并有相关疫苗可供 使用,宜接种相关疫苗;
3:明确病源体污染,可参考WS/T367提供的方法进行消毒。
ICU病房清洁卫生落实表
2017-5-3062
地巾、抹布分区分颜色使用
2017-5-3063
现状:
目标:集中清洗消毒烘干
地巾及抹布在病房的存放
2017-5-30
66
(5)消毒物品与无菌物品的管理
现配现用;不超过2小时
开瓶日期、失效期
落总数≤10CFU/cm2 ,或自 然菌减少1 个对数值以上
高度风险区域 消毒级 湿式卫生,可 ≥2 要求达到区域内环境表面菌
采 用清洁剂辅
落总数符合GB15982要求
助清 洁
高频接触的环 ≥2 境 表面,实施 注21::凡各开类展风侵险入区性域操的作环、境吸表中 毒痰、面等一低高旦水度发平危生消险患诊者疗体活液动、结血束液后、,排应泄立物即、实分施泌环物境等清污洁染与时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发感染。
病区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域之一,因此,建立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对于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内容和要求。
二、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目的1. 提高病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控意识;2. 规范病区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率;3. 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医疗质量;4. 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降低医疗费用。
三、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内容1. 人员管理(1)病区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医院感染防控培训,了解感染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2)医务人员应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帽子等;(3)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勤洗手、正确使用洗手液或者消毒剂;(4)病区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感染。
2. 环境管理(1)病区应保持清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扫;(2)医疗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正常运行;(3)病区应有足够的通风设施,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4)病区内应设置合理的废弃物处理区域,及时清理和处理医疗废弃物。
3. 感染预防措施(1)病区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感染预防控制制度,明确各项预防措施的责任人和执行标准;(2)加强患者的感染预防宣教,提高患者对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3)病区应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4)病区内应设立隔离病房,对于疑似或者确诊感染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感染传播。
四、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1.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包括洗手、消毒、戴手套等;2. 建立健全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3. 定期开展感染防控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4. 病区内应配备充足的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设备,确保防护措施的有效性;5. 加强病区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医疗环境;6. 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感染防控措施;7.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进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 3.职责 • (1)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 结合本病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 制度,并组织实施。 • (2)根据本病区主要医院感染特点,如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 主要病原体、主要侵袭性操作和多重耐药菌感染,制定相应的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及流程,并组织落实。 • (3)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本病区的医院感染监测,及时 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并应定期对医院感染监测、防控工作的落 实情况进行自查、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做好相应记录。 • (4)结合本病区多重耐药菌感染及细菌耐药情况,落实医院抗 菌药物管理的相关规定。 • (5)负责对本病区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 (6)接受医院对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与指导, 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改进措施,评价改进效果,做好相应记 录。
四、布局与设施
• 1.病区内病房(室)、治疗室等各功能区域内的房间应 布局合理,洁污分区明确。 • 2.收治传染病患者的医院应具备隔离条件,独立设 区,病房内通风良好 • 3.设施、设备应符合医院感染防控要求,应设有适 于隔离的房间和符合WS/T313要求的手卫生 • 4.治疗室等诊疗区域内应分区明确,洁污分开,配 备手卫生设施;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没有 与室外直接通风条件的房间应配置空气净化装置。 • 5.新建、改建病房(室)宜设置独立卫生间,多人房间 的床间距应大于0.8m,床单元之间可设置隔帘,病 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3床;双排不应超过6床。
• 7.医疗废物及污水的管理
• (1)应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 • (2)医疗废物的管理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 要求。正确分类与收集,感染性医 • 疗废物置黄色废物袋内,锐器置于锐器盒内 • (3)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放入感染性废物袋内,但应在标签上注明。 • (4)医疗废物容器应符合要求,不遗洒;标识明显、正确,医疗废 物不应超过包装物或容器容量的3/4,应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封闭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 • (5)隔离的(疑似)传染病患者或隔离的非传染病感染患者产生的医疗 废物应使取层包装物包装,并及时密封。 • (6)不应取出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医疗废物。 • (7)应有具体措施防止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一旦发生前 述情形时,应按照本单位的规定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 (8)应与医院内转运人员做好交接登记并双签字,记录应保存3年。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
五、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六)、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①应遵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②应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表现/体征等,合理选 用抗菌药物。 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实行分级管理。 ④应严格掌握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经指定的专业技术 人员会诊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的医师开具处方。 ⑤预防性使用应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除外),品种选择和使 用疗程合理。I类切口预防使用时间原则上≤24小时。
五、医院感染防控
(一)、标准预防
5.接触患者粘膜或破损的皮肤时 应戴无菌手套。
6.应密封运送被血液、体液等污 染的被服。 7.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探视者、 医务人员等应采取呼吸道卫生/ 咳嗽礼仪相关感染控制措施。
五、医院感染防控
(二)、手卫生
1.应配备手卫生设施:洗手五件套:包括洗手池、洗手液 (肥皂)、干手设施(如干手纸巾)、速干手消毒剂,设施 位置方便医务人员和患者使用;有醒目、正确的手卫生标识, 包括洗手流程图和洗手图示等。 2.清洁剂、速干手消毒剂宜为一次性包装。 3.有自查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二、管理要求
• 人员要求:医、护、工
强调:
1、应接受院感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2、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落实具体措施,应遵循手卫生、隔离、消毒灭菌 工作的要求。 3、应掌握并遵循医院及本病区医院感染相关制度及流程。 4、应开展医院感染监测,按医院要求进行报告。 5、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6、应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7、保洁员、护工、配餐员应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应的清洁、消毒等知识和技 能。
《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名词术语 -病区 ward area -病室(房)Inpatient room -治疗准备室 Treatment preparation room -治疗室 Treatment room -处置室 Disposal room -床单元bed unit -污物间 Storage filth room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5102016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 S/T510-2016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510—2016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Regulationfor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controlinwardinhealthcarefacilities2016-12-27发布2017-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清华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六亿、巩玉秀、王力红、刘运喜、李卫光、侯铁英、刘翠梅、贾会学、刘坤、马小军、高凤莉。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病区医院感染的管理要求、布局与设施、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职业防护。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其他部门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T213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19193疫源地消毒总则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T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2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8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2004年)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2016)
附59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WS/T 509-2016)Regul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eal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e2016-12-27发布2017-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本标准起草人:王力红、吴安华、安友仲、李卫光、赵霞、张京利、李六亿、杜斌。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要求、建筑布局与必要设施及管理要求、人员管理、医院感染的监测、器械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手卫生要求、环境清洁消毒方法与要求、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要求、便器的清洗与消毒要求、空气消毒方法与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依据有关规定设置的ICU。
传染病医院ICU及儿科和新生儿ICU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可结合专业特点,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2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2003年版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原卫生部2003年版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原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版消毒管理办法原卫生部2002 年版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接受诊疗的患者在住院期偶尔出院后发生的新的感染。
病区是医院感染最容易发生的地方之一,因此,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病区环境管理1.1 清洁和消毒- 病区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特殊是常接触的物品和区域,如床铺、浴室、洗手间等。
-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和方法,确保有效杀灭病原体。
- 建立清洁和消毒的标准操作程序,培训医护人员正确操作。
1.2 空气质量管理- 病区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空气流动,减少污染物的积聚。
- 定期清洁和维护空调和通风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 控制病区内的湿度和温度,避免过高或者过低。
1.3 废物管理- 建立科学的废物分类和处理制度,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和处置。
- 严格执行废物分类和包装要求,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 定期清理废物存放区,保持整洁和无臭。
2. 患者管理2.1 感染筛查和诊断- 对入院患者进行感染筛查,及时发现潜在感染源。
- 严格执行感染诊断标准,确保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2.2 感染控制措施- 根据感染类型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如手卫生、隔离措施等。
- 建立感染控制培训计划,培训医护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和执行感染控制措施。
2.3 抗生素使用管理- 制定抗生素使用指南,明确抗生素的适应症和使用原则。
- 加强抗生素使用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当使用行为。
- 定期开展抗生素使用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抗生素合理使用意识。
3. 医护人员管理3.1 健康管理- 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减少感染风险。
- 加强医护人员健康教育,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和行为。
3.2 手卫生- 强调医护人员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和频率,如正确洗手、使用洗手液等。
- 建立手卫生监测机制,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行为进行监测和评估。
3.3 职业培训- 定期开展感染控制和管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2016)
附59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WS/T 509-2016)Regul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eal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e2016-12-27发布2017-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本标准起草人:王力红、吴安华、安友仲、李卫光、赵霞、张京利、李六亿、杜斌。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要求、建筑布局与必要设施及管理要求、人员管理、医院感染的监测、器械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手卫生要求、环境清洁消毒方法与要求、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要求、便器的清洗与消毒要求、空气消毒方法与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依据有关规定设置的ICU。
传染病医院ICU及儿科和新生儿ICU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可结合专业特点,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2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2003年版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原卫生部2003年版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原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版消毒管理办法原卫生部2002 年版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16)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2016)来源:卫生计生委1 围本标准规定了病区医院感染的管理要求、布局与设施、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职业防护。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其他部门可参照执行。
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T 21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 19193 疫源地消毒总则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WS/T 312 医院感染监测规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WS/T 368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人民国原卫生部2004年)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病区ward area由一个护士站统一管理的多个病室(房)组成的住院临床医疗区域,与佳院部公用区域或公用通道由门分隔。
一般包括病室(房)、护士站、医生办公室、医务人员值班室、治疗室、污物间等。
3.2 病室(房)inpatient room病区住院患者接受医学观察、诊疗、睡眠、休息和就餐的房间,一般配备床单元、隔离帘、座椅、呼叫系统、氧源、负压吸引系统、手卫生设施、卫生间、非医疗废物桶等。
3.3 床单元bed unit病室(房)为每位住院患者配备的基本服务设施,一般包括病床及其床上用品、床头柜、床边治疗带等。
4 管理要求4.1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4.1.1 要求应建立职责明确的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小组人员职责明确,并落实。
4.1.2 人员构成4.1.2.1 病区负责人为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一、引言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旨在确保医院病区内的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本规范适合于所有医院病区,包括普通病区、重症监护病区和手术病区等。
二、病区感染管理责任1. 病区感染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为了有效管理病区感染,每一个病区应设立病区感染管理委员会,由病区主任、感染控制专家、护士长、医师代表等组成。
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感染控制策略,培训医务人员,定期评估感染风险和监测感染发生率。
2. 病区感染管理责任的明确每位医务人员都应明确自己在感染管理中的责任,包括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遵守手卫生规范、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等。
病区主任应确保医务人员接受相关培训,并定期进行感染管理绩效评估。
三、感染控制策略1. 手卫生每位医务人员都应遵守正确的手卫生规范,包括使用洗手液或者洗手液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正确洗手的步骤包括湿润双手、涂抹适量洗手液、搓揉手心、指缝、指尖、手背、手腕等部位,并用流动水冲洗干净,最后用纸巾擦干双手。
2. 防护装备医务人员在进行与感染相关的操作时,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服等。
佩戴前应检查装备是否完好,并严格按照正确的穿脱顺序进行操作。
3. 医疗废物管理病区应建立规范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包括正确分类、密闭储存和定期清理。
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医疗废物,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4. 感染病例管理病区应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以防止感染的传播。
感染病例的隔离应根据感染类型和传播途径进行,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等。
5. 环境清洁和消毒病区应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和消毒,包括床铺、病房、洗手间等。
清洁和消毒应使用符合标准的消毒剂,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确保病区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四、感染风险评估和监测1. 感染风险评估病区感染管理委员会应定期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包括评估感染源、易感人群和传播途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16)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病区医院感染的管理要求、布局与设施、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职业防护。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其他部门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T 21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 19193 疫源地消毒总则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2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8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2004年)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病区ward area由一个护士站统一管理的多个病室(房)组成的住院临床医疗区域,与佳院部公用区域或公用通道由门分隔。
一般包括病室(房)、护士站、医生办公室、医务人员值班室、治疗室、污物间等。
3.2 病室(房)inpatient room病区内住院患者接受医学观察、诊疗、睡眠、休息和就餐的房间,一般配备床单元、隔离帘、座椅、呼叫系统、氧源、负压吸引系统、手卫生设施、卫生间、非医疗废物桶等。
3.3 床单元bed unit病室(房)内为每位住院患者配备的基本服务设施,一般包括病床及其床上用品、床头柜、床边治疗带等。
4 管理要求4.1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4.1.1 要求应建立职责明确的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小组人员职责明确,并落实。
4.1.2 人员构成4.1.2.1 病区负责人为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
4.1.2.2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包括医师和护士。
4.1.2.3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宜为病区内相对固定人员,医师宜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
4.1.3 职责4.1.3.1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结合本病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4.1.3.2 根据本病区主要医院感染特点,如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主要病原体、主要侵袭性操作和多重耐药菌感染,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及流程,并组织落实。
4.1.3.3 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本病区的医院感染监测,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并应定期对医院感染监测、防控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白查、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做好相应记录。
4.1.3.4 结合本病区多重耐药菌感染及细菌耐药情况,落实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相关规定。
4.1.3.5 负责对本病区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墙训。
4.1.3.6 接受医院对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与指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改进措施,评价改进效果,做好相应记录。
4.2 工作人员4.2.1 应积极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4.2.2 应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落实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手卫生应遵循WS/T 313的要求;隔离工作应遵循WS/T 311的要求;消毒灭菌工作应遵循WS/T 367的要求。
4.2.3 应遵循医院及本病区医院感染相关制度。
4.2.4 应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按照医院的要求进行报告。
4.2.5 应了解本病区、本专业相关医院感染特点,包括感染率、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4.2.6 在从事无菌技术诊疗操作如注射、治疗、换药等时,应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2.7 应遵循国家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4.2.8 保洁员、配膳员等应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清洁、消毒等知识和技能。
4.3 教育与培训4.3.1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组织本病区医务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并做好考核。
4.3.2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考核保洁员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如清洁与消毒、手卫生、个人防护等,并根据其知识掌握情况开展相应的培训与指导。
4.3.3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对患者、陪护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如手卫生、隔离等的宣传及教育。
5 布局与设施5.1 病区内病房(室)、治疗室等各功能区域内的房间应布局合理,洁污分区明确。
5.2 收治传染病患者的医院应具备隔离条件,独立设区,病房内通风良好。
5.3 设施、设备应符合医院感染防控要求,应设有适于隔离的房间和符合WS/T 313要求的手卫生设施。
5.4 治疗室等诊疗区域内应分区明确,洁污分开,配备手卫生设施;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没有与室外直接通风条件的房间应配置空气净化装置。
5.5 新建、改建病房(室)宜设置独立卫生间,多人房间的床间距应大于0.8m,床单元之间可设置隔帘,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3床;双排不应超过6床。
6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6.1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6.1.1 病区医务人员应按照医院要求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开展医院感染及其相关监测,包括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暴发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等,监测方法应遵循WS/T 312的要求。
6.1.2 病区医务人员应按照医院要求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对监测发现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6.1.3 病区医务人员应根据本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主要特点开展针对性风险因素监测。
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配合调查,认真落实感染控制措施。
6.1.4 如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或者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6.2 消毒相关监测6.2.1 应根据病区采用的消毒方法,按照WS/T 367要求开展相应监测。
使用不稳定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时,应现配现用,并在每次配制后进行浓度监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6.2.2 采用紫外线灯进行物体表面及空气消毒时,应按照WS/T 367的要求,监测紫外线灯辐照强度。
6.2.3 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污染有关时,应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进行监测,并针对目标微生物进行检测。
7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7.1 标准预防措施7.1.1 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清洁等工作时应戴清洁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或进行卫生手消毒。
7.1.2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污染身体时,应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7.1.3 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如在置入导管、经椎管穿刺等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等医用防护用品,并保证光线充足。
7.1.4 使用后针头不应回套针帽,确需回帽应单手操作或使用器械辅助;不应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废弃的锐器应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专用锐器盒中;重复使用的锐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密闭运输和处理。
7.1.5 接触患者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时应戴无菌手套。
7.1.6 应密封运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
7.1.7 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等)的患者、探视者、医务人员等应采取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相关感染控制措施。
7.2 手卫生7.2.1 应配备符合WS/T 313要求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清洁剂、干手设施如干手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设施位置应方便医务人员、患者和陪护人员使用;应有醒目、正确的手卫生标识,包括洗手流程图或洗手图示等。
7.2.2 清洁剂、速干手消毒剂宜为一次性包装。
7.2.3 应有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性和依从性的白查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7.3 清洁与消毒7.3.1 应保持病区内环境整洁、干燥,无卫生死角。
7.3.2应按照《消毒管理办法》,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所使用物品应达到以下要求:a)进人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b)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c)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应一用一灭菌;d)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e)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一次性使用。
7.3.3 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7.3.3.1 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如弯盘、治疗碗等,应遵循WS 310.1--310.3的规定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接触完整皮肤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监护仪导联、血压计袖带等应保持清洁,被污染时应及时清洁与消毒。
7.3.3.2 湿化水、湿化瓶、呼吸机管路、呼吸机等的清洁、消毒与更换,应遵循有关标准的规定。
7.3.3.3 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放置清洁与无菌物品,下层放置使用后物品;治疗车应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每天进行清洁与消毒,遇污染随时进行清洁与消毒。
7.3.4 患者生活卫生用品的清洁与消毒7.3.4.1 生活卫生用品如毛巾、面盆、痰盂(杯)、便器、餐饮具等,应保持清洁,个人专用,定期消毒;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应对其使用过的生活卫生用品应进行终末消毒。
7.3.4.2 有条件的病区污物间可配置便器清洗消毒器。
7.3.4.3 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应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管理措施。
7.3.5 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7.3.5.1 应进行定期清洁和(或)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时应进行终末消毒。
7.3.5.2 床单、被套、枕套等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超过一周时,应每周更换;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更换后的用品应及时清洗与消毒。
7.3.5.3 被芯、枕芯、褥子、病床隔帘、床垫等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应定期清洗与消毒;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清洗与消毒。
7.3.5.4 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患者、不明原因病原体感染的患者,使用后的床上用品及患者尸体等应按照GB 19193相关要求处理。
7.3.5.5 消毒方法应合法、有效,其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7.3.6 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与消毒7.3.6.1 物体表面(包括监护仪器、设备等的表面)应每天湿式清洁,保持清洁、干燥;遇污染时应及时清洁与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