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2学分
学时:32学时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开课对象: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该课程是师范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教育科学的一门总论性质的课程。这门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目的,教育的制度,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教师与学生等内容。它集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既从理论的高度阐述教育基本原理,又从应用的视角切入时代问题,同时还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感悟教育,形成教育知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教育事实,掌握并发现教育规律,形成按教育规律办事的意识。形成强烈的教育问题意识,能够从看似普通的教育现象发现深层的问题,积极的探讨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的概念,辨析“教育”与“学习”、“灌输”、“养育”等概念的异同。
2.理解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要素在当代的变化。
3.比较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教育的区别。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二、教育的要素三、教育的形态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二、教育学的创立三、教育学的发展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第四节教育学的价值
一、超越日常教育经验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学重点】
1.“教育”的概念。2.教育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
3.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教育的特征。4.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1.教育学发展阶段五种主要教育学流派及其主要学术观点。2.教育学的价值。
第二章教育功能
【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功能的含义,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
2.能举例说明教育对人和社会的发展的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的表现,并分析负向功能出现的原因。
3.了解教育功能形成和释放的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育功能的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第二节教育的个体功能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三、教育对个体发
展的负向功能
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二、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四、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五、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六、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教学重点】
1.教育对社会、个人的正向功能2.教育功能类型。3.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教学难点】
1.教育功能多维度的复合分类。2.教育的个体功能。
第三章教育目的
【教学目标】
1.理解教育目的的内涵及其功能。2.了解教育目的的类型及意义。
3.理解并掌握教育目的选择与确立的价值取向。4.理解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一、教育目的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三、教育目的的功能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一、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二、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及精神实质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四、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
【教学重点】
1.教育目的及类型。2.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3.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学难点】
1.教育目的质的规定性。2.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教育制度
【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2.理解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
3.把握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现代教育制度
一、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第三节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教学重点】
1.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和特点。2.终身教育概念的出现和发展。
【教学难点】
1.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和改革方向。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教学目标】
1.知道教师职业的由来、地位、作用与特点。2.明确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内涵、过程与途径。
4.掌握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时代特点。5.领会师生关系的意义。6.了解理想师生关系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师
一、教师职业二、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三、教师职业角色与形象
第二节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特点二、学生的地位三、学生的发展
第三节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二、师生关系的类型三、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
【教学重点】
1.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过程与途径。2.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教学难点】
1.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内容与途径。2.理想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
第六章课程
【教学目标】
1.理解并识记几种主要的课程定义。2.能用自己的语言就每种课程理论流派的基本主张做出述评。
3.能举例说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国家课程及校本课程的利弊。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
一、课程的含义二、课程理论流派
第二节课程的组织
一、课程目标二、课程内容三、课程类型四、课程实施五、课程评价
第三节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二、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三、我国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
【教学重点】
1.课程类型。2.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3.我国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
【教学难点】
1.课程即学习经验。2.经验主义课程论。3.存在主义课程论。
第七章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1.理解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智育、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
2.了解教学产生与发展的线索。3.理解课堂教学设计的特征、依据,并能够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学与教学理论
一、教学及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二、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第二节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概述二、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模式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课堂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概说二、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三、几种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运用
【教学重点】
1.现代主要的教学理论流派。2.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