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性质教学设计
《酸的性质》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
第七章第二节《酸的性质》教学设计【课题类型】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课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为宗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求知欲,让学生以一种愉悦的心情学习化学。
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零星地学过一些与酸有关的知识,但对酸的化学性质未形成系统的认识.因此,我先从学生熟悉的物质入手,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提出疑问让学生合作讨论,使学生的探究欲望不断得以激发。
再让学生通过比较盐酸、硫酸化学性质的相似性,总结酸的化学通性,并上升到规律。
教学设计思路符合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并使学生对酸的化学性质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酸的化学性质(教学重点)。
(2)使学生逐步懂得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
(3)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善于归纳总结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情感与态度】(1)培养化学科学素养及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
(2)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酸的化学性质即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酸与某些盐的反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准备实验药品:(学生分组)稀盐酸、稀硫酸、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锌、镁、铁、铜、生锈严重的铁钉、药匙、镊子、试管。
三、教学过程1.探究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观察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状态、颜色,比较它们与同体积水的质量大小,打开瓶塞,观察发生的现象;闻一闻是否有气味?探究并完成下列表格内容分组实验:(学生完成)(2)金属分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1、上面化学反应类型有什么共同之处及反应的现象?(上述由学生完成)2、镁、锌、铜三种金属中哪些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哪些不能?能置换出酸中氢的金属,反应的剧烈程度有什么差异?3、在相同条件下,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越剧烈,金属单质的活动性越强。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的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类型的题目:
1.选择题:测试学生对酸的性质、分类等基础知识的掌握;
2.填空题:考查学生对酸与各类物质反应特点的理解;
3.实验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并解释原因;
4.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5.深入思考酸的性质与环保、健康之间的关系,撰写一篇短文,探讨如何减少酸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6.开展小组合作,搜集与酸相关的资料,制作成PPT或手抄报,分享给全班同学,拓宽知识视野。
7.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提前了解碱性物质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为学习碱性物质打下基础。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做到书写工整、清晰。
1.复习课本内容,整理酸的定义、分类、性质等相关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2.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应用题,旨在测试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酸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原理。
4.针对本节课的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观察现象和结论等。
b.基本概念与理论:讲解酸的定义、分类,结合课本内容,阐述酸的性质;
c.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酸的性质实验,引导他们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d.知识应用: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e.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难点,鼓励学生课后主动复习。
4.教学评价设想:
b.采用图表、动画等多种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示酸与各类物质的反应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c.设计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初中酸的性质教案
初中酸的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酸的定义和常见酸的名称。
2. 掌握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能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教学重点:1. 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1. 酸的化学性质的实验观察和归纳。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pH试纸等。
2. 实验试剂:盐酸、硫酸、硝酸、石灰水、铁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酸?常见的酸有哪些?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酸的定义和常见酸的名称。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酸的物理性质:a. 酸的颜色、气味、味道。
b. 酸的溶解性。
c. 酸的密度和熔点。
2. 酸的化学性质:a. 酸与金属的反应。
b. 酸与碱的反应(中和反应)。
c. 酸与盐的反应。
d. 酸与氧化物的反应。
3. 教师讲解酸的化学性质时,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讲解,并提示学生注意实验操作和安全。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 实验一:酸与金属的反应。
实验步骤:1)取少量盐酸放入试管中。
2)将铁片放入试管中,观察现象。
3)记录实验现象。
3. 实验二:酸与碱的反应(中和反应)。
实验步骤:1)取少量石灰水放入试管中。
2)逐滴加入盐酸,观察现象。
3)记录实验现象。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思考:酸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分享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了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在实验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在总结与拓展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确保实验安全。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酸的定义以及分类;
2.了解酸的化学性质,知道酸与碱的反应特点;
3.掌握酸的实际用途。
二、教学内容
1.酸的定义及分类:
酸是指能和水发生反应,产生H+离子而使水的PH值变低的化合物,根据其发生水溶液的特性,可以将酸分为强酸和弱酸两类。
2.酸的化学性质:
(1)酸溶液的性质:酸溶液能使酸性指示剂变色,并能使碱性指示剂变色;
(2)酸与金属反应:酸能和金属反应,产生金属酸盐;
(3)酸与碱反应:酸能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可用燃烧灼伤试验证明;
(4)溶解度:酸溶液的溶解度随着摩尔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3.酸的实际用途:
(1)酸可作为日常生活的酸性剂,如苏打水、果汁等;
(2)酸可用于制取金属酸盐,如红磷、铝粉等;
(3)酸可用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如醋酸、柠檬酸等;
(4)酸可用于中和溶液中的碱性物质,如硫酸、盐酸等。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混合教学法为主,即以讲授、讨论、问答、实验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重点
1.了解酸的定义及分类;
2.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知道酸与碱的反应特点;
3.了解酸的实际用途。
五、教学难点
1.理解酸的定义及分类;
2.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3.理解酸的实际用途。
六、教学环节
1.讲授:讲解酸的定义及分类、酸的化学性质;
2.实验:进行酸与碱反应实验,观察酸溶液的变化;
3.讨论:就酸的实际用途进行小组讨论;
4.问答: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回答。
七、评价
根据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实验报告,进行综合评价。
初中化学酸的化学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酸的化学性质教案
一、目标:
1. 理解酸的化学性质
2. 掌握酸的一般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能够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实验观察和实验验证
二、教学内容:
1. 酸的一般性质
2. 酸的物理性质
3. 酸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酸的物理性质
2. 酸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方法:
1. 讲解
2. 实验观察
3. 实验验证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入酸的化学性质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酸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学习酸的一般性质和物理性质:通过讲解和实验观察,让学生了解酸的一般性质和物理性质。
3. 学习酸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验证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酸的化学性质,加深对酸的化学性质的理解。
4. 总结:通过小结和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式,让学生对酸的化学性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六、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
2. 思考酸的化学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七、板书设计:
酸的化学性质
1. 一般性质
2. 物理性质
3. 化学性质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酸的化学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需要继续巩固和拓展知识。
在教学中加强实验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验加深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酸的性质》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
酸的性质(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认识盐酸、稀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并能归纳出酸的共性。
(2)能初步判断什么样的物质属于盐。
(3)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对常见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进行判断。
2.过程与方法:
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利用酸的一些性质,初步树立合理使用物质的科学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酸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重难点:
实验探究的方法认识盐酸、稀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并能归纳出酸的共性。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启发法
五、课前准备:
药品: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稀硫酸、锌粒、铜片、镁条、带锈的铁钉、碳酸钠、石灰石、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
仪器:试管、白色点滴板、药匙、镊子、胶头滴管
六、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酸的性质(第二课时)酸的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2、与某些金属反应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4、与某些盐反应。
酸的化学性质初中化学教案
酸的化学性质初中化学教案
主题:酸的化学性质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酸的定义和性质。
2. 了解酸对金属、碱性氧化物和碳酸的化学性质。
二、能力目标
1. 能够根据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预测。
2. 能够实验观察酸与碳酸反应的特点。
三、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对实验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酸的一般性质并了解其定义,引入今天的学习主题。
2. 学习(30分钟)
a. 讲解酸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相关实验操作。
b. 讲解酸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操作。
c. 讲解酸对碳酸的化学性质,进行相关实验。
3. 实践(20分钟)
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归纳出实验规律。
4. 总结(10分钟)
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讨论碳酸酸性出现的原因,以及酸与碳酸反应的化学特点。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酸的定义和一般性质,了解了酸对金属、碱性氧化物和碳酸的化学性质,并通过实验操作进一步加深了对酸的化学性质的理解。
下节课将继续讲解酸碱中和反应及相关实验。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 阅读相关教材,进一步巩固对酸的化学性质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但对于一些化学性质的理论知识仍需加强。
在下次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操作来加深学生对酸的化学性质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酸的性质的教案
初中化学酸的性质的教案学科:化学年级:初中课题:酸的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酸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酸的常见特征,如酸呈酸味、电解、与金属和碱反应等3. 能够进行酸的实验并观察其性质。
教学重点:1. 酸的定义和性质。
2. 酸与金属、碱的反应。
教学难点:1. 酸呈酸味的性质。
2. 酸与金属、碱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试管、试管架、燃烧氧气的试管、碱性溶液、金属样品。
2. 实验药品:盐酸、硫酸、醋酸等酸性物质。
3. 课件:酸的定义和性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酸的性质,并引入本课的主题。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介绍酸的定义和性质:酸是一种含有氢离子的化合物,具有酸味、可电解、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等性质。
2. 详细讲解酸呈酸味、电解、金属和碱的反应等主要性质。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实验一:观察酸的性质让学生分别用盐酸、硫酸、醋酸等酸性物质进行实验,观察其味道、电解和与金属、碱的反应情况。
2. 实验二:观察酸与金属的反应将不同金属锌、铁等放入盐酸溶液中,观察金属与酸的反应,观察产生的气体和溶液变化。
3. 实验三:观察酸与碱的反应将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等碱性溶液加入到盐酸、硫酸溶液中,观察反应产物的性质。
四、总结与归纳(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酸的性质,强调酸呈酸味、电解、与金属和碱反应等主要特点。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复习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酸的性质,并能够进行相关实验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实践中理解、实践中巩固。
初中化学酸的性质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酸的性质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酸的性质,了解酸的特点。
实验器材:
1. 盐酸
2. 硫酸
3. 醋酸
4. 蓝色石蕊试纸
5. 红色石蕊试纸
6. 试管
7. 试管夹
8. 玻璃棒
9. 烧杯
10. 温水
实验步骤:
1. 将盐酸、硫酸和醋酸分别倒入三个试管中。
2. 分别用蓝色石蕊试纸和红色石蕊试纸蘸取各种酸液,观察颜色变化。
3. 将盐酸、硫酸和醋酸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后,用蓝色石蕊试纸测试其酸性。
4. 将温水倒入另一个烧杯中,将试管中的盐酸、硫酸和醋酸依次加入,观察变化。
实验原理:酸是指能和碱中和反应,并能和金属产生氢气的物质。
酸具有酸性、电离性和金属性等性质。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要小心,避免接触到强酸对皮肤造成伤害。
2. 在实验台上进行实验,避免将实验液洒在地上。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试管和烧杯,保持实验台整洁。
实验结果分析:盐酸、硫酸和醋酸均表现出酸性,能让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将酸和碱中和后,溶液呈中性,加入温水后,氢气生成的速度会加快。
拓展实验:可以将铁钉放入硫酸中观察其气体生成的现象,也可以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盐酸中观察其反应。
常见酸的性质教学设计
常见酸的性质教学设计引言:酸是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酸的性质对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溶液的性质以及其它相关化学知识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份常见酸的性质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酸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1. 理解酸的性质包括酸的涩味、与碱的中和反应、与金属的反应和与碳酸盐的反应。
2. 通过实验观察,掌握酸的性质对物质的影响。
3. 学会运用酸的性质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酸的中和反应。
2. 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
3. 酸与碳酸盐反应的产物。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量筒、玻璃棒、烧杯等。
2. 实验药品:盐酸、硫酸、醋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等。
四、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一:了解酸的涩味1. 在介绍涩味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涩味的原因。
2. 让学生亲身体验,给每位学生一个小纸杯,用少量盐酸和醋酸,不要食用醋酸饮用。
学生将液体在口腔中轻轻漱口,体验涩味。
3. 引导学生总结并交流实验结果,理解涩味即酸的性质之一。
教学活动二:酸与碱的中和反应1. 引导学生回顾酸与碱的定义,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
2. 进行实验,用盐酸和氢氧化钠制备氯化钠。
将氢氧化钠溶液缓慢加入盐酸溶液中,观察生成的盐的形态变化,了解中和反应的特点。
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总结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即酸和碱的化合物会生成盐和水。
教学活动三:酸与金属的反应1. 引导学生回顾金属与酸反应的定义和规律。
2. 进行实验,用盐酸和锌片进行反应。
将锌片加入试管中,加入盐酸,观察实验现象,了解酸与金属反应的特点。
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总结酸与金属反应时产生气体和盐的特点,了解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
教学活动四:酸与碳酸盐的反应1. 引导学生回顾碳酸盐与酸反应的定义和规律。
2. 进行实验,用盐酸和碳酸钠进行反应。
将碳酸钠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入盐酸,观察实验现象,了解酸与碳酸盐反应的特点。
《酸的性质》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
第1课时酸的性质一、设计思想二期课改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是让学生体验知识、原理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了解研究物质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为此,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通过问题、假设、实验、结论和应用等环节,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本身就能引发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实验能给学生带来直观深刻的认识,为此本课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性和验证性实验,让学生亲自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充分发挥实验对学生认知、情感、态度、方法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浓盐酸的挥发性和浓硫酸的脱水性。
(2)理解稀盐酸和稀硫酸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
理解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3)知道盐酸的主要用途。
2.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运用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逐步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获得亲自参与探究的体验,增强探究的兴趣。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理解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及有关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学用品药品:浓稀盐酸、浓稀硫酸、锈铁钉、氧化铜、柠檬酸晶体、柠檬酸溶液、镁带,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Na2CO3溶液、Cu(OH)2、Zn片。
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药匙、滴管、四分培养皿或六孔井穴板、酒精灯、火柴、镊子。
教具和媒体: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流程1.流程图2.流程说明[1] 创设实验情景:学生和教师同时做硫酸(浓、稀)和蔗糖的实验,现象完全不同,引发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动手实验,体验柠檬酸溶液和柠檬酸晶体、稀盐酸和浓盐酸性质的不同。
[3] 根据三组实验的现象,体会酸的性质一般要在水溶液中才能体现出来;酸的浓度不同,性质有所不同。
初中化学实验酸的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酸的性质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酸的一些性质,了解酸的特点和常见酸的性质。
实验材料及器材:盐酸、稀硫酸、漂白粉、红、蓝、黄酚酞溶液、试管、试管夹、试管架、滴管。
实验步骤:
1. 先将一定量的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倒入两个干净的试管中。
2. 将含有几滴红酚酞溶液的试管放入盐酸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3. 将含有几滴蓝酚酞溶液的试管放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4. 分别将两种酸溶液中加入少量漂白粉,观察现象并记录。
实验结果:
1. 红酚酞溶液变成了橙色,表明盐酸是酸性溶液。
2. 蓝酚酞溶液变成了无色,表明硫酸是酸性溶液。
3. 在两种酸溶液中加入漂白粉后,都产生了气体,并出现了气泡,表明酸与碱性物质反应
会产生气体。
实验结论: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酸的性质包括可以与碱性物质中和产生气体,还有一些常见酸会改变PH指示剂的颜色等特点。
在酸性溶液中添加碱性物质可以中和酸性,产生盐和水。
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酸溶液溅到皮肤或衣物上。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试管,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3.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室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
酸的化学性质教案
酸的化学性质教案标题:酸的化学性质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酸的化学性质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酸的酸味和酸的腐蚀性、酸的电离和酸碱指示剂、酸与金属的反应等。
2.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实验操作技巧,能够进行实验观察并总结性质,掌握酸与金属的反应等。
二、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剂、试管、酸性溶液、酸碱指示剂等。
2.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PPT课件。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 准备PPT课件,展示一张有酸性溶液和酸腐蚀物的图片,引出问题:“你是否见过酸的腐蚀作用?酸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化学性质?”2. 学生回答问题,师生互动讨论,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酸的化学性质。
3. 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实验操作技巧,能够进行实验观察并总结性质,掌握酸与金属的反应等。
”步骤二:知识讲解1. 使用PPT课件进行知识讲解,分别介绍酸的酸味和酸的腐蚀性、酸的电离和酸碱指示剂、酸与金属的反应等内容。
2. 通过实际例子和实验现象,让学生对酸的化学性质有更直观的认识。
步骤三:实验操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套实验器材和试剂。
2.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包括酸的酸味和酸的腐蚀性的实验、酸的电离和酸碱指示剂的实验、酸与金属的反应实验等。
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总结,让学生对酸的化学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
步骤四:讨论与总结1. 学生就所进行的实验进行讨论,讨论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2. 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并总结酸的化学性质的基本特点。
3. 学生回答问题,师生互动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四、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酸的化学性质的解析题,将解析题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
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验室开放日,亲自体验和观察酸的化学性质。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酸的化学性质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实验操作技巧,能够进行实验观察并总结性质,掌握酸与金属的反应等。
“酸的性质”的教学设计-最新文档
“酸的性质”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通过演示实验了解两种浓酸的物理性质,学生自学两种酸的用途;通过实验得出浓硫酸的特性,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学生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酸的化学性质。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指示剂与酸的作用,自己完成用酸除去铁锈的实验,激起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欢乐,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几种多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特性;掌握浓硫酸的稀释。
②认识酸的通性及原理,能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③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酸的性质的梳理,学习归纳的方法;感悟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②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体会化学与人类有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
②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
③提高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规则意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实验准备及要求学生分组实验,每张实验桌上摆放试管若干、滴管、试管夹、酒精灯、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生锈危机的铁钉。
四、探究方法复习――实验探究――联系实际――巩固练习五、教学过程1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
2实验10-2:出示浓盐酸和浓硫酸,引导学生观察颜色、状态;演示打开瓶盖后的现象,指导学生闻两酸的气味,观察、思考、回答问题、演示;总结记录,填写第50页表格。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透过现象寻找本质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2页盐酸和硫酸的用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指导学生做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
实验10-3:在纸条、布条和小木条上分别涂上浓硫酸,观察变化,记录现象,归纳总结,填写第51页表格。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意识。
5演示浓硫酸的稀释。
酸的性质-教学设计教案
酸的性质一、几种常见的酸1.盐酸是HCl的水溶液。
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
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在空气里会形成白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里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
2.用途:盐酸(HCl)重要化工产品。
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如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3.浓硫酸:无色液体无味;(1)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
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3)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注酸入水)。
(4)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干抹布擦拭,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4.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酸溶液使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不变色;(2)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注意:实验室制取氢气不使用硝酸)Fe+2HCl=FeCl2+H2↑ Zn+H2SO4=ZnSO4+H2↑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3)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铁锈+盐酸:Fe2O3+6HCl====2FeCl3+3H2O(黄色溶液);铁锈+硫酸Fe2O3+3H2SO4====Fe2(SO4)3+3H2O(4)酸与碱反应(写化学方程式)⑴盐酸中和氢氧化钠:NaOH + HCl = NaCl + H2O (中和反应)(5)酸与盐反应盐酸与硝酸银:HCl+ AgNO3=AgCl↓+HNO3硫酸与氯化钡:H2SO4+BaCl2=BaSO4↓+2HCl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aCO3 + 2HCl = CaCl2+ H2O + CO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0.1 《酸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0.1 《酸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酸的性质,包括酸的味道、对蓝色石蕊试液的变化、与金属的反应等;–掌握酸的分类和常见的酸的名称、化学式;–掌握如何使用指示剂测试物质的酸碱性。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提高观察和实验技巧;–促进学生与他人合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酸的性质,包括酸的味道、对蓝色石蕊试液的变化、与金属的反应等的介绍;–酸的分类和常见的酸的名称、化学式的掌握。
2.教学难点:–酸的性质的描述和观察;–酸的化学式的记忆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的物质,如柠檬汁、醋、柠檬酸等,请学生尝试描述它们的味道,并与同桌分享;–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观察与实验(30分钟)–教师安排学生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将几滴柠檬汁滴在蓝色石蕊试液上,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实验二:将锌片放入稀盐酸中,观察有无气泡产生并记录;•实验三:将铁末放入稀硫酸中,观察有无气体生成并记录。
–学生观察酸的性质,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知识总结(20分钟)–教师总结酸的性质,包括味道酸、蓝色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与金属的反应等;–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结果,总结酸的分类和常见酸的名称、化学式。
4.拓展与应用(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未知溶液,引导学生使用酸碱指示剂进行测试,并判断它们是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
5.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感受酸的性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与同桌的交流和课堂的讨论,学生也增强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的性质教学设计第一节酸及其性质一、备课标(一)课程标准:课标分析:本节课涉及第一、第二和第四两个一级主题。
(四)“一、科学探究”之“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之(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1.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年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之(二)认识几种化学反应1. 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活动与探究建议:⑥实验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
(二)化学具体目标:1.认识氧气、二氧化碳、铁、酸、碱、盐等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粒观、变化观。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5. 能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6.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进行加工。
.酸的性质教学设计7.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9.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10.初步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
二、备重点、难点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常见的酸;二、酸的化学性质。
按照教学要求计划用一课时完成。
在第一部分,通过观察浓硫酸和浓盐酸,记住它们的主要物理性质;通过实验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初步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在第二部分,通过探究实验比较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理解酸的一般性质,认识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教材重点确定为:浓盐酸、浓硫酸的特性,学会稀释溶液,理解并掌握酸的通性重点知识:酸的主要性质,浓盐酸、浓硫酸的特性,学会稀释溶液,。
教材难点确定为:学习演绎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从观察和实验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重点过程与方法:从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与变化,采用比较和对比的方法,依据酸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运用演绎的思维方式,根据酸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得出硫酸也具有与盐酸相似的性质与变化。
重点情感类目标:体验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1.2. 通过实验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备学情(一)分析学生的起点知识和能力,思维障碍;学生对酸并不陌生,经常能接触到酸雨、醋酸、柠檬酸、乳酸、酸奶等名词,也知道许多物质有酸味。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有知道盐酸能与大理石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水溶液称作碳酸。
但是,酸究竟是一类什么样的物质,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什么特点,这些学生并不清楚,也急于了解更多有关酸的知识,这既是本节知识的线索,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起点。
(二)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估计有90%的学生能够通过醋酸、柠檬酸、乳酸、酸奶等名词入手,通过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与变化,的学生能够通过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与变化,再与硫酸70%酸的通性的原因,认识酸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酸的性质教学设计进行比较,归纳出酸的通性即具有通性的原因,认识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策略:①做好探究性实验,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
②充分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兵教兵”的策略突破难点。
知识技能目标1.知道浓盐酸、浓硫酸的特性,认识酸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稀释溶液,学会配制常见的酸溶液。
3.知道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酸的一般性质。
4.认识复分解反应的特点过程方法类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能用具体的化学反应或方程式表示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信息。
2.初步学会稀释浓溶液,学会配制常见的酸溶液和碱溶液。
情感态度类目标: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体验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2.通过比较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学习概括、分类、演绎等科学思维方式。
五、备教学过程【构建动场】说出生活中你曾接触过的酸,他们又哪些用途。
活动一:认识浓盐酸、浓硫酸【实验探究活动一】浓酸名称颜色有无刺激性气味状态密度溶质质量分数有无白雾浓盐酸浓硫酸【交流探究】学生实验中观察现象,交流讨论并认真填写表格中的内容。
.酸的性质教学设计【综合建模】,这是________________,在空气中会形成1.浓盐酸是无色的液体。
有___________气味。
易ba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__________性,因此使用时,应特别小心!2.浓盐酸、浓硫酸都具有强烈的.浓硫酸具有性,故可以做干燥剂; 3 ,切不可将水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不断_________4.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进浓硫酸里。
简称“酸入水、沿器壁、慢搅拌”。
5%的— 5.实验时,如果不慎将浓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__ ,然后再涂上3% 溶液,以防止灼伤皮肤。
【活动目的】1.通过观察浓盐酸、浓硫酸的色、味、态等物理性质,获得直观感受,直接认识浓盐酸和浓硫酸。
2. 通过观察浓盐酸、浓硫酸的标签上的内容,间接认识浓盐酸和浓硫酸。
3.再现一个基本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体验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活动过程】构建动场——学生分组,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获取信息——交流探究,应用反馈——综合建模。
【活动策略】这里主要运用到的问题探究活动策略有:①为学生创设引导其提出问题的问题情境策略。
问题探究方法的选择策略。
②致力于挑战性、竞争性学习环境的营造策略。
③要造一种对话、交流和质疑的课堂交流环境策略。
营④【活动评价】采用活动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酸的性质教学设计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当堂检测”。
活动二: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活动二】酸的性质教学设计沸腾后立即停止加热。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5向盛______色氢氧化铜固_______色固体消失,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_________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荡,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色氢氧化色固体消失,溶6向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稀变_________色酸,振荡,观察现象7.向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碳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冒2ml--3 m粉末然后加稀2ml--3 ml向试管中放酸______________有明显现象发生能或反应】溶的氯化铜CuC然后滴加入稀盐酸,观察化学方程式絮状沉试管中___9向试管中,加2ml--3 m生成滴加HN后盐酸,然后向试管中滴加几溶液,观察现象。
然AgN________________滴加几滴HN3【综合建模】盐酸的化学反应规律:(1)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无色酚酞遇盐酸色(2)盐酸+活泼金属→++ 金属氧化物→+)盐酸3(酸的性质教学设计(4)盐酸+碱→+ (中和反应)(5)盐酸+某些盐→+【活动目的】1.通过实验认识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2.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
【活动过程】学生分组,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获取信息——分析数据,交流探究,得出结论——自主学习——综合建模。
【活动策略】这里主要运用到的问题探究活动策略有:①为学生创设引导其提出问题的问题情境策略。
②问题探究方法的选择策略。
③要致力于挑战性、竞争性学习环境的营造策略。
④营造一种对话、交流和质疑的课堂交流环境策略。
【活动评价】采用活动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当堂检测”。
活动三:【实验探究活动三】稀硫酸的化学性质酸的性质教学设计酸的性质教学设计1.硫酸的化学反应规律【综合建模】(1)硫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无色酚酞遇酸色(2)硫酸+活泼金属→+(3)硫酸+金属氧化物→+(4)硫酸+碱→+ (中和反应)(5)硫酸+某些盐→+2.单质铁在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时,生成亚铁盐,铁均显价,Fe的溶液为色。
2+3.Fe的溶液为色。
3+【活动目的】1.通过实验认识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
2.酸的性质教学设计【活动过程】学生分组,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获取信息——分析数据,交流探究,得出结论——自主学习——综合建模。
【活动策略】这里主要运用到的问题探究活动策略有:①为学生创设引导其提出问题的问题情境策略。
②问题探究方法的选择策略。
③要致力于挑战性、竞争性学习环境的营造策略。
④营造一种对话、交流和质疑的课堂交流环境策略。
【活动评价】采用活动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当堂检测”。
【综合建模】1.稀盐酸、稀硫酸以及其他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分析归纳酸的一般化学性质(五条)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_____,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________。
(2)酸+ 活泼金属→_______ + _______(3)酸+ 金属氧化物→_______ + _______(4)酸+ 碱→_______ + _______(5)酸+ 某些盐→_______ + _______2.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生成。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
___________价.酸的性质教学设计课内作业A组必做1.下列关于常见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A.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用来除铁锈B.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C.浓盐酸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液质量减小D.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2.下列性质中,不是稀盐酸和稀硫酸共有的是()A.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使石蕊试液变红B.与金属锌反应,有氢气生成C.与氧化铁反应,得到黄色溶液D.与氯化钡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3.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①X + 碱→盐+HO ②X + 金属氧化物→盐+HO 22A.CaO B.CO C.NaOH D.HSO 4224.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高温A.Fe+CuSO===FeSO+Cu B.CaCO====CaO+CO↑2344点燃C.HSO+2NaOH====NaSO+2HO D.CH+2O==== CO+2HO 2422242425.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可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含有微量铁粉的麦片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电镀厂用盐酸除去镀件表面的铁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暖水瓶胆,的内壁上常有沉积的水垢,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需用盐酸将它们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的性质教学设计B组机动1.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和稀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