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下地理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并能说出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
2.读“东南亚地形分布图”,能归纳出东南亚的地势及地形特点,并能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3.通过学习能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类型、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
重点: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
难点:东南亚的地形对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多媒体自制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思考、图文结合分析、师生合作解决
课时安排:2-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越南遇龙湾景观导入。
设疑思考:引导学生分析“地区”在整个初中地理课程的位置,做到对课程结构的心中有数(详见课件)。
1.东南亚的组成:
展示“东南亚地形”图,观察其组成,中南半岛(提醒注意中南半岛西南面还有个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哪些岛屿)。
2.东南亚的范围:
相对位置:东临太平洋,南接大洋洲,西濒印度洋,北与中国等接壤。
纬度位置:10°S ~°N(北回归线)之间。
设问思考: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带(热带)?
①国家
展示“东南亚政区”图。
中南半岛:有哪几个国家?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按照由东向西顺序)?内陆国有?
马来群岛:有哪几个国家?地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国家有(马来西亚)?地跨两大洋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总共有12国家。
②华人华侨
教学过度:由新加坡(岛国)首都:新加坡。过度到“花园城市”P36 页阅读材料,过度到华人比例最大的国家,过度到华人华侨。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华人华侨分布集中地区。
疑点剖析:
华人:
华侨:
历史背景:有“侨乡”之称福建和广东两省“下南洋”历史,通过了解东南亚华人华侨,体验华人华侨对东南亚作出的巨大贡献。
3.东南亚的地形、河流
①中南半岛:
发现问题:河流有哪些?发现什么规律(流向,大小—大河)?
引导分析:为什么流向由西北向东南?
回顾联想:亚洲地形特征(中间高四周低)?
发散思维:东亚河流流向(一江春水向东流—太平洋)?南亚河流流向(恒河与印度河—印度洋)?北亚河流流向(俄罗斯—北冰洋)?东南亚河流流向?
补充: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湄公河流经那些国家?在哪个国家注入海洋?
②马来群岛:
发现什么规律(流向,大小—小河)?
推理思考:在大河的下游会形成(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对比总结: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河流特点:
4.人口:
推理思考:东南亚适合人口居住否(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推理依据:(教师必要时引导:从地形、气候、地理位置和发展历史等角度思考)?
推理分布:(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
5.城市:
推理思考:推理城市分布(人口集中分布推理到城市分布推理到首都分布)?
6.首都:
推理思考:推理首都分布:(集中分布在河流附近)?读 P36页图2-3完成表格。
7.东南亚的气候:
设疑思考:东南亚绝大部分处于五带中的什么带(热带)?判断依据是(特殊纬线—赤道与北回归线)?
对比分析:
①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判断依据是(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沿海)?气候特点(雨季11月~次年5月东北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多;旱季6月~10月西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
②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判断依据是(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岛屿)?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8.物产:
热带经济作物: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重要产地。
读 P38页图2-6东南亚物产分布图,观察东南亚游哪些热带经济作物?其产地在哪里?
粮食作物:水稻。水稻出口国有:泰国、越南、缅甸
完成活动P39页1~2。
矿产资源:(印度尼西亚-石油,马来西亚——锡矿世界第一)?其产地在哪里?
9.农业:
中南半岛:雨季播种,旱季收获。分布特点(河流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马来群岛:随时播种,全年收获。分布特点(沿海狭小平原)?
10.马六甲海峡:
展示相关“大洲”图。
教学过度:由东南亚位置过度到马六甲海峡位置→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由马六甲海峡位置推理→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天然水道。→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沿岸港口天然航道。→发散到东南亚“十字路口”(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
11.火山地震:
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海啸是由苏门答腊岛西侧的海底级地震。
图片展示:海啸灾难图海啸形成示意图
引导思考:地震爆发原理
图片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
原理分析:三大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外部表现为多“火山”“地震”,爆发在海底则多形成“海啸”。
引导讨论: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通过感受印度洋海啸灾难,反思人类与自然应如何相处?是持悲观还是乐观态度,说出各组的依据。
二、课堂小结:
先由学生自由小结,然后教师强调:
本节课主要讲了东南亚的组成、范围、国家、地形、河流、气候、物产、农业、人口、城市首都、华人华侨、马六甲海峡、火山地震、海啸和六大板块,其中涉及到地理位置的部分要充分熟悉
三、课堂练习(见课件)
四、板书设计:
第一节东南亚
一、位置、范围、组成
1.位置:
2.范围:
3.组成:
二、地形、气候、河流
1.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