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统计表与统计图1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统计图(一)》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统计图(一)》知识互联知识导航知识点一:根据相关数据完成统计表及补画条形统计图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2.条形统计图中,每格可以表示1个单位,也可以表示多个单位。
知识点二:分段整理数据分段整理数据的步骤:1.收集数据;2.分段整理(可用画“正”字的方法);3.制作统计表;4.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知识点三: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数就是平均数。
2.平均数的求法:(1)移多补少法: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在几个(或若干个)不相同的数中,从多的数中拿出一部分给少的数,使它们变成相同的数,这个相同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公式法:平均数=总数量÷总个数。
夯实基础一、精挑细选(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2020·江苏溧阳·四年级期中)笑笑要了解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应选用调查表()。
A.你喜欢看什么类节目?动画类科普类体育类综艺类B.你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不喜欢C.你每天看多长时间电视节目?10分钟 20-40分钟 40分钟以上2.(2020·江苏溧阳·四年级期中)小华在3个笔筒里放了一些铅笔,平均每个笔筒25支,前面两个笔筒里的铅笔都比25支多,那么第三个笔筒里有的铅笔()。
A.比25支多B.比25支少C.正好25支3.(2020·江苏邳州·四年级期中)三年级女生做仰卧起坐。
1分钟做40个以上(含40个)为优秀,21~39个为及格,21个以下为不及格。
三(1)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统计如下:等第优秀及格不及格人数9 14 3芳芳的成绩在三(1)班女生中排名第7。
她可能做了多少个?()A.38个B.27个C.43个(2021·山西临汾·四年级期中)小明是某公司员工,公司员工月平均工资是4200元,小明的月工资()4.4200元。
试验一运用EXCEL制作次数分布表和图
2.总体标准差
语法:STDEVP(number1,number2,...) 其中:Number1,number2,... 为对应于样本总体的1 到30个参数。可以不使用这种用逗号分隔参数的形 式,而用单一数组,即对数组单元格的引用。
当样本数较多(n≥30)时,函数STDEV()和 STDEVP()计算结果差不多相等。
统计图的结构
Excel 标准图表类型简介
(1)柱形(方柱形)、条形图
柱形图是Excel 的默认图表类型,也是用户经 常使用的一种图表类型。通常采用柱的长度描述不 同类别之间数据的差异。
(2)折线图(多边形图) 折线图是用直线段将各数据点连接起来而组
成的图形,以折线方式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折 线图常用来分析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也可用 来分析比较多组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在折线 图中,一般情况下水平轴(X 轴)用来表示时间 的推移,并且时间间隔相同;而垂直轴(Y 轴) 代表不同时刻的数值的大小。
④按下一步键,将弹出“步骤之3——图表选项” 对话框。在数值(Y)轴下方填入“接种率%)” (见图2-12)。除可设置标题外,在该对话框 还可设置坐标轴、网格线、图例、数据表。
⑤按下一步键,将弹出“步骤之4——图表位 置”对话框(见图2-13)。在该对话框既可将 图表放在新的工作表,给出新工作表的称(如 图表1),也可将新建统计图以嵌入形式放在 当前工作表中(默认)。
表2、输入组限
从工具栏里找到“数据分析”,选择“直 方图”,输入区域选择数据块,接受区域选 择组限部分或组中值,输出区域选择空白区 域。选中累积百分率和图表输出,点击确定, 得到结果。得到的直方图是间断的,可以手 动修改。点击图表内方柱形中部,出现一系 列数据点,单击右键,选择“数据系列格 式”—“选项”—将“分类间距”改为0。
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案
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是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画法,并能通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统计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
但是,对于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这类内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
2.让学生掌握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画法。
3.培养学生通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画法,培养学生通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2.难点:让学生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概念,以及它们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画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统计数据,如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
2.准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模板,以及画图所需的材料。
3.准备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如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从而引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已经制作好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组数据,尝试自己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3) 线条:三条线 4) 数字:
一律用阿拉伯字表示; ● 准确; ● 整齐:同一指标的小数位数应一致;
位次对齐。 ● 表内不留空格:暂缺或未记录
不应出现数字 — 数字为零 0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二、常用统计图
1.直条图(bar chart) 用等宽直条的长短来表示相互独立(指数量
上无连续关系的指标)事物统计指标数值的大 小。 适用资料:比较、分析独立的或离散变量的多 个组或多个类别的统计指标。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分类:常用的有单式和复式两种。 1)单式条图:具有一个统计指标,一个分组因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例10-8 根据1996年-2000年全国新生儿死亡 率(‰)资料绘制的。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例10-9 调查某地1997-2001年艾滋病梅毒两种 与性传播有关疾病的发病率。
图10-6 1997~2001年某地艾滋病和梅毒发病率的变化趋势 (a)纵轴为算术尺度; (b) 纵轴为对数尺度。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3.线图(line graph)是用线段的升降来表示 数值的变化。
适用资料:描述某统计量随另一连续性数 值变 量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最常用于描述统计 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1)普通线图:横轴和纵轴都是算术尺度。 2)半对数线图:横轴是算术尺度,纵轴是 对数尺度,特别适宜资料的频数分布。 以横轴表示连续型的组段,以纵轴表示频数 或频率。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统计表和统计图
14
21
28
培养天数
统计图表
36
案例分析(二)
平均集落总数(×100)
培养时间是个连续性 30
变量,反映事物或现 20
象随时间的变化趋 势,应选用线图。
10
pcmv
fl
0
gcf
0
7
14
21
28
培养天数
统计图表
37
案例分析(三)
某研究者欲了解舒张 压与血清中胆固醇含 量的关系。数据如右 表所示:
统计图表
2.适用资料: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 3.绘制要点
ⅰ坐标轴:横轴代表变量值,要用相等的距离 表示相等的数量。纵轴坐标要从0开始。 ⅱ各矩形间不留空隙。 ⅲ对于组距相等的资料可以直接作图;组距不 等的资料先进行换算,全部转化为组距相等的频 数,用转化后的频数作图。下面举例说明。
统计图表
24
频 数
图8 某市100名8岁男童身高(cm)的频数分布 身高(cm)
统计图表
16
直条图(bar chart)
4.绘制要点: ⑴坐标轴:横轴为观察项目, 纵轴为数值,纵轴坐标一定要从 0开始。 ⑵直条的宽度:各直条应等 宽,等间距,间距宽度和直条相 等或为其一半。复式直条图在同 一观察项目的各组之间无间距。
⑶排列顺序:可以根据数值从 大到小或按时间顺序排列。
统计图表
ⅰ 每 3.6o 为 1% , 用 3.6 乘 以 百 分 数 即 为 所占扇形的度数。用量角器画出。
ⅱ从相当于时钟12点或9点的位置开始 顺时针方向绘图。
ⅲ每部分用不同线条或颜色表示,并在 图上标出百分比,下附图例说明。
ⅳ当比较不同资料的百分构成时,可以 画两个相等大小的圆,在每个圆的下 面写明标题,并用相同的图例表示同 一个构成部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复习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复习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制作和解读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统计表的制作,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
2. 难点:如何根据数据合理地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以及如何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例子引入,如展示某班级的考试成绩单,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的重要性。
2. 知识回顾:带领学生回顾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解读技巧。
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如某商店的销售数据,让学生实际操作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4. 互动讨论:分小组让学生相互讨论,提出疑问,解决问题,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反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探究学习法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考能力。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和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同时,提供实物或模型,让学生亲手制作统计图表,加深理解。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制作任务,如整理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并制作条形统计图。
2. 作业:布置一些需要课后完成的练习题,如搜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3. 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练习和作业进行评价,注重过程和结果的双重评价。
同时,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成果进行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含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实例分析等内容。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41~43页。
教学重、难点1、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画出条形统计图。
3、经历统计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最喜欢什么电视节目啊?我们来看看张丽华同学调查的他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
张丽华同学是通过画“正”字来记录的。
为了方便我们直观的看出表中的情况,我们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记录呢?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完成例1。
(1)同学们根据张丽华的表填写下面的表格。
(2)相互检验。
(3)根据统计表完成例1的条形统计图。
小组讨论。
(4)根据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说一说统计表中的合计数是怎么计算的?条形统计图中每个的高度表示几人?点名回答,表扬回答又对又快的同学。
(5)集体讨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讨论完后,然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1页上蔬菜的对话,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完成教材41页的练一练。
自主调查,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3、教学例2。
(1)学样为了迎接六一节,梅峰小学鼓号队准备了精彩的表演,为了六一的表演更加完美,学校决定为鼓号队队员购买统一的服装,分为大中小号。
说明:身高为130~139的适合穿小号,140~149的适合穿中号,150~159的适合穿大号。
提问:你怎样才能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2)出示队员身高记录单。
提:这里是队员们的身高记录单,要知道定购每种服装的人数各是多少,接下来应如何做?指名:这里需要将身高分成几类?为什么?(3)组织学生整理数据。
用画正字的方法来完成。
(4)提问:我们刚才用的是什么方法来分类整理数据的,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根据刚才的统计情况,请同学们将数据填入第42页的统计表中。
提问:现在根据这张表你可以知道什么?(5)回顾这题的整理过程。
第四单元《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一)》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引入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讨论主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加强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讨论,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实践活动方面,虽然学生们表现得比较积极,但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为了提高实践活动的效果,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简单易懂的操作提示,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举例:分析班级学生的成绩分布情况,让学生通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找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的学生比例。
2.教学难点
(1)统计表的制作:如何将一组杂乱的数据整理成结构清晰、易于分析的统计表。
难点解析:指导学生明确统计表的列和行的关系,如何合理设置列和行的标题,以及如何将数据准确无误地填入表格中。
(2)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如何将统计表中的数据转化为条形统计图,以及如何正确标出坐标轴和刻度。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学生将根据实际数据制作统计表,然后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感受数据可视化过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大家共同评价和讨论。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统计表与统计图
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23)——统计表与统计图一、简单的统计表知识归纳1.统计表定义:是表现数字资料整理结果的最常用的一种表格.是由纵横交叉线条所绘制的表格来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统计调查所得来的原始资料,经过整理,得到说明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过程的数据,把这些数据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表格中,就形成“统计表”.2.统计表构成及格式:一般由表头、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必要时可以在统计表的下方加上表外附加.(1)表头应放在表的上方,它所说明的是统计表的主要内容.(2)行标题和列标题通常安排在统计表的第一列和第一行,它所表示的主要是所研究问题的类别名称和指标名称,通常也被称为“类”.(3)表外附加通常放在统计表的下方,主要包括资料来源、指标的注释、必要的说明等内容.统计表分类:统计表形式繁简不一,通常是按项目的多少,分为单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两种.只对某一个项目数据进行统计的表格,称为单式统计表,也称之为简单统计表.统计项目在2个或2个以上的统计表格,称之为复式统计表.1.按作用不同:统计调查表、汇总表、分析表.2.按分组情况不同: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复合分组表.(1)简单表:即不经任何分组,仅按时间或单位进行简单排列的表.(2)简单分组表:即仅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的表.(3)复合分组表:即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层叠分组的表.常考题型例1:六一儿童节,学校进行歌咏比赛,7位评委给张华的打分如下:评委 1 2 3 4 5 6 7打分92 90 95 88 85 97 90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张华的平均分是分.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应用和求平均数的方法解答即可.解:去掉一个最高分97分,最低分85分;其他五位评委打的平均分是:(92+90+95+88+90)÷5=455÷5=91(分);答:张华的平均分是91分;故答案为:91.点评:此题属于简单的统计和求平均数问题,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列式计算即可.二、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知识归纳1.条形图定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条形,条形的宽度必须保持一致,然后把这些条形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条形统计图.它可以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量.2.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表示一种数据的变化情况,比较简单.常考题型例:看图回答问题.(1)哪个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2)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分析:(1)先分别求出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再比较哪个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进而求出多的具体的数量即可;(2)从统计图中我还能发现以下信息:一月销售120箱,二月销售110箱,三月销售130箱,七月销售195箱,八月销售190箱,九月销售185箱;其中二月销售的箱数最少,七月销售的箱数最多;等等.解:(1)第一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120+110+130)÷3,=360÷3,=120(箱),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195+190+185)÷3,=570÷3,=190(箱),190>120,190-120=70(箱);答: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70箱.(2)从统计图中我还能发现以下信息:一月销售120箱,二月销售110箱,三月销售130箱,七月销售195箱,八月销售190箱,九月销售185箱;其中二月销售的箱数最少;七月销售的箱数最多;等等.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信息解决问题;也考查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三、单式折线统计图知识归纳1.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表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容易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2.折现统计图制作步骤:(1)标题:根据统计表所反映的内容,在正上方写上统计图的名称;(2)画出横、纵轴:先画纵轴,后画横轴,横、纵轴都要有单位,按纸面的大小来确定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3)描点、连线: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序连接起来.常考题型例:如图,电车从A站经过B站到达C站,然后返回.去时B站停车,而返回时不停,去时的车速为每小时48千米,返回时的车速是每小时千米.分析:从统计图中可知电车从A站到达B站用了4分钟,并在B站休息了1分钟,从B站到达C站用了5分钟,所以电车从A站到达C站共行驶了4+5=9(分钟),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从A站到C站的距离;电车在C站休息了3分钟,从第13分钟开始行驶到第19分钟返回A站,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得出答案.解:48×(4+5)÷(19-13),=48×9÷6,=72(千米);答:汽车从C站返回A站的速度是每小时行72千米.故答案为:72.点评:此题首先根据问题从图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和“速度=路程÷时间”即可作出解答.四、扇形统计图知识归纳1.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2.读懂扇形统计图:(1)获取信息的方法:运用综合、对比等多种观察方法,可以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还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提出相应的问题.(2)扇形统计图的优点:它可以清楚地表示出部分数量与总数、部分数量与部分数量之间的关系.3.利用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就是解决有关不同类型的百分数应用题,按照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进行解答.常考题型例:如图是某小学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统计图.①视力正常的有76人,视力近视的有人;②假性近视的同学比视力正常的人少%;(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③视力正常的学生与视力非正常学生人数的比是.分析:由图可知:把总人数看成单位“1”,视力正常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8%,近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假性近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2%;①视力正常的有76人,它对应的百分数是38%,由此用除法求出总人数,再求出总人数的30%就是近似的人数;②用视力正常占的百分数减去假性近视人数占的百分数,然后用求得的差除以视力正常占的百分数即可;③先求出视力非正常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数,然后作比.解:①76÷38%×30%,=200×30%,=60(人);答:视力近视的有60人.②(38%-32%)÷38%,=6%÷38%,≈15.8%;答:假性近视的同学比视力正常的人少15.8%.③38%:(32%+30%),=38%:62%,=38:62,=19:31;答:视力正常的学生与视力非正常学生人数的比是19:31.故答案为:60,15.8%,19:31.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从图中读出数据,找出单位“1”,再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求解.一.选择题(共6小题)1.如图,()可以表示下面哪种情况的统计.A.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B.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C.小明1﹣﹣8岁的身高D.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2.下图表示的是甲班和乙班男、女生人数的情况.如果每个班都是36人,那么甲班的男生比乙班多()人.A.4 B.11 C.18 D.433.5、如图是两个厂男、女职工人数的统计图,甲厂和乙厂的女职工人数相比,()。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主要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描述和展示数据,掌握制作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基本方法,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有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操作,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接触过简单的统计知识,如用表格表示数据,但四年级的学生对统计的理解更深入,能理解统计的目的和方法,并开始尝试自己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
在信息技术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使用相关的软件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展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制作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够读懂简单的统计图和表。
2.过程与方法:学生会通过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培养数据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会感受到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统计的兴趣和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制作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够读懂简单的统计图和表。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调查、收集、整理数据,自主制作统计图和表,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计算机、投影仪、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示例。
2.学具准备:学生调查表、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制作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和表,如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统计表和图,引导学生思考统计的目的和作用。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统计图和表有什么作用?它们是怎么制作的?”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统计图和表的例子,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饼图等,同时呈现制作统计图和表的步骤。
教师讲解并演示制作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制作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家庭成员的年龄、班级同学的兴趣爱好等,进行调查、收集数据,然后根据数据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
统计学实验
实验一:统计分组、统计表与统计图1 实验目的、原理配合《统计学》中有关教学内容,本实验旨在帮助同学了解应用统计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和统计原理,了解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的实际操作程序。
在统计数据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分别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组、统计汇总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初步了解和掌握统计数据的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并结合经济学原理,利用分析结果对社会经济现象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实验有助于同学加深对统计分析原理和理论的理解,并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实验环境: 地点、时间、软件地点:实训楼1603时间:7.1—7.5软件:microsoft 2007 excel3 实验内容(实验环境、数据资料等)实验环境:microsoft 2007 excel数据资料:4 实验步骤根据公式计算出R=472881.6-3645.2=469236.4(全距),m=1+3.322lg34=6.08758(组数),i=R/m=77080.942(组距)所以组数定为7组,组距定为80000。
利用frequency函数计算频数,输入函数“=frequency(B2:B35,D3:D9),同时按下组合键ctrl+shift+enter。
在microsoft 2007 excel 中选择数据-数据分析-直方图结果如下图所示:5 实验结果6 分析(运用理论分析实验结果)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自1978至2011阶段,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其中大多集中在3700—83700区域。
7 结论 (验证理论、新发现、体会)通过这几次的实验,我熟悉了EXCEL的操作步骤,加深了对统计这门课程的深入了解,懂得了实践与理论的相结合。
也知道了统计中数据输入是基础,如果你首先数据输入错误,那么将满盘皆输,最后统计出的结果也是无意义的。
数据输入后就是统计数据的描述与分析,这是整个统计实验关键中的关键。
对统计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描述可以让我们对其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大体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的概率分析,抽样分析,方差分析,回归问题以及时间序列分析等则更具体和深刻的向我们揭示了统计数据的内在规律性。
统计表与统计图(1)
▲ 绘制直条图时应注意:一般以横轴为基线,表示各个标志, 纵轴表示各标志相应的值;纵轴尺度必须从“0”开始,而 且要等距;直条的宽度要相等,直条之间的间隔要等距, 通常与直条的宽度相等或略小。
▲备注:表中数字区不要插入文字,也不列 备注项。必须说明者标“*”号,在表下方 说明。
统计表的结构
统计表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①标题、②标目、③线条、④数字、⑤备注
表2 某省某工厂 1994、1998年四项检测指标异常检出率
检测
1994年
指标 受检人数 异常人数 检出率(%)
血压 519
55
10.16
率变化快慢速度相差不大。
死亡率(1/10万)
9
8
白喉
伤寒、副伤寒
7
6
5
4
3
2
1
0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图6 某地1949~1958年白喉、伤寒、副伤寒死亡率(线图)
10
1
0.1
0.01
1949
1951
白喉
1953
1955
1957
▲半对数线图:(semi-logarithmic linear chart) :横轴是算术尺度,纵轴是对数尺度.
100
男
女
80
死亡率(1/10万)
60 40
20
0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年份
图12-5 某地1968-1974年结核病死亡率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徐州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实习一统计表与统计图1.请将下列数据编制成合格的统计分析表。
2.有人调查维吾尔族和回族居民的ABO血型分布,结果如表1-2所示,试用图形表示两个民族的ABO 血型分布。
表1-2 两个民族ABO血型构成民族A型B型O型AB型合计维吾尔族442 483 416 172 1513回族369 384 487 115 1355合计811 867 903 287 28683.将40只接种肿瘤的小白鼠给予不同剂量的三菱莪术注射液,半月后称量瘤重,数据见表1-3,试用图形表示三组的抑瘤效果。
表1-3 不同剂量三菱莪术注射液抑瘤效果剂量(ml)样本量均数±标准差0 10 4.66±1.010.5 10 2.50±0.931.0 102.46±1.181.5 10 1.87±1.164. 请对下表资料绘制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某地居民1950-1966年伤寒与结核病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与变化速度。
表1-4 某地居民1950-1966年伤寒与结核病死亡率(1/10万)年份伤寒死亡率结核病死亡率1950 31.3 1.50 174.5 2.24 1952 22.4 1.35 157.1 2.20 1954 18.0 1.26 142.0 2.15 1956 9.2 0.96 127.2 2.11 1958 5.0 0.69 97.7 1.99 1960 3.8 0.58 71.3 1.85 1962 1.6 0.20 59.2 1.77 1964 0.8 -0.10 46.0 1.66 1966 0.3 -0.52 37.5 1.57实习二数值变量资料描述指标计算1.某地随机抽取110名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计数值如表2-1。
表2-1某地110名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计数值(1012/L)4.91 4.28 4.895.03 4.33 4.17 4.68 4.45 4.94 5.22 4.524.21 4.135.79 4.78 5.09 4.56 5.45 3.956.10 4.53 5.194.68 4.58 4.915.86 4.85 5.27 5.46 4.40 4.86 4.83 3.704.925.25 4.46 4.41 3.84 3.86 4.32 4.31 4.13 4.11 5.514.445.17 5.33 4.90 5.25 4.24 3.52 3.77 5.31 3.29 4.645.13 4.68 4.02 4.49 5.39 5.14 4.58 4.16 4.84 4.18 4.925.14 4.28 4.09 5.26 5.36 4.786.18 4.58 4.20 4.13 4.933.734.37 4.795.69 4.58 4.56 5.48 5.35 5.21 4.06 4.905.09 4.43 5.46 4.75 4.64 5.53 4.32 5.27 4.05 3.42 3.92((2)计算均数x、标准差s及变异系数CV;(3)计算95%及99%参考值范围和可信区间。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学设计(1)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填写统计表,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能依据所给的数据,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的直条。
过程与方法了解统计表、统计图的作用,并能对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的思想,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能绘制条形统计图的直条,对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白板图表、课堂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平时在家你们喜欢看一些什么电视节目呢?学生回答:动画片、电影、娱乐节目等。
师:你们喜欢的节目真不少,如果选出你最喜欢的一类节目,你会选择哪一种呢?学生口头回答。
二、教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用画“正”字方法收集数据提问:同学们,这4类电视节目到底有多少人喜欢?你有办法吗?学生回答师:如果老师想统计我们班同学喜欢电视节目的人数,你准备怎么统计?学生回答如果没有学生说出画“正”字的方法,教师介绍:我们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每汇报一个同学,我们就在相应的类别下面,写出“正”字的一个笔画,一个“正”字代表5个。
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
学生活动: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统计完成后,交流统计结果。
2.制作统计表师:通过刚才统计,同学得到了全班同学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
你能把结果说给大家听听吗?学生回答:科普类x人、综艺类x人、动画类x人。
四(3)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年月集体完成后,提问:统计表中合计数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要计算合计数?指明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刚才我们填的这张就叫做统计表,要完成一个统计表,要注意哪些地方?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小结:制作统计表是我们整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填写完统计表中数据后,还要填上统计时间。
3.制作条形统计图师:整理数据除了制作统计表,我们还可以制成统计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
女
40~
4.4
2.1
45~
7.2
3.3
50~
7.3
4.5
55~
6.9
5.5
60~
19.3
6.7
65~
50.2
16.4
70~
68.5
12.5
75~
86.2
19.9
80~Leabharlann 97.015.2表某地1975年839例正常人发汞值分布资料(μg/g)
组段
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2.2
合计
例数
133
193
190
111
83
34
43
16
36
839
3.根据下表分别绘制普通线图和半对数线图,并说明两种统计图型的意义。
某地某年食管癌年龄别发病率(1/10万)
实验一统计表与统计图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统计表的基本概念和列表原则;
2、掌握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统计表常见错误的纠正。
2、常用统计图的绘制。
(三)实验资料的分析过程
1.某地调查脾肿大和疟疾临床分型的关系、程度与血片查疟原虫结果列表如下,此表有何缺点,请改进。
项目
脾
肿程度
血膜
阴性
血膜阳性
合计
恶性疟
间日疟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脾肿者
174
28
12.6
20
9.04
222
48
21.6
脾Ⅰ
105
8
6.6
9
7.40
122
17
13.9
脾Ⅱ
51
14
20.0
5
7.10
70
19
27.1
脾Ⅲ
15
6
23.1
5
19.20
26
11
42.3
3
0
0.0
1
25.00
4
1
25.0
2.试根据下表资料绘制适当统计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