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中古波斯文学
中世纪波斯文学
中世纪波斯文学波斯文学1.概论波斯是伊朗的古称,是中亚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在现今的伊朗国土上,公元前3 千纪上半期,一部分部落就已产生了奴隶制,至公元前2 千纪下半期逐渐形成国家。
伊朗北部的米太人在公元前7 世纪成为一个强国。
公元前6 世纪中叶,居住在南部的波斯人在居鲁士的领导下推翻了米太王的统治,建立了强大的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在公元前6 世纪达到鼎盛阶段,但接着的两个世纪,波斯大部分领土被外族所统治。
直到公元224 年,波斯侯阿尔达希尔举兵,重新统一了伊朗,建立了萨珊王朝。
公元5 世纪以后,伊朗向封建社会过渡。
从公元5 世纪至18世纪为伊朗的中世纪时期。
中世纪波斯文学主要是指以达里波斯语创作的文学,它是在萨珊王朝时期(公元224-651 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萨珊王朝时期丰富的文学创作都是用中古波斯语即巴列维语创作的,只是由于阿拉伯人的侵略,大部分失散了。
流传至今的《统治者书》是一部宫廷史官编纂的历史著作,也保留了一些古代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其中的一些故事情节被后来的诗人们作为题材创作了伟大的作品,如菲尔杜西的《列王记》。
萨珊王朝被阿拉伯人消灭以后,随着政治上独立地位的消失,波斯固有文化也遭到严重摧残。
但波斯人民以强烈的民族意识,顽强地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他们粉碎了阿拉伯统治者用阿拉伯语取代波斯语的企图,使新产生的达里波斯语逐渐成为波斯人民通用的语言,为波斯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9 世纪末,波斯大部分地区摆脱了阿拉伯人的统治,先后建立了一些独立国家,萨曼王朝是其中之一。
萨曼王朝为巩固政权,把当时许多文人墨客集中到宫廷,其中许多人都摒弃了阿拉伯语而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创作;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与扶植,波斯文学得以复兴,并出现了长达二三百年的文学繁荣时期。
鲁达基(公元850-940 年)在波斯文学史上被称为" 波斯诗歌之父" ,生于一个叫鲁达克的小山村,自幼聪明,八岁能背诵《古兰经》,后来被萨曼王朝的国王召入宫廷,有过一段优厚的生活境遇,然而晚境凄凉,因故失宠而被逐出宫廷。
波斯文学介绍(上)
作者: 张鸿年
出版物刊名: 国外文学
页码: 52-78页
主题词: 波斯语;阿拉伯人;伊斯兰教;十五世纪;阿拉伯语;波斯人;中世纪;布哈拉;统治者;阿拔斯王朝
摘要: <正> 一、波斯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本文所要介绍和探讨的波斯文学是指以达利波斯语所创作的文学。
达利波斯语(又称新波斯语)兴起于八世纪末,其文学创作于九世纪开始出现,十世纪进入高潮时期。
从十世纪到十五世纪,在长达五百余年的时间内著名诗人辈出,优秀作品不断涌现。
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的诗文作品谱写了波斯文学史上的光辉篇章,给世界文学以显著影响。
著名德国诗人歌德在《西方和东方合集》中表示:“波斯人认为他们的长达五百年涌现的诗。
伊朗历史细说古代波斯文化
伊朗历史细说古代波斯文化(一)语言、文字、文学伊朗从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波斯帝国至今,其语言文字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古波斯语时期(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331年)、中古波斯语时期(公元前250年至公元651年)和近代波斯语时期(公元9世纪初至今)。
古波斯语是楔形文字,有36个字母,从左至右书写。
现在古币、图章、石碑及崖刻上仍有留存。
最详细的是伊朗西部比斯通山上的崖刻。
这一崖刻共420行18900个字,记述了大流士国王内征外讨、开疆扩土、当政治国的情况和对天神的颂赞(天神是琐罗亚斯德教即拜火教的主神)。
中古波斯语即巴列维语。
分安息巴列维语和萨珊巴列维语,两种语言大同小异。
安息巴列维语有25个字母,一个字母发数个不同的音。
萨珊巴列维语多存留于宗教、历史、文学著作当中。
当代普通伊朗人已读不懂巴列维语著作,只在伊朗大学中讲授。
我国新疆出土的不少摩尼教经文著作残片(现存德国)是用安息巴列维语写成的。
近代波斯语又称达里波斯语(宫廷波斯语),是伊朗当今通用的语言。
它源于东部霍拉桑的方言,于8世纪末至9世纪初开始普及。
据传阿拉伯人占领伊朗西部后,当朝末代国王耶兹德卡尔德率众东逃至霍拉桑,其宫廷用语就是这种语言。
近代波斯语采用阿拉伯语字母(32个字母)。
波斯文学是另一个令世人赞叹的文化遗产。
在中世纪,伊朗文学创作已高度发展。
有许多用波斯语写成的著作闻名于世,特别是11世纪初问世的伊朗民族史诗《列王纪》(作者为诗人菲尔多西,940年至1020年),在当时被广为传抄。
伊朗上下喜闻乐见,城乡传唱。
其后,还有被誉为古代伊朗民族英雄史诗的袄教圣经《阿维斯陀》、《贝希斯敦铭文》、《纳克希·鲁斯坦铭文》等。
诗歌是波斯文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曾涌现出众多著名的诗人,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不仅为伊朗人民所钟爱,在世界范围内也广为流传。
著名波斯诗人有菲尔多西、海亚姆、萨迪和哈菲兹等,他们的著作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古亚非文学第四节波斯文学与萨迪
中古波斯文学与萨迪
中古波斯文学概述
中古波斯文学是指以达里 波斯语创作的文学。它是 在沙珊王朝时期(224- 651)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
中古波斯文学概述
中古波斯文学(9世纪中叶—18世纪)历时8百年间,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果,构成整个古代伊斯兰 文学的重要部分。按阶段划分,它大致可分为崛起、 发展、鼎盛和衰落四个时期。中古波斯文学的主要 成就在诗歌方面。 崛起时期(9世纪中叶—11世纪中叶),代表作家是 鲁达基(850—941)和菲尔杜西(940—1020),鲁 达基被誉为“波斯语诗歌之父”。菲尔杜西的代表 作为史诗《王书》。
亚当的子孙是一个肢体上的四肢, 原来是来自同样的一种物质。 这一肢如果受到压迫与痛苦, 其他各肢一也难安享幸福。 你不同情别人的不幸遭遇, 你就算不得亚部散文和诗歌相结合的作品。 全书除写作缘由和跋以外,有正文共8卷,包 括记帝王言行、记僧侣言行、论知足常乐、 论寡言、论青春与爱情、论年来昏愚、论教 育的功效、论交往之道等。
《蔷薇园》的主题思想
《蔷薇园》不局限于写帝王和上层人物,而 是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并大多取 材于社会生活,在许多方面表达了新兴市民 阶层和平民百姓的心声。 和前辈作家相比,《蔷薇园》反映的现实更 加广泛深刻,也更富有民主性。萨迪在一定 程度上突破了中世纪封建思想的束缚,但是, 他不可能完全摆脱封建思想的局限。
《蔷薇园》的主题思想
他有时宣扬命由天定的宿命论思想,要穷人 安于命运,要富人怜悯穷人,甚至鼓吹对恶 势力逆来顺受、宽容忍让,想通过宗教和道 德的说教来解决尖锐的社会矛盾,这些都是 不可取的。
《蔷薇园》的艺术特色
从现实生活中挖掘题材,突破了旧有的传统。 行文凝练,机警幽默。 语言优美流畅,比喻生动,富有哲理性。 诗歌意境高超,韵散结合,天衣无缝。
中古波斯文学
一、波斯文化
1.地理位置: 中古波斯,指伊朗高原通用波斯语的 中亚细亚诸国,除波斯外,还包括阿富汗、阿塞 拜疆、塔吉克等,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丝 绸之路。
2.名字由来: 伊朗在公元前6世纪被称为“波 斯”。因为伊朗高原盛产骏马,是养马之乡。印 度人和西亚人便称这里的人为“马夫”,音即 “波斯”。为此,养马之乡的人千余年来都十分 不快。我国古书上称为“安息”国。1935年,波 斯改名为“伊朗”,意思是“富贵人”。
情诗节选
捏扎米: 我愿作你的奴仆,对你永远忠心耿耿。 我的女王啊,请对我这乞丐温柔。 你如把涅扎米折磨致死,虽然十分冷酷无情, 但由于我爱你,我依旧要说:“完全公正”。
牟拉维:
我对你就像忠犬对主人一样忠诚。
肆意折磨吧!你的折磨便是柔情; 肆意横行吧!你的错就是对的体现。
哈菲兹
要满怀欢畅和喜悦,迎接痛苦的利箭; 只有体味箭的锋芒,方能获得幸福的甘甜。
《蔷薇园》分为八章:一、记帝王言行; 二、记僧侣言行;三、论知足常乐;四、 论寡言;五、论青春与爱情;六、论老年 昏愚;七、论教育的功效;八、论教育之 道。
《蔷薇园》诗文相间,故事中穿插诗歌, 点出意义,画龙点睛,抒发诗情。
萨迪诗选
我要讲的是善行品性和人的能力, 而不是赛马打球游玩嬉戏。 你身上本来就埋伏着敌人, 何必与外敌苦战不休打得难舍难分。 你应象严父一样对自己严加管教, 何必在他人头上舞枪弄刀。 私欲是比任何敌人都难对付的敌人, 任你有千方百计也无法驾驭自身。 你自身就是一座城邦充满善恶, 你就是国王与大臣管辖治理此国。
学生没有恒心,如同情人没有金钱; 旅人没有常识,如同飞鸟没有羽翼; 学者不去实践,如同树木不结果实。
努什旺王的故事
努什旺王外出狩猎,烹调野味时缺盐,仆 人去百姓家索取。努什旺王特意嘱咐一定 不要忘了给钱。因为“苏丹如果拿走5个鸡 蛋,他的臣属就会杀死百姓家的一千只母 鸡”。
波斯文学
诗歌之父——鲁达基
鲁达基是波斯古典文学的始祖,诗是波斯诗歌 从民间创作过渡到文人创作的标志,奠定了 波斯古典诗歌的基础。诗人热情地赞美秀丽的自 然风光,歌颂青春,爱情和人生的欢乐,强调科 学和知识的作用。同情被压迫者,对社会不平等 现象提出了抗议。
这些人桌上摆满了肴肉和精制的杏仁糕, 那些人却饥肠辘辘,连大麦饼也都难弄到。
二是勇士的传说,大约有六万余行诗。这 部分是史诗最重要的部分,主要描写波斯 与敌国交战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是英雄 世家鲁斯塔姆一家的故事。
鲁斯塔姆的英姿
他一举起棒锤,叫岩石变成炭末; 他单枪匹马,能使敌军畏惧骇怕。 谁要是想同鲁斯塔姆决斗,巨人也会像草茎被踩倒。 他的马蹄下,尘土四起像乌云, 黑压压地,遮没了白天的太阳。 要知道,他的力气抵得上一百壮汉, 他有如悬崖,壁立千仞,直插霄汉。 他一打仗,心中怒火直冒, 无论狮虎大象,都要逃跑。 高山将会在他跟前屹立不住, 沙漠成了他脚边忠实的女奴。
玛赫穆德国王整部《列王纪》 除了鲁斯塔姆故事之外,无 何可取,而像鲁斯塔姆这样 的英雄我的军中足有一千。 “祝陛下万寿无疆,我不知 道陛下军中有多少这样的英 雄,可是我知道崇高的主只 创造了一个鲁斯塔姆。”
昨夜我走过一家陶罐作坊, 巧手上的陶土时时改变模样, 我发现——粗心人是不留意的, 父辈的尸土就在每个陶工手上。 这陶罐也象我们,曾经是不幸的恋人, 他也曾深深陷入发鬈编织的情网, 你看那罐上的把手。 那手呵,也曾勾在情人的颈上。
叙事诗大师——内扎米
叙事多用比兴手法,描写更加委婉细腻, 阿拉伯词和科学词语入诗,诗歌内容较前丰 富,文字典雅含蓄,文学史上称之为“伊拉 克体”。 《蕾丽与马季侬》是内扎米诗歌艺术的顶 峰之作。
中古亚非文学
思考题
1.《源氏物语》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 2.《一千零一夜》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阿拉伯文学与《一千零一夜》
一、文学概况
乌鲁勒· 盖斯:最著名的“ 悬诗”诗人 《古兰经》:第一部成文的最有影响的散文著作 艾布· 努瓦斯:饮酒诗 寓言故事集:《卡里莱和笛木乃》 民间故事总集:《安塔拉传奇》
二、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中古时期文学的最优秀作品,是 一部著名的民间故事集。它曾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 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1.《一千零一夜》故事来源:
古代波斯故事集《赫左尔· 艾夫萨乃》
以伊拉克为中心的阿拔斯王朝民间故事 埃及穆马留克王朝的民间传说
《一千零一夜》古称《天方夜谭》
2.《一千零一夜》的思想内容
有关爱情自由、婚姻幸福的描写,占了很 大的篇幅 ,其中《巴士拉银匠哈桑的故事》 最为出色。 反映商人生活和海外冒险的故事,最具代 表性的当数《辛迪巴德历险记》。 通过描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渔夫、脚夫、 理发匠的故事,赞美他们的优秀品德、聪明才 智和斗争精神:《渔翁的故事》。 描写神魔幻化的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 大盗》、《阿拉丁神灯》、《巴格达窃贼》。
关于《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共分54章, 约80余万字。以主人公光源 氏贯穿全书。 近世日本的最著名的国 文学家本居宣长提出“物哀” 的主题 众多的女性形象 理想中的贵族形象:光 源氏
《源氏物语》的艺术特色
1.人物描写细腻,个性鲜明 2.景物真实自然,烘托人物 3.情节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4.结构新奇活泼,富于变化
四、波斯文学
鲁达基:“波斯文学之父” 菲尔多西:伊朗民族著名的英雄史诗《列王纪》 欧玛尔· 海亚姆:世界著名的四行诗诗人 莫拉维:“波斯语的《古兰经》”——《玛斯纳维》 萨迪:诗集《果园》和箴言故事集《蔷薇园》 哈菲兹:其诗集发行量仅次于《古兰经》
波斯文学
波斯文学以波斯语创作的文学。
9 世纪初伊朗东北部霍拉桑地区最早出现了波斯语文学作品。
此后不同历史时期,以伊朗为中心,在高加索和中亚地区,阿富汗斯坦、印度北部以及地中海东岸都出现过波斯语诗人和作家。
中世纪波斯语文学出现以前,早期伊朗地区的文学是巴列维语文学。
如已经失传的巴列维语《列王纪》,巴列维语故事集《一千个故事》等。
早在公元前6世纪,伊朗法尔斯地区的部族酋长居鲁士就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大帝国阿契美尼德国家。
公元3世纪以前,在波斯西南部通用的是古波斯语(楔形文字),在伊朗西部克尔曼沙阿附近山上雕刻的关于国王大流士(公元前521~公元前485在位)业绩的文字就是古波斯语;在波斯东北部通行的是阿维斯陀语,在祆教经书《阿维斯陀》中,已经有了萌芽状态的诗歌。
波斯安息王朝建立以后(公元250以后),在波斯通行的是中古波斯语,即巴列维语(北巴列维语)。
萨珊王朝时期(224~651)通行的是萨珊巴列维语(南巴列维语)。
萨珊巴列维语有丰富的文献资料保留下来。
其中有许多宗教、地理、历史和文学著作。
中世纪波斯语文学鼎盛时期许多作品的雏型可以追溯到早期巴列维语文学。
比如已经失传的巴列维语《列王纪》,就是10世纪菲尔多西创作史诗《王书》的基本素材。
《一千零一夜》也是渊源于巴列维语故事集《一千个故事》。
7世纪,阿拉伯人灭萨珊王朝,把波斯置于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版图之内,阿拉伯语成为官方语言。
但是在此后的300年内,巴列维语仍在波斯通用,并有新的著述出现。
8世纪末,巴列维语与波斯中西部一支方言融合,逐渐产生了一种新的语言,即达里波斯语。
到10世纪达里波斯语已经取代了巴列维语,成为波斯人通用的语言。
在阿拉伯哈里发统治时期,波斯在政治上丧失了独立地位,伊斯兰教取代了波斯的拜火教,成为波斯人主要的宗教信仰。
波斯人通过阿拉伯文的翻译,较前更为广泛地接触到希腊的哲学和科学著作。
波斯诗歌采用了阿拉伯诗的韵律(阿鲁兹),波斯散文吸收了阿拉伯散文中韵文(萨治)的表达方法,这是这两大民族密切接触的结果。
东方中古文学概述
东方中古文学概述第二章中古文学第一节概述东方中古文学是指亚非地区中古时期的文学,即亚非封建社会的文学。
许多东方国家先后在公元2、3世纪至7、8世纪确立了自己的封建制度,一般较之欧洲封建社会出现的要早。
但是,东方的中古时期极为漫长,封建专制统治和自然经济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尽管如此,东方各国的古代文化还是发展到了各自的顶峰,文学、科学、艺术和哲学仍然处于世界的前列。
随着军事扩张,商贸扩大,东方各民族文化开始向周边扩散,形成东亚、南亚、西亚北非三个文化圈。
它们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中古文学呈现出一派繁荣灿烂的局面。
中古时期,东方各国家强调高度集权统治,强大的封建专制制度极大地限制了社会形态各方面的发展,农民不但受地主盘剥,还要直接向国家缴纳贡税,生活极为贫困,政治地位极其低下。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于社会上的统治地位,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手工业和商业始终得不到充分发展。
异族入侵和野蛮统治,从客观上束缚了先进国家的发展。
上述种种原因造成了亚非地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中古时期。
东方中古文学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这一时期的文学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首先,东方中古文学创作空前繁荣,呈现出多民族文学共同兴旺的大好局面。
其文学发展空间大大扩展,除埃及、巴比伦、希伯来的古代文学出现中断现象以外,印度文学在古代文学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
与此同时,朝鲜、日本、越南、伊朗、阿拉伯等一系列新兴民族和国家都出现了较高水平的文学成就。
其次,各民族文学相互交流,互相影响,促成了东方中古文学的大发展。
这种文学交流的大趋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历史悠久、文学发达的国家,其文学作品流传、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文学。
如中国、印度、伊朗和阿拉伯国家的文学对邻近各民族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二是各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创造的文学财富,成为各国人民共有而且共享的遗产,如《卡里来和笛木乃》、《一千零一夜》、《古兰经》等。
再次,民间文学尤其发达,成为东方中古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波斯文字解读
古波斯文字解读
古波斯文字是古代波斯帝国使用的一种文字系统。
该文字系统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之间流行于波斯帝国的领土范围,并用于记录法律、官方文件、历史记录、宗教文本等。
古波斯文字属于楔形文字家族,使用楔形符号组成的文字。
该文字系统共有约40个字符,每个字符代表一个音节。
该文字
系统通常从右到左书写,不使用任何标点符号或空格分隔单词。
古波斯文字的解读主要依靠现代语言学家对该文字系统的研究和对已知古波斯文献的解读。
在研究过程中,语言学家首先需要确定字符的发音,并根据上下文推测其含义。
然后,他们将已知的古波斯语词汇和语法规则与文献中的文字进行对比,逐渐建立起对古波斯文字的解读。
然而,古波斯文字的解读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由于波斯帝国覆盖了广泛的地理区域,并受到了许多不同文化和语言的影响,古波斯文字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变体和变化。
此外,由于古波斯语的语言学知识仍然有限,对于某些文字的确切含义和用法仍存在争议。
尽管如此,通过对已知古波斯文献的解读和对古代波斯帝国的历史背景的研究,现代学者们已经对古波斯文字有了相当准确的理解,并能够解读并研究古波斯语文献中的内容。
第7讲 中古波斯文学
第七讲 中古波斯文学
一、中古波斯文化
• • • • • 中古波斯:东西方文化交汇处 伊朗在公元前6世纪被称为波斯,“马夫” 1935年改名为“伊朗”,“富贵人” 波斯帝国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大帝攻占波斯;公 园651年阿拉伯人入侵 • 波斯古国信奉琐罗亚斯德教 • 火
当你和我消失在帷幕的后边 这世界还将长久地往前推衍 在它眼里,我们的到来和别离 像颗小小的石子溅落在海面
• • • • •
• • • •
2、揭示物质不灭,追求人生尽欢 昨夜我走过一家陶罐作坊 巧手上的陶土时时改变模样 我发现——粗心人是不留意的 父辈的尸土就在每个陶工手上
多情的人儿啊,快拿来酒壶酒盅 到青草坪上,小河岸边 世道把多少亭亭玉立的美女 一百次变为酒壶,一百次变为酒盅
• • • • •
三、艺术风格 1、丰富多样的情感形式 2、睿智哲思的艺术品质 3、精巧严谨的立意构思 4、朴素凝练的语言风格
我真不懂,当初造物主造了人 为什么把他造的缺憾满身 若造得好,因何又一朝虐杀 造得不好,该问罪与何人
• • • •
• • • •
一手执杯,一手执《古兰经》 时而虔诚敬主,时而亵渎神明 我们置身于翡翠色的苍穹之下 是异教徒,不处处昧主,是穆斯林,又不事事虔 诚
上苍降到世上全都是忧愁 让一个人出生把另一个掠走 未出世的若知道我们的痛苦 他就不会再来世上苦熬忍受
《五卷诗》是他5部叙事长诗的汇集, 其中《蕾丽与马杰农》(1181)是 其诗歌艺术的顶峰之作。蕾丽和马 杰农的爱情悲剧在中近东几乎家喻 户晓,马杰农甚至成了“情痴”的 代名词。
古波斯课件
文明起源与发展
文明起源
古波斯文明可追溯至公元前7000年 左右,从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发展而 来。
发展历程
古波斯经历了埃兰文明、米底王国、 阿契美尼德王朝等多个历史时期,形 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
社会结构
古波斯社会等级森严,分为王室、贵族、平民和奴隶等阶层 。
政治制度
古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拥有绝对权力,但也有一些 地方实行贵族共和制。
哲学思想与宗教观念
总结词
古波斯哲学思想与宗教观念紧密相连,形成 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详细描述
古波斯哲学家深受古代东方宗教和思想影响 ,提出了许多关于宇宙、人生和道德的哲学 观点。他们认为世界是由一种神秘的宇宙力 量所支配,人类应当顺应自然法则和宇宙秩 序。古波斯的宗教观念也体现了这种哲学思 想,强调神与人之间的互动和责任,为古波
工艺美术
古波斯工艺美术同样出色,金银器、陶瓷、地毯等工艺品深受世界各地游客的喜 爱。这些工艺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古波斯文化的珍贵遗产。
03
古波斯科技与哲学
天文学与数学
总结词
天文学与数学在古波斯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当时的社会和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详细描述
古波斯天文学家对天体运行规律进行了长期观察和计算,发展出了较为完整的天文体系。他们制定了天文表,用 以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在数学方面,古波斯人发明了数字系统和记数法,为后来的数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巴比伦
巴比伦是波斯帝国的邻国之一,两国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多次战争和和平 。在波斯帝国的统治下,巴比伦成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贸易中心。
03
与印度
古波斯与印度之间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当时,波斯帝国与
波斯文学发展史
波斯文学发展史
波斯文学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早期波斯文学主要以传统神话和英雄史诗
为主要形式,通过口头传承来流传。
古波斯人口头文学中以“阿维斯塔”,又称“拜火星章”,这是古波斯人的敬神文学,内容包括信仰和教义。
随着波斯帝国的崛起,波斯文学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书面文化,波斯文学融合了很多
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元素,例如伊斯兰教、希腊文化和印度哲学等,同时发展出独特的风格
和形式。
波斯文学的黄金时期可以追溯到11世纪至14世纪,这个时期被称为伊朗的“文艺复
兴时期”,当时伊朗的文艺、哲学和科学领域都非常繁荣。
在这个时期,波斯文学最著名
的作品是《千零一夜》,这部作品是由阿拉伯文翻译成波斯文,然后又被翻译成很多其他
语言,描绘了伊斯兰文化中的神话、故事和传统价值观。
同时,这个时期的许多伟大的波斯诗人也被世人铭记,例如胡马伊尼(Rumi)、菲尔
多西(Ferdowsi)和欧玛尔·海亚姆(Omar Khayyam)。
胡马伊尼是一位哲学家、作家和
穆斯林神秘主义者,他被认为是所有波斯诗人中最伟大的一位。
他的作品《马斯纳维》是
一部包含了伊斯兰教、希腊哲学和印度教的神秘诗歌。
菲尔多西则是写了一部波斯史诗名为《复兴之书》或称《波斯国王在世纪》(Shahnameh),这部作品记录了波斯帝国的历史和文化,是一部受欢迎的史诗和文学作品。
而欧玛尔·海
亚姆则是一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鲁拜集》被认为是波斯文学史上最受
欢迎和最具影响力的诗集之一。
总体而言,波斯文学代表了一个丰富、多元和复杂的文化遗产,其历史和文学作品依
旧影响着现代文化和艺术领域。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史全套笔记(下)
第十二章东方古代文学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一、古埃及文学。
古埃及最著名的宗教哲理诗是《失望者和自己灵魂的谈话》。
古埃及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篇故事是《魔术师的故事》。
古埃及的《亡灵书》是人类最早的书面文学。
1.《亡灵书》——《亡灵书》是古埃及一部庞大的宗教性诗文集。
⑴古埃及人十分重视尸体的保存和死后生活的指导,把死者的尸体制成木乃伊,并在古埃及所特有的纸草上,写下许多诗歌,置于石棺和陵墓中,指导死者对付地下王国的种种磨难。
后人从金字塔和其他墓穴中,把这些指导死者生活的诗歌编辑成集,题名为《亡灵书》。
⑵《亡灵书》汇入了大量的宗教性诗文,是古代埃及文学的汇编,有利于后人了解与研究古埃及人民的生活习俗、思想意识、世界观及宗教信仰。
2.纸草卷文字——古代埃及最初的书面文字,始于公元前3300年,古代埃及人将文学作品书写在纸草制成的纸草卷上。
3.古埃及劳动歌谣——古代埃及产生最早的世俗诗,盛行于公元前3000多年,大多民间创作,口头传唱,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奴隶们的生活、劳动和思想感情。
如《庄稼人的歌谣》、《打谷人的歌谣》等。
二、古巴比伦文学。
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完整的英雄史诗。
三、古印度文学。
印度奴隶制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种姓制度和宗教制度。
种姓制度将人分成4等:婆罗门(宗教)、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首陀罗(贱民)。
1.《吠陀》——⑴《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学遗产,"吠陀"一词原为"知识"和"学问"的意思,后经婆罗门解释,逐渐被印度人视作宗教"圣典"。
⑵《吠陀》是印度最古的诗歌总集,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包括《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
《梨俱吠陀》主要是祭祀时用来朗读的颂神诗,尽管带有浓重的宗教或迷信色彩,但表现了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的情绪,也收入一些劳动歌谣和民间情歌。
《阿闼婆吠陀》主要是巫术咒语诗。
波斯古典诗歌PPT学习教案
比较文学的影响分析法
第37页/共38页
第4页/共38页
波斯古代文学典籍
伊朗历代所通用的语言大体可分三种: 古波斯语(包括阿维斯塔语)——楔形文字 中古波斯语(巴列维语) 近代波斯语(达里波斯语) 流传下来的典籍:1、《丁卡尔特》:关于琐罗亚斯德教礼仪的著作;其中有
民族传说、宗教传说和文学故事;2、《阿尔达希尔·巴康达的传记》,菲尔 多西的《列王记》曾用此书内容作为参考资料。3.《阿尔达维拉夫集》;《赫 扎尔阿芙散内》(《一千故事》,是伊朗传统民间故事集,也是《一千零一 夜》的材料来源之一)4、《维斯与朗明》5、《帝王纪》6、《阿苏里克树》 7、《缅怀扎里尔》
第17页/共38页
史诗之王——菲尔多西 (940—约1020)
他与后来的内扎米、萨迪、哈菲 兹并称为波斯文学史上的四大 诗人。《王书》又译《列王 记》,是东方文学史上引人瞩 目的巨型文人史诗。民族英雄 鲁斯塔姆。《王书》被称为 “东方的伊利亚特”,菲尔多 西因而被称为“东方的荷马”。
《王书》插图
第18页/共38页
第27页/共38页
哲理诗泰斗、“设拉子的黄莺”——萨 迪
第28页/共38页
《蔷薇园》 ( 1258 ) 。 蔷薇花是波 斯民族钟爱 的花,象征 着青春和美 丽。《蔷薇 园》采用波 斯传统的文 体 —— 散 文
《果园》节选
不论你把什么政策推行, 百姓的疾苦应牢记心中。 只要你不背负正义和世理, 百姓就不会无端与你背离。 百姓总是背弃无道的暴君, 暴君的丑名将在世上永存。 谁若是为非作歹专横无礼, 就是亲手捣毁自己的根基, 持刀强人行凶确能造成灾难, 更可怕的是孤儿寡母焦心的长叹。 常见寡妇点燃的一盏孤灯, 孤灯的火能烧毁一座大城。
第七讲 中古波斯文学
《蔷薇园》 蔷薇花是波斯民族钟爱的花, 象征着青春和美丽。《蔷薇园》 采用波斯传统的文体——散文夹 诗歌写成,仿照天堂将这方花木繁 茂的花园分为8部。《蔷薇园》 为整个波斯文学的代表作,融合了 波斯民间故事与传说,融合中古波 斯文学的哲理性及人道主义思想。
思想内容: 1、批判祸国殃民的暴君。 2、批判贪得无厌的官吏。 3、歌颂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4、赞美伊斯兰教,赞美真主。
2、《阿维斯塔》(Avesta) 远古波斯典籍,现仅存1/4. 神话故事集。意思是“智慧、 经典、谕令”,也叫“波斯古经”, 主要记述琐罗亚斯德的生平以及 教义,宣扬琐罗亚斯德教(拜火 教,祆教,火教)。原有21卷, 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后毁琐罗 亚斯德教所有经典,所幸存下来 的阿维斯塔仅有一卷,而在希腊留有的一部完整21 卷抄本后来散佚。在波斯萨珊王朝期间,琐罗亚 斯德教复兴,这一卷《阿维斯塔》被拼凑、补齐 成为21卷,但与原来的版本已不可同日而语。
你高洁的圣徒不要把酒徒妄加指责, 别人的罪过,算不成你的罪过。 我行善作恶,与你何干? 谁播下什么种子,就收获什么。 既然现世的天堂近在眼前, 何必轻信圣徒虚妄的诺言?
名家点评 读放荡不羁的老哈菲兹的音调十分优美的原 作,是令人十分快意的。 ——恩格斯 哈菲兹呵,除非丧失了理智,我才会 把自己和你相提并论。你是一艘鼓满风帆劈风斩 浪的大船,而我则不过是海浪中上下颠簸的小舟。 ——歌德
二、中古波斯文学
波斯古典文学基本体裁是诗歌,在东方古典 诗歌中,对西方古典诗歌影响最大的是波斯。歌 德称波斯为“诗国”“诗人之邦”。 波斯文学总体美感特征—“苍凉沉郁”。原因 分析:1、时代原因 ;2、诗人个体;3、宗教信 仰
几个阶段:9c-18c/7c-18c 1、崛起:9c中叶-11c中叶,东部的霍拉桑地区为 中心,赞颂帝王英雄。 “霍拉桑体” :鲁达基、 菲尔多西 2、发展:11c中叶-13c中叶,诗歌创作中心自东 向西转移,阿赛拜疆,继之是伊斯法罕和法尔斯。 “伊拉克体”:诗歌的用语带有浓厚的西南地方 色彩,叙事更多使用比拟手法,描写更加委婉细 腻。阿拉伯语词汇和科学术语更多入诗。代表: 内扎米 3、鼎盛:高峰时期,13c中叶-15c末,中古波斯 三大诗人海亚姆、萨迪、哈菲兹的出现为标志。 富于想象,蕴藉隽永,语言精美,饱含苏菲神秘 主义教理。
中古伊朗文学
中古伊朗文学第一节概述伊朗(波斯)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位于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
自古以来,伊朗就是东西方的交通枢纽,也是亚非欧三洲文明的汇合地。
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东起我国,中经波斯,西达罗马帝国的。
勤劳聪明的伊朗人民在本国高度发展的文化基础上,汲取东西方文明的精华,经过长期的酝酿和发展,创造了具有独特光彩有波斯文明。
波斯文学(又称达丽语文学)就是波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在伊朗通用的语言是古波斯语(楔形文学)。
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征服伊朗,阿契美尼法王朝覆灭,古波斯语也随之衰落,代之而起的是中古波斯语,即帕列维语。
伊朗历史上的两个著名王朝,安息王朝(公元前247-公元224)和萨珊王朝(224-651)时期通行的语言就是帕列维语。
萨珊帕列维语的文化古籍一直保留至今。
萨珊王朝的伊朗是高度发展的奴隶制大帝国,伊朗的农业和手工业都很发达,在对外关系上和中国、印度、罗马等古国广泛开展了海陆贸易,牢牢地控制着中印通往西方的海陆商道。
与此相适应,科学文化也有高度的发展,宫殿建筑遗迹和浮雕石刻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都表明古代波斯人民已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七世纪六十年代初阿拉伯人占领伊朗,萨珊王朝覆灭。
这次入侵改变了伊朗的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进程,伊朗人民由信奉袄教转而信奉伊斯兰教,独立的伊朗丧失了原来的政治地位。
被异族统治的伊朗人民要求民族独立,于是,产生了“舒毕主义”思潮。
舒毕主义者主张非阿拉伯穆斯林和阿拉伯穆斯林享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宣传伊朗文明高于阿拉伯文明。
“舒毕主义”是伊朗文学兴起和发展的政治因素。
由于伊朗人民不断举行起义和伊朗上层统治集团日益扩大其政治势力,九世纪末,阿拉伯人的统治实际上已名存实亡,在伊朗建立了许多地方政权。
十世纪初,一种在伊朗东方流行的方言法尔斯语(即达丽语)开始广泛传播,并逐渐取代帕列维语而成为伊朗的通用语言,这就是流传至今的波斯语。
当时,伊朗是定都于巴格达的哈里发国家的一个行省,因此阿拉伯语在伊朗也曾经是官方语言,但是阿拉伯语仅限于在官方文书、宗教及科学领域使用。
最终中古亚非文学综述
• “楔子”部分:
古代印度和中国之间的一个海岛上,有一 个萨桑国,国王叫山鲁亚尔。因为王后与人私 通,国王便杀了这个“奸邪”的女人,以后, 他存心向妇女报复,每天娶一个女子过夜,次 日杀掉再娶。他的暴行使全城一片恐慌。“当 时的妇女,不是死于国王的刀下,便是逃之夭 夭,城中十室九空。” 宰相之女山鲁佐德为了 拯救无辜的阿拉伯姐妹,自愿嫁给国王,用讲 故事的方法引起国王的兴趣,使国王暂不杀她。 这样,她连续讲了一千零一夜故事国王终于被 感化,放弃了残暴行为,并立她做王后。
•
萨迪同情人民、反对强暴的人道主义思想 ,提出君王应该体恤人民的观点:
亚当的子孙是一个身体上的四肢, 原来是来自同样的一种物质。 这一肢如果受到压迫和痛苦, 其他各肢也难安享幸福; 你不同情别人的不幸遭遇, 你就算不得亚当的后裔。 (第一卷第10节)
• • • • • • •
《蔷薇园》
• A、韵散结合的文体; • B、“笔调新颖”、 “亦庄亦谐”;
《七部集》
《七部集》影印
松尾芭蕉——“俳圣”
《悲歌》:坟墓也震动 我的泪声似秋风。 《借宿》:疲惫不堪借宿时,夕阳返照 紫藤花。 《秋日》:炎炎赤日当头照,萧瑟秋 风席地梳。 《芒鞋》:芒鞋斗笠,春夏秋冬又一 年。 《病中吟》:飘游旅次病中人,梦徘徊 荒野林。
B、小说:浮世草子(一种世俗小说)
居鲁士国王
居 鲁 士 墓
诗都设拉子
中古波斯文学的概念通常只体现于10 世纪到15世纪长达500年的“黄金时代”。 中古波斯文学成就最大的是诗歌。出现 了影响世界的几位大诗人。
四 大 诗 人
哈菲兹 海亚姆
• 菲尔多西:《王书》(又译《列王纪》) • 萨迪:《果园》、《蔷薇园》
波斯文明的艺术与文学
波斯文明的艺术与文学波斯文明源远流长,其文学和艺术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波斯文化的兴盛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0年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当时波斯帝国包括今天的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等地。
随着文化的发展,波斯地区的艺术和文学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仅在伊斯兰教文化圈内,也在整个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将介绍波斯艺术和文学的历史演变和代表作品,以期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文化视野和启示。
1.波斯艺术的历史演变波斯艺术源于新月地带,这个地区是丝绸之路上的十字路口。
波斯人的纹饰、色彩和线条风格也深深地受到孔雀王朝(公元前550-330年)的影响。
波斯人喜欢使用淡雅的色调和鲜艳的红色和蓝色调色板,这些颜色通常与伊斯兰教的装饰模式相结合。
除此之外,波斯地区还以布满波斯式图案的陶器和瓷器而著称,这些器皿刻画出精美的人物和场景,故事情节富有传奇色彩。
波斯艺术的最高峰是在萨珊王朝时期(224—651年)达到的。
这个时期的波斯人创造了许多惊人的艺术品,如雕刻的重要性石柱、印有各种图案的瓷器和红玛瑙、石柱上的浮雕、穹顶的彩色瓷砖和彩色玻璃。
不同于孔雀王朝的淡雅,萨珊王朝时期的波斯艺术更为繁复,艺术表现也更为生动。
不同于欧洲人的艺术,波斯艺术不注重绝对的真实性,反而强调在艺术表达的过程中,情感和哲学上的意义是必不可少的。
2.波斯文学的历史演变波斯文学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随着波斯帝国的兴起,波斯语言和文学的发展也得到了推进。
在波斯文学的发展历程中,诗歌是最为重要和流行的文体。
波斯的诗人们始终致力于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结合音乐和传统的艺术形式,写出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篇。
在波斯文学中,最负盛名、影响力也最为广泛的是法尔西诺(Ferdowsi),他是波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公元十一世纪时,法尔西诺创作了长达50,000多行的《波斯诗史》(Shahnameh),被誉为“波斯民族的千古史诗”,描绘了伊朗和中东地区的历史和传说故事。
中世纪波斯文学
波斯文学1.概论波斯是伊朗的古称,是中亚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在现今的伊朗国土上,公元前3 千纪上半期,一部分部落就已产生了奴隶制,至公元前2 千纪下半期逐渐形成国家。
伊朗北部的米太人在公元前7 世纪成为一个强国。
公元前6 世纪中叶,居住在南部的波斯人在居鲁士的领导下推翻了米太王的统治,建立了强大的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在公元前6 世纪达到鼎盛阶段,但接着的两个世纪,波斯大部分领土被外族所统治。
直到公元224 年,波斯侯阿尔达希尔举兵,重新统一了伊朗,建立了萨珊王朝。
公元5 世纪以后,伊朗向封建社会过渡。
从公元5 世纪至18世纪为伊朗的中世纪时期。
中世纪波斯文学主要是指以达里波斯语创作的文学,它是在萨珊王朝时期(公元224-651 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萨珊王朝时期丰富的文学创作都是用中古波斯语即巴列维语创作的,只是由于阿拉伯人的侵略,大部分失散了。
流传至今的《统治者书》是一部宫廷史官编纂的历史著作,也保留了一些古代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其中的一些故事情节被后来的诗人们作为题材创作了伟大的作品,如菲尔杜西的《列王记》。
萨珊王朝被阿拉伯人消灭以后,随着政治上独立地位的消失,波斯固有文化也遭到严重摧残。
但波斯人民以强烈的民族意识,顽强地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他们粉碎了阿拉伯统治者用阿拉伯语取代波斯语的企图,使新产生的达里波斯语逐渐成为波斯人民通用的语言,为波斯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9 世纪末,波斯大部分地区摆脱了阿拉伯人的统治,先后建立了一些独立国家,萨曼王朝是其中之一。
萨曼王朝为巩固政权,把当时许多文人墨客集中到宫廷,其中许多人都摒弃了阿拉伯语而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创作;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与扶植,波斯文学得以复兴,并出现了长达二三百年的文学繁荣时期。
鲁达基(公元850-940 年)在波斯文学史上被称为" 波斯诗歌之父" ,生于一个叫鲁达克的小山村,自幼聪明,八岁能背诵《古兰经》,后来被萨曼王朝的国王召入宫廷,有过一段优厚的生活境遇,然而晚境凄凉,因故失宠而被逐出宫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蔷薇园》 蔷薇花是波斯民族钟爱的花, 象征着青春和美丽。《蔷薇园》 采用波斯传统的文体——散文夹 诗歌写成,仿照天堂将这方花木繁 茂的花园分为8部。《蔷薇园》 为整个波斯文学的代表作,融合了 波斯民间故事与传说,融合中古波 斯文学的哲理性及人道主义思想。
思想内容: 1、批判祸国殃民的暴君。 2、批判贪得无厌的官吏。 3、歌颂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4、赞美伊斯兰教,赞美真主。
拜火教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 后演变称摩尼教,宋代,摩尼教 被意译为“明教”,明太祖朱元璋, 当时也是白莲教和明教中人。他取 得大权以后,深知秘密教派的厉害, 下诏严禁白莲社、明尊教,并把取 缔“左道邪术”写进《明律》十一 《礼律》,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教徒不实行火葬(因为火不能被玷污),而 实行天葬。即放臵特定圣域任由兀鹰食其尸体。
《王书》 共12万行,分50章,记述50位波斯神话传说中的国 王和萨珊王朝国王。内容上分为三部分: 1、神话传说。 2、勇士故事。记述波斯与敌 国土兰交战经过,塑造了英雄 鲁斯塔姆的形象。 3、历史故事。描述阿拉伯入 侵前萨珊王朝的重大事件。
四大悲剧和基本思想 伊拉治的悲剧 苏赫拉布的悲剧 夏沃什的悲剧 埃斯凡迪亚尔的悲剧 基本思想:弘扬伊朗民族的 悠久历史传统,歌颂伊朗民 族做出重大贡献的国王和勇士等英雄,谴责损害伊 朗民族利益的国王。
《鲁拜集》
《 鲁 拜 集 》 插 图
片段欣赏 我们来去匆匆的宇宙, 上不见渊源,下不见尽头, 没有人能说清楚, 我们自何方而来,向何方而走? 看呵!苍穹就象我们伛偻的躯身, 阿姆河水,那是我们晶莹的泪珠滚滚, 阴森的地府是我们无谓的忧虑, 天堂,只不过是我们悠然的一瞬。
4、内扎米(1141—1209)—— “伊拉克体”诗歌 的代表诗人、叙事诗大师 《五卷诗》是他5部叙事长诗的汇集,其中 《蕾丽与马杰农》(1181)(东方的《罗密欧与 朱丽叶》)是其诗歌艺术的顶峰之作。蕾丽和马 杰农的爱情悲剧在中近东几乎家喻户晓,马杰农 甚至成了“情痴”的代名词。 菲尔多西的英雄史诗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那么内扎米的创作则明显地走向了现实,更多地 描写了人间的爱恨、尘世的悲欢。他的笔下已经 出现了封建制度压迫下的不幸的男女,描写了他 们的理想和希望与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的矛盾和 冲突,展示了他们的悲惨命运。
居 鲁 士 墓
伊朗地图
2、波斯与伊朗(Iran) 公元前2千年迁移到伊朗高原的伊朗雅利安 人,语系为印欧语系。最早希腊人称之为“波 斯”,名称来自于波斯的一个地区帕斯(Pars)。 伊朗高原盛产良驹和伯乐,“波斯”在中亚各语 言及印度语中均指“马夫”。而波斯人则从萨珊 王朝(226年-650年)开始称呼自己的国家为 “伊朗”,意为“雅利安人的家园”。 1935年, 波斯国王礼萨· 汗宣布国际上该国应被称作“伊 朗”。伊朗人口百分之九十多为穆斯林却不属于 阿拉伯世界。
◆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与明教(宋代): 希腊语“查拉图斯特拉”(见尼采书),被 称为拜火教最早的雏形。古代波斯国教。 阿胡拉· 玛兹达(意为“智慧之主”)光明善 神与黑暗恶神阿赫里曼。马兹达派遣琐罗亚斯德 灵体下凡,显示神意,传播教义,引导百姓避恶 扬善。波斯神话赞美火、光明、清净、创造和生, 诅咒黑暗、恶浊、不净、破坏和死亡。
《蕾丽与马杰农》 长篇叙事诗,取材阿拉伯民间传说。 思考: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萨迪(1208—1292)——哲理诗泰斗、“诗 圣”“设拉子的黄莺” 《果园》(1257)、《蔷薇园》(1258)。 道德训诫式的作品。《果园》由 160个故事组成,表现的是诗 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蔷薇园》共8卷,180个小故事, 表现的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你这花瓶有什么用场?不如采 拮我那园里的蔷薇。这些蔷薇只有五六天开放,我 的花园冬季也不回枯萎。”
诗歌特点: 擅长在沉沉的怀旧情绪中,将昔日的锦华与 今日的凄清对比,引发浓郁的人生感喟和悲凉叹 息。 霍拉桑地区诗人的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叙事简 明,用语朴实,描写环境和人物不过于铺排,科学 名词和阿拉伯词语很少入诗。这种风格在文学史 上称为“霍拉桑体”。 如:《咏暮年》、颂酒诗。
2、菲尔多西(940—约1020)——史诗之王 “天 上乐园” 生于霍拉桑省,与后来 的内扎米、萨迪、哈菲兹并 称为波斯文学史上的四大诗人。 《王书》又译《列王记》,是 东方文学史上引人瞩目的巨型 文人史诗。民族英雄鲁斯塔姆。 《王书》被称为“东方的伊利亚 特”,菲尔多西因而被称为“东 方的荷马”。
二、中古波斯文学
波斯古典文学基本体裁是诗歌,在东方古典 诗歌中,对西方古典诗歌影响最大的是波斯。歌 德称波斯为“诗国”“诗人之邦”。 波斯文学总体美感特征—“苍凉沉郁”。原因 分析:1、时代原因 ;2、诗人个体;3、宗教信 仰
几个阶段:9c-18c/7c-18c 1、崛起:9c中叶-11c中叶,东部的霍拉桑地区为 中心,赞颂帝王英雄。 “霍拉桑体” :鲁达基、 菲尔多西 2、发展:11c中叶-13c中叶,诗歌创作中心自东 向西转移,阿赛拜疆,继之是伊斯法罕和法尔斯。 “伊拉克体”:诗歌的用语带有浓厚的西南地方 色彩,叙事更多使用比拟手法,描写更加委婉细 腻。阿拉伯语词汇和科学术语更多入诗。代表: 内扎米 3、鼎盛:高峰时期,13c中叶-15c末,中古波斯 三大诗人海亚姆、萨迪、哈菲兹的出现为标志。 富于想象,蕴藉隽永,语言精美,饱含苏菲神秘 主义教理。
作者骄傲地写道: 我用诗歌高筑了一座巍峨的殿堂, 风吹雨打它也不会倒塌损伤, 这部书要世代相传, 凡有理性的人都会颂读和瞻仰。 …… 谁要是有理智、见识和信仰, 在我死后,会把我热情赞扬, 不,我是不死的,我将获得永生, 我已把语言的种子播撒到大地上。 三十年我辛劳不倦, 用波斯语拯救了伊朗。
艺术形式 1、文体别致。散文和韵文的结合。 2、笔法简易而多变化。
片段: 亚当子孙是一个身体上的四肢, 原来来自同样的一种物质。 这一肢如果收到压迫和痛苦, 其他各肢也难安享幸福。 你不同情别人的不幸遭遇, 你就算不得亚当的后裔。
抒情诗大师哈菲兹(1320—1389) 出生在“诗都”设拉子城,对歌德影响很大。 自幼聪敏过人,他的笔名哈菲兹的含意就是“能 熟背可兰经的人”。此外,他还有许多绰号如 “神舌”、“天意表达者”等。使用波斯语的人 们认为哈菲兹的诗有一种神奇的魅力,至今仍有 不少人以哈菲兹的诗句占卜凶吉。
◆伊朗国徽
由4弯新月、1卷经书和1把宝 剑组成。4弯新月和上方的一卷经 书巧妙地组合成阿拉伯文中“安拉” 一字;经书《古兰经》位于国徽顶 端,象征伊斯兰教义高于一切,是 共和国行为准则的依据。新月和正中的宝剑表示伊 斯兰教五大信仰,以及伊朗人民坚定的信念和无 比的力量。圆形图案又代表地球,表示真主“安 拉” 的伊斯兰思想遍及全球。
2、《阿维斯塔》(Avesta) 远古波斯典籍,现仅存1/4. 神话故事集。意思是“智慧、 经典、谕令”,也叫“波斯古经”, 主要记述琐罗亚斯德的生平以及 教义,宣扬琐罗亚斯德教(拜火 教,祆教,火教)。原有21卷, 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后毁琐罗 亚斯德教所有经典,所幸存下来 的阿维斯塔仅有一卷,而在希腊留有的一部完整21 卷抄本后来散佚。在波斯萨珊王朝期间,琐罗亚 斯德教复兴,这一卷《阿维斯塔》被拼凑、补齐 成为21卷,但与原来的版本已不可同日而语。
你高洁的圣徒不要把酒徒妄加指责, 别人的罪过,算不成你的罪过。 我行善作恶,与你何干? 谁播下什么种子,就收获什么。 既然现世的天堂近在眼前, 何必轻信圣徒虚妄的诺言?
名家点评 读放荡不羁的老哈菲兹的音调十分优美的原 作,是令人十分快意的。 ——恩格斯 哈菲兹呵,除非丧失了理智,我才会 把自己和你相提并论。你是一艘鼓满风帆劈风斩 浪的大船,而我则不过是海浪中上下颠簸的小舟。 ——歌德
1、“诗歌之父”——鲁达基(858—940) 萨曼王朝(875~999)的宫廷 诗人,生于东北部霍拉桑地区,双 目失明,现存诗作2千余行。 思想内容:悲凉。与整个时代的普遍 精神契合,引导中古波斯诗人的创作 方向,奠下了基调。 创作形式:改进叙事诗、抒情诗等,并初步定型。 四行诗对后人启迪甚大。 后世称鲁达基为“波斯诗歌之父”,又被誉 为“多种歌喉的夜莺”。“霍拉桑诗风”的代表。 1958年,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潘庆舲译的 《鲁达基诗选》。
分析鲁斯塔姆与苏赫拉布的悲剧
亚里斯多德:突转→发现→苦难(悲剧模式) 悲剧产生的原因: 1、英雄自身的过失; 2、邪恶的命运因素。
3、“鲁拜”诗圣——欧玛尔· 海亚姆(1048—1122) 一名著名学者、哲学家、科学家,多才多 艺。《鲁拜集》(哲理诗集),开启新文学时代, 对宗教的非难与质疑,关心并不断探讨人生的意 义和宇宙的奥秘。也是凝练晓畅的“霍拉桑体” 诗风。“鲁拜”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即四行诗的 意思。扭转诗风的开创性人物,目光移向民间, 清歌慢曲换成凄楚沉郁的悲歌愤词。
第七讲 中古波斯文学
一、文化概况
1、中古波斯 在史学界,中古波斯的断代时间一般界定为 7世纪中叶(651年萨珊帝国末主被诛)至18世纪 初(1709年萨非王朝总督被杀)。 但在文学史上,中古波斯文学的概念通常只 体现于10世纪到15世纪长达500年的“黄金时 代”。
居鲁士国王 (波斯帝国的开创者)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尼采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 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书中,尼采 塑造了一位反基督的形象——查拉 图斯特拉。他以一个新价值的创造 者的面貌出现。尼采大力宣传这个 人的自我超越,并预言将来人们可 以不要上帝的帮助便能实现自我与人性。本书一直 以来被西方学者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