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噪声监测(精选)
校园噪声监测方案
![校园噪声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e5338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1.png)
校园噪声监测方案一、目标与范围我们之所以要制定这个校园噪声监测方案,主要是希望能让校园环境更安静,帮助同学们和教职工能在更好的氛围中学习和工作。
说实话,噪声不仅会让人分心,甚至还可能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建立一个合理的监测体系,我们可以及时找出噪声源,进而推动校园环境的和谐。
这项方案将覆盖校园内所有可能产生噪声的地方,比如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和宿舍等。
我们会涉及到设备的购买、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报告的生成,以及后续的整改措施等多个方面。
二、现状分析经过对校园环境的初步调查,我们发现噪声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地方:1. 教学楼周围:课间流动的学生、教室间的闲聊声,真的是很吵。
2. 宿舍区:晚上同学们聚会、娱乐活动,影响了其他人的休息。
3. 校园施工:施工噪声不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挺大。
4. 交通噪声:在某些时段,校内外的交通噪声特别明显。
师生们反映最多的噪声问题主要发生在课间和晚上,尤其是在考试期间和自习时,噪声干扰真的是让人无奈。
因此,我们的方案将专注于监测这些高峰噪声时段,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三、实施步骤1. 设备选择与购买选择合适的噪声监测设备可不是小事儿。
我们建议购买那些带数据存储和远程监控功能的噪声监测仪,这样才能实时采集和存储数据。
设备的要求大致如下:- 测量范围:30dB - 130dB- 精度:±1.5 dB- 数据存储:至少能存储30天的数据- 远程监控:最好有Wi-Fi或蓝牙功能,方便随时查看数据计划购买10台这样的监测仪,预算大约是5万元。
2. 数据采集与分析我们会在校园的主要噪声源区域安装监测仪器,建立一个噪声监测网络。
具体的区域包括:- 教学楼前的广场- 宿舍楼外- 图书馆旁边- 校园的重要交通路口每个区域至少放一台监测仪,确保噪声源都能被覆盖。
监测的时间可以设定为每天的7:00-22:00,记录不同时间段的噪声水平。
数据采集后,我们会用数据分析软件整理信息,分析噪声水平的变化趋势,识别高峰时段和噪声源。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实验报告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659110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3.png)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实验报告
备注:以下为本人编写的文章,仅供参考,请勿抄袭。
本次实验是为了研究在我校园内发出的环境噪声,并对其进行监测。
为此,我们设计
了一个实验,采用室外混缩话筒进行了声音采集,并利用电脑来分析和储存数据,以了解
室外噪声强度和频率。
实验共历时四天,每天早上8点采集一次,每次实验时间为20分钟。
实验采用室外
混缩话筒进行声音采集,并结合电脑软件分析音频文件,将声音按不同的声音强度和频率
分类。
实验数据显示,在校园内发出的环境噪声强度范围为:40-85分贝,属于中度噪音;
频率分布在大致为80-750Hz,以250Hz处频率最高,其次为500Hz和800Hz附近。
同时,我们也测试了不同地点的环境噪声,结果发现噪声都处于中度噪声水平,并在80~750Hz
的频率下表现出一定的特征。
从实验结果看,环境噪声受我校植被布局、建筑结构以及学校建筑构成,即绿色环境、建筑密度等的影响。
因此,植被可以有效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提升其安静的环境
效果。
此外,建筑构成也可以起到缓冲性作用,降低噪声强度。
最后,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提出如下建议:植被分布布局规划要合理;建筑部署时要
考虑舒适抑制噪声产生;建设新建筑时要考虑对噪声的影响;维护校园环境时,要注意控
制噪声污染。
总之,本次实验研究了校园内的环境噪声,数据表明,噪声强度属于中度,受植被分
布和建筑结构等多方影响。
此外,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来促进校园环境的安静可持续发展。
校园噪声环境的监测实验结果
![校园噪声环境的监测实验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3f106e9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0.png)
校园噪声环境的监测实验结果校园噪声环境的监测实验结果1. 引言校园噪声是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对校园噪声环境进行准确监测和评估,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并整理总结了实验结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的方法与过程,并分享我们的观点和理解。
2. 方法我们在一所高中的校园内选择了多个监测点,并利用专业的噪声监测仪器进行了连续24小时的监测。
具体的监测点包括教室、图书馆、食堂、体育场等。
我们选取了不同的时间段进行监测,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
3. 结果与分析3.1 教室噪声环境在不同教室进行的监测中,我们发现噪声水平普遍较高,并且存在着某些特定时段的噪声峰值。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们的交谈声、课堂讲解声以及移动椅子等引起的。
我们还发现空调等设备的噪声也对教室噪声环境有一定影响。
3.2 图书馆噪声环境我们发现图书馆的噪声环境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一些噪声来源。
一些学生在图书馆内讨论或使用手机时发出的声音,以及书籍移动和翻阅时产生的噪音。
这些噪声对于需要安静学习和阅读的人来说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困扰。
3.3 食堂噪声环境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食堂是校园噪声环境中的主要源头之一。
在繁忙的用餐时间,人声喧哗和餐具碰撞声不断。
对食堂进行噪声控制是改善校园噪声环境的重要一环。
3.4 体育场噪声环境在体育场进行的监测中,我们观察到了噪声水平的显著增加。
观众们的欢呼声、音乐声以及比赛过程中的起哄声都是体育场噪声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
然而,我们也发现一些噪声超出了安全范围,这对听力健康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
4. 总结和回顾校园噪声环境在我们的实验中展现出了多样化和复杂性。
教室、图书馆、食堂和体育场等不同场所的噪声来源有所不同,但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校园噪声的控制与管理应成为学校管理者和相关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们深入了解了校园噪声环境的监测实验结果,并从中获得了以下观点和理解:- 学生的学习环境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特别是教室和图书馆等需要安静环境的地方。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报告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e3a0577bb68a98270fefa41.png)
校园周边环境噪声污染源调查报告序号姓名学号调查中负责的主要工作自评分老师评定班级:日期:1.调查目的噪声监测作为环境监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和环境保护行业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是每一位环境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的必修课。
一方面,它作为环境学科中专业课的基础课,另一方面它又是培养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课程。
由于噪声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生产过程,一般情况下它并不致命,且与声源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噪声源分布很广,很难集中处理。
由于噪声渗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且能够直接感受到它的干扰,不像物质污染那样只有产生后果才能受到重视,所以噪声往往是受到抱怨和控告最多的污染。
为了便于系统的掌握噪声的相关理论,文中主要介绍了噪声的含义、来源、危害、度量及相关计算、监测方法、标准及评价。
噪声的度量、噪声评价量的正确选择、监测方法和标准是评价和控制噪声污染的基础,应很好掌握。
环境噪声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休息。
学校是噪声的敏感区,噪声的增加对教学的影响是明显的。
首先是对学生的影响,频繁出现的噪声会打断学生的听课和思考。
其次教师则需放大嗓门,长此连续下去,教师不堪重负。
再则,若教师为保证较长教学需要而保护嗓子,很多学生则听不清,影响了教学效果。
据调查,有的学生将“听不清”、“睡眠不好”作为不上课的理由。
所以有必要学校周边的噪声环境进行彻底的检测和评估,以保证教学楼、宿舍楼有很好的学习氛围和休息环境。
2.调查时间测量时间为昼间(7:30—22:00)。
昼间的规定时间内测得的等效声级分别称为昼间等效声级。
3.调查范围由于学校周围主要是交通噪声的影响,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附录B《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方法》中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布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地环境进行调整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点。
由于仪器数量的限制整个航空港校区共分为三个点。
3.1布点图3.2分工点号1号2号3号4号负责人廖小华娄刚强曹怡熊倩李杨敏刘泽君肖凡廖小华4.调查方法本次实习采用仪器为HS5618型积分声级计。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9b562d5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1.png)
实验项目:校园环境噪声监测组号:第二组人员:组长: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区域环境昼间噪声现状监测的全过程,包括熟悉监测方案的设计、实施以及监测报告书的编写,为学生今后从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或与之相关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验基本要求在掌握噪声概念及噪声计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等效连续A声级的概念、计算及其在噪声评价中的应用;熟悉噪声监测方案设计全过程,熟悉噪声背景资料的收集;根据噪声源及其噪声规律确定采样方案,即确定采样点、采样时间与频率;掌握噪声计的使用方法,实施噪声监测;绘制校园噪声污染分布情况图,编写监测报告书,根据国家标准对校园噪声进行评价,提出防噪降噪的建议与措施。
实验中自始自终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行设计监测方案并实施,培养学生独立设计、独立从事环境监测的基本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学生进行噪声背景资料收集、包括资料查阅与监测方案的设计。
查阅文献了解国内校园噪声监测现状与噪声污染危害;调查我校校园噪声源及其噪声规律、包括建筑设施等情况,由小组长组织同学根据调查情况讨论采样点的选择与布设,结合噪声变化规律和实验时间确定采样时间与频率,设计噪声测量数据原始表格;小组长组织修改并组织同组成员踏勘后确定最终噪声监测方案。
2、监测方案的实施:同学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测量前后均用标准噪声源对噪声计进行调校。
读数方式慢档,每5sec读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200 个数据,同时判断和记录附近的主要噪声来源。
全部区域测量完毕,再按刚才次序循环进行第二论测量。
3、数据处理、绘制噪声污染图、编写报告书:可用excel或origin等任一处理软件,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计算等效连续声级。
将测量到的连续等效A声级按5dB一档分级,绘图表示该区域噪声污染情况。
教师要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学习噪声评价的方法、报告书的格式,深入研究校园防噪降噪的方法措施,同学完成报告书的编写。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校园环境噪声的监测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校园环境噪声的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4abd804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e.png)
情境目录
2023年10月31日星期二
任务群
13
情境目录
2023年10月31日星期二
任务群
14
PS:校园环境噪声监测实验
B 数据处理
✓ 环境噪声是随时间而起伏变化的无规律噪声,因此测量结果一 般用等效声级来表示。
✓ 将各网点每一次的测量数据(100个)顺序排列出L10、L50、 L90,求出等效连续声级Leq,做为该网点的环境噪声评价量。
5
2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
将监测区域划分 为 500m*500m 网络,测量点位 于网格中心。
A 监测点分布
若中心点的位置
不易测量,如屋 顶,可就近取点 ,测点数>100。
情境目录
2023年10月31日星期二
任务群
6
2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
B测量
✓ 选在无雨、雪天气,白天时间:8:00~12:00,14:00~18:00;夜 间时间: 22:00~05:00。根据南北方地区的差异、季节的不同可 稍作调整。
情境目录
2023年10月31日星期二
任务群
7
2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
C 数据处理
✓ 由于区域环境噪声是随时间而起伏变化的非稳态噪声,测量结 果一般用统计噪声级或等效连续A声级进行处理,测定数据, 计算:L10、 L50、 L90、 Leq和标准偏差数值。
D 评价方法
✓ 数据平均法:将全部网络中心测点测得的连续等效A声级求算 术平均值,该平均值即代表某一区域的总噪声水平。
A 操作步骤
✓ 将学校的平面图按比例划分为25 m ×25m的网格(若学校面积 大可将网格放大),测点选在每个网格的中心。若中心点的位 置不宜测量,可移到旁边能够测量的位置。
实验l四 校园区域噪声监测
![实验l四 校园区域噪声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33a0d9f1b8f67c1cfad6b860.png)
附:风向风速仪
环境监测实习
14
风向、风速传感器
环境监测实习 15
பைடு நூலகம்
环境监测实习 11
噪声级
• 解决什么问题?同一个地点,噪声有变化时求均值。 • 测两个时间点,声压分别为P1,P2 ,则: Lp1 =20lg(P1/P0)=10lg(P1/P0)2 0.1 Lp1 =lg(P1/P0)2 100.1 Lp1 =(P1/P0)2 (P1/P0)2+(P2/P0)2=100.1 Lp1+ 100.1 Lp2 [ (P1/P0)2+(P2/P0)2]/2=[100.1 Lp1+ 100.1 Lp2]/2 10lg[ (P2/P02]=10lg[100.1 Lp1+ 100.1 Lp2]/2 Leq= 10lg[ (P2/P02] =10lg[ (100.1 Lp1+ 100.1 Lp2)/2]
以5dB为一等级,用不同颜色或阴影线绘制学校(或 某一地区)噪声污染图 。
噪声带 35dB 36~40dB 41~45dB 46~50dB 51~55dB 56~60dB 61~65dB 66~70dB 71~75dB 76~80dB 81~85dB 颜色 浅绿色 绿色 深绿色 黄色 褐色 橙色 朱红色 洋红色 紫红色 蓝色 深蓝色 阴影线 小点,低密度 中点,中密度 大点,高密度 垂直线,低密度 垂直线,中密度 垂直线,高密度 交叉线,低密度 交叉线,中密度 交叉线,高密度 宽条垂直线 全黑
环境监测实习 10
七 数据处理
• 环境噪声是随时间而起伏的无规律噪声, 因此测量结果一般用统计值或等效声级来 表示,本实验用等效声级表示。
• 将各网点每一次的测量数据顺序排列找出 L10、L50、L90,求出等效声级Leq,再将该网 点白天的各次Leq值求出算术平均值,作为 该网点昼间的环境噪声评价量。
校园噪声监测测
![校园噪声监测测](https://img.taocdn.com/s3/m/d881cb2f4b73f242326c5f01.png)
校园环境监测实习报告实习类别:噪声环境监测系别:专业:班级:学生:学号:指导老师:实习时间:前言随着近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着生产,噪声污染就是环境污染一种。
噪声污染被看成与大气污染、水污染并列的全球三大环境问题。
由于噪声渗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它的干扰,不像物质污染那样,只有产生不良后果采受到关注,所以噪声污染往往是受到抱怨和投诉最多的环境污染。
为了了解我校的校园环境现状,本实验对我校内环境噪声进行了实地测量,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针对大学校园环境噪声现状进行贫家,并且就改善校园噪声环境提出几点针对性的意见。
目录一、实习目的 ------------------------------------------------ 1二、监测点的布设 ---------------------------------------------- 1三、监测原理 ------------------------------------------------- 11、声级计原理 ----------------------------------------------- 12环境再生标准及 -------------------------------------------- 2四、测定仪器和设备 ----------------------------------------- 2五、测定步骤 --------------------------------------------- 2六、数据记录 ------------------------------------------------- 31、记录实验参数 ------------------------------------------ 32、数据处理----------------------------------------------- 43、计算区域评价值 ---------------------------------------- 4七、实验结果与讨论 ----------------------------------------- 51、结论 ----------------------------------------------- 52、建议 -------------------------------------------------- 5八、心得体会 ------------------------------------------------ 5九、参考文献 ------------------------------------------------ 6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际参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加深对环境噪声测量方法的理解;2、 掌握环境噪声评价方法。
《校园噪声监测方案》
![《校园噪声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649c1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9.png)
《校园噪声监测方案》
校园噪声监测是对校园的环境健康水平的重要检查,它旨在改善教学和生活环境,提高学习效率和社会文化水平。
本方案以一定的技术实施依据,以学校的技术能力以及实时的噪声监测需求为基础,提出了一套有效、完善的校园噪声监测方案。
①方案的组成部分:
1.制定噪声检测内容,内容包括对校园内各部分平均分贝(Lav)指标、瞬时分贝(LA)指标以及不同时间段和空间环境的声音大小进行检测。
2.安排检测的位置,检测位置以学校的教室、阅览室、走廊、餐厅以及室外公共空间等为主。
3.选择噪声检测仪,应选用功能完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等特点的话筒、传感器及其他检测仪器,并可实现实时环境监测。
4.进行噪声检测,应为多次重复检测,以明确噪声监测结果。
5.建立报警机制,当噪声超出一定极限值时报警,实现自动控制。
6.记录噪声监测数据,数据的量化记录需再仔细校对,将数据内容编入EXCEL表格中并安排正确存放备份。
②噪声监测数据使用:
噪声监测结果必须在进行有效的管理之后才能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并将结果应用到相关部门下。
本质上,数据分析是一种改善噪声监测方案的重要步骤,结果必须包括明确的解决措施,以保护校园的环境及下一步的检测的数据精度。
③实施环境改善:
由于校园噪声的改善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所以必须通过有效的改善来解决校园的噪声问题。
此外,在采取改善措施之前,应进行实时的噪声检测,以明确检测结果及改善环境的效果。
本方案旨在通过简单、有效的校园噪声监测,以提高校园环境的安全性,以保证校园的各个部门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以营造良好的学习学习和生活氛围。
4.实验四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
![4.实验四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1767e12f650e52ea5518985d.png)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一、目的要求1、掌握环境噪声监测的一般过程和监测方案设计;2、掌握环境噪声的监测方法;3、熟悉声级计的使用;4、掌握对非稳态的无规律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仪器精密脉冲声级计(HS5660-A声级计)。
三、实验内容1、选择校园内5处测点,用声级计测量噪声。
2、计算和评价噪声值。
四、测量步骤1、声级计的使用(1)检查电池:功能开关置“BATT”处,电表指针在绿线处。
(2)电气校正:功能开关置“F”(线性)处,“校准”,量程置“中”档,分贝开关置“80”,调整校准旋钮,使电表指针对准“CAL”处。
(3)声学校正:功能开关置“F”(线性)处,“校准”,量程置“中”档,“快”档,分贝开关置“80”,调整校准旋钮,使液晶显示器显示“93.8dB”处。
(4)测量:功能开关置“A”处,“内接”,量程置“中”档,“快”档,分贝开关置“80”,从液晶显示器读数。
2. 确定测点: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3.5m外测量,距地面高度1.2m以上。
测定时不能说话,以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3、每次测量读数:读dB(A)。
(1)此次监测选择“快”档。
(2)每隔5s读一个数据,连续读取100个数据。
(3)记录附近的主要噪声源和天气条件、测量时间。
(4)若测量交通噪声,则应记录车辆流量。
五、数据记录、处理与结果评价1. 环境噪声测量记录年月日时分至时分星期测量人:天气:仪器:普通声级计地点:计权网络:A档噪声源:车辆分/辆快慢档:快档取样间隔:5秒取样总次数:2. 数据处理:求L10,L50,L90,并以此粗略计算白天的等效声级L d(Leq=L50+d2/60,d= L10- L90)3. 噪声评价:计算白天的等效声级Ld,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判断白天噪声的超标情况。
声环境功能区0类1类2类3类4a类4b类昼间(dB) 50 55 60 65 70 70夜间(dB) 40 45 50 55 55 60六、注意事项1、若出现读数值超过或低于量程时,应改变量程后,重新测量。
校园噪声监测方案
![校园噪声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8eef0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18.png)
校园噪声监测方案一、背景简介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噪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之一。
尤其是在校园环境中,噪声的影响更加显著。
噪声对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校园噪声监测方案变得至关重要。
二、噪声对校园环境的影响1. 影响学生学习:过高的噪声水平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中精力,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
2. 妨碍学生休息:在校园宿舍和寝室区,噪声会干扰学生的睡眠,导致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
3. 影响教学质量:老师在课堂上也会受到噪声的干扰,导致教学效果下降,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4. 对学生健康的影响: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学生的听力损伤和心理压力增加。
三、校园噪声监测的重要性校园噪声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校园环境的舒适性,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质量。
通过实时监测噪声水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噪声,可以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校园噪声监测方案的实施1. 安装噪声监测设备:在校园的各个关键区域,如教室、宿舍楼、食堂等,安装噪声监测设备。
这些设备应能够实时监测噪声水平,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服务器。
2. 建立噪声数据库:根据实时监测信息,建立校园噪声数据库。
该数据库应包括监测地点、监测时间、噪声水平等信息,能够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 设定噪声阈值: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校园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噪声阈值。
一旦噪声超过设定的阈值,系统将自动触发警报通知相关人员。
4. 噪声控制措施: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噪声。
比如,在教室和图书馆安装吸音材料,控制学生在宿舍楼的噪声,加强对校园周围工地等噪声源的管理等。
5. 定期评估和改进:校园噪声监测方案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以确保其有效性。
可以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噪声监测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改进。
五、校园噪声监测方案的收益1.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少校园噪声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使他们更加专注于学习。
实验三_校园环境噪声测量
![实验三_校园环境噪声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7669c8785acfa1c7aa00cc2a.png)
实验三校园环境噪声测量一、实验目的:1.监测环境噪声 , 掌握环境噪声的基本测量过程及步骤。
2.根据所测的噪声分布,对校园进行噪声评定分析。
二、实验设备本实验所用仪器为CENTER320数字声级计,该仪器符IEC651 TYPE2 ANSI S1.4TYPE2。
能实现一般声级测量并具有最大和最小声级保持功能,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 .测量范围:Lo:30dB-80dB;Med:50dB-100dB;Hi:80dB-130dB2 .频率特性: A /C计权3 .动态特性:快速和慢速三、实验步骤1.每两人一组到实验室领取声级计,并进行仪器标定。
用标准声源标定时,显示器应指示 94 ± 0.5dB, 否则,调节 CAL 电位器使之达到规定值。
2. 选择合适的测量区域如各教学区、体育场、生活区等,将其划分为等距网格,确定测点位置,测点数为 15 ~ 20 。
3.每隔 5 秒读一瞬时 A 声级,每次每个测点应连续读取 100 个数据。
按照下式计算各测点的等效连续声级L Aeq,T。
其中 n 为每个测点的数据个数,L PAi为瞬时 A 声级,4. 将各测试点的等效连续声级L Aeq,T做算术平均值,求的校园的噪声水平。
根据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GB3096 — 93 (见下表)进行噪声评定各类标准的适用区域①.0 类标准适用于疗养院、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 0 类标准 5dB 执行。
②.1 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③.2 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④. 3 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⑤. 4 类标准适用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四、实验报告要求注明实验时间、地点及环境状况,绘处所测区域的噪声分布图,给出该区域的噪声评定结论,并对该区域产生的噪声进行分析。
五、注意事项选择测量区域时要充分考虑测量时的安全性,若中心点的位置不便于测量(如房顶、污沟、禁区等),可移到旁边能测量的地方进行测量。
校园噪声监测方案12页
![校园噪声监测方案12页](https://img.taocdn.com/s3/m/2990870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3.png)
校园噪声监测方案12页一、背景介绍噪声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校园的噪声污染问题也时有发生。
高噪声环境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对教师的教学和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校园中设置噪声监测系统,对维护健康的校园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监测目标本监测方案的目标是全面了解校园内各处噪声水平,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噪声污染点,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噪声污染。
三、监测指标及方法1.监测指标根据国家环保部颁布的《城区环境噪声标准》,校园内一般应保持在50分贝以下,夜间应保持在40分贝以下。
因此,本监测方案将分别监测学生寝室、教室、公共区域等区域的噪声水平,并及时记录噪声值数据。
2.监测方法(1)采用数字化噪声仪进行监测数字化噪声仪是一种获取环境噪声数据的现代化工具。
本监测方案将采用数字化噪声仪进行实时监测,该设备具体操作流程如下:① 打开数字化噪声仪,调整设备至正确设置。
② 按下启动按钮,开始记录数据。
③ 使用噪声仪进行数据记录时,需要在一段时间内的多个时间点进行记录,并保存数据。
④ 停止记录数据后,将数据存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
(2)计算机软件处理数据将数字化噪声仪获取的噪声数据上传至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果。
本监测方案选择MATLAB软件来处理数据,该软件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监测方案本监测方案主要包括以下程序:1.确定监测点位监测点位即为需要监测的区域。
本监测方案将确定教室、公共区域和学生寝室等地方为监测点位,在不同时间段对这些区域的噪声水平进行监测。
2.选择监测仪器如上所述,本监测方案将采用数字化噪声仪进行监测,该仪器能够准确计算噪声值并及时记录数据。
在选取监测点位后,需要在这些区域中放置数字化噪声仪。
对于学生寝室,可以放置在房间的中央地带,对于教室和公共区域,则应放置在最边缘的位置,以避免噪声源对其产生干扰。
4.监测数据记录数字化噪声仪在监测过程中需要记录多个时间点的数据,一般每隔15分钟记录一次。
校园噪声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校园噪声环境监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fb2e1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b.png)
校园噪声环境监测实验报告引言噪声是现代城市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校园环境中,噪声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了解校园内的噪声环境情况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校园噪声环境监测实验。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校园噪声环境的监测,了解学校各个地点的噪声水平,分析噪声来源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改善校园噪声环境提供依据。
实验方法1.选择监测地点:我们选择了学校内不同的区域作为监测地点,包括教室、图书馆、食堂、操场等。
2.选择监测仪器:我们使用了专业的噪声监测仪器,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实施监测:我们在不同的地点进行了连续一周的噪声监测,记录每小时的噪声水平。
4.数据处理:对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每个地点的平均噪声水平,绘制噪声环境分布图。
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地点的噪声水平我们监测了学校内的教室、图书馆、食堂和操场四个地点的噪声水平,并计算了它们的平均噪声水平,结果如下:•教室:50 dB•图书馆:45 dB•食堂:55 dB•操场:60 dB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操场的噪声水平最高,达到了60 dB,而图书馆的噪声水平最低,只有45 dB。
这表明学生在操场上容易受到噪声干扰,而在图书馆里可以享受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
2. 噪声来源和影响因素为了找出噪声的来源和影响因素,我们对不同地点的噪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经过观察和调查,我们总结出以下几个主要因素:•交通噪声:学校周围的车辆和行人交通产生了很大的噪音,尤其是操场附近。
这是因为操场靠近马路,车辆的噪声会传入操场。
•器械噪声:操场上的器械使用时发出的声音也会造成噪音污染。
•学生活动:学生在食堂就餐时的谈话声和吃饭时产生的噪音也是食堂噪声的重要来源。
•学生行为:教室内学生之间的交谈声和教室门的开关声也会增加教室的噪音水平。
3. 对策与建议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以改善校园噪声环境:1.加强交通管理:鼓励学生和教职员工减少使用机动车辆,提倡步行和骑车,并建立噪声防护措施,如建造隔音墙。
第四章 校园噪声环境监测
![第四章 校园噪声环境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71efb3c389eb172ded63b7cf.png)
第四章校园噪声监测噪声就是人们生活工作所不需要的声音。
从物理现象判断。
一切无规律的或声信号叫噪声,或人们主观上一切不希望存在的干扰声都叫噪声。
环境噪声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环境保护事业服务、为创造清洁、优美、安静环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一、实验目的1.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和环境噪声的监测技术;2.熟悉对非稳定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3.对校园内噪声源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二、监测条件1.天气条件选在无雨、无雪,风力小于四级(5.5m/s)的时间,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风力在三级以上必须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干扰),五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测量。
2.测量仪器为普通声级计,了解如何使用仪器。
3.手持仪器测量,传声器要求距离地面1.2m。
三、实验步骤1.测量时间检测地点小组成员分工如表2.测量时,传声器水平设置,于道路边沿20厘米处,垂直指向道路。
测量时两人一组,一位同学计时并读数,另一同学记录读数。
3.每个测点位在三个时间段各测 200个数据,读数方式使用慢档,每隔五秒读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200个数据,求取各测点等效连续声级。
测量时记录过往车流量、附近主要噪声来源(如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工厂或车间噪声、锅炉噪声等)、天气条件及测量时间、点位位置和测量人姓名。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1、数据记录由于环境噪声是随时间无规则变化的,因此测量结果一般用统计值或等效声级来表示。
因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可用近似公式:等效连续声级:L eq=d2/60+L50 ,d=L10-L90噪声污染级:L NP=L eq+d表4-1 环境噪声测量记录表2011年 11 月 2 日天气晴08:10—08:30 地点四教测量人汤杨裴文科噪声源车辆取样次数 200 次快慢档慢取样间隔 5S将表中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下参数:L10= 78.9 dB L50= 74.2 dB L90=70.8 dB d =8.1 dB Leq=75.3 dB L NP=83.4 dB2011年 11 月 2 日天气晴12:08—12:28 地点四教测量人汤杨裴文科噪声源车辆取样次数 200 次快慢档慢取样间隔 5S将表中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下参数:L10 = 67.8 dB L50 = 62.5 dB L90 = 58.6 dB d = 9.2 dB Leq = 63.9 dB L NP = 73.1 dB2011年 11 月 2 日天气晴19:06——19:16 地点四教测量人汤杨裴文科噪声源车辆取样次数 200 次快慢档慢取样间隔 5S将表中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下参数:L10= 64.7 dB L50= 62.3 dB L90=59 dB d = 5.7 dB Leq= 62.8 dB L NP= 68.5 dB表4-4 环境噪声测量记录表2011年 11 月 2 日天气晴08:58—09:16 地点二教测量人彭亮谷雅亭噪声源上课取样次数 200 次快慢档慢取样间隔 5S将表中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下参数:L10= 66.5 dB L50= 64.1 dB L90=62.1 dB d = 4.4 dB Leq= 64.4 dB L NP= 68.8 dB2011年 11 月 2 日天气晴12:49—13:10 地点二教测量人汤杨裴文科噪声源流动学生取样次数 200 次快慢档慢取样间隔 5S将表中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下参数:L10 =66.8 dB L50 = 63.7dB L90 = 61.2 dB d = 5.6 dB Leq = 64.2 dB L NP = 69.8 dB2011年 11 月 2 日天气晴18:30—18:50 地点二教测量人彭亮谷雅亭噪声源上课学生取样次数 200 次快慢档慢取样间隔 5S将表中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下参数:L10 =68.2 dB L50 = 65.0 dB L90 = 62.3 dB d = 5.9 dB Leq = 65.6 dB L NP =71.5 dB2011年 11 月 2 日天气晴08:20—08:40 地点图书馆测量人彭亮谷雅亭噪声源流动学生取样次数 200 次快慢档慢取样间隔 5S将表中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下参数:L10 =52.9 dB L50 = 47.4 dB L90 = 45.6 dB d = 7.3 dB Leq = 48.3 dB L NP = 55.6 dB2011年 11 月 2 日天气晴12:23—12:39 地点图书馆测量人毛红梅牟守文噪声源流动学生取样次数 200 次快慢档慢取样间隔 5S将表中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下参数:L10 =52.9 dB L50 = 47.1 dB L90 = 43.7 dB d = 9.2 dB Leq = 48.5 dB L NP =57.7 dB2011年 11 月 2 日天气晴18:34_—18:50 地点图书馆测量人彭亮谷雅亭噪声源车辆学生取样次数 200 次快慢档慢取样间隔 5S将表中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下参数:L10 =52.9 dB L50 = 47.4 dB L90 = 45.6 dB d = 7.3 dB Leq =48.3 dB L NP =55.6 dB2011年 11 月 2 日天气晴07:40—08:00 地点泰塑门口测量人毛红梅牟守文噪声源车辆学生取样次数 200 次快慢档慢取样间隔 5S将表中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下参数:L10 =72.1 dB L50 = 70.5 dB L90 = 68.8 dB d = 3.3 dB Leq = 70.7 dB L NP =74.0 dB2011年 11 月 2 日天气晴12:10—12:30 地点泰塑门口测量人毛红梅牟守文噪声源流动学生取样次数 200 次快慢档慢取样间隔 5S将表中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下参数:L10 =68.9 dB L50 = 65.0 dB L90 = 62.7 dB d = 6.2 dB Leq = 65.6 dB L NP =71.8 dB2011年 11 月 2 日天气晴18:51—19:09 地点泰塑门口测量人毛红梅牟守文噪声源车辆学生取样次数 200 次快慢档慢取样间隔 5S将表中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下参数:L10 =70.4 dB L50 = 67.2 dB L90 = 66.0 dB d = 4.4 dB Leq = 67.5 dB L NP =71.9 dB2、数据处理再由该网点一整天的各次Leq值L NP值求出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网点的环境噪声评价量。
校园噪声测定实验报告
![校园噪声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bd9724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a.png)
校园噪声测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校园噪声测定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校园中不同区域的噪声水平,并分析造成噪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实验设备:音频分析仪、测量微机、声音测量仪器、录音设备等。
实验步骤:1. 在校园内选择不同区域进行噪声测定,包括交通道路、教室、食堂、图书馆等。
2. 使用音频分析仪等仪器进行噪声测量,并记录测得的噪声水平。
3. 针对不同区域的噪声情况,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
4. 在测量过程中,注意保证测量设备的准确性,避免干扰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实验数据及分析:首先,我们在校园交通道路进行了噪声测定。
在早晨高峰时段,交通道路附近的噪声达到了80-90分贝的水平。
这种高峰噪声可能是由汽车、摩托车及其他交通工具的发动机噪声以及车辆行驶时摩擦所产生的。
此外,周围建筑物的反射和道路上的行人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噪声。
其次,我们进行了教室内的噪声测定。
在正常上课时间,教室内的噪声水平约为60-70分贝。
这种噪声可能由学生们的讨论、教师教授知识以及教室设备(如空调、电风扇等)的运转产生。
噪声水平较高可能会影响学生听课和教师讲课的效果。
再次,我们在食堂进行了噪声测定。
在用餐时段,食堂内的噪声水平达到了70-80分贝。
这种噪声可能是由于人员的聊天、器具的撞击、食堂设备(如抽油烟机、洗碗机等)的工作声音等产生。
高峰时段内食堂的噪声水平较高,可能会影响食堂的环境和用餐的舒适度。
最后,我们在图书馆进行了噪声测定。
在图书馆内,噪声水平维持在35-50分贝左右,相对于其他区域的噪声水平较低。
图书馆内的噪声主要来自学生们的阅读声和餐饮区的咖啡机声。
控制措施:1. 对于交通道路附近的区域,可以增设隔音设施,如设置隔音窗户和隔音墙,以减少外界交通噪声对校园的影响。
2. 对于教室而言,可以采取一些减噪措施,如提供音频设备,提高讲话者的声音传播效果,减少教室设备的噪声等。
3. 对于食堂,可以采用隔音墙等措施来减少噪声的传播,并采取合理的布局设计,减少器具的撞击噪声。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报告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385ff4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7.png)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报告校园环境噪声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噪声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以及校园生活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对校园环境噪声进行了系统的监测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选择了校园内的不同区域进行噪声监测,包括教学楼、食堂、操场、宿舍区等。
通过长时间的监测,我们得到了详细的数据,并进行了综合分析。
监测结果显示,校园内噪声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交通噪声、学生活动、设施设备、建筑施工等。
其中,交通噪声是主要的噪声来源之一,尤其是在上下学高峰期,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嘈杂声会对校园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另外,学生活动和设施设备也是噪声的重要来源,课间休息时间和体育活动时,学生们的喧闹声和器材摩擦声都会加剧校园噪音。
此外,校园内的建筑施工也会带来一定的噪声干扰。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议。
首先,针对交通噪声,建议学校在校园周边设置隔音墙或者绿化带,以减少外部交通噪声的传入。
其次,对于学生活动和设施设备产生的噪声,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噪声管理和教育,同时优化设施设备,减少噪音产生。
最后,对于建筑施工产生的噪声,学校可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在学生上课和休息时间进行施工。
除了以上建议,我们还对校园噪声监测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建议学校定期对校园噪声进行监测,及时了解噪声情况,为改善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可以采用噪声监测仪器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噪声进行监测,以便更加全面地了解校园噪声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总的来说,校园环境噪声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通过对校园噪声的监测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分布规律,为解决校园噪声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措施。
希望学校和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共同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校园噪声监测(精选)PPT21页
![校园噪声监测(精选)PPT21页](https://img.taocdn.com/s3/m/0774b34cdaef5ef7bb0d3c62.png)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