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鉴赏之情节
小说的情节之美
![小说的情节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ec70192d5a8102d276a22f30.png)
小说的情节之美谈到小说的鉴赏环节,人们往往注重细节和人物形象,认为情节仅仅是为了展现主题和人物性格而设置的。
但是,当人们看小说时,最先吸引他们的却恰恰是故事情节,看完后念念不忘的,也少不了故事情节。
情节作为小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其独特之处,在此我想谈一下自己对小说情节的看法。
一、情节的曲折之美我国小说自诞生以来,就注重故事情节。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小说是靠听的,是由说书人传递给大家的。
因此,以曲折的情节来吸引读者,成为小说的一大特征。
跌宕起伏的情节,让读者的心弦随之一张一弛,读者也从中获得了最大的心理愉悦。
《水浒传》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就采用张弛有序的手法来结构情节。
在故事开端,林教头沧州遇旧知,遇到酒生儿李小二,善良安分,知恩图报,林冲在沧州过得平顺,这是“弛”,接着写陆虞侯密谋害林冲,林冲知晓后怒不可遏买刀寻敌,这是“张”,读者的心高高悬了起来。
接着写林冲三五日“未见消耗”,“自心下慢”,不久又接管草料场,苟且偷安的故态复萌,情节又趋平缓,读者悬着的心暂时也放下来,这就又形成一个“弛”。
陆谦欲置林冲于死地,火烧草料场,林冲忍无可忍,手刃仇敌,这又是一个“张”。
奸贼受到惩罚,英雄报仇雪恨,读者为之扬眉吐气。
整个情节就是这样一张一弛,疏密有致,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
二、线索的贯穿之美有些小说,情节从发生到结束,前后是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这种内在联系也就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线索。
读者把握住了这个线索,也就能从纷繁复杂的事件中理出头绪,进而品味小说情节发展的规律。
鲁迅小说《药》的全文情节都围绕着“药”而展开了。
小说主人公华老栓的儿子华小栓得病,他倾尽财力给华小栓买药,满怀希望地看着华小栓吃药,而茶客们对“药”的谈论让老栓夫妇心花怒放。
但是,残酷的现实是人血馒头这味药医治不了愚民羸弱的肉体,华小栓最终仍然病死了。
华大妈伤心欲绝地上坟,祭奠爱子。
华家的命运都因“药”而改变了。
而小说的另一主人公夏瑜投身革命,寻找救国救民的良药,却被亲人告密,刑场就义。
小说故事情节鉴赏
![小说故事情节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1542023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f.png)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 (华老栓)愚昧的性格。
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 她死的原因。
(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这种结局符合人们 的阅读心理。这样的结局有什么作用?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 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喜剧性的结局与主人 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 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符合 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江苏卷】《邮差先生》 “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 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
参考: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心 情;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 感受。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可读性强的小说一般都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在 出人意料的情节发展、不同类型的叙述顺序及戛然而 止、留白式的结尾中,充分塑造着人物的性格,展现 着文章的主题。小说情节的安排包括线索的安排、情 节安排的技巧及情节的结构安排等。
[技巧归纳] 1.情节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1)找出情节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2)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服务。 (3)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节对表现主 题的意义。 (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2.“情节题”的答题技巧 (1)问句、段(或某种情景)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仍然是像散文一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 内容作用就是指对刻画人物性格和表现主题的作用。 如“它刻画了人物××性格”“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如何鉴赏小说的情节
![如何鉴赏小说的情节](https://img.taocdn.com/s3/m/e447e5b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4.png)
如何鉴赏小说的情节
小说是一种文学形式,是以故事为核心的艺术创作。
情
节是小说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是小说故事发展的轨迹和
血脉。
在鉴赏小说情节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情节的起伏和转折
小说情节的起伏和转折是小说对读者的加持力度。
情节
的起伏和转折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紧张感,帮助读者
进入小说故事的世界中,体验小说人物的冒险和经历。
因此,在鉴赏小说情节时,要关注情节的起伏和转折,看看
作者是如何利用这些元素来推进故事的发展。
二、情节的紧凑性和连贯性
情节的紧凑性和连贯性是小说故事的关键。
小说情节的
紧凑性指的是故事情节的构建是否合理、紧凑、准确,是
否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情节的连贯性指故事
情节的铺垫是否得当,是否在小说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有所
呼应。
三、情节的意义和深度
小说情节的意义和深度是指情节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运用以及融入小说故事的深度和丰富程度。
情节的意义和
深度不仅仅是故事背后的主题和内涵,还包括情节与时代、环境以及人性的联系。
四、情节的吸引力和出人意料性
小说情节的吸引力和出人意料性指的是小说故事所呈现
的情节是否具有独特的风格,是否具备吸引读者的力量,
或者是小说情节给人惊喜或带有跨越性。
这些特殊的情节
处理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和读者与小说中人物的
连接度。
综上所述,小说情节的处理是小说创作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情节是小说的精髓所在,合理处理情节能够让小说拥有更好更有趣的发展,让读者感受到创作过程中的艺术魅力。
小说的情节之美
![小说的情节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ec70192d5a8102d276a22f30.png)
小说的情节之美谈到小说的鉴赏环节,人们往往注重细节和人物形象,认为情节仅仅是为了展现主题和人物性格而设置的。
但是,当人们看小说时,最先吸引他们的却恰恰是故事情节,看完后念念不忘的,也少不了故事情节。
情节作为小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其独特之处,在此我想谈一下自己对小说情节的看法。
一、情节的曲折之美我国小说自诞生以来,就注重故事情节。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小说是靠听的,是由说书人传递给大家的。
因此,以曲折的情节来吸引读者,成为小说的一大特征。
跌宕起伏的情节,让读者的心弦随之一张一弛,读者也从中获得了最大的心理愉悦。
《水浒传》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就采用张弛有序的手法来结构情节。
在故事开端,林教头沧州遇旧知,遇到酒生儿李小二,善良安分,知恩图报,林冲在沧州过得平顺,这是“弛”,接着写陆虞侯密谋害林冲,林冲知晓后怒不可遏买刀寻敌,这是“张”,读者的心高高悬了起来。
接着写林冲三五日“未见消耗”,“自心下慢”,不久又接管草料场,苟且偷安的故态复萌,情节又趋平缓,读者悬着的心暂时也放下来,这就又形成一个“弛”。
陆谦欲置林冲于死地,火烧草料场,林冲忍无可忍,手刃仇敌,这又是一个“张”。
奸贼受到惩罚,英雄报仇雪恨,读者为之扬眉吐气。
整个情节就是这样一张一弛,疏密有致,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
二、线索的贯穿之美有些小说,情节从发生到结束,前后是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这种内在联系也就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线索。
读者把握住了这个线索,也就能从纷繁复杂的事件中理出头绪,进而品味小说情节发展的规律。
鲁迅小说《药》的全文情节都围绕着“药”而展开了。
小说主人公华老栓的儿子华小栓得病,他倾尽财力给华小栓买药,满怀希望地看着华小栓吃药,而茶客们对“药”的谈论让老栓夫妇心花怒放。
但是,残酷的现实是人血馒头这味药医治不了愚民羸弱的肉体,华小栓最终仍然病死了。
华大妈伤心欲绝地上坟,祭奠爱子。
华家的命运都因“药”而改变了。
而小说的另一主人公夏瑜投身革命,寻找救国救民的良药,却被亲人告密,刑场就义。
小说鉴赏中的情节分析
![小说鉴赏中的情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09282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3.png)
小说鉴赏中的情节分析在文学创作中,情节是构成小说的重要元素之一。
情节可以说是小说中的灵魂,它承载着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给读者带来无尽的想象和体验。
对于读者来说,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情节,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首先,情节的起承转合是小说中的基本结构。
一个好的情节应该具备起承转合的特点,使得故事有起伏和张力。
起承转合的过程中,情节的发展应该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安排,让读者在情节的转折点上产生共鸣和悬念,进而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
其次,情节的紧凑性和多样性也是小说中的重要特点。
一个好的小说应该有紧凑的情节,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一气呵成。
而情节的多样性则是为了增加小说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作者可以通过设置多个情节线索,让读者在不同的情节中体验不同的情感和冲突,进而提高阅读的乐趣。
另外,情节的深度和复杂性也是小说中的重要要素。
一个好的情节应该有深度,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情节的复杂性则是为了增加小说的层次和深度。
作者可以通过设置多个情节线索和人物关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样性。
在小说鉴赏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情节的分析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主题。
情节的选择和安排反映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关注。
通过分析情节,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同时,情节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也可以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
除了对整体情节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对小说中的关键情节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情节往往是故事的转折点和高潮部分,它们对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关键情节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同时,关键情节也是小说中的亮点和看点,它们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
总之,小说鉴赏中的情节分析是理解小说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情节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情节的起承转合、紧凑性和多样性、深度和复杂性都是小说中的重要特点。
小说鉴赏之情节
![小说鉴赏之情节](https://img.taocdn.com/s3/m/3077f8d358f5f61fb73666b4.png)
小说鉴赏—情节的概括、鉴赏、探究高考小说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主题六个考查方向:1、把握故事情节2、分析人物形象3、考察环境描写4、概括主题内容5、理解、品味语言6、分析写作技巧小说情节类的题目题目类型:一.情节概括题;二.情节鉴赏题;三.情节探究题一.关于情节的概括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答题思路:划分层次,概括文章大意提示解题时可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字样串联。
二.关于情节的鉴赏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题型有:①.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②.某情节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温馨提示:分别从小说的整体情节、人物的塑造、主题的表现三个角度思考。
知识储备:情节的作用(一)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1.设置悬念或开门见山,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2.是前后照应或照应前文XX情节,使结构严谨3.为后面的XX情节发展作铺垫或伏笔,使情节发展合理4.或推动情节发展作用;5.与xx形成对比。
(二)对人物塑造的作用:1.或刻画了人物XX更加鲜明的性格;2.或侧面衬托主要人物(三)对表现主题的作用:点题、表现主旨、深化主题。
(四)表达效果:波澜起伏、吸引读者;出人意料、引人深思三.关于情节探究题(1)关于某个情节(结尾)设置或安排的处理,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2)探究作者情节(结尾)如此安排的理由(3)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是去掉结尾好。
你更倾向哪一种?为什么?1、情节角度①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
(戏剧性效果,余韵悠长,耐人寻味。
)②与前文的内容或伏笔照应,情节连贯或基调一致。
③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2、主题角度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3、人物角度使人物的XX性格特征更加鲜明4、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
第五单元 小说鉴赏方略之五 情节
![第五单元 小说鉴赏方略之五 情节](https://img.taocdn.com/s3/m/2da5279cfe4733687f21aa8b.png)
⑦“先别吹。打猎可不像往嘴里灌酒那么容易。”说完,他 又抓起酒瓶,咕嘟咕嘟地喝起来。
⑧这天早晨,我起得比往常都早。我脚上穿的软靴是妈妈留 给我的,子弹袋和猎刀是爸爸用过的。我要靠这些,再加上我自 己的勇敢,成为一个猎手,一个让全部落人都服气的猎手。
参考答案:(看法一)不会再向公鹿开枪。①公鹿健硕的体态,它 在与恶狼搏斗中展现出的勇气和智谋都让“我”着迷。②“我” 从公鹿身上汲取到作为男子汉应有的不屈气概,这让“我”对它 心生敬意。③公鹿对鹿群的保护,触动了“我”内心的痛处, “我”不忍母鹿和小鹿失去公鹿。④公鹿已受重伤,“我”此时 如再开枪,胜之不武,并不能证明“我”具有让全部落的人都服 气的狩猎能力。 (看法二)会再向公鹿开枪。①“我”已意识到自己是一名猎手, 而不是看热闹的孩子,“我”负有狩猎的使命。②公鹿的刚猛和 骄傲激发了“我”的斗志,“我”也应该展现出“我”的勇气和 骄傲。③“我”需要通过猎鹿向特吉证明自己可以不再仰人鼻 息。④公鹿已经受伤,无法快速奔跑,是狩猎的大好时机。 (任选一种看法作答,答对三点理由即可)
⑫我好像被灌了一脖子雪,心里又气又恼:“明天,我 会拿鹿腰子让你尝的。”
⑬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赶到昨天打猎的山坡,沿着伤 鹿留在雪地上的蹄印追着。不知什么时候,雪地上多了一 行奇怪的蹄印。突然,从左侧山脚的桦树林里传来咔嚓咔 嚓的响声,六只野鹿在那里惊慌奔逃。我认出那头被我打 伤的公鹿,它瘸了一条腿,跑在鹿群后面。一只狼在后面 拼命地追赶,并且越追越近。公鹿扭头瞅瞅,撇开鹿群, 一瘸一拐地直奔山坡跑来,它跑上山顶,到石崖前放慢脚 步,一步一步蹬着石崖。看起来它很费力,忍着痛。
小说鉴赏“五角度”
![小说鉴赏“五角度”](https://img.taocdn.com/s3/m/09e35d7abd64783e09122b91.png)
角度三:分析环境描写
在小说中,环境是烘托人物形象、展示事件发生背景的要素。 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不能不注意理解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必须 努力发觉它深刻的思想意义。社会环境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 社会条件,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土壤。自然环境描写可以渲 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给读者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说阅读方法
鉴赏小说五角度
角度一:梳理故事情节
情节是小说中事件发展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小 说中起到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等作用。所以在阅读小说 时,分析作品的层次,理清情节的设置与发展,既是小说的一个 考查点,也是阅读时的突破口。
Hale Waihona Puke 角度二: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小说主要通过鲜明而独特 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 行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塑造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 象。我们在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时,要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 感受作者倾注在人物上的感情,同时要注意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 的关系。
角度四:领悟小说主题
小说往往是生活内容的高度浓缩,常常以小事件或平常现象 反映大主题或深刻的道理。所以阅读时,必须透过情节、人物和 事件,概括出文章的大主题。
角度五:鉴赏语言技巧
鉴赏语言包括鉴赏主人公语言和作者语言,还有作品中的修 辞和句式等方面的特点。质量上乘的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 巧,这是因为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作品,运用多种艺术手法 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而又独具特色 的艺术才能。
情节的概括与分析
![情节的概括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589c9bf121dd36a32d82a5.png)
课堂练习
《好望角》第1题;去看好望角是老船夫一生的追求。 请概括他人生阶段有关这一追求的具体内容。 1.(1)小时候初识“好望角”,想去看看; (2)战争时期,身揣好望角的地图册在行军打仗, 不忘好望角。 (3)解放后努力学习,希望出国去看好望角; (4)后来,儿子到非洲工作,想接他去非洲好望角; (5)最后他发现家门口的河岸就是“好望角”。(一 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 情节类的具体题目类型
1 情节梳理: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或文 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或用填空的形式概 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 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 情节鉴赏:②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③情节的高潮或结尾作用的理解; ④小说的叙述故事情节过程中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的使 用; 3 情节探究: ⑤哪一个情节最吸引你; ⑥情节的合理性探究等。
参考答案
(1)对父子分歧的看法①世界上,不可能人人都做“火车”, 有些人只能做“蚂蚁”;如果家长强迫只能做“蚂蚁”的 子女去做“火车”,最终只会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隔 阂,并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父的角度探究)②“蚂蚁” 不应自暴自弃,“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 的努力”,只要努力,任何“蚂蚁”也可以成为“火车”。 (子的角度探究) (2)对结局安排的看法①赞同。父母应该理解子女,既然儿 子不能成为、也不想做“火车”,那就应该让他自己作出 选择。②不赞同。虽然父母并不理解儿子,但子女又何尝 理解父母的苦心?何况采取“出走”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 [6分。(1)“父子分歧”,答对①或②,得3分。其中:观点 明确,1分;分析合理,2分。(2)“结局安排”答对①或②, 得3分。其中:观点明确,1分;分析合理,2分。]
一 小说情节类的 题目
赏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赏析小说的情节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9b86f9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7.png)
赏析小说的情节结构考点解读◇高考要求小说情节是在小说提供的特定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
它是构成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它既有自身的特点和技巧,又对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起着重要作用。
1.小说情节的结构模式小说情节的结构主要通过情节的推进或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来构成。
传统小说通常是以时空为本位的线性结构模式。
具体有三种:(1)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目前高考选文多为这样的结构模式。
如《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就属于这种模式。
“开端”是小说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开始(往往能够看出作者的褒贬倾向);“发展”是小说主要矛盾冲突从发生到激化的演变过程;“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面的命运或者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格的部分);“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的发展已经完成,故事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示,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往往是议论抒情句段)。
(2)摇摆式: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
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魂的魅力。
(3)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式:俗称“欧·亨利”式笔法。
在结尾处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回扣前面的情节,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2.小说情节的结构要素小说情节的结构除去情节本身,还有以下要素:(1)线索。
它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
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
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
双线一般分明线、暗线两种。
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明线。
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
小说情节考查题型
![小说情节考查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4f4182cdb9f3f90f76c61b5c.png)
高考小说鉴赏——情节一、情节作用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作用的概括、分析、鉴赏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1.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写某某情节,有什么作用?2.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3.小说写某某情节,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答题思路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
内容上是指情节本身、情节对环境、情节对人物、情节对主题、情节对读者的作用;结构上是指对其他情节的作用。
另外,要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题角度,如果是单一角度,即给定了答题角度,就按照给定角度来答;如果是综合角度,即没有给出明确的角度,就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1.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2.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埋下伏笔,设置悬念,线索,铺垫,照应,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曲折生动,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3.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等;4.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设置悬念,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这类题型的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
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
例:2011年高考安徽卷小说阅读《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第14题: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参考答案:(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纯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巴尔塔萨性格的复杂性。
小说情节鉴赏(把握故事情节)
![小说情节鉴赏(把握故事情节)](https://img.taocdn.com/s3/m/37f884759e31433238689308.png)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三)对情节安排的评价 1、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倒叙式。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留给读 者思考的空间。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 喜剧式一)对于第1种提问方式: (一句话、简明的语句分点)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常用答题模式: (用主谓句)“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
(二)第9对章于扩第声2系种统提调音问方式: 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解题指导】 1、梳理小说的脉络,实际就是概括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 2、梳理小说的脉络,可从情节角度、人物角度、线索角度以 及时间空间角度等几个方面考虑。Z x xk 3、要做到:①情节发展前后环节清楚。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小说常用的开头 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 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 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①引起读者的思考,从而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 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小说的结局
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留下了 “空 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题型一:把握、概述故事情节(情节概括题)
一、高考试题常见提问方式: 1、(一句话、简明的语句分点)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2、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3、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4、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 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5、简要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考查概括小说局 部情节的能力)
高考语文小说之情节鉴赏方法指导(最终版)名师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高考语文小说之情节鉴赏方法指导(最终版)名师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e6387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8.png)
①从 情节安排上看,它使平淡旳故事情节陡然生出 波澜,如石破天惊,剧烈撞击读者旳心灵,产 生震撼人心旳力量。如《项链》。
②从 体现手法上看,与前文旳伏笔相照应,使人觉 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 出是假旳,但前面已经有了伏笔。如借项链时 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2检6
15
概括措施二:表述式概括。(一般较短篇幅或试题中采用) 针对情节各部分内容,用详细旳话进行概括。尤其是对高潮、
结局部分概括,考察较为常见。概括时,一般要求用简洁旳 完整旳句子。 (3)事件旳概括。一般是概括小说中旳一件或几件事。按记叙 文旳要求概括即可。
16
三、有关题型旳解题措施:
1、概括小说旳主要情节或部分内容。
好处(思维方向): 28
小说开头常见旳类型及其体现效果
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 结尾才回答疑问。 好处(思维方向): ①造成悬念,引出下文旳情节。 ②引起读者旳思索,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2、写景法。如《药》旳第一段写秋天下午夜阴暗、凄清 、恐怖旳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旳不幸命运。再如《荷 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旳美景,烘托了水生嫂旳美妙心 灵。
制,反应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24
有关知识链接
伏笔和照应 伏笔是指文学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
所作旳提醒或暗示。在小说中使用伏 笔,能使小说构造紧凑,构思精致, 前呼后应。 照应就是文学作品前后文之间旳相互呼 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楚、 构造紧凑。
25
小说结局旳类型及其体现效果
1、出人意料旳结局
9
(一)对于第1种提问方式: (一句话、简要旳语句分点)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常用答题模式: (用主谓句)“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
小说鉴赏技巧
![小说鉴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4c1cd8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17.png)
小说鉴赏技巧小说是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传达作家的思想和情感。
学会运用鉴赏技巧,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说,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几种小说鉴赏技巧。
一、情节分析情节是小说的骨架,是故事的核心。
通过对情节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和主题。
首先要确立故事的起点、转折点和高潮,明确人物的目标和冲突。
在分析情节的同时,要留意作者使用的叙事手法、时间顺序和心理描写等,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
二、人物塑造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是故事的推动力。
通过对人物的塑造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故事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
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言行举止,以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等,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轨迹。
此外,还要注意作者通过人物形象所传递的思想,这对于理解小说的意义和价值非常重要。
三、语言风格语言是小说的工具,通过对语言风格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欣赏作家的文字表达和艺术追求。
要注意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文体特点和字词运用等,这些都能影响到小说的表达效果和阅读体验。
既要关注语言的美感,又要关注语言与故事主题的统一性,只有综合考虑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
四、历史背景小说与时代紧密相连,了解小说背后的历史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要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等,这些都能影响到作者的创作动机和思想取向。
在阅读时,可以通过背景知识的补充,更加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时代特征和作者所表达的价值观。
五、主题探讨每个小说都有其独特的主题,通过对主题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层思想和审美追求。
要关注作品中隐藏的意象、象征和隐喻等,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同时,还要思考作品在社会和人生层面上所提出的问题,对作品做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六、跨文化阅读小说是一个具有广泛传播和多样性的文学形式,通过跨文化阅读可以更好地开拓视野,培养比较分析的能力。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情节梳理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情节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6e8bbe4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1a.png)
关联教材:《祝福》的情节结构模式是摇摆式结构
2.外国小说模式
常见模式
内涵解读
“延迟”式 结构
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紧张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 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 结构张力
“突转”式 在结尾处情节突然向相反的方向转变,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
(欧·亨利式) 都出人意料,但由于前面的情节早已埋下伏笔,因而一切又都在情
1.划分文章的层次,注意抓住文中表明情节变化的标志性词语,先概 括小说情节,再挖掘每一情节背后隐含的人物心理活动。
高考考点一 小说情节鉴赏之 梳理小说情节
知识必备
小说文本阅读的高考命题与解题思维围绕“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四个关键 词进行,因此,需要掌握以下“必备知识”: 一、小说四要素 1.人物
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真人为原型,综合其他人的一些 事迹,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 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 人物,作者通过这些艺术典型的镜子,反映社会生活。 2.故事情节
答案呈现
答案启示
祥林嫂一生的轨迹如下: ①时间在变化,情节在发展,根据时间,抓住
外逃帮佣,初到鲁镇——被人劫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梳理情节
回,被迫改嫁——丧夫失子,再到 ②时间变化了,地点也在变化,抓住场面的变
鲁镇——捐献门槛,未能赎罪—— 化来梳理情节
逐出鲁家,沦为乞丐——祝福之夜, ③概括时可以采用“某人+某事”的答题模式
的脉络。
题干中有“情节”“脉络”“思路 ”和“梳理”“概括”“分析”等 字样
题干问法
小说之情节鉴赏
![小说之情节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fba478e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2.png)
情节的鉴赏情节是小说基本要素之一,是小说矛盾交代、展开、发展的过程。
它对于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表现小说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分析、把握情节是小说的重要内容。
对“情节”的概括分析主要对应考纲中“分析作品结构”的考点,主要考查对小说中前后情节关联、情节安排技巧、情节作用等的理解。
抓住情节进行赏析,能使人物以最鲜明、最丰满、最具感染力的形象矗立在我们眼前,产生高屋建瓴、明确情节构思是为了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思考答题方向:①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③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
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都知道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但那是远远不够的,也不利于培养我们的小说阅读能力。
那么,如何分析把握小说情节呢?“情节”常见的考查形式有:一是考查情节的作用;二是直接考查情节的梳理概括;三是结合探究考点,分析情节的合理性。
一、基本知识(1)答题步骤①明确考查要求,是概括情节,分析情节作用,还是分析情节要素。
②找出情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③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服务。
④见微知著,从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概括题:①先写了……,紧接着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或者①……②……③……④……)。
②小说以……为线索,以……为主要方式展开故事情节的。
作用题:①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提供依据,设置伏笔悬念)。
②表现了……的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③揭示(表现(二)情节结构模式答题模式:1.传统小说模式。
通常采用以时空为本位,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情节,是一种线性结构。
有以下三种方式:①遵循基本模式,即由固定的几个部分组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就是矛盾冲突缓急变化的几个部分。
“开端”,是矛盾冲突尚未展开的阶段;“发展”,就是矛盾冲突逐渐展开的阶段;“高潮”,是指故事情节发展到矛盾冲突的最高点,矛盾即将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那一瞬间;“结局”,是矛盾冲突的最后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鉴赏之情节及其作用知识储备: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一、情节的作用⑴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使整篇小说情节波澜起伏;照应前文XX情节;为后面的XX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⑵对整个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的作用:或刻画了人物XX更加鲜明的性格,或表现了XX的人物性格;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3)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升华主题。
二、情节安排基本技巧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
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情节安排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高考链接1.概括故事情节(1)三种题型: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2.鉴赏故事情节。
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题型有: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实战练习1. 面包沃尔夫冈·波谢特她突然醒来。
两点半。
她寻思,为什么会突然醒了。
哦,原来是这样!厨房里有人碰了一下椅子。
她仔细地听找厨房里的声音,寂静无声。
太安静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边的床,发现是空的。
这就是为什么特别安静的原因了—没有他的呼吸声。
她起床,摸索着经过漆黑的房间来到了厨房。
在厨房两人相遇了。
表针指着两点半。
她看到橱柜边上有个白的东西。
她打开灯。
两人各穿衬衣相对而立。
深夜,两点半。
在厨房里。
在厨房餐桌上是一个盛面包的盘子。
她知道,他切过了面包。
小刀还放在盘子旁边。
桌布上留下了面包屑。
每晚他们就寝时,他总是把桌布弄干净的。
每天晚上如此。
然而现在桌布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还在那里。
他感到地上的凉气慢慢传到她身上。
她转过头来不再看盘子了。
“我还以为这里出什么事了。
”他说,并环视了一下厨房四周。
“我也听见了什么。
”她回答,这时她发现,他夜晚穿着衬衣看起来真是老了。
跟他年龄一样老了。
六十三岁。
白天他看起来还年轻些。
她看起来已经老了,他在想,穿着衬衣的她看起来相当老了。
不过也许是头发的原因夜里女人显老是表现在头发上。
头发使人一下变老了。
“你应该穿上鞋子的,这样光着脚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她没有注视他,因为她不愿忍受他在三皇,他们结婚三十九年之后他现在撒谎了。
“我原以为这里有什么事。
”他又说了一遍,又失去了自制,把视线从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角落。
“我也听到了什么。
于是我想,这里出了什么事。
”“我也听见了。
不过,大概什么事也没有。
”她从桌上拿起盘子,并用手指弹去桌布上的面包屑。
“没有,大概没什么事。
”听到他不安地在说。
她赶紧帮他说:“过来,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
”“走,睡觉去。
站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他向窗户望去,“是的,一定是外面出了点什么事。
我以为是在这里。
”她把手伸向电灯开关。
我必须现在就关灯,否则我必定还回去瞧盘子的,她想。
我不能再去瞧那个盘子。
“过来,”她说,同时把灯关灭。
“这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刮风时檐槽尝尝碰墙壁。
这肯定是檐槽之故。
刮风时它总是哗哗乱响。
”两人摸着走过黑黢黢的过道来到卧室。
两双光脚在地板上拍击作响。
“ 是有风,”他说,“已经挂了一整夜了。
”当她躺在床上时,她说:“是的,刮了一夜的风。
刚才大概就是檐槽在响。
”“是呀,我刚才还以为是在厨房。
大概就是檐槽吧。
”他说这话,仿佛已沉入半睡中。
她注意到,当他撒谎时,声音多假。
“真冷。
”她说,并轻声地打着哈欠。
“我可钻被窝了,晚安。
”“晚安。
”“他回答,又说了一句,”“是呀,可真冷呀。
”随后是寂静无声,许多分钟后她听到,他在小心、轻声地咀嚼。
她故意深沉又均匀地呼吸,使他不致发觉,她尚未入睡,然而他的咀嚼节奏均匀,倒使他慢慢进入梦乡了。
当他第二天晚上回家时,她分给他四片面包;平时他只有三片。
“你可以慢慢吃,吃四片。
”她说着离开了餐桌。
“我吃这面包消化不了。
你多吃一片吧吧。
我消化不好。
”她注意到,③他把头深深埋在盘子上。
他没有抬头。
就在此刻她对他非常同情。
“你可不能只吃两片面包。
”他对着盘子在说。
“够了。
晚上我吃面包消化不好,你吃吧,吃吧!”过了一会儿,她才又坐在桌旁的灯下。
【注】沃尔夫冈·博歇尔特:西德废墟文学的先驱和重要代表作家。
小说《面包》写的是二战后人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
1.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报复雨果·克里兹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
彭恩刚从剧场回来,他坐到写字台前,伸手拿起电话要通了编辑部:“我是彭恩,你好!我又考虑了一下,关于《蛙女》的剧评,最好还是发下午版,因为我想把它展开一些……别提啦!太不像话了!所以我才打算写一篇详细的剧评。
上午版你只要留出个小方块刊登一则简讯就行了。
你记下来吧:‘奥林匹亚剧院:《蛙女》上演,一锅可笑的大杂烩:一堆无聊的废话和歇斯底里的无病呻吟。
看了简直要让你发疯。
详情请见本报下午版’。
你是不是觉得我的措词还不够激烈?这样就行?那好,再见!”从他放下话筒的动作可以看出,彭恩的情绪越来越愤慨。
可就在这时,他猛然一惊,附近有人轻轻地咳嗽了一声。
在光线最暗的角落里,他模模糊糊地看见有个人坐在皮沙发里。
陌生人蓄着白胡须,身披风衣,头上歪戴一顶礼帽,闪亮的眼睛逼视着评论家。
彭恩心里发虚:“你,你……你是谁?”陌生人慢慢站起来,从衣兜里伸出右手。
彭恩看见一支闪闪发亮的手枪。
“把手举起来”那人命令道,彭恩两手发抖。
语文新高考博客“嘻嘻嘻……”那人像精神病人一样笑着,“你这条毒蛇,现在总算落到了我的手里。
再有5分钟就是午夜。
12点整,嘻嘻嘻……你将变成一具尸体。
文亚明,我的宝贝,”白胡子老头扬起头,“我亲爱的文亚明,5分钟后你将报仇雪恨。
这条毒蛇将永远闭上它的嘴!啊,你高兴吗,文亚明!?”说着白胡子老头立刻举起手枪:“别动!”语文新高考博客“听我说,”彭恩战战兢兢道,“请告诉我,你究竟是谁?……我不明白……我对你干了什么?……求你把手枪收起来吧。
我们之间肯定有一场误会。
”“给我住嘴,你这个杀人凶手!”“杀人凶手?你弄错了。
我不是杀人凶手!”“那么请问是谁杀死了我的孩子,我唯一的儿子,亲爱的文亚明?谁呢,彭恩先生?”“我根本不认识你的儿子!你怎么会生出这种想法?”“我的儿子叫……文亚明·穆勒!现在你明白了吧?”“文亚明·穆勒……我记得,好像是个演员吧?”“曾经是!因为他已经死了,他对着自己的头开了一枪。
而正是你这个无耻的小人毁了他!你在文章里写过他。
‘为助诸君一笑,还有一位文亚明·穆勒先生值得提及,因为他的表演,真可堪称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
’你竟敢这样写我的儿子!而他,可怜的孩子,去买了一支手枪,自杀了。
就是这支手枪,过一会儿将把你送到西天!”彭恩禁不住浑身乱颤:“听我说,这并不能怪我……我感到很遗憾……可我只是尽自己的职责而已。
你的儿子真的缺乏才华……你明白吗?我本人跟你的儿子并没有仇,可是艺术……”“你别再胡诌关于艺术的废话了!你是杀人犯!因此你得死!昨天夜里,”老头压低嗓门,“文亚明出现在我的梦里。
他对我说:‘爸爸,拿上手枪去找那毒蛇。
午夜12点的时候,杀了他替我报仇!否则,我的灵魂将永远四处飘流,不得安身!”“可你不能杀我……看在上帝面上……你简直疯了!……”老头大声地嘲笑道:“真叫人恶心,你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胆小鬼!一条罪恶深重的蛆虫,半文不值的小人!你那自命不凡的优越感哪里去了?你那体面威风哪里去了?现在你已面对死神,没有了你,人人都会如释重负。
”彭恩双手合十,央求道:“亲爱的先生,如果你一定要杀我,至少让我能最后给我的亲人写几句诀别的话……并表明我的遗愿。
”语文新高考博客“行,我成全你!”陌生人宽宏大量地答应,“写吧,你还可以活15秒钟!”彭恩拿起铅笔,在纸片上写了两三行字……午夜的钟声响了。
老头怪叫一声,举起手枪抠动扳机。
硝烟散后,陌生人扯下自己的胡子,走近彭恩。
“先生,现在你对文亚明·穆勒的表演才华有了新的看法吧,对不对?看你那个熊样!哈哈……!我想,今后你在评论别人的时候该会学得谨慎一些了!”看着手里拿着铅笔,满脸蜡黄的彭恩,文亚明伸手拿过那张纸条。
只见上面写道:“亲爱的文亚明·穆勒,你不仅是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而且是头号傻瓜。
你戴的假发套大了一号。
彭恩。
”2、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日月行色杨闻宇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