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总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能量》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能量》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1.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能量是对物体运动的一种描述。

2.能量由多种形式:声能、光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磁能……化学能是指储存在物质当中的能量,比如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

3.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4.普通汽车通过化学能、电动汽车通过电能、太阳能汽车通过太阳能、磁悬浮列车通过磁能都可以让汽车运动起来,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最终转换成了机械能。

5.机械能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

机械能包含动能和势能。

运动的物体所具备的能量称为动能;在高处的物体或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势能。

(仅作了解)6.能源的分类:7.电量(单位:千瓦时)= 用电器功率(单位:千瓦)×时间(单位:小时)(1千瓦时=1度)8.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耗电量的大小,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用符号W表示。

9.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做实验时发现,当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会发生编转,这个现象说明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

(如右图)10.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11.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

电磁铁12.电磁铁有南极(S极)和北极(N极)。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流方向有关。

可以通过改变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或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来改变电流方向,进而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1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

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1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

电流大,磁力大;电流小,磁力小。

15.电动机是利用电能产生动力的机器。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推动转子转动。

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动能。

17.电动机是一种用电器。

用电器都是电能的转换器,能将输入的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

18.转动电动机可以产生电流,这时电动机就变成了发电机。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能、风能、潮汐能等机械能让发电机转动,产生电流。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必备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必备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资源14 风能和水能必备知识点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资源》中《风能和水能》的必备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风能与水能的定义1. 风能: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由太阳辐射引起的地球表面受热不均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产生风。

风中所含有的能量即为风能,是一种干净的、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2. 水能:水能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

人类利用水能的历史悠久,如古代的水车就是利用水能进行灌溉和磨面的工具。

二、风能和水能的利用方式1. 风能的利用方式:风力发电: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

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风能提水:利用风力驱动风车或风泵,将低处的水提到高处,用于灌溉或供水。

风力制热和制冷:利用风能驱动热泵系统,实现制热和制冷的功能,这种利用方式在近年来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2. 水能的利用方式:水力发电:利用水流的动力推动涡轮机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水力发电是目前世界上利用水能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廉、效率高等优点。

水力灌溉:利用水流或水位差,通过水渠、管道等设施将水资源输送到农田进行灌溉。

水力运输:利用水流的力量推动船只或浮体进行运输,这种方式在古代和某些特殊地区仍然有广泛的应用。

三、风能和水能的优势与劣势1. 风能的优势:清洁无污染:风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其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可再生性强:风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只要地球存在大气层,风能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

分布广泛:风能资源遍布全球各地,不受地域限制。

2. 风能的劣势:不稳定性:风能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难以保证连续稳定的供电。

地域依赖性:风能资源的分布受地域和气候的影响较大,某些地区可能风能资源较为匮乏。

建设成本高:风力发电设备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总结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总结

第四单元总结1.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第一次提出日心说,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由于传播哥白尼的学说被教会判处死刑。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以巨大质量,吸引着其他成员按照一定的(轨道),环绕自己运动。

3.太阳系由(太阳)和围绕它旋转的一群天体组成。

如果把太阳系比作一个大家庭,(太阳)就是一家之主。

4.人们为了认识行星,先后发射过数十个(行星探测器)。

它们上面携带的行星着陆器曾在(金星)和(火星)表面着陆成功。

5.八大行星按照体积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6.按照到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7.在繁星闪烁的夜空,有时会出现一条拖着长长的“尾巴”的天体,这就是(彗星)。

8.哈雷彗星每隔(76)年左右绕太阳转一圈。

9.国际通用的星座有(88个)。

10.由于地球的(公转),各个季节最适宜观测的星座有所不同。

在北半球,春季的(狮子座)、夏季的(牧夫座与天蝎座)、秋季的天鹅座与飞马座、冬季的(金牛座、猎户座)比较容易观察,大熊座、小熊座和仙后座等全年可以看到。

11.地球在太空的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绕着自己的地轴旋转,叫做(自转);另一种是沿着椭圆轨道绕着太阳旋转,叫做(公转)。

12.月球的形状经常发生变化,有时像一块圆饼,有时像一把(镰刀)我们看到的月球的不同形状叫(月相)。

13.海底的“大洋中脊”是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巨大海底山系,也称(中央海玲)。

14.由“热泉口”喷出的海水温度高达(350)摄氏度左右。

15.月球和地球一样,自身不会(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芒。

16.什么叫做公转?地球在太空中沿着椭圆轨道绕着太阳旋转,叫做公转。

17.地球在太空中的两种运动方形式是什么?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绕着自己的地轴旋转,叫自转;另一种是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旋转,叫公转。

第四单元生物与环境(复习讲义)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速记巧练(冀人版)

第四单元生物与环境(复习讲义)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速记巧练(冀人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第十二课1.植物学家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片能够源源不断的产生养分;在黑暗中几乎不能产生养分。

2.植物体的养分可能来自于阳光、二氧化碳和水3.绿色植物的叶和根吸收外界的水和二氧化碳,并通过阳光,在绿叶中制造其生存所需要的养分,同时释放氧气,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4.绿色植物会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地球上的能量和物质无法循环。

人和动物将缺少食物和氧气,最终也无法生存。

5.绿色植物生存的意义:(1)人和动物离不开绿色植物,人和动物必须依靠绿色植物提供的氧气生存。

(2)人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绿色植物。

(3)绿色植物维持着大气成分的平衡(4)调节气候、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

6.阳光下绿色植物真的能释放氧气。

第十三课7.动物所需要的能量都是从食物中获取的。

8.有些动物只以植物为食物,叫植食性动物;有些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称为肉食性动物;而有些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我们称它们为杂食性动物。

9.蝗虫吃植物,蛙吃蝗虫,蛇吃蛙,鹰吃蛇,它们分别从各自的食物中获得了物质和能量。

10.像这样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有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由于食物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11.食物链一般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食肉动物结束。

第十四课12.池塘的水面上有蜻蜓、青蛙、鸭子;水里有乌龟、鱼、虾、田螺等动物,还有荷花、水草等植物,还有看不见的浮游生物和微生物。

13.池塘能为这些生物生存提供所需的阳光、水、空气、土壤、温度等;池塘中各生物之间有完整的食物链和复杂的食物网。

14.像池塘这样为生活在其中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食物等必备条件,我们把这样的生活环境称为栖息地。

15.池塘中的其他生物也会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可见池塘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一课《各种形式的能量》1.(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2.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

第二课《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1.家中使用的能量包括电灯、电视等消耗的(电能),太阳能热水器消耗的(光能)和燃油汽车使用的(化学能)等。

2.我们可以根据现阶段能否再生将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3.家用的各种电器都会在说明书或名牌上标明“(功率)”,它指的是工作时单位时间内耗电量的大小。

4.汽车燃油消耗的能量中大约只有(20%)转化成了驱动车辆的机械能,其余主要转化成声能和热能耗散到环境中去了。

第三课《电和磁》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观察到指南针发生了(偏转)。

并通过反复实验证明通电导线会产生(磁性)。

2.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能)可以转化为(磁能)。

第四课《电能和磁能》1.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

2.电磁铁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磁能)。

3.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它的南北极跟(电流的方向)有关,想要改变电流方向有两种方式:(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和(改变电磁铁线圈缠绕方向)。

第五课《电磁铁》1.电磁起重机通电时,(电能)转化为(磁能),可以吸起钢铁;断电时,电磁铁磁能(消失),钢铁就会落下。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与(电流强度)、(线圈缠绕圈数)、(铁芯大小)有关。

3.电磁铁线圈中电流强度越强,电磁铁磁力越(大),电流强度越弱,电磁铁磁力越(小)。

4.电磁铁缠绕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大),缠绕线圈圈数越少,电磁铁磁力越(小)。

第六课《神奇的小电动机》1.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的机器。

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2.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

外壳内有一对(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动物的分类、繁殖和适应环境的一些基本知识。

以下将对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一、动物的分类1. 动物的分类基础动物按照形态、生活习性、生活方式等特点可以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2. 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了蜗牛、蚯蚓、昆虫等,它们没有脊椎,通常体表软,具有外骨骼的特点。

3. 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是指具有脊椎的动物,主要包括了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等。

4. 动物的进一步分类在脊椎动物中,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又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特点进行进一步的分类。

二、动物的繁殖1.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动物通过分裂、孢子、萌芽等方式进行繁殖,后代与父母基本相同。

2. 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动物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新的个体。

有性繁殖能够增加种裙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物种的适应能力。

三、动物的适应环境1. 适应气候的动物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对气候的适应能力也各不相同,比如驼鸟能够适应沙漠干燥的气候,企鹅能够适应南极寒冷的气候。

2. 适应食物的动物动物根据所处生态环境的不同,其食性也各有特点,一些食草动物适应吃草和叶子,而一些食肉动物则适应捕食其他动物。

以上便是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的重点知识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分类、繁殖和适应环境的相关知识,增加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多加练习,巩固知识点,做到知行合一。

动物的适应环境是十分丰富多彩的,不同动物有着不同的适应能力和生存技巧,下面将进一步探讨动物如何适应和利用它们所处的环境。

四、动物的生存技巧1. 动物的穿着不同的动物根据所处的环境以及生活习性,会有不同的外表特征和穿着方式,比如北极熊拥有浓密的皮毛和厚实的脂肪层,以抵挡极寒的气候;河马的皮肤能分泌一种黏液,使其能够在水中轻松自如地行动。

这些都是动物们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而形成的生存技巧。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课校园生物大搜索1、物种数量: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超过(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该有(200万—450万)种。

2、寻找动植物时,遇到不认识的动植物,可以:画下来或拍成照片,再编上号。

3、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

第二课校园生物分布图1、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有的地方校园生物种类太多,写不下时,可以:给生物编号,写号码。

2、珍惜动物的分布区域:藏羚羊:西藏、青海、新疆扬子鳄:浙江、江西、安徽、江苏大熊猫:四川、山西、甘肃白鳍豚: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珙桐:贵州、四川、云南第三课多种多样的植物1、科学家分类植物的方法:科学家主要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

如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2、植物的种类:在植物中,已发现的种类约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3、不开花的植物: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菌类)不能自己制造养料。

4、举例:开花的植物:月季、凤仙花、桃花、水仙、玫瑰蕨类:金钱蕨、铁线蕨藻类:海带、紫菜、石花菜、海藻苔藓类:葫芦藓、地钱、青苔第四课种类繁多的动物1、科学家分类动物的办法:(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2、动物的种类:在动物中,已发现的种类有(150多万)种,(昆虫)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3、动物分类:脊椎动物鸟类身体上长羽毛鸽子、麻雀、大雁、老鹰、燕子哺乳动物直接接生小动物,用乳汁喂养小动物人、牛、狗、猪、鲸鱼、蝙蝠、海豚鱼类终生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鲤鱼、黄鱼、泥鳅、带鱼、金鱼爬行类肚皮贴地爬行扬子鳄、乌龟、蛇、壁虎无脊椎动物昆虫类身体上有三对足蚂蚁、蝗虫、蜜蜂、蚊子、蝉第五课相貌各异的我们1、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世界上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一、单元1:显微镜下的世界1、微生物是存在于我们周围微小生命的总称,包括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真菌和植物五大类。

2、细菌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等不同形态。

细菌的直径通常以微米为单位。

3、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营养和环境等条件。

4、制作细菌培养基的基本材料是琼脂,它是人工合成的营养物质。

5、细菌繁殖很快,一般每隔20分-30分钟就会分裂一次。

6、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构成的,它们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在生物体细胞内繁殖。

7、真菌包括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其中蘑菇是一种常见的真菌。

8、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

9、使用显微镜时,应先用低倍镜观察,再使用高倍镜。

10、植物界中最大的类群是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二、单元2:地球上的水1、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约占地球表面的71%。

2、水的三种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冰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冰的密度比水小。

4、水在人类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系统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水的毛细现象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吸附力导致的,可以在纸张、布料、毛巾等物品上观察到。

6、水的沸点是100℃,冰的熔点是0℃。

7、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的大部分水。

8、水的循环是指水从海洋、陆地和大气中不断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受到太阳能的影响。

三、单元3:能量与能源1、能量是指物体或系统可以执行工作或做功的能力。

2、能源是指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或资源。

能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3、电是一种常见的能源,它可以被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热能、光能、机械能等。

4、太阳能是一种环保且可再生的能源,它可以从太阳辐射中收集并用于许多不同的目的。

5、核能是一种高密度的能源,它是由原子核释放出的能量。

核能的主要来源是铀和钍。

6、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它可以从风中收集能量。

六年级上册科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总复习)

六年级上册科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总复习)

第一单元知识点1.1《为什么能看见物体》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光的光。

3、月相是月球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

4、人要看见物体,必须要有光进入眼晴。

5、没有光源,看不到物体。

6、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光源的光进入了眼晴。

7、晚上房间闭灯后,过一段时间才会慢慢看清物体。

(是因为视觉适应)8、夜晚,发光的萤火虫是光源。

9、黑暗中,人眼能看到物体与光有密切联系。

10、点燃的蜡烛属于光源。

11、晚上房间关灯后仍能模模糊糊地看到物体,主要是因为房间受到其他微弱光线的影响。

12、不同日期看到的月相不同,原因是地球、月球和太阳的位置不断变化。

1.2《光的传播》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2、照相机是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3、“照相机”的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倒立的火焰图像。

4、用直线和箭头表示光线及其传播方向。

5、“光线打靶”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6、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直线传播的原理。

7、实验时,可用手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8、光在空气中以直线形式传播。

9、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变大。

10、能支持“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想法是夜晚汽车车灯射出的光。

11、在做验证光的传播路线的实验时,三张卡纸上打洞的位置是相同的。

1.3《光的反射》1、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3、我们可以利用平面镜多次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4、平面镜具有很强的反射能力。

5、反射后的光仍然是沿直线传播。

6、阳光照射到镜面上后,可以改变原来的路线。

7、使用聚光手电筒要避免强光刺伤眼睛。

8、利用平面镜可以把光反射到黑板上。

9、物体表面能使光发生反射。

10、设计“光迷宫”时,里面挡板的高度应与盒子的高度一致。

11、利用光反射原理的是灯罩内部白色的油漆和医生戴的额镜。

12、一束光能被反射无数次。

13、光碰到镜面会改变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反射。

(期末总复习必备)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分单元知识点汇总

(期末总复习必备)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分单元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钉子从木头中取出。

用剪刀或小刀方便的把图钉从木头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4、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5、杠杆尺上有个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使杠杆尺保持平衡的方法是,左边挂的钩码个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挂的钩码个数乘以格数。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使用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面包夹、理发剪等)。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相当于支点,秤砣相当于用力点,称重物处相当于阻力点)。

开瓶器、面包夹、镊子它们这些杠杆的支点不在用力点和阻力点之间。

7、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相当于支点,手握物体处相当于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相当于用力点。

8、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9、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螺丝刀是根据轮轴原理制造的工具,所以它的刀柄相当于轮,刀杆相当于轴。

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当轮轴的轴不变时,轮越大并且用轮来带动轴转动时就越省力。

当轮轴的轮不变时轴越大并且用轴来带动轮转动时就越不省力。

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要比刀杆粗一些。

当扳手套在螺帽上拧螺丝帽时,就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相当于轮,螺帽部分相当于轴。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到目前为止,地球上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450万种。

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

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的。

(1)在进行校园生物搜索时要注意:(2)边调查边记录,不要遗漏(3)调查时可以借助小铲子、放大镜(4)对不知名的动植物要想办法认识(5)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植物,经常飞来的鸟也要记录(6)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7)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可以用数字标示,也可以用不同颜色表示空中、地上和水中的生物。

2、扬子鳄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珙桐主要分布在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白鳍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中;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藏羚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藏、青海、新疆等地)。

珙桐主要分布在贵州、四川、云南等地,被称为“鸽子树”我国珍稀植物还有:银杏、水杉、银杉、望天树我国珍稀动物还有:朱鹮、东北虎、中华鲟、金丝猴、丹顶鹤等3、科学家把植物分为两大类: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在已经发现的30多万种植物中,开花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而菌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靠吸收其他生物体或土壤里的养料而生存。

无花果也开花藻类:海带、水绵、紫菜、裙带菜蕨类:满江红、巻柏、桫椤、铁角蕨等菌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从土壤中或其他生物体内吸收营养4、分类是研究植物的一种方法,可以按照茎的特点分成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还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分成水生、陆生植物,还可以按照是否开花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还可以按照是否落叶分成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木本植物分乔木和灌木,月季、蔷薇、小叶女贞、小叶黄杨都是木本植物常绿植物有松树、柏树、冬青、玉兰等5、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4-1★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到450万种。

★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4-2★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

●我们在整理校园生物时,可以按树木、花草或其他标准将植物和动物分类,最后统计出共发现了多少种动物、多少种植物。

●统计校园生物时,不能漏掉那些不知名的动植物。

★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等地,扬子鳄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江西等地,藏羚羊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等地,亚洲象主要分布在云南等地。

★珙桐:中国鸽子树。

人参:“关东三宝”之一。

金花茶:“茶花皇后”。

水杉:植物界的“活化石”。

银杏:植物界的“大熊猫”。

4-3★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

●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

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的。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型。

①根据植物有没有花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②根据生活环境可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荷花为水生植物,其他植物为陆生植物。

③根据茎的特点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荷花、玉兰、大叶黄杨、雪松、圆柏为木本植物,牛筋草、苦苣菜等为草本植物。

④根据是否落叶的特点分为:(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

雪松、圆柏为常绿植物,其他为落叶植物。

⑤根据人类食用的需要分为:蔬菜、水果、粮食、药材。

★开花植物的身体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

★在已经发现的(30多万)种植物中,开花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4-4★(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1、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2、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3、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4、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例如: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例如:节肢动物、环节动物等)。

5、像蚂蚁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后代的动物是哺乳动物。

6、动物的种类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

昆虫是动物中种类最多的,达100多万种。

7、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使它们与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生物的形态结构是它们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

8、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

9、从38亿年前,地球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重要原因。

人类对于生物生存环境的变化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0、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11、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12、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的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它包含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

13、生物生存是自然赋予的权利,而不是人类赋予的权利。

生物的生存权利就是生物对维持其生命及生存条件拥有的权利。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复习-总结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一、校园生物大搜索1.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450万种. 2.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

分区域观察研究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3.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

二、校园生物分布图1.我国珍稀植物有珙桐、人参、水杉、银杏、金花茶、百山祖冷杉.2.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等。

3、珙桐: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人参: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湖北金花茶:广西银杏:山东、江苏4、熊猫:四川、陕西、甘肃白鳍豚: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扬子鳄:安徽、江西、江苏、浙江藏羚羊:青海、新疆、西藏三、多种多样的植物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动植物。

2.根据茎的特点植物可以分为木本植物(桃树樟树)和草本植物(狗尾草、水稻);根据生活环境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浮萍)和陆生植物(雪松);根据是否落叶将植物分为落叶植物(梧桐)和常绿植物(万年青)。

3.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

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两大类: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4.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5.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6.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蕨菜)、藻类(紫菜、海带)和苔藓类(葫芦藓、青苔)7.属于开花植物有:桃树、油菜花、凤仙花、月季、金鱼藻8、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四、种类繁多的动物1.科学家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2.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是哺乳动物。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探索宇宙11.太阳系大家族1.太阳系图片2.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

太阳和包括地球在内的八颗行星、卫星、众多的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组成了太阳系。

3.八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物质残余,太阳系内已经被发现的小行星有70余万颗,主要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主带以及海王星轨道之外的柯伊伯带上。

5.木星的卫星众多,到目前为止一共发现有79颗卫星。

6.彗星俗称“扫把星”。

彗星分为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主要成分是冰、尘埃和较小的岩石颗粒。

当彗星接近恒星时,彗星中的冰升华,在冰核周围形成朦胧的彗发和一条或几条稀薄物质流构成的彗尾。

太阳系中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因1705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成功预言其周期是76年而得名。

7.行星是满足以下条件的天体:1围绕太阳运行;2质量足够大,形状近乎球形;3其轨道附近区域清空。

8.八颗行星体积从小到大的顺序是水星、火星、金星、地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

9.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0.八大行星根据组成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态星球,一类是气态星球。

11.固态星球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气态星球分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2.固态行星的表面是岩石;气态行星的表面是气体,大气之下可能是液体、冰层或固态的内核。

13.八大行星各自又有哪些独特之处?水星的运行速度最快。

金星是夜空中最亮的行星。

火星的环境与地球最接近。

地球适合生命的生存。

木星的卫星最多。

土星有美丽的光环。

天王星“躺”在公转轨道上自转。

海王星表面的蓝色是甲烷气体。

14.八颗行星被发现的先后顺序。

第1阶段: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用肉眼观察到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第2阶段:1781年,英国人威廉·赫歇尔通过巨型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

苏教版 六年级 科学上册 第四五单元复习提纲

苏教版 六年级 科学上册 第四五单元复习提纲

空中海洋—制作,欢迎使用!第四单元探索宇宙复习资料第一节登月之旅1、★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2、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3、设计环形山的形成实验⑴研究的问题:环形山形成的原因⑵实验假设: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形成的⑶实验材料:盘子、细沙、一些大小不同的石子、手电筒⑷实验步骤:①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②用石子模拟流星或陨石撞击月球表面:a、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大小相同的石子;b、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③用手电筒光直射或斜射“陨石”坑,观察所产生的阴影有什么不同。

⑸实验结论: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形成的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方向运行。

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27. 3天。

5、1969年7月16日,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飞船奔向月球;7月19日,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阿尔德林登上月球,其中登月第一人是阿姆斯特朗6、月球知识:①环形山比较多;②没有空气没有水;③白天夜晚温差大;④引力约为地球六分之一;⑤直径约为地球的四分之一;⑥重量约为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⑦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7.3天;⑧月球一天一夜相当于地球农历的一个月;⑨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

7、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170℃。

3、月球绕地球公转,每公转一圈要1月;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公转一圈要1年,地球自转一圈要24小时即1天。

第二节太阳系大家族1、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太阳并不总是直射赤道,因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时,稍稍有些倾斜。

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地球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处于夏季,另外半球就处于冬季。

第四单元 《能量》单元复习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第四单元  《能量》单元复习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化学能
将小电动机连 接到电路里
发电机
转动小电动机
小灯泡被点亮
磁针偏转;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利用通电线圈产生磁性能检验旧电池中是 否还有电,磁针偏转说明电池中还有电。
电磁铁:
具有南北极,改变电流方向和线圈的缠绕方向,南北极改变。
电与磁的转换:
电能和磁能可以相互转换,也能从一个物体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线圈匝数
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线圈匝数越少,电磁铁磁性越弱。
第四单元 能量
目录 1. 各种形式的能量
2. 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 3. 电和磁 4. 电能和磁能 5. 电磁铁 6. 神奇的小电动机 7. 能量从哪里来
回顾: 本单元我们学了什么?
目录
1. 各种形式的能量 2. 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
能量的表现形式 及转换
3. 电和磁
4. 电能和磁能 5. 电磁铁
电与磁的转换
电流大小
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 电流越小,电磁铁磁性越弱。
神奇的小电动机
电动机:
利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基本工作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 用磁的相互作用推动转子转动。小电动机的结构:Fra bibliotek能量的来源
太阳能
太阳的能量传递
光合作用
太阳是最大的能量来 源,太阳的能量通过 植物沿食物链传递。
化学能
化学能 化学能
6. 神奇的小电动机
7. 能量从哪里来
能量的来源
整理:本单元主要科学概念
能量的表现形式及转换
能量的表现形式:声、光、电、热、磁等。
生活中的各种能量: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
太阳能等。
能量的转换: 能量之间能相互转化,不同形式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总复习资料
1、地球上的物种被科学家发现并分类记载的超过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有200万—40种,这足以说明地球生物的多样性。

2、扬子鳄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珙桐主要分布在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白鳍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中;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藏羚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x藏、青海、x疆等地)。

3、科学家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

根据生活环境不同,可以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根据是否落叶,分为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根据植物是否有花,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4、已发现的植物种类有40万种之多,开花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苔藓类、藻类和菌类等,其中蕨类、苔藓类、藻类自己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而菌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靠吸收其他生物体或土壤里的养料而生存。

、科学家根据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给动物分类。

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水中游的、空中飞的、地上走(或爬)的;根据它们生存的方式可以分为野生
的和家养的;根据它们的食性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

根据身体内是否有脊柱,科学家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又将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动物(蛙)、爬行动物(龟、蛇)鸟类和哺乳动物;将无脊椎动物分为环节动物(蚯蚓)、节肢动物(昆虫)、软体动物(田螺、蜗牛)等
6、像蚂蚁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蚂蚁、蜻蜓、蝴蝶、蜜蜂、蝗虫、蚜虫、蝉、蚕、瓢虫、苍蝇、蚊子);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麻雀、燕子、喜鹊、鸽子、鸡、鸭、鹅、驼鸟);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后代的动物是哺乳动物(鲸鱼、蝙蝠、兔、猪、牛、羊、狗、猫、马、人)。

7、动物的种类有1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

昆虫是动物中种类最多的,达100多万种。

8、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骆驼的驼峰、鸟的翅膀、仙人掌退化成刺的叶子)。

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宜的。

9、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10、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面的器官就越小。

11、从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主要原因,人类对于环境的改变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了重要作用。

12、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做食物,供人类欣赏,给人类做药材,做成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净化空气,给其他动物做食物。

13、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

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