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水泥厂使用混合材应符合哪些要求
水泥使用新规定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在经历调研、试验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和专家审议后,于2007年11月9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08年6月1日正式实施。
本次标准修订吸收了国外先进国家标准中科学、合理的内容,同时结合国内水泥生产、使用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取消了P·O32.5水泥品种,增加了对Cl-限量的要求,参照国外标准增加了水泥组分应定期校核的内容,使修订后的标准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标准的推广实施。
通用水泥标准的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水泥的生产和应用。
水泥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的修订内容1.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活性混合材料掺加量为“>5%且≤20%”,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8%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或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窑灰代替。
2.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矿渣掺加量为“>20%且≤70%”,A型矿渣掺量“>20%且≤50%”,B型矿渣掺量“>50%且≤70%”,代号P·S·B;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中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掺量为“>20%且≤40%”;复合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料总掺加量由“应大于15%,但不超过50%”改为“>20%且≤50%”。
3.在复合硅酸盐水泥中不允许掺加除矿渣、粉煤灰和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外的任何工业废渣。
4.规定助磨剂允许掺量不超过水泥质量的0.5%。
5.普通水泥强度等级中取消了32.5和32.5R。
6.规定了A型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中的氧化镁含量不大于6.0%;B型矿渣硅酸盐水泥无要求。
7.规定水泥中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
8.增加了选择水泥组分试验方法的原则和定期校核要求。
9.规定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应按0.50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来确定用水量。
新标准实施前的准备1.《通用硅酸盐水泥》及相关配套标准的学习和培训此次标准修订不仅整合了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及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等3项标准,修订的内容涉及广泛,关系到水泥生产、检验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同时新标准中增加了选择水泥组分试验方法的原则和定期校核要求,增加了水泥中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的要求,增加了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作为选择性指标,部分生产A型矿渣水泥的企业还要增加压蒸安定性检验,除此之外,还有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中涉及许多标准在2007年进行了重新修订,如《硅酸盐水泥熟料》国家标准、GB/T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粒化高炉矿渣粉》、GB/T8074-《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因此水泥企业务必在标准实施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学习,其中检验人员还需进行JC/T420《水泥中氯离子检测方法》、GB/T12960《水泥组分的定量测定》、GB/T750《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等相关配套标准和检验方法的学习和培训,学习方式可以将外派人员参加权威机构举办的新标准培训班与企业自行组织学习相结合。
(完整版)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GB50164-20112011年4月2日颁布2012年5月1日执行前言•什么是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拌合物不是最终产品,完成最终产品的是混凝土工程。
•合格的混凝土工程质量:达到处于具体环境的具体工程所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匀质性,并且体积稳度。
•上述要求首先由原材料来保证,然而高质量的配制如果脱离工艺,仍无法保证工程质量。
决定混凝土最终质量的关键是工艺。
•混凝土工程已被分离到不同行业(原材料、配制搅拌、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责任者难以确定。
产生问题时,必然纠纷不断。
•混凝土工作者当前只能且必须做的是对脱离工艺的混凝土拌合物负责。
•管住混凝土工艺的环节是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1、总则1.0.1 为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促进混凝土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制订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工程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1.0.3混凝土质量控制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原材料质量控制2.1 水泥2.1.1 水泥的选择:•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确定。
•对于一般建筑结构及预制构件的普通混凝土,宜采用通用硅酸盐和水泥•高强混凝土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胶砂强度较高,适合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可掺用较多的矿物掺和料来改善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参加混合材较少,有利于配制抗冻混凝土•有预防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采用碱含量不大于0.6%的低碱水泥•采用低热水泥有利于限制大体积混凝土由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
2.1.2水泥质量控制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和氯离子含量,低碱水泥还包括碱含量中、低热水泥还包括水化热2.1.3应用方面尚应符合以下规定1宜采用旋窑或新型干法窑生产的水泥2水泥砖的混合材品种和掺量应得到明示3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细度为选择性指标,没有列入主要控制项目,但水泥出厂检验报告中有细度检验内容;三氧化硫、烧失量和不溶物等化学项目可在选择水泥时检验,工程质量控制可以出厂检验为依据。
水泥的质量标准
1.4水泥的质量标准1.4.1水泥生产的质量控制生产中的质量管理,包括从原料进厂,一直到成品出厂以前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把关和质量控制工作。
生产质量控制是生产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的作用是根据设计和工艺技术文件的规定,控制生产过程各工序可能出现的异常和波动,使生产处于可控状态。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目的是产品性能质量控制,使产品达到所需性能的满足程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和规范质量要求的产品,如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和强度等级等。
水泥生产工艺是连续性很强的过程,无论哪一道工序保证不了质量都将影响产品的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原燃材料的成分及生产情况经常变动。
因此必须经常地、系统地、科学地对各生产工序按照工艺要求一环扣一环地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合理地选择质量控制点,采用正确的质量控制方法,把质量控制工作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
一、原燃材料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原料的质量是制备成分合适而稳定的生料的基础条件1、石灰石的质量控制石灰石是使用最广泛的石灰质原料。
其主要成分为CaCO3,品位主要由CaO 含量确定。
用于水泥生产的石灰石CaO含量并非越高越好,还要看其酸性氧化物的含量,如SiO2、Al2O3、Fe2O3等是否满足配料要求。
有害成分如MgO、R2O、游离SiO2等也要控制。
2、粘土质原料的质量控制熟料的质量控制与管理:黄土和粘土使用最广泛。
其主要成分是SiO2、Al2O3和Fe2O3。
衡量粘土的质量主要看粘土的化学成分(硅酸率、铝氧率)、含砂量、含碱量、可塑性、需水性等工艺性质,生产方法不同,对粘土质量要求也不尽相同。
进厂后的料应分堆存放,先化验后使用。
存放时平铺直取,尽量均化。
进厂粘土质原料应按时取样,每批进行一次全分析。
3、校正原料的质量控制二、石膏的质量控制:用作水泥缓凝剂的石膏主要是石膏(CaSO4·2H2O)和硬石膏(CaSO4)。
按矿物组成有可分为三类产品:G类石膏:以CaSO4·2H2O的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其品位A类硬石膏:以CaSO4·2H2O+CaSO4的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其品位,且CaSO4/(CaSO4·2H2O+CaSO4)≥0.80M类混合石膏:以CaSO4·2H2O+CaSO4的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其品位,且CaSO4/(CaSO4·2H2O+CaSO4)≤0.80石膏进厂一批取样化验一次,基本分析检验项目有:附着水、结晶水、三氧化硫含量、三、生料的质量控制与管理1、生料制备过程中的质量要求生料制备过程是将原料按比例混合,经过一系列加工之后,制成具有一定细度,适当化学成分,均匀的生料,以满足煅烧的要求。
混凝土配料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
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C20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配合比为:0.51:1:1.81:3.68C25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配合比为:0.44:1:1.42:3.17C30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为:0.38:1:1.11:2.7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水泥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 (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 N/mm2水泥砂石水 7天 28天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1 2.45 4.12 0.65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1 2.40 3.60 0.65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1 1.95 3.05 0.56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1 1.49 2.54 0.40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1 1.19 2.31 0.42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1 2.40 4.08 0.66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1 2.28 3.71 0.61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1 1.82 3.23 0.51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1 1.48 2.76 0.47C40 478 *** 1128 210 60 29.4 51.01 1.33 2.36 0.44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1 2.33 3.65 0.60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1 2.01 3.15 0.55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1 1.49 2.54 0.44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1 1.19 2.31 0.42P.O42.5(R) C30 352 676 1202 190 55 29.***5.21 1.92 3.41 0.54C35 386 643 1194 197 50 34.5 49.51 1.67 3.09 0.51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1 1.63 2.90 0.50C50 496 606 1297 223 45 38.4 55.91 1.22 2.61 0.45PII 42.5R C30 348 652 1212 188 50 31.***6.01 1.87 3.48 0.54C35 380 639 1187 194 50 35.0 50.51 1.68 3.12 0.51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1 1.63 2.90 0.50C45 462 618 1147 203 4***2.7 59.11 1.34 2.48 0.44C50 480 633 1115 192 25 45.7 62.81 1.32 2.32 0.40P.O 52.5R C40 392 645 1197 196 53 40.2 55.81 1.64 3.05 0.50C45 456 622 1156 19***2 43.5 59.51 1.36 2.53 0.43C50 468 626 1162 192 30 45.2 61.61 1.33 2.47 0.41此试验数据为标准实验室获得,砂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94,碎石为5~31.5mm连续粒级。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该考虑哪些因素?(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
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施工要求的工作性,使用环境要求的耐久性以及经济性。
其中,使新拌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使硬化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相对比较容易,但赋予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新拌混凝土良好的黏聚性和保水性以确保混凝土的匀质性,赋予具有一定强度的硬化混凝土体积稳定性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这才是配合比设计的关键。
因此,配合比设计的原则是: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可大可小,满足施工要求即可,但黏聚性和保水性必须保证;硬化混凝土的强度可高可低,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即可,但体积稳定性必须良好。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了解原材料的品质,根据设计和合同对新拌混凝土及硬化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在协调混凝土各种性能并使之最大限度地达到统一的基础上,选择四个关键参数,即水胶比、胶凝材料组成、砂率和浆骨比(胶凝材料浆体体积与骨料体积比),以骨料饱和面干的含水状态作为基准,以绝对体积法计算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用量,得到初步配合比;按照初步配合比进行试拌调整,确定满足要求的基准配合比;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状况将基准配合比调整为施工配合比,并注意在由基准配合比调整到施工配合比时,应保持已确定的水胶比不变和浆骨比最小。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1)原材料品质与波动水泥、矿渣粉和粉煤灰、外加剂应满足相应的标准或根据工程的特殊要求;胶凝材料与外加剂的相容性是问题的关键;矿渣粉并非越细越好,比表面积宜控制在450m2/kg以下;建议有条件的单位采用三组分胶凝材料,即水泥、磨细矿渣粉和粉煤灰,在矿物掺和料总量中,粉煤灰占30%~40%是比较恰当的;细骨料可以采用天然砂,也可以采用机制砂,抑或是天然砂和机制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控制细骨料的平均颗粒细度和级配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建议细度模数2.4~2.8,级配必须良好;控制粗骨料的粒形和级配比控制粗骨料强度和含泥量更为重要,接近等粒径的粒形是理想的,同时粗骨料的松堆空隙率应不大于45%,最好不大于43%,越小对降低混凝土用水量(胶凝材料用量)越有利。
混凝土材料部规章制度
混凝土材料部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混凝土材料的管理,规范混凝土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保证工程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混凝土材料部是负责管理混凝土材料生产、采购和使用的部门,负责混凝土材料的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
第三条混凝土材料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本部门的管理办法和工作规定。
第四条混凝土材料部负责编制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例,负责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检测和控制,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第二章混凝土材料的选用第五条混凝土材料的选用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现场施工条件确定,不得擅自更换或减少材料使用量。
第六条混凝土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不得使用过期、变质或不合格的材料。
第七条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应注重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不得使用未经认可或未经检测的原材料。
第八条混凝土材料应按照混凝土配合比例要求进行配料,不得盲目调整或修改配合比例。
第三章混凝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第九条混凝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应在具备相关资质和技术条件的企业或单位进行,不得在无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处生产或加工混凝土材料。
第十条混凝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强度和使用性能。
第十一条混凝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应配备足够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可控性。
第十二条混凝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应设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第四章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检验第十三条混凝土材料部应配备专业的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负责对混凝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
第十四条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检验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第十五条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检验包括原材料的检验、混凝土配合比例的检验、混凝土强度的检验等。
第十六条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检验数据应及时报送,不得私自篡改或造假。
第五章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和管理第十七条混凝土材料部应对使用的混凝土材料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混凝土浇筑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对于混凝土浇筑有一系列的一般要求,这些要求旨在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性。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要求,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固和耐久。
一、原材料要求1. 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 砂:细度模数应符合国家标准,没有杂质和悬浮物。
3. 石:粒径应均匀,没有裂缝和蜂窝。
4. 水:使用清洁饮用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工程用水。
二、混凝土配合比要求1. 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随意改动。
2. 配合比中水灰比、砂率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3. 混凝土的标号和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施工要求1. 浇筑前应对模板进行检查,确保模板表面整洁、无积水、无油污。
2.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和支撑进行检查,确保结构牢固、没有松动和变形。
3. 确保浇筑现场的环境温度、湿度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浇筑。
4. 混凝土浇筑过程应持续,不得间断,避免出现冷缝。
5. 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振捣或捣实的方法,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6. 钢筋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对钢筋的保护,避免钢筋锈蚀。
7. 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进行养护,防止在早期龄期出现开裂和表面脱落现象。
四、验收要求1. 对混凝土强度进行试验,确保其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 对混凝土的外观进行检查,确保表面平整、无裂缝。
3. 对混凝土的密实度进行检验,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符合规范要求。
五、安全要求1. 混凝土浇筑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防止人员误入。
2. 在混凝土浇筑现场应有专人负责指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3. 混凝土浇筑现场应设置合适的防护设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混凝土浇筑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过程,对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和验收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要求进行施工,才能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建筑物的安全。
水泥施工中的配比比例和材料控制
水泥施工中的配比比例和材料控制水泥施工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配比比例和材料控制是水泥施工中的关键因素。
良好的配比比例和材料控制可以保证施工质量稳定,提高工程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一、配比比例的重要性水泥施工中的配比比例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合理的配比比例可以使混凝土拥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保证工程的承载能力。
此外,配比比例还可以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如抗渗性、抗冻性和耐久性等。
因此,合理的配比比例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在确定配比比例时,需要根据施工部位、工程要求和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水泥配比比例主要包括水泥、骨料、砂子和掺合料等成分的合理配比。
不同的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会对配比比例提出不同的要求,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二、材料控制的重要性水泥施工中的材料控制是保证配比比例的关键措施。
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品质和工程的使用寿命。
材料控制主要包括水泥的选用、骨料和砂子的筛选、掺合料的添加等。
1. 水泥的选用水泥是混凝土的胶结材料,对施工质量和工程性能有重要影响。
在选择水泥时,需要考虑水泥的标号、品牌、检测报告和生产日期等因素。
合格的水泥应具备一定的早期强度和长期强度,且不得有结块、凝结不良等质量问题。
2. 骨料和砂子的筛选骨料和砂子是混凝土中的骨架材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起着重要作用。
在筛选骨料和砂子时,需要考虑其粒径分布、含泥量、含水量等指标。
过粗或过细的骨料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而含泥量和含水量过高的骨料和砂子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
3. 掺合料的添加掺合料的添加可以改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物理性能。
常用的掺合料有粉煤灰、矿渣粉和硅灰等。
适量的添加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抗渗性和耐久性。
掺合料的添加量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进行合理控制。
三、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水泥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是确保配比比例和材料控制的关键环节。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129题及答案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129题及答案
70. 试饼法测定水泥安定性,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
71. 除24h龄期或延迟至48h脱模的试体外,任何到龄期的试体应在试验(破型)前15min从水中取出。
擦去试体表面沉积物,并用湿布覆盖至试验为止。
72. 水泥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 50%。
73. 测量水泥的凝结时间,在临近终凝时应每隔15min测定一次。
74. 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良主要是由于游离氧化钙高造成的。
75. 用于水泥细度检验用的负压筛的负压调节范围为4000Pa-6000Pa。
76. 水泥细度检验时,负压筛析法、水筛法和手工筛析法测定的结果发生争议时,以负压筛析法为准。
77. 水泥胶砂搅拌时,标准砂是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
均匀加入。
78. 水泥密度试验允许误差的范围是±0.02g/cm3。
79.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允许误差的范围同一试验室是±3.0%,不同试验室是±
5.0%。
80. 凝结时间试验允许误差的范围同一实验室是初凝:±15min , 终凝: ±30min,不同试验室是初凝:±20min , 终凝: ±45min。
81. 为了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化验室对各检验岗位人员要组织内部密码抽查和操作考核, 生产控制岗位每人每月不少于4 个样品。
82. GB175—2007标准规定,水泥可以袋装和散装,袋装水泥每袋净含量为 50kg,且不得少于标志质量的99%,随机抽取二十袋总质量不得少于1000kg。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要求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要求一、引言水泥作为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为了确保水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生产质量控制要求。
本文将从原材料、生产工艺、质量检测等方面探讨水泥生产质量控制的要求和标准。
二、原材料控制要求1.石灰石:合格的石灰石应具有充分的石英、石膏、镁含量低等特性。
不得使用含有大量杂质和有害元素的石灰石原料。
2.粘土:应选择具有适宜粘结性、合适品种和矿物组合的粘土。
粘土中不宜含有过多的氧化铁等有色杂质。
3.煤炭:应使用低灰分、低硫分和低燃烧热的煤炭。
确保煤炭燃烧产生的废气不对水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三、生产工艺控制要求1.石料破碎:对石灰石和粘土等原料进行合理的破碎,确保石块粒度适宜,并控制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2.原料预热:通过旋风筒或窑筒等设备对原料进行预热,达到合适的温度,为下一步煅烧做好准备。
3.煅烧过程:在煅烧过程中,要控制好煅烧温度、停留时间和空气流量等参数。
确保煅烧后的熟料具有高的活性和合适的化学成分。
4.磨碎过程:对熟料进行适当的磨碎,以获得合适的细度和表面积。
控制磨机的运行参数,确保产生的水泥粉体质量稳定。
四、质量检测要求1.化学成分检测:根据相关标准,对水泥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如SiO2、Al2O3、Fe2O3等。
确保水泥产品符合规定的成分范围。
2.物理性能检测:对水泥产品进行强度、凝结时间、比表面积等物理性能的检测。
确保水泥具有合适的力学强度和使用性能。
3.质量稳定性检测:通过长期稳定性测试,检测水泥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变化情况。
确保水泥产品具有长期稳定的质量。
五、生产质量管理要求1.建立完善的生产工艺控制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2.加强原材料和产品的进货和发货检验,确保原材料和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3.建立质量档案,对每批产品进行记录和追溯,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4.定期进行设备和仪器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和仪器的正常运行。
水泥搅拌要求范文
水泥搅拌要求范文水泥搅拌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工序,它涉及到水泥和其他材料的混合、搅拌和均匀分布,从而形成坚固的混凝土。
在进行水泥搅拌时,有一些要求需要被遵守,以确保所获得的混凝土具有所期望的强度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泥搅拌的一些要求。
首先,水泥搅拌应该在专门的混凝土搅拌设备中进行。
这些设备通常是混凝土搅拌车或混凝土搅拌站。
这些设备具有强大的搅拌能力和混合效果,可以保证水泥和其他材料充分混合。
其次,水泥搅拌的时间应适当。
搅拌时间过短会导致水泥和其他材料未能充分混合,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可靠性。
搅拌时间过长则会造成能耗和生产周期的浪费。
一般来说,水泥搅拌的时间应在3-5分钟之间,以确保充分的混合。
此外,水泥搅拌时还需要注意搅拌的速度。
搅拌过快会使水泥和其他材料不能均匀地混合,并产生空隙和不良的分布。
搅拌过慢则会延长生产周期。
一般来说,水泥搅拌的速度应适中,以确保均匀的混合。
在进行水泥搅拌时,还应考虑水泥和其他材料的配比。
不同的工程需要不同的配比,以满足其强度和可靠性的要求。
正确的配比可以保证水泥和其他材料充分反应,并形成坚固的混凝土。
因此,在进行水泥搅拌之前,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配比。
此外,在水泥搅拌过程中,还应添加适量的水以提供搅拌所需的湿度。
水的添加量应根据水泥和其他材料的性质以及气候条件来确定。
添加过多的水会导致混凝土过于液态,从而降低其强度和可靠性。
相反,添加过少的水会导致水泥和其他材料不能完全反应,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因此,在进行水泥搅拌时,应根据经验和需要适量添加水。
最后,水泥搅拌完成后,混凝土应及时使用,以避免混凝土硬化而无法使用。
一般来说,水泥搅拌完成后,混凝土应在30-60分钟之内使用,并在搅拌、运输和施工过程中避免加水或其他干扰。
总之,水泥搅拌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工序,它涉及到水泥和其他材料的混合、搅拌和均匀分布。
正确的水泥搅拌要求可以保证所获得的混凝土具有所期望的强度和可靠性。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新版
❖第八条 化验室人员配置。 (二)化验室人员任职要求
1、化验室主任:必须具有中级职称以上资格, 或从事化验室工作数年,具有较丰富旳质量管理经验 和良好职业道德,有一定旳组织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 旳能力,坚持原则,熟知生产工艺、有关原则和质量 法规,并取得省级(含省级)以上建材行业主管部门 或其授权旳建材行业协会或其授权旳建材质检机构签 发旳水泥企业化验室主任资格证书。化验室主任旳任 命和变动应报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三章 质量管理制度
❖ 第十三条 产品对比验证检验和抽核对比旳管理要求。 (二)参加国家或省级建材行业质检机构组织旳水泥 物理性能检验和化学分析对比。 (三)为了确保检验数据旳精确性和可靠性,化验室 对各检验岗位人员要组织内部密码抽查和操作考核。 抽查次数: 生产控制岗位每人每月不少于4个样品;
(三) 化验室旳职责和权限
2、 质量控制 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制定原燃材料、半成品
和成品旳企业内控质量指标,组织实施过程质量 控制,利用数理统计措施掌握质量波动规律,不 断提升预见性与预防能力,并及时采用纠正措施、 预防措施,使生产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第二章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质量管理机构
目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总则 2 质量管理机构 3 质量管理制度 4 原燃材料旳质量管理 5 半成品旳质量管理 6 出厂水泥(熟料)质量管理
第一章
总则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条 为加强水泥企业管理,确保和稳定水泥及 水泥熟料产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 质量法》和有关水泥、水泥熟料旳产品原则,特 制定本规程。
水泥原料及混合材介绍
1.水泥原料的质量指标:(1)石灰质原料:CaO 为48%,MgO 为 3.0%,K2O+Na2O为 1.0%,SO3为1%,石英及燧石为 4.0%。
(2)粘土质原料:一类;SM为2.7~3.5,IM为1.5~3.5。
(3)硅质校正原料:SM为4.0,K2O+Na2O为4.0%,MgO为3.0%,SO3为2.0%。
(4)铁质校正原料:Fe2O3>40%(5)铝质校正原料:Al2O3>30%对于悬浮预热器及预分解窑,其生产及燃料中的有害成分,还需符合下列要求,碱含量为1.0%,氯离子含量为0.015%,硫/碱摩尔比SO3 /(K2O+1/2Na2O)为 1.0,燃料中硫含量为3.0%。
2.辅料及混合材的要求:(1)煤矸石,主要是碳质页岩,发热量因含碳物质的多少而不同,一般范围为840~10500KJ/kg,矿物组成主要是高岭石和水云母等粘土矿物,化学成分一般为:氧化硅50%~70%,Al2O3为15%~20%,Fe2O3 为2%~8%,CaO为1%~7%,MgO为1%~4%,碱含量为1%~4%,可以作燃料的煤矸石密度较小,呈黑色,含碳量为20~30%,灰分约为60~80%,热值约为4148~12540KJ/kg,由于煤矸石是以高岭石为主的粘土质矿物,所以水泥厂可以用作粘土质原料。
(2)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排出的废渣,呈浅灰色或黑色,密度为1.9~2.4g/cm3成分与铝质粘土接近。
(3)砂岩,是由直径0.1~2.0mm的砂粒经胶结变硬的碎屑沉积岩,主要矿物为石英,其次为长石、云母等。
砂岩的胶结物主要有粘土质、石灰质、硅质和铁质等,颜色主要取决于胶结物砂岩氧化硅含量比粘土大,硬度大,塑性差。
是水泥厂较好的硅质校正原料。
(4)混合材,主要分为活性和非活性,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粉煤灰属于活性混合材料,粒化高炉矿渣是铁矿石在高炉内冶炼生铁时排出的废渣,粒化高炉矿渣均以CaO,SiO2 ,Al2O3为主要成分,三者总含量在80%以上,另外还有少量的MgO,Fe2O3,MnO,TiO2 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规定
基本规定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置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所采用的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三: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四:除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外,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以下表的规定。
时,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下表的规定,备注:1采用其他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3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下表的规定掺合料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3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可增加5%。
采用掺量大于30%d C类粉煤灰的混凝土应以实际使用的水泥和粉煤灰掺量进行安定性检验其测试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中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的规定。
七、长期处于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以及盐冻环境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
引气剂掺量应根据混凝土含气量要求经试验确定,混凝土含气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最大不宜超过7.0%。
备注:含气量为气体占混凝土体积的百分比八、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设计要求的工程,宜掺用适宜粉煤灰或其他矿物掺合料,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不应大于3.0Kg/m³;对于矿物掺合料碱含量,粉煤灰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6,粒化高炉矿渣粉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一、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u,o≥fcu,k+1.645δ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δ—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2、当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u,o≥1.15fcu,k二、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照下列规定确定:1当具有近1个月到3个月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资料时,且试件组数不小于30时,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δ应按下式计算:δ=√∑δ—混凝土强度标准差;fcu,I —第i组的试件强度(MPa)m fcu —n组试件的强度平均值(MPa)n —试件组数。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范本模板】
9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学习指南:水泥生产质量管理与控制是保证水泥厂正常生产、稳定和提高水泥质量的关健。
化验室是水泥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的专门机构,化验室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对生产过程进行组织和全方位的监督,正确地指导生产,确保水泥质量.水泥生产是流水线式的多工序连续生产过程,各工序之间关系密切,每道工序的质量都与最终的产品质量有关,在生产中原燃料的成分与生产状况又是不断地变化的,如果前一工序控制不严,就会给后一工序的生产带来影响。
为此,在水泥的生产中,要根据工艺流程经常地、系统地、及时地对生产全部工序包括从原料、燃料、混合材料、生料、熟料直至成品水泥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只有把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做到水泥生产的全过程中,才能保证出厂水泥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品质指标。
水泥生产质量管理与控制主要做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水泥企业要有完善的质量管理机构对生产进行全面监督;二是保证窑磨在控制范围内的正常运转;三是管理和控制好原料、燃料、混合材料、生料、熟料及水泥的质量,保证水泥生产按要求进行,保证出厂水泥质量的优质和稳定,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
9.1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水泥生产质量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应依据《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9.1.1 质量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责9.1.1.1 质量管理机构设置水泥企业应设立以厂长(经理)或管理者代表为首的质量管理组织和符合《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的化验室。
厂长(经理)是本企业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厂长(经理)可以任命管理者代表全权负责质量管理,化验室主任在厂长(经理)或管理者代表直接领导下对产品质量具体负责。
质量管理组织设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各车间、部门设立相应的质量管理组织,负责本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化验室内设控制组、分析组、物检组和质量管理组等,分别负责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的物检、控制、监督与管理工作。
作业指导书-混料作业指导
作业指导书-混料作业指导引言概述:混料作业是指将不同种类的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以制成特定的混合物。
混料作业在许多行业中都有广泛应用,如食品加工、化工、建材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料作业的指导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1 确定混料配方在进行混料作业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混料的配方。
根据产品要求和原料特性,确定每种原料的比例和混合方式。
配方的确定需要考虑原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加工工艺要求等因素。
1.2 选择合适的设备根据混料作业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合设备。
常见的混合设备有搅拌机、混合机、流化床等。
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混合效果、生产能力、设备维护等因素。
1.3 准备工作场地确保混料作业的工作场地符合卫生要求和安全要求。
清理工作场地,确保无杂物和污染物。
同时,为混合设备提供稳定的电力和水源。
二、混料操作2.1 原料称量按照混料配方确定的比例,将各种原料进行准确的称量。
可以使用电子秤等精确的称重设备,确保每种原料的称量准确无误。
2.2 原料预处理对于一些需要预处理的原料,如粉状原料需要进行筛分、湿度调整等操作,确保原料的质量和适应混料作业的要求。
2.3 混合操作将预处理好的原料按照配方比例加入混合设备中。
根据设备的操作要求,进行搅拌、振动、流化等操作,使各种原料充分混合,达到均匀的混合效果。
三、质量控制3.1 混料样品采集在混料作业过程中,定期采集混料样品进行质量检测。
采集样品时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避免采样误差对质量控制的影响。
3.2 质量检测对混料样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查、成分分析、物理性质测试等。
根据产品要求和标准,判断混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3 质量纠正根据质量检测结果,对混料作业进行质量纠正。
如果混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可以调整原料比例、混合方式,或者更换设备等方式进行纠正,以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四、清洁与维护4.1 设备清洁混料作业结束后,及时清洁混合设备,避免不同批次的混料相互污染。
水泥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
水泥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作者:来源:《居业》2015年第04期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推进水泥工业转型升级,引导合理投资,强化节能减排,着力提质增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等法律法规和规划标准,制定本规范条件。
一、建设要求与产业布局(一)水泥建设项目(包括水泥熟料和水泥粉磨),应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当地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方案。
建设用地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使用标准。
(二)禁止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大气污染防治敏感区域、非工业规划建设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新建水泥项目。
(三)建设水泥熟料项目,必须坚持等量或减量置换,遏制水泥熟料产能增长。
支持现有企业围绕发展特种水泥(含专用水泥)开展提质增效改造。
(四)新建水泥项目应当统筹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新建水泥熟料项目,须兼顾协同处置当地城市和产业固体废物。
新建水泥粉磨项目,要统筹消纳利用当地适合用作混合材的固体废物。
二、生产工艺与技术装备(一)水泥建设项目应按《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要求,采用先进可靠、能效等级高、本质安全的工艺、装备和信息化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
(二)水泥企业应按《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规定集约利用土地,厂区划分功能区域,按《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 50295)建设。
(三)水泥熟料项目应有设计开采年限不低于30年的石灰岩资源保障。
水泥粉磨项目要配套建设适度规模的散装设施。
(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建立企业能源、资源管理系统,提升信息化水平,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本质安全水平。
三、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一)水泥企业应按《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发展改革委公告2014年第3号)要求,建立清洁生产推行机制,定期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混凝土的规章管理制度
混凝土的规章管理制度
一、混凝土原材料的采购
1. 对于混凝土原材料采购,应与正规的供应商签订合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来源可追溯。
2. 采购混凝土原材料时,需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并按照检测报告的指标进行验收,不合
格的原材料应立即退回并要求供应商做出处理。
3. 混凝土原材料的储存和保管应按照规定要求,保证原材料的质量不受污染和损坏。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由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调整,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不得随意更改或调整,保证施工质量和
工程安全。
三、混凝土搅拌
1. 混凝土搅拌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良好运转,混凝土搅拌均匀。
2. 搅拌过程中,应按照配合比设计要求添加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确保混凝土的
质量和强度。
四、混凝土浇筑
1. 在混凝土浇筑前,需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模板的安装和检查,确保浇筑的混凝土结构符合
设计要求。
2. 浇筑混凝土时,应按照施工顺序和工艺要求进行,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牢固度。
五、混凝土养护
1.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养护期间,应避免混凝土受到外部振动和压力,防止混凝土裂缝和变形。
以上是关于混凝土规章管理制度的一些内容,通过严格执行规章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施工
质量,确保工程安全。
希望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能够重视制定和执行混凝土规章管理制度,共同维护建筑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施工现场保护和管理水泥投标物资的要求和措施
施工现场保护和管理水泥投标物资的要求和措施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施工现场对于水泥投标物资的保护和管理要求以及相应的措施。
水泥作为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之一,其保护和管理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2. 保护要求为了确保水泥投标物资的质量和完整性,施工现场应满足以下保护要求:- 储存条件: 水泥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或露天垛场中,远离水源和潮湿环境,避免与酸、碱等化学物质接触。
- 避免受潮: 水泥应避免受雨水或其他液体浸泡,应将水泥堆放在防水垫上,并使用塑料薄膜覆盖。
- 防止渗漏: 水泥储存容器应具备防渗漏性能,防止水泥材料的损失和污染。
- 防火措施: 水泥储存区域应设置防火设施,并定期进行消防检查,确保安全。
- 防盗措施: 水泥储存区域应进行有效的封闭和限制进入,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确保物资的安全。
3. 管理措施为了有效管理水泥投标物资,施工现场应采取以下措施:- 监测库存: 定期对水泥投标物资进行库存盘点,及时更新库存记录,确保库存量与实际物资相符。
- 标识管理: 对每批水泥投标物资进行标识,包括批次号、生产日期、产地等信息,以便追溯和管理。
- 质量检验: 对水泥投标物资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 定期检查: 对水泥储存区域进行定期巡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 保养维护: 定期对水泥储存设施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 废弃物处理: 对废弃的水泥包装物进行妥善处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4. 总结保护和管理水泥投标物资是施工现场的重要任务之一,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可以确保水泥质量和数量的稳定,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施工单位应根据上述要求和措施,加强对水泥投标物资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
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GB50164-20112011 年4 月2 日颁布2012 年5 月1 日执行前言? 什么是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拌合物不是最终产品,完成最终产品的是混凝土工程。
? 合格的混凝土工程质量:达到处于具体环境的具体工程所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匀质性,并且体积稳度。
? 上述要求首先由原材料来保证,然而高质量的配制如果脱离工艺,仍无法保证工程质量。
决定混凝土最终质量的关键是工艺。
? 混凝土工程已被分离到不同行业(原材料、配制搅拌、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责任者难以确定。
产生问题时,必然纠纷不断。
? 混凝土工作者当前只能且必须做的是对脱离工艺的混凝土拌合物负责。
? 管住混凝土工艺的环节是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1、总则1.0.1 为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促进混凝土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制订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工程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1.0.3 混凝土质量控制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原材料质量控制2.1 水泥2.1.1 水泥的选择:? 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确定。
? 对于一般建筑结构及预制构件的普通混凝土,宜采用通用硅酸盐和水泥? 高强混凝土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胶砂强度较高,适合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可掺用较多的矿物掺和料来改善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参加混合材较少,有利于配制抗冻混凝土? 有预防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采用碱含量不大于0.6%的低碱水泥? 采用低热水泥有利于限制大体积混凝土由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
2.1.2 水泥质量控制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和氯离子含量,低碱水泥还包括碱含量中、低热水泥还包括水化热2.1.3 应用方面尚应符合以下规定1 宜采用旋窑或新型干法窑生产的水泥2 水泥砖的混合材品种和掺量应得到明示3 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 细度为选择性指标,没有列入主要控制项目,但水泥出厂检验报告中有细度检验内容;三氧化硫、烧失量和不溶物等化学项目可在选择水泥时检验,工程质量控制可以出厂检验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厂使用混合材应符合哪些要求
(1)根据所产水泥品种,确定是否应该或不应该掺加混合材料。
(2)应根据熟料质量、混合材质量及其价格、运输条件等因素,择优选择混合材及其产地。
(3)应经过试验,确认混合材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确定最佳掺入量。
(4)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的规定。
火山灰质混合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规定。
粉煤灰作混合材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规定。
回转窑窑灰用作混合材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掺入水泥中的回转窑窑灰》的规定。
石灰石可作非活性混合材使用,其A12O3含量不得超过2.5%。
用于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其他种类的混合材,应先经试验判定:其28d水泥胶砂抗压强度比,大于或等于75%为活性混合材料,而小于75%为非活性混合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粒化电炉磷渣混合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中的粒化电炉磷渣》的规定。
2)粒化增钙液态渣混合材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用于水泥中的粒化增钙液态渣》的规定。
3)粒化铬铁渣混合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铬铁渣》的规定。
4)粒化高炉钛矿渣混合材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钛矿渣》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