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的国际化之路,从收购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汇的国际化之路,从收购开始
闫国龙
摘要:2013年5月29日,5月29日,双汇国际宣布收购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Smithfield Foods,SFD. NYSE)的全部股份,收购金额约为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7亿元)。这一消息无异于重磅炸弹,使得国内肉制品行业大起波澜。两年前,这家企业因为瘦肉精事件被推向了风口浪尖,两年后,因为一次国际化并购,双汇再次成媒体和行业关注的焦点,那么双汇是如何导演这一幕“蛇吞象”的壮举的呢?又该如何看待双汇的国际化之路呢?结合有关背景资料,分析如下。
一、关于双汇
双汇国际全名双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位于香港,主要从事投资、国际贸易及多元化业务。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和中国最大的肉类上市公司双汇发展(000895)的控股股东,也是双汇发展第一大股东双汇集团的控股股东。2012年,双汇国际控股的双汇发展出栏生猪31万头、生猪屠宰量1142万头、肉类总产量27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93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38亿元人民币。
双汇发展2012年年报显示,双汇国际的主要股东有:Heroic Zone Investments Limited(雄域公司)持股30.23%,鼎晖Shine、鼎晖Shine II、鼎晖Shine III、鼎晖Shine IV分别持股16.58%、9.20%、4.75%、3.17%,润峰投资持股10.57%,郭氏集团持股7.40%,运昌公司持股6%,高盛策略投资持股5.18%,Focus Chevalier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新天域)持股1.73%,Blue Air Holdings Limited(新天域)持股2.42%,淡马锡持股2.76%。
双汇集团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在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66位。2011年3月,瘦肉精事件曝光后,双汇集团上下人心惶惶,双汇漯河工厂一片沉寂,双汇在消费者中信誉信用一落千丈,公司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至今在消费者心目中,瘦肉精对双汇的打击和影响都没有完全消去。
面对危机,双汇积极应对,从生产线控制、猪肉源头把控、更加严格监管检测验收以及大力度宣传等来恢复信用信誉名誉,较为成功的渡过了难关。经营业绩开始较大幅度回升。2013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89%,净利润增长47.47%,毛利率环比同比均出现上升。如今双汇斥巨资收购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美国最大的猪肉制品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集团,是双汇加速全球化扩张步伐的重要一步。此次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如果顺利实现,意味着双汇不仅将走出瘦肉精事件的阴霾,还能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肉制品企业。
二、双汇的国际化战略和定位
发展到至今,双汇集团的肉类产品主要竞争对手主要以雨润、众品、金锣、德利斯为主。
他们占领者除双汇以外的肉类市场,而雨润则是双汇最有力的竞争对手。根据中投证券研究所的资料,2009年各大肉制品企业收入比较如下图。
从2009年各大肉制品企业收入比较图可以看出,国内肉制品行业前三强(双汇、雨润、金锣)领先优势比较明显。
纵观世界肉类工业的发展史,产业大整合是必然趋势。目前占据全球前四位的美国泰森公司、斯密斯菲尔等几家企业生猪屠宰量占美国生猪屠宰总量的50%、牛为79%、禽类为49%,丹麦的皇冠公司生猪屠宰量占丹麦生猪屠宰总量的80%。他们比中国提前十年进行了本国产业的整合,提前进行了国际化经营。
据国家《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我国将在三至五年内淘汰50%以上不达标的中小屠宰企业,其目的是实现技术与国际接轨、设备与国际接轨、管理与国际接轨,保证肉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目前,中国肉类行业的现状亟待改变。散乱差小、私屠乱宰等现象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不相适应,与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不相适应。
双汇自2012年9月份开始,就主动与多家即将退出屠宰业务的中小企业接洽,共商合作大计。根据合作协议,这些定点屠宰厂今后将不再经营生猪屠宰业务,转而卖双汇“放心肉”。双汇将在产品供应、技术指导和资金流转方面给予全面的支持和服务。截至目前,双汇已于全国176家失去屠宰业务的中小企业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远远超出了2012年同100家中小屠宰企业合作的计划。2013年,预计有300家中小屠宰企业与双汇合作,这意味着国家引导和推动的龙头企业同失去屠宰业务的中小屠宰企业合作的大幕已经拉开,并由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同时也应看到,随着动物蛋白的需求持续增长和升级,以及“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国内肉类行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对于国内食品企业而言,食品安全事件的确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企业必须积极解决以挽回消费者。外资食品企业凭借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及优质的品质被国内消费者所高度信赖,因此国内食品企业与外资品牌的合作对提
升品牌的安全度十分有利。
双汇作为国内肉制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提出了“三个转变”的战略:一是产品由高中低档向中高档转变;二是由过去速度效益型向安全规模型转变;三是把双汇集团做成国际化大公司,努力使双汇早日进入国际肉类行业前列。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增长空间已经成为其发展战略之一,收购全球最大猪肉企业是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此次达成的收购协议,将提高双汇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中产阶层需求的能力,同时化解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对于食品安全的持续担忧。双汇国际化布局升级,亦利于其成本的平滑化。
在双汇董事长万隆看来,双汇走向国际化,首先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加快推进国际化。双汇集团将继续坚持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肉类加工上项目,加大投资,加快发展,做好大低温、发展大生鲜、进入大城市、实现大工业;为使双汇集团尽快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国际化经营。
二是加强产业整合,进行国际化经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人均肉制品消费量也同步快速上升。但是,我国人均销量还不到60公斤,同西方发达国家人均70至120公斤的消费量相比,肉类产品的市场潜力依然巨大。立足国内大市场,开拓国际大市场是双汇“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基础。
三、国际化,从收购开始
收购是食品企业海外扩张的主要路径,因为这种路径下食品企业可以借助被收购企业的品牌、产能、渠道等诸多优势快速入驻当地市场,有事半功倍之效,所以收购已经成为食品企业海外扩张的首选,双汇也不例外。双汇迈出国际化的第一步,便是收购全球最大的肉企史密斯菲尔德。中国企业又一次演绎了现实版的“蛇吞象”的故事。从规模上来看,史密斯菲尔德的确高于双汇。数据显示,双汇国际控股的双汇集团2012年收入500亿~600亿元人民币,史密斯菲尔德2012财年的收入130.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00亿元。
史密斯菲尔德食品成立于1936年,是一家全球性的食品公司,在全球12个国家开展业务。
该公司此前公布的2012财年财报显示,净利润达到3.613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2.21
美元;销售额达到131亿美元,增长7%。在2011财年,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净利润为5.21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3.12美元。该公司在2012年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18位。
史密斯菲尔德是世界第一大生猪生产商,共饲养母猪85万头,年产近1,600万头商品猪。
史密斯菲尔德是世界第一大猪肉生产商,产销量遥遥领先于美国其他竞争对手,日屠宰能力可达11万头,是美国排名第一的猪肉出口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还是美国第一大猪肉制品供应商:在美国零售渠道、餐饮行业渠道排名第一,旗下拥有十几个美国领先品牌,多个产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