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法国高考作文题_高考作文

合集下载

以权力为话题的作文素材(精选10篇)

以权力为话题的作文素材(精选10篇)

以权力为话题的作文素材(精选10篇)以权力为话题的作文素材篇1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每个人都有一个权利,那就是主宰自己的心情。

黑夜的转弯是白天,愤怒的转弯是快乐,其实有时候心情转个弯就行了。

不开心的时候,想想身边的好朋友,相信他们会永远在身边陪自己,一起面对所有的风风雨雨,所有的幸运与不幸。

如果你是一个很倒霉很寂寞的人,身边没有那种可以倾诉,可以分担快乐与不快乐的人,那遇到困难时,该怎么办呢?嘻嘻,我来说说我在寂寞时排遣郁闷的方法吧。

虽然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帮助,可是,希望还是给一些和我性格相似的朋友一些帮助。

我是一个性格外向的女孩,有时候遇到不开心,我很不想因为我的情绪而影响到我身边的朋友,就一个人默默的忍受内心的抑郁,心里很难受,可还要为了不让朋友担心,故意笑,傻笑……我总是以为我是一个性格坚强的人,我很希望自己可以坚强的挺过去,可以快乐的一个人解决困难,可是为什么每次我都会忍不住一个人偷偷的在某个角落掉眼泪。

有时候非常委屈;有时候非常无奈,可是当我看见朋友们幸福,开心的笑容时,我真的很快乐,痛苦都会抛到脑后。

我想肯定是因为偷偷的哭多了再加上我有一颗泪痣,所以我变得特别的爱哭,一有委屈就会有眼泪往外涌。

所以我为自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呵呵,不开心的时候--抬头--看着天空--对着天空“哈哈,的傻笑两声——心情就会好了。

因为这样眼泪就可以倒流!有时候我就想啊,要是下雨了怎么办呢?其实那就更好了,因为站在雨地里,想怎么哭就怎么哭,当泪水与雨水混在一起的时候,朋友看不见,自己也看不见,可以痛痛快快的发泄……痛过哭了以后,你要的就只有快乐。

快乐是我的权利。

任性是我的专利!嘿嘿,smile出自我,smile出个性!以权力为话题的作文素材篇2我不知道上天给我怎样的权力,能在她的怀抱里长大,能够熟悉她的味道,能够拥有她所给予的潮水般的爱。

她,是谁?她,是母亲。

她是爱神的化身,将世界上最无暇,最伟大的爱,给了我,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拥有这样的权力……小时候吧,母亲在我心里的印象是那么完美,身躯是那么高大,能够将外界的一切一切的不愉快逃离得我远远的,我在阳光下快乐地成长;现在,妈妈的皱纹深了,手掌,变得粗糙了,她把自己的青春给了我,把美丽的双眸给了我,妈妈的脸上有了岁月的痕迹。

法国“高考作文”题

法国“高考作文”题

法国“高考作文”题2018-03-08法国高考作文题让网友惊叹开眼界有魅力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梏的解脱?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中国的高考作文,如果考这样的题目,你觉得怎么样?不少网友惊呼很高深,很头痛!但也有不少网友感叹开眼界,长见识!这样的题目才富有魅力!近日,专栏作家翟华在其博客上贴出今年法国高考(是指法国的高中毕业会考,通常在6月中旬。

法国没有统一的高考,大学录取是依据高中毕业考试成绩,相当于中国的高考)作文题目引起众多网友跟帖。

题目差别之大,引发大家关注与思考。

与中不同牛,每个题目都很哲学翟华在其博客中透露,与中国的高考第一门考语文不同,法国高考的第一门考试是哲学作文,说是哲学,其实是也涉及美学、社会学,很像中国高考的命题作文,考生要在4个小时内写出一篇像模像样的作文来。

以下为他翻译的今年法国高考作文题:文学、经济社会、科学类毕业生可以分别在下列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文学类考生选择题1。

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梏的解脱?2。

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实?3。

解释亚里士多德在《尼科马可伦理学》中有关责任的论述科学类考生选择题1。

欲望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2。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3。

解释休谟在《道德原则研究》中有关正义的论述经济社会类考生选择题1。

人们是否可以摆脱成见?2。

我们可以从劳动中获取什么?3。

解释尼采在《人性,太人性》中有关德行的论述翟华透露,他观察法国高考哲学考题已经很多年了,今年的考题并不算怪题、偏题,早在1999年法国中学毕业会考的哲学考试就有这样几道题目:哲学是否可以独立于自然科学?人的自由是否受劳动的必要性所局限?我们能否说服他人接受一件艺术品是美的?与今年的考题有几分神似。

网友热议震惊,不得不自惭形秽震惊!这是我看到法国人的作文题目的第一感受,看来考试教育下长大的我的确不得不自惭形秽了!网友zuyu1982看后直接发出这样的感叹。

2021年法国高考作文题目公布有一种区别叫哲学思想…

2021年法国高考作文题目公布有一种区别叫哲学思想…

2021年6月17日上午,法国高中毕业会考(Bac)正式拉开帷幕。

全国74.3万考生,4600多个考点,今年最小考生11岁,最大77岁。

哲学是法国高中生的必修课,也是高考的第一道关卡。

考试第一门考的是哲学,考试时间8:00-12:00,4个小时写一篇作文。

题目如下,三选一,你看看会不会做。

文科题目(三选一)1. 有可能逃脱时间吗?Est-il possible d’échapper au temps ?2. 解释一件艺术品有什么用?À quoi bon expliquer une œuvre d’art ?3. 对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黑格尔的著作《法哲学原理》的一段节选进行思考并做出解读。

Expliquer le texte suivant :理科题目(三选一)1. 文化多元阻碍了人类团结?La pluralité des cultures fait-elle obstacle à l’unité du genre humain ?2. 承认义务就是放弃自由吗?Reconnaître ses devoirs, est-ce renoncer à sa liberté ?3. 对奥地利哲学家弗洛伊德的著作《幻象之未来》的一段节选进行思考并做出解读。

Expliquer le texte suivant :商科题目(三选一)1. 道德是最好的政策吗?La morale est-elle la meilleure des politiques ?2. 工作是否分化了人类?Le travail divise-t-il les hommes ?3. 针对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著作《关于笛卡尔原则的一部分的评论》的一段节选进行思考并做出解读。

Expliquer le texte suivant :往年法国高中会考作文题2018年法国高中会考作文文科题目:1.文化让我们更人性化吗?– La culture nous rend-elle plus humains?2.我们能抛弃真理吗?– Peut-on renoncer à la vérité?3.就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一段节选进行评述。

材料文写作1【上课用】

材料文写作1【上课用】

勤思考
写作的准备
勤观察
勤记录
我也赞成给文科学生增设‚理综‛常识课程,给理
科学生增设‚文综‛常识课程,从兴趣入手,从简
单入手,从使用入手。用这样的方法提高综合素质, 我个人认为比取消文理分科好得多。还有一点,近
勤思考
年来,学科间综合的趋势确实在增加,有些学科跨
文理,有些学科边缘化,更有像地理这样的,明明 高考算‚文‛,大学里又算‚理‛,搞得想学地理 的学生很痛苦。面对这种具体问题,取消文理分科 不是办法。我认为,可以考虑应在高中除文、理以 外再分
分浸在社会里的结果——犯罪。美国的犯罪率雄踞世界首 位,我也读过大量批评、赞扬美国的书,对美国印象不佳; 但有一点值得肯定,一个美国孩子再有钱,他也不能被允 许进播放黄带的影院。
杯中窥人
中国教育者是否知道,这和青少年犯罪是连在一起的, 一个不到年龄的人太多沾染社会,便会……中国教育者把
性和犯罪分得太清了,由文字可以看出,中国人造字就没
2009年
请根据下面一则材料,自拟题目,撰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诗歌除 外,文体不限。 蔡伟,现年38岁,高中学历,当过工人,摆过小摊,8个月前还在老家 辽宁锦州蹬三轮养家糊口。今年4月27日,复旦大学正式将他列入博士 生拟录取名单。辽宁人蔡伟仅有高中文凭,凭借着他在古文献研究方面 的天赋和钻研精神,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自学,由复旦大学出土文 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裘锡圭教授与校外两名教授联名推荐,敲开了复旦 大学博士生招生考试的大门。
2007年
某根据下面三则材料,以‚荣誉‛为话题作文一篇。(80分) 材料一:我登上了高峰,发现在名誉的荒芜不毛的高处,简直找不到一个遮身之地。 我的引导者呵,领导着我在光明逝去之前,进到沉静的山谷里去吧。在那里,一生 的收获将会成熟为金黄的智慧。《飞鸟集》 材料二:有一次居里夫人把英国皇家学会奖给她的奖章交给两个女儿玩耍。一位客 人见了,惊讶地说:‚可不得了啊,这么高贵的奖章,怎么可以随便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说:‚荣誉只是一个人努力取得成果的记录,奖章就像玩具一样,玩玩就 是了,把它像神灵一样信奉着,反而一事无成。‛居里夫人没有刻意留给子女荣誉 和巨额财产,却把不少财产捐给她的实验室。她常告诫女儿:‚你将来必须自谋生 活出路。她的一个女儿后来成了一位卓越的物理学家,一个女儿成为音乐家。 材料三:据《现代快报》报道,艾冬梅,一位昔日长跑冠军,由于生计所迫,今年 4月初表示要出售历年获得的19块金牌,引起社会的广泛反响。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在800以上。

法国高考作文 牛!

法国高考作文 牛!

民族
成份



的重

高考

状元”ຫໍສະໝຸດ 何川洋。在笔者看来 北 大拒绝录取何 ,
川 洋 的做法 不 仅是 正 确 的 ,而 且 是 明智 的 。
其 实 何川洋不 止 是 在 民族成分上 造 假 的一 ,
名 重 庆 考 生 而 , 是 高 考
造假 的一
个“
象征 ”


符号”
;同 样



大是

录取他



只是北大是否
州爆 出国籍作假大案 . 今年高考真让
人眼界大开 !





0
假只
能审得国到青
年报v
3 .
解释 尼
采 在 《人

太人


》中有 关 “ 德 行


论述 。
蕊 法 国 的考 题 中论 述 题 较 多 。 需 要 学 生 自己 发

, 老师不 会 给答案
需要

学生
自己 找

就算给 了参
考答案
师 老 ’
关 “ 责任 ” 的 论 述 。
科学类考生选做题
1 .
欲 望 是 否 可 以 在 现 实 中得 到 满 足 ?
高考成绩不 理 想 , 就花 钱 “ 包 装 ” ,
2 脑 力 劳动 与 体 力 劳动 的 比 较 有什 么 意 义 ? .
以 “ 留学 生 ” 身份 入 读 国 内名 牌 大学 。
3 .
解 释 休 谟 在 《道 德 原 则 研 究 》中有 关 “ 正 义 ”

开启思想表达的广阔空间——环顾2012年各地高考作文

开启思想表达的广阔空间——环顾2012年各地高考作文
作 的主 流 趋 势 。
2 1 延 续 着 这 种 话 题 作 文 的发 展 势 头 . 上 升 0 2年 并 为高 考 作 文 内 容 与形 式 上 广 受 注 目的 ~ 大亮 点 。与 往 年 比较 , 年 引 导考 生 作 文 的 话 题 更 开 放 、 深 邃 、 今 更 更 易承 载 其 思 想 容量 。这 方 面 ,作 为 思 想改 革 前 沿 的广 东、 上海 等 地 的作 文 话题 最 为 领 先 。 得 深 深 玩味 。 值
80字:、 0 3 不得 套 作 。 得 抄 袭 。 不
例 2上 海 2 1 高 考 作 文 话 题 颇 有 异 曲 同 工 之 . 0 2年 妙:
圈9 5 _
譬I教参复 考 学考 习 I 大・ 备 ,
根 据 以 下材 料 。 取 一 个 角 度 , 拟 题 目 , 一 篇 选 自 写 不 少于 80字 的 文章 f 写 成 诗 歌) 0 不要 。
填空式 作文 .话题作 文具有无可比拟的释放思想力的
强大优势; 特别 是 文 体 的 自选 。 保 了 自由 思想 的承 载 确
空间. 不但 对考 生 能 有 效 选 “ ” 而 且 对基 础教 育 可 以 优 .
达 空 间 的 努 力 。就 以 3月举 行 的 S T中 的 Esy 例 A sa 题 作比较 :
顾 虑 ” 重要 和 必 要 的
例 7: 2 1 ( 0 2广 东卷 )醉 心 于古 文 化 研 究 的 英 国历

新 世 纪 以 来 高 考作 文 题 型 的 主 流 趋 势 : 命 曩 从
史 学 家 汤 因 比 曾 经说 过 .如 果 可 以选 择 出生 的 时 代 与 地 点 。 愿 意 出生 在公 元 一世 纪 的 中 国新 疆 。 他 因为 当时

法国高考语文作文题

法国高考语文作文题

法国高考语文作文题As the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France, the baccalauréat is a highly anticipated event for students. 作为法国高中入学考试,文凭考试是学生们极度期待的事件。

For many students, the baccalauréat represents a culmination of years of hard work and dedication. 许多学生认为文凭考试代表了多年的努力和奉献。

The pressure of performing well on the baccalauréat can often lead to stress and anxiety among students. 文凭考试的压力常常会导致学生感到紧张和焦虑。

On the other hand, the baccalauréat also serves as an opportunity for students to showcase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various subjects. 另一方面,文凭考试也是学生展示他们在各个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机会。

Preparing for the baccalauréat requires a rigorous study schedule and commitment to success. 为文凭考试做准备需要严格的学习计划和成功的承诺。

Despite the challenges, many students view the baccalauréat as a stepping stone to future academic and career success. 尽管存在挑战,许多学生将文凭考试视为未来学术和职业成功的垫脚石。

法国高考作文题

法国高考作文题

法国的中学会考是中学生毕业升学前的惟一考试,相当于将中国的高中毕业考试和高考合二为一,所以也可以算是“高考”。

BAC成绩是申请大学的依据,也是基础教育体制中的重要一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6月17日法国高考第一天,68.5万法国学生参加了高考。

上午8点12点,第一门哲学考试开考。

10:00以后考题公布,作文题目具体如下,三选一:文科类:1.Respecter tout vivant est-ce un devoir moral?尊重所有生命是一种道德义务吗?2. Suis-je ce que mon passéa fait de moi ?我是由我的过去所塑造的吗?3.Explication d'un texte extrait de "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 d'Alexis de Tocqueville对法国政治哲学家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的一段文本作出解读。

Les croyances dogmatiques sont plus ou moins nombreuses, suivant les temps. Elles naissent de différentes manières et peuvent changer de forme et d’objet ; mais on ne saurait faire qu’il n’y ait pas de croyances dogmatiques, c’est-à-dire d’opinions que les hommes reçoivent de confiance et sans les discuter...无论什么时代,或多或少总是存在着专断的信仰。

法国高考作文题为什么这么“高端”?

法国高考作文题为什么这么“高端”?

法国高考作文题为什么这么“高端”?
法国南特,学生参加法国“高考”——中学毕业会考
伴随着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引发一年一度的全民吐槽,一份“法国历年高考作文题”再度在网上疯传,引发中国网友的评论,“和法国相比,我们的高考作文题实在太小儿科了”“这样的作文题我们会写吗?”“简直是天差地别啊”等等。

“我们是否应该为获得幸福而穷尽一切手段?”“拥有选择权是否就意味着自由?”“人活着是为了幸福吗?”“我们能否对真理漠不关心?”……和中国高考作文题相比,法国“高考作文题”体现出浓浓的哲学味儿。

但其实这很正常,因为这些试题考核的本身就是哲学、而非语文;法国会考(BAC)中以命题论文为形式的哲学考试,和中国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作文,压根不是一回事儿。

但法国“高大上”的哲学作文命题仍然被不断地拿来与中国高考卷那些“奇葩”作文题相比较,并在坊间得出中国“应试教育失败”、中国学生“思维僵化”“人文素养薄弱”之类的结论。

然而,法国会考的哲学作文命题真的那么“高大上”么?法国人对于哲学的特别关注是出于“素质教育”的目的么?法国和中国的国民在人文素养上究竟有多大的差距、抑或不同?对此,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胡大平有着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

高考半命题作文议论文800字5篇

高考半命题作文议论文800字5篇

高考半命题作文议论文800字5篇高考半命题作文议论文800字5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要多去关注各地高考模拟语文试卷的高考作文,有备无患。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高考半命题作文议论文800字篇11、多看效应人们常常说“喜新厌旧”,似乎人对于新鲜的东西更为喜爱,而对熟悉的东西则感觉厌倦。

事实真是如此吗?20世纪末,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向参加实验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让他们观看。

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

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

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人看到某张照片的次数越多,就越喜欢这张照片。

他们更喜欢那些看过二十几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

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这种对越熟悉东西越喜欢的现象被称为“多看效应”。

多看效应不仅仅是在心理学实验中才出现,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发现这种现象。

例如:我们新认识的人中,有时会有相貌不佳的人。

最初,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人难看,可是在多次见到此人之后,逐渐就不觉得他难看了,有时甚至会觉得他在某些方面很有魅力。

亲戚朋友间多来往能增进感情,否则就可能会慢慢疏远。

另外,你细心观察可能会发现,经常在领导身边出现的人往往比较受领导喜欢。

这可能也是多看效应的作用吧?因此,如果你希望被别人喜欢,别忘了给他机会多“看见”你。

但是请注意,“多看”的次数是有界限的,过于熟悉可能会产生厌烦感哦。

2、分割目标美国一位名叫罗伯舒乐的博士,在自己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却立志要在加州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

这座教堂的预算造价为700万美元。

舒乐博士首先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自己实现目标的奇特计划:寻找1笔70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14笔5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28笔25万美元的捐款;寻找70笔1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100笔7万美元的捐款;寻找140笔5万美元的捐款;寻找280笔2。

第二节法国髙考作文考试的命题价值倾向研究

第二节法国髙考作文考试的命题价值倾向研究

第二节法国髙考作文考试的命题价值倾向研究欧洲是思想家的摇篮,法、德两国的哲学家灿若星河,在世界文化长廊中分外耀眼。

一年一度,最受法国人关注的高考作文,不是出自‘语文”试卷,而是出自“哲学”试卷。

从形式上看,“哲学”之于法国高考,好比“政治”之于中国高考。

法国高中三年,哲学都是必修课。

高考分三个方向——文科、理科和经济社会,不论选哪个方向.都要考哲学。

高二学年结束时,中学生先把法语(也就是“语文”)考过。

其他必考和自选科目,高三下半学期陆续进行。

“哲学”是6月份必考科目的第一科,4个小时写一篇两三千字长文,正式拉幵高考序幕。

考题一公布,立刻成为?新闻媒体报道评论的热点。

哲学家和作家也被邀请出来答题——就像咱们的高考作文题?。

从2001年起,国内的几家报刊陆续登载法国当年的高考哲学作文题目。

2001年法国的高考哲学作文分为文科、理科和经济科三科,可任选其中一题作答。

现摘录其中的一些题目如下?:文科:1. “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 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 3.试分析休误论“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

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经济科:1.什么是公众舆论能承受的真理? 2. “给予的目的在于莰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 1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

作者在文中提出问题: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

这种现象是否有悻伦理原则?理科: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 2.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 3.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

卢梭说: “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欢乐。

为共同利益联系在?刘森、王立敏.近年来美国“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及其启示[J].语文建设,2008 ( 6 ) : 61 ?刘燕敏?法国高考考什么[J].中学语文教学,2006 ( 1 ): 76-77.③蔡慧.法国的高考作文题tn.视野,1001 (10): 2337程度,同时也给学生赋予了广阔的写作空间。

有关法律的高考作文

有关法律的高考作文

有关法律的高考作文有关法律的高考作文1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过:“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坚守法律”而这坚不可摧的枷锁,正是法律。

任人情再怎么无孔不入,也冲不破这枷锁。

大学生小闫与他的朋友因为掏了家门口的鸟窝并以此获利,被判十年。

本为无心之举,没想到却为自己招致了牢狱之灾。

多数网友为其求情,而我认为,作为公民,便要知法。

不能因为人情而破坏法律。

如今我们身处一个物欲横流,众声喧哗的时代。

人情似乎成为人们逃避法律惩罚的借口。

人们借着年轻,借着无知,借着不懂事等种种理由躲在人情这把万能的保护伞之下,逃避着应有的惩罚。

而人情便在社会上大行其道,在法律中软化游走、鲸吞蚕食。

我们不能因为李天一还未成年就放过对他的责罚,我们不能因为柯震东是明星就对他网开一面,我们不能因为小闫不懂法而减轻对他的惩戒。

人情本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而如今却成为逃避法律的工具。

莫让人请继续成为借口,莫让人情凌驾于法律之上。

波洛克曾言:“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在人情纵横的社会中,法律依然是坚固的。

我们应该庆幸,小闫得到了应有的责罚,不然会有更多偷猎者大行其道;我们应该庆幸,许多贪婪的高官权贵一一落马,维护了法律不可撼动的地位;我们应该庆幸,诈骗的老人也得到了惩罚,还给人与人之间一份信任;我们应该庆幸,法律没有被人情攻破,否则迎接我们的将是丧钟鸣响。

法律的约束就如同约束河流的堤坝,而小闫正是那一股不听话的水流,借着人情,越过了堤坝,但最终仍是逃不过被太阳蒸干的厄运。

人情唯有在法律的约束下方可流动,绝不可越雷池一步。

当然,法律虽坚固,也有柔软的地方。

正如可以闯红灯的救护车。

这是法律之内的人情,而并非法律之外的私欲。

一旦人情用于坏处,法律便如同天埑一般不可逾越。

不管是大学生小闫,还是高龄老人,终究不能逃脱法律,在法律威严之光的照耀下,人情无处遁形。

俗话说:“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而法律也是我们处事的底线。

唯有坚守法律,才能知明而行无过;唯有坚守法律,才能开创一个太平盛世;唯有坚守法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法国高考的哲学测验

法国高考的哲学测验

法国高考的哲学测验华人长久以来重理工轻人文,因为人文没有所谓的"实用"价值,我们接受大量的解题训练,但却没有教我们思考与创造。

所以,即便是高科技,大多也是在代工,而不自创品牌。

网络上见到网友分享法国的教育经验,法国大学联考哲学考题,相当惊人,很讶异一般高中毕业生,就能够回答这些问题,看得出法国教育十分重视思考这件事。

以下这篇节录PTT网友npicgod, genica, godeye 之文章------------------------法国高考的哲学测验在介绍今年的法国高中毕业生在这个科目上如何被「考」之前,先来简单解释一下该国的现行baccalauréat制度(俗称bac)。

他们的baccalauréat其实是一张文凭,可谓是对高中毕业生的学习评鉴证书。

这张文凭可以让其拥有者申请进入大学或其它高等教育机构就读,也可以当作求职时的学力证明。

普通类里面分三组:文科、社会经济、自然科学。

三组考生都得过哲学这一关,只是这一科在各组所占分数比重不同:分别为7, 4, 3分。

联考总分达10分就算过关,哲学在他们的联考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不论选哪一组,考生拿到的哲学考卷都是两页。

第一页上面只有组别科目名称与简单的规则说明。

考题则印在第二页。

这页上印有三道考题;考生只需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在四小时之内交卷。

在三个考题当中,首先是两道申论题;第三题是一段哲学著作摘录,选答此题者必须为文解释该段摘录文字之论述内容。

各组有各自的考题,所以一共有九道题目可供「闻香」。

=================================================自然组自然组今年的头两道考题是:* Est-il absurde de désirer l'impossible ?企求不可能的事物,荒谬乎?* Y a-t-il des questions auxquelles aucune science ne répond ?世上是否有某些问题是任何一门科学都无法回答的?第三题则出自Alexis de Tocqueville(托克维尔)的名著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 (Democracy In America) , volume 2 (1840)。

文学教育与文学类文本的阅读(1)

文学教育与文学类文本的阅读(1)

而另一方面,这种细节描写与传统现 实主义又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在以巴 尔扎克为代表的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中, 细节的存在是为了更形象逼真地再现 社会生活,烘托人物形象,凸现典型 环境;而在卡夫卡的一系列虚构小说 中,真实细腻的细节最终是为了反衬 人类整体生存处境的荒诞和神秘。它 最终指向的,是一种虚构中内涵着的 某种人类的可能性的真实,或者说是 一种终极性的哲学情境。
冰心《山中杂记之七——说几句爱海的孩气的话》 人常常说:“海阔天空。”只有在海上的时
候,才觉得天空阔远到了尽量处。在山上的时候, 走到岩壁中间,有时只见一线天光。即或是到了 山顶,而因着天末是山,天与地的界限便起伏不 平,不如水平线的整齐。海是动的,山是静的; 海是活泼的,山是呆板的。昼长人静的时候,天 气又热,凝神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如同病牛一般。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从天边微波粼粼的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 然的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一、文学教什么?
1.思想性 2.情感能力 3. 文学审美 二、文学怎样教?
1.诗歌阅读中的形式要素 a.分行 b.韵律 c.意象 d.情境
2.小说观念的革新 3.散通过精讲北京版语文教材中 的卡夫卡的小说《饥饿艺术家》、 通过网络教室的学习平台,以及让 学生自己讲读《王佛脱险记》、 《马贡多小村》和《沙之书》三篇 课文等几个环节,既实现了对西方 现代小说的深入理解,也引导学生 对作品、作家、时代以及人生哲学 问题进一步领悟。
女孩A:你为什么总是说 “约翰和马乔里”而不说“马乔 里和约翰”?你是不是更喜欢约 翰一些?
女孩B:没有的事。我之所 以说“约翰和马乔里”只不过因 为这样说更好听一些。
乔伊斯《都柏林人·死者》:“整 个爱尔兰都在下雪。”

关于国际形势的高考作文

关于国际形势的高考作文

关于国际形势的高考作文社会在愤怒。

社会抗议运动风起云涌,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的国家和社会,不管以什么方式来分类。

不同政体、不同发展程度(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不同宗教、不同种族的社会都发生了或者发生着社会抗议运动。

和以往所有的社会运动一样,每一个地方的抗议运动都有其独特的原因,但综合起来,这些社会运动都显现出它们的诸多共同性。

第一,所有社会运动都是反建制的,明显表现为社会与政府之间严重的直接对立。

第二,任何一个因素,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都可以触发大规模的社会抗争,大到福利政策改革、移民政策改革、警察过度使用或者滥用权力,小到洋葱、地铁票涨价。

第三,社会抗争都表现为可持续性。

参加社会抗议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无产者或者社会底层,而且也是中产阶层、大学生,甚至社会精英。

第四,社会抗议大多表现为暴力性,社会抗议现场形同战场,打破了从前中产阶级社会抗争的“和平”神话。

第五,在国际层面,社会抗议呈现高度的相关性,大家互相学习、互相输出抗议的经验。

政治精英在愤怒。

政治精英间互相竞争政治权力纯属正常,因为政治本身就意味着权力斗争。

但政治精英们的愤怒大大超越了传统适用于政治竞争的那些法律和规则,演变成互相抗议,通过近乎暴力的手段来获取政治权力,也通过超乎法律和规则的手段实施政治权力。

在多党制国家,愤怒表现为日益恶化的党争,政治力量之间没有了任何妥协性。

当传统的法律和规则不再能够调节政治人物的行为的时候,人们只差没有直接诉诸暴力了。

民粹主义连连得手,局外人纷纷崛起,越来越多的政权被民粹领袖所掌控。

传统上,民粹主义更多地表现为底层社会成员和穷人,但今天的民粹已经不分社会阶层,右派民粹和左派民粹显得同样可怕,并且也都是反建制的。

更需要指出的是,民粹主义是以民主的方式崛起的。

国家在愤怒。

有人认为中美之间的冷战开始于2019年,也有人相信这两国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冷战的不归路。

当然,国家间的愤怒不仅仅表现在中美关系上,也表现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例如印度与巴基斯坦,美国和拉美、伊朗,俄罗斯与欧洲等等。

高考作文论权力与能力

高考作文论权力与能力

【高考作文】论权力与能力权力者,暴虐也;能力者,圣贤之道也。

所谓能力易取权力,权力蜕变颓虐者,可谓世间之正途邪?顿与我的无能,便只有窥得《狂人日记》文式的一二了。

权力,很好。

功名挣来的。

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很快,黄曲霉素自然被人类所发现了。

没错,一切放久了之后都会变质,包括真理,那些所谓的猜想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中的道理看似深奥,明讲起来倒也简单之极:所谓“一回生、二回熟”,然也。

这看似难抓的权力久存于某人之手,便是圣人也会有所怠焉,何况是普通的老百姓呢?拥有的,毫不珍惜,从不把握,任意挥霍,待其悄然而逝的时候,才间或地发发牢骚。

所以说,颓废了他就是自然的了。

由此而观之,权力持久地攥某人手中,变成因为也就不足为怪了。

就伦理而言,权力是应该靠能力所易得的,等价交换。

可社会上有这种公平的买卖吗?往往是与有人随波逐流,虽间或地遭到反对,但正义的一方常常却无好下场,只能是被压在淫威之下,尝尝墙头草的氯后屁的滋味了。

虚荣心,人所共有。

倘一位经理在应聘书中发现一位能力远强于己的谋职者,他会聘用他妈?显然不会;但那些只会溜须拍马的无耻之徒却会遭到重视,前途似锦。

因而,小人便会常常掌权,能人便会常常受窘。

不过,真正有能力的人从来不会怨天尤人,因为有这样的一条信念支撑着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至少,这支撑了与我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个世界很黑暗,呐喊归呐喊,倡想归倡想。

虽说: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可那终究是“将来”,对于任何时候都是。

我想,这对于我个人便是足够了,可作为一名国民,我认为这颇有自私的嫌疑,所以在篇末呐喊一声:“人,应该做让别人欣赏的事.”。

法国“高考题”,我被吓到了

法国“高考题”,我被吓到了

视野SHIYE 法国“高考题”,我被吓到了“没有自由我们能够幸福吗?”这是一道哲学考题,见诸法国业士文凭(法国进入高等教育所必需的文凭)文科考试。

我侄女今年高中毕业,想申请法语大学,得有此文凭。

她把题目拿回来跟我讨论,问我如何作答。

我都蒙了。

这是一道集哲学、政治、社会学等学科的大课题。

你可以从文学开始,以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为本,先谈没有自由,为什么有人感到幸福,有人感到不幸,甚至互相迫害;再谈自由的边界(以不侵他人的自由为自由的边界),谈这样的边界如何成为人与人之间成文的法律规范,以及不成文的文化规范。

然而,如果发生《1984》那样的状况,如何维护自由?法国大革命为何而生?于是就触及了人身权利、自由与法治等大课题。

当然,我们也可以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从儒家的自由观念谈个体与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或者谈老庄的人生观与自由观等。

作为论述方法,它必然有一套辩证法、正反合的论证过程。

但我忽然忍不住问她:那法国人考这个干什么?要考思想、政治还是哲学上的辩证?作为一种考试,它显然没有标准答案。

它要了解的只是学生在理解这个问题时的知识广度、思想深度以及清晰的思辨能力。

你要说“没有自由,人甚至可以更幸福”也是可以的。

历史上多得是这种例子。

希特勒如果没有发动世界大战,屠杀犹太人,他独裁下的德国如果只是拼经济,拼社会福利,会有后来的灾难吗?德国会如何呢?我侄女倒是颇有“反骨”。

她并不用熟知的西方自由主义这一套,而是用儒家孔夫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来举例说明“人是有可能没有自由却感到幸福”的,如果你可以“从心所欲”,也就是说你如果知道自由的边界,不去逾越它,就会有一种边界内的自由,人也可能感到幸福。

其实我想讨论的不是题目本身,而是法国高中毕业文凭考这样深的题目,那法国高中课程要怎么教,用什么当教材?是用《1984》、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还是孔子的《论语》、老庄的文本、佛家的超越生死?教师要怎么教?是拿着课本一字一句地解释,还是教学生如何修辞作论说文?教师的授课内容要如何准备?教育部要如何规范课程大纲?学校如何透过教学提高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以及思辨的能力?考试的分数该如何打才算公平,如何不以意识形态(保守或者自由倾向)来决定分数,而是以知识与思辨能力为评分标准,等等。

权力必然伴随着暴力

权力必然伴随着暴力

权力必然伴随着暴力20132401124613国贸2班张信利在百度百科里对权力的解释是:权力,权为衡器,权力,是平衡的力量、平衡的能力。

权力有三个属性:公权(政府)、私权(市场)和共权(社会)。

相互之间相互制衡。

以正向运作。

权力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是政治学、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学的核心概念。

在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对“权力”的可能有四种甚至以上的定义:“权力”作为个人或国家的追求目标。

“权力”作为影响力的度量尺度,即资源的内容与多寡。

“权力”作为政治斗争的结果。

“权力”作为一种宰制与被宰制关系的表述。

权力:在反对情况下仍能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米尔斯)在百度百科里对暴力的解释是:暴露出来的力量。

武力是针对已暴露出来的力量、采取相应的制衡方式,以达到制止、消停暴力的结果,是“反过来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所牵制”的前摄行为,保障到更高的获胜行动结果。

在政治学里面,不同政治利益的团体,如不能用和平方法协调彼此的利益时,常会用强制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也称为暴力。

《资本论》有一句名言:“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为什么说权力必然伴随着暴力?这我们得从权力的本质和来源来看。

社会学认为,权力是指产生某种特定事件的能力或潜力;许多心理学家视权力为人们行动和互相作用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的动机;还有人认为,权力就是一种与理解的预测行为特别有联系的动机。

这些定义均没有揭示权力的真正本质。

人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必须有效地建立各种社会关系,并充分地利用各种价值资源,这就需要人对自己的价值资源和他人的价值资源进行有效地影响和制约,这就是权力的根本目的。

总之,权力的本质就是主体影响和制约自己或其他主体价值和资源的能力。

说到权力我们就不得不说到权力的表现形式—权威。

权威是什么呢?权威是权力的主观反映形式。

权力的客观目的在于影响和制约他人的价值来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服务,因此权力是一种客观的、间接地价值形式,它必然会反映到人的主观意识之中,这就形成了权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法国高考作文

在法国留学的朋友寄来了法国的高考作文题,读后不禁唏嘘感叹。

所谓法国的“高考”是指法国的高中毕业会考,通常在6月中旬。

法国没有统一的“高考”,大学录取是依据高中毕业考试成绩。

有的大学有自己的专门考试,称为concours。

法国的高三分文、理、经济科,今年的作文考试各科均有三题,可选做一题。

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
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
3.试分析休谟论“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

“‘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1.什么是公众舆论能承受的真理?
2.“给予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
3.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

作者在文中提出问题: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

这种现象是否有悖伦理原则?
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
2.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
3.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
第1页共2页
含义。

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欢乐。

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因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


法国不愧是哲学家的摇篮,连高考都要测试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

倘若这样的题目真的出现在我们的高考试卷上,恐怕不光是考生,连老师、家长都要汗颜。

第2页共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