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中的机会成本理论应运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活中的机会成本理论应运分析
学号:2011010019 班级:财务管理111班姓名:金晶
在如今这个时代,生活离不开物质,物质来源于劳动。而在这个纷杂的大社会里面,只要存在物质,我们就离不开交易。就这样在各种各种的交易中,就形成了经济。总结来说,生活之中无时无刻,无处不存在着经济。经济使我们的生活存在规律,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但是只有杂乱的经济仍旧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高速发展,就此,经济学在前人不断的努力下诞生了。
但是由于经济学的太过理论化,文字过多使很多人对经济学产生了很多不通的理解,也就此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如经济学探讨生产什么物品,如何生产这些物品和为谁生产这些物品。在名著《经济学》中萨缪尔森写道:“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分配。”《管理经济学》一书中从公平与效率、生产与分配的角度出发,指出“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和如何公平分配国民财富,以满足个人或社会目的的一门社会科学。”种种说法归结起来,总离不开这样一种思考,即经济学是使有限的资源被用于最合理的方面以便增加社会总的财富,使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裕。
对于这种经济学理解的方向,我们大致还可以具体分析为三个方面:第一,个人或社会的目的或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而经济资源在绝对量上来说是有限的,稀缺的。第二,稀缺资源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用途,但一旦用于某一用途就不能再用于其他用途。第三,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下,可通过“机会均等”或“结果均等”等制度来寻求公平分配方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机会均等的公正游戏规则,将实现由竞争带来的繁荣。
而“生活中的经济学”是将略显抽象的经济学与我们生活中某些看似平常的现象以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在中国现阶段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目标的情况下,经济学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了:分析投资股票、买房前斟算性价比、就连女人们热衷的商场打折。但是大部分人还没有仔细想过,为什么股市跌涨,房价会有高有低,商场又为什么要打折呢。这些就是我们学习“生活中的经济学”的目的:用经济学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现象,更科学的权衡利弊,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判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机会均等的公正游戏规则,将实现由竞争带来的繁荣。
经济学的理论有很多,为能够简明的理解,我们单独运用机会成本来分析我们的大学生活。
理论上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益,即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我们在理解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时要注意,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机会成本并不是生产活动中的实际货币支出,它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在经济分析中,可以采用机会成本来判断一种生产资源的使用是否经济合理,如果它的实际收益大于或等于机会成本时,资源的配置才达到最优状态。
而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之中,上大学便可以用机会成本来分析。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则是指大学教育资源在用于提供教育服务、培养学生时,所放弃的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的产量的价值。它是与教育实际成本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可分为公共或学校的机会成本和个人机会成本。前者指教育资源因投入教育而损失的利益,包括房屋、建筑、土地等资源资产的租金,非资本投入的资金收益(利息、投资收益)等;后者指个人因上学而放弃的收入、个人为接受教育而投入的资金及所损失的其他收益。
在以前,我们认为成本就是要付出的代价,付出的东西能否收到回报是未知数。但是
现代经济学对此持不同的观点。例如在此之前很多人基于之前的理解认为上大学不合算,因为他们看到的上大学的成本很大,同时是没有收益的。期间不只是学杂费、住宿费、伙食费、书籍费等。而如果在大学四年换成工作,则四年的反而是收入上万,如果按照普通的金钱的对比,认为上大学相对于从事工作所得到的收入,则产生了较大的机会成本。也就是简单的举例来说,上大学四年学费7万2千多,收益为负的7万2千多。如果工作的话四年收益5万,则机会成本量为13万。但这种总和并不真正代表你读一年大学所放弃的东西。在这种算法中,有些费用并不是上大学的真正成本。比如,即使不上大学,你也会需要食宿,只有当上大学的食宿费用高出的那部分才是上大学的成本,实际上,有的家庭在食宿上的开支还高于大学的费用。在大学期间节省的食宿费用,在经济学中,应该算在收益中。
但是我们仔细想一下,可以发现其实真正的大学生活的重要成本是时间,当你把一年的时间用于听课、读书、写文章时,你就不能把这段时间用于工作。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为上学而不得不放弃的工资是他们受教育的最大单项成本,这就构成了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因此,当每种可能的机会出现时,大学生就会权衡。伴随着这些机会的出现,大学生们在权衡之后,所做出的各种决策,乃至极端的选择退学,也就不难理解了。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认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确实很高,甚至有些不合算。但还是阻挡不了很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考大学、上大学。因而在得到接受大学教育所带来的收益之前,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成本意识,明白个人和家庭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代价,从而更加珍惜目前的读书机会,把握时机充分李咏好高校宝贵和充足的教育资源,尽量减少自己的机会成本,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样既可以尽快挽回机会成本损失,为收回成本奠定良好的基础,又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尽快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上是机会成本在上大学这个大学生活问题中的运用,其实还有许多其他例子可以来解释机会成本。
例如我们大学生最津津乐道的恋爱之中的小问题,其实我们也可以用机会成本来分析。
在某个大学的国际经济学课上,一大学老师向上课的各位同学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个男生,一个容颜貌美但只知道享受的花瓶美女和一个长相普通但有自己独立思想能够在事业上帮助你的女生,你会做何选择?如果你是一个女生,一个长相帅气阳光但没有能力的相貌型男和一个长相普通但很有能力的实用型男生,你又会做何选择?”
虽然这个问题有点低级趣味但是我们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性地分析一下,因为在我看来经济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好经济学有时候有助于我们更加合理高效地管理自己的生活。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分成两个角度来分析。首先作为男性,选择前者的机会成本是放弃与一个有思想并且能够帮助自己的人共度一生的机会,但有所失必有所得,至少他的虚荣心能够得到满足外出时有所谓的“FACE”。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选择前者的一般是两种人:一是成功人士,二是脑袋被门缝挤了只注重外貌的男人。而选择后者的机会成本是与“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般的女子无缘,自己的虚荣心无法得到满足。同样选择后者的一般也有两种人:一种是自身条件不是特别卓越的男性,二是对仅仅能保持十多年的貌美容颜不太在乎而真正关注内心的人。其次作为女性,选择前者的机会成本是失去一个会很好照顾自己的男性,但花痴的虚荣心可以得到满足。一般选择前者也是两种人:一是自己很有能力,能够承担起一切的女强人;二是对一切不管不顾只关心外貌的花痴女。而选择后者的机会成本是无法与从小梦想的白马王子共度一生。选择后者一般是这两种人:一是自身不太出众的女性,二是相比较外貌更加注重能否给自己幸福的女子。
很明显,经济学的假设总是显得那么理想化甚至极端化。难道没有那种外貌既好而且有思想能够自立自强的女性和相貌既帅又很有能力能很好照顾别人的男性?不可否认,这都是存在的但从概率学上来看概率明显是很小的,可以说是稀缺物种毕竟上帝在造人的时候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