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三章作业和参考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会计基础第三章课后作业(含答案)

会计基础第三章课后作业(含答案)
5、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总账科目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 提供更详细和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6056】
第 6页
6、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财务费用属于费用要素,损益类科目。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6046】 7、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合法性原则是指企业设置会计科目时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5900】 8、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76811】 9、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账户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76782】 10、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5986】
3、 【正确答案】 C
第 3页
【答案解析】 制造费用属于成本类科目;长期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科目;应交税费属于负债类科目。销售费用属于损益类科目中 反映费用的科目。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6037】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其中总分类科目,又称总 账科目或一级科目。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类 ”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5938】

(完整版)第三章进程同步与通信作业习题与答案

(完整版)第三章进程同步与通信作业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一.选择题(50题)1.以下_B__操作系统中的技术是用来解决进程同步的。

A.管道B.管程C.通道D.DMA2.以下_B__不是操作系统的进程通信手段。

A.管道B.原语C.套接字D.文件映射3.如果有3个进程共享同一程序段,而且每次最多允许两个进程进入该程序段,则信号量的初值应设置为_B__。

A.3B.2C.1D.04.设有4个进程共享一个资源,如果每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该资源,则用P、V 操作管理时信号量S的可能取值是_C__。

A.3,2,1,0,-1B.2,1,0,-1,-2C. 1,0,-1,-2,-3D.4,3,2,1,05.下面有关进程的描述,是正确的__A__。

A.进程执行的相对速度不能由进程自己来控制B.进程利用信号量的P、V 操作可以交换大量的信息C.并发进程在访问共享资源时,不可能出现与时间有关的错误D.P、V操作不是原语操作6.信号灯可以用来实现进程之间的_B__。

A.调度B.同步与互斥C.同步D.互斥7.对于两个并发进程都想进入临界区,设互斥信号量为S,若某时S=0,表示_B_ _。

A.没有进程进入临界区B.有1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C. 有2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D. 有1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并且另一个进程正等待进入8. 信箱通信是一种_B__方式A.直接通信B.间接通信C.低级通信D.信号量9.以下关于临界区的说法,是正确的_C__。

A.对于临界区,最重要的是判断哪个进程先进入B.若进程A已进入临界区,而进程B的优先级高于进程A,则进程B可以打断进程A而自己进入临界区C. 信号量的初值非负,在其上只能做PV操作D.两个互斥进程在临界区内,对共享变量的操作是相同的10. 并发是指_C__。

A.可平行执行的进程B.可先后执行的进程C.可同时执行的进程D.不可中断的进程11. 临界区是_C__。

A.一个缓冲区B.一段数据区C.一段程序D.栈12.进程在处理机上执行,它们的关系是_C__。

结构力学作业任务参考资料答案解析

结构力学作业任务参考资料答案解析

∑MC = 0
FBx × 2 − FBy × 2 = 0
解以上方程可得:
⎧ ⎪
FAx
=
8
(kN )
⎨FAy = 12 (kN )
⎪ ⎩
FBx
=
FBy
=
8
(kN )
然后即可做出整个刚架的弯矩图。
3—20 试作图示刚架的 M 图。
6kN/m
C
D
2m
A
12 3
12
12
16 16
2m
FAy MA
2m
B
FBx
C
D
E
D
qL2 4
C
qL2
E4
qL2 4
qL2 8
A FAx
B
FBx
A
B
FAy L/2 L/2 FBy
qL
D
4
C
_
E
+
3qL
A
4
qL
2
+
qL 4
B
M图(kN m)
DC
E
-
qL
qL 2
+
4
qL 2
-
B A
FS 图(kN)
FN 图(kN)
解:对整体:
8
结构力学 第三章 习题 参考答案
∑MA =0
∑ Fy = 0 ∑ Fx = 0
3—19 试作图示刚架的 M 图。
20kN
C
24 24
16 16
2m
1m
FAx
A
B
FBx
FAy 2m
FBy 2m
M图(kN m)
解:对整体:
∑MA =0

(完整版)财务管理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财务管理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财务管理第三章习题及答案第三章财务分析⼀、单项选择题1、下列经济业务会使企业的速动⽐率提⾼的是( )。

A、销售库存商品B、收回应收账款C、购买短期债券D、⽤固定资产对外进⾏长期投资2、下列财务⽐率中,可以反映企业偿债能⼒的是( )。

A、平均收款期B、销售利润率C、市盈率D、已获利息倍数3、下列不属于偿债能⼒分析指标的是()。

A、资产负债率B、现⾦⽐率C、产权⽐率D、安全边际4、下列财务⽐率中综合性最强、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是()。

A 、资产周转率B、净值报酬率C 、资产负债率D 、资产净利率5、流动⽐率⼩于1时,赊购原材料若⼲,将会( )。

A、增⼤流动⽐率B、降低流动⽐率C、降低营运资⾦D、增⼤营运资⾦6、在计算速动⽐率时,要把存货从流动资产中剔除的原因,不包括( )A、可能存在部分存货已经损坏但尚未处理的情况B、部分存货已抵押给债权⼈C、可能存在成本与合理市价相差悬殊的存货估价问题D、存货可能采⽤不同的计价⽅法7、不影响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利⽤价值的因素是( )。

A、销售折让与折扣的波动B、季节性经营引起的销售额波动C、⼤量使⽤分期付款结算⽅式D、⼤量使⽤现⾦结算的销售8、ABC公司⽆优先股,去年每股盈余为4元,每股发放股利2元,保留盈余在过去⼀年中增加了500万元。

年底每股账⾯价值为30元,负债总额为5000万元,则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 )。

A、30%B、33%C、40%D、44%9、在杜邦财务体系中,假设其他情况相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权益乘数⼤则财务风险⼤B、权益乘数⼤则权益净利率⼤C、权益乘数等于资产权益率的倒数D、权益乘数⼤则资产净利率⼤10、下列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

A、股利⽀付率+留存盈利⽐率=1B、股利⽀付率×股利保障倍数=1C、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D、资产负债率×产权⽐率=111、市净率指标的计算不涉及的参数是( )。

A、年末普通股股数B、年末普通股权益C、年末普通股股本D、每股市价12、⼀般认为,流动⽐率保持在( )以上时,资产的流动性较好。

应用数理统计作业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

应用数理统计作业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 假设检验P1313.2 一种元件,要求其使用寿命不得低于1000(小时)。

现在从一批这种元件中随机抽取25件,测得其寿命平均值为950(小时)。

已知该种元件寿命服从标准差100σ=(小时)的正态分布,试在显著水平0.05下确定这批元件是否合格。

解:本题需检验0H :0μμ≥,1H :0μμ<.元件寿命服从正态分布,0σ已知,∴当0H成立时,选取统计量X u μ-=,其拒绝域为{}V u u α=<.其中950X =,01000μ=,25n =,0100σ=.则 2.5u ==-.查表得0.05 1.645u =-,得0.05u u <,落在拒绝域中,拒绝0H ,即认为这批元件不合格。

3.3 某厂生产的某种钢索的断裂强度服从正态分布()2N μσ,,其中40σ=(kg / cm 2)。

现从一批这种钢索的容量为9的一个子样测得断裂强度平均值为X ,与以往正常生产时的μ相比,X 较μ大20(kg / cm 2)。

设总体方差不变,问在0.01α=下能否认为这批钢索质量有显著提高?解:本题需检验0H :0μμ=,1H :0μμ>.钢索的断裂强度服从正态分布,0σ已知,∴当0H成立时,选取统计量u =,其拒绝域为{}1V u u α-=>.其中040σ=,9n =,020X μ-=,0.01α=.则 1.5u ==.查表得10.990.01 2.33u u u u αα-==-=-=,得0.99u u <,未落在拒绝域中,接受0H ,即认为这批钢索质量没有显著提高。

3.5 测定某种溶液中的水分。

它的10个测定值给出0.452%X =,0.035%S =。

设总体为正态分布()2N μσ,,试在水平5%检验假设:(i )0H :0.5%μ>; 1H :0.5%μ<. (ii )0H :0.04%σ≥; 1H :0.04%σ<. 解:(i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0σ未知,当0H成立时,选取统计量t =(){}1V t t n α=<-.查表得()()0.050.9599 1.8331t t =-=-.而()4.114 1.83311t t n α==-<-=-.落在拒绝域中,拒绝0H .(ii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μ未知, 当0H 成立时,选取统计量222nSχσ=,其拒绝域为(){}221V n αχχ=<-.查表得()20.059 3.325χ=.而()()()2222100.035%7.65610.04%n αχχ⨯==>-.未落在拒绝域中,接受0H .3.6 使用A (电学法)与B (混合法)两种方法来研究冰的潜热,样品都是-0.72℃的冰块,下列数据是每克冰从-0.72℃变成0℃水的过程中的吸热量(卡 / 克):方法A :79.98,80.04,80.02,80.04,80.03,80.03,80.04,79.97,80.05,80.03,80.02,80.00,80.02方法B :80.02,79.94,79.97,79.98,79.97,80.03,79.95,79.97假定用每种方法测得的数据都服从正态分布,且它们的方差相等。

生物药物分析第三章作业答案

生物药物分析第三章作业答案

单选题1、家兔对热原的反应与人基本相似,因而本法中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家兔体内的方式是A.静脉注射B.动脉注射C.腹腔注射D.灌胃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家兔对热原的反应与人基本相似,因而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以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家兔体温升高情况进行观察,通过观察结果判定供试品中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

所以答案为A。

2、用于热原检查后的家兔,如供试品判定为符合规定,若再想供热原检查用,则至少应休息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48小时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用于热原检查后的家兔,如供试品判定为符合规定,至少应休息48小时方可再供热原检查用。

所以答案为D。

3、细菌霉内素检查法系通过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由()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的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A.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大肠埃希菌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本法系通过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的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所以答案为B。

4、下列有关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叙述哪一项是错的A.每批鲎试剂的灵敏度须用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复核B.凝胶法的原理是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C.抗生素类药物因具有抗菌活性,不能用凝胶法检查细菌内毒素D.凝集反应的温度规定为37℃±1℃E.凝集反应的时间规定为60分钟±2分钟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抗生素类药物可以用凝胶法检查细菌内毒素。

所以答案为C。

5、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又称为A.鲎试验法B.临床检查法C.生物效应法D.家兔热原试验法E.放射性检验法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又称为鲎试验法。

本法系通过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的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第三章 消费税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 消费税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消费税习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从概念上看,我国的消费税属于( )。

A.一般消费税B.特别消费税C.总量消费税D.收入消费税2.下列项目中,应征消费税的是( )。

A.啤酒屋销售的自制扎啤C.黄河牌卡车B.土杂商店出售的烟火鞭炮D.销售使用过的小轿车3.以下不属于征收消费税的项目是( )。

A.高尔夫球B.高尔夫球袋C.高尔夫球杆握把D.高尔夫车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果汁啤酒应按照啤酒税目征收消费税C.卡丁车不征收消费税B.动力艇不征收消费税D.香粉应按化妆品税目征收消费税5.消费税纳税义务人规定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是指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属于应当征收消费税的消费品的( )在境内。

A.生产地B.使用地C.起运地或所在地D.销售地6.征收消费税的车辆包括( )。

A.越野吉普车B.电动汽车C.沙滩车D.大客车7.下列应征收消费税的轮胎有( )。

A.拖拉机专用轮胎C.子午线轮胎B.拖拉机和汽车通用轮胎D.翻新轮胎8.以下应税消费品中,适用单一定额税率的有( )。

A.粮食白酒B.酒精C.黄酒D.啤酒9.下列商品售价中,与计算消费税的价格直接相关的是( )。

A.卡车出厂价C.钻石饰品的出厂价B.化妆品厂的戏剧卸妆油出厂价D.高尔夫球袋的出厂价10.下列应视同销售缴纳消费税的情况有( )。

A.将外购已税消费品继续加工成应税消费品B.将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继续加工成应税消费品C.自制应税消费品继续加工成应税消费品D.自制应税消费品用于向外单位投资11.某非标准条包装卷烟每包25支,每条12包,不含增值税调拨价每条70元,则该卷烟每标准箱消费税额为( )。

A.3500元B.3650元C.4350元C.5250元12.某酒厂2012年1月份生产一种新的粮食白酒,广告样品使用0.8吨,已知该种白酒无同类产品出厂价,生产成本每吨40000元,成本利润率为10%,粮食白酒定额税率为每斤0.5元,比例税率为20%。

拉扎维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第三章作业答案详解完整版教程解析

拉扎维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第三章作业答案详解完整版教程解析

拉扎维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第三章作业答案详解完整版教程解析1. 引言在拉扎维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第三章的作业中,涉及了多个内容,包括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

本文将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的解析和讲解,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2. 放大电路放大电路是电子电路中非常常见且重要的一种电路结构。

在本章的作业中,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放大电路,并回答一些相关问题。

2.1 放大电路设计根据作业要求,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放大电路,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放大倍数为10倍。

我们可以选择使用CMOS集成电路来实现这个放大电路。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放大倍数和输入信号的幅度来确定CMOS放大电路的电路参数。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一些关键因素,包括电流源、负反馈电阻等。

其次,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电路拓扑结构,例如共源共栅放大电路、共源共漏放大电路等。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电路结构。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电路参数的计算和电路的仿真。

通过计算和仿真,我们可以得到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例如增益、截止频率等。

2.2 放大电路问题解答在作业中,还需要回答一些问题,例如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频率响应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根据放大电路的拓扑结构和电路参数做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例如,输入电阻可以通过计算输入端的电流和电压之比得到;输出电阻可以通过计算输出端的电流和电压之比得到;频率响应可以通过对放大电路进行交流分析得到。

总的来说,放大电路的设计和问题解答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电路参数、电路结构、输入信号的幅度、负载等。

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仿真,以得到满足要求的电路性能。

3. 反馈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结构,它可以通过引入反馈回路来改善电路性能,例如增益稳定性、线性度等。

在作业中,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反馈放大电路,并回答一些相关问题。

3.1 反馈放大电路设计根据作业要求,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反馈放大电路,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放大倍数为20倍。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网络适配器功能主要包括:对数据进行串/并传输转换;对数据进行缓存;实现以太网协议;过滤功能;同时能够实现帧的传送和接收,对帧进行封装等。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封装成帧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在首部和尾部里面有许多必要的控制信息)构成一个帧。

接收端能从收到的比特流中准确地区分出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在什么地方;透明传输使得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必须能够正确通过数据链路层,具体说就是解决二进制比特流中出现与帧定界符相同的位流问题;差错检测可以检测出有差错的帧,并将其丢弃掉,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比特差错率。

3-07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

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采用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变成了可靠的传输?答:(1)因为P(x)=x4+x+1,所以p=10011。

n比p少一位,所以n=4采用CRC校验时,被除数是:11010110110000,除数是:10011,得余数1110。

即添加数据后面的余数(帧检验序列)是1110。

(2)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即11010110101110除以10011,得余数为0011,不为0,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3)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即11010110001110除以10011,得余数为0101,不为0,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4)出现以上两种情况,由于接收端均发现错误,丢弃相应的帧,而CRC校验方法没有对应的重传机制,数据链路层并不能保证接收方接到的和发送方发送的完全一致,所以,在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不可靠的。

(税法最新)第三章作业答案

(税法最新)第三章作业答案

第三章1.【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金银首饰消费税的说法,符合现行消费税政策规定的是( )。

A.金首饰的进口应纳消费税B.银首饰的出厂销售应纳消费税C.钻石饰品的批发应纳消费税D.金基合金镶嵌首饰的零售应纳消费税【答案】D2.【例题•单选题】依据消费税的有关规定,下列行为中应缴纳消费税的是()。

A.进口卷烟B.进口服装C.零售化妆品D.零售白酒【答案】A3.【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应同时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的是()。

(2008年旧题新解)A.批发环节销售的卷烟B.零售环节销售的金基合金首饰C.生产环节销售的普通护肤护发品D.进口环节取得外国政府捐赠的小汽车【答案】AB4.【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消费税征收范围的是( )。

(2010年)A.电动汽车B.卡丁车C.高尔夫车D.小轿车【答案】D5.【例题•多选题】依据消费税的有关规定,下列消费品中属于化妆品税目的有()。

A.香水、香水精B.高档护肤类化妆品C.指甲油、蓝眼油D.演员化妆用的上妆油、卸妆油【答案】ABC6.【例题·计算题】某啤酒厂既生产甲类啤酒又生产乙类啤酒,五一节促销期间,直接销售甲类啤酒200吨取得收入80万元,直接销售乙类啤酒300吨,取得收入75万元,销售甲类啤酒和乙类啤酒礼品盒取得收入12万元(内含甲类啤酒和乙类啤酒各18吨),上述收入均不含增值税。

该企业应纳的消费税为多少?【答案及解析】纳税人将适用税率不同的应税消费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的,应根据组合产制品中适用最高税率的消费品税率征税。

应纳消费税=(200+18×2)×250+300×220=5.9+6.6=12.5(万元)。

7.【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符合应税消费品销售数量规定的有()。

(2007年)A.生产销售应税消费品的,为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B.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为应税消费品的生产数量C.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为纳税人收回的应税消费品数量D.进口应税消费品的,为海关核定的应税消费品进口征税数量【答案】ACD8.【例题·单选题】某高尔夫球具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设一非独立核算的门市部,2011年8月该厂将生产的一批成本价70万元的高尔夫球具移送门市部,门市部将其中80%零售,取得含税销售额77.22万元。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

“山水之乐”的具体化。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明确:写滁人之游,
贯穿全篇,却有两个句子别出深意,不单单是在写乐,而是另有所指,表达出另外一种情绪,请你找出这两个句子,说说这种情绪是什么。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种情绪是作者遭贬谪后的抑郁,作者并未在文中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
p50习题习题3214476p50习题习题33lnlnp50习题习题351331可逆绝热过程2自由膨胀lnln576kjkmcmr理想气体定值比热及比热比单原子双原子多原子摩尔定容比热ckjkmolk摩尔定压比热ckjkmolk比热比k16714129当计算精度要求不高或气体处于较低温度范围常采用定值比热忽略比热与温度的关系
Ws U mu mcv T1 T2 1746.3kJ
S 0
(2)自由膨胀
Ws 0 Q 0, U 0 T2 T1 340K
S

mcv
ln T2 T1
mR ln
v2 v1
5.76kJ/K
当计算精度要求不高,或气体处于较低温度 范围,常采用定值比热,忽略比热与温度的关系。 不同气体在标准状态下均为22.4m3,不同气体只 要其原子数相同则其摩尔定值比热相等。
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人教版2024_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单元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2024_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单元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单元作业(含答案)一、选择题1.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它属于( )洲A.台湾岛、亚 B.澳大利亚、大洋 C.马达加斯加岛、北美 D.格陵兰岛、北美2.下列关于全球海陆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的陆地面积B.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C.东半球的陆地面积比西半球的陆地面积小D.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3.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带着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走出太空舱,看到地球呈蔚蓝色,这是因为( )A.地球外部被蓝色的大气包围B.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视觉错觉C.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大部分D.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大部分4.地球穿上衣服后,泡在海水中的部分和没泡在海水中的部分的比例(海陆比例)大约是( )A.6∶4B.2∶8C.7∶3D.4∶65.下列关于地球上大洲和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带面积最广的大洲是非洲B.七大洲中,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面积最小C.四大洋中,北冰洋面积最大,太平洋面积最小D.目前唯一没有常住居民的大洲是大洋洲6.下列大洲轮廓图中,属于a大洲与c大洲的地理分界线的是( )A.苏伊士运河 B.直布罗陀海峡 C.白令海峡 D.大高加索山脉7.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之间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8.下图能正确表示世界海陆分布状况的是( )A.A B.B C.C D.D9.地球上的陆地主要集中在( )A.南半球和北半球B.南半球和东半球C.北半球和西半球D.北半球和东半球10.如图为四个大洲的轮廓图,读图,关于图中四个大洲的表达,正确的是( )A.①大洲与③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B.①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C.①大洲与②大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D.④大洲被南北回归线穿过,位于热带11.中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以前是( )A.沙漠B.森林C.海洋D.河流12.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C.大西洋两岸轮廓及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道的遗迹13.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造B.气候的变化对地表的影响C.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D.海浪的冲击14.不属于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是( )A.人类活动 B.地球自转 C.地壳的变动 D.海平面的升降15.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当地震来临时,不恰当的做法是( )A.躲避时尽量用棉被、枕头或其他软物保护头部B.在家中,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C.在野外,应到空旷的地方避震D.在建筑高层,应迅速进电梯撤离16.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很不稳 B.暴雨很多C.板块张裂的结果 D.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结果17.下列现象不属于板块张裂运动产生的是( )A.东非大裂谷的形成B.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4.杰出人物的产生是A.纯粹是必然的B.纯粹是偶然的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5.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A.客观的物质世界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6.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7.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科学技术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8.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意识形态B.政治法律思想C.国家政权D.政体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1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12.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3.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A、宿命论观点B、机械论观点C、历史循环论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参考答案:1-5 DCBCD 6-10 CACAA 11-13 ABD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存在包括A.社会生产的各种物质条件B. 社会生产的物质生产活动C.经济关系D. 全部社会关系2.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3.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历史是人思想发展史4.“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B.这两种观点是相互补充的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5.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A. 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 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C. 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 社会中的每个人是“合力”的一部分6. “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安排它的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 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B. 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C. 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D. 否认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C.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参考答案:1.ABC2.ABCD3.AB4.ACD5.CD6.AB7.ABD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怎样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3.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4.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两个概念?5.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有哪些?6.什么是经济基础,如何理解经济基础这一概念的内涵?简答题1、2、3、4、6参见教科书。

2第三章核酸化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2第三章核酸化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第三章核酸化学作业及参考答案一.单选1.通常既不见于DNA又不见于RNA的碱基是A.腺嘌吟B.黄嘌呤C.鸟嘌呤D.胸腺嘧啶E.尿嘧啶2.核苷酸中碱基(N)、戊糖(R)和磷酸(P)之间的连接关系是A.N-R-P B.N-P-R C.R- N-P D.P-N- R E.R- P-P-N 3.脱氧胸苷的英文简写符号为A.AdR B.GdR C.UdR D.TdR E.CdR 4.含有稀有碱基较多的核酸是A.rRNA B.tRNA C.mRNA D.hnRNA E.DNA 5.下列关于核苷酸生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界中最主要的直接功能物质B.作为辅酶的成分C.作为质膜的基本结构成分D.生理性调节物E.多种核苷酸衍生物为生物合成过程中的活性中间物6.含有高能磷酸键,但不能直接作为核酸合成原料的物质是A.dGTP B.GTP C.GDP D.GMP 7.A TP的功能不包括A.为生物反应供能B.合成RNA C.转变成cAMP D.贮存化学能E.转变为UDPG 8.合成DNA的原料是A.dNMP B.dNDP C.dNTP D.NTP E.NDP 9.合成RNA的原料是A.dNMP B.dNDP C.dNTP D.NTP E.NDP 10.核酸的最大紫外光吸收值一般在哪一波长附近A.200nm B.220nm C.240nm D.260nm E.280nm 11.下列关于真核生物DNA碱基的叙述,错误的是A.腺嘌吟与胸腺嘧啶含量相等B.嘌吟与嘧啶的含量相等C.G-C对有三个氢键D.A-T对有两个氢键E.营养不良常可导致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12.下列关于DNA碱基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A与C的含量相等B.A+T=G+C C.生物体DNA的碱基组成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改变D.不同生物来源的DNA碱基组成不同E.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DNA碱基组成不同13.DNA变性是指:A.多核苷酸链解聚B.DNA分子由超螺旋转变为双螺旋C.分子中磷酸二酯键断裂D.互补碱基间氢键断裂E.碱基与脱氧核糖间糖苷键断裂14.DNA变性时,断开的键是A.磷酸二酯键B.氢键C.糖苷键D.肽键E.疏水键15.DNA变性时,其理化性质主要发生哪种改变A.溶液黏度升高B.浮力密度降低C.260nm处光吸收增强D.易被蛋白酶降解E.分子量降低16.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哪种效应A.减色效应B.增色效应C.失去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D.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转移E.溶液黏度增加17.DNA受热变性时A.在260nm处的吸收值下降B.多核苷酸链水解为寡核苷酸C.碱基对间以共价键相连D.溶液黏度增加E.在有RNA存在下,DNA溶液缓慢冷却时,DNA可与互补的RNA发生杂交18.DNA热变性的特征是A.碱基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B.形成一种三股螺旋C.在260nm处的吸收值降低D.对于均一的DNA,其变性温度的范围不变E.熔解温度因G-C的含量而异19.Tm值愈高的DNA分子,其A.G+C含量愈高B.A+T含量愈高C.A+C含量愈低D.A+G含量愈高E.T+C含量愈高20.下列关于核酸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双螺旋表面有一条大沟和一条小沟B.双螺旋结构中上下碱基之间存在碱基堆积力C.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碱基对形成一种近似平面的环形结构D.与DNA相比,RNA种类繁多,分子量相对较大E.RNA可形成局部双螺旋结构21.DNA的一级结构实质上就是A.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B.DNA分子中的碱基配对关系C.DNA分子中的各碱基所占的比例1 D .DNA 分于的双螺旋结构分于的双螺旋结构E .DNA 分子中的碱基种类分子中的碱基种类22.DNA 双螺旋结构中的碱基对不包括A.A-T B.C-G C. G-C D. T -A E. U-A 23.下列关于DNA 双螺旋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双螺旋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 .是DNA 的二级结构的二级结构B .双股链相互平行、走向相反.双股链相互平行、走向相反C .碱基位于双螺旋外侧.碱基位于双螺旋外侧D .碱基间以非共价键相连E .磷酸与脱氧核糖组成了双螺旋的骨架.磷酸与脱氧核糖组成了双螺旋的骨架24.下列关于DNA 双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双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磷酸核糖在双螺旋外侧,碱基位于内侧B .碱基对平面与螺旋轴平行.碱基对平面与螺旋轴平行C .遵循碱基配对原则,但有摆动现象.遵循碱基配对原则,但有摆动现象D .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平行.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平行E .核糖平面与螺旋轴垂直.核糖平面与螺旋轴垂直 25.关于DNA 双螺旋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双螺旋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DNA 的三级结构的三级结构B .双股链走向相同.双股链走向相同C .碱基对之间以共价键相连.碱基对之间以共价键相连D .碱基对之间存在范德华力.碱基对之间存在范德华力E .两链碱基间A 与G 、T 与C 配对配对26.下列哪项为DNA 的三级结构A.双螺旋结构双螺旋结构 B.B.αα-螺旋螺旋 C.超螺旋超螺旋 D.无规则卷曲无规则卷曲 E.开环型结构开环型结构 27.下列不参与构成核小体核心颗粒的蛋白是A.H1 B.H2A C.H2B D.H3 E.H4 28.RNA 形成局部双螺旋时,其碱基配对原则是A.A-T,G-C B.A-U,C-G C.A-U,G-T D.C-T,G-A E.C-U,A-G 29.下列关于rRNA 的叙述,正确的是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中有四种rRNA ,即23S 、16S 、5S 、5.8S B .原核生物的枝蛋白体中有三种rRNA ,即23S 、18S 、5S C .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中有三种tRNA ,即28S 、18S,5S D .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中有四种rRNA ,即28S 、18S 、5S 、5.8S E .真核与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具有完全相同的rRNA 30.tRN 的二级结构为的二级结构为 A .双螺旋.双螺旋 B .超螺旋.超螺旋 C .线型.线型 D .三叶草型.三叶草型 E .倒"L"型31.下列关于tRNA 的叙述.错误的是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二级结构通常呈三叶草型.二级结构通常呈三叶草型B .三级结构呈倒"L"型C .具有一反密码子环.具有一反密码子环D .5’-末端为CCA-OH E .有一个TψC 环 32.下列关于tRNA 的叙述,错误的是的叙述,错误的是A .通常由几百个核苷酸组成,分子量较大.通常由几百个核苷酸组成,分子量较大B .含有假尿嘧啶.含有假尿嘧啶C .磷酸与核糖的比值为1 D .含有核糖胸苷酸残基.含有核糖胸苷酸残基E .含有二氢尿嘧啶核苷酸残基.含有二氢尿嘧啶核苷酸残基33.下列关于tRNA 的叙述,错误的是的叙述,错误的是A .含IMP B .含TMP C .含假尿嘧啶核苷酸.含假尿嘧啶核苷酸D .含二氢尿嘧啶核苷酸E .含黄嘌吟核苷酸.含黄嘌吟核苷酸34.绝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 的5’-端有端有 A.poly A B.终止密码终止密码 C.帽子结构帽子结构 D.TA TA 盒 E.起始密码起始密码 35.下列关于真核生物mRNA 结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结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5A.5’’-末端接m7 Appp B.3B.3’’-末端接多聚鸟苷酸尾巴末端接多聚鸟苷酸尾巴C.3C.3’’-末端具-CCAD.含有遗传密码含有遗传密码36. 下列关于假尿苷的结构描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假尿苷的结构描述正确的是A 假尿苷所含有的碱基不是尿嘧啶;假尿苷所含有的碱基不是尿嘧啶;B 碱基戊糖间以C5-C1C5-C1’’相联;相联;C 碱基戊糖间以N1-C1N1-C1’’相联;相联;D 碱基戊糖间以C5-C1C5-C1’’相联相联 37. 37. DNA DNA 经消化后,取1ml 溶液,测得其磷含量为2.5m g ,该消化液每ml 含核酸的m g 数是多少?(DNA 平均含磷为9.9%) A25.00;B25.25;C26.59;D27.77;E15.63 38. 单核苷酸用电泳分离后,显示电泳图谱最简单的方法是:单核苷酸用电泳分离后,显示电泳图谱最简单的方法是:A 定磷法;B 二苯胺试剂显色;C 苔黑酚试剂显色;D 紫外吸收法;E 加入银铵络合物形成嘌呤银加入银铵络合物形成嘌呤银39. 下列对环核苷酸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下列对环核苷酸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重要的环核苷酸有cAMP 和cGMP ;B cAMP 和cGMP 的生物学作用相反;的生物学作用相反;C cAMP 是一种第二信使;D cAMP 是由AMP 在腺苷酸环化酶的作用下生成在腺苷酸环化酶的作用下生成E cAMP 分子内有环化的磷酸二酯键分子内有环化的磷酸二酯键40下述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不正确的是:下述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不正确的是:A.DN A →DNA ;B.DNA →RNA ;C.RNA →蛋白质;D.RNA →DNA (真核);E.RNA →DNA (病毒)(病毒) 二.二. 填空题填空题1.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是_ ________于__ __年提出的。

拉扎维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第三章作业答案详解完整版教程解析 (2)

拉扎维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第三章作业答案详解完整版教程解析 (2)

拉扎维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第三章作业答案详解完整版教程解析第一题题目:请解释拉扎维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的主要目标。

拉扎维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集成电路设计技术来实现高性能、低功耗、低噪声、高稳定性的模拟电路。

具体目标包括:1.高性能:通过优化电路结构和参数,提高电路的增益、带宽和速度,以满足高性能模拟信号处理需求。

2.低功耗:采用低功耗设计技术,减少功耗和电源电压,提高电路的能效比,延长电池寿命。

3.低噪声:通过降低噪声源和优化电路设计,减少电路的噪声,并提高信号与噪声比,以提高电路的信号处理能力。

4.高稳定性:通过减小电路参数的变化范围、提高电路对温度、工艺和电源电压的抵抗能力,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合上述目标,拉扎维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致力于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并具有良好性能、可靠性和可实施性的模拟电路。

第二题题目:什么是负载效应?在拉扎维模拟CMOS集成电路中如何考虑负载效应?负载效应是指当负载改变时,电路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表现发生变化的现象。

在拉扎维模拟CMOS集成电路中,考虑负载效应是非常重要的。

拉扎维模拟CMOS集成电路中,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之间会存在阻抗差异,从而导致在连接电路之间引入额外的电容和电阻负载。

这些负载对电路的工作状态产生影响,可能导致增益降低、频率响应偏移、功耗增加等问题。

为了考虑负载效应,在拉扎维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中,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电路参数分析:通过计算和仿真,分析电路的输入和输出阻抗,确定电路的负载情况。

2.负载效应补偿:根据负载效应分析结果,采取一系列补偿措施来消除或减小负载效应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例如,可以通过优化电路的结构或参数来改变电路的负载特性,使其更符合设计要求。

3.电路稳定性分析: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对电路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如果负载效应较大,可能会导致电路的振荡或不稳定现象。

通过稳定性分析,可以预测和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第四版)_第三章_课后作业题答案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第四版)_第三章_课后作业题答案

第三章 平面问题的直角坐标解答【3-4】试考察应力函数ay 3在图3-8所示的矩形板和坐标系中能解决什么问题(体力不计)?【解答】⑴相容条件:不论系数a 取何值,应力函数 a y 3总能满足应 力函数表示的相容方程,式(2-25).⑵求应力分量当体力不计时,将应力函数代入公式(2-24),得⑶考察边界条件上下边界上应力分量均为零,故上下边界上无面力 左右边界上;主矢的中心在矩下边界位置。

即本题情况下,可解决各种偏心拉伸问题 偏心距e :e :P因为在A 点的应力为零。

设板宽为b ,集中荷载p 的偏心距e :同理可知,当a <0时,可以解决偏心压缩问题x6ay, y 0, xyyx应力分布如图所示,当 主矢,主矩l? h 时应用圣维南原理可以将分布的面力,等效为右端:f xx xl6ay (0 y h)h _l当a>0时,考察x 分布情况,注意到 0,故 y 向无面力左端:f x ( x )x 0 6ayxyx 0(x )A P pebh bh 2/6e h/6 图3-■xxyh(xy )x l 0Oyf②在x=0 , x=l的次要边界上,面力分别为:12FIy -3 , f yh因此,各边界上的面力分布如图所示:③在x=0,x=l的次要边界上,面力可写成主矢、主矩形式:x=0上x=l上【3-6】试考察应力函数一xy(3h24y2),能满足相容方程,并求出应2h力分量(不计体力),画出图3-9所示矩形体边界上的面力分布(在小边界上画出面力的主矢量和主矩),指出该应力函数能解决的问题。

h/2h/2| l【解答】(1)将应力函数代入相容方程(2-25)4 4 4石2 2 2 40,显然满足x x y y(2)将代入式(2-24),得应力分量表达式12Fxy 0x 厂3 , y 0, xy yxh3h(i 帶(3)由边界形状及应力分量反推边界上的面力:号,应精确满足应力边界条件式①在主要边界上(上下边界)上,y (2-15),应力y y h/2 0,yxyh/2 0因此,在主要边界yh h2上,无任何面力,即f x y 20, f y y x 0: f x0f y 3Fy2h3Fi2h4y2h2xO(I?h)图3-(a ) (b ) 因此,该应力函数可解决悬臂梁在自由端受集中力F 作用的问题【3-8】设有矩形截面的长竖柱,密度为 p,在一边侧面上受 【解答】采用半逆法求解。

钢结构第三章作业答案(供参考)

钢结构第三章作业答案(供参考)

3.13如图所示梁与柱(钢材为Q235B )的连接中,M=100kN ·m,V=600kN,已知梁端板和柱翼缘厚均为14mm,支托厚20mm,试完成下列设计和验算:(1)剪力V 由支托焊缝承受,焊条采用 E43型,手工焊,求焊缝A 的高度hf 。

(2)弯矩M 由普通C 级螺栓承受,螺栓直径24mm,验算螺栓是否满足要求。

解:(1)验算受剪承载力:a. 确定焊脚高度板件边缘的角焊缝:max 20,20(12)18;f t mm h mm ==-=普通角焊缝:min max min(14,20)14, 1.21416.8;f t mm h mm ===⨯= 则max min(16.8,20)16.8;f h mm == 故取10f h mm =b.0.70.7107e f h h mm ==⨯=设承受静载,支托选用Q235B ,则查表得角焊缝强度设计值2160wf f N mm = 采用三面围焊且为绕角焊:对于水平焊缝,承受正应力,1300w l b mm ==对于竖向焊缝,承受剪应力,2250w l mm =322223401097.14316020.720.710250w f f f w N N mm f N mm h l τ⨯===<=⨯⨯⨯⨯,满足要求。

故焊缝A 的高度10f h mm =。

(2)验算抗弯承载力查表得普通C 级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2170b t f N mm =;公称直径为24mm 的普通螺栓2353e A mm =故抗弯承载力满足要求。

(3)验算构造要求: C 级螺栓00(1 1.5)24 1.525.53325.576.5100d d mm d mm=+=+==⨯=<故满足构造要求综合(2),(3)该螺栓满足要求。

3.14试验算如图所示拉力螺栓连接的强度。

C 级螺栓M20,所用钢材Q235B 。

若改用M20的8.8级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摩擦面间仅用钢丝刷清理浮锈),其承载力有何差别?解:150cos 45150106;210610626.5;26.5;4444V H kN V H Nv kN Nt kN ==⨯=⨯=======(1) 验算拉剪作用查表得普通C 级螺栓2170b t f N mm =; 2140b v f N mm =;Q235B 钢2305b c f N mm =;公称直径为20mm 的普通螺栓2245e A mm =。

材基第三章习题和答案解析

材基第三章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三章 作业与习题的解答一、作业:2、纯铁的空位形成能为105 kJ/mol 。

将纯铁加热到850℃后激冷至室温(20℃),假设高温下的空位能全部保留,试求过饱和空位浓度与室温平衡空位浓度的比值。

(e 31.8=6.8X1013)6、如图2-56,某晶体的滑移面上有一柏氏矢量为b 的位错环,并受到一均匀切应力τ。

(1)分析该位错环各段位错的结构类型。

(2)求各段位错线所受的力的大小及方向。

(3)在τ的作用下,该位错环将如何运动?(4)在τ的作用下,若使此位错环在晶体中稳定不动,其最小半径应为多大?解:(2)位错线受力方向如图,位于位错线所在平面,且于位错垂直。

(3)右手法则(P95):(注意:大拇指向下,P90图3.8中位错环ABCD 的箭头应是向内,即是位错环压缩)向外扩展(环扩大)。

如果上下分切应力方向转动180度,则位错环压缩。

(4) P103-104: 2sin 2d ϑτdT s b =θRd s =d ; 2/sin 2θϑd d= ∴ τττkGb b kGb b T R ===2 注:k 取0.5时,为P104中式3.19得出的结果。

7、在面心立方晶体中,把两个平行且同号的单位螺型位错从相距100nm 推进到3nm 时需要用多少功(已知晶体点阵常数a=0.3nm,G=7﹡1010Pa )? (3100210032ln 22ππGb dr w r Gb ==⎰; 1.8X10-9J )8、在简单立方晶体的(100)面上有一个b=a[001]的螺位错。

如果它(a)被(001)面上b=a[010]的刃位错交割。

(b)被(001)面上b=a[100]的螺位错交割,试问在这两种情形下每个位错上会形成割阶还是弯折?((a ):见P98图3.21, NN ′在(100)面内,为扭折,刃型位错;(b)图3.22,NN ′垂直(100)面,为割阶,刃型位错)9、一个]101[2-=a b 的螺位错在(111)面上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什么是烃类热裂解?答:烃类的热裂解是将石油系烃类燃料(天然气、炼厂气、轻油、柴油、重油等)经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他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类。

2.烃类热裂解制乙烯可以分为哪两大部分?答:烃类热裂制乙烯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原料烃的热裂解、裂解产物的分离两部分。

3. 在烃类热裂解系统内,什么是一次反应?什么是二次反应?答:一次反应是指原料烃裂解(脱氢和断链),生成目的产物乙烯、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反应,是应促使其充分进行的反应;二次反应则是指一次反应产物(乙烯、丙烯等)继续发生的后续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大的液体产物以至结焦生炭的反应,是尽可能抑制其进行的反应。

4. 用来评价裂解燃料性质的4个指标是什么?答:评价裂解燃料性质的4个指标如下:(1)族组成—PONA值,PONA值是一个表征各种液体原料裂解性能的有实用价值的参数。

P—烷烃(Paraffin); O—烯烃(Olefin);N—环烷烃(Naphtene);A—芳烃(Aromatics)。

(2)氢含量,根据氢含量既可判断该原料可能达到的裂解深度,也可评价该原料裂解所得C4和C4以下轻烃的收率。

氢含量可以用裂解原料中所含氢的质量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裂解原料中C 与H的质量比(称为碳氢比)表示。

(3)特性因数—K,K是表示烃类和石油馏分化学性质的一种参数。

K值以烷烃最高,环烷烃次之,芳烃最低,它反映了烃的氢饱和程度。

(4)关联指数—BMCI值,BMCI值是表示油品芳烃含量的指数。

关联指数愈大,则表示油品的芳烃含量愈高。

5. 温度和停留时间如何影响裂解反应结果?答:(1)高温:从裂解反应的化学平衡角度,提高裂解温度有利于生成乙烯的反应,并相对减少乙烯消失的反应,因而有利于提高裂解的选择性;根据裂解反应的动力学,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一次反应对二次反应的相对速度,提高乙烯收率。

(2)短停留时间: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如使裂解反应进行到平衡,由于二次反应的发生,所得烯烃很少,最后生成大量的氢和碳。

为获得尽可能多的烯烃,必须采用尽可能短的停留时间进行裂解反应。

从动力学的角度:由于有二次反应的竞争,对每种原料都有一个最大乙烯收率的适宜停留时间。

温度--停留时间对产品收率影响(a)对于给定原料,相同裂解深度时,提高温度,缩短停留时间,可以获得较高的烯烃收率,并减少结焦。

(b)高温-短停留时间可抑制芳烃生成,所得裂解汽油的收率相对较低。

中的(c)高温-短停留时间可使炔烃收率明显增加,并使乙烯/丙烯比及C4双烯烃/单烯烃的比增大。

6.提高反应温度的技术关键在何处?应解决什么问题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裂解温度?答:裂解反应的技术关键之一是采用高温-短停留时间的工艺技术。

提高裂解温度,必须提高炉管管壁温度,而此温度受到炉管材质的限制。

因此,研制新型的耐热合金钢是提高反应温度的技术关键。

当炉管材质确定后,可采用:(1)缩短管长(实际上是减少管程数)来实现短停留时间操作,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裂解温度。

(2)改进辐射盘管的结构,采用单排分支变径管、混排分支变径管、不分支变径管、单程等径管等不同结构的辐射盘管,这些改进措施,采用缩小管径以增加比表面积来提高传热面积,使壁温下降,提高了盘管的平均传热强度,由此达到高温-短停留时间的操作条件。

7.为了降低裂解烃分压,通常加入稀释剂,试分析稀释剂加入量确定的原则是什么?答:工业上常用水蒸气作为稀释剂,加水蒸气量的原则:(1)水蒸气的加入量随裂解原料不同而异,一般是以能防止结焦,延长操作周期为前提。

(2)若加入过量的水蒸气,可使炉管的处理能力下降,增加了炉子热负荷,也增加了水蒸气的冷凝量和急冷剂用量,并造成大量废水。

8.裂解气出口的急冷操作目的是什么?可采取的方法有几种?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若设计一个间接急冷换热器其关键指标是什么?如何评价一个急冷换热器的优劣?答:从裂解管出来的裂解气是富含烯烃的气体和大量水蒸汽,温度在727-927℃,由于烯烃反应性强,若在高温下长时间停留,仍会继续发生二次反应,引起结焦,并使烯烃收率下降,因此必须使裂解气急冷以终止反应。

采取的方法有两种:直接急冷和间接急冷。

一般认为间接急冷比较好,因为:(1)直接急冷的急冷剂是用油或水,急冷下来的油水密度相差不大,分离困难,污水量大,不能回收高品位的热能。

(2)间接急冷可回收高品位热能,产生高压水蒸汽作为动力能源以驱动三机等机械(三机:裂解气压缩机、乙烯压缩机、丙烯压缩机),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设计一个间接急冷换热器的关键指标是:急冷换热器的运转周期应不低于裂解炉的运转周期。

为了减少裂解气在急冷换热器内的结焦倾向,使之能正常操作,控制指标:(1)增大裂解气在急冷换热器中的线速度,一般控制裂解气在急冷换热器中的停留时间小于0.04秒;(2)必须控制裂解气的出口温度要高于裂解气的露点。

评价急冷换热器的优劣:急冷换热器的结构必须满足裂解气急冷的特殊条件:急冷换热器管内通过高温裂解气,入口温度约827℃,压力约110KPa(表),要求在极短时间内(0.01~ 0.1s),将裂解气温度降到350-360℃,传热的热强度达400 103KJ/m2•h;管外走高压热水,温度约为320-330℃,压力8-13MPa。

由此可知,急冷换热器与一般换热器不同的地方是高热强度,管内外必须同时承受很大的温度差和压力差,同时又要考虑急冷管内的结焦操作操作条件极为苛刻。

9.裂解气进行预分馏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裂解气中要严格控制是杂质有哪些?这些杂质存在的害处?用什么方法除掉这些杂质,这些处理方法的原理是什么?答:裂解气预分离的目的是:✓尽可能降低裂解气的温度,T<650℃时,二次反应基本终止✓尽可能分馏出裂解气的重组分✓在裂解气预分馏过程中将裂解气中的稀释蒸汽以冷凝水的形式分离回收,用以再发生稀释蒸汽✓降低压缩工段负荷✓继续回收裂解气低能位热量裂解气预分馏的作用是:✓保证裂解气压缩机的正常运转,并降低裂解气压缩机的功耗,减少压缩分离系统的进料负荷;✓大大减少污水排放量;✓合理的热量回收,由急冷油回收的热量用于发生稀释蒸汽,由急冷水回收的热量用于分离系统的工艺加热。

裂解气中含有H2S、CO2、H2O、C2H2、CO等气体杂质,若不脱除,进入到乙烯、丙烯产品中,影响产品质量,故必须脱除杂质。

(1)酸性气体的脱除裂解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是指CO2和H2S,这些酸性气体含量过多时,会带来如下危害:H2S:能腐蚀设备管道,使干燥用的分子筛寿命缩短,还能使加氢脱炔和甲烷化用的催化剂中毒。

CO2:在深冷操作中会结成干冰,堵塞设备和管道,影响正常生产。

当乙烯、丙烯产品中的酸性气体含量不合格时,可使下游加工装置的聚合过程或催化剂中毒。

所以,必须将这些酸性气体脱除,要求将裂解气中的H2S和CO2的摩尔含量分别脱除至1* 10-6以下。

裂解气中的酸性气体,一般是用物理吸收法或化学吸收法脱除,应用最广泛的是以NaOH溶液作吸收剂的碱洗法,其次是以乙醇胺溶液作吸收剂的乙醇胺法。

(2)水分的脱除经压缩并分离段间凝水后的裂解气中饱和水含量为 600~700ppm,在低温分离系统会结冰,形成水烃合物白色结晶(如:CH4•6H2O,C2H6•7H2O等),堵塞设备及管道。

为避免低温系统冻堵,要求将裂解气中水含量(质量分数)降至1* 10-6以下。

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是分子筛、活性氧化铝硅胶为干燥剂的固体吸附法。

(3)少量炔烃的脱除:乙炔富集于C2馏分,甲基乙炔和丙二烯富集于C3馏分,若将它们混于乙烯、丙烯产品用于衍生物的生产过程,特别是用于聚合反应时,影响聚合催化剂寿命,产生不希望的副产品,恶化产品质量,形成不安全因素。

因此,必须脱除,使乙烯产品中的乙炔(摩尔分数)低于5 *10-6,丙烯产品中甲基乙炔低于5* 10-6,丙二烯低于1*10-5。

溶剂吸收法和催化加氢法。

溶剂吸收法是使用溶剂吸收裂解气中的乙炔以达到净化目的,同时也回收一定量的乙炔。

催化加氢法是将裂解气中乙炔加氢成为乙烯或乙烷,达到脱除乙炔的目的。

10. 脱除酸性气体有哪2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答:脱除酸性气体的方法有碱洗法和乙醇胺法两种。

其优缺点如下表:11. 裂解气的压缩和制冷的目的是什么?答:裂解气的压缩是为了节约冷量,因为裂解气中许多组分在常压下都是气体,其沸点很低,常压下进行各组分精馏分离,则分离温度很低,需要大量冷量。

为了使分离温度不太低,可通过压缩气体适当提高压力。

裂解气的制冷是为了在深冷分离过程中,利用制冷剂压缩和冷凝得到制冷剂液体,再于不同压力下蒸发以获得不同温度级位的冷冻过程。

12.压缩气的压缩为什么采用多级压缩?确定段数的依据是什么?答:目前,工业上一般认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裂解气压缩机出口压力约为3.7 MPa,而压缩机的入口压力一般为0.14 MPa,提高入口压力虽可节约压缩机功率,但对裂解反应不利,故为节约能量,采用多级压缩。

原因:(1)节约压缩功耗:绝热压缩功耗大于等温压缩,将压缩分段进行,段间冷却移热,可节约压缩功耗。

(2)降低出口温度;(3)实现段间净化分离,减少分离净化负荷。

段间冷凝除去大部分水,冷凝部分C3及C3以上的重组分,减少进入深冷系统的负荷,相应节约了冷量依据:压缩段数应满足工艺要求,必须控制每段压缩机出口的裂解气温度不高于100℃,以避免发生二烯烃的聚合,由此根据下式计算出每段压缩比,最终确定段数。

13. 什么是裂解气的前加氢和后加氢工艺?答:裂解气的前加氢是指在裂解气中氢气未分离出来之前,利用裂解气中H 2进行选择性加氢,以脱除其中的炔烃;后加氢是指裂解气分离出C2馏分、C3馏分后,再分别对C2和C3馏分进行催化加氢,以脱除乙炔、甲基乙炔和丙二烯。

14.裂解气分离流程各有不同,其共同点是什么?答:(1)在分离顺序上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将不同碳原子数的烃分开,再分同一碳原子数的烯烃和烷烃;(2)将生产乙烯的乙烯精馏塔和生产丙烯的丙烯精馏塔置于流程最后,可确保这两个主要产品纯度,同时也减少分离损失,提高烯烃收率。

15.何谓非绝热精馏?何种情况下采用中间冷凝器或中间再沸器?分析其利弊?答:非绝热精馏——在塔中间对塔内物料进行冷却和加热的过程。

使用条件:对于顶温低于环境温度、底温高于环境温度,且顶底温差较大的精馏塔。

利:可降低分离过程的有效能损失,达到节省能量的目的。

对中间再沸器而言,还可减小提馏段塔径。

弊:由于中间冷凝器和中间再沸器的设置,在降低塔顶冷凝器和塔釜再沸器负荷的同时,会导致精馏段回流和提馏段上升蒸气的减少,故为了达到分离要求,就相应增加塔板数,从而增加设备投资。

16. 裂解气分离流程中能耗最大的两个是什么?答:裂解气分离流程中能耗最大的两个分别是“脱甲烷”和“乙烯精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