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经典诵读
小学五年级上诗文诵读作品

小学五年级上诗文诵读作品小学五年级(上)诗文诵读作品1、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意浅解]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自己也不知道,夜里巴山的雨下得这么大,池塘里的水都涨满了。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里,和你一直坐在窗前剪烛花呢?到那时,我要再给你讲讲巴山的雨夜,讲讲我思念的心情。
2、题菊花(唐)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诗意浅解]秋天院子里种满了菊花,花朵顶着寒冷的秋风孤零零地开了,没有蜜蜂来采蜜,也没有蝴蝶在花瓣上跳舞。
如果有一天我做了花神,一定要让菊花和桃花一样,开放在美丽温暖的春天里。
3、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意浅解]皎洁的明月从海面上升起,照着我也照着远方的亲人。
身居异地的亲人对月相思,通宵难眠,不由得怨恨漫漫长夜。
屋里光照耀眼,于是将蜡烛熄灭,披衣走出门庭,月明夜深,露水润湿衣服,寒意袭人。
此刻恨不能捧一把月光送给远方得亲人。
但月光怎么能抓在手里呢?还是回去再睡,也许能再梦中与亲人相会。
4、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意浅解]人间的四月,所有的花都已凋谢,只有大林寺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人们常怨恨春天一去难以寻找,没想到春天偷偷来到这里了。
5、过华清宫绝句(唐)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诗意浅解]回望长安城,像绣出来的彩锦,山顶华清宫的大门一扇接一扇打开。
一匹马从很远地方奔上山来,后面扬起尘土,这时洋贵妃甜甜地笑了,谁知道这是因为皇帝专门派人从很远的南方给他送来了新鲜的荔枝。
6、春望(唐.) 杜甫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五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篇目

蕲春县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篇目第一部分:《老子》(选读)1、道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道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3、道无形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以此。
4、道育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5、清静无为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6、处世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二部分:古诗词诵读1、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小学五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五年上学期经典诵读第一周偶成宋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第二周观书有感( 其二)宋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第三周饮酒(其五)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关雎先秦《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四周归园田居(其三)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蒹葭先秦《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第五周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第六周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五上经典诵读全部古诗电子版

五上经典诵读全部古诗电子版1、乌衣巷(唐)禹锡乌衣巷口夕阳斜。
朱雀桥边野草花,飞入寻常百姓家。
旧时王谢堂前燕,2、念奴娇·昆仑毛泽东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3、沁园春·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4、菩萨蛮·黄鹤楼毛泽东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5、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风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朝天子.咏喇叭(明)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8、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想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9、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0、山居秋瞑(唐)王维空山新雨后,清泉石上流。
明月松间照,天气晚来秋。
王白可留。
随意春芳歇,莲动下渔舟。
竹喧归浣女,11、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阴阳割昏晓。
造化钟神秀,会当凌绝顶,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五年级上经典诵读

23 雪望 【清代·洪升】
寒色孤村幕, 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 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 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 并是白纷纷。
赏析: 这首冬雪诗,前四句首先交代时间:冬日的黄昏,地点:孤村;接着,从听觉方面写处处风声急;后四句具体描绘雪景,写几株梅树枝头上都是白梅与积雪,令人分不清哪是白梅哪是雪,与唐代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形象生动,清新别致,可谓咏雪诗中纯属描写雪景之代表作。
27 七律·长征 【现代·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经历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平平常常的事。五岭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课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金沙江波涛翻腾,如同烧滚的开水一样打在高耸入云的悬崖上,把石崖排暖了;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三根铁索,作为桥,横空高悬在湍急的河上,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25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26 清平乐·六盘山 【现代·毛泽东】
14 池上早夏 【唐代·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 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 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 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 时弄小娇孙。
译文: 晚春初夏的一个晚上,刚下过雨,塘里的水积得很深,抬头望头顶的枝丫上已经长出了叶子。 远处几只船好像没有组织的渡家一样散乱的排着,旁边村落篱笆疏散,好像只是一个小的江村。 闲来无事静静地抚摸着琴床,突然想起打开酒窖,取上一瓶好酒来独自品味。 终日无事,只能不时地逗逗还不懂事的小孙子。
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小学五年级》

第一部分经典诵读1.墨梅王冕(元)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注释】1.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3.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
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4.清气:清香的气味。
5.乾坤:天地。
【译文】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创新练习你喜欢诗人刻画的这株梅树吗?充分运用你所学的历史知识,说说你知道的哪些人物像这株植树。
1 22.石灰吟于谦(明)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1.石灰吟:石灰赞歌。
2.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3.锤:捶打,敲击。
4.击:撞击。
5.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
6.若等闲:好像平常事一样。
若:好像;7.等闲:平常,随便8.青白:指高尚节操。
千锤万击:无数次的锤击开凿。
9.人间:人世间。
【译文】经历千锤万凿而出了深山,经历烈火焚烧也如同平常一样。
即使粉身碎骨也完全不害怕,只要留下清清白白在人间。
【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创新练习请结合实际说说“石灰”的精神与“竹石”的品质有何相似之处?3 4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注释】1.之:到达。
广陵:即扬州。
2.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仰,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五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篇目(精)

五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篇目第一部分:《老子》(节选1、道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道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3、道无形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以此。
4、道育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5、变与不变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
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6、相反相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7、对立统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绝圣弃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五年级上册经典诵读10首

五年级上册经典诵读10首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
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暝西下,羁旅在外漂泊的断肠人浪迹天涯。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
最后一句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2、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①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
逢:遇到。
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②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③春朝:本指春天的早上,这里泛指春天。
④排云:推开白云。
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⑤碧霄:青天。
【译文】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排开云层,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3、长亭送别(元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首元曲选自王实甫《西厢记》,莺莺一上场唱的第一支曲子《端正好》便通过她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这种痛苦压抑的心情。
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选取了几样带有季节特征的景物:蓝天的白云、委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落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两句,是千古名句。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莺莺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年级上册的经典诵读古诗

五年级上册的经典诵读古诗1.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这是出自陆游《示儿》的诗句呀!意思就是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只是悲痛没能见到国家统一。
哎呀,就好像你一直期待的一件大事,最后却没能实现,那种遗憾呐!比如说你一直盼着和好朋友一起去游乐场玩,结果因为一些原因没去成,不就和这感觉差不多嘛!2.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这是林升《题临安邸》里的呀!说的是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这就好比一个人总是不停地玩乐,不知道停下来,你想想,要是你的朋友整天就知道玩,不学习,你是不是也会着急呀!就像这样。
3.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哇,这是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里的呢!意思是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这多壮观呀,就好像你看到了非常非常高大雄伟的东西,让你惊叹不已!比如你看到了一座超级高的大楼,是不是会很震撼呀!4.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这是龚自珍《己亥杂诗》里的哦!是说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这就像一个团队没有活力,死气沉沉的,多让人难过呀!就像你们班如果大家都不积极,那多没意思呀!5.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来自王维《山居秋暝》呀!意思是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哎呀,就好像你有个特别喜欢的地方,你就想一直待在那里不走啦!比如说你特别喜欢外婆家,是不是就不想回来啦!6.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可是陆游的名句呢,出自《示儿》!就是说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呀!这就好像你和朋友约定好要一起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等做到了一定要互相告诉一样。
比如你们说好要一起考满分,等实现了可不能忘了告诉对方呀!7.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五年级上册美文诵读5篇

五年级上册美文诵读5篇五年级上册美文诵读1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便乌云密布,随着一阵狂风,豆粒大的雨点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
我站在奶奶的平房底下,看着如注的水流,正为返程的大巴能不能来而担心,这时一对飞旋的燕子映入我眼帘。
只见这一大一小两只燕子在风雨中来来回回地飞着,从小燕子慢而不稳的飞姿中不难看出她刚出窝没多久,因为她就像刚刚学步的小孩子,几次差点被风吹倒。
老燕子张开硕大的翅膀,将小燕子罩得严严实实。
这时奶奶头顶草帽拿着一件厚衣服冲进过道里,她把衣服披在我身上,见我盯着两只燕子出神,奶奶就告诉我,这两只燕子正在垒窝呢!可能是怕小燕子走失的缘故吧,燕子妈妈一直跟着小燕子慢慢地飞,全然不顾雨水打湿了她的羽毛。
当小燕子试图脱离妈妈的视线,自己单飞时,燕子妈妈马上掉头回到她的孩子身边,并用翅膀将小燕子罩住。
就这样飞来飞去,母女俩终于把窝垒好了。
我以为这下她们该休息了,谁知燕子妈妈又把小燕子小心翼翼地放到窝里,又顶风冒雨地飞走了。
小燕子焦急地呼唤着妈妈,可是燕子妈妈好像蒸发了似的,迟迟不见踪影。
我也纳闷了,既然窝已经垒好了,燕子妈妈为什么丢下小燕子独自飞走了呢?难道她不要自己的孩子了吗?过了一会儿,我看到燕子妈妈叼着一只虫子,似一道闪电一般迎着尖叫的孩子冲了过去。
她把虫子一口一口地给小燕子喂下,小燕子则发出愉快的叫声,好像在说:“妈妈,真是一顿美味午餐啊!我还要吃!”大概是听懂了孩子的意思,燕子妈妈在喂下那只小虫后,再一次冲进雨幕里,一次,两次……直到小燕子打着饱嗝,燕子妈妈才停下了外出觅食的脚步。
这时她已经筋疲力尽了,可是看到小燕子在瑟瑟发抖,她急忙把小燕子挪到贴墙的一面,并紧紧地把她抱在怀里,而自己却背朝外,任风吹雨打。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领悟到了世间即使连小动物间母爱都那样圣洁伟大,更何况是人类呢!有些母亲愿意为孩子放弃光明,有些母亲为了孩子甚至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这种爱是多么值得可歌可泣的啊!这时,我的小灵通响了,是妈妈打来的……五年级上册美文诵读2马路上总有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车,他们朝着自己的方向匆忙前进,没有人关心另外的人的方向和路程,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旅程上风雨兼程,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嘈杂和混乱,无数的脚印马上被新的脚印覆盖,头顶的电线纵横交错,在苍白的天空里切割出大大小小的零碎的块,这个世界有太多人在阳光下彼此赤______厮杀,有胜利者,自然也有失败者。
小学五年级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经典诵读篇目凉州词(唐۰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山居秋暝(唐۰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赠汪伦(唐۰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芙蓉楼送辛渐(唐۰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明日歌(清۰钱鹤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渔歌子(唐۰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观书有感(宋۰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天净沙۰秋思(元۰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爱莲说(宋۰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弟子规·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五年级语文上册经典诵读诗篇

五年级语文上册经典诵读诗篇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感恩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论语·学而篇》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汉】韩婴
励志篇
一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论语·子罕》
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论语·子罕》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二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
三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
2.博学之,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3.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五年级第一学期经典诵读资料(2)

唐山市路北区七十号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经典诵读资料1、朝天子·咏喇叭【作者】王磐【朝代】明代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注释】1. 朝天子:曲牌名。
2. 唢呐:与喇叭相似的一种乐器。
这里喇叭和唢呐都隐指宦官。
3. 水尽鹅飞罢:形容把百姓的财产搜刮干净。
【译文】喇叭和唢呐,曲儿虽然小,腔调却很大。
官船来往乱糟糟,全靠你来抬身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哪里能辨别出真和假?眼看着吹翻了这一家,又吹伤了那一家,又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跑啦!2、赠花卿【作者】杜甫【朝代】唐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释】1. 花卿:即花敬定,唐朝武将,曾平定段子璋之乱。
杜甫《戏作花卿歌》“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即此花卿。
卿:尊称。
2. 锦城:四川省成都市。
丝管:弦乐器,管乐器,此代音乐。
纷纷:繁多而纷乱。
此处应是“繁盛”意。
3. 半入江风半入云:乐声随江风飘散,飘到江上,飘入云层。
“半入”并非各半。
4. 天上有:以仙乐比之。
5. 几回闻:听到几回。
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译文】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3、秋夕【作者】杜牧【朝代】唐代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1.秋夕:秋天的夜晚。
2.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
银,一作“红”。
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3.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4.天阶:露天的石阶。
天,一作“瑶”。
5.坐看:坐着朝天看。
坐:一作“卧”。
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
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译文】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五年级上册经典诵读10首

五年级上册经典诵读10首第一篇:五年级上册经典诵读10首五年级上册经典诵读10首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
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暝西下,羁旅在外漂泊的断肠人浪迹天涯。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
最后一句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2、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①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
逢:遇到。
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②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③春朝:本指春天的早上,这里泛指春天。
④排云:推开白云。
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⑤碧霄:青天。
【译文】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排开云层,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3、长亭送别(元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首元曲选自王实甫《西厢记》,莺莺一上场唱的第一支曲子《端正好》便通过她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这种痛苦压抑的心情。
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选取了几样带有季节特征的景物:蓝天的白云、委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落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两句,是千古名句。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莺莺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离泪涟涟,宛然如见。
【译文】碧蓝的天空,开满了菊花的大地,西风猛烈吹,大雁从北往南飞。
人教语文五年级上册晨诵精选

人教五年级上册晨诵精选1.花朵篇笑的花朵冬天,我把笑播撒在山野,寒风扬起尘土把它掩埋,又有白雪把它覆盖。
当春天到来,雪融化了,还有小雨滋润着,我的笑就会发芽开花。
它开放的是野菊花,金灿灿的,像笑的颜色,仰望着太阳。
它开放的是风铃花,丁铃铃的,像笑的声音,呼唤着鸽哨。
它开放的是九里香,香喷喷的,像笑的芬芳,引来了蜜蜂。
我希望有许多许多人,来采撷这山野的花,把快乐带回家。
变一朵桃花妈妈,你快来看看我!粉红的裙子,粉红的发带,还有粉红的袜子和鞋子。
妈妈,我像不像一朵粉红的桃花?我要变成一朵桃花,住到家门前那棵桃花树上春天来的时候等你从树下经过,我就飞舞着落到你怀里妈妈,你一定能猜出来那就是我吧?牡丹徐凝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2.雨水篇雨后生命其实也可以是一首诗如果你能让我慢慢前行静静盼望搜寻怀带着逐渐加深的暮色经过不可知的泥淖在暗黑的云层里终于流下了泪为所有错过或者并没有错过的相遇生命其实到最后总能成诗在滂沱的雨后我的心灵将更加洁净如果你肯等待所有漂浮不定的云彩到了最后终于都会汇成河流雨中的树林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
每棵树给你很多喜悦,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
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
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喉歌,听歌的松树摇着毛茸茸的尾巴。
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刺猬扎满一身运回了家。
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
山脚下的小溪曲曲弯弯绕过我家的门前清清的,淡淡的,唱着丁冬的歌儿,说着丁冬的语言。
我问小溪从哪儿来,她却忙用树叶遮住眼,哟,跑得好远。
瞧,那边溪水深处,闪闪忽忽,是一群星星,在水中悄悄洗脸……3.大爱篇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五年级上册经典诵读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5.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送别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7.水调歌头北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清平乐北宋晏殊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云鱼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9.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0.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
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ā)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11.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经典诵读(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

五年级目录(一)古诗20首1、《乌衣巷》(唐)刘禹锡2、《念奴娇·昆仑》毛泽东3、《沁园春·长沙》毛泽东4、《菩萨蛮·黄鹤楼》毛泽东5、《雪梅》(宋)卢梅坡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7、《朝天子.咏喇叭》(明)王磐8、《回乡偶书》(唐)贺知章9、《过故人庄》(唐)孟浩然10、《山居秋暝》(唐)王维11、《望岳》(唐)杜甫12、《春望》(唐)杜甫13、《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试14、《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宋)苏轼15、《过零丁洋》(宋)文天祥16、《登岳阳楼》(唐)杜甫1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18、《满江红》(宋)岳飞19、《虞美人》(南唐)李煜20、《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北宋)秦观(二)成语20条(三)歇后语10条(四)对联10条(五)名人名言10条(六)警句10条(七)现代诗歌5篇(八)现代美文5篇(九)古文5篇(十)推荐阅读书目(一)必背古诗20首1、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1、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2、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3、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
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译文】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2、念奴娇·昆仑毛泽东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注释】⑴昆仑:昆仑,即昆仑山(Kunlun Mountains ),又称昆仑虚、昆仑丘或玉山。
五年级经典诵读.

五年级经典诵读第一单元勤学篇一、名言警句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3、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关汉卿4、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5、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二、古诗词1、劝学诗(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这首诗告诫我们:年轻时不知道勤奋学习,年老时读书就晚了。
2、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3、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译文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4、长歌行(汉乐府诗)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三、美文1、读书使人优美(节选)(作者:毕淑敏)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
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
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
五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内容

五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内容1、读书名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训学斋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清·袁枚《遣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晋·陶渊明《移居二首》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
——清·黎志远《汉阳舟次》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轼《和董传留别》2、思乡的诗词:《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望驿台》(唐)白居易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浣溪沙】北宋-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