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试题简答题

合集下载

2024年机动车检测试题

2024年机动车检测试题

2024年机动车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哪项不属于机动车检测的目的?
A. 确保车辆安全
B. 提高车辆性能
C. 减少环境污染
D. 增加车辆耗油量
2. 机动车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A. 外观检测、尾气检测、灯光检测、制动检测
B. 发动机检测、轮胎检测、悬挂系统检测、传动系统检测
C. 车辆识别码验证、车速表校准、燃油经济性测试
D. 所有选项均正确
3. 机动车检测的周期一般为多长时间?
A. 1年
B. 2年
C. 3年
D. 5年
4. 车辆外观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检查车辆是否美观
B. 确保车辆完整无损
C. 检查车辆颜色是否符合规定
D. 检查车辆是否老化
5. 尾气检测中,主要检测的是哪种气体?
A. 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碳
C. 氮氧化物
D. 硫化物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请简述机动车制动检测的原理及意义。

2. 如何进行机动车的灯光检测?其重要性是什么?
3. 在进行机动车尾气检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论述机动车检测在交通安全中的作用。

2. 请结合实际案例说明机动车性能检测的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一辆汽车在制动检测时,左右制动力不平衡,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2. 一辆汽车在进行尾气检测时,不合格,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进行排查?。

主体结构检测考试试题

主体结构检测考试试题

主体结构检测考试试题一、简答题1.主体结构检测的目的是什么?2.谈谈您对所谓“坦克结构”的理解。

3.在主体结构检测中,什么是众散状态?4.简述主体结构检测的主要分析方法。

5.主体结构检测中,质量检测包括哪些方面?二、计算题1.在进行主体结构检测时,如何计算主体结构的弯曲刚度?2.已知主体结构材料弹性模量为207GPa,主体结构的跨度为30m,高度为4m,断面面积为0.2m^2,试求主体结构的重力弯矩。

3.主体结构检测中,如何通过计算地震力进行抗震性能分析?请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三、分析题1.请对比分析主体结构检测和常规结构检测的不同之处,并简述其各自的优缺点。

2.在进行主体结构检测时,如何准确地识别出结构断面存在的缺陷?请阐述具体方法。

3.主体结构检测是保障建筑结构安全的必要措施,但复杂的检测流程也会给检测人员带来一定的挑战。

请就此问题谈谈您的看法,并提出可行的改善措施。

四、综合题某公司拟对一座主体结构进行全面检测,该主体结构的总高度为80m,横向跨越50m,立面中心距离为8m,断面尺寸为4m×4m,材料为Q345B钢。

检测要求如下:1.能够准确识别出主体结构所存在的缺陷,包括但不限于裂缝、锈蚀、变形等;2.能够计算出主体结构各部位的弯曲刚度、扭转刚度、剪切刚度和承载能力;3.能够通过地震力计算,模拟出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并分析建筑物的抗震性能;4.检测方案应更具可行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并尽量减少对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请您根据以上要求,设计一份主体结构检测方案,并附上详细的检测流程和报告格式。

检测分析试题库及答案

检测分析试题库及答案

检测分析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检测分析中常用的方法?A. 色谱法B. 光谱法C. 质谱法D. 热谱法答案:D2. 在检测分析中,哪种仪器通常用于测定物质的分子量?A. 质谱仪B. 色谱仪C. 光谱仪D. 核磁共振仪答案:A3. 以下哪种物质的检测分析需要使用到原子吸收光谱仪?A. 有机化合物B. 无机化合物C. 蛋白质D. 核酸答案:B4. 在进行样品前处理时,哪种方法可以用于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B. 蒸馏C. 过滤D. 所有选项答案:D5. 以下哪种技术常用于检测分析中的定性分析?A. 红外光谱B. 紫外光谱C. 核磁共振D. 质谱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检测分析中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包括哪些?A. 萃取B. 蒸馏C. 过滤D. 离心答案:ABCD2. 以下哪些仪器可用于检测分析中的定量分析?A. 质谱仪B. 色谱仪C. 光谱仪D. 核磁共振仪3. 在检测分析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A. 仪器的校准B.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C. 环境条件D. 样品的前处理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检测分析中,所有的样品都可以直接进行分析,不需要前处理。

()答案:错误2.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技术,不能用于检测分析。

()答案:错误3. 质谱仪可以用于测定物质的分子量。

()答案:正确4. 原子吸收光谱仪只能用于检测金属元素。

()答案:错误5. 核磁共振仪不能用于检测分析。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检测分析中样品前处理的重要性。

答案:样品前处理是检测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包括样品的采集、储存、提取、净化、浓缩等过程。

前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提高样品中目标分析物的浓度,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描述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样品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通过流动相的推动作用,使各组分在固定相中发生迁移,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车检检测测试题及答案

车检检测测试题及答案

车检检测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车辆年检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车辆性能B. 确保车辆安全C. 降低车辆维修成本D. 增加车辆使用寿命2. 车辆年检中,以下哪项不是必须检查的项目?A. 刹车系统B. 发动机C. 排放标准D. 轮胎磨损情况3. 车辆年检不合格,以下哪项措施是正确的?A. 立即更换车辆B. 进行必要的维修和调整C. 忽略年检结果D. 贿赂检测人员4. 车辆年检的周期通常是多久?A. 每半年一次B. 每年一次C. 每两年一次D. 每三年一次5. 车辆年检时,以下哪项是不需要携带的文件?A. 车辆行驶证B. 车辆登记证书C. 车辆保险单D. 驾驶证6. 车辆年检中,排放检测不达标,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清洁或更换催化转化器B. 调整发动机点火时间C. 更换三元催化器D. 继续使用车辆,不予理会7. 车辆年检时,以下哪项是车辆外观检查的内容?A. 车辆颜色B. 车辆品牌C. 车辆型号D. 车辆尺寸8. 车辆年检的合格标志应该贴在车辆的哪个部位?A. 车辆前挡风玻璃B. 车辆后挡风玻璃C. 车辆侧窗D. 车辆底盘9. 车辆年检不合格,以下哪项措施是合法的?A. 重新进行年检B. 伪造年检合格标志C. 私自修改车辆信息D. 借用他人车辆合格标志10. 车辆年检中,以下哪项是车辆性能检查的内容?A. 车辆重量B. 车辆速度C. 车辆油耗D. 车辆制动距离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车辆年检是强制性的,车主必须按时参加。

()2. 车辆年检不合格,车主可以选择不进行维修。

()3. 车辆年检时,车辆的外观和性能都需要进行检查。

()4. 车辆年检合格后,车主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领取年检合格标志。

()5. 车辆年检不合格,车主可以通过更换车辆来解决问题。

()6. 车辆年检时,车辆的排放标准是不需要检查的。

()7. 车辆年检合格标志可以贴在车辆的任何部位。

()8. 车辆年检不合格,车主可以选择伪造年检合格标志。

化学检测基础试题及答案

化学检测基础试题及答案

化学检测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碱?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盐酸D. 碳酸钠答案:B2. 化学方程式中,系数表示的是:A. 反应物的量B. 生成物的量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答案:C3. 根据元素周期表,以下哪种元素属于过渡金属?A. 氢B. 氧C. 铁D. 氦答案:C4. 以下哪种实验操作是正确的?A. 直接闻化学试剂的气味B. 将试剂直接倒入下水道C. 实验室内使用明火D. 将试剂瓶口朝下倾倒5.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硼酸答案:C6.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铵C. 氢氧化铝D. 氢氧化铜答案:A7.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氧化剂?A. 硫酸铜B. 硫酸亚铁C. 硫酸D. 硫酸钠答案:C8.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还原剂?A. 氯气B. 铁C. 硫酸D. 氢气答案:B9.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电解质?B. 乙醇C. 硫酸D. 蔗糖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弱电解质?A. 碳酸钠B. 碳酸C. 硫酸D. 氯化钠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化学计量学中,1摩尔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_________。

答案:摩尔质量2.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_________原则。

答案:泡利不相容3.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_________是不变的。

答案:核电荷数4.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生成的产物是_________。

答案:盐和水5. 根据酸碱理论,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___。

答案:碱6. 根据酸碱理论,能够提供质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___。

答案:酸7. 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能够溶解的_________物质的最大量。

答案:溶质8. 物质的熔点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_________温度。

答案:临界9. 物质的沸点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_________温度。

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

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

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是检测技术的主要分类?A. 分子生物学技术B. 电子技术C. 光学技术D. 化学分析技术答案:B2.以下哪项是检测技术的基础设备?A. PCR仪B. 手持式光谱仪C. 气相色谱仪D. 全自动分析仪答案:A3.免疫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技术,用于检测下列哪种物质?A. 蛋白质B. DNAC. RNAD. 糖类答案:A4.下列哪个选项中的仪器可用于精确测量溶液的浓度?A. PH计B. 紫外分光光度计C. 核磁共振仪D. 气相色谱仪答案:B5.生物传感技术是一种将生物学和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用于检测下列哪种物质?A. 蛋白质B. DNAC. 药物D. 病原体答案:C二、填空题1. PCR全称为________。

答案:聚合酶链反应2. 质谱仪是一种常用的_____________分析仪器。

答案:质谱3. 气相色谱法是利用样品在流动相和固定相的作用下,在______________上分离和检测样品成分的一种方法。

答案:色谱柱4. 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可以用于分析和测定物质的_____________。

答案:结构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层析技术,可用于检测_____________。

答案:抗体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PCR的原理和应用领域。

答:PCR是一种通过不断复制DNA段的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加热使DNA双链解链,然后引入引物(寡聚核苷酸链),再通过DNA聚合酶酶作用,使DNA段复制多次,最终得到大量指定DNA段。

PCR 广泛应用于基因测序、遗传病检测、法医学等领域。

2. 请简要介绍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答:质谱仪通过将样品中的分子化合物离子化,然后分离、加速和检测这些离子,最终得到离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信息。

质谱仪在化学分析中广泛应用于物质的结构鉴定、定量分析、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分析等方面。

3. 请简要说明生物传感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检测员试题及答案

检测员试题及答案

检测员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50分)1. 检测员在进行产品检测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 随意性原则B. 客观性原则C. 主观性原则D. 灵活性原则答案:B2. 检测员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产品存在缺陷,应:A. 忽略不计B. 立即上报C. 继续检测D. 私下处理答案:B3. 检测员在检测过程中,如果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应:A. 凭经验判断B. 请教同事C. 咨询专家D. 立即停止检测答案:C4. 检测员在检测过程中,如果发现检测设备出现故障,应:A. 继续使用B. 立即维修C. 等待维修D. 替换设备答案:B5. 检测员在检测过程中,应如何记录检测数据?A. 随意记录B. 详细记录C. 只记录关键数据D. 不记录答案:B6. 检测员在检测过程中,如果发现产品数据异常,应:A. 忽略不计B. 重新检测C. 立即上报D. 私下处理答案:B7. 检测员在检测过程中,应如何对待检测结果?A. 随意处理B. 客观公正C. 根据需要调整D. 隐瞒不报答案:B8. 检测员在检测过程中,如果发现产品不符合标准,应:A. 继续检测B. 立即上报C. 私下处理D. 忽略不计答案:B9. 检测员在检测过程中,应如何对待检测报告?A. 随意填写B. 认真填写C. 根据需要调整D. 忽略不报答案:B10. 检测员在检测过程中,应如何对待检测环境?A. 随意处理B. 保持清洁C. 根据需要调整D. 忽略不计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10分,共40分)1. 检测员在检测过程中,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包括:A. 诚实守信B. 保密原则C. 公平公正D. 追求利益答案:ABC2. 检测员在检测过程中,应具备的素质包括:A. 专业知识B. 细致观察C. 快速反应D. 团队协作答案:ABCD3. 检测员在检测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包括:A. 定期校准设备B. 记录检测数据C. 及时上报异常D. 忽视检测结果答案:ABC4. 检测员在检测过程中,应避免的行为包括:A. 伪造数据B. 隐瞒信息C. 私下处理D. 遵守规定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10分)1. 检测员在检测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修改检测数据。

无损检测试题及答案

无损检测试题及答案

无损检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无损检测技术中,超声波检测法主要检测材料的哪种特性? - A. 硬度- B. 强度- C. 密度- D. 缺陷2. 射线检测技术中,X射线和γ射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A. 能量- B. 穿透力- C. 检测成本- D. 辐射类型3. 磁粉检测法主要适用于检测哪种材料的缺陷?- A. 非铁磁性材料- B. 铁磁性材料- C. 塑料- D. 陶瓷4. 在进行渗透检测时,通常使用的渗透剂是什么?- A. 荧光渗透剂- B. 磁粉- C. 超声波- D. X射线5. 涡流检测法通常用于检测哪种类型的缺陷?- A. 表面裂纹- B. 内部空洞- C. 材料不均匀性- D. 焊接缺陷二、填空题1. 无损检测技术中,________ 是一种通过检测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

2. 超声波检测法中,________ 是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遇到不同介质界面时发生的现象。

3. 射线检测技术中,________ 是指射线在材料中传播时,由于材料的密度和厚度不同而发生的吸收和散射现象。

4. 磁粉检测法利用的是________ 的原理,通过检测磁粉在材料表面的分布情况来发现缺陷。

5. 涡流检测法是一种________ 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涡流变化来发现缺陷。

三、简答题1. 请简述无损检测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 描述一下渗透检测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场景。

3. 为什么说涡流检测法是一种有效的表面缺陷检测方法?4. 射线检测法在安全和健康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5. 请解释超声波检测法中“声速”和“声阻抗”的概念及其在检测中的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某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了一批疑似存在内部缺陷的钢管,为了确保产品质量,需要对这批钢管进行无损检测。

请根据以下情境,选择合适的无损检测技术,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 钢管的材质为碳钢。

- 需要检测钢管的内部缺陷,如裂纹、空洞等。

- 检测成本和时间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采样过程中误差的来源有哪些?答:1、所用仪器误差;2、采样操作误差;3、采样方法不当导致的误差;4、共存物的干扰;5、气象因素造成的误差二、气相色谱几种常用的检测器及使用注意事项。

答:1、氢火焰离子检测器:离子头绝缘要好,金属离子头外壳要接地,使用温度应大于100,离子头内的喷嘴和收集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进行清洗。

2、电子捕获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常用超纯氮气或氩气做载气(若载气中含有水、氧等会使基流大大降低,降低灵敏度,最好纯度在99.999%以上),当样品浓度大时,应当稀释后在进样,试剂要除水。

开机时要先通载气5-10min再升温。

3、热导池检测器:检测器的温度应略高于柱温,以防组分在检测器内冷凝。

接通电源之前要先通载气,(为避免热丝烧断或氧化),工作完毕后先停电源在关载气。

4、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器的使用温度应大于100℃,防止检测器积水增大噪音。

三、定点采样时,怎样确定采样点的数目?答:1、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应设置1 个采样点。

2、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3台设置1个采样点;4~10台设置2个采样点;10台以上,至少设置3个采样点。

3、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2台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逸散同一种有害物质时,采样点应设置在逸散有害物质浓度大的设备附近的工作地点;逸散不同种有害物质时,将采样点设置在逸散待测有害物质设备的工作地点,采样点的数目参照②确定。

4、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1个采样点。

5、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10米设置1个采样点。

6、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休息室,至少设置1个采样点。

四、简述气相色谱的5个系统答: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记录系统五、简述粉尘浓度定点检测点的选择原则。

答:1、选择在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选择在劳动者经常操作和活动的工作地点。

2、有风流影响时,测尘点一般选择在工作地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处。

3、当需要了解粉尘危害的影响范围,搞清工作场所粉尘污染程度,阐明劳动者接触粉尘的情况时,可在粉尘发生源的不同方向、不同距离等处选择测尘点。

4、当对除尘通风装置等防护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时,可在除尘器的排尘口、密闭装置的内外及可能逸散粉尘的隙口附近逸散点等处选择测尘点。

六、试述滤膜的准备及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

答:(一)、准备过程的质量控制:1、称量前,将滤膜置于干燥器内干燥2h以上,2、称量时用镊子取下滤膜的衬纸,将滤膜通过除静电器出去静电,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并记录滤膜质量。

3、安装滤膜时,滤膜毛面应朝进气方向,滤膜放置应平整,不能有裂隙或褶皱。

4、用直径75mm的滤膜时,做成漏斗状装入采样夹。

(二)、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采样后,取出滤膜,将滤膜的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置于清洁容器内。

或将滤膜或滤膜夹取下,放入原来的滤膜盒中,室温下运输和保存。

携带运输过程中应防止粉尘脱落或二次污染。

七、简述PC-TWA检测结果的评价要点。

答:1、对于职业接触限值为PC-TWA的有害物质,必须进行TWA的采样和检测,当现场浓度有波动时,还须同时进行短时间接触浓度的采样和检测,计算超限倍数。

2、根据GBZ159的要求对职业接触限制为PC-TWA的有害物质进行采样和计算。

3、检测与评价报告应对不同工作岗位TWA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和计算,当采用个体采样方法对同一岗位多名接触人员进行检测或采用定点采样方法进行多次定点TWA采样检测时,检测结果应分别报告和判定。

CTWA≤PC-TWA的为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如波动过大,则要测量短时间接触浓度,计算超限倍数,超限倍数应符合要求。

八、简述噪声测量的注意事项。

答:1、测量前应根据仪器校正要求对测量仪器校正。

2、传声器应放置在劳动者工作时耳部的高度,站姿为1.50m,坐姿为1.10m。

3、传声器的指向为声源的方向。

4、测量仪器固定在三角架上,置于测点;若现场不适于放置三角架,可手持声级计,但应保持测试者与传声器的间距>0.5m。

5、测量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

工作场所风速超过3m/s时,传声器应戴风罩。

应尽量避免电磁场的干扰。

6、测量记录要完整。

全面。

7、测点的选择要准确。

九、试述TWA检测的四种方法答:1、全工作日一次采样检测;2、全工作日连续多次采样检测;3、全工作日不连续多次采样检测;4、短时间不连续多次采样检测。

十、简述采集空气样品的基本要求。

答:1、应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制对采样的要求。

2、应满足职业卫生评价对采样的要求。

3、应满足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对采样的要求。

4、在采样的同时应作对照试验,即将空气收集器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

5、采样时应避免有害物质直接飞溅入空气收集器内;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应避免被衣物等阻碍,用无泵型采样器采样时应避免风扇等直吹。

6、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采样时,应采用防爆型空气采样器。

7、采样过程中应保持采样流量稳定。

长时间采样时应记录采样前后的流量,计算式用流量均值。

8、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kPa和高于103.4kPa时,应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293PVo = V × —————× ————— (1)273 + t101.3式中:Vo —标准采样体积,L;V —采样体积,L;t —采样点的温度,℃;P —采样点的大气压,kPa9、在样品的采集、运输、保存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样品的污染。

10、采样时,采样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

11、采样时,应在专用的采样记录表上,边采样边记录。

十一、什么是标准采样体积,在什么条件下需要进行标准采样体积的换算,并写出其换算公式。

答:指在气温为20℃,大气压为101.3kPa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

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kPa和高于103.4kPa 时,应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293PVo = V × —————× ————— (1)273 + t101.3式中:Vo —标准采样体积,L;V —在温度为t℃,大气压为P时的采样体积,L;t —采样点的温度,℃;P —采样点的大气压,kPa十二、决定实验能力的关键是什么?答:1、人员、设备、环境、操作与方法的符合性2、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和操作熟练程度3、发现问题和纠偏的能力4、掌握和控制现行有效方法的能力5、方法的验证能力6、控制检测质量的能力7、测量溯源的可靠程度8、样品采取和制备的能力十三、在进行气相色谱测定时,进样后不出峰,请说出可能的原因。

1、电源断路,2、记录器输入线接错,3、没有载气流,4、汽化室温度太低,样品不能汽化,5、记录器失灵,6、注射器漏气或堵塞,7、进样口橡皮垫漏气,8、柱子连接松动,9、氢火焰检测器灭火,10、没有供给检测器电压。

十四、何谓采样效率?如何提高采样效率?采样效率是衡量采样方法的主要性能指标,好的采样方法必须有高的采样效率。

采样方法的采样效率指能够被采样仪器采集到的待测物的量,占通过该采样仪器空气中待测物总量的百分数。

提高采样效率的途径有:根据待测物的理化性质、毒物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正确选用吸收液或吸附剂当空气中毒物浓度高时,避免超过吸收液的吸收容量或吸附剂的吸附容量保持采样时流量的稳定。

十五、在生产性有害因素中,与化学因素相比,物理因素具有哪些特点?答:1、绝大多数自然存在,2、具有特定的物理参数,危害与否及程度均由参数决定,3、来源明确,4、空间分布不均匀,5、存在状态不同,有连续和脉冲之分,6、对人体的危害与物理参数不呈直线相关关系。

十六、如何理解PC-STEL?答案要点:1、PC-STEL是与PC-TWA相配套的短时间接触限值,可视为对PC-TWA的补充,两者须同时评价。

2、在遵守PC-TWA的前提下,短时间接触不引起:刺激作用、慢性或不可逆性损伤、麻醉程度足以导致事故率升高、影响逃生和降低工作效率。

3、即使当日的TWA符合要求时,短时间接触浓度也不应超过PC-STEL。

4、当日TWA不超过PC-TWA、PC-STEL超过PC-TWA而达到PC-STEL时,一次持续接触不超过15min,不超过4次/工作日,两次间隔时间>60min。

5、对制定PC-STEL的化学物质进行监测和评价时,应了解现场浓度波动情况,在浓度最高时采样。

十七、简述影响原子吸收分析结果的主要因素及结果。

答:1、以飞沫或粉尘的形式损失--偏低2、挥发引起的损失--偏低3、吸附引起的损失--偏低4、与容器反应引起的损失--偏低5、空白值引起的污染--偏高十八、在分光光度实验中,如何确定检测方法的检出限。

答:1、重复多次(至少六次)测定的试剂空白吸光度的三倍标准差处对应的待测物浓度或含量。

2、吸光度0.02处对应的待测物浓度或含量。

十九、试述气相色谱分析、分光光度实验、原子吸收分析对样品的要求、样品处理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答:样品要求:1、采样方法要正确,分清不同毒物的采样要求:采气袋、活性炭管、硅胶管及热解析管,不能用错采样管。

2、塞子要紧密。

3、标号要唯一。

4、要有现场空白。

5、不要过保质期。

样品处理:解吸方法要用对,气袋直接进样,固体吸附管用溶剂解吸及热解析。

质量控制:1、采气袋当天测定。

2、解吸液对测定不能有干扰。

3、测定结果如超出标准曲线范围应稀释。

4、热解析采气进气端安装在热解吸器的出气口。

5、标准曲线与样品同时测定。

6、每批固体吸附管应测定解吸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