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
高三地理一二轮精品资料: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doc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核心突破】1.地球的内部圈层2.地壳的物质循环内部圈层地壳由岩石组成的地球坚硬外壳地表至莫霍面之间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相对于其他内部圈层而言厚度很薄地幔介于地壳和地幔之间的圈层莫霍面至古登堡面之间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中有一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地核地球的核心部分古登堡面以下至地心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是液态3.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地质构造判断依据构造地貌实例形态岩层顺序地形成因褶皱背斜上拱中间老、两翼新山岩层上拱而成山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谷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而成谷岩层下弯而向斜下弯中问新、两翼老谷成谷山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成山断层地垒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于两侧上升块状山地庐山、泰山地堑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于侧下沉裂谷、凹陷地带东非大裂谷、汾河谷地、渭河平原4.地质构造的规律与意义(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
(2)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天然气密度小,分布于背斜顶部,水密度大,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3)利用向斜、背斜确定矿床位置:例如,岩层中吉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
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
(4)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
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雨水容易汇集.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6)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烈度会变大。
5.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地貌特点(1)不同的区域主导外力作用不同:①干旱地区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②湿润地区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③高山地区以冰川侵蚀作用为主;④沿海地以海浪侵蚀作用为主。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貌: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
高考地理主干知识梳理:地质作用与岩石圈物质循环
2021高考地理主干知识梳理:地质作用与岩石圈物质循环主干知识梳理一地质作用1.概念:引起岩石性质、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
2.类型: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其影响3.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三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主要表现形式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四岩石圈物质循环1.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1)主要的岩石类型A为侵入型岩浆岩,B为喷出型岩浆岩,C为沉积岩,D为变质岩。
(2)主要的地质作用①代表冷却凝固,②代表固结成岩作用,③代表变质作用,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
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四大意义(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形,塑造出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4)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跟踪练习一、选择题读下面两幅图,完成1-2题。
1.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A.侵蚀作用B.搬运作用C.溶蚀作用D.堆积作用2.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答案:1.AD2.AC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东部地区的地貌名称是( )A.冲积扇B.河漫滩C.河口三角洲D.侵蚀平原4.形成该地貌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和最显著的月份是( )A.沉积作用,1月B.搬运作用,4月C.沉积作用,7月D.搬运作用,10月答案:3.A 4.C“东方女神”“巨蟒出山”(如图甲)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该景观为花岗岩山岳地貌。
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形成图甲风景的岩石类型属于图乙中的( )A.AB.BC.CD.D6.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④—⑤—⑥B.②—③—④C.①—⑦—③D.③—④—⑤答案:5.A 6.C艾比湖位于准噶尔盆地海拔最低处,为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处。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1、岩石的分类: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2、地质作用表现: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图中①④分别代表:①冷却凝固作用;②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③变质作用;④重熔再生3、地质作用能量来源:①内力作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产生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产生地壳运动与构造地震等②外力作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重力能使大气、水和生物生变化,形成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地质构造的类型:(1)褶皱(背斜、向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2)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①地垒(地貌上为断块山)--华山、庐山、泰山;②地堑--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小结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
见下图(2)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
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法如煤、铁矿等.订计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时在向斜构造处。
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
(3)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的地烈度会变大(4)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
高三地理 核心专题突破复习课件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发生破裂
错动位移
两 体 显
大断层形成裂谷 或陡崖;断崖一 侧上升的岩块, 形成块状山地或 高地;另一侧相 对下降的岩块, 常形成谷地、低 地;在断裂带上 常形成沟谷、河 流
华山、 泰山、 庐山、 东非大 裂谷、 渭河平 原、 汾河谷 地
工程建设 如隧道通 过断层时, 必须加固; 水库、大 坝等选址 应避开断 层
解析:(1)由图可知,鹅卵石颗粒直径的大小约 为6.4cm,与之对应的河流流速为200cm/s。
(2)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搬运物质的沉积与 河流流速的快慢有密切的关系,颗粒大的、较 重的先沉积,颗粒小的、较轻的后沉积。
聚焦点一:热力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 热力环流 注意:(1)热力环流是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 其成因是水平方向的热量差异。
(1)判断近地面气温高低
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中等压面上凸),近地
等 面气温高;反之,气温低 压 面 (2)判断陆地与海洋,城市与郊区
的 应
冬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是海洋。
用 夏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是陆地
城市,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郊区,
近地面等压面上凸(高空下凹)
变式训练1:读北半球某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 (1)~(3)题。 (1)热岛效应形成了城、 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 为城郊环流,在近地面 的风又称为城郊风。A
风力沉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
积
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 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 高原的黄土)
点睛:岩层形成、变化与内外力作用
思路点拨:该题考查地质过程以及地貌对聚落形 成的影响。现实的地质过程应该是距今110万年前 ,依次形成了四个比较明显的沉积层,后来地层 受到挤压上升,形成向斜构造,并伴随断裂发生 ,沿断裂面左侧继续抬升明显,右侧相对较低区 域发育了河流,外力作用以下切侵蚀为主,由于 时间相对较长,形成侵蚀宽谷和阶地,在河漫滩 处伴随沉积。
第5讲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共32页文档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学海导航P22页
8.关于图中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O、Q均为背斜山
D
B.M、O、Q均为向斜山
C.M、O、Q均为断层山
D.M为背斜山,O为向斜山,Q为断层山
B 9.关于图中N、P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15.若图中所示水循环发生在亚欧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区,
C 则( )
A.甲环节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 B.通常用环节乙的数量表示水资源的丰歉 C.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与丙环节有关 D.目前人类可对丁环节施加显著影响
[2019·北京卷] 图6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 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D 16.图中( )
A.河流形成于距今2300万年前 B.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C.②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 D.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17.该聚落 A.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
B.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
C
C.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
地貌:地貌地表起伏的形态,如陆地上的山地、 平原、河谷、沙丘,海底的大陆架、大陆坡、 深海平原、海底山脉等。喀斯特地貌
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这样一类的
考点 主要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关系
学海导航P22
高考链接
10 (2019年.广东文综).研究发现,长江干流
江苏段河床在1985年前后平均冲淤状态发生了明
3.当地时间2019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地
区发生了里氏9级地震,引发了海啸和核泄漏危机。
右图是全球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日本的板块交界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
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 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讲 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
抓 主 干
研 考 点
强 专 项
提 能 力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
[考什么] 高频考点 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 态的影响 考情扫描 2011· 浙江文综 考向前瞻 1. 以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 内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态的 影响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
[特别关注] (1)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是不同的。地质构造主要有褶皱(向
斜、背斜)、断层(地垒、地堑)两大类;构造地貌类型多
样,可能是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高原、谷地、断 块山等。 (2)褶皱的岩层是连续的,断层的岩层是不连续的,并且有明 显的位移。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C.地壳下部 B.地壳上部 D.地幔
(
)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 化为 A.喷出岩 B.侵入岩 ( )
C.沉积岩
[考点定位]
D.变质岩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和岩石
圈物质循环。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指导
[名师精析]
第(1)题,图中山体岩石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岩
浆岩,形成岩浆岩的岩浆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故选
D。第(2)题,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会经过风化、侵蚀、搬 运、堆积、固结成岩等一系列外力作用转化为沉积岩。 [答案] (1)D (2)C
高考必考点6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高考必考知识点6-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喀斯特地貌区岩石类型属于图中的( )A .甲B .乙C .丙D .丁2、形成沙丘的地质过程属于( )A .①B .②C .③D .④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
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 )A .向斜谷B .背斜谷C .向斜山D .背斜山4、图中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断未知岩层应为( )A .页岩B .板岩C .石灰岩D .花岗岩5.下图1是“护送2008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 图片,图2是浙江“雁荡胜境”图片。
形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和雁荡山陡崖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考点精析——触及高考命题之魂地球表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地表形态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历年常考的知识点:1、 常以景观图片为载体,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因此注重对景观图的判读2、 以地表形态图为背景,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及发展的影响3、 以地质构造图为背景,考查地震、矿产开发、构造地貌、瀑布形成等4、 以示意图、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板块运动、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等。
A.风力侵蚀、流水堆积B.冰川堆积、流水侵蚀C.流水堆积、冰川侵蚀D.冰川侵蚀、风力沉积下面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形态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
读图回答6-7题。
6.甲图中河流()A.位于南半球,其流向为自北向南B.位于北半球,其流向为自南向北C.位于南半球,其流向为自南向北D.位于北半球,其流向为自北向南7.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湖泊水B.泉水涌出量最大的季节是冬季C.河谷处的地质构造是向斜D.湖泊为咸水湖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上课用一轮-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
岩浆岩
花岗岩:常见岩石,比重大,是良好的建筑材料。 玄武岩:比重小,有许多气孔,不宜做建筑材料。
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喷出:玄武岩
侵入:花岗岩
岩浆
喷出地表
侵入地壳上部
形成的岩浆岩物质来源是什么?在地球圈层中的位置?
形成条件
分布位置
喷 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 最初分布于地表
出 凝固而成
之上
侵 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 最初的分布位置 入 停留在地壳之中冷凝 在地壳较深处
片麻岩、大理 大理岩是优良 岩、石英岩、 的建材;石英
等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板岩
岩作工业用材
4、岩石的作用 1)三大类岩石都能够形成矿产资源 2)多是良好的建筑材料:
如石灰岩、花岗岩、大理岩 3)分布有十分重要的能源:
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4)沉积岩是地球历史的记录,是地质演化的资料,具有重要的科 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三)、地壳的物质循环 1、地质循环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 着大规模 的物质循环,即地质循环。
2、岩石的转化
风、流水等外力 作用将岩石碎屑 物由高处搬运到 低处沉积
岩浆岩 岩石风化碎屑
喷出型
高温高压变质
侵入型
沉积岩
变质岩
岩
重冷 熔凝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③
风化物 ②
⑩
⑧
C⑤
B⑥
A
⑦①
④
⑨
岩浆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岩石名称:
A 岩浆岩
,B 变质岩
,C 沉积岩 .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的名称:
①①冷却凝固 ,② ②⑧⑩风,化③作用
⑤,⑥④变质作用
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冲刺 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强化题根训练
"(备战高考)2014届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冲刺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强化题根训练 "一、三年高考概况1.题目难易适中,考生选择该专题得分率中等。
2.从考查内容看,经纬网图判读及应用考查较多。
3.题型比较灵活,选择、计算、分析等都有。
二、马年高考策略1.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
2.加强贴近高考的典型题训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三年高考回放1.地质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1)地壳的物质循环在地质循环中,地壳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
号码原物质地质作用生成物质①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岩浆岩②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沉积岩③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变质作用(温度、压力) 变质岩④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重熔再生作用岩浆(2)判读地壳物质循环各种变式图的技巧地壳物质循环在实际考题中有许多种变式图,如下所示:①岩浆是“岩石之本”,地壳物质循环起源于岩浆,终止于岩浆;而且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
②沉积岩与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
③三大类岩石都可以在地下重熔再生,形成岩浆,所以有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
(3)岩石新老关系的判断:①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②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③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1、岩石的分类: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2、地质作用表现: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图中①④分别代表:①冷却凝固作用;②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③变质作用;④重熔再生3、地质作用能量来源:①内力作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产生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产生地壳运动与构造地震等②外力作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重力能使大气、水和生物生变化,形成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地质构造的类型:(1)褶皱(背斜、向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2)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①地垒(地貌上为断块山)--华山、庐山、泰山;②地堑--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小结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
见下图(2)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
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法如煤、铁矿等.订计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时在向斜构造处。
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
(3)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的地烈度会变大(4)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06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形成与运动
冰川的形成
冰川是由降落在高山地区的雪经过反 复的压缩和变形,逐渐形成的。随着 时间的推移,积累的雪会逐渐压实成 冰,形成冰川的主体。
冰川的运动
冰川的运动是由地球的重力引起的。 冰川沿着斜坡向下运动,受到重力的 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冰川内部的摩擦 力影响。
冰川地貌的形成
03
02
影响地球气候和环境
地质循环过程中涉及的各种自然力量和外部因素,如火 山活动、板块运动、气候变化等,都会对地球的气候和 环境产生影响。
资源形成与利用
地质循环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矿产资源和化石燃料等,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通过地质循环也可以 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持。
02 地质作用概述
地震产生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岩浆活动、板块运动等原因 引起的地表震动。
地震波传播
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造成地表物体的振动和破 坏。
影响范围
地震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影 响社会经济发展。
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
建立预警系统
通过地震监测网络和数据分析 ,提前预测地震并发出预警,
为人员避难争取时间。
地壳运动的形式
• 地壳运动的形式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是指地壳块体在地球自转 、重力、和地球内部热能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相对于地球表面的水平位移; 垂直运动是指地壳块体相对于地球表面的垂直上升或下降。
• 地壳运动的形式主要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是指地壳块体在地球 自转、重力、和地球内部热能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相对于地球表面的水平位 移。这种运动形式表现为地壳的断裂、褶皱等现象,形成了山脉、高原和峡谷 等地形。垂直运动是指地壳块体相对于地球表面的垂直上升或下降。这种运动 形式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沉降,形成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形。地壳运动的 水平和垂直运动形式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复杂地形 和地貌。
2010年高考备考第二轮地理专题辅导第六讲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
第六讲 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考点透析一、地质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提示: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即是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二者是统一的,是地质循环的综合体现。
2.地质循环伴随着物质循环和能量的交换,是自然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中将地球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基础循环,是地表形态形成与变化的基础。
3.地质循环充分体现了内外力作用的关系:即时间上同时进行,空间上相互联系,在某时某地往往某一作用占优势。
4.地质循环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内力作用释放出的地球内能,二是促进外力作用进行的太阳辐射能。
二、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规律与技巧:判断背斜和向斜构造可依据以下两种方法方法一:依据岩层的弯曲形态判断。
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方法二: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
在岩层弯曲形态不明显的地质构造图中。
只要在水平方向上显示出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的是背斜,而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的是向斜。
(如图A 为背斜,B 为向斜)2.综合理解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1)判断地壳运动状况和受外力作用状况。
①褶皱——水平运动;②断层——升降运动;③岩层破碎或缺失部分——侵蚀作用;④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此处有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可能有过下降运动。
(2)指导人们的找矿行为①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
②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③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为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
④利用断层找水、找泉。
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3.为人类工程建设的合理选址提供依据(1)工程建设选址应避开断层,以保证工程建设安全。
高考地理考前冲刺记忆3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3.外力作用与地貌 (1)流水作用:流水侵蚀常形成瀑布、峡谷等地貌;流水堆积常形成山麓冲积扇、河 漫滩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等地貌。 (2)风力作用:风力侵蚀常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地貌;风力堆积常形成沙丘、 沙垄等地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岩层中心老、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
两翼新
有时成谷
被侵蚀成谷地
一般成谷 岩层向下弯曲
岩层中心新、
向斜槽部受挤压,
两翼老
有时成山 岩层不易被侵蚀反
而成山岭
地垒
断 层
地堑
续表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 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泰山、华 山、峨眉山万佛顶、庐山等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 形成凹陷地带、构造盆地或谷地, 如东非大裂谷、吐鲁番盆地、渭河 平原、汾河谷地等
风化、侵蚀、搬运、堆 外力作用 太阳辐射能、重力能
积等
使地表趋于平坦
①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 相互关系 ②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
③内力作用对地表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2.地质构造及对地貌的影响
类型
从形态上看
背斜
褶 皱
向斜
从岩层新老关 对地貌的
系上看
影响
原因
一般成山 岩层向上拱起
3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一、地壳物质循环
1.三类岩石:A变质岩,B沉积岩,C岩浆岩。 2.四种作用:①冷却凝固,②外力作用,③变质作用,④重熔再生。
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内外力作用的比较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变质作用
地球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一、地壳物质循环1.三类岩石:A ,B ,C 。
2.四种作用:①,②,③。
④。
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内外力作用的比较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地球部、、使地表变得外力作用太阳、、、等使地表趋于相互关系①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②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③内力作用对地表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2.地质构造及对地貌的影响类型从形态上看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对地貌的影响原因褶皱背斜岩层老、新一般成有时成岩层向上拱起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岩层老、新一般成岩层向下弯曲有时成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断层地垒两条断层之间 上升, 下降,形成 ,如泰山、华山、峨眉山万佛顶、庐山等地堑两条断层之间 下降, 上升,形成 ,如东非大裂谷、吐鲁番盆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3.外力作用与地貌形式: 、 、 、等(1)流水作用:流水侵蚀常形成、 等地貌;流水堆积常形成 、 和 等地貌。
(2)风力作用:风力侵蚀常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地貌;风力堆积常形成 等地貌。
1.岩石圈就是指地壳。
( ) 2.风力作用包括风化作用。
( )3.向斜成山与背斜成谷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 ) 4.背斜不一定形成山地。
( ) 5.断层就是岩石的断裂。
( )6.平原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 ) 7.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
( )8.板块挤压形成了山脉,板块张裂形成了海沟。
( )地壳物质循环8.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与②处岩石相接触,使②处岩石变质B .②处岩石因高温、高压而形成C .③处岩石埋藏较浅,易变质D .④处岩石具有气孔构造(2)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分析,正确的是()A.褶皱的形成晚于断层B.水平岩层的形成晚于倾斜岩层C.沉积物的形成早于喷出岩D.岩浆岩的形成早于沉积岩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9.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
高三复习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pptx
(1)下列有关图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a处为向斜,b B.abcd C.abcd D.c (2)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A. B. C.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解析 (1)根据岩层的弯曲状态可以判断,岩层受水 平挤压力作用,a处为背斜,b处为向斜,A错C对;
答案 10.C 11.D 下面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
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形态的形成与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12~13题。
第27页/共38页
第28页/共38页
12.甲图中河流
()
A.
B.
C.
D.位于北半球,其流向为自北向南
13.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9页/共38页
类型2 地质作用与地貌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 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 。 (2)甲处的地质构造为 向斜 ;地貌类型为 山地 ,其形 成原因是 向斜的槽部物质坚实不易受到侵蚀,形 成山地 。
第10页/共38页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 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 丙 地,理由是 岩层为拱形,结构稳定,不易积水 。 (4)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第6页/共38页
沉积岩 变质岩
地表岩石在外 力作用下受到 破坏变成碎屑 物质,被搬运 到低处沉积、 固结而成岩石
岩石受地壳运 动、岩浆活动 等影响,在一 定的温度、压 力条件下,使 原来的成分、 结构发生改变 而成新岩石
石灰岩是建筑材
料和化工原料,
层理构造、 钾盐是化工原料;
最新高考地理总复习5考点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教学设计
高考考点第五讲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2011·潍坊模拟)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喀斯特地貌区岩石类型属于图中的( )A.甲B.乙.丙D.丁2.形成沙丘的地质过程属于( )A.① B.②.③ D.④解析:第1题,喀斯特地貌是在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的基础上发育的,这种岩石属于沉积岩,对应图中的甲;图中的乙为变质岩、丙为岩浆、丁为岩浆岩。
第2题,根据物质循环图可知,①表示冷凝作用、②表示外力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重熔再生作用;沙丘是在风力堆积作用下形成的,对应②。
答案:1A 2B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
据此回答3~5题。
3.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B.崇明岛的形成.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的形成D.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4.下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挟带的粉砂、尘土堆积而成的B.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河流侵蚀下切形成的.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蚀地貌5.决定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下沉幅度大,河流挟带的泥沙多B.冰川侵蚀作用.成土过程时间过长D.风力搬运能力强解析:第3题,路南石林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崇明岛是流水沉积作用;大堡礁是珊瑚虫骨骼沉积;以上都属外力作用的结果。
第4题,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积地貌。
第5题,华北平原属冲积平原,土层深厚是地壳下沉幅度大,泥沙沉积多造成的。
答案:3D 4D 5A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6.图示①、②、③、④处中,最适宜建水库大坝的是( )A.①处 B.②处.③处D.④处7.甲地区的构造地貌属( )A.向斜谷地B.背斜谷地.向斜山岭D.背斜山岭8.图示景观图片中,能代表甲地区典型地貌景观的是( )A.① B.②.③ D.④解析:第6题,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状况①处位于峡谷口,内为一盆地,利于蓄水。
【优化方案】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攻略 第三部分 考前第12天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课件 新人教
点击3: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使 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 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 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如下图:
第三部分·考前给力13天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02022/1/102022/1/101/10/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02022/1/10January 10,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02022/1/102022/1/102022/1/10
考前第12天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主干知识点点记
一、岩石圈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 即三类岩石的转化过程。岩石按成因分为三类: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二、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中。 板块内部稳定,边界活跃,张裂形成裂谷、海洋 和洋中脊,碰撞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和褶 皱山系 。
受外力作用背斜容易成谷,向斜容易成山,这 被称为“逆地形”或“地形倒置”;但判断背斜或 向斜最根本的方法是比较岩层的新老关系,背 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反 之。不管是原始形态,还是“地形倒置”,上述 岩层新老关系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A ) D.⑥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来自地幔的③表示岩浆,它冷
却以后会凝固成岩浆岩(图中的②),已生成的岩浆岩
可能经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图中的④),也可能先经
过外力作用的风化与侵蚀(图中的①),然后经沉积作
用(图中的⑥)变成沉积岩(图中的⑤)。在上述各序号
中,表示岩浆岩的②中能找到金属内生矿,表示沉积
学案10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核心点一 地壳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 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三类岩石及岩浆的相互转化关系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岩浆活动、外力作用、变
(2)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3) (4) (5)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再生成岩浆,回到地球 内部。 核心点二 板块边界与地貌 生长边界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消亡边界位于板块挤压碰 撞地带,又因相互挤压碰撞的两个板块的性质不同 而不同: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常形成海岸
地质构造的意义 (1) (2)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天然气密 度小,分布于背斜顶部,水密度大,分布于底部,中间
域调水,修建水库,植树造林,平整土地 (至少说 出两个)。
解析 该题考查了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图中 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是内力挤压作用的结果,甲 处岩层向下弯曲,其地质构造为向斜,但在地貌类型 上属于山地;随着交通的发展,各种交通线的选址对 地质条件的要求日益增高,本题应从工程量、造价、 安全性等方面考虑隧道的选址;水循环能够给人类带 来大量的水资源,目前人类活动主要影响水循环环节 中的地表径流,常见的措施有:通过修建水库改变地 表径流的季节变化;通过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
( A)
(2)从地质条件看,下列各处可能形成的相应矿床是
A.①——天然气
B.②——
(D )
C.③——大理石
D.⑥——石油
解析 (1)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①处是石灰岩层,它
属于沉积岩;②处是由岩浆活动所形成的岩浆岩,但
它未喷出地表,为侵入岩;④处岩石受高温岩浆的影
响,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⑤处岩浆喷出了地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 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 丙 地,理由是 岩层为拱形,结构稳定,不易积水 。 (4)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D ) 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
B. C.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5)图中①②③三个水循环的环节中,目前人类活动 能够对其施加影响的环节是 ① ,具体的措施有 跨流
表,经过冷凝作用形成了喷出型岩浆岩。(2)读图可知,
①处岩层向下弯曲,不可能有天然气;②处是岩浆冷
却形成的岩浆岩,不可能形成煤炭;④处石灰岩经高
温变质,形成了大理石;⑥处为一个背斜,这是较好
的储油构造,可能有石油分布。
类型2 地质作用与地貌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 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 。 (2)甲处的地质构造为 向斜 ;地貌类型为 山地 ,其形 成原因是 向斜的槽部物质坚实不易受到侵蚀,形 成山地 。
石
源
岩石受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等影响, 在一定的温度、 变质岩 压力条件下,使 片理构造 原来的成分、结 构发生改变而成 新岩石
大理岩是建筑材 料;铁矿是钢铁 工业重要原料
变式练习1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分析判断 (1)~(2)题。
(1)有关图示各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沉积岩 B.②—— C.④——侵入岩 D.⑤——岩浆
山脉或岛弧,如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侧的岛弧链;大 陆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常形成巨大的高原、山脉, 如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
核心点三 地质构造与地貌
地质 构造
判断依据 形态 岩层
顺序
对地貌影响Biblioteka 地 形成因实例
山
褶 皱
背 斜
上拱
中心 老两 翼新
谷
岩层上拱 而形成山
顶部受张 力,易被 侵蚀而成 谷
科迪勒拉山 系、阿尔卑 斯—喜马拉 雅山系
用下,沿地壳薄弱地 粒细小,有
出
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 的有流纹或
岩
岩石
气孔
花岗岩是 坚固、美 观的建筑 材料;多 种金属矿 是工业生 产的原料
地表岩石在外力
石灰岩是建筑材
作用下受到破坏
料和化工原料,
沉积岩
变成碎屑物质, 层理构造、 钾盐是化工原料;
被搬运到低处沉 化石
煤、石油是当前
积、固结而成岩
世界最重要的能
风积地貌、流水沉积地貌与冰川沉积地貌有很大区别。 风力和流水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随 动力减弱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形成砾 石、砂、粉砂、黏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的沉积物,具有 分选性和磨圆性。冰川沉积作用在冰川融化时才能发生, 它的沉积物质颗粒大小混杂,常杂乱地堆积在一起,不
对风积地貌中的沙丘,往往根据沙丘的陡坡和缓坡来 判断当地的盛行风向,并经常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 密切联系在一起。
岩的⑤中能找到油气等外生矿。黄土高原是由风力的
沉积作用形成的,对应于序号⑥;而黄土高原千沟万
壑的地表形态则是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对应
于序号①。
三类岩石的比较
类型
形成
特点
有用成分 举例
喷 地下岩浆在内压力作 矿物结晶颗
入 用下,侵入地壳上部, 粒较大
岩 岩 冷却凝固而成岩石
浆
岩 喷 地下岩浆在内压力作 矿物结晶颗
褶被
向 斜
下 弯
中心新 两翼老
谷
岩层下弯而 形成谷
科迪勒拉山系、
阿尔卑斯—喜 槽部受挤压, 马拉雅山系
山 不易被侵蚀
而成山
地 垒
断层
地 堑
两条断层之 间的岩块相 对于两侧上 升
两条断层之 间的岩块相 对于两侧下 降
块状山地 裂谷、凹陷地带
庐山、泰山
东非大裂谷、 汾河谷地
核心点四 外力作用形成的几种地貌的区别 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 岩五种形式,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是侵蚀地貌和
类型1 地壳物质循环
下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模式,图中序号表示
沉积作用、风化与侵蚀作用、变
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岩浆。
据图完成(1)~(2)
(1) 图中分别能找到金属内生
矿、油气等外生矿的岩石是( BD)
A.①
B.②
C.④
D.
(2)图中能分别反映黄土高原地貌形成及变化的序号
是(双选)
A.①
B.②
C.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