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基坑工程监测开题报告
基坑开题报告终极版【范本模板】
![基坑开题报告终极版【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e54032505087632301212cb.png)
基坑设计意义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发展很快,因建设需要基础越做越深,其支护结构难度也越来越大,基坑支护已经成为高层建筑中的难点和重点。基坑支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和造价,基坑支护处理不好,后果相当严重;基坑支护处理得好,不仅使工程安全可靠,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基坑支护的方法和优化设计,对加快基本建设速度,节约投资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长节,尹振宇,深基坑围护设计与实例解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郑刚,焦莹,深基坑工程:设计理论及工程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刘国彬,王卫东,基坑工程手册(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姜晨光,基坑工程理论与实践,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5]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深基坑支护技术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论文阶段完成日期
文献调研完成日期
2015。3。13
论文实验完成日期
2015。5。28
撰写论文完成日期
2015.6。9
评议答辩完成日期
2015.6。15
指
导
教
师
评
语
导师签名:年月日
教
研
室
意
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学院
意见
通过开题( )
开题不通过()
教学院长签名:年月日
注:1、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可对该表格进行适当的修改。
[14] Braja M.Das.Principles of foundation engineering[M]。PWS—KENT Publishing Company,1990。
深基坑现场实测分析及数值模拟的开题报告
![深基坑现场实测分析及数值模拟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335cee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2.png)
深基坑现场实测分析及数值模拟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深基坑工程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
深基坑的施工需要利用退土模拟地基内力布局、埋管布置、设备布置等并验证这些方案是否合理,同时考虑地震及其它自然现象对工程造成的影响,因此,基于数值模拟技术对深基坑施工现场进行实测分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结合实测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深基坑现场进行研究。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深基坑施工方案及退土方案,对施工周期和现场布局进行计划。
2.采用实际调查方法测量深基坑工程现场的地基变形、应力变化等参数,以实测数据作为数值模拟的参考输入参数。
3.利用ANSYS等计算机分析工具进行深基坑工程墙体施工过程的有限元分析,通过分析计算数据得出相应的变形和应力值。
4.结合实测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对施工方案及其结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方案,优化施工过程。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深基坑施工现场的实测与分析,对于构建更加有效的施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可见其研究意义:1.能够在现场测量中获取实际的数据,为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做出实际的计划。
2.能够通过数字模拟对深基坑工程墙体施工过程进行分析,为施工做出更加精确的预测。
3.能够将实测数据与计算模拟数据进行结合并通过对比验证模拟模型的准确性。
4.对数字模拟技术在深基坑工程的应用开展探讨,并为未来深基坑施工提供参考。
四、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采用实测分析与计算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来探讨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情况。
首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其施工方案和退土方案。
其次,通过实测方法对深基坑工程现场进行地基变形、应力变化等参数的测量。
然后,在计算模拟中利用ATNSYS等模拟工具对施工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墙壁的变形和应力值。
最后,将实测数据与计算模拟数据进行结合,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为深基坑施工提供参考。
建筑深基坑工程【开题报告】
![建筑深基坑工程【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b69e55c16fc700abb68fcb7.png)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土木工程建筑深基坑工程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选题的背景建筑基坑工程是岩土工程的一部分,而岩土工程是近40年来在一些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一个相对独立于土木工程的专业性技术领域。
在工程实践推动下,岩土工程在学术上亦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
在我国岩土工程技术早已存在,源远流长。
但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工程技术行业以及新的学科是近20年间的事,是执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岩土工程体制改革与建设的结果。
建筑基坑工程是指建筑物或构筑物地下部分施工时,需开挖基坑,进行施工降水和基坑周边的围挡,同时要对基坑四周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进行监测和维护,确保正常、安全施工的一项综合性工程,其内容包括勘探、设计、施工、环境监测和信息反馈等工程内容。
基坑工程的服务工作面几乎涉及所有土木工程领域,如建工、水利、港口、路桥、市政、地下工程以及近海工程等工程领域。
建筑基坑工程是地下基础施工中内容丰富而富于变化的领域。
工程界已越来越认识到建筑基坑工程是一项风险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型学科,它涉及到工程地质、土力学、基础工程、结构力学、原位测试技术、施工技术、土与结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岩土工程等多学科问题。
基坑工程大多是临时性工程,工程经费限制很紧,而影响基坑工程的因素又很多,例如,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具体工程要求、天气变化的影响、施工顺序及管理、场地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可以说它又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建筑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既要保证整个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又要控制结构和其周围土体的变形,以保证周围环境(相邻建筑及地下公共设施等)的安全,在安全前提下,设计要合理,又能节约造价、方便施工、缩短工期,要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水平,必须正确选择土压力、计算方法和参数,选择合理的支护结构体系,同时还要有丰富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教训。
此外,我国的行业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与不少省市的地方性基坑工程技术规程也已相继颁布执行,可作为建筑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基坑工程监测开题报告(可编辑修改word版)
![基坑工程监测开题报告(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e7960ca1c7aa00b42acb59.png)
ft 东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坑工程的综合监测学院名称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填表时间:年 5 月 6 日填表说明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 A4 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 8 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 2 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结合基坑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沉降变形,本文较全面的总结了基坑监测技术的发展、监测布设的原则、监测内容、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变性分析预报及预警以及结合基坑周围建筑物的沉降变形观测,本文较全面总结了基坑周围建筑物变形监测的监测布设原则、监测内容、变形监测的方法等内容。
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我国的深基坑工程研究是20 世纪80 年代末开始逐渐涉及深入的,经过近30 年的发展,基坑工程监测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一是监测方法及仪器本身的进步。
二是监测内容的不断扩大与完善。
近几年来,国内工程界对于基坑监测的技术和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有关基坑安全监测的文章也呈现增多的趋势。
特别是在信息化施工和基坑的时空效应研究规律方面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侯学渊和刘建航参考新奥法隧道施工面时空效应理论和上海大量软土基坑卖跌而提出的时室敦应法,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王正晓,刘保信结合具体工程对某基坑支护工程及周围建筑监测的技术方法产生变形及突变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从而说明在大型建筑施工过程中变形监测的意义。
胡友健,李梅应用深基坑工程监测数据处理与预测报警系统对深基坑的监测数据实施数据库管理,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变形预测模型,采用若干定性和定量指标进行深基坑工程极限状态的分析判别与险情预报。
基坑工程监测报告完整优秀版
![基坑工程监测报告完整优秀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21206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7.png)
基坑工程监测报告完整优秀版简介
本报告是对于基坑工程的监测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与评价的报告。
我们本次监测共计检测了 10 个点位,主要监测内容包括地表
沉降、水位变化、地下管线位移。
检测结果
地表沉降
在本次监测中,我们检测到基坑工程周边地表存在一定程度的
沉降现象。
其中,最大沉降量出现在监测点Q1 处,达到了4.5cm。
我们推测这可能与地下水位变化及土层结构有关。
水位变化
在本次监测中,我们检测到监测点 P1 处水位上升较为明显,
其中最高上升了2.3m。
经分析,这可能与周围地下管线施工有关。
地下管线位移
在本次监测中,我们检测到地下管线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一定
程度的位移。
其中,最大位移出现在监测点G1 处,达到了1.5cm。
我们认为这可能是施工过程中挖掘和填埋不当造成的。
综合评价
通过本次监测,我们对基坑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评估。
我们发现,尽管地表沉降、水位变化和地下管线位移等问题存在,
但这些问题都在可控范围内。
我们向施工方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
施工方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并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施
工和顺利进行。
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开题报告
![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882503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6.png)
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日益紧张,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基坑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基坑工程是指为支撑地面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及管线等,在地面下开挖形成的基坑内进行土方开挖、支护、降水等施工过程。
基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对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面临着土体稳定性、地下水控制、周边环境保护等诸多难题。
如何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高效、质量达标,是当前我国基坑工程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课题旨在系统研究基坑工程施工技术,为基坑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 研究目标(1)分析基坑工程的特点及施工难点,总结基坑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
(2)探讨基坑工程中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选型及施工工艺。
(3)研究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地下水控制技术,提高降水效果,降低施工风险。
(4)分析基坑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5)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验证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性。
2. 研究内容(1)基坑工程特点及施工难点分析通过对基坑工程的定义、分类及特点进行梳理,分析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面临的难点,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2)支护结构设计方法、选型及施工工艺研究支护结构是保证基坑工程安全的关键,本部分将研究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选型及施工工艺,以提高基坑工程的稳定性。
(3)地下水控制技术研究地下水是影响基坑工程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部分将探讨地下水控制技术,包括降水方法、降水设备选型、降水效果评估等,为基坑工程施工提供有效的水位控制手段。
(4)周边环境保护措施研究基坑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本部分将分析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工程案例分析与验证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基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验证,总结经验教训,为基坑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收集国内外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现有技术优缺点。
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开题报告
![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9a0118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3.png)
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基坑工程是指在地表以下或地表以下和地表同时进行的地下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基坑工程施工具有很高的风险,如果不加以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和管理,容易造成严重的事故和质量问题。
因此,对于基坑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针对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基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三、研究内容1. 基坑工程施工的一般要求:综述基坑工程施工的一般要求,包括施工的基本原则、安全要求、质量要求等。
2. 基坑支护工程的技术方案:对于基坑支护工程的技术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支护结构的选取、支护材料的选择、支护方法的确定等。
3. 基坑排水工程的技术方案:对于基坑排水工程的技术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排水系统的设计、排水设备的选择、排水管道的布置等。
4. 基坑降水工程的技术方案:对于基坑降水工程的技术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包括降水设备的选择、降水方法的确定、降水参数的计算等。
5. 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技术方案:对于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技术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设备的选择、施工工艺的优化等。
6. 基坑开挖工程的技术方案:对于基坑开挖工程的技术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开挖方法的选择、开挖顺序的确定、开挖参数的计算等。
四、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对基坑工程施工的一般要求和技术方案进行梳理和总结;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和比较,找出不同支护、排水、降水、开挖等工程的优缺点;通过实地调研,了解目前基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为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五、预期成果本次研究将通过对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基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开题报告-基坑设计
![开题报告-基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0a9691eefdc8d376ee32d1.png)
开题报告-基坑设计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用地日益减少,并且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有限的城市地面空间己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和工作需要,使得我们更多地向高度上寻找发展空间。
目前,各类地下工程诸如越江隧道、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街道、地下医院、地下仓库、地下民防工事及包括地下车道的高架、立交交通网已到处可见。
国外著名的地下工程有法国巴黎的中央商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与采矿工程系的办公大楼和实验室,日本东京八重洲的地下街等。
这些工程的共同特点之一是都需进行大规模地下开挖,其中主要手段之一是基坑工程施工。
20世纪是地上工程发展的世纪,而21世纪则是地下工程的世纪。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理论的日趋建立与成熟,地下工程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特别是在近10年中,基坑工程工程发展步伐更是加快。
例如天津和黄地铁广场工程建筑物总高度240.6m,建筑面积32.52万平方米,是天津市南京路沿线上的地标建筑。
基坑开挖长度为180m,宽90m,深度20m。
该工程基坑支护形式采用地下连续墙,与结构楼板内连接。
连续墙施工厚度为1000mm,施工深度为34.4m,施工长度567.987m,共98槽。
轨道交通亦庄线肖村桥车站基坑开挖深度16.7m,基坑长192.4,宽19.7,总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
国外深基坑工程多采用地下连续墙,其技术成熟可靠,能挡土阻水,并可作为永久性承重结构,其厚度1.0m-1.5m,深40m-50m。
意大利成功研制出一种碾磨机,叫Romill依靠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对施工过程实时反馈并指导施工。
同时利用废土处理技术实现文明施工。
国外注重对施工过程实时监测,利用电脑数据采集系统跟踪反馈相关技术参数变化,不断完善设计或施工方案。
近年来,复合锚喷支护、SMW工法、双(多)排桩、围筒支护、高压喷射注浆法等都有了弥足发展。
基坑开题报告
![基坑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8336a5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5.png)
基坑开题报告基坑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基坑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本次开题报告将围绕基坑工程的施工过程、技术要点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提高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基坑工程施工效率: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优化的施工工艺,提高基坑工程的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2. 保证基坑工程的质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基坑工程的质量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
3. 加强基坑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方案,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基坑工程的施工过程安全可控。
三、项目内容1.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基坑工程施工方案,包括基坑开挖、支护、排水等工序的具体安排和操作流程。
2. 基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讨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如基坑开挖时的土方回填与压实、支护结构的选择与安装等,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3. 基坑工程的安全管理:介绍基坑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监督、应急预案的制定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可控。
4. 基坑工程的质量控制:阐述基坑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包括施工材料的选择与检验、施工工艺的控制、施工质量的检查与验收等,以保证基坑工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
四、项目计划1. 项目启动阶段: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工作安排,明确各项任务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确保项目顺利启动。
2. 资料搜集和整理:收集相关的基坑工程施工资料和技术规范,对其进行整理和归档,为后续的研究和分析提供基础。
3. 技术研究和分析:对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和分析,探索最佳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4. 安全管理方案制定: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基坑工程的安全管理方案,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5. 质量控制方案制定:结合设计要求和规范,制定基坑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案,明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
某工程软土地基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变形监测及应对措施的开题报告
![某工程软土地基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变形监测及应对措施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a70e11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2.png)
某工程软土地基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变形监测及应对措施的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与意义分析地基软土在大型工程建设中是常见的让人头疼的问题。
而软土地基工程中的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对工程结构的安全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进行变形监测及应对措施的研究对于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某工程为例,该工程位于某城市主干道旁边,工程共有5个施工区,施工区土壤属于疏松软土,孔隙比较大,压缩性比较强,工作面面积较大,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进行系统的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变形监测。
为此,本文拟对该工程的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变形监测及应对措施进行研究,力求为该工程的安全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前期背景调查1. 工程介绍与背景:该工程位于某市主干道旁,土壤为疏松软土,施工区域划分为5个,每个施工区域的工作面积较大,需要进行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
2. 前期调研:对于该工程,前期已经进行了地质条件、工程性质、施工条件等方面的调研,了解了该工程的土层情况、地下水位、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
3. 研究问题:通过前期调研,本研究确定了以下几个问题:(1)如何进行土方开挖破坏深度的预测?(2)如何进行基坑支护工程方案的优化设计?(3)如何进行基坑变形监测?(4)如何进行基坑变形应对措施的研究?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土方开挖破坏深度预测的研究(1)研究背景和意义:对于土方开挖,在合理预测土壤破坏深度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开挖方式和方案,是保证工程安全的重要保障。
(2)研究方法:结合实验室模拟与现场勘探,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数值模型,模拟土体在各个方面的破坏机理。
基于该数值模型进行土方开挖深度预测,并提出合适的方案与措施。
2. 基坑支护方案优化设计研究(1)研究背景和意义: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基坑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而当前基坑支护方案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方案缺乏合理性、设计思路不够成熟等。
【VIP专享】李武改基坑监测开题报告
![【VIP专享】李武改基坑监测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b3d3293c281e53a5802fffe.png)
研究目的和意义1.靠现场监测基坑的设计强度,为今后降低工程成本指标提供设计依据。
2.可及时了解施工环境——地下土层、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地面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所受的影响及影响程度。
3.可及时发现和预报险情的发生及险情的发展程度,及时采取安全补救措施。
4.检验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做好信息化施工。
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参数。
5.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
6.积累工程经验,为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整体水平提供依据。
伴随着我国城市工程建设事业得以迅猛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城市土地的使用价格愈来愈高。
故本着提高土地的开发利用率和为城市人口提供足够的居住空间的角度出发,众多无以计数的高层超高层建(构)筑物、地铁工程、大型管道工程等应运而生。
为了保证此类建筑的抗震抗压抗风等的结构要求、确保工程安全,基坑工程由原本的浅基坑向着深基坑逐步演变,甚至于向着超深、超大方向发展。
因基坑设计理论还不够全面、地表地层的变异以及众多不可预计的复杂问题的出现,由深基坑工程所导致人身财产有所损失的事故时有发生,基坑安全问题俨然已成为我国工程建设事业当中最值得重视的方面之一。
有关专家通过对我国大量基坑工程事故的详细统计调查发现,任何一起基坑事故无一例外地与监测不力或险情预报不准确有关。
[1]故此,如若能够在基坑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开展全面系统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预案措施,即可有效地避免或者降低财产安全等方面的损失。
基坑工程监测有着无可厚非的重要作用,它不仅仅是信息化施工得以实现、避免降低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使设计理论方法得到完善发展、工程施工水平得到提升的关键途径之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现在的基坑监测主要还停留在人工阶段,即一定频率的对基坑工程现场采集数据,进行内业处理,然后提供纸质或者电子的数据报告,在国外,已有使用监测机器人和一系列传感器组成的自动监测系统,实现自动化建模、图形图像处理及模型渲染等功能。
深基坑变形监测与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
![深基坑变形监测与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14a60d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a.png)
深基坑变形监测与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深基坑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法,它是在土壤或岩石中挖掘出来的垂直壁面结构工程。
深基坑的开挖过程中,常常会引起周围土体的变形和沉降,严重时可能造成地面塌陷或者斜坡滑动等安全事故。
因此,对深基坑的变形监测与分析成为了保障施工安全的一个关键环节。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1)研究深基坑变形监测的方法和技术,包括传统和现代的监测方式和监测仪器;2)建立深基坑变形监测体系,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沉降及变形速率等进行实时监测,提高施工安全性;3)分析深基坑开挖及支护过程中土体的变形与沉降规律,探究影响深基坑变形的因素,为深基坑施工提供可靠性策略。
三、研究内容及步骤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及步骤:1. 深基坑变形监测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包括传统的监测方式,如位移计、钢管法等,以及现代的监测技术,如激光扫描仪、全站仪、GNSS等,并对不同的监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确立合适的监测方式和方案。
2. 基于数码化管理的深基坑变形监测体系建立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深基坑变形监测体系,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建立完善的监测数据管理平台。
3. 深基坑变形规律分析对深基坑在开挖、支护和复原过程中的变形及沉降进行实时监测,获取数据,分析其规律和变化趋势,从而得出变形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4. 变形控制策略研究根据深基坑变形监测结果,对其变形进行控制和调控,并提出相应的变形控制策略。
四、预期成果1. 深基坑变形监测的方法和技术研究成果,包括传统的监测方式和现代的监测技术,以及最优的监测方案。
2. 基于数码化管理的深基坑变形监测体系,建立信息化的监测数据管理平台,提高监测数据管理效率。
3. 深基坑变形规律分析成果,包括深基坑变形的规律和变化趋势等内容,为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4. 变形控制策略成果,根据深基坑变形监测结果,提出可行的变形控制策略,确保施工安全性。
五、研究方案(详见附件)。
基坑工程开题报告
![基坑工程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d53d0b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8.png)
基坑工程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该表格由学生独立完成)建议填写以下内容:1.简述课题的作用、意义,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尚待研究的问题。
2.重点介绍完成任务的可能思路和方案;3.需要的主要仪器和设备等;4.主要参考文献。
1、课题的作用和意义,及研究现状1.1 作用和意义基坑工程是一个古老而具有时代特点的岩土工程课题,放坡开挖和简易木桩围护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工程建设突飞猛进,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睃迅速发展,促进了建靳斟学技术的进步和施工技术、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更新与发展。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建筑基础都必须满足地下埋深嵌固的要求。
建筑高度越高,其埋置深度也就越深,对基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
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施工、监测技术是近年来经常遇到的技术难题。
深基坑支护不仅要求确保边坡的稳定,而且要满足变形控制要求,保证基坑内正常作业安全,而且要防止基坑及坑外土体移动,保证基坑附近建筑物、道路、管线的正常运行。
尤其是在闹市区,场地十分狭窄,无法放坡。
如今支护结构日臻完善,出现了许多新的支护结构形式与稳定边坡的方法,为了降低工程成本,减少土方工程量和对周边建筑的影响,绝大多数高层建筑都采用垂直开挖。
这样给挡土支护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采用大直径灌注桩加土层锚杆的挡土支护技术以及土钉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开挖工程中广泛应用,且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十分可观]1[。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基坑支护是地下工程施工中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课题,又是一个综合性的岩土工程难题,既涉及土力学中典型的强度与稳定问题,还涉及土与支护结构的共同作用。
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及其对策的研究,是随着土力学理论、分析技术、测试仪器以及施工机械、施工技术的进步而逐步完善的。
最早提出的分析方法是预估挖方稳定程度和支撑荷载大小的总应力法,随后提出了基坑底板隆起的分析方法,对基坑底板的隆起进行安全分析,并开始尝试在基坑的开挖中使用仪器对基坑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
进入20 世纪80 年代,我国逐渐在广州、上海等大型城市涉入深基坑设计与施工领域,并在广州地区的第一个深基坑支护工程率先使用了信息化施工方法。
基坑工程施工开题报告
![基坑工程施工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c59ea8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1.png)
题目:基坑工程施工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普遍,基坑工程成为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基坑工程涉及到土力学、岩土工程、结构工程等多个领域,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如地质条件、周围环境、施工技术等,这些都给基坑工程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因此,对基坑工程施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二、研究内容及目标本课题旨在对基坑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基坑深度、周边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结构形式,并进行设计计算。
2. 基坑降水技术:研究不同类型的降水方法及其适用条件,探讨降水效果的评估指标,为基坑降水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3. 基坑土方开挖技术:分析影响基坑土方开挖效率和安全的关键因素,探讨合理的开挖顺序、开挖深度和施工工艺。
4. 基坑监测技术:研究基坑监测的方法、监测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为实时掌握基坑工程状态提供技术支持。
5. 基坑施工安全控制:分析基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基坑工程施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
2. 理论分析:基于土力学、岩土工程等相关理论,对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理论分析。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基坑工程案例,分析其施工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4. 数值模拟:利用数值分析软件,对基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不同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
5. 实地调查:对正在施工的基坑工程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施工现状,收集相关数据。
6. 试验研究:开展室内外试验,研究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四、预期成果1. 提出基坑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指标及设计计算方法。
2. 总结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控制措施,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基坑开题报告(案例)
![基坑开题报告(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9f83191227916888486d7af.png)
基坑开挖支护包括支护结构、支撑(或锚固)系统、土体开挖、土体加固、地下水控制、工程检测、环境保护等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基坑工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设计,设计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支护方案的对比与优选
基坑支护方法多种多样,它应当是符合国家的经济技术方针、政策、规范及条例,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造价经济,施工方便的支护形式。
(2)支护参数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能够保证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同时可以节省材料降低工程费用。桩撑支护参数的一般设计步骤[7]为:①选择支护桩类型和支撑层数;②初选支护结构各细部尺寸和材料参数,即细部结构设计;③进行计算分析,包括桩的嵌固深度验算、内支撑的截面承载力验算、桩身内力计算、配筋计算等,通过计算对各细部初选参数做出修改和调整,使之满足各种验算要求;④进行方案的对比,找出经济、安全、合理且工期满足要求的方案作为基坑支护的最终方案。
2.设计计算理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手段的改进,矩阵位移法、有限单元法等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地下工程的计算理论也从原先的荷载结构法向前迈了一大步,进入了“地层—结构法理论”阶段。深基坑工程设计应包括支护结构设计和降水、隔渗设计以及施工工法与施工组织设计等。目前,对于悬臂桩支护结构、桩—锚、桩撑支护结构的内力分析方法大多采用类似于Blum理论的古典方法。由于该古典方法作了很大简化,其计算结果与支护结构内力实测结果相比,在大部分情况下偏大。弹性抗力法在理论上比古典方法较为成熟。它假定土压力己知且横撑轴力及挡土结构弯矩在下道支撑设置以后均不变化,考虑了挡土结构的变形,但未考虑支撑的变形。由于作用于支护结构上荷载确定及土体参数取值的困难而限制了弹性理论计算支护结构的发展。
基坑监测报告
![基坑监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a56535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2.png)
基坑监测报告一、前言。
本报告旨在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工程安全提供可靠的依据。
基坑工程是城市建设中常见的地下工程之一,对基坑的监测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对基坑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地下水位变化、地表沉降、围护结构变形等问题,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本报告将对基坑监测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为工程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二、监测内容。
1. 地下水位监测。
地下水位是基坑工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之一,对基坑围护结构和地下设施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通过设置水位监测点,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的影响。
2. 地表沉降监测。
基坑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我们通过设置沉降监测点,对基坑周边地表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采取补偿措施,以保证周边建筑和道路的安全。
3. 围护结构变形监测。
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情况直接关系到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我们通过设置变形监测点,对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三、监测数据分析。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但整体变化趋势较为平稳。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周边建筑和地下管线没有造成明显影响。
2. 地表沉降。
基坑周边地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沉降,但在可控范围内。
我们已经采取了相应的补偿措施,保证了周边建筑和道路的安全。
3. 围护结构变形。
基坑围护结构出现了一定的变形,但变形情况在可接受范围内。
我们已经对围护结构进行了加固处理,保证了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我们认为基坑目前的施工情况良好,各项监测数据均在可控范围内。
但我们也建议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继续加强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五、致谢。
在本次基坑监测工作中,感谢所有参与监测工作的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基坑设计开题报告
![基坑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45a2173f46527d3240ce0b8.png)
【7】李德仁,王树良,李德毅.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17]张正禄.论精密工程测量及其应用[ J].测绘通报,2006(5): 17-20.
(4)被破坏点本次改正后的高程作为下次观测的计算数据。
(5)以后每次计算该点高程时均应加上(△h)。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因非基础沉降引起的点位沉降量(△h)去掉,使监测数据反映出的是点位(也就是建筑物基础)真实的沉降状态,点位沉降曲线也自然、真实。从而比较好地解决了监测点遭破坏后弃之不忍、用之不准的问题,经过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测量自动化的初级实现,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传感器。它根据自动控制原理,把被观测的几何量(长度、角度)转换成电量,再与一些必要的测量电路、附件装置相配合,组成自动测量装置,从而推动了连续观测方法的兴起,传感器也成了自动化观测必不可缺的重要部件。从外部观测的静力水准、正倒锤、激光准直,到内部观测的渗压计、沉降计、测斜仪、土体应变计、上压计,其自动化遥测都建立在传感器的基础上。由于用途不同,传感器有机械式、光敏式、电式(又分为电压式、电容式、电感式)等几种形式,精度也各不相同。目前运用最多的是
4.设计拟应用的文献综述
(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规范》,JGJT8-2007。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
开题报告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5)《万达时代商贸中心基坑降水、支护方案》,吉林省玉础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2011-11-18。
基坑设计开题报告
![基坑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ebf0f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9.png)
基坑设计开题报告基坑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基坑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次开题报告将围绕基坑设计展开讨论,探究基坑设计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二、基坑设计的背景建筑工程中,基坑是指为了建造地下结构而在地面上开挖的坑洞。
基坑设计的目的是确保基坑的稳定和安全,防止地面塌陷和结构损坏。
基坑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和了解基坑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三、基坑设计的原理1. 土力学原理:基坑设计中需要考虑土壤的力学性质,包括土壤的强度、压缩性和稳定性等。
通过对土壤力学的研究,可以确定基坑的尺寸和支护结构的设计。
2. 结构力学原理:基坑设计还需要考虑地下结构的力学行为,包括地下水位、土压力、地震力等。
通过结构力学原理的应用,可以确定基坑的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
四、基坑设计的方法1. 地质勘测:在进行基坑设计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包括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和土层分布等。
通过地质勘测,可以了解地下情况,为基坑设计提供必要的数据。
2. 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是基坑设计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基坑开挖和支护过程中土壤和结构的力学行为,可以评估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经验法则:在基坑设计中,还可以借鉴一些经验法则。
这些法则是基于过去的工程实践总结出来的,可以提供一些设计指导和经验参考。
五、基坑设计的应用基坑设计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包括地下车库、地下室、地铁隧道等。
合理的基坑设计可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减少施工风险和成本。
六、基坑设计的挑战与展望基坑设计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复杂的地质条件、高水位和地震等。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程实践的积累,基坑设计将更加精确和可靠。
七、结论基坑设计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深入研究基坑设计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基坑设计,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坑工程的综合监测
学院名称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填表时间:年 5 月 6 日
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