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 运动与设计教案 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身体的运动》-教科版
举例:介绍正确的热身方法,预防运动过程中的关节扭伤。
2.教学难点
(1)关节的运动原理:理解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掌握关节的灵活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举例:解释为什么关节在运动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以避免损伤。
(2)运动对身体各系统的影响:深入理解运动对心血管、呼吸、消化等系统的作用,以及不同运动方式对身体各系统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骨骼、肌肉、关节在身体运动中的基本概念。骨骼是身体的支架,肌肉通过收缩产生力量,关节则是连接骨骼的部分,使身体能够进行各种运动。它们共同协作,使我们的身体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பைடு நூலகம்跑步时,腿部肌肉如何通过收缩推动骨骼运动,以及关节如何起到支点的作用。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身体的运动》-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身体的运动》-教科版》本章内容主要围绕“身体的运动”主题展开,包括以下知识点:
1.骨骼与肌肉的协调配合:介绍骨骼和肌肉在身体运动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相互配合完成各种运动。
2.关节的运动:探讨关节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不同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身体的运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自己的身体是如何运动的?”(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身体运动的奥秘。
举例:阐述运动过程中,心血管系统如何适应运动负荷,提高心脏功能。
【改版教材】教科版(2024版五年级上册体育(全册)教案
【改版教材】教科版(2024版五年级上册体育(全册)教案改版教材:教科版(2024版)五年级上册体育(全册)教案一、教材简介本套教材根据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编写,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主要目标,注重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运动能力,全面发展学生身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体育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三、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分为16个单元,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武术、体育游戏等。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反复练,提高运动技能。
3. 比赛法: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4.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就体育知识和技能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度、态度、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比赛等形式,评价学生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情况。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2. 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进行。
3. 加强与家长、学校的沟通,鼓励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
七、附录1. 教学计划:详细列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2. 教学课件:提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方便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3. 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图片、练题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案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运动与设计 公开课教案3
五年级科学运动与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点】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有关图片,自行车实物【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动与摩擦力,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有什么力伴随?(摩擦力)那么大家猜测一下,摩擦力对我们有利还是有害呢?有同学说有利,还有同学说有害,到底答案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
(课件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我们走路、汽车行驶时摩擦力太小了要打滑,这时候摩擦力是有利的。
机器运转,部件相互摩擦而磨损,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小孩蹬滑板车玩,摩擦力对滑板车前进有阻碍作用,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但人能稳稳的站在滑板车上,靠的是鞋子和车板间的摩擦,这里的摩擦力又是有利的。
小结:摩擦力有时候对我们有利,有时候对我们有害二、这样的设计为了什么过渡:为了更好地运动,人们在制造有关物品时,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增大摩擦力;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时就想办法去减小摩擦力。
引出揭题: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今天这堂课我们来进行研究。
板书:运动与设计请同学们来看这组图片,他们为什么这样设计?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活动一。
(课件)1、仔细观察图中这些的这些设计,想想他们为什么这样设计?2、这些设计是怎样增大或减少摩擦力的?3、先在小组内讨论,再进行集体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登山鞋的鞋底为什么设计成有花纹的?鞋底做花纹,增大摩擦力。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运动与设计 公开课教案5
运动与设计XXX小学 XXX【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与力》的第七课。
前面两课已经研究了摩擦力及其大小影响的因素,初步感受人类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本课在此学习基础上,更加侧重引领学生对身边的运动、运动工具、运动方式进行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运动中的设计进行解释,更加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三方面的内容,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性、综合性和开放性。
找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活动,开放性与思维性较强,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思考,相互启发研讨,才能有效达成目标。
【学生分析】根据以前教学经历,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对生活中各种物品与运动设计有关的感性认识是欠缺的,特别对机器上各部件的运动情况了解不够,很多学生没有使用自行车的经历,导致学生关于运动与设计主题的分析研讨不能深入,成为教学操作的一个难点。
【教学设计说明】课堂学习中,以合作小组为单位,重点关注小组的交流研讨,引发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在研讨活动中,促使学生思考运动与设计的关系,作出大胆解释与分析,激发学生对运动设计的兴趣。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
2. 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1.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
2.找出自行车上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是必要的。
2.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儿童车实物、轴承、钢珠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运动与设计》,说说你怎么想的?运动与设计有关系吗?2、如果以自行车为例的话,谈谈运动与设计?二、寻找自行车上的设计1、自己独立找2、小组交流,同学间相互帮忙3、全班交流,结合童车展示。
2024版年度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运动和力》教案设计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运动和力》教案设计目录•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分析与内容整合•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课堂互动环节设置及实施方案•评价反馈机制建立及优化调整方案•资源开发利用及家校合作途径探索01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了解运动与力之间的关系。
能够观察和描述物体运动的状态变化,理解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测量力的大小和方向,并能够记录和分析数据。
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等。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使其具备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培养其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学会使用测量工具测量力的大小和方向,并能够准确记录和分析数据。
同时,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教学难点之一。
02教材分析与内容整合03知识点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引入新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01强调科学探究和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02图文并茂,直观易懂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教科版教材特点介绍运动的概念和形式力的作用和效果牛顿运动定律摩擦力和重力《运动和力》章节内容梳理01020304介绍运动的基本概念,以及不同形式的运动,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阐述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等基础知识。
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以及这些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育部新编教科版五年级上册体育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教育部新编教科版五年级上册体育全册教
学设计教案
1. 教学背景
本教学设计针对五年级学生,根据《教育部新编教科版》体育全册,重点教授上册内容,包括:健康体魄、游戏与运动、体能训练、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
2. 教学目标
通过本教学,学生应该能够:
- 学会营造和谐的体育氛围,增强身体素质;
- 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如数据收集、分析和演示;
- 培养运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 喜爱体育运动,增强自信心和毅力,促进身心健康。
3. 教学内容和教法
第一单元健康体魄
- 分析特点,了解食品的基本营养成分和五大类食物;
- 培养合理饮食和运动锻炼的惯,关注身体健康;
-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小组讨论。
第二单元游戏与运动
- 研究通用规则,了解运动技能;
- 培养运动兴趣,增强协作能力;
- 教学方式:分组比赛和实践操作。
第三单元体能训练
- 研究肌肉组织和骨骼系统的特点;
- 增强身体各项素质,如力量、速度、敏捷、耐力和柔韧性;
- 教学方式:循序渐进的体能训练计划。
第四单元球类运动
- 研究基本规则,掌握发球、接发球、垫球、运球、传球、接
球的基本技能;
- 在游戏中加强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 教学方式:分组竞赛和实践操作。
第五单元田径运动
- 理解田径运动的性质和特征,研究基本器械的使用方法;
- 培养全面素质和个人特长,如跑步、跳远、实心球、铅球等;
- 教学方式:个人表演和比赛实践。
4. 教学评估
通过考试和实践考核的形式,对学生的课程表现进行评估。
考
核内容包括小组讨论、分组竞赛和个人表演。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反思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主要涉及第一单元《物质世界》的第三节《物质的构成》以及第四节《物质的转化》。
具体内容包括:1. 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叫做分子。
2. 分子之间有间隔,它们在不断地运动。
4. 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他物质,例如,铁和氧气反应铁锈。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能够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2. 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构成对物质的性质有决定性的影响。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物质转化的过程,并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这一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它们在不断地运动。
难点:物质转化的过程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铁、氧气、水等)、黑板、粉笔。
学具:实验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现象,例如,将一块冰放入一杯水中,观察水的体积是否发生变化,引发学生对物质构成的思考。
2. 讲解: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物质由微小粒子组成的图像,引导学生理解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它们在不断地运动。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铁与氧气反应铁锈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物质转化的过程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原理。
4. 练习:让学生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些日常现象,例如,为什么湿衣服会在阳光下晒干。
六、板书设计物质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分子特点:微小、有间隔、不断运动物质转化:铁 + 氧气→ 铁锈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下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什么特点。
答案: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它们在不断地运动。
2. 铁和氧气反应铁锈,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答案:在铁和氧气的反应中,铁原子和氧原子结合了铁氧化物,即铁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日常现象和实验,使学生能够理解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它们在不断地运动。
2024年度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可打印
01
02
03
地球自转
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 的运动,周期为24小时, 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2024/2/3
地球公转
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运 动,周期为365.25天,形 成四季变化。
地球倾斜
地球轴线相对于公转轨道 平面的倾斜,导致不同地 区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 从而影响季节变化。
28
天文现象观察及记录方法
2024/2/3
实验步骤
03
06
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绿豆生长的差异,得 出结论
8
植物繁殖方式探讨
2024/2/3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
种子繁殖
通过开花、结果、种子成熟等过程进行繁 殖
营养繁殖
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 繁殖,如分株、扦插、压条等
繁殖方式的比较
分析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的优缺点及适用 情况
分析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如森林、 草原、湖泊等。
动物适应性
探讨动物如何适应不同类型的生态环 境,如食性、繁殖方式、栖息地的选 择等。
2024/2/3
环境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分析环境变化(如气候变化、人类活 动)对动物行为和生存的影响。
动物对环境的影响
探讨动物对环境的影响,如动物对植 物的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对土壤质量 的影响等。
复习与测试
每个单元结束后设有复习课和单元测试,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2024/2/3
02
植物生长与繁殖探究
7
植物生长条件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01
实验材料:绿豆、水Biblioteka 土壤、阳光、温度 计等02
04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运动与设计 公开课教案7
教科2001课标版五年级上册《运动与设计》教学设计甘肃省天水市XXXX小学XXX学情分析《运动与设计》这部分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7课时。
这节课研究摩擦力的利与害,以及怎样增加有益摩擦和减少有害摩擦的问题。
主要包括三个活动:认识摩擦力的利与害、讨论这样设计为了什么和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摩擦力,知道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已经知道到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运动方式等。
这为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我们要知道学生认识摩擦力对于一般物体是有利还是有害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于自行车、汽车这样轮驱动的车辆的摩擦力的认识还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要加以注意。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是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于思考、合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的利与害做出判断和解释。
难点:寻找增加或减小摩擦力的设计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准备图片和影像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摩擦力的有关知识,还有印象吗?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师:对了,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就会产生摩擦力,那么产生的摩擦力究竟对咱们有利还是有害呢?同学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师: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摩擦力有的时候对咱们有利,有的时候对咱们有害。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二、探究新知(一)摩擦力的利害1.请同学们举例子说明摩擦力在什么时候对咱们有利?什么时候对咱们有害?(同桌相互说一说,全班交流。
)2.老师也找了一些例子(特别注意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你能分别说一说吗?(屏显:汽车打滑、速度滑冰、磁悬浮列车、汽车刹车、机械齿轮、雪地行走等六幅图)大家说的非常好,了解了摩擦力的这一特性后,那么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就要注意“趋利而避害”。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contents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的行为与习性•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地球运动与宇宙探索•科技创新与未来展望目录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与结构01020304010204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03教学方法与手段02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植物的生长过程01020304种子萌发根的生长茎的生长叶的生长植物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水分实验光照实验土壤实验肥料实验温度实验植物生长条件实验03动物的行为与习性觅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动物行为类型及特点在白天活动的动物,如狮子、猎豹等,它们的视觉和听觉在白天更为敏锐,有利于捕猎和避免天敌。
昼行性动物在夜间活动的动物,如猫头鹰、蝙蝠等,它们的听觉和嗅觉在夜间更为发达,适应于夜间觅食和繁殖。
夜行性动物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如鱼类、海豚等,它们的身体形态和肌肉结构适应于水中的游泳和捕食。
水生动物在地下或洞穴中生活的动物,如老鼠、蚯蚓等,它们的身体形态和感觉器官适应于在黑暗环境中生活和觅食。
穴居动物动物习性及其适应环境方式1.选择观察对象2.制定观察计划确定观察时间、地点和观察内容,准备必要的观察工具(如望远镜、记录本等)。
3. 进行观察记录4. 分析整理数据1. 保持安全距离在观察过程中保持与动物的安全距离,避免对动物造成干扰或伤害。
2. 尊重自然环境在观察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3. 耐心细致观察在观察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细心,认真记录和分析动物的行为特点。
04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1 2 3物质的三态物质状态变化的原因物质状态变化的实例物质状态变化及原理能量的定义和种类能量转换的原理能量转换的实例030201能量转换过程及实例分析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的实例分析:燃烧、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
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的意义:了解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控制自然界的各种资源。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运动和力》教案设计8篇-最新范文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运动和力》教案设计8篇-最新范文【导语】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物体受到力(合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速度大小和方向,或大小,或方向)改变.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我们的小缆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过程与方法: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教学重点】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教学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推测.【教学准备】实验小车一辆、粗线一根、挂铁垫圈的小钩子一个、铁垫圈若干、秒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小车,提问:你有哪些方法让这辆小车动起来?(推、用绳子拉)2、揭题: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研究用绳子拉的小车,板书:我们的小缆车二、安装小缆车1、提问:要把这辆小车改装成小缆车,能改装吗?说说看怎么改?2、学生动手操作:将粗线绑在小车上.3、提问:这样的小缆车需要什么力量才能把它拉动?4、提问:请你仔细想一想,可以用其它力量代替人的力量吗?说说为什么.5、学生交流讨论:在绳子上挂重物,让重物拉动小车.6、出示挂铁垫片的钩子和垫片,让学生安装小车.三、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1、提问:刚才大家在用垫圈的力量拉动小车,发现用了几个垫圈可以拉动小车?学生说出不同的个数2、很多小组的数据都不一样,为什么?可能哪些地方存在问题.3、学生交流讨论:①可能每个垫圈有点差别.②放垫圈要一个一个放上去,直到小车动起来为止.4、学生实验,获得数据.5、提问:刚才我们已经用实验获得了数据,知道用多少个垫圈的力能使小车动起来,那你认为拉力的大小和小车运动有什么样的关系,如何用实验证明?学生交流讨论,推测: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慢提示:(1)、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2)、每次多个多个增加垫圈,观察和记录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6、指导学生看71页记录表7、学生实验8、交流汇报四、小结1、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2、要获得准确的数据需要多次重复实验.用橡皮筋作动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动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过程与方法: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和解释【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细橡皮筋几根、细线、测量距离的绳子【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小车,提问:在前面的课中,我们是用哪种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2、除了用拉力,我们还能用什么力能使小车动起来呢?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板书:用橡皮筋作动力二、给小车安装橡皮筋1、提问:那我们如何把橡皮筋作为小车的动力呢?学生讨论2、出示小车安装的示意图,学生根据示意图安装3、调试橡筋动力小车三、橡皮经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1、发现问题.引导:每个小组的橡筋动力小车都装好了吗?下面就用你们的小车来一个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远.学生比赛2、交流讨论,发现问题(1)、起点、终点不固定(2)、橡皮筋绕断了(3)、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的跑的远3、实验验证指导学生看书本73页的记录表,并开始实验4、解释说明提问:为什么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跑得远呢?(1)学生解释(2)实验:橡皮筋的力怎样产生.(3)出示弹力的概念,书本74页.四.小结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河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过程与方法:组装气球小车和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和形成不怕苦难的积极态度.【教学重点】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教学难点】对小车反冲运动的解释.【教学准备】小车反冲运动实验套材、长线一根、喷气式飞机等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玩气球,教师把吹足气的气球放开,气球会飞走,引导语:玩过吗?请你也来这样玩一玩,想一想气球为什么会飞出去.2、学生实验、解释.你在哪些地方也看到这样的现象?3、揭题:能不能把这种力来驱动小车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二、安装小车1、交流讨论安装方法.2、出示小车安装示意图3、学生动手操作.三、用气球驱动小车1、调试小车.2、测量小车能行驶多远.(1)讨论测量方法(2)测量3、提问:如何让小车行驶得更远?说说为什么?4、实验.5、出示反冲力的概念.6、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反冲力?(1)学生汇报(2)出示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四、小结1、提问:怎样才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2、提问: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得更快?测量力的大小【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过程与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教学重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回形针、长条形硬纸板【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件非常重要的测量工具,我们要比一比谁最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2、出示《我们的小缆车》的记录表,提问:在这个表格中,我们是用什么表示拉力大小的?3、提问:那么2个、3个、5个垫圈的力到底有多大,我们能不能测量出来?4、揭题:测量力的大小二、认识弹簧测力计1、学生交流汇报:用弹簧测力计2、提问: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见它.3、课件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请你仔细观察,你能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弹簧测力计: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1牛=100克力三、使用弹簧测力计1、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弹簧测力计,那你用过弹簧测力计吗?你会用它来物体的重力大小吗?2、学生尝试使用测量一个砝码的重力大小.3、汇报测量数据,发现问题,引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出示: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因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4、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力,并记录在78页表格.5、交流汇报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动文具袋的力.四、制作弹簧测力计1、讨论制作方法2、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运动与摩擦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教学难点】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线绳、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纸盒、载重物、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一块新轮胎和旧轮胎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了解学生原有水平1、出示轮胎纹路图,提问:看了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防滑、摩擦)2、引导:你所知道,什么叫摩擦?3、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动,再用手在桌面拖动,说说你的感受.4、引导:这种阻碍手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揭题:运动与摩擦力5、提问:关于摩擦力,你认为可以研究它的哪些内容?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1、提问:一个物体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怎么测量呢?2、学生交流、讨论出示: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3、测量钩码、笔袋等物体的摩擦力.4、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三、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状况的关系1、提问:请你推测,物体的接触面状况会对它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学生推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2、你能用实验证明吗?提供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学生结合81页表格设计实验不改变条件要改变的条件( )摩擦力大小(牛)3、学生实验、记录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四、摩擦力大小和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1、推测物体重量对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2、设计对比实验不改变条件要改变的条件( )摩擦力大小(牛)3、学生实验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五、小结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2、提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除了和物体的接触面和重量有关系外,它的大小还可能受什么因素的影响?滑动与滚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摩擦力大小,滑动的摩擦力大;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下来,使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滚珠轴承使一种将滑动变为滚动的装置.过程与方法:做简单的对比实验;用简单物品模拟做滚珠轴承.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改进搬运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教学重点】用对比实验证明同一物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教学难点】整理分析对比实验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纸盒、载重物(钩码、小沙袋)、弹簧测力计、胶带、大小瓶盖、玻璃弹子【教学过程】一、导入1、分别出示滚动和滑动的卡通图片,提问:这两幅图中他们在干什么?2、一个箱子在地上滑动,一个箱子在木头上滚动,板书:滑动和滚动3、提问: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要在箱子底下垫几根木头)(因为让木头滚动比滑动省力)二、对比实验: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1、提问:你根据什么来说,滚动和滑动比省力?2、学生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举例说明滚动比滑动省力.3、教师引导:生活中了解滚动比滑动更省力,那我们能不能用更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呢?4、学生提出测量的方法.5、设计实验如何测量.(1)轮子的接触面积相同(2)小车的载重相同(3)在相同的路面上行驶上6、记录.指导学生看83页的表格.7、学生实验,把数据记录在书本表格上.8、分析整理数据,提出结论.9、提问:为什么滚动比滑动省力呢?(滚动可以减少摩擦力)三、制作滚珠轴承1、哪些地方用到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学生非常熟悉得四驱车滚珠轴承)2、介绍滚珠轴承的工作原理.3、根据课本的提示小组制作滚珠轴承.四、小结1、讨论:在哪些机械中也用到了滚动摩擦?2、讨论:哪些地方用到了滑动摩擦呢?运动与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过程与方法: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教学重点】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教学难点】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教学准备】有关图片,儿童车实物【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2、引导语:看来有些时候还需要摩擦力的帮忙,那么摩擦力社么时候是对我们有利的,什么时候又是有害的呢?3、引导语:因此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要适当增大摩擦力,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害的时候需要减小摩擦力.4、揭题: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板书:运动与设计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1、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的设计.3、追问: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4、学生讨论交流.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1、引导: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2、出示小自行车.请你找一找,我们的自行车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减少摩擦力的?3、学生探究.4、提问: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1)刹车:增加压力(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5、整理信息、交流汇报.四、小结设计制作小赛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程序;技术设计需要运用科学概念、相互交流和执行程序.过程与方法:设计和制作小赛车.情感、态度、价值观:关系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发展对技术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教学重点】设计制作小赛车.【教学难点】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制作小赛车的材料和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各种车的图片,提问:请你说一说这些车的设计有什么特点?2、学生介绍.3、揭题:我们也来当当小工程师,设计制作一辆赛车.板书:设计制作小赛车二、工程师怎样设计赛车1、提问:真正的赛车是怎样的呢?出示“真正的赛车时速要达到300千米以上,同时要尽量做到平稳、安全.”和赛车的图片.2、提问:这辆车的哪些设计特点符合上面的要求?3、学生观察、讨论.4、交流汇报.(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设计力量大的发动机.(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行使稳定.(4)车身流线型,阻力减到最低.三、设计我们的小赛车1、过渡提问:由此可见,工程师是如何设计赛车的?2、我们设计小赛车要考虑哪些问题呢?3、出示挑战任务(1)车身长不能超过25厘米;(2)用橡筋或气球作动力;(3)行使的路程要尽量长.4、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四、制作、展示我们的赛车1、学生根据设计制作小赛车.2、测试、比赛.五、小结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运动和力》教案设计8篇.doc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全文共8058字]编辑推荐:下载Word文档。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
2、能够克服恐惧感。
3、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
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球的,你的观察怎样?2、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理下我们的观察记录。
二、学习新课1、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1)你看过月亮吗?你还记得它是什么样子的吗?(2)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3)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2、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1)装实验装置,分小组实验。
(2)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3)小组交流、描述实验现象。
3、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1)把我们的观察记录资料整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2)分享交流我们的记录,比一比谁记的最好、最准确。
(3)小结: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4、阅读: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三、总结应用(1)小结课文。
(2)课后继续观察月球的运动,你还能发现什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过程与方法: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教学难点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烧瓶、L型玻璃管;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红墨水。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身体的运动》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身体的运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这一章节的第2课《身体的运动》,主要内容是身体的运动。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身体运动的好处,如何进行适当的身体运动以及如何保护身体。
二、教学目标:1.了解身体运动的好处;2.掌握适当的身体运动方法;3.了解如何保护身体。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身体运动的好处和适当的身体运动方法;2.教学难点:如何保护身体。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健康生活的知识,对身体的健康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身体运动的好处和适当的身体运动方法以及如何保护身体还不够了解。
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身体运动的好处,掌握适当的身体运动方法,同时学会如何保护身体。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身体的运动,引导学生思考身体运动的好处。
2.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身体运动的视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环节:讲解身体运动的好处1.教师向学生介绍身体运动的好处,如: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等。
2.教师可以举例说明身体运动的好处,如:有一个小明同学,他每天坚持慢跑,身体健康,不容易生病,学习成绩也比以前更好了。
第三环节:讲解适当的身体运动方法1.教师向学生介绍适当的身体运动方法,如:慢跑、游泳、骑车、打球等。
2.教师可以举例说明不同身体运动方式的好处,如:慢跑可以锻炼心肺功能,游泳可以锻炼全身肌肉,打球可以提高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3.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自己喜欢的身体运动方式。
比如小明同学喜欢打篮球,小红同学喜欢游泳等。
第四环节:讲解如何保护身体1.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保护身体,如:运动前进行热身、运动时适当休息、运动后进行放松等。
2.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如何保护身体的重要性,如:小明同学曾经因为没有进行热身就开始慢跑,导致脚踝扭伤,所以热身非常重要。
3.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自己在进行运动时如何保护身体。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运动与设计 公开课教案2
2.我通过观察与运动有关的物品,去了解人们在设
计时是怎样趋利避害的;
3.我能寻找自行车上增大或减少摩擦力的好设计并
作出合理的解释;
4.我会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促进学出示PPT中的四幅图片,逐一分析每一张图片中的摩擦力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
2.说出生活中哪些摩擦力是有利的;哪些摩擦力是有害的?
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
4.7运动与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3.师小结
(二)这样的设计为了什么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P84)四幅图片的设计究竟是为了什么?
2.分组汇报为了方便生活,制造者在设计物品时是怎样趋利避害的?
3.师小结:为了更好的运动,人们在制造有关物品时,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增大它;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减小它。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1.出示寻找导航:
1)自行车有哪些与运动有关的部件?
2)自行车运动哪些地方需要摩擦力?是用什么方法增加摩擦力的?
3)自行车运动哪些地方不需要摩擦力?是用什么方法减少摩擦力的?
2.学生分组探究
3.汇报交流结果
自行车的刹车片
五、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4.2身体的运动》优质教学设计
《身体的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身体的运动是由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的。
●体育运动对促进骨、关节和肌肉的健康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能用看、摸等不同的观察方法,感知人体运动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能通过自主选择材料设计运动的模型,将自己对运动器官的观察、感知、思考呈现出来。
科学态度目标●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运动器官对我们很重要,并产生好好保护运动器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骨、关节、肌肉协同配合完成运动。
难点:骨、关节、肌肉(尤其是肌肉)如何协同配合完成运动。
三、教学准备教师:骨模拟材料(两条橡皮泥,一条内含木棍),关节模拟材料(塑料瓶【去除两头】),骨,关节,肌肉配套模拟材料(木棒,橡皮筋,2个大长尾夹)PPT四、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3分钟)1.身体的健康与否与我们身体中的很多系统有直接的关系。
比如我们四上学过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出示PPT】,简单回忆各部分器官名称。
2.运动系统对我们的健康也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运动系统,看看它由哪些器官怎样配合工作的。
【板书:身体的运动】二、探索(预设27分钟)活动一:体验运动(12分钟)1.有哪些器官参与运动了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用手抬重物(书包或其他),先伸直,再慢慢屈臂,最后伸臂。
观察什么?(上臂,下臂的变化)怎么观察?(看,摸),并把发现记录在作业本P57。
2.小组活动。
3.学生进行充分交流:哪些器官参与了,证据是什么?(1)肌肉参与了,感受到它的收缩与舒张。
追问:肌肉在运动中有什么作用?【板书:肌肉提供动力】(2)骨参与了。
没有骨的话,手抬不起来。
追问:骨在运动中有什么作用?补充实验:拿出两段看似一模一样的橡皮泥(拿上端),反转过来后发现,一个还是直立,另外一个直立不起来。
你认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小结:这就像骨在我们运动中的作用,没有骨骼的支撑,我们整个人都是软趴趴的。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多彩的生命世界1.1 生命的起源1.2 生物的分类1.3 生态系统的组成2. 动物的生活2.1 动物的运动2.2 动物的食性2.3 动物的适应性3. 植物的生活3.1 植物的生长3.2 植物的繁殖3.3 植物的适应性4. 光与影4.1 光的传播4.2 影子的形成4.3 眼睛与视觉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认识生物的分类和生态系统的组成。
2. 使学生了解动物的运动、食性和适应性,以及植物的生长、繁殖和适应性。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生态系统的组成、光的传播和影子的形成。
2. 教学重点:动物和植物的生活特点,光的传播和视觉的形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图片、生态系统模型、动物和植物标本、手电筒、凸透镜等。
2. 学具:学习手册、画笔、剪刀、胶水、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多样性。
2. 新课导入:讲解生命的起源、生物的分类和生态系统的组成。
3. 实践活动:观察动物的运动、食性和适应性,以及植物的生长、繁殖和适应性。
4. 例题讲解:结合生活实例,解释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和视觉原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光的传播现象,绘制生态系统图。
六、板书设计1. 生命的起源、生物分类、生态系统的组成。
2. 动物的运动、食性、适应性;植物的生长、繁殖、适应性。
3. 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眼睛与视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2)举例说明动物和植物的适应性。
(3)解释光的传播原理和影子形成的原因。
2. 答案:(1)生物分类的方法有形态分类、遗传分类等,原则包括相似性、差异性等。
(2)动物适应性如鸟类有翅膀适应飞行,植物适应性如仙人掌叶片退化适应干旱环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五年级上册教材名目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一)2、种子发芽实验(二)3、观看绿豆芽的生长4、蚯蚓的选择5、食物链和食物网6、做一个生态瓶7、改变生态瓶8、爱护生态平稳光1、光和影2、阳光下的影子3、光是如何样传播的4、光的反射5、光与热6、如何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8、评判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地球表面及其变化1、地球表面的地势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势变化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4、土壤中有什么5、雨水对土地的腐蚀6、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腐蚀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8、减少对土地的腐蚀运动和力1、我们的小缆车2、用橡皮筋作动力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4、测量力的大小5、运动与摩擦力6、滑动与滚动7、运动与设计8、设计制作小赛车五年级上册始业教育课【教学目标】1、回忆和总结小学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体会基础;2、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讨论本学期的要紧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3、通过趣味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爱好。
【教学预备】蜡烛在水面下燃烧的实验器材:蜡烛、水、空盆一个【教学过程】1、自由谈话,了解学生:师:我们学习科学差不多有两年了,在这两年中,大伙儿对什么活动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说说。
师:真没想到,大伙儿对科学这么有爱好。
那么,在两个多月的暑假里,大伙儿经历过许多事,其中有哪些是跟科学有关的呢?师:刚才大伙儿说了许多跟科学相关的事,我们能够把这些事写下来,这确实是专门好的科学小论文,到时候老师会组织大伙儿参加全国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竞赛。
2、了解教材,明确任务: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又要一起探究科学隐秘了。
那么,五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组织学生看封面:一个小孩正在观看生态瓶,专门突出的一点是那个小孩正在记录,强调科学探究活动中求真、记录的重要性。
旁边的四幅小图,分别代表着本册的四个单元,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身体的运动》优质 教案
第2课身体的运动(教材P61~63)1.引入:播放小朋友跟着音乐跳舞的视频。
2.提问:刚才的舞蹈视频中,小朋友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运动?(预设:手、腿、腰、颈……)3.活动:我们一起来摸一摸自己的大腿和膝盖,说说你们都摸到了什么?(预设:皮肤、骨头、肌肉、关节……)4.讲解:出示资料,简单介绍骨、关节和肌肉。
探索一:举哑铃观察上肢运动1.布置任务:指导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2.小结:人体在进行各种运动时,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完成工作,其中骨支持人体的运动,是人体运动的基础;关节是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使骨的运动更灵活;肌肉附着在骨上,通过收缩带动骨产生运动,为人体运动提供了动力。
探索二:制作运动模型1.引导:播放用筷子(或短木棍)、橡皮筋和线绳制作运动模型的视频。
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模仿视频制作一个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
3.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模型中的哪一部分相当于骨、关节和肌肉。
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你们认为模型中的哪一部分相当于骨、关节和肌肉?学生1:我认为模型中的筷子(或短木棍)相当于骨,线绳连接的部分相当于关节,橡皮筋相当于肌肉。
主持人:通过观察模型运动,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学生2:我发现骨、关节和肌肉是共同运动的。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4.小结:骨、关节和肌肉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设计意图】由于骨、关节和肌肉都属于内部结构,无法直接观察,所以通过制作运动模型来直观地演示骨、关节和肌肉的互相配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时的协同作用,使学生的感受更加直接,印象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
探索三:保护骨、关节和肌肉的健康1.讲解:青少年时期,快速的生长和发育会促使肌肉、骨骼发生变化。
这时,我们要注意保持脊柱和身体各部位均衡负重,还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教学提示:出示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走路姿势的图片。
)2.引导:播放举重、羽毛球、游泳、健美操等各项奥运比赛的视频,并引导学生阅读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与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点】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有关图片,儿童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2.引导语:看来有些时候还需要摩擦力的帮忙,那么摩擦力社么时候是对我们有利的,什么时候又是有害的呢?
3.引导语:因此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要适当增大摩擦力,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害的时候需要减小摩擦力。
4.揭题: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板书:运动与设计
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
1.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的设计。
3.追问: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4.学生讨论交流。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1.引导: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2.出示小自行车。
请你找一找,我们的自行车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减少摩擦力的?
3.学生探究。
4.提问: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
(1)刹车:增加压力
(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
(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
5.整理信息、交流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