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尚同思想和儒家大同思想的比较
墨子的思想精髓,和儒墨两家的思想差异
墨子的思想精髓,和儒墨两家的思想差异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
01在我国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期,有七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他们被誉为“先秦七子”,包括: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墨子。
前面我们分别介绍了其他六位先秦思想家,如果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翻看“小播读书”之前发布的“100位思想家系列”文章。
说到中国古代思想,儒家和道家是两个主要思想流派。
孔子、孟子和荀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儒家思想以“仁义”为核心,到了孟子的时代,发展出了“仁义礼智”这四端,也就是四种高尚的品德。
到了荀子时代,在孟子的性善论基础上,提出了性恶论。
而且荀子在孔孟的“礼”基础上增加了“法”的思想,在儒家理想主义思想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现实主义色彩。
而道家思想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杨朱、老子和庄子。
杨朱的代表思想是“贵己,轻物”,也就是认为自己的生命是最重要,这可以认为是一种“利己主义”的思想。
到了老子开创的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提出“道法自然”,在治国思想上主张“无为而治”。
而到了庄子时代,他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
庄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为的。
他提出了顺应天道,摒弃人为的思想理念。
儒家和道家思想虽然影响了中华文明数千年,但在先秦“百家争鸣”时期,墨家和儒家其实一样享有盛名,当时就有“非儒即墨”是说法,当时墨家的影响并不亚于儒家。
而且墨家的开创者墨子也是第一个公开反对儒家思想的人。
那他们的争论焦点是什么呢?02“仁义”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兼爱”则是墨家思想的精髓。
虽然仁义和兼爱都是一种利他主义的思想。
但墨家的“兼爱”层次甚至比儒家更高。
因为,墨家主张的“兼爱”是无差异,无等级的爱;而儒家主张的是有差异,有等级的爱,这是他们的根本分歧。
历史上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经常和墨子辩论。
孟子说:“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意思是对于兄第之子的爱,要大于对邻居之子的爱。
墨家尚同思想和儒家大同思想的比较
墨家尚同思想和儒家大同思想的比较墨家思想——该派思想,主要反映在《墨子》一书中。
尚贤尚同是《墨子》一书的基本政治纲领。
墨子认为"尚贤"(任人唯贤)是为政之本,这种平等思想直接冲击宗法世袭制。
他又提出"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应"一同天下之义",即制止天下动乱,必须选举贤能的士、卿、大夫、天子来一同天下,为万民兴利初害,这就是"尚同"。
墨子言功利,和杨朱的"为我"大相径庭,他说的利,不是利己,而是普天同利,这种建立在理想国上基础上的功利主义,是《墨子》一书的基本道德观念。
墨学是代表小生产阶级说话的,具有一定的人民性。
因此墨家反对剥削,崇尚劳动。
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不与劳动”的,就不能“获其实”。
《墨子》一书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共同基本核心思想,便是墨子提出的"兼爱"(兼相爱),"兼爱"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
其它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
墨子的"兼爱",是对孔子思想体系的基本观念的"仁"的改造。
墨子提倡"兼相爱" ,就是说无差别地爱社会上一切人。
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是世界大同。
这个大同世界不是纯理念化的,而是具体化了的,儒家的重要经典《礼记》中的《礼运》篇描述大同世界的社会景象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根据《礼运》的这段描述,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
这个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包括权力公有和财物公有,而首先是权力的公有。
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总结
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总结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都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思潮,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两个不同方面。
儒家思想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强调人伦关系和道德规范;而墨家思想则关注公平公正和人类共荣,主张兼爱和反对战争。
两者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创立的,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儒家认为,个人应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社会和谐。
儒家将个人修养分为“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四个层次。
其中,“修身”意味着个人应修养品德和修炼道德规范,以达到充实自己的目的;“齐家”强调家庭的和谐和幸福,强调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和尽职履责;“治国”注重国家治理和君主统治,主张君主应以德治国,善待人民;“平天下”则表示要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共同富裕。
墨家思想是由墨子创立的,强调公平公正和人类共荣。
墨子认为,人们应该彼此兼爱,不分贵贱、亲疏;人们应该以利于民众为根本出发点,追求人类的共同福祉;人们应该尽力避免战争和伤害,主张和平共处和消除战争。
墨子还提出了“明效万物”的观点,认为人们应根据事物的实际效果来衡量和评判,以实现目标的最大化效益。
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同样重视伦理道德观念,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儒家思想注重个人和社会的道德规范,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墨家思想则关注公平公正和人类共荣,主张兼爱和反对战争。
儒家思想强调了个人和家庭的和谐,以及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墨家思想则更加关注人类共同的利益和和平相处。
两者在中国历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文化和社会有着重要的贡献。
在现代社会中,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的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观念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也可以为社会提供一个稳定的基础。
墨家思想的兼爱和人类共荣观念可以激励人们关心他人,关注公共事务,追求社会的公平和和谐。
因此,在今天的社会中,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仍然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重要资源。
春秋战国时期儒墨学派的异同及其思想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儒墨学派的异同及其思想意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儒墨两大学派。
儒家和墨家在思想上有很多的不同,同时又有许多的相同点。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儒墨两派的异同,以及它们对中国思想史的意义。
一、儒墨学派的异同点儒家强调的是道德伦理,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要求。
墨家则强调工程技术,是一种物质层面的需求。
儒家注重个体的修养,强调“大人先生之德”,追求“成人之道”。
墨家注重社会公正和平等,强调“相爱相亲,小家从之,大家当之”等观念,追求“兼爱非攻”。
儒家思想更加注重的是个人品德的塑造,可以通过学习经典,以达到充实和完善自我的目的。
而墨家则主张一切对于人民的政策应该以效率和公平为核心,墨家主张的是社会的治理。
儒家主张“仁者爱人”,讲究人的情感和理性,重视个人的修养和内在素质的提升,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理解。
墨家主张“兼爱”,以公正为中心,强调统一的邦国大义和对人民的照顾,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和谐。
儒家对于礼制和传统文化保护的力度更加强大,在小家庭中,它主要强调的是礼仪的表现和尊重长者。
此外,儒家的修身法则也是十分注重的,其体现了对道德和品德的要求。
墨家则主张祖宗之道,以传统为基础,但是它强调制度和规训,尤其强调以效益为导向的重视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
二、儒墨学派的思想意义1. 儒家思想的意义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等方面的品德,这些品德的培养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自我完善,同时也能为社会治理和进步做出贡献。
在儒家思想中,个人需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同时要保持谦虚和依循上辈的传统,以此推动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
2. 墨家思想的意义墨家思想着眼于政治领域,它讲究制度和规训,重视公正和效率,追求平民主义和法制精神,是一种强力的社会建设思想。
墨家思想为我国政治制度提供了参考,还有助于推动新时代的社会建设和法制建设。
3. 儒墨思想的共同点与可借鉴之处儒墨两家思想都追求平而不平等,或许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它强调人的品德和行为准则,反对各种形式的暴力和不公,对于保障人民的立德、立言、立行、立业都有重要的意义。
从“兼”“别”之分论墨家与儒家思想之差异
从“兼”“别”之分论墨家与儒家思想之差异摘要本文将通过对墨家主要思想内核的“兼相爱”、“尚同”、“尚贤”论述以及与儒家思想核心的“仁爱”观的比较,探索墨家学说的思想内涵及当代意义。
墨家学说作为先秦显学之一,其提出的很多政治和伦理道德学说在当时及现今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兼相爱仁爱尚贤尚同儒墨之辨墨学作为与儒学并立的先秦两大显学,与儒学有着一样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具有难能可贵的现实意义。
“墨家者流,盖出清庙之守。
”由此可见,墨家一派的起源和儒家一样与礼仪有一定的关系。
还有在《汉书?艺文志》)记载“墨子之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淮南子?要略》)。
因此我们儒墨可以说是同源异流的。
下面主要从墨家的“尚同”“尚贤”“兼爱”核心内容来简单阐述墨家的思想概况、儒墨之分、及墨家学说的当代意义。
一、以“尚同”“尚贤”“兼爱”为核心的公共功利主义思想我在论述墨家思想之时之所以要在定义功利主义之时前面加一个“公共”限定,其实是为了我们把墨家的功利主义思想与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谓的功利主义混淆起来。
墨家功利主义不是西方所谓那种以个人的最大幸福为出发点的功利主义而是一种始终把集体公共利益最为最高出发点的功利主义。
它实现利益的道路与西方所说的功利主义是完全相反的两条道路,前者实现利益是有个人到集体而墨家是由集体到个人。
它的提出完全是由于墨家所处的时代环境:社会动荡民众疾苦。
墨子认为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是社会成员之间“不相爱”,人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因此,只要人们“兼相爱”,天下就会得到治理,而达到人人“交相利”的社会。
墨家的最终理想是要达到“君臣父子皆能慈孝”的“天下之至道”,现实操作层面有两条路可以走,就是“尚贤”和“尚同”之路。
墨子认为“尚贤”是为政之本,要使国家富足安定就要使国之贤良之士富足、显贵,尊重他们,这样国家贤良之士就会多起来。
而“尚同”更多地是在国家意识形态和教化方面来说,《尚同》三篇的核心就是国家要有一个统一的道德十分评判标准,这样人民思想才能统一,天下得到治理。
儒家与墨家的区别
儒家与墨家的区别: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承认天命与反对命定论赞成合乎“礼”的战争与反对一切战争回避鬼神的存在与张扬鬼神的价值主张厚葬、音乐教化与主张薄葬,反对音乐本质区别是代表的利益即社会基础的不同。
墨家代表的是城市小手工业者,小商人,自耕农以及下层官吏的利益。
儒家代表的是传统贵族,高级官僚以及文人的利益。
因为这些本质上的区别,使得两者对礼教,道德和如何治理国家有截然相反的主张儒家认为万物尊卑不同,应该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就像天上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斗有序运转一样。
同时人们应互相爱护,只是这个爱因为亲疏远近不同而不同,对自己亲人的爱多一些,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少一些而墨家的兼爱非攻的意思是不是指爱天下所有苍生!凡事要为天下苍生百姓着想!以民为本,以民为重!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支持锄强扶弱守护弱小的正义战争墨两家,当时并不能完全融洽相处的,其实两派也会时有矛盾。
儒家的核心在“仁”,重孝道,讲究“礼”;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两者其实在层次上讲,是互补的,并没有说那个更高或更低。
就理想而言,两者的理想,也是不谋而合的。
后世的“儒家”的宋明理学,已经不是当初的“儒家”了,初期儒家讲究全面发展,君子不单单要有道德,而且也要熟悉“六艺”(当时所需要的六种技艺),才是合格的君子,而且大儒孟子讲过“仁者爱人”、“人人皆可为尧舜”,这就说明早期儒家是有着平等思想的。
相比起儒家,墨家则是实用派的一类,墨家很讲究实用性,例如墨子就研究过防御器械、物理光学等等,不像儒家那样注重学理和框架构建,所以看出两者其实是一个互补来的,一个用于“文能安邦”,一个用于“武能定国”。
相同点:两者都是入世的思想,都打算治国平天下,二者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均重视人与人之情感,表现为“以人为本”,关爱社会,只不过儒家是知识分子为统治者着想,希望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最终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而墨家则是手工业者为下层劳动人民着想,建立一个“尚同”“尚贤”的小生产者的乐园。
从《墨子》与《论语》中比较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
从《墨子》与《论语》中比较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从《墨子》与《论语》中比较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都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中突出的一派。
其所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修养方面的学说,都对当时与后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本文就在《墨子》与《论语》所反映的各自学说的基础上,对两者进行粗略的比较。
一、《墨子》与《论语》的介绍(一)《墨子》《墨子》为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
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对哲学、逻辑学都有研究和贡献。
此外,他在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上都有相当的研究和贡献,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
现存《墨子》一书,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宋朝多散佚。
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
典型的例子如《非攻》。
《墨子》文章的第二个特点是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
(二)《论语》《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二、《墨子》与《论语》分别体现的主要思想(一)《论语》体现的“仁”和“礼”“仁”是儒家学说中最核心的思想,其内涵十分广泛,不仅仅指“仁爱”而已。
《论语》中有许多讲述“仁”的篇章,像“里仁为美”、“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认为君子应以“仁”为主要品格,如果一个人没有“仁”作为一切品德的基础,即使他能力再高也是枉然。
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来讲,我觉得“礼”或许应该是最重要的。
老子的“玄同思想”和孔子的“大同思想”有何区别?
老子的“玄同思想”和孔子的“大同思想”有何区别?开经语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玄同思想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历代注释家最为忽视的老子思想。
在历代注释家中,只有释德清深刻认识了玄同思想的内涵。
“同”是远古华人的心中梦想,是古代思想家探索的主题,影响了顶级的文化精英,也影响了普通人,尤其影响了中华家庭的血脉稳定。
家庭、家族的同是血脉之同,血脉之同是家庭、家族生存的看不见的手。
华人文化强调女性的忠贞(其他文化也有同样的核心价值观),正是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女性的忠贞能够保证家庭、家族血脉之同。
在帝王家族中,血脉之同是最核心的价值观,汉惠帝的继位者血脉不清,就成为被废除的唯一理由。
同根同源是华人文化的号召力,华人之所以被称为华人,正是同根同源。
华人的同根同源就是血脉的相同,炎黄子孙是因为具有血脉之同才称为炎黄子孙,因为他们具有共同的祖先。
具有血脉之同,才形成共同的文化,这就是华夏文明和文化,或中华文明和文化。
血脉之同成为财产、权力继承的根本法则,可见“同”和血脉之同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孔子从血脉之同发展出“大同思想”。
《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孤寡鳏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己,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这段大同思想的经典论述令无数人感动,大同社会就是理想国。
大同社会之后是小康社会。
孔子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华夏文明从夏禹开始是家天下的时代,但文化精英心中的梦想是公天下。
儒家与墨家的区别
儒家与墨家的区别先秦的“百家争鸣”,据说有名字的就有189家。
真正成为流派的是九大家,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儒家名声最响,之后是墨家、道家和法家。
现在重点说说墨家和儒家,因为这两大家,是针锋相对,处处水火难相容的两个家伙。
墨家是儒家在战国时期碰到的最大对手。
他们在西周的时候,是一批世袭的武士,礼崩乐坏之后,这些武士与儒生一样,也成了“丧家之犬”,流落到民间,谁雇佣他们,就为谁打仗,成了职业的雇佣军。
他们的首领叫墨翟,很有思想,被尊称为墨子。
读者大概很想知道,为什么墨家当年处处与儒家对着干,让孟子头痛死了?原因很简单,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有冲突。
孔孟都出身贵族,儒家代表的也是贵族的想法与利益,他们一心想复辟的,就是贵族时代的周礼。
那么墨子呢?别看他出身比孔子还高贵,是殷商王室的后裔,但到他这一代已经没落,成了工匠,还有手工业者,经常与底层的手工业者混在一起,平民群体壮大起来之后,他们当然也希望有一套有利于自己的新思想,甚至符合自己群体利益的新制度。
墨家思想,反映的正是这些底层平民的正当愿望。
墨子比孔子要晚,他咄咄逼人,墨家有三个问题和儒家针锋相对,直至水火不容。
孔子要维持没落的周代贵族秩序,“礼乐”是什么?就是一种有差别的社会秩序,父母死了,做儿子的,不仅要大事铺张,厚葬死者,而且还— 1 —要为父母守制三年。
可这个观点和做法让墨子看了很不爽,这不是铺张浪费吗?有什么实用价值?平民阶级都是过惯精打细算苦日子的,墨子就提出把一切劳民伤财的繁琐礼仪给废了,大家要勤俭治家,葬礼也要简朴,大禹时代的风气不就很好嘛,现在都被贵族的奢靡之风给搞坏了。
孔子虽然讲“仁者爱人”,但儒家的爱是有差别的,具体来说,是以自我为中心,亲亲尊尊,长幼有序,男女有别,这是西周封建等级制遗留下来的礼教。
墨子对此非常不满意,为啥?因为儒家是从人的角度谈论“爱”,墨家却是从天的视野看待“爱”。
“今夫天,兼天下而爱之”,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凭什么有差别?想想就不难理解,墨家是一帮来自五湖四海的雇佣军,一起出生入死,假如还要分亲疏关系,这仗是打不赢的。
儒墨法道四家教育思想的比较
标题:儒墨道法四家教育思想的争鸣比较者:曲铁华(一)关于教育思想之争鸣儒墨道法各有其社会理想,孔、孟、荀追求伦理社会,墨子倾心于大同社会,老子向往自然是社会,韩非则竭力维护君权至上的集权社会。
为实现理想社会各学派又有其心目中理想化的教育。
一、儒家从天人一体到天人相分的本位论思想的演变,蕴育了儒家内部由理想主义教育观向现实主义教育观的演化。
1.孔子:承认天命与强调教育2.思孟学派:通过教育追求天人合一3.荀子:作为国家治理手段的教育二、墨家墨家教育的理想在于实现表达天志的“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
三、道家自然主义的“道”与“自然主义”的“教”四、法家普遍的绝对的“道”与为集权主义服务的“教”(二)关于人性论及教育作用观的不同态度一、儒家:从性相近、性善到性恶,不同的人性论决定了不同的教育作用观。
1.孔子:不确定的人性论及确定的教育观2.孟子:性善论与扩充良知的教育作用观3.荀子:性恶论与“化性起伪”的教育作用观二、墨家不确定的人性论与确定的教育作用观三:道家:自然人性复归离不开自然的教育四:法家:教育作用的发挥在于对人性的利用与改造(三)关于认识论及学习过程的不同观点一、儒家:从先验到经验:儒学内部不同的认识论催生出不同的学习观1.孔子:“生知”与“学知”的矛盾及对学习的强调2.孟子:先验的道德良知说及“内发”的学习论3.荀子:经验的认识论及“外烁”的学习观二、墨家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与经验主义的学习观三、道家:超验的“道”与神秘主义的学习观四:法家:带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实用主义认识论与追求实用的学习观(四)关于人才思想之争鸣一、儒墨道法各学派在人才观上也存在分歧与争鸣儒家主张培养君子与圣贤,他们是恪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之人墨家倡导造就“兼士”,他们是博爱、尚同之人。
1.儒家:对个体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的道德要求2.墨家:对服务于“大同社会”的兼士的道德要求3.道家:对自然之人谦退无为的道德要求4.法家:对国家公民基于“公私之分”的道德要求。
大学语文整理后答案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1《大同》1.阅读《墨子·尚同》,跟《大同》作比较研究,与同学讨论或撰写一篇诸如《墨家尚同思想与儒家大同思想的比较》之类的文章。
或选读《老子》、《庄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的著作,归纳他们的社会理想。
答:(1) 《墨子》的“同”是“同一”的意思,《礼运》的“同”是“和同”的意思,二者的内涵不一样。
(2) 由此可见墨家的政治理想是不争、去乱。
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大公无私。
(3) 墨家要求民众以贤人、君主为服从的标准,人类又以上天为服从的标准。
《墨子·经上》云:“同,异而俱于之一也。
……同,重体,合类。
”墨家之“同”消除了类别和界限。
儒家要求人们自觉地遵守道德,其次服从礼义刑法。
(4) 课外阅读相关论著,在《老子》、《庄子》、《韩非子》中找出阐论社会理想的文字,与大同作比较。
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分析先秦诸子中的道家与法家的社会理想。
2.你认为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答:这一点可以结合阅读康有为的《大同书》(重点读《序》)或分析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来讨论。
也可以就此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中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接受现象来谈。
可以结合当前的全球化过程中的人类价值与伦理危机来讨论大同思想的现代与未来价值。
3.《大同》篇的艺术感染力除来自儒家用世的情感之外,还来自于文字的表达,试总结其中最主要的修辞手法。
答:(1) 注意找出文字的谐韵现象,如“公”、“睦”、“终”、“用”、“归”、“公”。
再如“礼”、“纪”、“里”、“知”、“起”。
再如“让”、“常”、“殃”、“康”。
先秦许多散文中都注意谐韵。
(2) 注意这篇文章的文字的铺陈与对偶现象。
在对偶中善于变化句式,因此便造成了铺张扬厉的气势。
(3) 文章的开头安排一个孔子与子游对话的场景,具有起兴的作用,使得文中陈述的思想充满了情感与感性,造成了文情并茂的效果。
从《墨子》与《论语》中比较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
从《墨子》与《论语》中比较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都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中突出的一派。
其所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修养方面的学说,都对当时与后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本文就在《墨子》与《论语》所反映的各自学说的基础上,对两者进行粗略的比较。
一、《墨子》与《论语》的介绍(一)《墨子》《墨子》为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
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对哲学、逻辑学都有研究和贡献。
此外,他在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上都有相当的研究和贡献,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
现存《墨子》一书,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宋朝多散佚。
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
典型的例子如《非攻》。
《墨子》文章的第二个特点是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
(二)《论语》《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二、《墨子》与《论语》分别体现的主要思想(一)《论语》体现的“仁”和“礼”“仁”是儒家学说中最核心的思想,其内涵十分广泛,不仅仅指“仁爱”而已。
《论语》中有许多讲述“仁”的篇章,像“里仁为美”、“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认为君子应以“仁”为主要品格,如果一个人没有“仁”作为一切品德的基础,即使他能力再高也是枉然。
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来讲,我觉得“礼”或许应该是最重要的。
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总结
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总结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两大重要的思想流派。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墨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墨子。
虽然两者都起源于同一时代,但他们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有着明显的不同。
儒家思想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建立。
儒家认为,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仁爱和道德的基础上的,而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通过正确的人际关系来实现。
孔子提出了“五常”思想,即仁、义、礼、智、信,认为这些是维持社会秩序和个人成长所必需的品质。
他还强调了默默无闻的美德,例如忍耐、勤勉和孝顺等。
儒家思想追求和谐共存和社会稳定,通过培养个人品德和道德修养来达到这一目标。
墨家思想则强调普遍的爱和反对战争。
墨子提出了“兼爱”和“非攻”两个核心思想。
他认为,爱是所有人的天性,并且应该扩展到对所有人的关爱,而不仅限于亲人和朋友。
他追求的是无私的爱,通过道德上的行为来实现它。
墨子反对战争,主张通过废除武器和兵器来实现和平。
这种主张是基于他对人类普世价值和社会稳定的追求。
墨子认为,通过爱的普及和非攻的实践,人类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儒家思想注重德和道德,追求人类的和谐与发展。
儒家思想强调人类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的秩序,通过道德的修养和社会的规范来实现和谐的社会。
它关注个体的品德和为人处世的准则,并将这些准则扩展到社会层面。
儒家思想认为,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有良好的秩序和公正的规则。
相反,墨家思想更强调普遍的爱和人类的和平。
墨家的爱主张更具普世性,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扩大自己的爱和慈悲之心,对所有人无私地关注和帮助。
墨家反对战争,主张通过消除武器和废除兵器来实现和平。
他们追求普遍的爱和和平,并认为这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
尽管两者都追求社会的和谐和人类的发展,但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在实现这些目标上有着不同的方法和重点。
儒家强调人际关系和个人的道德修养,强调社会规范和个体的责任;而墨家则注重普遍的爱和和平,关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社会发展。
儒家思想与墨家思想的区别在哪里?
儒家思想与墨家思想的区别在哪里?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同为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中的分支,二者并称显学。
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时期,由最初的司仪演变而来,创始人是孔子。
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信等是孔子的思想主张;孟子提出了性善论与仁政学说;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并倡导礼治说。
儒家思想提倡礼治,德治,人治,其中的礼治带有明显的宗法等级制特点,与孔子恢复周礼的初衷不谋而合。
春秋战国时期,军阀割据,战乱四起,早期的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统治。
因此为实现大一统,秦始皇时期摒弃了儒家思想,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主张。
西汉初期,社会衰落,生产无法顺利进行,统治者便采用无为而治的道家学说治理国家。
在国家步入正常的运行轨道之后,汉武帝采用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观点,进而使儒家思想获得了新发展,同时使其在一国之中的思想统治地位得以确立。
随后宋代的程朱理学以及宋明时期的陆王心学更进一步使儒家思想得以创新和发展。
墨家思想由墨翟创立,产生于战国时期,战国之后其影响力开始逐渐减退。
墨家纪律严谨,其成员到各国为官时须采用墨家主张,所得的俸禄也须奉献给墨家这个团体。
墨家思想主张兼相爱,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在某些方面与儒家思想背道而驰的观点主张。
•兼爱:一种无差别的,没有等级之分,血缘之别的博爱,与儒家思想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有不同。
•明鬼:墨家相信鬼魂的存在,目的是警惕君主不能因一时的怒气而滥杀无辜;不相信命运。
儒家主张宿命论,认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正是命运使然。
•非乐:墨家主张废除礼乐制度,因为礼乐不仅耗时费力,而且花费巨大,不利于国家生产。
儒家则主张以礼乐治民,但事实上礼乐只是贵族享乐的工具,对平民毫无意义可言。
•节葬:墨家主张在葬礼方面节约开支,反对铺张浪费,譬如周朝时期的厚葬。
儒家则坚持厚葬原则。
浅析墨子的伦理、政治思想——论与儒家、法家比较
浅析墨子的伦理、政治思想——论与儒家、法家比较论文摘要:墨子的思想集中体现为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命、非乐等十论。
其学说在先秦时期不仅是可与儒家比肩的显学,并且在先秦学术演进过程中具有过渡性质,对其他学派产生过重要影响。
直至今天,其中的某些思想仍可作为我们建设多元新文化、新道德的有益资源。
论文关键词:墨子;伦理思想;政治思想墨子名翟,鲁国人。
他早年曾习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但由于不满儒家礼乐的烦奢,于是另外创立了自己的学说,其基本思想是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命、非乐等十论。
本文仅就墨子的伦理和政治思想做简单论述,并就其思想中的一些命题与儒家、法家相关思想进行比较。
一、兼相爱,交相利“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伦理思想的核心。
何谓“兼爱”?就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兼爱中》这是一种不分国界、家别、人我的普遍的爱,是没有亲疏远近的爱。
墨子为何会提出“兼爱”思想呢?这是因为他将世乱的根源归结为人与人之间不相爱。
他说:“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墨子·兼爱上》)“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
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
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
贵必敖贱,诈必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
以不相爱生也。
”(《墨子·兼爱巾》)天下之人只知爱自己,不知爱他人,不能“爱人若爱其身”(《墨子·兼爱上》),则攻伐欺诈必然因此而生。
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就是“别”,“别”是天下祸乱的根源,所以墨子提出“兼以易别”,用无差等的“兼爱”去代替有差等的“别爱”。
墨子实际上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儒家的血缘宗法意识。
儒家也提倡仁爱,只是这种爱应该有先后、程度、方式上的差别,“这个差别表现为一个以我为中心的爱的辐射圈,愈近而愈先、愈亲、愈厚”,“爱父母超过爱家人,爱家人超过爱乡人,爱乡人超过爱国人,爱本国人超过爱他国人。
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大同》1.阅读《墨子·尚同》,跟《大同》作比较研究,与同学讨论或撰写一篇诸如《墨家尚同思想与儒家大同思想的比较》之类的文章。
或选读《老子》、《庄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的著作,归纳他们的社会理想。
答:(1) 《墨子》的“同”是“同一”的意思,《礼运》的“同”是“和同”的意思,二者的内涵不一样。
(2) 由此可见墨家的政治理想是不争、去乱。
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大公无私。
(3) 墨家要求民众以贤人、君主为服从的标准,人类又以上天为服从的标准。
《墨子·经上》云:“同,异而俱于之一也。
……同,重体,合类。
”墨家之“同”消除了类别和界限。
儒家要求人们自觉地遵守道德,其次服从礼义刑法。
(4) 课外阅读相关论著,在《老子》、《庄子》、《韩非子》中找出阐论社会理想的文字,与大同作比较。
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分析先秦诸子中的道家与法家的社会理想。
2.你认为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答:这一点可以结合阅读康有为的《大同书》(重点读《序》)或分析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来讨论。
也可以就此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中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接受现象来谈。
可以结合当前的全球化过程中的人类价值与伦理危机来讨论大同思想的现代与未来价值。
3.《大同》篇的艺术感染力除来自儒家用世的情感之外,还来自于文字的表达,试总结其中最主要的修辞手法。
答:(1) 注意找出文字的谐韵现象,如“公”、“睦”、“终”、“用”、“归”、“公”。
再如“礼”、“纪”、“里”、“知”、“起”。
再如“让”、“常”、“殃”、“康”。
先秦许多散文中都注意谐韵。
(2) 注意这篇文章的文字的铺陈与对偶现象。
在对偶中善于变化句式,因此便造成了铺张扬厉的气势。
(3) 文章的开头安排一个孔子与子游对话的场景,具有起兴的作用,使得文中陈述的思想充满了情感与感性,造成了文情并茂的效果。
二《七月》1. 清人姚际恒《诗经通论》曾说:“鸟语、虫鸣、草荣、木实,似《月令》(见《吕氏春秋》和《礼记》,是战国时期一部行政历法)。
浅谈儒家墨家思想的异同
浅谈儒家教育思想与墨家教育思想的异同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化繁盛,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比如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对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就来比较下儒家与墨家的教育思想。
一、两者的共同点(一)从产生背景来看:儒墨两家的思想都是在社会动荡且四分五裂的春秋和战国时期产生的;(二)从教育对象来看:他们的教育对象绝大多数属于平民阶层,;(三)从教育方法来看: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注重人的个性化发展,强调人的自身的特长,同时双方都重视“行”的作用,即实践的重要性;(四)从内容来看:他们的思想体系中都强调人的道德教育,强调教育者的素质和教育方法,认为教育者的自身素质能够对受教育者产生很多的影响;(五)从产生的作用来看:都强调推行教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模式,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两者的不同点(一)关于教育目的儒家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推行其政治主张,在政治上主张举贤才,在教育上主张培养“君子”“圣人”“大儒”等,着力培养德才兼备,能为实现德治、仁政、礼治的理想而奋斗的人才。
而墨家造就“兼士”的教育目的论,以“兼士”为培养目标,要求他们“博乎道术”、“辩乎言谈”、“厚乎德行”。
墨家的兼士和儒家的君子在外表和内质上有很大不同,表现了完全不同的人格追求,反映了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不同的理想。
(二)关于教育内容儒家重视道德教育,主张以道德教育为主,以“六经”为主要教材。
儒家的“仁爱”强调爱是有等级差别的。
虽然墨子与孔子一样重视“德行”,也讲《诗》《书》,但全盘否定了《礼》《乐》的价值。
墨家教育内容的特色和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它们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范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同时墨家所强调的兼爱是无差别的爱。
墨家不重视文史教育,注重培养思维能力。
(三)关于教育方法儒家重视“学、思、行”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以此为核心,创造出了“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并提倡“因材施教”。
孔、墨教育平等思想之比较
孔、墨教育平等思想之比较摘要: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墨被韩非子称为“世之显学”,二者成为众多思想学派中的两朵绚丽的奇葩,作为两个学派的创立者孔子和墨子,他们的思想同样异彩纷呈,本文试图从教育平等的角度比较孔、墨思想的异同。
关键词:教育平等;孔子;墨子;比较孔子与墨子都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分别是儒家和墨家的创始人。
无论外在风范还是内在气质,文质彬彬的儒学思想与粗犷豪放的墨家思想都有很大不同,所以被韩非并称为“世之显学”。
关于教育平等的话题孔墨也有各自的见解和主张。
由于人是教育的对象,所以不能用衡量事物的标准去衡量教育。
从个体的发展来看,根本不存在两个以上完全相同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既来自于遗传、天赋,也来自于后天的环境影响、教育、机遇、努力程度等。
无论人与人之间差异有多大,但在区别于物上,他们有着共同的特性,即人性。
在人性上,他们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是一种绝对的种类平等。
因此,本文重点从人性论、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和社会教化上对孔、墨教育平等思想进行比较,以助于理清思路,拨开迷雾。
一、从人性论上谈“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素丝说”孔子在人性论上最早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由此引发后世对人性论的多种论述。
这里的“性”指的是人的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的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孔子认为人的天性是相近的,并不像人的社会地位一样存在着多大差异,只要环境和教育相宜,人人可以成才,所以强调教育的作用。
他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第一次提出了天赋平等的人性论。
相对于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墨子则提出素丝说,认为人性形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墨子认为人的本性无善恶之分,善恶是后天习染造成的。
墨子的素丝说是对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思想的进一步发挥。
如果说孔子的“性相近”在天赋平等上还不彻底,还有“相近”的差别。
那么墨子的“素丝说”,就是真正的天赋平等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家尚同思想和儒家大同思想的比较姓名:何标班级:机械二班学号:120108448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墨家和儒家这两家到底是干什么的,然后我们才能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比较。
墨家是代表平民阶层的,他们的主张是兼爱,尚贤,非攻。
他们尚同,是指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
体现了平民阶层渴望和平的愿望,比较务实。
墨家的主导思想是:兼爱和非攻。
兼爱就是海纳百川,各种行为,各个阶层的人都吸收接纳,其成员的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
儒家是代表奴隶主阶级的,他们主张恢复周朝礼制,并向往远古的尧舜禹时代的社会秩序,他们的大同思想是尧舜禹时代的社会秩序的再现,是一种理想,其本质是敬天、守礼、核心思想是“仁”。
要老百姓遵守礼法,属于精英治国,符合统治者的要求这种统一单纯的思想更好控制。
墨家的尚同思想是什么呢?
墨家的尚同思想就是要统一人民思想的精神压迫。
与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可谓相差十万八千里。
并且,墨家也不主张平等,墨家认为手足之亲应该比妻儿之亲地位更高。
墨家认为通过选贤来分配政治上的不平等,可是墨家从来没说过这个贤是由人民来选的,选天下之贤者以为天子。
可是由谁来选?没有主语。
因此不能说墨家有民主思想。
相反,孟子思想中的民主因素反而要比墨家多的多。
孟子认为天子的合法性要经过民意的检验,并且天子不能将天下予人,而是天与之,民与之。
此外,墨家政治思想最大的弱点,在于没有规定对于那些不合格天子有什么措施,墨家天真的认为,只要通过举贤,就能选择出贤能的君主,这种选出来的君主不会犯错,不会行不义之道,在权力集中之后,天子也不会受到腐化。
因此,全天下人民只要效法天子就够了。
墨家的天子就是一个红太阳,是绝对正确,永远不会犯错的。
另外,墨家的思想根基是一种功利主义,兼爱的伦理原则也是建立在功利主义基础之上的,因此,认为为了长远的利益牺牲眼前的利益,为了社会的利益牺牲个人的利益,对于墨家来说,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墨家的伦理思想是一种极端的目的主义伦理学,认为为了正当的目的可以不用考虑手段。
儒家的大同思想是什么呢?
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下大同”,这是天道精神的体现。
《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的精华——某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思想地位《儒家思想导论》主要介绍了: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从前孔子时代的礼乐制度到孔子的仁礼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孝道、《论语》中的孝、《孝经》论孝、孔子的命观、孔子命观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孔子的人生问题论、乐——孔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孔子与弟子论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与默、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说、孟子的使命、孟子的性善论、孟子的仁政学说、以及荀子的性恶论与礼治说、儒家思想的流变、贯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性即理”——周、张、程、朱的理学思想、“心即理”——象山、阳明的心学思想、新儒家——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儒文化圈的崛起——儒学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可能等内容。
、省书协主席团全体成员,以及来自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参加了研讨,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张辛博士作了学术报告。
张辛博士在讲话中对中庸文化作了探讨,他认为,发源于山东的“中庸文化”是孔孟对世界的重要文化贡献,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儒家的三世说,体现了深刻的政治哲学思想,儒家认为大同社会是最美好的社会,但是要达到大同社会,必须一步一步来,而不能采取跳跃似的发展。
因此,儒家认为必须先经历小康社会(盛平世),才能进入大同社会(太平世)。
而墨家则根本不理这种逐步演进的发展观,希望以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工程,来一步跳跃进大同世界。
而乌托邦社会工程意味着什么,可能没有人比我们中国人更了解了。
这是墨家思想幼稚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