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美食家教学设计
小小美食家教案

(1)食材处理
(2)烹饪方法
(3)调味技巧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制作一道自己喜欢的家常菜,并记录制作过程。
2.答案: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菜品,详细记录食材处理、烹饪方法、调味技巧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烹饪技巧的掌握情况等。
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尝试制作其他美食,提高烹饪技能,并分享制作心得。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美食大赛,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小小美食家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小美食家》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基础烹饪技巧与美食制作”。教学内容包括烹饪基本技巧的介绍,如切、炒、炖等,并配合实际操作,教授一道简单的家常菜——番茄炒蛋的制作过程。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烹饪技巧,了解美食制作的要领。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情感。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确保每组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
(2)操作指导:在学生实操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纠正操作错误。
(3)协作与沟通: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相互交流,分享心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制作一道自己喜欢的家常菜,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锻炼其实践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讲解烹饪技巧时,语言要简洁明了,语调亲切自然,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在示范操作过程中,语速适当放慢,强调关键步骤,确保学生听清楚并记住操作要领。
二、时间分配
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实例引起学生对烹饪的兴趣。
2.技巧讲解与示范:10分钟,确保学生充分理解烹饪技巧。
小小美食家的教案

小小美食家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活与劳动》教材第四章“饮食与营养”第二节“小小美食家”。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各类食材,了解食物营养成分,学习简单食谱制作,以及食品安全与卫生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食材分类和营养成分知识,提高对食物的认知。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美食,提升生活技能。
3. 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食物营养成分的理解与运用,简单食谱的制作。
重点:食材分类,食品安全与卫生知识,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食材样品,食谱模板。
学具:食材,厨具,餐具,卫生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类美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食物的种类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食材分类及营养成分。
(2)讲解食品安全与卫生知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制作水果沙拉为例,讲解简单食谱的制作过程。
4. 动手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简单食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健康食谱。
6. 互动交流(10分钟)7.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拓宽学生视野。
六、板书设计1. 食材分类及营养成分2. 食品安全与卫生知识3. 简单食谱制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份适合家庭成员的健康食谱。
答案要求:包括主食、配菜、汤品、水果等,注重营养搭配。
2. 作业题目:调查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案要求:不少于500字,有实例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尝试制作美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知识讲解中的食材分类及营养成分。
2. 例题讲解中的简单食谱制作过程。
3. 动手操作环节的学生分组制作。
小小美食家的教案

小小美食家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生生活与劳动》教材第四单元“饮食与营养”中的第13课“小小美食家”。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类食材及其营养价值,了解食物搭配原则,学习制作简单美食,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类食材的营养价值,提高对食物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合理搭配食物的能力,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3.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食物搭配原则的掌握与实践。
教学重点:认识各类食材的营养价值,学会制作简单美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食材样品、制作工具、食谱。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各种美食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美食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它们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2. 讲解知识点(1)介绍各类食材的营养价值。
(2)讲解食物搭配原则。
3.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设计一份健康美食。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食物搭配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己的饮食习惯,提出改进措施。
(2)设计一份健康食谱,并与同学分享。
(2)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调查家人的饮食习惯,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小小美食家2. 内容:(1)各类食材的营养价值(2)食物搭配原则(3)制作简单美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三种食材的营养价值。
(2)设计一份健康食谱,包括早餐、午餐和晚餐。
2. 答案:(1)示例:鸡蛋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菠菜富含铁、钙、维生素A等。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各类食材的营养价值,掌握食物搭配原则,学会制作简单美食。
小小美食家的教案

小小美食家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小小的美食家》。
本课主要介绍了各种美食的名称、特点和制作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对美食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各种美食的名称、特点和制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能够学会欣赏美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美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各种美食的名称、特点和制作方法。
难点:学会欣赏美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美食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对美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各种美食的名称、特点和制作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学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美食,讨论美食的欣赏方法。
教师参与讨论,给予评价和指导。
4. 课堂展示(10分钟)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本组讨论的成果。
其他组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小美食家美食名称特点制作方法例:红烧肉鲜嫩可口炖、煮、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美食日记要求:选择一种你喜欢的美食,描述它的名称、特点和制作方法,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美食日记。
答案:略2. 作业题目:美食手抄报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美食的手抄报,内容包括美食的名称、特点、制作方法等。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各种美食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对美食的兴趣。
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环节,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2024年小小美食家的教案

2024年小小美食家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小美食家》教材第二章“认识食材,探索美味”第三节“家常菜的奥秘”。
教学内容详细介绍了日常食材的种类、营养价值以及如何搭配制作简单的家常菜,着重介绍了蔬菜和水果的识别与处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食材的种类、营养价值及处理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家常菜。
3. 增进学生对饮食文化的认识,激发对美食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食材的营养价值及搭配;家常菜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识别和了解常见食材;学会制作简单的家常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菜谱、食材模型。
学具:食材、刀具、砧板、锅具、餐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食材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讨论各种食材的营养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了解家常菜的制作奥秘。
3. 知识讲解:a. 介绍常见食材的种类、营养价值及处理方法。
b.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搭配食材制作美味的家常菜。
4. 实践操作:a. 分组讨论,设计一道简单的家常菜。
b.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成果展示:每组展示制作的家常菜,进行品尝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常见食材的种类、营养价值及处理方法。
2. 家常菜的制作方法及搭配技巧。
3. 学生设计的家常菜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道具有创意的家常菜,并说明其营养价值。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动手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大对食材营养价值的讲解,提高学生的饮食健康意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里尝试制作更多的家常菜,分享给家人,感受美食带来的快乐。
同时,了解其他地区的特色家常菜,拓宽饮食文化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操作环节的设计。
3.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拓展。
小小美食家小学生烹饪技能优质教案

小小美食家小学生烹饪技能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生生活技能教育》教材第五章《小小美食家》,内容涵盖基础的烹饪知识与技能。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烹饪工具与食材,学习基本的刀工技巧,掌握简单的烹饪方法,以及食品安全和营养搭配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并了解常用的烹饪工具和食材,掌握基本的烹饪方法和技巧。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烹饪任务,如制作三明治,沙拉等,并能够安全使用烹饪工具。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烹饪的兴趣,增强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对健康饮食的关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使用烹饪工具,安全操作以及食品的合理搭配。
教学重点:基本的刀工技巧,烹饪步骤的掌握以及食品卫生安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烹饪工具展示,食材样品,教学视频,烹饪手册。
学具:每组一套小型烹饪工具,包括刀、砧板、不粘锅等,食材,围裙,厨师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美食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引入烹饪主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烹饪工具,食材种类,讲解基本的烹饪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操作(25分钟):a. 分组进行,每组选一名小厨师领头。
b. 展示制作三明治和沙拉的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c.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确保安全。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如何制作健康的三明治,强调食材搭配和营养平衡。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制作三明治,教师点评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烹饪工具与食材2. 烹饪步骤a. 食材准备b. 刀工技巧c. 烹饪方法d. 装盘展示3. 食品安全与营养搭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份健康早餐,包括主食、配菜和饮料,并说明理由。
2. 答案示例:三明治(全麦面包+鸡胸肉+生菜+黄瓜)+牛奶+水果沙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对烹饪技能的掌握程度,操作中的安全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的情况。
《小小美食家》教案设计

《小小美食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各种美食,拓展他们的视野。
2. 培养学生对美食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食的制作过程,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美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各种美食的图片展示及介绍。
2. 美食的制作过程演示。
3. 学生动手制作美食。
4. 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美食,互相评价。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美食的图片及介绍资料。
2. 准备美食制作的食材和工具。
3. 准备评价表,用于学生互相评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美食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美食。
2. 新课内容:介绍每种美食的制作过程和特点。
3. 制作美食: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分享美食: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美食展示给其他同学,互相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的美食质量。
2. 学生对美食的制作过程的掌握程度。
3. 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学生对美食的欣赏能力和分享意识。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餐厅或食品加工厂,让他们亲身体验美食的制作过程。
2. 邀请厨师或营养师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美食的知识。
3. 组织学生参加美食比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实物演示等多种方式,直观地展示美食的制作过程。
2. 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制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采用问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八、教学资源:1. 美食图片及介绍资料。
2. 美食制作食材和工具。
3. 评价表、讲座嘉宾、比赛场地等。
九、教学安全:1. 在制作美食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使用食材和工具的安全。
2. 提醒学生注意食品安全,不要尝试未知的食材。
3. 在分享美食时,确保食物不会引起过敏等不适。
十、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在制作美食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小小美食家》教案设计

《小小美食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探索不同地方的特色美食。
促进学生的口味发展和食物文化的了解。
教学准备
教具:美食图片、食材和烹饪工具。
材料:学生的练习册或作业本。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小小美食家》"。
展示美食图片,引起学生对美食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美食探索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不同地方的特色美食。
讲解美食的制作方法和食材的选择。
步骤三:美食制作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美食制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美食。
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掌握烹饪技巧和食物安全知识。
步骤四:品尝和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美食,并进行评价和分享。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味道和口感,提高口味发展和表达能力。
步骤五:美食文化学习
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地方的美食文化和背后的故事。
让学生了解不同地方的饮食习惯和食物文化的差异。
步骤六:练习和巩固
教师分发练习册或作业本,让学生进行美食相关的练习和题目。
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步骤七:评估和反思
教师对学生的美食制作和表达进行评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对美食的理解和体验。
步骤八:总结和展望
教师总结《小小美食家》教学内容,提出进一步的学习建议和展望。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品尝美食,培养对食物的鉴赏和尊重。
《小小美食家》教案设计

《小小美食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各种不同的食物和食材。
2. 培养学生对美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3. 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学会简单的食物制作方法。
4.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食物和食材:蔬菜、水果、肉类、海鲜、粮食等。
2. 学习简单的食物制作方法:切、削、搅拌、烹饪等。
3. 学习食物搭配和营养知识:均衡饮食、健康食谱。
4. 学习餐桌礼仪:用餐顺序、刀叉使用、感恩等。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各种食物和食材的形状、颜色、质地等。
2.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食物,提高实践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和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4.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食物和食材,如蔬菜、水果、肉类、海鲜、粮食等。
2. 准备制作食物的工具和设备,如刀、砧板、烹饪锅具等。
3. 准备餐桌礼仪的相关资料,如用餐顺序、刀叉使用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认识各种食物和食材,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学生能掌握简单的食物制作方法,并独立完成制作。
3. 学生能理解餐桌礼仪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用餐中遵守。
六、教学活动1. 食物认知游戏: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认识各种食物和食材,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食材分类比赛:将各种食材分成蔬菜、水果、肉类、海鲜、粮食等类别,并让学生说出分类的理由。
3. 食物制作实践活动:选择简单的食物制作项目,如制作水果沙拉、搅拌面糊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4. 美食分享会: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食物分享给他人,并学会与他人合作。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认识蔬菜和水果,学习简单的切割技巧。
2. 第二周:认识肉类和海鲜,学习基本的烹饪方法。
3. 第三周:认识粮食,学习制作简单的面食和米饭。
4. 第四周:学习餐桌礼仪,进行美食分享会。
八、教学资源1. 食物和食材的实物或图片。
小小美食家的教案

小小美食家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教材《快乐生活》第十章“饮食文化”相关内容,详细探讨美食的制作与欣赏。
内容包括:认识各类食材,了解食物营养成分,学习简单美食制作方法,以及餐桌礼仪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食材分类和营养成分知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美食,激发学生对烹饪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食材营养成分的理解与运用,美食制作方法的掌握。
重点:食材的分类,简单美食的制作,餐桌礼仪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食材样品,烹饪工具。
学具:食材,烹饪工具,围裙,手套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美食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饮食文化。
2. 知识讲解:(1)介绍食材分类及营养成分。
(2)讲解简单美食制作方法。
(3)介绍餐桌礼仪。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食材分类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美食,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与交流。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美食制作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步骤。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制作一道美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食材的分类及营养成分。
(2)请介绍一道你喜欢的美食,并说明制作方法。
(3)谈谈你对餐桌礼仪的认识。
2. 答案:(1)食材分类:谷薯类、蔬菜类、水果类、肉类、奶类、豆类等。
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2)示例:西红柿炒鸡蛋。
制作方法:①准备好西红柿、鸡蛋、盐、油等食材;②将西红柿洗净切成小块,鸡蛋打散备用;③热锅凉油,将西红柿炒至出汁,加入鸡蛋,快速翻炒均匀,加入适量盐,出锅即可。
(3)餐桌礼仪:①入座时,让长辈先入座;②夹菜时,不要在盘中翻找,夹到什么吃什么;③吃饭时,细嚼慢咽,不要发出声音;④饭后,主动帮忙收拾餐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食材分类、营养成分、美食制作和餐桌礼仪等知识。
《小小美食家》教案设计

《小小美食家》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小美食家》。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各种美食的名称、特点和制作方法。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提高对美食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和朗读。
2. 能正确使用量词“种”和“道”来描述美食。
3. 通过对美食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掌握和朗读。
难点:正确使用量词“种”和“道”来描述美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食物图片、生字词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美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美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用词语来形容看到的美食。
2. 学习课文(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接着,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食物图片,引导学生用正确的量词“种”和“道”来描述看到的美食。
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词。
4.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自己喜欢的美食,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小美食家生字词:美食、特点、制作方法量词:种、道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家长协助孩子用“种”和“道”量词来描述家里的美食,并拍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美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反复朗读,加强生字词的记忆。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喜欢的美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后作业的完成,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更多的美食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1. 美食的名称:介绍各种美食的名称,如红烧肉、宫保鸡丁、清蒸鱼等。
小小美食家的教案

小小美食家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美食天地”中的第二章“小小美食家”。
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常见的食材和调料;2. 学习制作简单的家常菜;3. 掌握基本的烹饪技巧;4. 了解饮食文化及餐桌礼仪。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烹饪技巧,能够独立制作简单的家常菜;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3. 增进学生对饮食文化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烹饪技巧的掌握、食材的搭配及调味。
教学重点:基本烹饪方法的学习、家常菜的制作过程、饮食文化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烹饪工具、食材、调料等;2. 学具:围裙、厨师帽、烹饪工具、食材、调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美食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饮食文化。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常见的食材、调料、烹饪方法以及饮食文化等内容。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制作西红柿炒鸡蛋为例,详细讲解烹饪步骤、技巧及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道家常菜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成果展示与评价(5分钟)6.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餐桌礼仪,让学生了解并遵循。
六、板书设计1. 小小美食家2. 内容:常见食材与调料烹饪技巧家常菜制作步骤饮食文化及餐桌礼仪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道自己喜欢的家常菜,并记录制作过程。
2. 答案要求:详细记录烹饪步骤、技巧及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里尝试制作不同的家常菜,了解更多的饮食文化,提高生活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小小美食家》教案设计

《小小美食家》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小小美食家》第二章“美食的奥秘”第三节“味觉的探索”。
内容详细涵盖了味觉的基本原理、味觉感受器的分布、不同食材的味道特点及影响味道的因素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味觉的基本原理和味觉感受器的分布,认识到不同食材的味道特点。
2. 学会分析影响食物味道的因素,提高烹饪技巧。
3. 培养学生热爱美食、探索美食的兴趣,提高生活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味觉原理的理解,影响食物味道因素的分析。
教学重点:味觉感受器的分布,食材味道特点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味道测试卡、调味品、烹饪工具。
学具:笔记本、笔、食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地美食图片,引发学生对美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介绍味觉的基本原理和味觉感受器的分布。
(2)讲解不同食材的味道特点。
(3)分析影响食物味道的因素。
3. 实践环节:(1)进行味道测试,让学生感受不同味道。
(2)分组讨论,分析影响食物味道的因素。
(3)学生动手烹饪,体验烹饪过程。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经典菜肴的制作过程,分析其中涉及的味道原理和烹饪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道美食,并分析其中的味道特点和烹饪要点。
六、板书设计1. 味觉基本原理2. 味觉感受器分布3. 食材味道特点4. 影响食物味道的因素5. 烹饪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道具有创意的美食,并分析其味道特点和烹饪要点。
2. 答案:学生设计的美食及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关于美食的知识,提高生活品质。
(2)组织学生参加美食制作活动,提升实践能力。
(3)开展美食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美食心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味觉原理的理解,影响食物味道因素的分析。
2. 实践环节:味道测试、分组讨论、学生动手烹饪。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深度和广度,答案的完整性。
小小美食家幼儿园美食制作教案

小小美食家幼儿园美食制作教案教案一:水果拼盘制作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各类水果的认识和兴趣。
2.学习基本的切割水果技巧。
3.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各类水果(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刀具、盘子、餐具。
三、教学过程:1.导入:观看水果图片,鼓励幼儿说出水果的名称,并询问他们认为水果的好处是什么。
2.呈现:将各类水果展示给幼儿,并进行简单介绍。
3.操作:请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种水果进行制作水果拼盘。
4.指导:指导幼儿使用刀具进行切割水果,注重安全教育,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刀具使用方法。
5.实践:每个小组合作,按照自己的设计将水果拼盘制作完成。
6.展示: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解他们选择的水果以及制作过程。
7.品尝:将水果拼盘分发给每位幼儿品尝,鼓励他们交流感受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延伸:1.家庭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制作水果拼盘,记录制作过程并在幼儿园分享。
2.相关活动:组织水果采摘活动,让幼儿亲自体验采摘水果的乐趣。
教案二:谷物沙拉制作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谷物的特点和价值。
2.培养幼儿对谷物健康饮食的意识和兴趣。
3.学习基本的沙拉制作方法。
二、教学准备:米、面、玉米粒、蔬菜(黄瓜、胡萝卜等)、调味品(油、盐、醋等)、碗、搅拌器。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谷物和蔬菜,引导幼儿说出谷物和蔬菜的名称。
2.呈现:将谷物和蔬菜放在桌上,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和质地,并进行简单介绍。
3.操作:请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种谷物和蔬菜进行制作谷物沙拉。
4.指导:指导幼儿正确测量米、面和水的比例,使用搅拌器进行搅拌,添加适量的蔬菜和调味品。
5.实践:每个小组合作,按照自己的设计将谷物沙拉制作完成。
6.展示: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解他们选择的谷物和蔬菜以及制作过程。
7.品尝:将谷物沙拉分发给每位幼儿品尝,鼓励他们交流感受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小小美食家》教案设计

《小小美食家》教案设计一、教案设计背景《小小美食家》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烹饪少儿节目,通过讲解食材、器具以及烹饪过程,并引导孩子们亲自动手,学习做出美食。
本教案设计旨在利用这一节目,引导孩子们学习厨艺,并培养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等能力。
二、教案设计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美食文化,明确膳食健康的重要性;2.学习基本的厨房常识、调料搭配、烹饪方法等,掌握烹饪的基本技能;3.了解食材的特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4.自主动手烹饪,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5.在团队合作中交流,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选材让孩子们了解不同的食材特点,如蔬菜类、肉类、鱼类等。
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们如何根据不同的时令和季节来进行食材的选购。
第二步:准备工作在开始做菜之前,让孩子们了解厨房的基本设施和厨具的使用,如切菜、烹饪、摆盘等。
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卫生和安全问题,如洗手、清洗食材等。
在准备工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孩子们培养观察能力,比如如何观察菜品的色泽、形状、气味等。
第三步:烹饪过程在这一环节,孩子们将会有机会动手实践,当然在烹饪过程中,教师会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
同时,让孩子们了解不同食材的特点和搭配方法,并引导他们确定烹饪方法和烹饪时间,让孩子们的创造力充分地发挥。
第四步:品尝和评价在品尝过程中,让孩子们了解到食物对身体的营养价值。
在评价的环节中,可以引导孩子们了解食物的制作过程和评价标准。
同时,也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食品知识以及行为准则,如节约粮食,推崇清淡饮食等。
第五步:总结体会通过以上四个步骤,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在做菜的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同时也让他们形成对于美食的热爱和对于健康的保护意识。
在总结体会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建立多元化的价值观念。
四、个人评价《小小美食家》这一烹饪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不仅能够唤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导他们学习新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
《小小美食家》教案设计

《小小美食家》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活与劳动》教材第四章《饮食文化》第二节《小小美食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各种食材及其营养价值,了解不同菜系的特点,学习简单的烹饪方法,并亲手制作健康美味的菜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烹饪方法,学会制作简单的健康菜肴,了解各种食材的营养价值。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合作、分享,提高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饮食文化的兴趣,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尊重劳动者,珍惜粮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基本的烹饪方法,学会制作简单的健康菜肴。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烹饪工具、食材。
学具:围裙、帽子、手套、刀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各地美食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饮食文化,引入课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各种食材的营养价值。
(2)讲解不同菜系的特点。
(3)演示基本的烹饪方法。
3. 动手实践(4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烹饪方法,根据提供的食材,制作健康美味的菜肴。
4. 互动交流(15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小美食家》2. 主要内容:(1)食材营养价值(2)菜系特点(3)烹饪方法(4)健康饮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份健康食谱,包括早餐、午餐、晚餐及加餐。
答案示例:早餐:燕麦粥、鸡蛋、牛奶、苹果午餐:米饭、鱼香肉丝、清炒时蔬、紫菜蛋花汤晚餐:面条、红烧茄子、凉拌黄瓜、酸奶加餐:坚果、水果2. 作业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合理搭配食物,注意营养均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但在食材搭配和烹饪技巧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小小美食家》教案设计

《小小美食家》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主题是“小小美食家”。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了解各种美食的名称、特点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对美食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够正确书写。
2. 通过阅读和讨论,使学生了解各种美食的名称、特点和制作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饮食文化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掌握和理解文章内容。
难点:美食制作方法的理解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美食节目,引导学生关注美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让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然后集体朗读,教师讲解生字词。
3. 文章内容理解(15分钟)让学生默读课文,回答课文内容相关问题,教师讲解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美食讨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美食,分析其特点和制作方法,然后向全班汇报。
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讲解。
6. 作业布置(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美食名称、特点、制作方法。
七、作业设计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美食的兴趣很高,参与度也很高,但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需要加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尝试制作自己喜欢的美食,然后带到学校来分享,增加实践体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情景引入的策略选择:通过多媒体播放美食节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生字词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集体朗读,教师讲解生字词。
3. 文章内容理解的深入引导:通过问题讨论和集体汇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美食讨论的课堂活动设计: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种美食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小小美食家》教案设计

《小小美食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美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各种美食的图片和介绍2. 美食的分类和特点3. 美食的制作过程和技巧4. 美食文化的故事和传说5. 美食的评价和推荐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各种美食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故事讲解:通过讲述美食文化的故事和传说,引导学生了解美食的历史和背景。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喜欢的美食,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美食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一张美食图片,引导学生猜测这是哪种美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介绍:展示其他美食的图片,逐一介绍它们的名称、特点和制作3. 故事讲解:讲述一种美食的文化故事或传说,让学生了解美食的历史背景。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喜欢的美食,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美食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各种美食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参与美食制作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学生对美食文化的关注程度和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六、教学内容1. 美食的食材和调料2. 美食的烹饪技巧3. 美食的营养价值4. 美食的搭配和搭配禁忌5. 美食的饮食文化和礼仪七、教学方法1. 食材展示:展示各种食材和调料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它们。
2. 烹饪演示:通过现场演示或视频播放,教授美食的烹饪技巧。
3. 营养讲解:讲解美食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引导学生关注健康4. 搭配讲解:讲解美食的搭配原则和禁忌,让学生学会科学搭配饮食。
5. 饮食礼仪讲解:讲解美食的饮食文化和礼仪,培养学生的良好饮食习惯。
八、教学步骤1. 食材展示:展示各种食材和调料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它们。
小小美食家教案[宝典]
![小小美食家教案[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e45ed63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2.png)
小小美食家教案[宝典]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快乐生活》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小小美食家》。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类食材的特点及营养价值;学习简单菜谱的制作方法;了解食品安全与卫生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食材分类和营养价值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家常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食材的分类和营养价值的掌握,简单菜谱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食品安全与卫生知识,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展示、菜谱模板。
学具:食材、厨具、围裙、手套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食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小美食家》。
2. 新课内容学习:(1)介绍各类食材的特点及营养价值,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食材。
(2)讲解简单菜谱的制作方法,现场演示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食材分类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家常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小小美食家》2. 内容:(1)食材分类及营养价值(2)简单菜谱制作方法(3)食品安全与卫生知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为家人制作一道健康美味的晚餐,并拍照分享至班级群。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菜品色香味俱全,营养搭配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食品安全与卫生知识方面,还需加强教育。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学习更多健康美食的制作方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同时,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为家人健康保驾护航。
重点和难点解析1. 食材的分类及营养价值2. 简单菜谱的制作方法3. 食品安全与卫生知识4. 实践操作环节5. 作业设计与课后拓展一、食材的分类及营养价值1. 食材分类:按照食材的属性,可分为谷薯类、蔬菜类、水果类、畜禽肉类、水产类、豆蛋类、乳制品类等。
《小小美食家》教案设计

《小小美食家》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生活与常识》第四章第三节《健康饮食》,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食物的营养成分、均衡饮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作简单健康的小美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认识到均衡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简单健康小美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强健康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简单健康小美食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食物模型、厨房用具等。
学具:食材(如水果、蔬菜、全麦面包等)、刀具、砧板、烤箱、保鲜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美食图片,引发学生对美食的讨论,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小小美食家》。
2. 知识讲解:a. 食物的营养成分:讲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作用和来源。
b. 均衡饮食:介绍均衡饮食的概念,强调其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a. 演示制作简单健康小美食的过程,如水果沙拉、全麦三明治等。
b.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营养成分和口味搭配制作健康美食。
5. 随堂练习:学生动手制作一份健康食谱,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程主题:《小小美食家》2. 内容:a. 食物的营养成分b. 均衡饮食的重要性c. 简单健康小美食的制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份健康早餐食谱。
2. 答案要求:包含主食、蛋白质、蔬果、饮品等,注重营养搭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食材的使用和搭配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a. 邀请营养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b. 组织学生参观食堂,了解学校餐饮的搭配和制作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小小美食家
xxxx小学
谭艺苑
综合实践活动----小小美食家
一、活动主题背景的提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包装新颖、形态诱人、形形色色的食物悄然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世界。
在班级里,很多孩子对食物产生了研究的兴趣:
诱人的面包是怎样做出来的?瓜果蔬菜都有什么营养价值?零食吃多了好吗?怎样才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呢?……一个个充满童真的疑问让孩子们走进了《小小美食家》主题活动。
本主题实践活动以食物为线索,把学生领进生活,探索食物的种类、卫生、来源,及如何制作美食等相关问题,让孩子们更关注我们每天赖以生存的食物世界,自觉养成正确合理的饮食习惯,让食物真正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小伙伴。
二、活动的具体目标
知识能力:
懂得提出问题,学习资料的查找和分类整理;学会小组分工、制定计划;学会做几道拿手的家常菜;了解食物的分类及营养摄取,明白平衡膳食的作用。
情感态度:
积极合作、大胆实践,通过活动感受到合作、探究、创造的快乐;养成探究习惯,能主动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价值取向:
关注生活中的食品,培养学生对民族饮食文化的热爱;感受到食物来之不易,从小养成不随便浪费食物的好习惯。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一)问题导入
1.课前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两种食物。
活动时把其放置于教室中间的大桌子上。
2.活动过程:
活动开始了,看着琳琅满目的食物孩子们都显得很兴奋。
他们不由自主的和身边的朋友介绍起自己带来的食物,教室里热闹极了。
(二)生成主题
(1)引出主题
教师:
“同学们,看到桌上这各式各样的食物,你想说什么?”孩子们更来劲了,有的说:
“我想尝一尝。
”有的说:
“我想xx。
”有的说:
“在这干渴的天,我真想把那大西瓜榨成汁儿一口饮尽呀。
”还有的一本正经的介绍起自己拿来的形态怪异的火龙果来……同学们的发言积极而精彩。
(2)提炼主题
教师顺势让孩子们把这满桌的食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分类。
短暂的讨论后,孩子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生1:我想把水果放一堆,零食放一堆,饮料、蔬菜、主食也各放一堆。
生2:老师,我的分法不同。
我想把零食、饮料、水果放一块儿,再把主食和蔬菜放在一起。
师:
为什么这么分呢?
生2:我喜欢吃零食、饮料和水果,不喜欢吃杂粮和蔬菜。
师:
哦,你是把自己喜欢吃的和不喜欢吃的食物分开了。
大家觉得行吗?
生3:他这样不好,水果、蔬菜等各种粮食都是有营养的,我们不能偏食。
师:
那你怎么分?
生3:我把杂粮、蔬菜、水果放一堆,零食和饮料放一堆。
因为杂粮、蔬菜、水果几乎每天都要吃,他们可以让我们身体更强壮;而零食和饮料是可吃可不吃的。
……
(三)分解话题
1、列举。
2、分类。
“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好,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标准给这些食物分了类,各有各的道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食物已不仅仅只为了充饥,还可以增强体质、美容,甚至防病治病呢。
(3)(出示课件:
食物与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食物的世界。
“同学们,对于食物,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
“老师,我妈妈说西红柿生吃可以补充维生素,煮熟了可以补充茄红素,茄红素是抗癌的。
”
“老师,我想知道有没有既好吃,又可以补充营养的小零食。
”“老师,听说现在很多食物里都有激素,我想知道吃了这样的食物会有什么害处。
”
……
孩子们的提问闪烁着他们智慧的火光,教师适时加以引导:
“我们把这么多的问题再分一分,把内容相近的放在一块儿,这样,活动就有了一个个的小标题,我们就可以更细致地展开研究了。
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些问题中哪些是相关联的。
”
(3)经过同学们的激烈讨论,确定了以下研究主题:
●食品与卫生
●诱人的瓜果
●各色小吃
●食物的来源和合理搭配
队名
快乐小队
理搭配
卫生小队食品与卫生字
解说、统计表、学生作文
照片、图片、实物解说图片资料、小小报、水果拼开心果小队诱人的瓜果
盘现场会
(四)指导分组
1、明确要求
2、自由分组
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小猪蹄,自由组合小组。
各组采用各种方式选出组长,相出组名。
提出向量的小组活动口号。
主题汇报形式
食物的来源及合现场健康知识问答、说明文满口香小队学做家常菜
(五)布置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