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晋城市沁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
晋城市沁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晋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6.01•【字号】•【施行日期】2021.10.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晋城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晋城市沁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已由晋城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4月22日通过,并于2021年5月28日经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
晋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1年6月1日晋城市沁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2021年4月22日晋城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二次会议通过2021年5月28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流域协同与规划第三章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第四章生态涵养与修复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沁河流域生态环境,规范流域保护、治理、开发、利用等活动,保障流域用水安全和生态健康,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沁河流域的流域协同与规划、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涵养与修复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沁河流域,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沁河干流、丹河等支流汇水面积内的水域和陆域。
第三条沁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优先、量水而行、流域统筹、综合治理、损害担责的原则,促进流域生态修复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组织、管理、协调和监督工作,应当将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并组织实施沁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目标和年度计划。
流域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相关工作。
洮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
洮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院二〇一三年十月1 规划背景及评价任务由来洮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西倾山东麓,流经甘肃省碌曲、临潭、卓尼、岷县、临洮等县,在永靖县境汇入黄河。
洮河流域的开发治理具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流域的自然特点,因地制宜地加大了对洮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在重点地区布设了大量水利、水电工程,开渠道、修库坝,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建堤防、护岸坡,河道治理长度不断增加,水患灾害明显减少;修梯田、治沟壑,水土流失治理面积逐年增加,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改善。
总体来看,洮河流域的治理开发对促进和支撑流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加强江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2007]44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部关于开展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要求,“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长江、黄河等七条江河流域综合规划的修编工作,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全国主要江河流域综合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流域综合规划体系。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对流域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包括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省藏区)中强调,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生态保护和建设。
二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切实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
三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发展支撑能力,加强青海等省藏区水利建设。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水利部治水新思路,解决洮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在《黄河流域综合规划》等已有规划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状流域治理开发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流域治理开发的需求,统筹考虑洮河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的目标及任务,编制了洮河流域综合规划。
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重点、难点、亮点浅析(一)
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重点、难点、亮点浅析(一)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重点、难点、亮点浅析(一)摘要:黄河流域规划修编所涉及的规划难点、重点也是流域今后工作亮点。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历来治理黄河的主要问题,所以规划中的难点、重点也是紧紧围绕此开展:重点是水沙调控体系建设,流域治理开发的“红线”、“底线”设置与限制性约束条件,流域管理能力建设等;难点滩区治理模式研究、黑山峡河段开发方案论证等.笔者还认为坚持“上拦下排、两岸分滞”调控洪水和“拦、排、放、调、挖”综合处理泥沙的方针中的“挖”也可在内蒙古河段开展人工挖沙试验性工作;另外,西线南水北调也是不可回避的重点难点,继续开展前期工作不可有所放松。
关键词:流域综合规划重点;亮点;难点;人工挖沙试验;西线南水北调黄河特殊的河情决定了治黄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当今社会是黄河治理开发利用的最好时期,总结和谋划好流域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科学蓝图,也是指导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的纲领性文件。
根据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中各类例会与主任专题会议中提出或探讨的观念、理念作了一些大致总结,试图分析其规划所涉及的重要问题。
在各专业规划、专项规划和重要支流规划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黄河的特殊性最大特点,分析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中的重点、难点以及亮点。
重点是水沙调控体系建设,流域治理开发的“红线”、“底线”设置、限制性约束条件、流域管理能力建设等;难点滩区治理模式研究、黑山峡河段开发方案论证等。
亮点:流域综合规划修编重点也是本次规划的亮点,尤其水沙调控体系与综合规划控制性指标及限制性条件,也是与历次规划不同之处,即所谓本次规划的创新点。
笔者还认为可在内蒙古河段开展人工挖沙试验性工作,坚持“上拦下排、两岸分滞”调控洪水和“拦、排、放、调、挖”综合处理泥沙的方针中的“挖”沙,一直是黄河治理很少使用的五字方针之一。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目录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规划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评价目的与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评价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有关法律、法规............................................................................................................................错. 误!未定义书签。
1.3.2评价技术标准...................................................................................................................................错. 误!未定义书签。
1.3.3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沁河综合整治思路探析
排污管道 ,估算投资 8 亿元 ;二期工程投资 7 亿 - 3 - 3
元; 三期 工程 投资 1 6亿元 。工程前 期工 作难 点在 资金 落 实 , 工 期 难 点 在 区域 协 调 , 工 后 难 点在 于工 程 施 竣
的运行 维护 。 41 资金 问题 .
由于本 工程 属 于公 益性 工 程 , 不直 接 产生 经 济效 益, 而且 后 期 还 需 要 大 量 的人 力 去 管 护 , 府投 资 十 政
断面呈 “ ” 型 , 7 0 1 0 润城 以南 河谷 深切 , U字 宽 0 ~ 0m; 2
根据上述要求 , 沁河综合整治工程竣工后 , 河道
防洪 标 准将 达 2 O年一 遇 , 郑庄 、 氏 、 峰 、 端 嘉 润城 镇 政 府所在河段防洪标准达 5 0年一遇。在保证沁河行洪 安全 的前提 下 , 善水 环 境 , 改 还沁 河 以蓝 天碧 水 , 加 增 居 民亲水 面 积 , 群 众 走 近水 、 近水 、 受水 , 人 让 亲 感 为 民创 建 宜居宜业 的美好环 境 。 4 面临 问题及 解 决方 案
防洪工 程 、 面工 程 、 岸绿 化 工 程 、 地 工 程 、 设 水 河 湿 铺
虽 然 在 沁 河上 游 建 有 张 峰水 库 骨 干 控 制 工 程 可
对地表水进行调配 , 但在张峰水库以下 、 杜河水库库
区 以上 的沁河 , 尚有 7 m 主河 道存 在 参差 不 齐 的河 6k 堤 , 样 的防洪 工程 严重 威 胁着 两岸 的经济 发 展 。特 这 别 是 2 纪 9 代 以来 , 0世 O年 随着 晋城 市 经济 社 会 的快 速发展 和沁河 工业 带 的兴起 , 河建 筑 、 涉 围河造 田 、 超 标 排放 等 严重 影 响 了河 道行 洪安 全 , 胁 到两 岸人 民 威
公示公文写作的格式要求
公示公文写作的格式要求公示公文写作的格式从结构上看,公示可以分为标题、正文、落款三个部分。
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写作要求。
一、标题部分公示的标题可以直接写“公示”,但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简单用“公示”两字做标题,特别是网络公示时更要回避。
公选王遴选网遴选考试公告栏目有很多拟任干部的公示,可以作为参考。
标题要完整,可以写成“关于__×的公示”等形式。
比如,“干部拟任公示”“关于拟任领导干部的公示”“干部任前公示”“20__年四川甘孜州招聘事业单位体检结果及拟聘公示”“20__年下半年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会招聘拟聘用公示”“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团城湖调节池电气二次工程施工招标评标结果公示”等,要把相关要素、内容、事项交代全面、清楚,增大标题的信息量,做到看标题而知文意,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阅读需要。
同时,也应避免标题错误,诸如“关于对拟任干部进”“干部提拔任用公示通告”“关于党费公示的通知”等把公示和其他文体混用,都是不正确的。
二、正文部分正文是公示的主体,一般可分原因和事项、事项的基本情况、附加要素三部分。
原因和事项多用一句话表述,简明扼要。
原因可以直接写明,也可以表明是根据某项规章制度的要求,还可以直接写明是经过某一机构研究的结果。
如,吉林省公安厅20__年5月发布的《关于省级公安机关行政审批项目的公示》,开篇即点明“为深入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省公安厅现将省级公安机关行政审批项目予以公示”。
刊登在20__年12月22日《西安日报》上的西安市委组织部《干部任职公示》,原因是“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为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监督,现对20__年12月21日市委研究确定拟提拔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予以任职公示”。
总的来说,这一部分要简明扼要,三言两语交代清楚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交代清楚事项的具体情况便于公众了解和知晓详细内容,从而作出判断。
沁河流域规划
沁河流域规划一、流域概况沁河发源于我省沁县霍山南麓二郎神沟、分水岭高程近2000m,由北向南流经沁源、安泽、沁水、泽州、阳城五县,进入河南省的沁阳、武陟,于南贾村汇入黄河。
河长485km,流域面积13532km2,河道落差1844m,平均比降3.8‰。
在我省境内,干流河长363km,流域面积12304km2,其中最大支流丹河2980km2,干流落差1674m,平均比降4.15‰。
山西境内沁河干流流域,张峰以上基本属石山林区(1710km2)与土石山丘区(3280km2),张峰以下除少量河川地(350km2)以外,基本属土石山丘区(3984km2)。
丹河则多属丘陵区(2140km2)及部份平川区(840km2)。
我省境内沁河干流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水多沙少,坡陡流急,地高水低,矿藏丰富。
因而水力资源利用较好,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发展较快,而灌溉事业则发展缓慢。
二、流域规划编制概况1979~1980年,山西水院在原晋东南水利设计室过去多次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沁河流域规划报告》。
1986年,原晋东南水利勘测设计室在山西省水利厅统一领导下,在原临汾地区水利设计室配合下,对山西省境内沁河流域重新进行了全面规划,提出了《山西省沁河流域修正规划报告》。
1991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院遵照水利部的要求,在山西、河南两省配合下进行了沁河水资源利用规划,提出了《沁河水资源利用规划报告》。
随后,黄委院又于2002年提出了《沁河水资源利用规划报告(2002年修订)》。
三、山西水院1979~1980年规划成果在原晋东南水利设计室规划的基础上,山西水院重点研究了我省大型水利枢纽及梯级电站的规划,近期安排了马连圪塔水库及张峰水库两项枢纽工程,磨滩、曹河、沁河三个梯级电站;远期安排了饮马道水库,槐庄水电站工程。
马连圪塔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727km2,引水2.5亿m3,灌临汾汾东800m以下旱地65万亩及临汾市城市工业供水。
黑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 报告书简本
黑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五月1 规划概要1.1规划编制背景黑河是我国西北地区较大的内陆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自治区),流域南以祁连山为界,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东西分别与石羊河、疏勒河流域相邻,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中游的张掖市地处古丝绸之路和今日欧亚大陆桥之要地,农牧业开发历史悠久,享有“金张掖”之美誉;下游的额济纳旗边境线长507km,区内有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基地,居延三角洲地带的额济纳绿洲,既是阻挡风沙侵袭、保护生态的天然屏障,也是当地人民生息繁衍、国防科研和边防建设的重要依托。
黑河流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不仅事关流域内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到西北、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是关系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国防稳固的大事。
2000年5月,针对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日益严峻的恶化局面和突出的水事矛盾,国务院就黑河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水利部高度重视,组织黄委会等有关单位于2000年12月完成了《黑河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2001年4月完成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同年8月国务院以国函[2001]86号文批复了该规划;2004年,水利部批复了《黑河流域东风场区近期治理规划》。
目前,近期治理的各项措施已经全部完成,黑河干流初步实现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有效遏制了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为了进一步加强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水利部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要求下,编制了《黑河流域综合规划》。
考虑黑河流域东部子水系和中西部子水系已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失去水力联系,目前已形成东、中、西3个独立的子水系,本次黑河流域综合规划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黑河流域综合规划》(东部子水系),第二部分为《黑河流域综合规划》(中西部子水系)。
1.2 东部子水系规划简介1.2.1总体规划1.2.1.1 规划范围和规划水平年规划范围:黑河流域东部子水系,流域国土面积11.6万km2。
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概要
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概要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黄河治理开发工作。
通过60多年的努力,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障了黄淮海平原的安全。
但黄河特殊的河情决定了治黄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流水沙情势的变化,以及新时期治水思路的转变,现有流域规划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00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关于开展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的意见》,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
根据水利部批复的《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任务书》,本次规划修编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针对流域存在的主要水问题,研究制定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旱灾害的总体部署,研究提出加强流域综合管理的政策措施。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水利部的工作部署,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有关单位会同流域九省(区),在全面开展现状评价、深入研究论证和充分协调的基础上,于2009年12月修编完成了《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10年5月《规划》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专家审查;2010年9月水利部将《规划》送交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流域各省(区)人民政府征求意见;2010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规划》进行了评估;2011年9月,环保部与水利部共同召开了《规划》环评篇章专家论证会;2011年12月,水利部主持召开了流域综合规划修编部际联席会议;2012年12月《规划》通过了国务院有关部门会签;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了该《规划》。
1. 流域概况1.1 自然概况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
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千米(包括内流区4.2万平方千米)。
河道整治工程环评报告
河道整治工程环评报告1. 项目概况河道整治工程旨在改善河流水质,增加水资源的蓄积和净化能力,保护沿岸生态环境,以及提升社会公众对水资源的认知和环保意识。
本报告旨在对河道整治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供合理化建议。
2. 项目背景河道整治工程位于xx省 xx市 xx县的xx河流域,该河流域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和生态保护需求。
目前,该河流域受到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包括水污染、环境破坏等问题,导致河流水质下降,生态系统失衡。
因此,为了促进河流健康发展和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该河道整治工程得以启动。
3. 环境影响评价3.1 流域水质分析通过对流域内水样的采集与分析,发现水质主要受到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
工业废水的直排和生活废水的排放,导致了水中COD、BOD、重金属等指标超标。
同时,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也对水质构成一定的威胁。
3.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河道整治工程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河流水生态系统的影响,二是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3.2.1 对河流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河道整治工程将进行河道淤积物的清淤和水生植物的修剪,以提高河道的流动性和水质净化能力。
同时,根据河道整治方案,将在适当位置增设人工湿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这些改变将直接影响到流域内的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和食物链结构。
3.2.2 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河道整治工程将涉及一定的土地开垦和设施修建,这将导致一部分生态用地的压缩和破坏。
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土地保护措施,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环境保护措施建议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河道整治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并提升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价值,我们建议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4.1 减少水污染源加强对附近工业企业和农业活动的监管,并加大对工业和农业废水的治理力度。
4.2 植物再生在河道整治后,选用符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植被恢复,以增加河道的生物多样性和景观效应。
河道整治工程环评报告书
河道整治工程环评报告书一、项目概述本报告书是针对某河道整治工程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总结和分析。
该工程旨在对河道进行整治,改善河流环境,提高水质,维护生态平衡。
本报告将对该工程的建设内容、环境评价及其结果、环境保护措施等进行详细的阐述,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某河道整治工程2. 工程地点:某市X区河道3. 工程规模:总长XX公里,包括岸线整治、水生态修复等内容。
三、环境评价1. 评价方法本次环境影响评价采用了综合评价与预测法。
通过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及预测,全面了解工程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2. 主要环境影响因素(1)水质:工程施工期间,可能对河水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悬浮固体物质、氮、磷等污染物的增加。
但随着整治工程的完成,水质将逐渐改善。
(2)生态系统:工程建设可能对河道周边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于鸟类、鱼类、植被等生态环境有所改变。
但工程将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
3. 环境评价结果(1)水质:经预测和分析,工程建设对水质的影响是暂时的,整治工程完成后,水质将得到改善。
同时,建设过程中将采取合理的措施,最大程度减少水质污染。
(2)生态系统:工程建设可能对河道周边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整体影响较小,且通过合理的生态修复措施,将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
四、环境保护措施1. 水质保护: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河道污染物的排放,合理使用环境友好型工程材料。
完成整治后,建立常态化水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置水质异常。
2. 生态修复:对受到破坏的植被进行补植,鼓励植物多样性。
积极开展鱼类放流活动,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
3. 防止水土流失:加强工地管理,合理布置工地硬化道路、消防设施等,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五、结论与建议本次河道整治工程环境评价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对水质和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但通过科学规划和实施环境保护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影响,并在工程完成后带来环境的改善。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报告
图1项目右岸堤防断面
(2)穿堤建筑物
根据地形、地貌及现场排水涵管调查,本项目段建设堤防后需改建、新建涵闸共3座,其中2座为钢筋砼箱涵,1座为钢筋砼圆管涵。
排水涵布置情况见下表:
表1穿堤排水涵闸布置表
序号桩号结构尺寸备注
1 QXY3+818.000 2-2×2.5m钢筋砼箱涵重建
2 QXY4+130.000 2×2.5m钢筋砼箱涵新建
3 QXY4+207.000 Φ1.5m钢筋砼圆管涵新建
1)重建QXY3+818.000箱涵
右堤桩号QXY3+818.000现状设有排水渠,渠宽约2.6m,本次设计新建堤防,拟对其进
图2QXY3+818.000 箱涵横断面图
2)新建QXY4+130.000箱涵
为利于堤内排水,拟在右堤桩号QXY4+130.000新建排水涵一座。
箱涵设一孔,尺寸为2.0m×2.5m,采用C30钢筋砼结构,底板高程为19.20m,顶板顶部高程为22.05m,上铺一层厚0.15m的C40砼铺装层,涵顶路面高程为22.20m。
箱涵顺水流方向长度为8.0m,两侧与
图4QXY4+207.000圆管涵横断面图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主要编制依据及环境功能属性
环境质量状况
评价适用标准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环境影响分析
环保投资估算及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产业政策与规划符合性分析
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结论与建议。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沁河流域综合规划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七月1 规划概要1.1 规划编制背景沁河是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两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霍山南麓的二郎神沟,流经山西、河南两省,13532km2,其中山西境内12304km2,河南境内1228km2。
近年来能源工业及相关产业发展迅猛,水资源需求旺盛,水资源短缺逐渐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突出表现在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用水效率不高;水污染形势严峻,水生态系统恶化;防洪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水土流失治理仍需加强;水电开发建设有待规范;流域综合管理有待加强。
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要充分利用已有规划成果等资料,补充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基础资料,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研究流域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相关控制指标及总体规划布局;提出不同水平年水资源配置方案以及保障流域城乡饮水安全的对策措施,分析论证沁河流域的可外调水量及调水规模;提出流域防洪工程布局和治理措施以及重点城镇防洪、山洪灾害防治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提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目标以及主要控制断面的生态水量与过程需求,提出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对策措施,开展重点饮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调查评价工作并提出保护措施;提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和监督措施等管理要求;开展水能开发以及其它专业规划;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开展人类活动对沁河流域水资源变化影响专题研究等。
1.2 沁河流域综合规划简介1.2.1 规划范围和规划水平年评价范围为沁河流域,包括山西、河南两省16个县(区),流域面积13532km2。
其中山西省为12304 km2;河南省为1228km2。
根据本次规划范围、任务、目标与内容等情况,结合流域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以及环境影响识别结果,综合分析确定主要环境因素评价范围。
规划的现状水平年为2010年,近期水平年为2020年,远期水平年为2030年。
1.2.2 规划的主要任务及目标(1)规划任务根据流域自然资源特点、战略地位、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沁河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控制要求,加大节水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水环境质量;严格水能资源开发和水电梯级运行管理,改善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流域防洪能力,确保干支流防洪安全;加强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完善非工程措施,提高流域综合管理能力。
XX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XX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 第一章概述 1.1 项目背景XX 河位于XX 省东部,是XX 湖水系五大支流之一,发源于XX、XX 边界武夷山西麓XX 县XX 镇灵华峰(血木岭)东侧里木庄,自南向北流经XX、XX、XX、XX 县、XX区、XX 市、XX 县、XX 县,在XX 县XX 乡XX 村汇入XX 湖,主河道长348km,流域面积*****km 2 ,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0%。
XX 大桥(XX 高速GXX)XX 河段位于XX 河下游河段,河面宽阔,岸线受水流影响,局部出现河道淤积、岸坡切割坍塌,加上人为取土破坏,岸滩斑驳坑洼,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XX 市水利局拟投资4539.62 万元,实施XX 市XX 大桥(XX 高速GXX)XX段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对XX 大桥(XX 高速GXX)上、下游枯水期XX 河河道进行治理,全长约4.6km,上起XX 乡XX 村XX 堤,下至XX 乡XX 村XX 堤。
该段河道左岸重要设施有千亩圩堤XX 堤、XX 堤、XX 堤;右岸重要设施有万亩圩堤XX 堤。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XX 大桥(XX 高速GXX)XX 河段上下游现状防洪体系完整,左岸有XX 堤、XX 堤、XX 堤,右岸有XX 堤。
该段河道受河势、流速的影响河道内泥沙淤积,尤其是XX 堤、XX 堤段处河道弯道上,形成凸岸,河道内侧存在大片沙洲。
若不及时清理淤沙,水流向河中心挤占,河水主流偏移严重,右侧的XX 堤因河水主流的集中冲刷,对XX 堤及右河岸均造成防护压力,则XX 堤有决堤危险,XX 堤一旦决堤,约19.9 万人受洪灾威胁,越有14.0 万亩耕地受损。
根据调查资料,该段堤曾在2010 年决口,造成圩内严重经济损失,后经复堤加固,为使得河道主流向河道中心转移,上下水流顺畅,减轻右岸的XX 堤河岸防护压力,枯水期对河岸进行整治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为保证XX 堤防洪能力,保护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必须及时对XX 大桥(XX 高速GXX)XX 河段进行清淤疏浚是必要的,同时稳固左岸河堤,提升XX 堤及XX 堤的防洪能力,减少XX 堤的溃堤危险。
邯郸市沁河流域黑臭河道综合治理探讨
120智能环保NO.02 2020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邯郸市沁河流域黑臭河道综合治理探讨刘 娟(河北大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北 邯郸 056000)摘 要:黑臭水体治理是我国近年来环境整治的重点方向,国家出台多种鼓励和扶持政策以促进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工作。
文章以沁河为例,阐述了黑臭河道的现状及成因,结合原因提出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最终改善沁河黑臭现象,实现沁河水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长治久清”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黑臭水体;沁河;治理措施;控源截污河道是一个城市的重要载体,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内河多呈现出黑臭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美观。
结合邯郸市申报黑臭水体整治示范城市,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多个相关部门联合对邯郸市城区内的多条流域黑臭现象进行综合治理。
本文以沁河为例对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进行了探讨。
1 沁河概况沁河是邯郸市主城区的一条内河,发源于邯郸市西部山区,流经邯郸市城区西部,于城区汇入滏阳河。
沁河城区段(齐村大坝至滏阳河段)长11.7 km,流经丛台区、复兴区。
沁河城区段为城市内河,主要担负城市涝水和生态景观功能。
黑臭水体段起点为人民路,终点至滏阳河入河口,全长4.1 km,水体面积0.25 km 2。
2 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沁河是流经邯郸市中心区域的季节性河流,自西向东横贯邯郸市主城区。
沿线流经邯钢、住宅区、城中村等。
主城区新建区域虽然实施雨污分流制,但城中村及老城区部分区域雨污分流不完善,存在合流混流溢流入河、雨污水管网混错接、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农村垃圾污水入河现象。
主城区范围外村庄多为农村,位于城市污水系统覆盖范围以外,且缺乏污水处理设施,沿线村庄污水排入河道,且河道内存在垃圾及淤泥等内源污染物。
村庄(农村、城中村)污水直排是沁河流域的主要入河污染源。
2.1 雨污水管网混错接污染由于历史原因,市政基础设施还存在许多亟待完善之处。
虽然主城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老城区部分区域及城中村尚未实现分流,加之沿街商铺、饭店等产生的污水私接排入雨水口,造成雨污水管网混错接情况的发生。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详细]
沁河流域综合规划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七月1 规划概要1.1 规划编制背景沁河是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两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霍山南麓的二郎神沟,流经山西、河南两省,13532千米2,其中山西境内12304千米2,河南境内1228千米2.近年来能源工业及相关产业发展迅猛,水资源需求旺盛,水资源短缺逐渐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突出表现在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用水效率不高;水污染形势严峻,水生态系统恶化;防洪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水土流失治理仍需加强;水电开发建设有待规范;流域综合管理有待加强.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要充分利用已有规划成果等资料,补充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基础资料,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研究流域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相关控制指标及总体规划布局;提出不同水平年水资源配置方案以及保障流域城乡饮水安全的对策措施,分析论证沁河流域的可外调水量及调水规模;提出流域防洪工程布局和治理措施以及重点城镇防洪、山洪灾害防治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提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目标以及主要控制断面的生态水量与过程需求,提出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对策措施,开展重点饮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调查评价工作并提出保护措施;提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和监督措施等管理要求;开展水能开发以及其它专业规划;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开展人类活动对沁河流域水资源变化影响专题研究等.1.2 沁河流域综合规划简介1.2.1 规划范围和规划水平年评价范围为沁河流域,包括山西、河南两省16个县(区),流域面积13532千米2.其中山西省为12304 千米2;河南省为1228千米2.根据本次规划范围、任务、目标与内容等情况,结合流域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以及环境影响识别结果,综合分析确定主要环境因素评价范围.规划的现状水平年为2010年,近期水平年为2020年,远期水平年为2030年.1.2.2 规划的主要任务及目标(1)规划任务根据流域自然资源特点、战略地位、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沁河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控制要求,加大节水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水环境质量;严格水能资源开发和水电梯级运行管理,改善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流域防洪能力,确保干支流防洪安全;加强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完善非工程措施,提高流域综合管理能力.综合考虑各河段资源环境特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治理开发与保护的总体部署,明确沁河干支流各河段治理开发与保护主要任务.(2)规划目标1)近期(2020年)目标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保障城镇供水安全;稳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大现有灌区的节水力度,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54提高到0.6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现状的70%左右提高到85%;通过张峰水库供水工程和河口村水库建设,使沁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缓解.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9%,流域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建立流域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体系;沁河流域主要断面的生态流量及水电站下泄流量得到基本保障,水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沁河下游防洪工程达到设计标准、基本消除工程隐患;上中游河段城市、县城及重要企业和工业园区河段防洪工程达到设防标准,防洪能力明显提高.初步控制人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初步治理度达到60%以上,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健全,初步建立水土流失监测和评价体系.2)远期(2030年)目标进一步加大节水力度,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根据流域水资源需求,进一步挖掘供水潜力,缓解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建立完善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体系;主要断面的生态流量及水电站下泄流量得到保障,特有土著鱼类栖息地得到保护,水生态系统得到初步改善;继续开展干支流防洪工程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建设,流域防洪问题基本解决;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显著改善,水土流失初步治理度达到75%以上,建设完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体系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生态环境和生活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1.2.3 总体布局水资源开发利用,一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二是要全面推行节水措施,建设节水型社会,三是多渠道开源,增加供水能力.水资源保护以恢复流域水域功能、保障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为目标,严格论证和限制审批入河排污口,减少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和入河,保障沁河干流自净用水,水生态保护以河流生物栖息地保护、河流廊道水流连续性保护为重点,严格水电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保证河流生态环境流量和水流连续性,维持河道基本生态功能.沁河流域防洪体系建设基本思路是:干流中上游及支流防洪以城镇河段为治理重点,确保城镇河段防洪安全;沁河下游要根据黄河下游防洪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完善现有防洪工程体系,通过修建河口村水库及堤防加固、险工建设,提高下游防洪能力;山洪灾害防治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沁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是: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加强监督.根据减少入河泥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沁河流域水能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是:加强监督管理,有序适度开发,对于1998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颁布后建设且未取得环评审批文件水电站,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整顿,补充有关手续,对于新规划的梯级电站,必须先到相关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得到批复许可后方可行进开发建设.沁河流域综合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完善体制机制、增强管理能力.完善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进一步明确事权划分;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流域管理能力建设,提高水行政执法、监督监测和信息发布能力;完善水沙监测与预测预报体系,提高管理和科技支撑能力.1.2.4 规划内容1.2.4.1 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通过水源工程建设、强化节水等有关措施,在保证河流低限生态需水要求的前提下,保障流域及相关地区供水安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1)节水规划规划在沁河流域全面推行节水措施,建设节水型社会.农业节水以灌区为重点,调整种植结构、加强灌区节水改造,建设节水型农业;工业节水方面,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扶植低耗水、低耗能和高产出产业,建设节水型城市和工业;城镇生活节水方面,降低城镇供水管网漏失率,全面推广节水器具,有效减少生活用水量.采取各类节水措施后,现有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将由现状的0.54逐步提高到2030年的0.65,2020年可节水量为1.04亿米3,2030年可节水量为1.47亿米3.(2)水资源配置方案在黄河流域水资源总体配置框架下,统筹考虑沁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对水资源的需水要求,统一配置多种水源、合理利用地表水、适量开采地下水、积极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时,要考虑河道内用水需求,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在沁河流域水资源配置中,干支流主要断面如飞岭、润城、五龙口、武陟都要保证一定的流量和水量,并提出主要断面的水量控制指标.为满足沁河流域以及周边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要求,续建和新建一批水库以及引沁入汾和一些小型的引水工程.张峰水库总库容3.92亿米3,水库多年平均供水量2.05亿米3;河口村水库修建后,能比较充分地调节和利用沁河水资源,可以向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12828万米3,供水流量4.2米3/s.为维护地下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需保证地下水采补平衡.2020年、2030年水平沁河流域规划地下水开采量均为3.97亿米3.2020年、2030年水平流域矿井水与中水回用等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分别为1.33亿米3、2.09亿米3.(3)引沁入汾调水工程临汾市作为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水资源奇缺,唯一可解决的途径是引沁入汾调水,工程规划在沁河干流上修建马连圪塔水库作为引水枢纽,经隧洞引水至汾河流域的临汾地区.根据1956年~2000年系列分析,马连疙瘩水库天然来水量1.87亿米3,扣除2030年水平水库上游地区用水0.32亿米3以及河道内用水0.75亿米3后,引沁入汾工程多年平均最大可调水量为0.8亿米3.如果采用1980年~2010年近30年系列分析,马连疙瘩水库天然来水量1.15亿米3,扣除2030年水平水库上游地区用水0.32亿米3以及引沁入汾调水0.59亿米3后,河道内剩余水量仅0.24亿米3,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需求.综合以上分析,本次规划引沁入汾工程调水量暂维持一期和川输水(马房沟提水)工程0.59亿米3的调水规模.(4)城乡饮水安全沁河流域共在沁河干流、丹河、梅河、杏河、获泽河等沿岸分布有城镇饮用水水源地18个,其中重点水源地有11个,即郭壁泉、延河泉、下河泉、市区、巴公、北石店、高平、川起、五龙沟、成庄和望川水源地.流域重点水源地水质均能满足饮用水水质的要求,但城镇供水还存在很多问题,长期以来,晋城市工业生产和城镇生活用水一直是靠过量开采地下水来支撑,已在高平和晋城形成了两个隐伏岩溶地下水超采区.根据现状供水情况,2020年和2030年较现状需新增的供水量分别为1898.9万米3、2765.8万米3,大部分城镇需要改扩建或新建水源地,以满足新增供水要求.以现有水源地改扩建为主进行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张峰水库续建完成后,通过向泽州盆地供水,调整当地水源结构,对于晋城市区、高平市等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域,采取限采和封井等措施,逐步缓解地下水超采情况.1.2.4.2 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规划目前沁河下游及其支流丹河和老蟒河水污染严重,随着沁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水土、水电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流域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形势将日趋严峻.加强沁河流域尤其是晋城等重点城镇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污染物入河总量,强化水资源保护监测和监督管理,实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是维护和保障沁河流域及相关区域乃至黄河流域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的重要任务.(1)规划年水质目标2020年,沁河干流孔家坡以上维持现状Ⅱ类水质,保证孔家坡至周家沟(即沁河沁源安泽保留区)实现Ⅱ类水质目标,周家沟至拴驴泉坝址段继续维持现状Ⅲ类、Ⅳ类水质,保证拴驴泉坝址至五龙口水文站的沁河河南自然保护区实现Ⅲ类水质目标,五龙口至沁阳县北孔的沁河济源、沁阳农业用水区实现Ⅳ类水质目标,沁阳县北孔以下河段消除劣Ⅴ类水质,逐步恢复水域功能.丹河寺庄镇以上的源头区域继续维持现状Ⅱ类水质,丹河泽州缓冲区和丹河博爱饮用水源区继续维持现状Ⅱ类、Ⅲ类水质,保证丹河泽州缓冲区实现Ⅲ类水质目标,玉王庙至入沁河口的丹河博爱、沁阳过渡区实现Ⅳ类水质目标,丹河晋城开发利用区和丹河焦作开发利用区的其它河段消除劣Ⅴ类水质.老蟒河基本消除劣Ⅴ类水质.2030年,沁河干流、丹河、老蟒河全部实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2)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方案为实现流域水功能区目标,实行最严格的水域纳污“红线”控制制度,以流域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为约束条件,近期流域主要污染物COD入河量控制在8613.3t以内,氨氮入河量控制在532.2t以内;远期全流域COD入河量控制在6731.5t以内,氨氮入河量控制在382.5t以内.(3)水资源保护的对策措施根据沁河流域特点和实际情况,沁河干流张峰水库以上及其他重要支流源头区以保护为主,继续加强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等水资源保护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保障流域上游持续稳定来水水质良好.沁河干流河南武陟段、支流丹河山西晋城段及河南焦作段,由于受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水资源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其水环境承载力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匹配,入河污染物总量的控制压力越来越大,解决其污染超载问题的任务十分艰巨.规划重点对以上河段实施最严格的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国家污染源达标排放等控制原则,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提高用水效率,实施流域水资源保护综合措施,基本实现河流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要求.(4)水生生态保护的对策措施沁河流域水生态保护总体格局以河流生物栖息地保护、河流廊道水流连续性保护为重点,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保障重要河段生态需水,维持河道基本生态功能,加强重要水功能区管理,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沁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保障.沁河流域孔家坡以上河段属于源头水源涵养保护区,保持河流自然状态,禁止水电开发;孔家坡至张峰水库河段,以特有土著鱼类栖息地保护为主,严格限制小水电开发,保证河道生态需水;张峰水库至省界河段,以河流基本生态功能保护为主,保持水流连续性及河流连通性,维持河流底限生态健康;省界至入黄口河段,以河流基本生态功能保护为主,加强水环境治理,保持水流连续性,保证入黄生态水量.1.2.4.3 防洪规划防洪工程对保障沁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比工程建设还相对滞后,且随着工农业发展、城市建设、城镇化推进,对防洪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要重点做好城市河段防洪工程建设、完善干支流河段防洪工程、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1)沁河下游河段:对堤防高度或堤顶宽度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堤段长度共计75.274千米进行加高帮宽;安排加固堤防长度为87.974千米;安排进行堤防堤顶道路建设,共建设堤顶道路长143.746千米,其中新建138.406千米,改建5.340千米,考虑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及近年来实际使用情况,远期考虑全部翻修一遍;共安排16条防汛道路建设,长80千米,考虑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及近年来实际使用情况,远期考虑全部翻修一遍;对现状丹河回水堤长2.01千米安排加高帮宽;规划安排险工改建34处,总坝垛(护岸)430道(段),其中坝垛251道,护岸179段;对4段不利河势处堤防安排工程防护,共安排险工续建5处,工程长度3023米,共计坝垛44道,其中坝3道,垛18道,护岸23段.(2)干流上中游河段:规划安排防洪河段全长128.84千米,其中重点防护区河段长12.47千米,一般防护区河段长116.37千米.规划安排护岸工程178.48千米、堤防15.16千米.重点防护区河段主要分布在沁源、安泽县城段,现状堤防及护岸长21.56千米,可利用高岸及不需安排防洪工程长度 1.46千米,规划护岸工程长10.23千米,规划堤防工程长2.25千米;一般防护区河段主要分布在沁源、安泽非县城河段以及沁水、阳城、泽州、及济源段,现状堤防及护岸长26.47千米,规划护岸工程168.25千米,规划堤防工程12.91千米.(3)规划共安排治理重要支流防洪河段长度305.16千米(其中列入《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的治理河段长度为88.6千米).规划安排清淤疏浚179.28千米,安排防洪工程长度为384.43千米,以护岸形式为主,局部堤防与护岸相结合,其中护岸、堤防工程分别长272.55千米、111.88千米.1.2.4.4 水土保持规划(1)规划总体布局北方土石山区(北方山地丘陵区),区内植物资源丰富,是该地区重要的水源地,但地表土石复杂,坡陡沟深,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是加强预防保护工作,同时改造坡耕地,发展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人口稀少地区实施封禁;同时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西北黄土高原区,该区水资源相对短缺,林草覆盖率低,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是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大坡耕地综合整治和淤地坝建设力度,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经济型产业,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规划措施规划措施主要包括淤地坝工程、小型蓄水保土工程、基本农田建设、林草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生态修复等.根据典型小流域设计、关键治理措施及优化治理模式进行各项措施配置.近期开展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771千米2,其中山西省1659千米2,河南省112千米2;安排骨干坝20座、中小型淤地坝141座,小型水保工程13317座(处、眼、个);安排建设基本农田32080h米2,人工造林59956h米2,人工种草3920h米2;封禁81147h米2,管护55336h米2.远期(2021年~2030年)开展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00千米2,其中山西省1414千米2,河南省87千米2;安排骨干坝23座、中小型淤地坝150座,小型水保工程8878座(处、眼、个);安排建设基本农田38917h米2,人工造林54389h米2,人工种草2613h米2;封禁54098h米2,管护36891h米2.1.2.4.5 水电梯级开发规划沁河干流及支流丹河落差相对集中,但水量相对较小,适于建设中小型水电站.截止2010年底,沁河干流和支流丹河已建、在建电站44座,总装机容量153.96米W,年发电量7.23亿kW·h,为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但目前水电开发和运行还缺乏统一管理和调度,对流域水生生态环境和工农业供水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规范水电开发建设,实现梯级统一运行管理,协调发电与供水、环境之间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本次规划复核,在沁河干流及支流丹河上共布置水电站52座,总装机容量168.1米W,其中沁河干流37座,装机容量143.67米W;丹河干流15座,装机容量24.43米W.1.2.4.6 综合管理规划规划进一步完善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进行规划实施和修编的管理、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防汛抗旱、河道与水工程管理、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综合管理.2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2.1 规划协调性分析规划编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规划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工程布局等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为统领,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精神,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根据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原则,把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本规划中.符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劲射,与《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也协调一致.沁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主要内容与治黄的总体思路和黄河流域有关规划协调一致.《规划》的相关内容与山西省、河南省有关规划是协调一致的.综上所述,《规划》的内容与国家的定位及地方的发展思路一致,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划关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政策的要求,因此本规划与相关规划是协调的.2.2 环境影响分析2.2.1 水文情势影响分析规划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实施后,流域地表水供水量增加,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提高.河道内河川径流量将相应减少,但都大于各断面计算的生态需水量.2.2.2 水环境影响分析规划制定的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方案实施后,2020年除沁河沁阳武陟过渡区、沁河武陟农业用水区、丹河高平过渡区、老漭河武陟过渡区外,其他15个水功能区均实现水质目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分别达到79%;2030年沁河流域除老漭河武陟过渡区外,其他水功能区均实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分别达到95%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将得到整体改善.2.2.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规划在总体目标、布局及具体内容中贯彻了生态保护的理念,且提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生态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水环境综合治理措施等,为改善流域陆生生态环境、保障重要断面的生态环境水量、促进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规划实施后,流域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和改善,但对局部河段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工程或非工程措施给予减缓、减免及保护.(1)陆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规划对陆生植被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水库工程淹没及防洪、灌溉、水源等工程永久、临时占压以及工程施工的扰动.植被类型以落叶灌丛和草灌丛为主,无珍稀植物分布.且这种扰动或者破坏是暂时的,工程施工完成后对植被破坏区域采取一定的植被恢复措施后,可弥补施工所造成的生物量损失,使工程对当地植被的影响减至最小.总体上,规划对陆生植物多样性影响很小.沁河流域内分布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钱豹、原麝、林麝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猕猴、石貂、青鼬、斑羚4种,但由于其主要栖息于原始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规划的各类工程措施都不涉及,所以规划对流域内的重点保护动物影响有限.(2)水生生态影响分析规划实施后,按照水资源配置方案,可保证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省界及入黄主要控制断面多年平均河道内用水分别达到4.36亿米3和5.65亿米3;沁河流域多年平均入黄占流域地表资源量的42.2%,保证了沁河干流不断流,可大大改善河道内生态水量不足的局面.沁河主要断面生态水量基本保障,水流连续性及河流廊道连通性基本保证,土著特有鱼类栖息地得到基本改善,初步建立沁河流域水生态监测、保护及管理体系,基本遏制河流。
沁河水环境调查与评价
综合考虑城镇生活、 工矿企业排污规律 , 以及 相关 监测 规范的要求 , 2 1 、0 1 , 在 0 0年 2 1 年 分汛期 、 非汛期进行监测 ,
每期 1 , 次 监测时间与沁河干流常规水质监测基本 同步 。
33 价 方法 与 标 准 .评
2 水 资源状 况
沁河流域地处山西省 中南部和河南省西北部 ,属中纬 度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沁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 量为 6 7 5 mm, 从降雨趋势分析 , 进入 2 0世纪 9 0年代后期 , 年降雨量 明显呈减少趋势 。 沁河流域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 , 整个流域内水资源总量为 55 亿 is .3 n。
表 1 21 0 0年沁河流域 河南段水质评价结果表( 河长 k m)
水 情 期 I 类 I类 I 类 I I I I V类 V类 劣 v 类 合 计
全 年 汛期 O 0 2 2 . 8 68 2 2 . 8 68 0 0 2 1 0 9. 0 1 65 7 6. l 1 1 65 1. 7 6.
全 年 2 5 67 04 2 95 . .3 汛 期 5 2 2 玉 沟入 沁 河 汛 期 非
上 游
30 6
I I I
I I
1 <DL 00 75 00 1 0 5 .2 .8 .5 2 5
.
0 03 1 00 80 _9 .5 .9
10 I 2 V
4结语
沁河流域河 南段所 监测水 功能 区中 ,
4
叉 口上 游 非 汛期 2 8 2 . 03 5 O0 80 11 2 0 I 2 1 68 .1 .8 .4 . 4 V l m k 全 年 2 8 2 1 0. 6 0 0 2 1 0 6 75 . 45 3 I 60 V
河道环境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目录1综合说明1..概述....................................................... 1..工程任务与规模................................................................ 2. ..工程量及工程投资................................................................ 3. ..2工程任务及规模........................................ 4..治理必要性................................................................ 4. ..治理范围................................................................ 1. .0.治理原则................................................................ 1. .2.工程任务与目标................................................................ 1..2.工程总体布局................................................................ 1..3.3工程设计1..5.设计依据................................................................ 1. .5.垃圾清理工程................................................................ 1..5.防护网工程................................................................ 1. .9.标志牌工程................................................................ 2. .0.原有河道设施维护工程................................................................ 2. .1工程量表................................................................ 2. .1.4施工组织设计2..3.施工条件................................................................ 2. .3.工程施工................................................................ 2. .4.施工交通运输................................................................ 2..5.施工总布置................................................................ 2. .6.施工总进度................................................................ 2. .6.5环境评价与水土保持2..8.环境影响评价................................................................ 2..8.水土保持................................................................ 3. .1.6工程管理3..4.管理机构................................................................ 3..4.管理范围及保护对象................................................................ 3. .5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7.投资估算................................................................ 3. .7.投资估算表................................................................ 3. .7.8综合评价3..8.经济效益................................................................ 3. .8.生态效益................................................................ 3. .8.社会效益................................................................ 3. .8.9结论与建议4..0.结论 .................................................... 4..0.建议 .................................................... 4..0. 附表一:工程概算表附件一:各支流管理单位提供资料附图一:2007 年*** 支流环境治理工程平面布置图附图二:浸塑封闭网整体布置大样图附图三:浸塑封闭网施工大样图附图四:混凝土立柱施工大样图附图五:标志牌面板结构图附图六:标志牌支架结构图附图七:标志牌支架细部图(一)附图八:标志牌支架细部图(二)1综合说明概述*** 水系位于*** 南郊、西南郊,干流发源于石景山区,流经海淀、宣武、丰台、大兴、朝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等区县,在通州区榆林庄闸上游汇入北运河,是市区南部营造生态水环境、改善城市景观和防洪排水的主要河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七月1 规划概要1.1 规划编制背景沁河是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两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霍山南麓的二郎神沟,流经山西、河南两省,13532km2,其中山西境内12304km2,河南境内1228km2。
近年来能源工业及相关产业发展迅猛,水资源需求旺盛,水资源短缺逐渐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突出表现在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用水效率不高;水污染形势严峻,水生态系统恶化;防洪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水土流失治理仍需加强;水电开发建设有待规范;流域综合管理有待加强。
为此,水利部2011年12月印发了《关于沁河流域综合规划前期项目任务书的批复》(水规计【2011】640号),同意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组织编制《沁河流域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要充分利用已有规划成果等资料,补充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基础资料,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研究流域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相关控制指标及总体规划布局;提出不同水平年水资源配置方案以及保障流域城乡饮水安全的对策措施,分析论证沁河流域的可外调水量及调水规模;提出流域防洪工程布局和治理措施以及重点城镇防洪、山洪灾害防治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提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目标以及主要控制断面的生态水量与过程需求,提出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对策措施,开展重点饮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调查评价工作并提出保护措施;提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和监督措施等管理要求;开展水能开发以及其它专业规划;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开展人类活动对沁河流域水资源变化影响专题研究等。
1.2 沁河流域综合规划简介1.2.1 规划范围和规划水平年评价范围为沁河流域,包括山西、河南两省16个县(区),流域面积13532km2。
其中山西省为12304 km2;河南省为1228km2。
根据本次规划范围、任务、目标与内容等情况,结合流域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以及环境影响识别结果,综合分析确定主要环境因素评价范围。
规划的现状水平年为2010年,近期水平年为2020年,远期水平年为2030年。
1.2.2 规划的主要任务及目标(1)规划任务根据流域自然资源特点、战略地位、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沁河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控制要求,加大节水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水环境质量;严格水能资源开发和水电梯级运行管理,改善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流域防洪能力,确保干支流防洪安全;加强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完善非工程措施,提高流域综合管理能力。
综合考虑各河段资源环境特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治理开发与保护的总体部署,明确沁河干支流各河段治理开发与保护主要任务。
(2)规划目标1)近期(2020年)目标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保障城镇供水安全;稳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大现有灌区的节水力度,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54提高到0.6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现状的70%左右提高到85%;通过张峰水库供水工程和河口村水库建设,使沁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缓解。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9%,流域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建立流域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体系;沁河流域主要断面的生态流量及水电站下泄流量得到基本保障,水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沁河下游防洪工程达到设计标准、基本消除工程隐患;上中游河段城市、县城及重要企业和工业园区河段防洪工程达到设防标准,防洪能力明显提高。
初步控制人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初步治理度达到60%以上,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健全,初步建立水土流失监测和评价体系。
2)远期(2030年)目标进一步加大节水力度,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根据流域水资源需求,进一步挖掘供水潜力,缓解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建立完善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体系;主要断面的生态流量及水电站下泄流量得到保障,特有土著鱼类栖息地得到保护,水生态系统得到初步改善;继续开展干支流防洪工程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建设,流域防洪问题基本解决;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显著改善,水土流失初步治理度达到75%以上,建设完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体系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生态环境和生活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1.2.3 总体布局水资源开发利用,一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
二是要全面推行节水措施,建设节水型社会,三是多渠道开源,增加供水能力。
水资源保护以恢复流域水域功能、保障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为目标,严格论证和限制审批入河排污口,减少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和入河,保障沁河干流自净用水,水生态保护以河流生物栖息地保护、河流廊道水流连续性保护为重点,严格水电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保证河流生态环境流量和水流连续性,维持河道基本生态功能。
沁河流域防洪体系建设基本思路是:干流中上游及支流防洪以城镇河段为治理重点,确保城镇河段防洪安全;沁河下游要根据黄河下游防洪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完善现有防洪工程体系,通过修建河口村水库及堤防加固、险工建设,提高下游防洪能力;山洪灾害防治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沁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是: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加强监督。
根据减少入河泥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沁河流域水能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是:加强监督管理,有序适度开发,对于1998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颁布后建设且未取得环评审批文件水电站,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整顿,补充有关手续,对于新规划的梯级电站,必须先到相关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得到批复许可后方可行进开发建设。
沁河流域综合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完善体制机制、增强管理能力。
完善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进一步明确事权划分;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流域管理能力建设,提高水行政执法、监督监测和信息发布能力;完善水沙监测与预测预报体系,提高管理和科技支撑能力。
1.2.4 规划内容1.2.4.1 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通过水源工程建设、强化节水等有关措施,在保证河流低限生态需水要求的前提下,保障流域及相关地区供水安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1)节水规划规划在沁河流域全面推行节水措施,建设节水型社会。
农业节水以灌区为重点,调整种植结构、加强灌区节水改造,建设节水型农业;工业节水方面,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扶植低耗水、低耗能和高产出产业,建设节水型城市和工业;城镇生活节水方面,降低城镇供水管网漏失率,全面推广节水器具,有效减少生活用水量。
采取各类节水措施后,现有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将由现状的0.54逐步提高到2030年的0.65,2020年可节水量为1.04亿m3,2030年可节水量为1.47亿m3。
(2)水资源配置方案在黄河流域水资源总体配置框架下,统筹考虑沁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对水资源的需水要求,统一配置多种水源、合理利用地表水、适量开采地下水、积极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
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时,要考虑河道内用水需求,维持河流健康生命。
在沁河流域水资源配置中,干支流主要断面如飞岭、润城、五龙口、武陟都要保证一定的流量和水量,并提出主要断面的水量控制指标。
为满足沁河流域以及周边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要求,续建和新建一批水库以及引沁入汾和一些小型的引水工程。
张峰水库总库容3.92亿m3,水库多年平均供水量2.05亿m3;河口村水库修建后,能比较充分地调节和利用沁河水资源,可以向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12828万m3,供水流量4.2m3/s。
为维护地下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需保证地下水采补平衡。
2020年、2030年水平沁河流域规划地下水开采量均为3.97亿m3。
2020年、2030年水平流域矿井水与中水回用等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分别为1.33亿m3、2.09亿m3。
(3)引沁入汾调水工程临汾市作为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水资源奇缺,唯一可解决的途径是引沁入汾调水,工程规划在沁河干流上修建马连圪塔水库作为引水枢纽,经隧洞引水至汾河流域的临汾地区。
根据1956年~2000年系列分析,马连疙瘩水库天然来水量1.87亿m3,扣除2030年水平水库上游地区用水0.32亿m3以及河道内用水0.75亿m3后,引沁入汾工程多年平均最大可调水量为0.8亿m3。
如果采用1980年~2010年近30年系列分析,马连疙瘩水库天然来水量1.15亿m3,扣除2030年水平水库上游地区用水0.32亿m3以及引沁入汾调水0.59亿m3后,河道内剩余水量仅0.24亿m3,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需求。
综合以上分析,本次规划引沁入汾工程调水量暂维持一期和川输水(马房沟提水)工程0.59亿m3的调水规模。
(4)城乡饮水安全沁河流域共在沁河干流、丹河、梅河、杏河、获泽河等沿岸分布有城镇饮用水水源地18个,其中重点水源地有11个,即郭壁泉、延河泉、下河泉、市区、巴公、北石店、高平、川起、五龙沟、成庄和望川水源地。
流域重点水源地水质均能满足饮用水水质的要求,但城镇供水还存在很多问题,长期以来,晋城市工业生产和城镇生活用水一直是靠过量开采地下水来支撑,已在高平和晋城形成了两个隐伏岩溶地下水超采区。
根据现状供水情况,2020年和2030年较现状需新增的供水量分别为1898.9万m3、2765.8万m3,大部分城镇需要改扩建或新建水源地,以满足新增供水要求。
以现有水源地改扩建为主进行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建设。
张峰水库续建完成后,通过向泽州盆地供水,调整当地水源结构,对于晋城市区、高平市等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域,采取限采和封井等措施,逐步缓解地下水超采情况。
1.2.4.2 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规划目前沁河下游及其支流丹河和老蟒河水污染严重,随着沁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水土、水电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流域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形势将日趋严峻。
加强沁河流域尤其是晋城等重点城镇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污染物入河总量,强化水资源保护监测和监督管理,实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是维护和保障沁河流域及相关区域乃至黄河流域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的重要任务。
(1)规划年水质目标2020年,沁河干流孔家坡以上维持现状Ⅱ类水质,保证孔家坡至周家沟(即沁河沁源安泽保留区)实现Ⅱ类水质目标,周家沟至拴驴泉坝址段继续维持现状Ⅲ类、Ⅳ类水质,保证拴驴泉坝址至五龙口水文站的沁河河南自然保护区实现Ⅲ类水质目标,五龙口至沁阳县北孔的沁河济源、沁阳农业用水区实现Ⅳ类水质目标,沁阳县北孔以下河段消除劣Ⅴ类水质,逐步恢复水域功能。
丹河寺庄镇以上的源头区域继续维持现状Ⅱ类水质,丹河泽州缓冲区和丹河博爱饮用水源区继续维持现状Ⅱ类、Ⅲ类水质,保证丹河泽州缓冲区实现Ⅲ类水质目标,玉王庙至入沁河口的丹河博爱、沁阳过渡区实现Ⅳ类水质目标,丹河晋城开发利用区和丹河焦作开发利用区的其它河段消除劣Ⅴ类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