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动力

合集下载

浅析城镇化的内在动力

浅析城镇化的内在动力

浅析城镇化的内在动⼒城镇化的含义包括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在城乡之间的流动。

中国现阶段的城镇化则主要是体现在劳动⼒从第⼀产业流向第⼆三产业,⼈⼝从乡村流向城镇。

城镇化起源于农业⽣产技术的改进,农业⽣产效率的提⾼。

传统条件下,农业⽣产率低下,农业的⼟地产出依赖于从事农业⽣产的劳动⼒数量,将农业劳动⼒捆绑于⼟地之上,实现⾃给⾃⾜。

农业⽣产效率的提⾼,⼀⽅⾯降低了农业对于劳动⼒的需求,使得⼀部分劳动⼒可以从⼟地上分离开来,为农村⼈⼝进⼊城市提供了条件;另⼀⽅⾯提⾼了农业的产量,使得有限的⼟地可以供养更多的⾮农业⼈⼝。

同时,由于⼈的消费需求并不仅仅局限于⾷物等第⼀产业产品,但是在原始条件下,其他需求的供给严重不⾜,同时由于⽣产⼒⽔平的低下,产出严重依赖于从业⼈数与规模,由此形成了典型的短缺经济。

当农业⽣产率不断地提⾼,⼤量的农村剩余劳动⼒被空闲出来,被吸引⼊第⼆产业,使得第⼆产业的扩张成为可能,伴随扩张⽽来的是规模经济和效率的提⾼。

制造业效率的提⾼,最初来源于规模经济。

由于市场极度短缺,导致企业由很⼤的动⼒来扩张⽣产规模。

同时,企业通过扩张规模来分摊固定成本,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因此也为吸引⼤量来⾃农村的劳动⼒提供了可能。

同时,第⼀产业⽣产率与制造业⽣产率之间的加⼤差距,使得企业可以以极低的价格雇佣来⾃农村的剩余劳动⼒,也使得企业有很⼤的动⼒去扩张规模。

同时由于农村剩余劳动⼒进⼊城市⽽带来的消费结构的变化,进⼀步增加了对于⼯业品的需求。

但是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张,规模经济趋于极限。

同时,由于农村劳动⼒不可能⽆限供给,随着劳动⼒数量在农业和制造业之间的流动,使得农业劳动的边际产出相对提升,最终导致农业和制造业的⽣产率差距缩⼩,刘易斯拐点到来,劳动⼒成本提升,使企业⾯临成本上涨的压⼒。

同时,市场趋于饱和,市场的竞争压⼒导致企业不断地去进⾏技术⾰新来降低成本,扩⼤市场份额,并创造需求。

对于企业的技术⾰新,带来的是机器制造代替劳动,对劳动⼒的需求降低。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与路径研究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与路径研究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与路径研究中国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任务之一,其发展既有内生动力,也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寻找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发展路径。

本文将从人口、产业、投资等方面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与路径。

一、人口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因素在城镇化一词的定义中,最重要的是人口因素。

人口的增加是城镇化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然而,城镇人口的增长不应是无限制的,而应避免出现“滞胀”,使城镇的人口结构合理、稳定。

因此,新型城镇化必须以质量为核心,优化城镇结构,努力实现“高质量城镇化”。

首先,应该加强城市人口的管理和计划,制定合理的人口规划和城市规划。

其次,应注重发展中小城市,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同时注重发展城市群和城市圈,实现协调发展。

最后,应关注外来人口和农民工就业问题,加强对他们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保障,最大限度地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生产力。

二、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动力之一城镇化的核心是城市经济,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城市产业的发展。

城市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

城市产业的发展不能离开科技创新并加强内部资源配置。

在新型城镇化中,还要注意发挥中小企业以及服务业的作用。

中小企业是新兴生产力,具有灵活、迅速、个性化的特质,有助于推动城市产业的更新换代。

服务业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产业的重要支撑,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比比皆是,应当充分发挥出来。

三、投资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是一个发展周期较长的过程。

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和精力来推动,因此投资是城镇化的基础和关键。

然而,发展城镇化仅仅依赖各级政府的投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吸引和鼓励民间和社会资本的参与。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提高金融产品的针对性和创新性,满足不同城市和不同产业的需求。

同时,应当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桥梁、水电、燃气、通讯等,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1.产业的空间集聚同其它国家发展趋势一样,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最基本动力也是由于产业的空间集聚,而产业的空间集聚则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过程。

18世纪后期爆发的产业革命,使工业化成为近代经济的主要内容。

工业化的根本特征是生产的集中性、连续性和产品的商品性,所以要求经济过程在空间上要有所集聚。

正是这种工业化的集聚要求,才促成了资金、人力、资源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上的高度组合,从而促进了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近代工业城市上海的形成和发展正是这一过程的缩影,而中国“一五”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所显现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也证明了城镇化的基本动力确实是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发展形成的。

2.产业的结构转换产业的结构演进会改变城镇的形态和规模进而影响城镇化的发展过程。

在工业化初期主导产业均为劳动密集型,如纺织、煤炭、基本工业消费品生产等,产业间的联系较少,依存度低,因此城镇规模一般均较小,城镇化过程相对缓慢。

到工业化中期,主导产业转变为资本密集型,如钢铁、机械、电力、石油、化工和汽车工业等,产业间的依存度提高,导致产业在空间集聚范围上迅速扩大,引起城镇化过程加速。

在工业化后期,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如电子、计算机、生物制药等),工业生产过程的管理步入到更现代化阶段,致使工业生产部门对劳动力的吸纳力大大下降。

但同时又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对城镇生活产生了新要求以及生产现代化对城镇服务设施的需求更多,因此城镇的地域范围会进一步扩大,第三产业会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

第三产业的发展赋予城镇新的活力,会使城镇化进入到更高层次。

中国城镇的经济成分多元化,各发展阶段的特征均有所表现,但在不同地域和不同规模城镇,其特征是极不相同的。

在特大城市或沿海若干发达地区的城市中,工业化后期的特征已相当明朗,而在广大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城镇里,却还明显存在着工业化初期的特征。

3.城乡间以及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城乡间、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是城镇化发展的又一基本动力。

新型城市化主要动力

新型城市化主要动力

推动新型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新型城市化基本内涵新型城市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和谐社会为方向,以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市化,全面提升城市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路子。

二.动力机制1.科学的规划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和先导,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水平与质量。

大多数区域规划没有从经济区域视野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规划跟着市长走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完全背离了城市化的初衷与目的,它不仅没有节约资源,反而更多地占用与浪费了资源,城市化成本过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下降,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被白白浪费,城市财富的增加远远低于资源的耗费,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新型城市化进程。

2.产业聚集城市化的外在表现是人口聚集,实质上是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产业发展是城市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支撑,是吸纳就业的根本产业集群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与手段,促进产业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各城市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协调融合的产业集群区,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核心内容。

产业聚集效应不强,制约了新型城市化的推进:一是产业互补性较差城市群区内各城市产业发展的集中度偏低,产业结构趋同,互补性不强现象较严重,城市之间产业竞争大于合作,不利于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二是产业融合不紧密,许多地区围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但城市群内产业配套度不高,产业融合不紧密。

比如,薄板是制造汽车的重要原材料,但长株潭的汽车企业所用薄板70% 以上来自省外钢铁企业,涟钢薄板在本省的销量不到四分之一。

3.完善的功能配套培育完善城市功能是城市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面,完善城市功能的关键在于基础建设,推进新型城市化必须把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切入点。

完善的功能配套主要表现在完善城市交通的运转,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完善城市环境承载功能。

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考核答题纸(20 -- 20 学年第学期)课号:课程名称:阅卷教师:班级:学号:姓名: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1 导论我国近十年来的城市发展不断加快,城市化1水平显著提高,但巨大的城市化浪潮也带来了诸多战略性问题,如城区扩张的无序与无度、城市经济的内聚和粗放、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转移、区域资源利用的过度与低效、城市社会的分层和内卷等,这些问题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准确把握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从根源上把握发展的问题。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探索动力因素与城市化之间的相关性,来研究当今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2。

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论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城市、城市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

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认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于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同时还指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

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

”3 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3.1 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内涵的研究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内涵的研究,学术界代表性的观点有:所谓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市化发生和发展所必需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

(孙中和,2001;高云虹,2003;钟秀明,200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变化,在不同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其城市化动力结构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3.2 学术界对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问题的研究张进洁、沈体雁、郭秀丽、侯敏(2012)对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框架进行分析:城市化1城市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和趋势,它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经济要素、城市成长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过程。

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和动力机制

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和动力机制

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和动力机制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化率已经超过60%。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进城市化进程,需要了解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和动力机制。

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城市化初期,城市化率较低,城市规模小,工业化程度低,农业仍是主要经济活动;第二阶段是城市化加速期,城市化率逐渐提高,城市规模扩大,工业化程度加快,服务业开始崛起;第三阶段是城市化成熟期,城市化率趋于稳定,城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服务业成为最重要的经济活动。

城市化进程的动力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二是人口流动。

经济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其包括工业化、服务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人口流动也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其包括城市化的吸引力、城市化的推动力等方面。

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城市规模扩大导致的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化过程中资源消耗的加剧、土地利用的不合理等。

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规划和政策,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了解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和动力机制,对于推进城市化进程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 1 -。

论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

论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

论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简介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城市人口、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持续演变过程。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讨论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

经济我国城市化进程始于改革开放,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为快速、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过程之一。

中国城市化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这使得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城市化也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消费需求。

城市化对经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经济增长城市化推动了工业化进程,提高了劳动力生产率,促进了经济增长。

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

2. 拉动消费需求城市化使得城市人口增加,消费水平提升。

城市居民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需支撑。

3. 优化产业结构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转移,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4. 促进创新发展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为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社会城市化对社会结构、社会福利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带来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就业机会城市化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就业状况,减轻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压力。

2. 提高教育水平城市化使得城市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教育环境,提高了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源素质。

3. 促进社会流动城市化加速了人口的流动,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实现社会流动和社会晋升。

4. 丰富社会文化城市化使得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人们聚集在城市中,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丰富了社会文化。

环境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消耗城市化使得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对能源、水资源、土地等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加重了资源压力。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分析(含5篇)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分析(含5篇)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分析(含5篇)第一篇:新型城镇化的动力分析推动新型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基本特征: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本质: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

核心: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要求: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

与传统提法比较,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粗放式用地、用能,现在必须从思想上明确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的重要性;过去我们主要依靠中心城市带动,现在更应该强调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配合发展的必然性。

二、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动力(1)新型工业化的推动在以信息化带动、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胃动力。

(2)新型农牧业的发展(3)第三产业的发展(4)对传统城镇化所产生问题的反思在传统城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和深入的反思。

(5)城镇建设的新的政策导向针对传统城镇化的诟病相关部门对城市建设出台新的政策促使新型城镇化的进行。

(6)城市文化的繁荣第二篇:新型城镇化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新型城镇化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人民网北京2月4日电(记者贾玥罗旭)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蔡继明以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环资委副主任董佩永今天下午做客人民网委员讲堂。

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

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

3.多元化主体推动的动力机制。政府、企业、农民以及城市居民等各种经济主体对城市化及郊区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其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单一的或以二元为主的城市化动力。
4.产业结构变迁演进型动力机制。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基础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第三产业发展给城市化以后续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产生和推动力量;经济结构的优化演进为城市化的进程提供了持续动力。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产业向城市集聚以获得聚集效益;科技的进步,必然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多样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换,进而推动城市化;信息化促使市场体系演进,推动着城镇体系升级;信息化带来新型城市间劳动地域分工,参与全球城市体系竞争,发展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区成为城市化的一条途径。信息化在四个方面对城市化有促进性作用。
6. 要素推进型动力机制。从比较利益的角度, 强调区域要素在定了资源、劳动力、资本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主要受市场支配, 它们总是流向那些比较效益高的地区。
7. 教育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城市化与教育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教育也不能例外。同时, 城市化的外延表现为城市数目的增多、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张、城市人口数量的膨胀; 城市化的内涵则强调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城市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关键在教育(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规则教育)。教育是农业劳动力提高素质步入现代城市生产活动的前提, 是农村人口打破传统生存和生活观念, 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的基本要求。没有现代化的教育支撑的城市化是低质量的城市化, 是没有发展后劲的。教育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城市化的最终目标:人口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上。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质与驱动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质与驱动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质与驱动发布时间:2014-3-24信息来源:文汇报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率大约在2030年就能达到70%,以后的18年内,我国的城镇化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发展,还有大约18个百分点的快速提升空间。

在中国城镇化新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社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正是由于这些新的使命和内涵的赋予,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城镇化就应运而生。

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新型城镇化必须将社会各子系统(如城市与乡村、资源与人口、人类与自然等)统筹考虑,在总规划框架下做好协调与衔接。

新型城镇化的实质,主要体现在:1、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摒弃城市面积扩张和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以改善民生为目的,消除制度屏障,破解“双二元”结构,建立公平利益分配机制,保障人们利益,促使资源公平合理分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城镇化过程能增进人们福利。

2、合理布局,协调推进根据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探索城镇发展的新模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明确城镇的发展定位、功能分区,与产业转移相结合,着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根据目前城镇化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在新型城镇化下,城市的规模将向两头和深处延伸,两头指的是:一方面是城市群的发展,优化提升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现有城市群,培育和壮大新的城市群;另一方面是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发展,挖掘、整合现有中小城市资源,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

同时,进一步促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改善人居环境,集约节约,节能减排,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3、城乡统筹,一体发展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和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协调发展,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新型城镇化要点

新型城镇化要点

新型城镇化要点一、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二、“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

三、“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的特点和要求:(1)规划起点高。

(2)途径多元化。

(3)聚集效益佳。

(4)辐射能力强。

(5)个性特征明。

(7)城镇联动紧。

(8)城乡互补好。

四、中国城市化进程:特点为起步晚,水平较低,速度快。

根据中国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历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依次为:12.84%,17.58%,20.43%,25.84%,35.39%,49.68%。

五、中国城镇化“新”在哪里?(1)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2)均等待遇:让农民进城“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

(3)产业支撑:从“候鸟式”迁徙到家门口的“就业路”和“致富经。

(4)土地征收:从“被代表”到“带资进城”。

六、“新型城镇化”包含四个协调: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相协调;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相协调;人口积聚、“市民化”和公共服务相协调。

七、“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1)农民土地(2)户籍制度(3)盲目造城八、“新型城镇化”旅游引导:首先,解决了农民的身份问题。

其次,是无污染的城镇化,从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城市。

再次,是就地城镇化。

第四,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

九、“新型城镇化”推进措施:(1)要以人为本,加快农民工等城市边缘人群的城市融入。

(2)要统筹城乡,促进城镇和农村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高一地理知识点城市化动力

高一地理知识点城市化动力

高一地理知识点城市化动力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趋势。

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城市从小农村逐渐转变为大都市的过程,其中存在许多驱动因素。

在高一地理的学习中,我们将了解城市化动力的来源和影响。

首先,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之一。

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转变使得城市成为吸引人才和资本的中心。

工厂和企业的迁移带来了就业机会,并吸引了大量农民工和外来人口前往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同时,现代化的农业技术的运用导致了农民的生产力和收入的提高,进而促使他们迁移到城市。

其次,社会和文化因素也对城市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人们可以通过接受更好的教育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同时,城市也提供了更多的文化娱乐活动,如电影院、剧院和音乐会等,吸引了更多的人们前往城市生活。

此外,城市还拥有更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休闲娱乐场所和社交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消费者。

第三,政府决策和政策也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

政府通过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政策和经济政策来促进城市化进程。

例如,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及对城市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等问题的关注,都对城市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政府还通过引导外来投资、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进驻等措施,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另外,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也给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随着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条件的改善,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在城市之间流动,各种信息的传递速度也大大加快。

这为城市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给城市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城市拥堵、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因此,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政府应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节奏。

城市化新动力

城市化新动力

6· 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城市化发展快速稳步上升
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齐头并举
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
果,工业化通过拉动就业、增加收入、改 变土地形态等方式影响城镇化,两者具有 极强的关联性。
城镇体系日益完善,布局日趋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655+20000 (城市和建制镇)”的框架体系及辽中、京津冀 北、长三角、珠三角四个成熟的城镇群的格局。 从宏观空间看,我国城镇空间合理布局的“大分 散、小集中”格局正在形成,表现为与我国地理 环境资源基本相协调的东密、中散、西稀的总体 态势。 人口流动的促进作用增强
城市化新动力
1· 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集聚和乡村地域转变为 城市地域的过程。
2· 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比重上升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 城市化动力机制
城市化动力机制
农业发展 (初始动力)
工业化 (根本动力)
市场化 (直接动力)
4· 科技、产业和金融推动力属生产力的范畴,源自中部区域城市化现状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城镇化发展现状
城市建设成效明显 当前,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逐步扩大,住房条件、 城市交通、供水、热电、绿化、环境卫生、电信 等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扩大了城市人口容量, 提高了城市现代化水平。2010年我国城市建成区 面积达4.1万平方公里,比 1981 年增加了3.4万平 方公里;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27.1平方米, 比 1978年增加了20.4平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达 93.8%,城市燃气普及率 87.4%,分别比 1981年 分别增加了40.1个百分点和 75.8个百分点。
制度推动力属生产关系的范畴。无论是早 期的传统城市化进程,还是现阶段正在推 进的新型城市化进程,生产力始终是我国 城市化进程的决定力量。但我们也应认识 到,生产力对城市化进程推动力的发挥, 也有赖于制度的变革。只有辩证地借力四 个推动力,我国的新型城市化战略才能不 断推向深入。

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市化作为动态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政府政策影响、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换三种基本动力,属于城市化动力的核心表现。

城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1、制度变迁制度和政策因素对我国城市化,尤其就是区域城市化的影响非常大.我国推行的就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制度精心安排.人口在城乡之间的搬迁具备显著的特征,而不是由于经济原因的驱动而引发的流动.国家对农村人口步入城镇推行了非常严苛的掌控,加之在农村不想农民发展工业、运输业和商业等制度精心安排,并使农村无法内生发展小城镇,以致这一阶段城市化发展进程非常缓慢,甚至发生一定时段上的停滞不前和退步.2、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从经济学角度,城市化就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切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分散就是科创经济和规模经济促进作用的结果.经济快速增长必然增添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无疑又快速经济快速增长.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大,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科技进步会加速经济增长,深刻地促进产业集聚及产业结构的转换,影响城市化进程,可以说技术进步是城市化发展的源动力.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动人口向城市转移.3、产业结构的切换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是产业的空间集聚,也就是工业化过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演变可以发生改变城市的形态和规模,进而影响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城市化发展的本身,就是变小滞后的乡村社会和自然经济为一流的城市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所以农业发展就是城市化的起始动力,而在产业革命之后,工业化则沦为城市化的显然动力.中国“一五”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也证明了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力量.随着工业化步入现代化阶段,第三产业开始崛起,并一跃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角,成为大城市的后续动力.。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经济的新动力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经济的新动力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经济的新动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城市化不仅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对城市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经济的新动力进行探讨。

一、加速城市化进程推动城市经济增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量人口涌进城市,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这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人口集中的城市更容易形成大规模的消费市场,促进了各行业的发展。

例如,房地产业迅速崛起,城市住房需求激增,不仅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建材、家具等相关产业的繁荣。

此外,大量人口的涌入也带来了对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增长,进一步拉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二、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进程不仅仅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更是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传统的农业产业逐渐向城市转移,为城市经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减少了农村劳动力的农业生产,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中,使城市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

另一方面,农村空闲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在城市农业等新兴产业的推动下,推动了农人增收、农村经济发展。

三、城市化进程带动投资和就业机会增长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产业转移等投资。

这些投资不仅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也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和产业转移的需求不断增长,带动了大量的投资。

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催生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许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在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加下,提高了劳动力的就业水平,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城市化进程助力科技创新和城市发展模式变革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科技创新和城市发展模式的变革。

在城市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新的科技创新和城市发展模式不断涌现,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例如,智慧城市、绿色城市等新兴概念的提出和实施,使城市经济更加环保可持续。

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力

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力

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力和发展基础在哪里?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关键转型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实现从重数量的外延式扩张向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转变,要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

城镇化要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要以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使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同步发展,特别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靠创新引领一个新的经济周期。

新型城镇化要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大力提高进城劳动者素质,改变城市对农民工“用而不养”的局面,使农民工能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

通过鼓励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返乡在中小城市创业,使就业者变成创富者,并以创业带动就业。

要加快实施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瞭望东方周刊》:有人认为城镇化不应是一种政策选择,而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或者说,有学者在讨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还是结果。

这一问题的背后涉及到政府的角色定位。

你认为,政府、市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分别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辜胜阻:城镇化是市场的产物,推进城镇化要尊重客观规律。

新型城镇化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两只手”相结合,形成“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双重动力机制,在加大政府对城镇化的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建设。

一方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探索多种形式的民间投资模式,通过采取招标、让民间资本直接参与、特许经营等方式构建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更多地吸引民间力量参与城镇建设。

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在包括城镇建设体制、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非农企业产权制度、城建用地制度等方面的体制创新。

同时,政府要推进民营企业在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社会事业建设中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在投资审批、土地、财税扶持方面的公平待遇,为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瞭望东方周刊》:舆论普遍认为,户籍制度改革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你刚才也提到政府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那么你是怎么看待户籍制度改革的?辜胜阻:户籍本身只是记录和提供城乡居民信息的载体。

中国城市化的经济动力探析

中国城市化的经济动力探析

中国城市化的经济动力探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逐步加速。

城市化不仅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标志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本文将从经济角度探析中国城市化的经济动力。

第一,城市化推动了消费需求的增加。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人口迁徙到城市中,形成了庞大的城市人口群体。

在城市生活中,人们的消费需求相对较高,包括餐饮、娱乐、服装、住房等方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消费需求的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众多的商家也涌入城市,带动了商业的繁荣,形成了大规模的市场。

第二,城市化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也相应增加。

城市的交通、供水、供电、通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扩大和完善,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城市化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中的工业规模也不断扩大,形成了产业的集群。

城市中的产业链条逐渐完善,从而带动了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和技术,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第四,城市化促进了人力资本的聚集。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中的人口结构也逐步改变,大量的知识分子、高素质人才聚集在城市中。

在城市中,人才对于创新和产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聚集的人才和技术不断创新,提高了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第五,城市化带动了外商投资的增加。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中国的城市不断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外国企业涌入城市投资,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新增长点。

和本土企业强强联手,不断对城市经济进行深度合作,推动了技术的交流和创新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总体而言,城市化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

城市化不仅带来经济的增长,也提升了生活质量和城市文化的发展水平。

同时也为城市经济的竞争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未来,城市化必将继续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新型城市化对城市发展的驱动与影响

新型城市化对城市发展的驱动与影响

新型城市化对城市发展的驱动与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然而,传统城市化模式已经面临许多问题,如城市化负担增加、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等。

因此,新型城市化概念应运而生,成为许多城市的新标志。

新型城市化以人为本、创新引领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驱动和影响。

一、新型城市化的驱动力1. 政策引领——新型城市化作为国家战略,已经被包括国家在内的许多政府采纳和推广。

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和推动新型城市化的发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例如,国家出台了新型城镇化规划,着力于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和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减缓城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2. 经济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新型城市化注重以人为本,加大对人才和创新的人力资本投入,将人口和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创造有活力的经济生态系统,从而促进城市的增长与发展。

3. 科技创新——新型城市化还促进了科技创新的不断进步。

城市中的智能系统、大数据分析和智慧城市等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进步,从而提高了城市竞争力和人居环境水平。

二、新型城市化的影响1. 资源和环境——传统城市化模式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非持续利用已经引起了全球关注。

新型城市化强调可持续发展,从而着力解决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

例如,新型城市规划将绿色能源、环境保护纳入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

2. 城市竞争力——新型城市化已经成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方式。

它将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考虑进去,打造现代化、开放的城市形象。

例如,新型城市化鼓励城市进行开放,将资源和服务向周边城市、乡镇、村庄扩散,实现城乡一体化。

3. 社会和人群——新型城市化也有助于人口的流动和城市社会的发展。

它打破地域限制,鼓励人口从城市到乡村的流动和交流。

同时,它也鼓励城市建设更多文化和社会空间,促进公共服务的公平分配,提高城市社会的发展水平。

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力因素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力因素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力因素分析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5年第5期赵延凤中国经济发展呈现一种平缓增长的新常态格局,不仅创造出更多、更新的市场需求,还会带来更全面、更深刻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需求结构再平衡,为进入新型发展的城镇化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从新常态所产生经济增长聚能效应的视角阐述其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四个方面新动力。

一、城镇化建设新发展特点1、城镇化内涵自1858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提出“城市化”这一概念,各学科对城市化进行了不同的界定。

从人口、地理、社会和经济学视角来看,城镇化就是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入集中,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农村向城镇转变,产业结构由农业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转化经济发展的过程。

2、城镇化建设存在的瓶颈尽管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人力要素、物质资源、人力资本等的聚集效应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驱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但仍有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体现为:(1)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无法满足人口城镇化快速扩张,致使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

而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和推动力,没有的工业化就谈不上城镇化。

(2)过度城镇地域扩张与城镇规模结构布局不合理,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超负。

人口快速集聚城市,带来了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公共医疗、教育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引发“大城市病”,造成了城市各方面资源的日趋紧张,对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1、“新常态”的提出和特征中国经济在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近30年后,从2010-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连续11个季度下滑、增速减缓,2014年中国GDP增速为7.4%,保持2012以来GDP增速连续三年低于8%的水平[4],维持一个相对平稳的低速增长。

“动力三角”促进新型城市化

“动力三角”促进新型城市化

“动力三角”促进新型城市化0714021034苏会军我国新型城市化的提出是对世界多元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与借鉴,同时对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思考与平衡,多方面考虑未来世界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在确定我国城市化的目标与模式这个战略层面上提出来的。

本文试就这一问题浅析如何在遵循经济和谐发展前提下,推进我国新型城市化发展。

一、新型城市化的内涵界定新型城市化作为一个世界性课题,目前对它还没有一个规范化的说法和明确的定义。

本文对新型城市化的内涵进行梳理,认为新型城市化是:以人为本,以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带动,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互为促进,城乡统筹,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机制,坚持可持续集约发展,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城市化模式。

其主要特征如下:经济集约发展、社会和谐发展、环境友好发展,城乡统筹发展。

二、动力机制推进我国新型城市化城市经济学提出了导致城市化形成和发展的“动力三角”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城市化形成与发展是“动力三角”所产生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动力之一,非农产业对“点式”区位的选择。

城市化的显著特征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密集,而城市经济活动是非农产业活动,非农产业的生产要素具有可流动性,并具有在空间上某一点上汇集的趋向,正是这种特性使城市经济的形成具有了可能。

因此,非农产业对“点式”区位的选择就成为城市经济形成的重要基础。

动力之二,产业结构的演替。

产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进而城市规模扩大、质量提高的基础。

而产业的发展在于其不断新陈代谢、结构演替。

城市的创新氛围、市场条件和发展环境是促使新产业成长和产业不断升级换代的基础平台,而产业的发展和更新反过来又推动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动力之三,集聚经济。

集聚经济是各类企业、经济组织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所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城市或某一空间趋近的向心力,其作用过程也就是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过程。

集聚经济所具有的趋向城市的驱动力来源于几个方面:首先,产业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可以带来级差地租,人而增加效益;其次,产业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可以带来规模经济,从而可以节约成本,并能收“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最后,产业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可以强化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3月社科纵横总第23卷S OCI AL SCIENCES REV I E W新理论版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动力曹光海*(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内容摘要>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在21世纪初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对当前及未来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本文回顾了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及城乡关系,并从新型城市化道路的角度,论述了新农村建设对我国城市化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实施新农村建设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拐点失衡推力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把中国内地的城市化作为21世纪影响全球发展的两大因素之一。

这不无道理。

在中国这样一个区域发展水平各异、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显著、农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如何确立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正确处理好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区域之间的关系并成功实践,不仅关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也将对全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那么,我国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城市化道路呢?原有的城乡关系又如何呢?或者说,这其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呢?在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一个重要的/拐点0之际,如何正确认识城乡关系进而充分发挥农村对城市化的/推力0作用呢?一、我国城市化道路及城乡关系的历史回顾城市化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镇)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

与这一过程相伴而生的是人口的集中、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文化的转型和精神状态的提升,其根本动力是工业化。

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实行工业为主导、农村支援城市的方针,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这一时期,由于户籍制度、就业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等城乡隔离政策的实施,城乡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我国城市化进展缓慢,甚至出现倒退现象。

但从根本上说,正是由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大规模优先发展,使我国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快速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工业化为主导的负面效应。

工业化成就的取得,是以牺牲农村、农业、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

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0的方式从农村掠取了巨额的资金,征调了大量的能源、资源和农村劳动力投入工业,而农业却长期投入不足,农业生产效率底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增收缓慢甚至停滞、倒退,农村面貌并无明显改观,农村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卫生等等社会事业进展缓慢。

一产、二产之间、城乡之间呈现出畸形发展的格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及时调整了经济社会发展方针,城市政策和农村发展相继被提上议事日程,我国城乡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由于仍然实行重工轻农政策,农村、农业发展缓慢,城乡在社会结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进一步拉大,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出现了断层。

以城乡收入为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2.37,1985年有所回落,但自1997年以后这个比例则稳步扩大,2004年达到了1:3.25,如果考虑到城市的隐形收入和福利,这个比例会更大。

按照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在经济发展初期,要把有限的资源分配于最有生产潜力即联系效应最强的产业中,通过这些产业的优先发展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但是,当经济发展进入高级阶段时,从工业化和快速发展经济的角度来看,国民经济部门的发展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使其保持一定的均衡,因而平衡增长成为必要。

进入21世纪,随着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以及城市化后劲乏力、动力不足的迹象也越发显现出来。

2002年新一届政府执政以后,党中央、国务院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变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0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并于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6中明确了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0的要求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构想。

这些理论和方针提出的背景和原因多多,但对城市化道路和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再认识以及城乡关系的重新定位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新农村建设是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动力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明确指出:工业化是城市化35*作者简介:曹光海,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06级硕士研究生。

的内在动力;而农业部门的发展则是城市化的外在条件和制约因素。

离开工业化的城市是不可想象的,而缺乏农业部门的支撑城市化也是难以为继的。

二者的协调发展才是城市化稳步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般的城市化理论都认为,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而原始动力则是农业的不断发展。

农业对城市化的推动表现在:(一)农业部门为城市提供产品、要素和资源剩余。

农业产品、资源剩余一方面为城市人口提供了充足、优质的食物,解决城市人口的吃饭问题,另一方面农业的发展为城市化尤其是城市工业化提供了生产原料,城市非农生产部门的扩张就是以农产品和资源的剩余为基础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离不开农业的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化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这个生产要素,尤其是在现代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土地在城市空间扩展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农业用地成为城市土地扩张的最主要来源。

(二)农业部门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由于农业技术改造和新设备的采用,农业生产率大幅提高,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闲置出来,而这些劳动力正是城市工业部门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急需的。

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三)农村是城市工业品的重要消费市场。

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恩格尔系数的不断下降,农村对工业产品的需求呈上涨态势,从而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使得扩大再生产得以进行,城市化的动力不断加强。

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开拓农村市场更是具有特殊意义,当农村需求增加时,往往比城市需求扩展得更快,消费得更旺,对工业市场的拉动更大,更能刺激工业的发展。

(四)农业为城市化发展提供资金。

通过农业资本剩余兑换外汇或农产品出口换取外汇,可以为工业发展获得重要的资金来源,这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尤为重要。

例如,我国建国之初,工业化刚刚起步,国家就是通过农产品出口换取外汇的方式,有力地支援了工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了我国的城市化建设。

肇始于21世纪初的我国新农村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0为根本要求,以全面改善和促进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发展等为目的,从整体上规划了我国当前及未来农村发展的基本走向。

而我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在强调模式选择和机制构建的同时,也突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0、/统筹城乡发展0的新型城乡关系格局。

二者实为一种相辅相成、互促共进的/兄弟型0关系。

过去,我们在GDP政绩观的指导下,强调城市发展,强调工业优先,强调农村、农业服从和服务于城市和工业,再加上公共财政投入等/造血0机制不健全,造成农业/失血0过多,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严重滞后,客观上促成了城乡利益关系失衡、城乡结构关系失衡、城乡消费关系失衡、城乡居民教育和社会保障关系失衡的局面,并在一定程度上拖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后腿0。

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提出,是对城乡关系的重新审视和定位。

城市和乡村作为大自然之树上盛开的两朵最美丽的花儿,城市的繁荣离不开农村的推动,农村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有力支援,只不过所处的阶段不同、支援的方式程度不同罢了。

可以想见,一个经济充满活力、需求旺盛、文化繁荣、政治民主、环境优雅的农村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三、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我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国际上,在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城乡关系不乏正反两方面的例子。

如较早实现城市化的美国、西欧国家、日本以及韩国和我国的台湾省,由于较妥善地处理了城乡关系,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反面的教训来自于巴西、印度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

这些国家片面强调城市的快速发展,忽视农村、农业,导致了乡村的凋敝和城乡的巨大反差,到后来,又不得不回头重建农村。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也是在走后者的老路,只是较早发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而已。

新农村建设从表面上看,只是就农村论农村,其实不然,其本意是一方面通过更好更快的发展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型,缩小城乡差距,从而为加速城市化注入新的动力,为日益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城市病寻找出路,为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我们奋斗的最终目标,农村的富裕当然包涵在这个/共同富裕0之中。

然而,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和关系,绝不是下个决心、表个态,在方法措施上修修补补所能解决的,必须着眼于长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调动一切能调动的积极因素。

只有农村大发展了,才能为城市减压,城市才能轻装上阵,从根本上讲,新农村建设就是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

因此,必须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并逐步与城市衔接。

1.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由于市场的盲目性,资金资源人才会流向配置效率较高、收益较好的城市非农生产部门,而使农村处于劣势地位。

因此,必须发挥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通过积极引导、加大对农村的公共财政支出、兴建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克服/市场失灵0,促进农村的早日崛起。

2.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发展的金融组织。

由于目前农业银行退出农村领域,农村信用社也成功改制而转变成非农村金融组织,农业农村发展失去了金融保障,一旦遇上天灾人祸,农民只好举债或求助于/地下银行0,藉此来恢复生产和度日,农民处于极度的风险之中。

有学者指出,应该从农村内部寻求农村金融组织的可行出路。

这种方法很有新意,值得研究、实践。

3.完善土地制度。

政府要逐步放开一级市场,退出二级市场。

从物权法上赋予农民与城市居民同等的财产权利,使农民真正享有对土地的收益权、处置权、分配权和经营权。

4.加快推进农村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在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中带有根本性。

农村不但在政府教育投入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市,而且在义务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入学率甚至在受教育机会等方面都远逊色于城市。

5中国青年报6的一份报告显示,1999年,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机会只相当于城市孩子的1/10。

教育的滞后,是客观上造成农村人口素质低的主因,并由此导致了农村人口在就业、政治参与、意愿表达中的弱势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