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机构体系发展的进程
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战略与路径我国金融体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发展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如何推动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成为许多人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国际形势、我国金融发展现状、战略和路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国际形势随着全球经济繁荣的发展,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全球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各国的金融市场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依存甚至相互牵制。
这种全球化的深入对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应该紧跟世界潮流,积极融入全球金融体系,同时发挥我国金融体系的优势,加快推进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的优化。
二、我国金融发展现状在我国金融体系里,各级金融机构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架构。
各类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壮大,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
但是,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相比还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金融市场的体系架构还不够完善,缺乏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其次,部分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还不够高,风险管控能力还有待提高;再次,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还不够与发展要求相适应。
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三、战略我国金融体系的战略应该是适应全球化和市场化大趋势,与国际市场接轨,完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金融监管和法律法规建设。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推进金融市场多元化进程,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和机构配置,完善股票、债券、衍生品、外汇、黄金等各类市场,建设覆盖全国的股权交易中心、衍生品交易中心等;2. 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优化金融科技和数字化创新发展,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创造更多的金融与产业融合的好的业务模式;3. 深化金融监管和法律法规建设,合理制定金融监管政策,建设更加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4.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加强金融系统内风险监测和预警,促进金融风险处置和金融安全。
四、路径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需要经过相应的路径,才能实现相应的战略目标。
十八大以来金融系统取得的历史成就
一、金融改革开放的历程自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系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主要得益于金融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历程。
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对外开放,金融机构面临的竞争环境也日益激烈。
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也在向国际化迈进。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我国金融机构开始崭露头角,国际金融机构也在我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这一过程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为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
三、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金融稳定和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监管和规范。
自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得到了全面升级和完善。
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风险防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给金融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我国,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满足了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同时也推动了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五、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推进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更加凸显。
金融机构积极支持科技创新、文化产业、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六、金融扶贫的力度加大金融扶贫是我国金融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
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级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和扶贫金融产品的开发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金融扶贫的坚实步伐对减贫攻坚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金融风险防控的重要性金融风险防控是金融行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自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不断强化风险防控和管理,一系列措施紧紧守护着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八、未来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展望展望未来,我国金融系统将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市场的开放进程,全面提升金融监管能力和科技创新水平,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金融机构也将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在金融扶贫、绿色金融、科技应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中国金融行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当前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中国金融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310.6万亿元,较2009年增长了3.6倍。
中国金融市场规模也持续扩大,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都在经历着快速发展。
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规模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为投资者创造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其次,中国金融行业改革力度加大。
随着金融体系深化改革的推进,中国金融行业的竞争环境逐渐开放,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
金融机构改革、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等变革举措的实施,使得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和规范性不断提升。
此外,中国金融监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提高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透明度。
再次,金融科技的发展给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金融科技的创新力量不断涌现,支付、借贷、投资等金融服务领域都迎来了智能化、数字化的革新。
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的崛起,加速了金融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同时,金融科技带来的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也需要得到更好的解决。
最后,中国金融行业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金融行业也开始涉足国际舞台。
中国金融机构逐渐成为全球金融业的重要参与者,境外机构在中国金融市场的投资也逐渐增加。
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加强了中国金融行业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总体来说,中国金融行业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力度加大。
金融科技的发展给金融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金融行业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
然而,也面临着金融风险防范、普惠金融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为了确保金融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中国金融行业要加强监管力度,加大金融风险防范工作,推动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的融合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质量。
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
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4年的历程与发展新中国的金融事业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诞生、一起成长的,至今已走过了63年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金融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经过34年的曲折历程和改革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体制初步形成,整体金融实力不断壮大,金融宏观调控不断加强,金融业在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篇:改革开放前我国的金融体制的形成与发展1978年以前新中国金融体制的形成及其特点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初步建立“大一统”的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第二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历程(1978-今)与中国金融体系的基本现状金融宏观调控体制改革的历程及金融调控体系的现状从高度集中的金融调控体系到市场化调控体系的初步建立(1978-1993年)证券回购业务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货币政策间接调控体系在发展中完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与人民币可兑换进程人民币可兑换改革进程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汇管理体制(1994年至今)人民币可兑换改革进程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改革外汇黑市交易屡禁不止我国外汇黑市概况外汇黑市存在的原因治理外汇黑市的对策银行业发展与银行监管体制改革银行的恢复发展与体制改革国家商业银行的恢复与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战略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其它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改革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思路政策性银行的建立与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建国以来到1984年从1984至1993年底从1994年到1998年从1998年到2003年2003年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银行业协会银行业协会概况成立银行业协会的重大意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新时期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化城市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城市信用杜是改革的产物城市信用社在改革中不断壮大城市信用社在清理整顿后继续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与整顿信托业发展、整合及其管理体制改革信托业的产生信托业的整合及管理体制改革信托业目前的发展状况金融租赁和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金融租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业的产生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与监管情况第一篇:改革开放前我国的金融体制的形成与发展1978年以前新中国金融体制的形成及其特点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初步建立新中国金融业的萌芽,可追溯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进呈现状与进展趋势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进呈现状与进展趋势一、银行产生和进展的主要过程及现代银行体系建立的途径银行是在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易逐步进展的过程中产生与进展起来的,因而是经济进展的产物。
在金属货币消灭以后,就消灭了早期的金银兑换、保管和汇兑业务,形成了早期的货币兑换商和钱在银号等机构。
如在欧洲的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就有了大量的金银保管兑换与放贷的记载。
但始终至漫长的中世纪完毕前,这种钱庄业务始终停留在传统的形式上。
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工业革命,是传统的货币经营业向现代金融业转变的主要动力。
到16 世纪中叶,地中海沿岸各国的工商业与贸易有了较大的进展,为了适应经济的进展与存款。
贷款的要求,消灭了最早的商人银行,这些商人银行既办理存款与贷款,也从事转帐结算业务。
但他们的贷款往往带有高利贷性质,使一般工场手工业主和商人很难获得贷款,即使获得也会因高额利息而无利可图。
这明显不能适应资本主义经济进展的需要,必需建立资本主义的银行。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进展的推动下,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银行在17 世纪末至明世纪中逐步进展起来了。
现代银行体系的建立并取代传统的货币经营业、高利贷商,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旧式的高利贷银行在的经济条件下,调整放款原则而渐渐转变为现代的银行,主要特征是较大规模地吸取社会资金,同时以较低的利率发放贷款;二是依据资本主义原则组织的股份制银;行,其一开头就具有现代商业银行的性质,并从事大规模的融资与贷款活动,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因其资本雄厚、融资力量强,贷款利率低,所以逐步成为现代信用领域的主导形式,银行成为整个社会信用的中心。
1694 年,英格兰成立了第一个现代银行——英格兰银行,其建立标志着高利贷在信用领域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从今以后,现代银行在欧洲就广泛地进展起来了。
二、银行是一种特别的企业,如何理解?银行是一种金融机构,也是一种企业。
说它是企业,是由于它与一般的工商企业有共同之处。
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体系
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金融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和统一开放的金融市场体系,以及保证金融机构各项业务和金融市场安全有效运行的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体系。
但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相比,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须在已有金融体系框架的基础上继续加以改革和完善。
一、关于金融组织体系的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金融组织体系逐步趋于完善,已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基本形成了适应各个层次、各种经济成份发展的金融机构网络,金融机构多元化的趋向明显。
同时,也应看到,目前的金融组织体系还不能充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主要表现:一是国有商业银行机构重叠现象一直未得到改善,竞争不规范, 经营成本大,效益低下;二是国家政策性银行成立时间较短,机构不够健全;三是外资金融机构引进数量相对较少;业务发展较慢;四是区域性金融机构设置不多;五是合作金融机构建立缓慢;六是金融中介机构尚处发展初始阶段。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优化金融组织体系,形成合理的金融机构布局,是当前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优化金融组织体系的框架设计健全金融组织体系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体系基本完备时,金融改革的重点应该是金融机构的优化。
中央银行在导向上要控制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种类的的增多,应该按照是否具备银行类金融机构有人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投金融市场的各种功能来衡量金融机构种类的多少。
科学设置、调整营业机构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市场定位要明确。
二是商业性金融经营机构要按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实行重点突破、不均衡发展的战略。
将业务移交给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组织。
三是促进低层次金融经营机构的兼并。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过程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一、起步阶段:1949年至1978年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
在1949年至1978年这一时期,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金融业具有高度的控制和干预力度。
国有银行成为金融业的主要组织形式,而金融业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
二、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1999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金融业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
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放开金融业的管制。
这一时期,中国金融业经历了银行体制改革、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保险业的兴起等重要变革。
在银行体制改革方面,中国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建立了现代商业银行体系。
1984年,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负责货币发行和宏观调控。
此后,中国陆续推出了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与此同时,中国证券市场也开始逐步发展。
1984年,中国设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展股票和债券交易。
证券市场的建立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保险业的兴起也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1980年代,中国开始恢复和发展保险业,设立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国有保险公司。
1996年,中国开始实施保险业的改革,引入外资保险公司和私营保险机构,进一步推动了保险业的发展。
三、进一步开放和创新:2000年至今进入21世纪,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开放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金融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
在银行业方面,中国逐步放开了外资银行的准入限制,引进了一些国际知名银行。
同时,中国加快了农村金融改革的步伐,推动农村信用合作社向农村银行转型。
证券市场方面,中国推出了创业板和科创板,为中小微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融资渠道。
中国还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吸引了更多的境外投资者。
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与挑战
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与挑战现代经济活动中金融行业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金融领域的国际化进程和挑战尤为关键。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和挑战。
一、国际化进程1. 金融市场开放近年来,中国的金融市场逐渐呈现出开放的趋势,如人民币跨境使用、QFII和RQFII制度的实施、中外资金相互投资等,都彰显了我国在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态势中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设立、证券市场互联互通、QDII等金融政策体系的逐渐完善,都为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 金融机构国际化我国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汇丰、渣打、花旗、摩根士丹利等外资金融机构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中国的金融机构也在加速走出国门。
例如,工商银行在英国、巴黎、悉尼、新加坡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中国农业银行在新加坡、东京等地也设立了分支机构。
这些金融机构的国际化进程不仅促进了中国金融服务的国际化,也进一步提升了金融体系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3. 人才国际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还需要依靠人才的支持,因此,我国金融领域的人才国际化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有一些优秀的金融人才毕业后选择留在海外工作,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的海外人才回归或者选择来中国发展。
中国的一些知名高校和金融机构也在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以更好地支撑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二、挑战1. 金融风险管控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来自全球的资本和金融工具汇聚到中国市场,这也为金融风险的发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因此,金融风险的预测和管控应当成为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中重要的关注点。
同时,也需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必须做到足够透明和稳健,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 局部市场开放度不够尽管我国在金融领域的开放和国际化进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在某些方面,局部市场的开放度依然不够,如保险业的开放程度。
这也限制了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深入推进。
近现代中国的金融与货币体系
近现代中国的金融与货币体系近现代中国的金融与货币体系承载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金融与货币体系不断演变,适应了经济的发展需求,并经历了多次改革与变革。
本文将从近现代中国金融与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相关政策与措施以及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近现代中国金融与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近现代中国金融与货币体系的演变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
在清朝末年,由于社会经济不稳定和政府金融管理不当等因素,中国的金融与货币体系饱受困扰。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了实行货币改革的尝试,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动荡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金融与货币体系也面临着重大的改革。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恢复和稳定国民经济,中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发行人民币等。
然而,这些举措只是短期的解决方案,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金融与货币体系的改革任务逐渐变得紧迫。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金融与货币改革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1984年实行的金融体制改革,使得中国的金融机构开始向市场化方向发展,金融业的自主性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此外,中国还进一步开放了金融市场,引入外资,推动国内金融与货币体系的国际化进程。
二、近现代中国金融与货币体系的相关政策与措施为了推动金融与货币体系的改革,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
首先,中国建立了金融市场体系,包括股票市场、证券市场等,为企业融资和个人投资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其次,政府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规范金融业的运行秩序,提高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效率。
此外,中国还逐步推进货币政策的市场化改革,加强了对货币供应和利率的调控,提高了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灵活性。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发展,中国的货币政策也正逐渐与国际接轨。
三、近现代中国金融与货币体系对经济的影响近现代中国金融与货币体系的改革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金融的改革改革开放下中国金融体系的变革
金融的改革改革开放下中国金融体系的变革金融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在这一背景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中国金融体系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变革与发展,并分析相关的政策举措。
一、改革开放背景下的金融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金融体系主要由国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主导,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金融服务缺乏效率和创新。
为了适应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国开始进行金融体制改革。
首先,中国引入了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
这一举措激发了竞争,推动了金融服务的提升。
外资银行的加入不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其次,中国逐步推动国有银行的改革。
改革的目标是增强国有银行的竞争力和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引入市场化的管理机制和股权激励措施,国有银行得以提高经营效率并提供更多样化的金融产品。
另外,中国建立了一个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即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
这一机构的成立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风险防范,为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金融市场的开放与发展随着改革的推进,中国的金融市场逐渐对外开放。
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在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首先,中国加快了外汇市场的开放步伐。
中国的外汇市场逐渐实现了汇率的市场化,人民币也被纳入了国际货币体系。
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促进了中国与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
其次,中国积极推动资本市场的开放。
中国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境外投资者。
同时,中国也加快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风险管理工具。
另外,中国还积极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
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创新,不仅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也推动了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手段的变革。
三、金融体系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对策金融体系改革的过程中,中国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发展历程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发展进程项目管理专业王旭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最早要追朔到新中国建立伊始,在此之前,中国的金融机构尚处于萌芽发展状态。
早在1845年,在广州建立了由英国人出资的丽茹银行,这是在中国国土上的第一家银行,随后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成立,标志着中国银行业的兴起。
1905年,清朝政府建立了户部银行,1908年,改为大清银行,在1912年清政府行将就木之际,又改为中国银行。
随后的十几年之内,陆陆续续出现了多家银行,至1927年,国民党政府兼并了多家银行,建立起了以四行两局一阵为核心的官僚资本金融体系。
伴随着全国的逐渐解放,1948年12月1日,在合并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这三个根据地银行的基础上,在河北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并同时发行统一的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标志着中国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银行制度开始形成。
194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迁入北京。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大改造阶段,主要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本,将资本融归中国人民银行,取消外国在华银行特权以及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手段来逐渐建立金融机构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主要参考苏联模式,建立起了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银行体系,由中国人民银行一家经营金融业务,亦称为“大一统”模式的金融机构体系。
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发展,金融机构的改革也逐渐展开步伐,在1979年到1993年,这期间主要是从过去的高度集中的金融机构体系转变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首先是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9年率先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同年三月,中国银行从人民银行中分立出来,成为专门经营外汇业务的专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也从财政部划分出来。
1979年10月,在改革开放大的时代背景下,成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80年,开始允许外国金融机构设立驻华办事处,1981年,中国投资银行成立,1984年1月,中国工商银行正式成立,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一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中国金融十年发展概述
中国金融十年发展概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打断了缓慢进行中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进程。
在这个标志性事件之后,中国经济中的M2/GDP、杠杆率迅速上升,投资效率、全要素生产率明显下降,由此中国金融发展进入了一个新事物、新现象不断涌现的时期。
人民银行持续推动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互联网、通讯技术在经济金融领域的应用,加剧了这一时期的纷繁复杂。
但是,在各种现象丛生的背后,中国金融发展的基本逻辑没有变化,这一时期只是受结构、政策、技术改变的冲击,金融在发展的形式、格局和效率等方面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点而已。
但是这些特点对中国金融发展本身是重要的,它体现了中国金融未来发展的内在路径。
因此,努力理解2008年以来近十年中国金融发展的基本脉络,就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为了理解的简洁,暂不考虑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的问题,也不涉及一些容易引起歧义的风险领域,只把焦点聚集在单纯的内部融现象上。
近十年中国金融发展大的背景是全球性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中国为应对危机和“三期叠加新常态”采取的各种政策,调整经济结构的努力,新发展理念的贯彻,种种观念、政策、技术与市场化发展动力的结合,形成了这一时期中国金融发展的特殊格局。
受次贷危机影响,2008年以后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明显转折,经济结构调整延缓,货币政策由紧转松。
存款准备金率在2008年上半年是五次提高,下半年则是四次下调,下半年还五次下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
强刺激政策复加了经济结构原本的扭曲,杠杆率由此上升。
在金融业务上,由于流动性增加和实体经济中融资需求结构的矛1盾,银行普遍与信托公司合作,集合信托计划流行。
同时,票据业务在2008-2009年间也比较突出。
2009年1月,票据融资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达40%,大大超过往年不足10%的比例,同业跨区域抢票竞争激烈,所谓的票据空转也遭人指责。
但是票据业务井喷式爆发有着实在的经济原因。
利率倒挂刺激企业大量贴现,当时贴现利率是 1.5%-1.8%,半年期存款利率是1.9%,企业贴现的积极性很高。
中国金融开放的历程
中国金融开放的历程1979年,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
金融领域作为中国经济的核心,也迈出了坚定的改革开放步伐。
20多年来,中国金融不仅进行了重大的体制改革,而且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曾使某些人产生疑问,“中国金融要不要继续开放”。
但是,党中央的坚定信念,中国政府的有力措施,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保证了中国金融在开放道路上继续大踏步前进。
事实再次证明,中国金融开放是完全正确的。
它有利于中国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利于中国走向世界,在21世纪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席之地。
最近,中国加入WTO的谈判取得重大进展。
这必将加快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迎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新时期。
第一节中国金融开放的三大历史包袱中国金融是背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走上开放之路的。
它们是旧中国的传统金融市场结构;计划经济的高度集中、封闭的金融制度;政府对金融的“冷落”。
正是这三大历史包袱,影响着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和进程。
一旧中国的传统金融市场结构旧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尤其是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促成了商品经济的畸形发展,反映到金融部门,其特点有三。
第一,金融市场空间结构的二元性。
它主要表现在沿海和大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的分割。
沿海大城市由于交通方便,经济发达而存在着现代化的金融市场和机构。
但是,在广大农村边远地区,金融市场极不发达,还存在着大量的非货币经济,广大农民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为了自给自足,即使用于交换,也往往采取易货形式,不经过货币媒介。
而且,以现代管理方式经营的银行和其他各种金融机构,由于受到政府的管制和干预,金融市场的利率一般较低,按传统方式经营的小规模钱庄、放债公司、民间金融互助会之类的金融机构,活动范围广,不受控制,其利率较高。
但是,广大农民和城市居民由于信用不高,难以从银行得到贷款。
他们需要筹措资金时,常常采取“入会”方式进行。
总之,在旧中国,金融市场二元结构使金融市场处于严重的分割状态。
中国的金融体系
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国的金融体系是指中国国内金融机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运作方式。
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银行主导,到如今的多元化金融市场。
本文将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特点、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一、金融体系特点1. 大型国有银行的主导地位中国的金融体系以大型国有银行为核心,这些银行在国内金融市场中拥有主导地位。
这种体系结构反映了中国政府在金融领域的干预和控制,以及对风险的控制和调节能力。
2. 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金融市场逐步实现多层次和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银行业务外,还涌现了证券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
这种多元化的市场结构有助于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3. 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中国是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创新国家之一。
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中国金融体系实现了数字化转型。
移动支付、互联网借贷以及区块链技术等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为金融服务提供了更多便捷、高效的选择。
二、金融体系发展历程1. 计划经济时期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金融体系主要由国有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构成。
国家通过这些银行进行资源调配和金融指导,为国家重点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但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金融体系的效率和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金融市场迎来了一系列重要改革。
成立了股票交易所和证券公司,开始试点经济体制改革。
此时,国有大型银行仍然是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量,市场化程度有限。
3. 银行体系改革1990年代以后,中国启动了银行体系改革。
国有银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引入了外资银行,并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的市场机制。
这一改革使得金融体系更加市场化和开放化。
4. 金融监管改革金融体系改革的同时,中国也加强了金融监管的力度。
实行了更加严格的风险管理和合规要求,设立了监管机构,并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督和调控。
这些改革有助于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透明度。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演变与改革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演变与改革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
金融监管体系作为保障金融市场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也在不断演变与改革中。
本文将探讨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演变历程以及相关的改革举措。
一、传统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建立了由国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等构成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
这一体系主要通过国有控股的金融机构来实施监管,具有高度集中、独立性不足的特点。
然而,在实践中,这种体系面临着监管能力不足、发展倾斜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二、金融改革与市场化进程中的监管体系演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金融体系逐渐实现市场化转型,监管体系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
1990年代初期,中国引入了“中央银行与事业单位分开”的制度安排,规范了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与职责划分。
此后,中国建立了现代金融体系,并成立了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CBRC)等监管机构,实现了监管体系的专业化与独立性。
三、金融监管改革的推进与挑战中国金融监管改革在稳定金融市场、促进金融创新和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金融产业的复杂性,监管难度不断增加,需要推动监管科技的创新与应用。
其次,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定位不明确,导致监管体系中的权力和责任分散。
此外,金融市场的跨界经营问题也给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
首先,推动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实现监管的统一与高效。
其次,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升金融监管的规范性与透明度。
此外,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也是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方向。
四、总结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演变与改革是与金融体系发展相适应的重要环节。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与国际化的趋势,金融监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不断应对新的挑战与变化的过程中,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将继续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改革方向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改革方向我国金融市场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从单一规模很小的银行金融市场到现在逐渐完善的多元化金融市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性特征,本文将以此为线索,探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及改革的方向。
一、金融市场的初期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金融市场还未建立,主要的金融机构有国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
国家银行主要负责国家的货币政策和外汇管理,而城市商业银行主要向市民和企业提供基本的贷款和储蓄服务。
在这个阶段,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还相对单一,而且国家有着更多的控制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接轨,我国的金融市场开始逐渐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这也标志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新阶段的开始。
二、多元化金融市场的逐步建立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的金融市场开始出现了基金、保险、信托等金融工具和机构,这些新兴的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金融市场多元化。
同时,在这个时期,中国的企业开始走向海外,对海外市场的资金需求也随之增长。
我国的金融市场逐渐开始融入国际金融市场,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服务,也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打下了基础。
三、金融市场改革现在,我国的金融市场已经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改革阶段。
在这个阶段,金融市场的改革侧重于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加强监管和风险防控。
其中,开放是当前金融市场改革的典型特征。
随着国际贸易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流动市场也越来越活跃,而中国的资本市场逐渐打破了原有的框架,向国际市场敞开了大门。
同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也是金融市场改革的关键目标。
在金融市场的开放方面,一方面要加强金融市场的合规建设,保障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另一方面要采取措施减少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波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
这样的改革可以促进我国的金融市场与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更紧密地融合,进一步提高市场效率,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更多的机会和福利。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
80%
城市商业银行
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支持中小 企业和城市居民。
政策性银行
02
01
03
国家开发银行
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等重大项目 建设。
中国进出口银行
支持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投资发展与国际经济合作。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
外资银行
外资银行在华机构
如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 银行等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的 分支机构或代表处。
发展历程及现状
发展历程
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单一银 行体系到如今的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近年来,我国金融机 构在数量、规模、种类和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
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 ,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各类金融机构在各自 的领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 有力的支持。
监管机构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
04
合作性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合作社
01
02
03
性质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由社员 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 、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 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职能
依法依规为社员提供金融 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特点
扎根农村,服务“三农” ,具有点多面广、贴近农 民、贴近农业、贴近农村 的特点。
城市信用合作社
性质
城市信用合作社是由城市 居民和中小企业自愿入股 组成的股份合作制社区性 地方金融机构。
职能
主要为入股的社员和中小 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 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金融机构改革的进程
中国金融机构改革的进程一.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1.合并解放区银行,组建中国人民银行随着全国解放,在合并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等3个根据地银行的基础上,在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并发行统一的人民币,并在此后又陆续合并了其他所有各解放区银行2.没收官僚资本银行、根据没收一切官僚资本银行财产为国家所有的总政策,官僚资本金融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接管。
包括国民党政权的中央银行,省市地方银行和资本全部属于官僚资本阶段的商业银行,从而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
3.取消外国在华银行特权建国后,国家废除了外国在华银行的一切特权,使外国在华银行严格服从外国政府的各项法令,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和管理,并在外国政府允许的范围内开展业务活动。
外汇管理权由中国人民银行掌握,外汇经营业务则归中国人民银行或由其指定的银行。
这标志着旧中国半殖民地性质的外汇制度的结束。
4.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广大农村建立和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支持农业生产发展,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困难,这是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是国家银行在农村的有力助手二.“大一统”模式的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1953年,我国进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管理体制上按照前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同时也建立起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银行体系。
即将多种金融机构合并为一个统一的中国人民银行,由其一家经营金融业务,也即为“大一统”模式的金融机构体系,该体系一直延续到1979年。
这种“大一统”模式的金融机构体系及其管理体制,很难发挥银行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影响基层金融机构的积极性,整个金融机构体系缺乏活力,但这种体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对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管理上高度集中统一,便于进行宏观控制和政策的贯彻,与当时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三。
1979年以来金融体系的改革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金融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对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1.1979~1993年,由高度集中制的金融机构体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1)恢复和建立专业银行1979,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由人民银行分设出来或得到恢复,1981年,成立中国投资银行,1984年,成立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金融市场的市场化进程与发展
中国金融市场的市场化进程与发展金融市场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运行的基础和金融机构实施货币政策、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平台。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金融市场经历了市场化进程与发展。
本文将从金融市场的市场化背景、市场化的推动因素和市场化进程的具体内容及其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市场化背景中国的金融市场化起步相对较晚,长期以来以计划经济为主导。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金融市场化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必然选择。
市场化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结构调整:从重工业到轻工业、农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调整使得金融市场化变得必要。
市场经济要求资源配置更为灵活,金融市场能够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必要的支持。
2. 外部开放: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以及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快速增长对金融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化改革变得迫切。
3. 政府角色转变:中国政府逐渐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定位,由过去的直接主导市场成为市场规则制定者和监管者,这使得金融市场有了更加宽松的环境。
二、市场化推动因素实施金融市场化改革有着诸多的推动因素。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重要因素:1. 政策因素: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是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发展,加强市场监管,推动市场化改革进程。
2. 风险管理因素:金融市场化能有效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减少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和市场化运行,可以分散风险、提高公平性,有助于实现金融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 国际因素: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促使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
同时,国际经验对于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宝贵参考。
三、市场化进程金融市场化进程主要包括金融机构改革、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监管等方面,下面将具体阐述各个方面的内容:1. 金融机构改革:中国金融机构改革的核心是改革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引入市场机制来提高其经营效益和风险管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发展的进程一、中国“大一统”金融体制的初步形成1948年12月1日,在解放区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并于当日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解放后按行政区设立分支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同时成立人民保险公司,农业合作银行和信用合作组织。
对于接管的金融机构分别进行改组,官僚资本银行根据情况直接并入中国银行或继续营业,其中,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蓄金汇业局和中央合作金库及国民政府省市银行全部并入中国人民银行。
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则进行改组,私股权益被保留,官股没收,分别成为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专门经营外汇业务和工矿交通事业长期信用业务的专业银行。
而1952年后,在华外国银行只剩下汇丰和渣打两家英国商业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逐步收兑各解放区货币,清理国民政府的金圆券,禁止外币流通等措施,建立起了独立和统一的货币制度。
1952年,国家又对继续营业的私营金融业率先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成立了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的办理私营工商业存贷款业务的专业银行。
同时,中国银行从独立经营改变为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外业务局合署办公,交行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改由财政部领导,撤销了农业合作银行,农村合作社由中华合作联合总社华贵中国人民银行领导。
这样,到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时,一个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领导和经营管理的金融体系逐步建立起来。
二、“一五”时期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的形成与发展1952年年底,国民经济恢复阶段结束时,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根据这一路线,国家制定了“一五”计划,而中国金融体制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指针,发展适合当时经济环境发展所需要的路子。
这一时期,为了适应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金融部门建立了集权式的统一的银行体制和信用制度。
在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金融领域也开始建立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
从1953年起,国家在基本完成对私营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银行的国有化,并对金融业务实行非常严格的计划管理。
这一时期的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纵向的信贷管理体制,对信贷资金实行“统存统贷”的管理办法,这是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基本金融制度即高度集中的银行体制。
这一时期的主要变迁是将公私合营银行纳入中国人民银行体系,撤销各大行政区中国人民区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建立,中国农业银行的再建立及其撤销等等。
在中国人民银行设立农村金融管理局,管理全国农村金融业务,随着农业生产合作和供销合作的发展,到1956年基本实现农村信用合作化。
至此,中国“大一统”金融体制初步形成。
当时,为了加强对资金的计划分配,集中信用于国家银行,推行包括托收承付结算在内的一成套银行结算制度,信托基本消失,取消了企业间的商业信用,建立集中管理的货币投放回笼计划制度,建立现金出纳计划制度,加强了对货币发行的管理。
此外还建立了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体制和高度集中度外汇管理制度。
三、“大跃进”及其后期计划金融体制的强化1958-1960年的大跃进时期,在极左思想影响下,国家对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许多探索走进了误区,对金融领域也产生了严重影响。
金融部门只能支持大跃进的需求,导致金融工作脱离实际,金融管理松弛,信贷失控和货币发行量大量增加,加剧了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此期间下放了信贷管理权限,消弱了中国人民银行对信贷和货币流通的金融管理与调节,致使出现了信用膨胀;盲目地变革规章制度导致秩序混乱,停办国内保险业务;撤销建行,农业银行也撤撤并并,即便是期间有一些纠正的努力,作用也不大。
1963-1965年三年经济调整的时期,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方正,并重新重视发挥银行对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融通作用。
这一时期计划金融体制的强化对国民经济调整和回复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四、“文革”时期金融体制的混乱1965-1976的文革十年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金融业的发展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不少银行机构被合并,保险业逐步消失,保险机构名存实亡。
由于把坚持信贷原则斥为“管钱不管线”、“见物不见人”,所以带宽大撒手,放松了金融管理,银行信贷款发放失去控制,挪用严重。
货币发行过多,包括储蓄业务,国外保险及侨汇业务都受到了严重打击。
金融规章制度的人为扭曲导致金融体制的变形。
这一时期的金融体制处在无序的变革之中。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集体所有制性质消失,成为一种准全民所有制的农村金融组织。
特别是这一时期的金融机构忙么合并,严重影响了金融的统一管理。
五、改革开放前金融体制的调整与整顿文革结束,1977-1978年为其两年的整顿时期内基本理顺了运行秩序,197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整顿和加强银行工作的几项规定》,此规定重新明确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信贷,结算和现金活动中心。
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分社正事分社工作。
但到此为止,中国长期以来形成“大一统”的中国人民银行体制仍在继续运行。
这一时期金融体制的根本特征是肩负政府职能的银行和经营商业性金融的银行集于一身,都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
金融机构实质上也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中国的金融业务也是出去高度垄断的。
六、1978-1993的金融改革与金融机构体系1978-1993年是中国金融机构改革的探索与架构初建阶段。
1979年恢复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
再回复中国银行的同时,为统一管理外汇,做好外汇收支的计划平衡和检查监督,国家决定设立国家外汇管理总局,中国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总局两块牌子,对内一个机构。
1984年,作为第四家国家专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正式成立,并和先前设立的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一起构成了一个分工明确的国家专业银行体系。
1986年,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对资金融通的需要,中国政府一方面尝试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在竞争中从专业化向综合性、多功能银行转变;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放开银行的准入限制,主要在城市地区恢复或创设了一批新型信用合作社或商业银行。
1986年开始,国务院开放商业银行准入,在恢复交通银行并确定交通银行是和其他专业银行一样的全国性综合银行之后,中信银行(1987)招商银行(1987)深圳发展银行(1987)广东发展银行(1988)华夏银行(1992)等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得以成立并发展名中国银行业机构的多元化,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而外资银行也在中国沿海地区逐步发展,1993年底,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共有76家,资产总额89亿美元。
证券:1987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深圳特区证券公司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正式成立,主要办理证券买卖和转让业务。
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陆续批准33家证券公司,1990年底,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证券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保险:1979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恢复和加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机构,明确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下的企业单位。
1983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为国务院直属局级经济实体,资本金50亿元。
1986年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成产保险公司,专门经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内部的种养业保险。
信托业:1979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北京成立。
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管理暂行规定》;1987年底,全国各大中城市都相继成立了信托公司,除全资附属公司外,其余各信托投资公司都是独立的企业法人。
七、1994年以来的金融改革与金融机构体系(一)金融监管机构体系改革与“分业监管”构架的形成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实施。
该法不仅首次以全国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而且确立了中国金融业运行过程中银行、证券、保险三大行业“分业经营,分工监管”的基本发展与监管思路。
机构设置方面:1998年,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部署,一级分行设置由按行政区域转变为按经济区域设置,撤销全部省级分行,设立跨省区分行,全国设9个一级分行和2个营业管理部。
同时,成立人民银行系统党委,对党的关系实行垂直领导,干部垂直管理;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内社机构职责进行调整,成立银行管理司,银行监管一司,银行监管二司,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合作金融机构监管司等部门。
职能界定方面:根据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调整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同时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务院组成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宏观调控部门。
金融监管机构:1998年,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撤销,其职能并入中国证监会,中国证监会履行对证券业和中国证券市场的统一监管;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统一监管保险业,保险机构和保险市场;2003年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分离出来,并和中央金融工委的相关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至此,中国形成了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三大机构共同监管的金融监管机构体系。
(二)商业银行体系的改革与竞争格局重构1995年《商业银行法》颁布实施,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四大国家专业银行的平等地位及其商业银行性质,1994-2001年中国金融机构的主体——四大国家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进程明显加速。
2003年国家通过中央汇金投资公司向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注资450亿美元,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2004年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改制成功(建设银行05年10月香港上市,07年9月上海上市;中国银行06年在香港上市,07年4月在上海上市)2006年工商银行通过“A+H”模式同时在上海和香港的上市及投资者的追捧,标志着改革基本取得阶段性成功。
1994年以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中国内地的外资银行机构数量及其业务范围也得以不断拓展,北京,沈阳,石家庄,等11个城市允许外资银行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
1998年以后,为促进银行业开放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增长,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范围进一步放宽,由上海扩大到江苏和浙江,由深圳扩大到广东、广西和湖南。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2年中国取消了外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客户限制,并允许在上海,深圳,天津,大连经营人民币业务。
2004年中国银监会降低了对外资金融机构资产总和和运营资本金的要求,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2006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分别实施颁布,意味着中国按照当初加入世贸的承诺,从12月11日起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零售业务,取消了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对象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