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三单元《分数乘法》导学案

三单元《分数乘法》导学案

三单元《分数乘法》导学案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第⼀课时分数乘法(⼀)【学习⽬标】1、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

2、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让学⽣亲⾃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3、使学⽣感受到分数乘法与⽣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学习重点】学⽣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学习难点】学⽣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主学习】教师出⽰教学板书,请学⽣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说说⾃⼰如何计算的?教师提问学⽣回答问题。

(先通分,再进⾏分⼦与分⼦相加减;分母不变…)并注意更正学⽣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课堂探究】1、投影⽰意图:学⽣读题。

新-课 -标- 第- ⼀-⽹2、引导学⽣⽤不同的⽅法进⾏计算:(1)画图表⽰,结合画图,发现3个1/5是3/5.(2)⽤加法计算51+51+51,这道加法算式每个加数有什么特点?这是求3个相同分数的和,⽤乘法算⽐较简便。

想想,可以怎样列式?(3)⽤乘法算,51×3,根据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51×3表⽰什么?既然51×3可以是表⽰3个51连加,你能想办法算出它的得数吗?3、出⽰书本图,请学⽣结合图说⼀说2个3/7是怎样计算的。

新课4、算⼀算,说⼀说分数与整数相乘如何计算。

先独⽴计算,汇报。

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精讲点拨】针对疑难问题教师精讲分析【达标练习】基础:⽣再书本上涂⼀涂,反馈。

新课标第⼀⽹综合:先独⽴填写,反馈。

再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如4/9×2表⽰有2个4/9相加,4/9+4/9=4+4/9=4×2/92、独⽴计算下⾯题⽬,课堂板演,其余学⽣⾃⾏作业。

板演后让学⽣尝试分析出现的问题。

【课后反思】第⼆课时分数乘法(⼀)【学习⽬标】1、、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让学⽣亲⾃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珍惜分分秒秒学习的时间,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第三单元导学案11《春》导学案(教师用)【导学目标】1.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

3. 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导学重点】1.理清作者思路。

2.研读五幅图画,赏析精美语言,体会蕴含的情感。

【导学难点】学习通过五官感觉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时】2课时【预习导引】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

2.积累词语。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yùn)(niàng )宛转( zhuǎn )黄晕(yùn ) 应和( yìng )( hè )蓑衣( suō )抖擞( dǒu )( sǒu )笼罩(lǒng )朗润( rùn ) 烘托( hōng )(2)解释词语。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朗润:明朗润泽。

酝酿:原意是造酒,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宛转:同“婉转”。

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和节奏,感受作者对春天的感情。

4.思考:课文一共描绘了春天的几幅图画?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5.把你喜欢的句子划出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当秋风萧瑟的时候,当大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

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

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

引导学生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课题)。

二、作者简介:投影: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

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导学案

10.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课文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2、重难点本课的学习重点认真读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

难点是理解文中的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课前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李大钊的资料课上与同学交流。

一、预习导航:1、课文导读“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当这优美激越的旋律在耳畔响起的时候,你是否会想到正因为有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新中国的诞生,今天让我们再一次掀开历史的尘封,走进作品当时的岁月,感受李大钊同志被捕后倍受酷刑,但面对敌人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①、首先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理解难懂的句子。

②、接着整体感知课文,边默读课文边思考:课文写的是谁的回忆?回忆了谁?回忆了哪些方面的内容?③、在初步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后再细读课文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把自己读后的感受写在课本的空白处,读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们交流。

④、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一下文章的写法。

⑤、完成基础达标的内容。

2、基础达标(1)、看拼音写词语。

Jūn fá jiān ruì kǒng bù fěi tú( ) ( ) ( ) ( ) shū jí chōu tì mó guǐ kù xíng ( ) ( ) ( ) ( ) (2)、填写查字典的有关情况。

“魔鬼”的“魔”字是结构,应该查部下。

“魔”可以组成词语()、()。

(3)、从课文中找出和下面的句子照应的句子。

①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

②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共5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共5篇)
(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标调规则。
(5)教学ai的四声与声母的拼读。
2.课间休息。
3.学习复韵母ei。
(1)引出韵母ei。
(2)看图,通过“妹”的读音引出ei。尝试ei的音,识记ei的形。
(3)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四声练习。
(4)教学ei的四声与声母的拼读:声母轻短,韵母响,两音相连,猛一撞。4.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会复韵母ui。
kāi、ɡěi、huí、zāi、péi、shuǐ。
1.由慢速读到快速读。
2.拼一拼,读一读。kāi、ɡěi、huí、zāi、péi、shuǐ
二、学会标调(用时:5 分钟)
1.教师讲解标调方法。 2.教师推荐标调的儿歌。3.教师出示练习,巩固标调方法。
1.学生用手势跟随教师的讲解,书空,读出字母或音节的发音。
1.课件出示郊外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导问:老奶奶和小妹妹的位置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句子:奶奶在左,妹妹在右。)
3.引导学生读句子。
4.巩固音节:
出示“妹、奶”,口头标音节。
1.学生观赏图片,认真观察,看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1)自己练说。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一说。
5.学生练习拼读:
tuǐ、huì、duī、chuī、zuǐ、ruì、shuǐ。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直读。
1.做游戏:拔萝卜。师:拔萝卜呀——
生:ei ei ei
师:用点力呀——
生:ei ei ei
师:齐心协力——
生:eiei ei
师:加油干呐——
生:ei ei ei
师:抱回家呀——
生:ei ei ei
2.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练习。(教师与学生合作)

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导学案

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导学案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师:同学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就如我们本单元学习的民间故事,它就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在故事中,我们结识了舍己为人的的猎人海力布,也被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所感动。

在你们的童年记忆里,还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民间故事呢?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知道的民间故事。

3.师:大家都知道许多民间故事,但如何将这些故事讲得引人入胜,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交流的话题。

4.板书课题:讲民间故事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故事内容,能抓住要点,进行简要概述。

2.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将故事讲具体、讲生动。

能用语言和动作表现故事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吸引他人。

3.懂得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

(二)过程和方法选用熟知的民间故事,通过自我思考,小组讨论,提取故事关键情节,找准关键词,对故事进行复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民间故事的神奇色彩,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三、教学过程(一)以《牛郎织女》为例,引导进入情景,创意复述1.问题引领:(1)如果要你来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你准备讲述哪些情节?(2)为了丰富故事内容,你想在哪些细节上进行适当的发挥,使故事情节更具体、更生动?2.学习提示:(1)快速浏览《牛郎织女》(一)(二)课文内容,理清脉络,抓住要点,做好记录。

(2)在小组内讲故事,并说说你是从哪些情节和关键词来说的。

(3)在小组内展开评价:谁的情节把握得更准,关键词选得更明确,讲得最有感染力?(4)选派代表上讲台说故事。

师生共同评点,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5)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勾勒出情节思路或列出关键词。

出示:孤苦伶仃相依为命河边拾衣天宫人间幸福美满临终交代王母娘娘银河相望(6)要求学生根据这一组关键词(情节)再打腹稿,创造性地讲这个故事。

出示要求:选取合适的人称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具体、形象描述细节丰富人物情感(7)选代表讲故事,师生共同评议:是否抓住了主要情节?是否符合讲述要求?3.梳理小结:当我们设身处地去感受故事中人物的经历、遭遇和情感体验时,再付之于我们恰当的动作和表情,所讲述的故事就会让听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2.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任务一:知人论世、了解背景①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其作品风格豪放飘逸,想象奇特。

代表作品有《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将进酒》《蜀道难》等。

②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

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被称为“诗史”。

有《杜工部集》传世。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③岑参(约715—770),江陵(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

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其诗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

④李益(748—约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唐代边塞诗人。

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戌思归的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

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诗也不乏名篇。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

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

他怀着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

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江南逢李龟年》:江南,这里指湖南一带。

李龟年,唐玄宗时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安史之乱后,杜甫流落到江南一带,和同样流落在此的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宅里”和“崔九堂前”频繁相见和唱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长方体正方体[1]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长方体正方体[1]

三、长方体正方体3、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 用这样的正方形围成一个正方体, 这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 )厘米。

4、分一分, 填一填。

上图中, 平面图形有( ), 立体图形有( )。

【设问导读】阅读课本39页例3。

1.看一看, 填一填。

2.画法分析。

(1)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由( )个正方形相连组成的, 其中左边有( )个正方形, 右边有( )个正方形, 画出来的图形是( )。

(2)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由( )个正方形相连组成的, 其中左边有( )个正方形, 右边也有( )个正方形, 画出来的图形是( )。

(3)从侧面看到的图形是由( )个正方形相连组成的, 其中左边有( )个正方形, 右边有( )个正方形, 画出来的图形是( )。

3.正确解答。

从前面看到的图形 从( )看到的图形 从( )看到的图形【自学检测】【巩固练习】1、 请指出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相应的图形。

123456798我从前面看。

根据下面的立体图形,指出从前面、上面和右面看到的相应图形,并填一填。

( ) ( ) ( )图1 图2 【拓展练习】 下面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 与3号面相对的是( )号面。

2.填表。

(单位:dm ) 图1 图2下面的面积(dm 2)后面的面积(dm 2)左面的面积(dm 2)教 师 课 后 反 思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一) 课 型 新授课教学时间 1课时学习1.理解物体表面和表面积的含义, 以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

2、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会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4 32 165 6 42333【自学检测】1.在我们的生活中, 以cm3作单位的物体有(), 以dm3作单位的物体有(), 以m3作单位的物体有()。

2、说一说, 在生活中, 哪些物体的体积可以用m3, dm3, cm3作单位?\\3.在体积小于 1cm3 的物体下的方框里画“√”, 大于 1cm3 的方框里画“△”。

八年级第三单元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导学案

八年级第三单元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导学案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Section A(1a-2d)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单词和短语:rubbish, fold, sweep, floor ,messtake out the rubbish2.句型:A: Could you please sweep the floor?B:Yes,sure./No promble.【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预习1a,翻译下列短语并快速记忆.(1) do the dishes _______ (2) 倒垃圾______ (3) 叠衣服__________(4) sweep the floor_______(5) make your bed ______ (6)打扫客厅 ________(7) 做家务_______2.预习2a—2c,在课本上标注,翻译并快速记忆.(8)出去吃饭___________(9) 去看电影__________ (10)在外面待到很晚________ (11) 搭车____________ (12)用电脑_________ (13) do some work __________ (14 )clean your room_________ (15) 从事于__________3.预习2d,在课本上标注,并从课本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翻译并快速记忆(16) help out wit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两个小时的电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at leas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any minu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mother cle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言知识1.Could you please…? 汉语意思:_______________翻译:你能帮我把垃圾扔出去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take out v. 汉语意思:______________翻译:请把钢笔和纸拿出来_____________take it /them out 翻译:The book is in the box ,please____________(把它拿出来)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Section A(3a-4c)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单词和短语:throw,neither,shirt,pass,borrow, lend, finger, hate, while, choreall the time, as soon as ,2. 句型:见教材P20 Grammar Focus【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预习3a-3c,翻译下列短语并标注在课本中。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导学案【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话”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和《一块奶酪》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童话的主要内容,感受童话中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培养想象的能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2.本单元重点:(1)感受童话中生动有趣的形象。

本单元的四篇童话,都塑造了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可怜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中牺牲自己、把方便献给大家的大树;《在牛肚子里旅行》中遇事冷静、见多识广、机智的青头;《一块奶酪》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

教学时,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鲜明的形象,体会童话给予我们的启示。

(2)学会讲故事、演故事、编写童话故事。

每篇童话都非常生动有趣,易于把握内容,学完后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最好会演一演故事。

还要在了解童话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提示词语来创编童话故事。

8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1.会认“旧、饿”等9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挣、几、晃、喷”。

会写“柴、旧”等13个字。

能正确书写“火柴、围裙、可怜”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想象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景象并能理解所表达的愿望。

3.感受小女孩在面临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时,内心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4.了解作者由现实生活展开合理想象的写法。

5.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家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想象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景象并能理解所表达的愿望。

2.感受小女孩在面临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时,内心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难点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了解作者由现实生活展开合理想象的写法。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是小学阶段的重点,特别是在中低年级,所以教师一定要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提高兴趣,学会方法,能自主地识字,爱上汉字。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导学案
素养目标:1.能结合生活体验发现生活的美好之处。2.能通过具体事例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回顾,总结出不同阅读任务的不同阅读方法。3.能用生动的语言写出人入迷时的场景。4.能带着任务实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为积极的阅读者。5.能有条理、有逻辑地口头表达观点。
单元评价标准
1.会写28个字和39个词语。能按照字形结构端正、美观地书写汉字,能联系语境和已有经验,推想词语的意思。2.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朱熹的《春日》,大致理解意思。3.了解什么是“有目的的阅读”,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完成阅读任务。整理开展“有目的的阅读”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4.选择让自己生活更美好的一件事情、一样事物或一种品种写下来,写清楚它是怎样影响自己生活的,把它让生活变美好的原因写具体。学习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习作心得和体会。
课时学习任务
学习《竹节人》
学习《宇宙生命之谜》
学习《故宫博物院》
习作训练
学习《语文园地》
课时学习情境
玩转“竹节人”
探秘宇宙生命馆
走进故宫博物院
美好生活录像棚
漫步语文百花园
学习内容与资源
《竹节人》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
《宇宙生命之谜》
《故宫博物院》
习作:
让生活更美好
语文园地
剩余的内容
系列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步入老玩具大院
学习活动一:开启宇宙之门
学习活动一:呼应单元情境,聚焦阅读方法
学习活动一:
美好体验征集——创设思维情境
学习活动一:
阅读方法我来选
学习活动二:我来学做竹节人
学习活动二:总结方法,融会贯通

第三单元 学写文学短评 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学写文学短评 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细品诗家之语,学写文学短评——第三单元写作任务学案【学习目标】1.明确文学短评的定义与特点;2.围绕第三单元诗歌,理清文学短评的写作思路;3.尝试写作文学短评段落。

【导学过程】导入:对比阅读,明确文学短评与读后感的区别材料一:一首《归园田居》让我思绪万千,依稀看到一位老者踏着田陌缓缓而归,衣袂飞扬,两鬓繁霜,在官场沉浮蹉跎了半生,终于顺从了本性归问内心所向的草木丘山。

开荒南野,方宅十亩,草屋八九,生活简朴清贫,却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安宁。

陶渊明就是那个人命危浅的时代里一只暮月的倦鸟,一尾孤独的游鱼,一棵高傲的青松,他勇敢地归于田园,找到了灵魂的归宿。

而我们呢?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浮华喧器的时代里,在这样人潮涌动的快节奏都市中,我们在其中挣扎着流浪,又到何处寻得灵魂的归宿呢?材料二:《声声慢》最大的成功,在于叠字的巧用。

篇首三句十四个字,连用叠字,实分三层,由浅而深,含意深刻,韵味十足。

“寻寻觅觅”劈空而来,侧重写行为,恰当地表达了词人当时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

“冷冷清清”侧重写状态,是闺房独处清冷环境的描写,又是她抑郁寂寞的心态描写。

“凄凄惨惨戚戚”着重描绘内心感觉,是悲凉心境的形象化描写。

叠字不仅在形式上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而且在内容上丰富了语言的含意,突出强调词人的悲愁。

材料三:周郎,东坡心中的“梦”——《念奴娇·赤壁怀古》衬托手法的运用东坡游赤壁,于“如画”江山中怀古之“豪杰”,创造出了周瑜这一“羽扇纶巾”的英雄形象;周瑜是东坡心中的“梦”,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东坡是如何塑造周郎这一艺术形象的?又是如何以周瑜抒发自身感怀的呢?我们探讨这两个问题。

以壮景衬英雄。

词上片写景,开篇“大江东去”与后文“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起”一起,构铸出一幅雄壮开阔的图景。

“石”是“乱石”,表现山石的陡峭,一个“穿”字,写出山直插云霄的气势,给人以动感;“涛”是“惊涛”,拍击江岸,“卷”出“千堆雪”——“千堆雪”,是以静写动,写出白浪花之巨大,突出“惊涛”之有力与“乱石”之屹立不倒。

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导学案)识字4 中国美食

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导学案)识字4  中国美食
③观看教师范写。
④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注意写字姿势。
⑤展示书写的生字,师生共同评议。
(2)合作书写“鸭、鸡”。①明确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
②观看写字动漫演示书写,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③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注意写字姿势。
④展示书写的生字,师生共同评议。
(3)自主书写“饭”。
①观察教材会写字表中的生字“饭”,明确“饭”字的结构特点。
四、畅谈收获,小结课堂(用时:2分钟)
1.学生自由谈学习本课后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书写生字。(2)搜集家乡美食的资料并制作词语卡片。
1.学生自由谈收获。 2.完成作业。
1.重点引导学生谈谈识字和写字方面的收获,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
2.学生搜集后的图片可以制成小报。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3.“茄”的草字头的两竖要匀称,“加”右侧的“口”要写得上开下合。 4.“蛋”的上部的捺要舒展,注意上下穿插。
5.教师要重视书写评价,通过评议,引导学生揣摩字形,把字写好看,写整洁。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1.完成书后习题。
2.指导学生展示各自搜集的中国美食的资料,并当小老师领读自己做的词语卡片。
4.指名再读课题。
1.学生读课题。
2.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美食。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美食进行分类。
4.学生朗读课题。
1.教师在第一个学生朗读题目后,要强调突出“中国”。
2.学生在交流美食时,学生很可能只说菜肴,教师要相机引导说说主食。
3.再次朗读时要指导学生抓住“中国”两字,突出自豪感。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用时:23分钟)
③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④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3)自主书写“饭”。

六上第三单元导学课教案

六上第三单元导学课教案

六上第三单元导学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课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学习内容
本单元主要学习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等。

三、学法指导
1. 课前预习: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带着问题听课。

2. 课堂听讲: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做好笔记,掌握重点和难点。

3. 课后复习: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练习和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组合作: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互相学习和帮助。

5. 自主探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四、学习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呈现新知:通过实例、演示等方式呈现新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3. 互动探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4. 归纳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练习和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
1. 总结本节课的得失,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今后改进。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三年级英语第三单元导学案阳光课堂

三年级英语第三单元导学案阳光课堂

导学案第一部分:导学目标1. 了解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为“阳光课堂”,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了解关于阳光、天气和季节的英语词汇,并能够表达自己对阳光和天气的看法。

2. 掌握单词和短语学生将学习并掌握与阳光、天气和季节相关的英语单词和短语,如sunshine, weather, spring, summer等。

3. 进行口语表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描述自己对阳光和天气的感受,以及对不同季节的看法。

第二部分:自主预习1. 根据所学的英语词汇,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

2. 请尝试用英语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季节,并说明喜欢这个季节的原因。

第三部分:课堂学习1. 听力练习老师将播放一个关于阳光和天气的对话,学生需听清楚并回答相关问题。

2. 词汇学习学生将学习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并进行朗读和记忆。

3. 句型学习学生将学习描述天气情况的常用句型,并进行练习和模仿。

第四部分:课后作业1. 完成单词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2. 写一篇短文,用英语描述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并说明喜欢这个季节的原因。

3. 练习常用句型,描述今天的天气情况,并将句子录音。

第五部分:拓展练习1. 列举出至少五个与阳光、天气和季节相关的英语词汇,并用这些词汇造句。

2. 和同学一起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模拟对天气进行交流的对话。

3. 自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国家不同季节的天气情况,用英语写一个简短的小短文来描述。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对阳光和天气的英语表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第一部分:导学目标4.理解天气和季节本单元主题为“阳光课堂”,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了解天气和季节的变化对生活产生的影响。

并能够对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日常活动有所了解。

第二部分:自主预习3. 请回答以下问题: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为什么?4. 你认为在不同季节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第三部分:课堂学习4. 阅读理解老师将教授有关天气和季节的相关阅读材料,并提出问题供学生回答。

《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导学案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学法指导: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并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获取有关知识。

)目标评价课型把握确切,内容设计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课堂结构清晰严谨、有节奏,教师“主导”作用明显。

媒体使用适时适事,效果显著。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作家作品】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本文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写作背景】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所以他的文章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春》是风格演变特别明显的篇目。

二、导入新课一.导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美丽的,每个季节都有她独特的魅力,不少的作家用他们那颗敏锐的心灵记录下了他们心中的四季美景,今天我就要带同学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心中的春天——板书课题《春》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这是一篇写春的优美散文,走进课文,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盎然所激动。

春,会在我们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课文,要求做到:1、读音正确,声音洪亮;2、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变化多;3、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

《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导学案

学习目标: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3、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4、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

学习重难点: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难点: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学法指导: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并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获取有关知识。

)目标评价课型把握确切,内容设计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课堂结构清晰严谨、有节奏,教师“主导”作用明显。

媒体使用适时适事,效果显著。

学习过程:第一教时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

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

第三单元导学案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21——22页内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学习重难点:(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2)培养估测方法。

三.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四.学前准备:卷尺和测绳五.学习时间:一课时六.学习过程:课前学案自学:一、自主学习我能填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2、我知道1米=()厘米3、我能填:2米=()厘米300厘米=()米5米=()厘米认识毫米:1、我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厚大约是()厘米。

2、我用直尺实际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厚是()厘米。

3、读教材第21-22页,理解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应该用作什么单位。

4、完在教材第3页的“做一做”。

探究1毫米的长度1、数一数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1小格就是1(),1厘米里面有()个1毫米,得出1厘米=()毫米。

2、体验1毫米的长度(1)拿出1张IC卡,估一估,厚度大约为()。

(2)量一量,IC卡的厚度是()。

(3)比一比,先用食指和拇指捏住IC卡,然后抽出。

(食指和拇指间的宽度就是1毫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4、我知道生活中()这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课中1.小组合作小组合作要求: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每个题有中心发言人,其他人补充。

发言要有顺序,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

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划下来。

2.班内展示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确定每一题的中心发言人,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和方法,展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适时点拨。

第三单元(导学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三单元(导学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三单元(导学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文化成就。

2.能够读懂古代生活相关的文字,并能进行简单的阅读理解。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课前导学
在正式学习课文之前,让同学们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去思考以下问题:
1.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文化成就?
2.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科技发明?
3.古代生活和现代生活有什么不同?
三、课文阅读
课文简介
本单元的课文为《盘古开天地》。

课文阅读策略
在阅读本单元的课文时,同学们可以采用以下阅读策略:
1.先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和基本结构。

2.重点阅读文章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捕捉关键词汇。

3.针对关键词汇进行精读,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课文理解
1.盘古是谁?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是怎样的?
2.课文中提到了哪些词汇和成语?它们的意思是什么?
3.你认为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有什么寓意?
四、拓展学习
除了课内学习之外,同学们可以进行以下拓展学习:
1.阅读更多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的文章或书籍。

2.参观博物馆或风景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背景。

3.观看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或纪录片,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五、学习反思
本单元学习结束后,同学们可以回答以下问题,进行学习反思:
1.你觉得本单元对你最有帮助的是什么?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你会如何继续拓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导学案)(教师版)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导学案)(教师版)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并默写古诗,积累诗句,感受古体诗特点以及韵律美。

2.感悟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升鉴赏诗歌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重点难点】1.诵读并默写古诗,积累诗句,感受古体诗特点。

2.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诗歌主旨。

【学习过程】1.古典诗歌分类中国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近体诗两大类。

唐代以前不合近体格律的诗,均被称为古体诗;唐代以后仿古而作的不合近体格律的诗,也被称为古体诗。

唐代以后的律诗、绝句、词、曲等。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也说古风、古诗。

《庭中有奇树》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九首,为古体诗。

2.《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是南朝梁昭明太子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出的代表当时诗歌创作最高成就的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它不是一时一地所做,作者也不是一人而是多人。

被世人视为是继《诗经》《楚辞》后,又一文学高峰。

内容多为游子的羁旅情怀、彷徨失意和思妇的离愁别绪、精神苦闷,既有乐府民歌的朴素自然,又有文人骚客的雅致用典,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更被刘勰誉为是“五言之冠冕”。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

汉末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年轻时曾被当时的名士许劲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曾随袁绍伐董卓,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承相,后为魏王。

他多才多艺,精通书法、音乐围棋。

戎马空傻之余,创作了很多的优秀诗篇。

诗多描写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于悲凉中多有跌宏宕慷慨之气。

刘桢(?―217),字公干,东汉末年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刘桢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其五言诗在当时负有重名,曹丕曾称赞他“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但作品流传很少,仅存十五首。

第三单元导学案备课

第三单元导学案备课

第三单元解读单元名称:语言的艺术单元教学目的要求:1.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2.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文章不同题材的表达方式。

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1.本单元会认生字11个,会写20个。

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表达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5.体会相声的语言的艺术特点。

解决措施: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友感情地读书,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

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交流“劝说”为主题的模拟表演和写发言稿的内容。

“回顾、拓展”的“交流平台”,安排的也是紧紧围绕有关语言艺术和形式问题。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收集积累语言。

课题:10《杨氏之子》课型:课时:两课时【学习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 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学习重点难点】1.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2.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知识链接】《世说新语》故事两则(一)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二)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学法指导】1.读顺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3.扩展词语,连词成句。

4.联系上下文理解。

【自主学习】1.读课题理解题目意思。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惠曰禽诣为应3.读准停顿、读通课文。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3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Period 1 Section A 1a--2c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Page18-19的单词和短语。

2、掌握过去进行时态的用法以及熟练运用它谈论过去正在发生的事。

3、掌握when 和while 引导的状语从句的用法。

学习重、难点1、重点单词与短语:bathroom, bedroom, kitchen, bought, land, got, take off, while2、Target languages:The boy was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when the UFO arrived.While the boy was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the UFO arrived.The girl was shopping when the alien got out.While the girl was shopping, the alien got out.学法指导1、自学Page18-19的单词。

(根据音标拼读、拼写单词并牢记,听写过关)。

2、通读1a-2c的内容,用双色笔标出重要的短语、句型和疑难点.3、小组合作完成1c and 2c,准备课堂展示。

4、自学完成1a并记忆其中的介词短语; 背诵Grammar Focus, 学科组长检查。

一、自学检测翻译下列短语和句子。

1.在理发店__________________2.在图书馆前边3.做饭______________________4.做奶昔__ ___5.打电话_______________ ___6.洗完澡出来7.理发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进入商店____ _9.看见他们出来______________ 10.出去_________________ ___11.起飞________________ 12. .沿着…走_____________ ___13.发生了什么事?_____ __ 14.洗澡____________________15.电视台___________________ 16.报警_____________________17.昨天晚上当我在做作业的时候,我的父母一直在看电视。

18.昨天下午当老师进来的时候,我们正在说话。

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知识点:1. 过去进行时的用法:(1)含义:表示在过去某一时刻或某一段时间内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

(2)过去进行时的构成:was / were + v . - ing说明:第一人称单数和第三人称单数用was,其余用were。

(3)过去进行时的用法:(4) 基本句式: 肯定句:“主语+was / were + v – ing +其他”eg : He was sleeping at that time .否定句:“主语+was / were / not +动词-ing +其他”eg : He wasn’t sleeping at that time .疑问句:“was / were +主语+动词-ing +……?”回答:Yes 主语+was /were . No . 主语+was / were not .eg : Was he sleeping at that time ?Yes , he was . No , he wasn’t .(5)过去进行时与一般过去时的区别:2. in front of 与in the front of的区别:(1) My sister is sitting _______ the classroom to see the sun.(2) My sister is sitting _______ the classroom to read English with her classmates.3. when 与whil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的区别:过去进行时还用在由When , while 引导的从句中,具体区别。

①用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表示时间,说明一个劝作发生时,另一个动作正在进行,也可表示正在进行某一动作时,另一动作发生了。

②用while引导的从句一般用进行时,表示正在进行某个动作时,发生了另一个动作,这时主句用一般过去时。

While he was heading the telephone rang .三、学以致用I. 单项选择。

( )1. I was sleeping late ____someone knocked on the door.A. whenB. whileC. as D .after( )2._______ the police arrived, the alien left the ground.A. WhenB. Before C .After D. While( )3. What ____ you _____ at this time yesterday?A. do, didB. are , doingC. were, doingD. did, do( )4. There are some trees ______ their classroom.A. in front ofB. in the front ofC. on the frontD. on the front of II. 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5. When I saw him , he ________ (wait) for the bus.6. He __________ (not go ) to the cinema last night.7. I saw her__________ (play) in the park just now.8. When you __________(call) me a moment ago , I ________ (write) .1、when will the plane ____________________ ?2、My father was __________ when the UFO arrived .3、The alien went into a fruit store and __________ some oranges .4、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I __________ you ?5、The alien ________________ UFO and went into a mall .Period 2 Section A 3a-4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Page20的单词与短语。

Key structures:What were you doing at nine o’clock last Sunday morning ?I was sleeping.While the alien was in the museum, I called the TV station.2 熟练运用过去进行时与一般过去时谈论过去发生的事。

学习的重、难点1、重点短语:follow sb. to do sth. have a very unusual experience, be surprised2、运用过去时谈论过去发生的事.学法指导1、自学Page20的单词。

(根据音标拼读、拼写单词并牢记.)。

2、仔细阅读3a,用双色笔标出重要的短语、句型和疑难点,准备课堂中讨论解决。

3、小组合作完成Activity 3b&4,准备课堂展示。

4、独立完成导学案。

一、自学检测I.阅读3a,翻译下列短语与句子。

1.一次不寻常的经历 ________________2. 跟随某人做某事_______________3. 大约在十点左右______________4. 它是多么的奇怪!______________5. 当它走进一家礼品店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惊讶。

6. 当它在看纪念品时,店员报了警。

II. 读3a回答问题1.When did the UFO land ? what was the writer doing ?2.What places did the alien go ? what did they do ?3.Did the alien buy any souvenirs in the shop ?4.What did the writer do while the alien was in the museum ?二、当堂检测I.单项选择( )1. They followed Uncle Wang _______ the museum.A. visitB. visitingC.to visitD.visited( )2. His mother wanted to know what he ______ at that time.A. is doingB. was doingC. has doneD. will do( ) 3. --I was doing my homework at eight o’clock last night.--You are______. I saw you in the cinema.A. hard-working B .kiding C. kidding D. kidded( )4. They were playing football it rained.A. whileB. whenC. asD. before( )5. ____we were eating dinner in the restaurant, the owner’s dog took my bag away quietly.A .Because B. While C. If D. UntilII.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cook, wash, stand, watch, write, sleep, sing, lieLast night at 9:30 all the lights went out in this area. A newspaper reporter asked some people,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lights were out?” Here are some of the answers.“I clothes when the lights went out. My husband E-mails on the computer,” a woman said.“I in bed reading a book while my parents a play on TV,” a girl said.“Maybe I was the most unlucky person. I in the lift going up stairs. The lift stopped just between the ninth and the tenth floor,” a man said.“I in bed. I didn’t know anything. I heard this news early this morning,”an old man said.“I with my friends in a club when it went all dark suddenly,” a young man said.“We came back home late last night. I in the kitchen when the lights went out,” a young woman said..用when或while填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