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与启示

合集下载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摘要:我国乡村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开发以来,在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日本的乡村旅游较为发达,是农业旅游的强国。

我国乡村旅游的背景和起因与日本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研究日本的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对我国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乡村旅游借鉴意义0引言与国外相比,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富裕农村,直到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98华夏城乡游”,才使得乡村旅游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

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一支重要力量,呈现出“中短程旅游增多、自驾车旅游增多、自寻旅游景点者增多”的趋势。

随着《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国民休闲纲要》等措施的出台,必将促进国民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可以预见,乡村旅游必将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和亮点。

诚然,乡村旅游对我国旅游业、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缺乏经验和盲目性建设等原因,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为了使我国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地发展,有必要学习、借鉴国外乡村旅游先进的理念和措施。

日本是“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1],也是农业旅游的强国,“农家乐”旅游市场占据国内旅游总市场的50%左右。

日本地少人多,人均农地面积较小,属小农经营的国家。

我国农村的情况与日本非常相似,加之两国文化上的相似性,地域上的邻近性,因此,借鉴日本发展“农家乐”旅游的经验和做法,对发展我国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外延界定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概念有:Agrotourism(农业旅游)、Rural Tourism(乡村旅游)、Farm Tourism(农家乐旅游)、Green Tourism(绿色旅游)、village Tourism(一般指偏远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和Peripheral Are Tou-rism(外围区域的旅游)等。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称 为 乡村旅 游 , 或农业 ( 村) 旅游 。 本 文 所讨 论 的 乡村 旅 游 指狭 义范 围 ,不包 括 生 态旅
关键词 : 因
2 . 1 第一 产业 衰落 , 催生 新 的经济增 长 点 O 引言 伴 随着 工 业 化和 城 市 化 的发 展 , 青壮 年 外 流 , 日本 出 与国 外相 比,我 国 乡村 旅 游起 步较 晚 ,始 于 2 0世纪 现 了农 业 生 产 降低 , 农业 过 疏化 发 展 , 农 民收 入 急剧 降低 8 0年代 的富裕 农 村 , 直到 1 9 9 8年 国 家旅 游局 推 出“ 9 8华 农 业地 位 日益 下 降。 这一 现象 引起 了政 府 夏城 乡游 ” , 才使得 乡村旅 游 得 到 了大规 模 的发 展 。 目前 , 等一 系列 问题 ,
日本 乡村旅游发展对 我 国的借 鉴意义
蒋敬 (  ̄ J T I 工 程 职业 技 术学 院 )
摘要 : 我国 乡村 旅游 自2 0世纪 8 0年代 开发 以来 , 在促 进广 大 旅 游 资源 是 以富 有 田 园风 光 的农 村地 区 为对 象 , 所 以又 被
农村地区经济、 社会 、 文 化 等 方 面 发展 的 同 时 也暴 露 出 一 些 问题 。 日
为 了提 高 农 民收入 , 改 善村 民生 活质 量 , 振 乡村 旅 游 已成 为我 国 国 内旅 游 的一 支 重 要力 量 ,呈 现 出 和 学者 的关注 , 兴 乡村 经济 等 目的 ,当地 政府 出 台 了一 系列 政 策措 施 , 鼓 “ 中短 程 旅 游增 多 、 自驾 车旅 游增 多 、 自寻旅 游 景 点者增 支持 、 引导发 展 乡村 旅游 。 以旅 游 为主要 途径 , 既可 以 多” 的趋势。 随着《 重大节假 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 励 、

日本乡村振兴的3大路径,4大措施,5个阶段,10个玩法

日本乡村振兴的3大路径,4大措施,5个阶段,10个玩法

日本乡村振兴的3大路径,4大措施,5个阶段,10个玩法日本乡村振兴的3大路径:1. 农民合作社:推进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通过加强农民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和福利。

同时,构建具有相互依赖和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推动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旅游业发展:利用农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农村生活。

通过开发农家乐、乡村民宿等农村旅游产品,提供多样化的旅游服务,进一步扩大农村经济的规模和效益。

3. 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农民参与更多的非农产业,推动农村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鼓励农民创办农产品加工厂、农业科技公司等高附加值产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乡村振兴的4大措施:1.政府扶持政策: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减税、补贴、贷款等方式,鼓励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各项活动,帮助他们提高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2.金融支持:加大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提供更加便捷、灵活的金融支持,满足农民的融资需求,帮助他们开展农业生产和发展乡村产业。

3.教育培训: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和管理能力,培养更多的农村创业人才,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4.创新科技:加大对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支持,推动农村产业的转型和创新,提高农村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乡村经济的竞争力。

日本乡村振兴的5个阶段:1. 规划阶段:制定乡村振兴的规划和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

2.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提升农村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水平。

3. 产业结构调整阶段:推动农村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增加高附加值的产业项目,提升农业和乡村产业的竞争力。

4. 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和推广,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农村经济的规模和效益。

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共5则)

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共5则)

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共5则)第一篇: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摘要:本文在介绍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总结其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措施,探寻对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乡村旅游国际经验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为资源载体,融观赏、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乡村旅游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相对成熟的较为完整的过程,目前已具有相当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对我国大陆地区乡村游具有借鉴意义。

1.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概况1.1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概况经近半世纪的发展,日本乡村游取得显著成绩,处世界先进水平。

日本乡村游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即观光娱乐型和休闲度假型。

观光娱乐型主要是以城市人所陌生的乡村农林牧副业生产过程和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观为卖点,在城市近郊或景区附近开辟有特色的菜园、果园等,游客可采摘,享田园乐趣。

在日本的一些水果和花卉的产地,农园就是观光旅游地。

从时令果园的分布情况来看,70%集中在关东、甲信越地区, 80%为个人经营,其次是“农协”共管。

从果园经营类别来看,既有专营某一种类的,也有实行两种或多种兼营的,大多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技术条件和市场需求等情况进行开发。

休闲度假型的乡村旅游,是利用优美的山水自然环境和不同的农林资源,向人们提供各种休闲度假服务。

目前这种形态的乡村游,已成为日本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主要形式。

休闲农场是最具代表性的经营业态之一,它以生产蔬菜、瓜果、茶蚕或其他农作物为主,在具有多种优越自然资源的条件下,开展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活动。

日本最多的还是各类综合性的休闲农场,一般在农场内规划有服务区、景观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分别开展综合经营活动,为游客提供农业体验。

乡村振兴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乡村振兴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乡村振兴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乡村振兴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并从中汲取启示。

一、瑞士的精细规划瑞士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乡村振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精细化规划。

瑞士政府通过统一的乡村规划,明确乡村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

同时,注重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和乡村旅游的效率。

这种精细化规划的经验可以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

二、日本的农业产业链升级日本作为农业发达国家,其农业产业链升级经验值得我们注意。

日本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产业,提高附加值。

同时,注重培育农产品品牌,帮助农民打开市场。

这种农业产业链升级的经验对于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启示。

三、芬兰的创新教育芬兰作为教育强国,乡村教育发展成就显著。

芬兰政府注重乡村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同时,芬兰还推动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合作,开展教育交流,提高乡村学校的教学水平。

这种创新教育的经验可以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借鉴。

四、加拿大的农村社区建设加拿大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政府注重加强对农村社区的支持,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同时,加拿大政府积极鼓励农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这种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对于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具有积极意义。

五、希腊的乡村旅游开发希腊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的国家,乡村旅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政府注重保护和开发乡村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这种乡村旅游开发的经验可以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启示,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六、德国的农产品质量管理德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高度声誉,其成功之处在于注重农产品质量管理。

德国政府建立了严格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日本乡村旅游的运行机制及其启示

日本乡村旅游的运行机制及其启示

日本乡村旅游的运行机制及其启示3□雷 鸣 潘勇辉 内容提要:日本是乡村旅游的发源地,也是乡村旅游的强国。

本研究拟在对日本乡村旅游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并借鉴日本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日本;乡村旅游;运行机制;启示一、引言 乡村旅游业作为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服务业,首先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应运而生的,如日本、美国、荷兰、英国、法国、瑞士、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等。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资源丰富,农村人口众多,农垦文化悠远。

我国乡村旅游的提出和实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

日本是乡村旅游的发源地,据统计,2002年,日本约有超过113亿人次(相当于日本总人口)参加了各式各样的乡村旅游,也就是说日本国民每人至少一年一次参加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占据了日本国内旅游市场50%的份额。

乡村旅游业成为了最受日本国民欢迎的旅游服务业。

在日本,与乡村旅游业相关的交通、住宿、文化、景区和度假等产业也高度发达,乡村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前景良好的新型旅游业态。

日本作为世界上乡村旅游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出一些适合本国国情的、比较成功的新型发展模式。

因此,研究和借鉴日本乡村旅游中先进的经营模式与成功的发展路径,对于繁荣我国乡村旅游,促进城乡和谐,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日本乡村旅游运行机制分析 (一)产业集群化:日本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世纪60年代,日本工业经济飞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城成为工人,以致日本农村地区普遍出现了高龄化农业和过疏化的严峻局面。

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农业的机械化、集群化水平。

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农村地区的兼业化程度也普遍提高,有许多农民开始兼营蔬菜、水果和花卉等,有的还转向经营园艺和畜牧水产业。

日本乡村振兴的3大路径,4大措施,5个阶段,10个玩法

日本乡村振兴的3大路径,4大措施,5个阶段,10个玩法

日本乡村振兴的3大路径,4大措施,5个阶段,10个玩法日本乡村振兴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议题,为了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制定合适的路径、采取有效措施,并分阶段逐步实施,最后通过一系列的玩法来推动乡村振兴。

本文将介绍日本乡村振兴的三大路径、四大措施、五个阶段以及十个玩法。

一、乡村振兴的三大路径:1. 农业发展路径:通过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销售渠道的拓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

2. 旅游发展路径: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开发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城市人口前往乡村旅游,增加乡村的旅游收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

3. 产业多元化路径: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如手工艺品制作、有机农产品加工、山地水库渔业等,通过培育新兴产业和多元化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吸引年轻人留在乡村,促进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

二、乡村振兴的四大措施:1. 政策支持措施:制定有利于乡村振兴的政策,包括资金扶持、减税优惠、土地政策优化等,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经济支持。

2. 基础设施建设措施: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建设,提高乡村的交通和通信便利性,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

3. 教育培训措施:加强农民和乡村居民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4. 合作社组织措施:鼓励农民和乡村居民组织成合作社,通过集体经济合作和资源共享,提高乡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速度。

三、乡村振兴的五个阶段:1. 规划阶段:制定乡村振兴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

2. 建设阶段:进行基础设施改善和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3. 培育阶段: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来源。

4. 提升阶段:加强乡村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乡村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渠道。

5. 持续发展阶段: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台湾乡村旅游案例精选

日本台湾乡村旅游案例精选

日本台湾乡村旅游案例精选一、综合景区研究主题案例:国内外乡村旅游度假景区优秀案例乡村旅游作为市民短时旅游消费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

而随着乡村旅游休闲化升级步伐的加快,乡村旅游产品也经历着从“观光”到“休闲” ,从 “农家乐” 的简单模式到 “休闲度假” 的体验模式,从传统乡村旅游到现代乡村旅游的转变。

这就需要在产品供给的角度和设计的角度,与时俱进,加以提升。

以下对日本和台湾的乡村旅游发展为例进行研究。

一、日本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及案例 (一)日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期,政府和民间共同推进了高级度假村的开发与经营。

日本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长野县的农民在冬季农闲时期,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设滑雪场和民俗旅馆,吸引了大批游客。

第二阶段:泡沫经济破灭后,生态旅游、农事体验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为了改善经济泡沫带来的恶劣旅游环境, 1993 年开始,从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农村地区的水果采摘型农业园区的发展。

第三阶段: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新时期。

随着周末休息时间延长,日本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需求在逐步增加。

同时,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导致农业的萎缩,日本农业、农民也需要增进与市民的交流,加大宣传农业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作用。

城乡居民的这些需求,进一步促进了日本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并使之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日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特点城市与农村距离近,一日游类型的观光农业居多。

过半数的农业休闲观光景点由政府机关或当地集体组织开发经营。

重视当地的特色和农业的多功能性。

(三)案例分析景区边缘与都市郊区型和歌山县白滨町位于关西大都市圈区域内,距离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府驾车 1 小时的距离。

该地区早期的乡村旅游主要依托附近的温泉、白良滨浴场、熊野古道等著名景区景点的二次客源开发民宿旅馆,以较低的价格和富有特色的旅游内容、接待设施满足游人需要,并与主要景区景点的旅游活动相互错位,成为其重要补充。

心得体会:日本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启示(最新)

心得体会:日本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启示(最新)

心得体会:日本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启示(最新)在日本,乡村是相对于城市的地域概念,是指以从事农林牧渔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的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又称为“农山渔村”,或者“农村”。

乡村不仅仅是农林牧渔业经营主体及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场所,同时具有水源涵养、自然保护、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相对于农业生产技术的快速进步,食品需求呈现低速增长,国内食品供应需求弹性逐渐减弱,农业收入和农业资源报酬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农业人口快速向非农产业转移、乡村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进口农产品对其国内农业冲击加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持续减少。

在此背景下,1961年日本实施《农业基本法》,围绕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这一长期目标,统筹各方诉求,采取了完善相关立法、体制机制和政策工具,以及扩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乡村生活环境和提升乡村福祉水平等措施,形成了符合小农生产结构特点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实现了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目标。

其措施主要有:一是立法先行,明确中长期发展目标。

1961年,日本实施《农业基本法》,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目标,随后修订和颁布了6部相关法律法规。

他们将人口密度低、交通不便的山村、离岛等地理区位劣势地区划定为财政重点扶持区域,划定判断依据与实施措施,为长期稳定地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是规划配套,构建体制化运行模式。

为配合乡村振兴政策顺利实施,日本在其农林水产省内增设了“农村振兴局”,将农林水产省内原有的结构调整局和国土交通省下属的地方振兴局的职能并入该局。

同时在省级地方农业局设立了农业振兴科,协调民间团体和农业协同组合、森林协同组合、渔业协同组合等农村合作组织参与乡村振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并建立了相关中央机关作为成员单位的乡村振兴联席会议机制。

三是以农为本,健全政策实施机制。

为提升乡村振兴政策执行效率,日本支持农民自发成立各种形式的合作组织,并将其作为落实政策的重要抓手。

日本观光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及启示管理论文

日本观光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及启示管理论文

日本观光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及启示管理论文日本观光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及启示管理论文摘要:目前,在日本以贴近自然、廉价且有利于健康的休养生活为主题的,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陶冶情操、休养与娱乐等多种功能的观光农业旅游日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文对此展开研究,分析其特点以及发展经验,希望能为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日本观光农业经验启示观光农业旅游经济的相关概念内涵(一)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和内涵生态农业旅游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生态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集生态农业建设、科学管理、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观光生态农业、参与农事劳作、体验农村情趣、获取生态和农业知识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

由生态农业旅游的的概念可以看出,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到农村生态环境中进行旅游;二是旅游活动具有参与性,并贯穿了生态意识;三是促进农业、农业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观光农业的基本内涵观光农业作为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性产业,观光农业除了拥有农业的耕作、渔猎等特征以及旅游业的娱乐、休闲等特征外,还有自身的独特特征。

首先,观光农业本身也是一个市场产物,其开发客源市场定位必须准确。

其次,作为旅游吸引物,观光农业必须能够满足旅游者追求新、奇、特的需求,在空间定位时不能超越游客的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满足节假日的休闲、娱乐的“一日游”需要。

(三)日本观光农业旅游经济概述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的观光农业旅游经济开发相对较晚,仅有30多年的时间,但其发展速度很快,成效也非常显着。

日本最早的观光农业场所是岩水县的小岩井农场。

这是一个具有百余年悠久历史的综合性大农场,自1962年起,农场主结合经营生产项目,先后开辟了600余亩观光农园,兴建了动物广场、牧场馆、农机具展览馆、花圃、自由广场等多种游览设施,农场用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各具特色的设施和完善周到的服务吸引了大量游客,平均每年约有70万游客,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心得体会:日本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启示(最新)

心得体会:日本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启示(最新)

心得体会:日本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启示(最新)在日本,乡村是相对于城市的地域概念,是指以从事农林牧渔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的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又称为“农山渔村”,或者“农村”。

乡村不仅仅是农林牧渔业经营主体及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场所,同时具有水源涵养、自然保护、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相对于农业生产技术的快速进步,食品需求呈现低速增长,国内食品供应需求弹性逐渐减弱,农业收入和农业资源报酬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农业人口快速向非农产业转移、乡村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进口农产品对其国内农业冲击加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持续减少。

在此背景下,1961年日本实施《农业基本法》,围绕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这一长期目标,统筹各方诉求,采取了完善相关立法、体制机制和政策工具,以及扩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乡村生活环境和提升乡村福祉水平等措施,形成了符合小农生产结构特点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实现了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目标。

其措施主要有:一是立法先行,明确中长期发展目标。

1961年,日本实施《农业基本法》,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目标,随后修订和颁布了6部相关法律法规。

他们将人口密度低、交通不便的山村、离岛等地理区位劣势地区划定为财政重点扶持区域,划定判断依据与实施措施,为长期稳定地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是规划配套,构建体制化运行模式。

为配合乡村振兴政策顺利实施,日本在其农林水产省内增设了“农村振兴局”,将农林水产省内原有的结构调整局和国土交通省下属的地方振兴局的职能并入该局。

同时在省级地方农业局设立了农业振兴科,协调民间团体和农业协同组合、森林协同组合、渔业协同组合等农村合作组织参与乡村振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并建立了相关中央机关作为成员单位的乡村振兴联席会议机制。

三是以农为本,健全政策实施机制。

为提升乡村振兴政策执行效率,日本支持农民自发成立各种形式的合作组织,并将其作为落实政策的重要抓手。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作者:孙露铭来源:《理论观察》2022年第08期摘要:日本是乡村旅游强国,政府重视保护地方生态,运用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对乡村旅游进行规划开发,整体布局,推动乡村地区旅游差异化发展。

日本乡村旅游对国内外游客有着特殊吸引力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乡村旅游份额占日本国内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之重。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乡村旅游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本研究拟在对日本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进行剖析的基础之上,总结日本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以为其他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启示中图分类号:F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8 — 0083 — 05日本是乡村旅游的发源地之一,乡村旅游推动了日本经济、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维度协同发展。

日本的乡村旅游不仅保护和传承文化,加强城乡文化之间的互动,而且有效解决农民就业(Thompson,2004)。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剧,日本乡村的传统文化体系与景观逐渐消失,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城乡发展差异加剧,因此日本政府开始重视乡村问题。

随着政府在乡村地区进行的一系列财政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的政策引导,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融合,提升了日本乡村经济效益的同时,缩短了城乡差距。

1998年,日本农户均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分别高出城市职工22.8%和4.6%(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2003);乡村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普及率在1985年就已经与城市持平,彩电和汽车普及率还分别高出城市0.7和20.1个百分点(晖峻众三,2011)。

本研究基于日本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基础之上,借鉴其成功经验,对于指导现阶段乡村旅游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日本乡村旅游被称为“绿色旅游”,主要是指乡村、山区、渔村等生态地区的旅游休闲度假行为。

以田园观光、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为吸引,开发乡村旅游不仅推动了地区经济,满足消费者需求,降低了“逆城市化”现象,更有助于重塑乡村文化精神,在推动乡村治理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日本观光旅游农业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观光旅游农业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观光旅游农业对我国的启示内容提要:日本农村地区根据本地实际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如建立葡萄与草莓观光农业园等)和渔业,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农民也应适应时代的发展,转变经营理念,实施多种经营或兼业经营,以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包括旅游需求)。

为此,有必要大力发展塑料大棚蔬菜和水果、花卉园艺业等,并向游客开放,同时在靠近城市的地方建立一定数量的市民农园与观光旅游农园,以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

关键词:观光农业;市民农园;观光农园;农业公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不断进城打工,致使部分土地抛荒,粮食产量下降。

然而,城里打工,对于没有多少文化、又不懂技术的农民来说并非易事。

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廉价的外国农产品将对我国农业造成巨大冲击。

因此,政府部门应尽早采取措施,引导农民实行转业或兼业经营,为他们开辟致富渠道,从资金和技术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以避免入世后出现被动局面。

在日本曾出现过类似情况。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土地进城成为工人,以致日本农村地区普遍出现了高龄化农业和过疏化的严峻局面。

日本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农业的机械化、集约化水平。

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日本农村地区的兼业化程度普遍提高。

许多农民兼营蔬菜、水果和花卉等,有的甚至转向经营园艺和畜牧水产等业;靠近城市的不少农民则充分地将现存的零星土地加以利用,如建造停车场和仓库等,通过出租房屋、店铺等来增加收入。

近年来,随着到农村旅游的市民日趋增多,经营观光农园的农户越来越多。

鉴于日本发展观光旅游农业的成功实践,以及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业资源十分丰富而未被开发或开发得不够的状况,笔者拟就日本观光农业的形态与经营手段等作些探讨,以期能对有关方面有所启发。

一、观光旅游农业的形态与特征所谓观光旅游农业,是指具有保护环境、生态美化环境和观光旅游等功能的农业。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与启示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与启示

《亚太经济》2008年第5期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与启示雷鸣1叶全良2《内容摘要l“农家乐”旅游也称乡村旅游,它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El本是“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也是乡村旅游的强国。

研究日本发展乡村旅游的作法和经验,对于中国发展农业经’济、推动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和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1日本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径《中国分类号IF593/597《文献标识码lA《本章编号I1000—6052(2008)05—0061—03一、引论乡村旅游也称“农家乐”旅游,它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的新型产业,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城市高楼林立、绿地减少、环境污染、人口增加、生活节奏紧张繁忙、生活空间日趋缩小。

假日里有限的城市公园和风景区早已人满为患,不能满足人们对休闲和旅游的心理需求,市民迫切需要到郊外农村寻求新的旅游空间,欣赏田园风光,享受乡村情趣,实现回归大自然、陶冶情操、休养健身的愿望。

“农家乐”旅游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产业,它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j,-r_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

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体会不到的大自然的浓厚情趣,它是体现现代化新兴农业艺术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

“农家乐”旅游首先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产生的,如日本、美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等。

其中,日本是“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1935年,El本学者青鹿四郎在《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农业观光”这一概念,20世纪60~70年代之后日本才真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推广乡村旅游。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El本的乡村旅游取得了显著成绩,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日本土地稀少,人口密度大,人均农地规模较小,属于小农经营的国家,这与我国农村的情况比较近似。

日本乡镇旅游的历史经验剖析

日本乡镇旅游的历史经验剖析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23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二)经济价值 地域饮食文化传播产生的经济价值直接体现于餐饮企业。面 对激烈的竞争,将会迫使餐饮企业丰富饮食产品的文化内涵,提 升餐饮品牌的文化内涵,推动餐饮产业的升级发展,使饮食文化
创造、产生出更多的文化、经济价值。 带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地域饮食文化可以丰富区域旅游
文化内涵,增强区域旅游特色,提升区域旅游的竞争力。各地开 展全域旅游,更是提高了对地域旅游特色性的要求,浓郁的地方 特色和鲜明的民族情调是各地域文化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 现代旅游业里,单纯以旅游产品为诉求的传统旅游业已经无法满 足时代需求,追求精神层次上消费的旅游体验成为目前旅游业产 业转型的方向。地域美食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体验,在游客旅游 过程中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和重要性。在游客的旅游消费过程中, 传播地域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有利于丰富游客文化体验内容, 塑造区域特色形象,增加区域美誉度,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从 而增加旅游产业经济值。
二、“自律型观光”对乡镇振兴的意义
在村落共同体与对方自治体政府的主体地位双双弱化的背景 下,观光旅游由于会带来外来人口的流入,作为地域建设的新手 段再次受到了青睐。但过去团队旅游时代的传统乡村旅游,由于 过度依赖外来的旅游业资源,村镇完全处于打下手的尴尬境地, 这与招商引资开办企业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为此,有必要重新 审视传统乡村旅游的问题点,对旅游效果重作评价,人们期待建
作者简介:邹华(1970—),女,上海人,硕士研究生,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与休闲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管理学,旅游服务管理,旅游文化。
23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日本乡村旅游经验对竹泉村旅游开发的启示

日本乡村旅游经验对竹泉村旅游开发的启示

55智慧旅游NO.10 2020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 日本乡村旅游经验对竹泉村旅游开发的启示杨梦君(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日本作为世界乡村旅游强国,乡村旅游被称为绿色旅游,独特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其发展的历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取得很多重大的成果。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值得我国借鉴,山东省临沂市竹泉村旅游度假区自建成以来,乡村旅游发展逐步走向正规,但与日本等相关发达国家相比,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尚不成熟。

文章以此为例,分析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为临沂市竹泉村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日本;竹泉村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擎和方式。

近年,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青睐的旅游方式,并且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1]。

日本作为世界乡村旅游强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乡村旅游就得以推广,日本乡村旅游被称为绿色旅游,日本曾倡议“要使美丽乡村成为增城低碳型、节约型、健康型、生态型的主要载体,使之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

日本独特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其发展的历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取得很多重大的成果。

近年,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的竹泉村发挥自身优势欲打造山东省品牌旅游目的地,从目前来看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相比日本等发达国家来说,当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较慢,因此结合日本的经验探索竹泉村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尤为重要。

1 日本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在日本,乡村旅游被称为“绿色旅游”[3],日本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特色传统文化,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日本政府十分注重自然和文化的结合。

乡村旅游于20世纪60年代被推广开来,经过几十年发展已逐渐走向成熟。

而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主要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类型丰富,不管是乡村农园、休闲农庄还是农村公寓,日本利用本身独特的旅游资源发展成特色的旅游类型。

浅析日本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

浅析日本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

浅析日本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乡村振兴是城乡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要求,是我国“三农”问题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措施。

2004年以来,我国通过一系列项目和政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

但与城市发展相比,农村发展仍然缓慢,发展滞后。

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三农”问题在新时期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点,这就需要改进和调整发展方向和政策。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基于新时代特点的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党和国家现阶段深化对我国“三农”问题理论认识的结果。

而与中国一样,日本作为亚洲的农业生产大国,在生产规模、经营方式、种植养殖类别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同时也面临着农业农村衰退的问题。

上世纪60年代初以来,日本实施了乡村振兴运动,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型、解决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研究日本的乡村振兴发展对我国有很大的启示,具体来说,日本的乡村振兴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日本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梳理第一阶段:大规模农业生产的起步阶段(1947-1985),这一阶段,日本农村发展表现为战后重建、土地摞荒、村庄数量减少、农业发展停滞。

政府通过建立农业协同组合体系,重点发展生产;控制农地分散、可进入性、弃置性低等现象;明确地方自治的权威性,盘活地方,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

具体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日本相继出台了《农业协同组合法》、《地方自治法》、《土地改良法》、《农地法》等一系列政策法案,这些法案构成了日本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框架,此后各种法案在此基础上细化完善了特定区域、特定要素或特定主体。

但随着城镇的建设,城市对乡村的虹吸作用越来越明显,到20世纪60年代,农村开始出现老龄化、土地樗荒、村庄数量减少、农业发展几乎停滞等问题,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开始制约着日本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日本正式启动乡村振兴运动,先后在农村地区颁发了《山村振兴法》、《农村地区工业导入促进法》等法案,并多次修订《农地法》。

可持续生计视阈下日本乡村旅游运作逻辑及其启示

可持续生计视阈下日本乡村旅游运作逻辑及其启示

2017.06(总 458)地■參哀邊World Agriculture可持续生计视阈下日本乡村旅游运作逻辑及其启示♦史玉丁 w于浩淼2,3(1.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409000;2.农业部外对经济合作中心北京100125;3.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100094)摘要:中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在产业体量增大的同时,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

中日乡村旅游产业在发展背景、发展环境与面临问题方面存在相似性。

作为亚洲乡村旅游产业强国,日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经验值得中国进行针对性地学习和借鉴。

本文以可持续生计框架为分析工具,分析了日本农村的生计资本,日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脆弱性背景、小农式发展方式、生计策略和生计产出。

启示着中国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要以当地居民的参与式发展作为运作基础,以乡村居民的可持续生计作为运作起点,以乡村旅游多功能发展作为运作路径,从而促进中国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生计;生计资本;多功能发展;曰本DOI:10. 13856/.cn11-1097/s.2017. 06.0311引言2005年以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产业扶贫、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

2005年之前,中国政府的政策文件很少专门提及乡村旅游,更没有“乡村旅游”这一名词的政策应用,而是以“农村旅游”融合在宏观旅游政策文件中。

从2005年开始,中国政府政策文件中专门的“乡村旅游”政策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多。

2008年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联合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2009年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全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纲要(2009—2015) »2014—2016年连续3年,中央1号文件均强调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基金项目:重庆市人文社科项目“可持续生计框架下重庆乡村旅游多功能发展研究”,重庆市黔江区科技计划项目“黔江区农旅产业融合模式探析及实证研究'作者简介:史玉丁,男,山东东阿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乡村旅游与农村社区发展;于浩淼,女,内蒙古通辽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国际农村发展,中外农村发展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8年7月28日作者简介: 1.雷 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日语教研室主任。

研究方向:中日文化比较。

武汉,430073。

2.叶全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武汉,430073。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与启示雷 鸣1 叶全良2内容摘要¬ “农家乐”旅游也称乡村旅游,它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日本是“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也是乡村旅游的强国。

研究日本发展乡村旅游的作法和经验,对于中国发展农业经济、推动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和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日本农家乐 乡村旅游 发展新路径中国分类号¬F593/597 文献标识码¬A 本章编号¬1000-6052(2008)05-0061-03一、引论乡村旅游也称“农家乐”旅游,它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的新型产业,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城市高楼林立、绿地减少、环境污染、人口增加、生活节奏紧张繁忙、生活空间日趋缩小。

假日里有限的城市公园和风景区早已人满为患,不能满足人们对休闲和旅游的心理需求,市民迫切需要到郊外农村寻求新的旅游空间,欣赏田园风光,享受乡村情趣,实现回归大自然、陶冶情操、休养健身的愿望。

“农家乐”旅游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产业,它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体会不到的大自然的浓厚情趣,它是体现现代化新兴农业艺术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

“农家乐”旅游首先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产生的,如日本、美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等。

其中,日本是“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1935年,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在《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农业观光”这一概念,20世纪60~70年代之后日本才真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推广乡村旅游。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日本的乡村旅游取得了显著成绩,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日本土地稀少,人口密度大,人均农地规模较小,属于小农经营的国家,这与我国农村的情况比较近似。

因此,研究日本发展“农家乐”旅游的作法和经验,对于发展我国农业经济、推动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和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时令果园:观光旅游的农苑时令果园是城市居民非日常性的旅游观光场所,它根据果物的成熟季节,定期向市民开放。

时令果园在日本许多地方都有,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位于东京郊外松户、市川与多摩川沿岸,以及登户周边的具有代表性的梨园等;二是诸如汤河原、伊东、稻取、西伊豆的蜜柑园,伊豆长冈、久能山的草莓园、山梨县的葡萄园、长野县的苹果园等。

前者是因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郊土地日渐减少(成为住宅地),以致所剩土地倍加珍贵,而那些靠近大都市的农园业主随之主动将果园的发展方向转到观光旅游方面,以满足市民观光休闲需求;后者则是由于城市周边地区日渐成为观光旅游胜地而地处旅游线路上,不知不觉地被“观光化”了。

在日本的一些水果和花卉的主要产地,其农园本身就是人们观光旅游的目的地。

从时令果园的分布情况来看,70%集中在关东、甲信越地区(其中神奈川、山梨、静冈3县占50%)。

经营果园的业主共有2000余家,其中80%为个人经营,其次是“农协”共同管理。

从果园经营16《亚太经济》2008年第5期类别来看,既有专营某一种类的,也有实行两种或多种兼营的,它们大多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技术条件和市场需求等情况来进行开发和经营。

这些时令果园的开放时间是不同的,分布在全年不同的季节,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以享受到观光、摘果、赏花的田园之乐。

三、休闲农场:休闲旅游的乐园日本乡村的休闲农场,将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和休闲旅游融合为一体,并依据自然条件和农产品的类型进行开发、经营,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

休闲农场是日本“农家乐”旅游中最具代表性的经营业态之一,它以生产蔬菜、瓜果、茶蚕或其他农作物为主,在具有多种优越的自然资源,如山溪、森林、水塘、牧场、特有动物的条件下,开展极具特色的农业旅游活动。

其中,有以单一农产品为主构成的专业性农场,如葡萄公园农场,将葡萄园景观的观赏、采摘、制品,以及与葡萄有关的品评、写作、绘画、摄影、体验、竞赛与季节、庆典活动融为一体,以葡萄为中心来为游客提供系列休闲旅游活动。

其它的如水稻、果品、花卉、茶叶、蚕桑等也都有类似的专业性休闲农场。

另外,日本最多的还是各类综合性的休闲农场,它们一般在农场内规划有服务区、景观区、草原区、森林区、水果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分别开展综合经营活动,为游客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农业体验,游客既可以在果树区体验水果的采摘,又可以在花卉区品味鲜花的芬芳,还可在服务区享受专业的饮食、休闲服务等。

休闲农场的面积,因性质与功能而异,既有迷你型,也有大型的果树综合农场;在经营方式方面,既有政府经营而提供给社会大众免费使用的,也有收取门票的盈利型公园;从提高经营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与减少政府财政负担方面来看,财团法人的经营方式最受欢迎。

四、民宿农家:都市人度假的会馆乡村农家是“农家乐”旅游休闲度假的最佳住宿场所。

在日本,农户耕作面积虽然不大,但都具有秀丽的景色、独特的文化和丰富的农产品等特色。

在这些地区,农民将废弃或多余的农舍加以精心改造,提供给都市休闲度假者住宿,称之为“民宿”。

“民宿”的会馆规模一般容纳25~60人,以当地特色食物供应餐食,一天的收费在5500~6500日元之间。

日本的这种农家住宿一般以家庭成员为主进行经营,经营者参加旅馆公会,按照《酒店法》的规范进行管理。

每月定期接受行业协会的指导,卫生、消防、保险等均有相应的措施,旅客投宿均通过行业协会安排。

除此之外,在农村观光点,日本还兴建有自然休养村和休闲度假村,使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乐趣,还可以住宿、度假、游乐等。

五、儿童体验:农村教育的课堂发展体验农业旅游,是日本“农家乐”旅游的一项重要策略。

在日本,学校特别注重孩童对农业活动的参与体验,让他们能接受农耕教育,并与自然生态进行最亲密的接触。

在农村,虽然水稻种植和收割等农业活动早已实现了机械化,但学校每年为学生安排观光农园并参加农业生产活动的必修课。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们都有亲自体验农业劳动的机会,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和增进对农艺的了解,并能亲身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在体验农业旅游的规划和设计上,学校也依据儿童的年龄和地区特点提供不同的方式,深受孩童欢迎。

据统计,日本儿童每年参加乡村修学旅行的人数在300万~400万之间,因此,乡村修学旅行成了对儿童进行农村体验和生态教育的最佳课堂。

就农家而言,由于接受托育孩童,可以获得住宿、伙食及生活费用等收入;在休息日或假日,家长到农村探视孩子,其住宿费及伙食费用也为农户带来了收益;更为重要的是,家长们购买农村的土特产、农产品、手工艺品等,带回都市分赠亲朋好友,从而提高了农家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老年疗养:回归自然的养老院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国,它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进入了“老年社会”,全国的老年人口占到总人口的50%以上。

日本的老年人一般有时间、有健康、有金钱,被称为“三有老人”。

这些“三有老人”可以支配的时间和退休金都较多,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也非常重视,其中很多人把接触大自然当成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为适应老年人的这种旅游需求,日本的很多乡村设有专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疗养、休闲、保健服务的旅游度假村。

老年度假村这种新型的乡村旅游形式在日本社会的银发一族中极具人气,老年者在度假村所获得的农趣和快乐,是其在喧闹的城市生活中无法得到的,这也为他们解决健康、医疗与照顾等多方面的社会问题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七、日本“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借鉴和启示我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由南到北迅速发展,26《亚太经济》2008年第5期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深受大众的喜爱,逐渐成为国内旅游的新靓点。

当前,党中央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要求。

因此,借鉴日本“农家乐”旅游的发展经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采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法,发挥好旅游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经济带动作用,对于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日本乡村旅游的发展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变成了政府行为。

日本各级政府认为在农村人力外流、工资上涨、公害污染严重等不利条件下,发展乡村旅游是一种既稳定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益,又保护环境、满足消费者愿望的农业发展新策略。

因此,政府直接参与旅游的规划和行动,由农林水产省负责对其管理、咨询、提供补助经费和贷款等,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日本“农家乐”旅游的发展。

其次,日本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是建立在其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的。

1995年日本人均收入约为24689美元,人均消费支出15384美元。

到2005年,日本人均收入、消费支出分别达到37347美元和26631美元。

由此可见,只有当人们的收入不仅可以满足基本所需的生活消费,而且有剩余时,人们才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才能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第三,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主要在城市,城市郊区应该积极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据调查,日本前往乡村旅游景区的游客绝大多数是那些不熟悉农业和农村的城市居民。

因此,观光休闲农业的目标市场应该在城市。

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农村交通相对不便,所以城市郊区,尤其是大城市郊区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区位条件。

第四,做好乡村旅游规划,包括乡村旅游的发展和休闲农业景区的建设规划,是确保这一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日本政府为防止观光休闲农业景区偏离农业本质而趋向纯粹娱乐,为了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制定并颁布了《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规划》和《发展休闲农业规划》,把这些法律和法规列入到全面的综合规划之中。

为保证规划的实施,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特别强调了旅游业和农业各部门间的配合以及农业与非农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汇报审批和许可证制度。

最后,乡村旅游具有多元化的内容。

就我国而言,发展乡村旅游应与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设施农业、创汇农业以及开发乡村文化等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

中国是一个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景观异彩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的需求会日益增强,发展这一新型产业前途广阔。

(责任编辑 王媛媛)参考文献:[1]山本充.『観光開発に伴う首都圏周辺山村の変容-群馬県片品村の例』愛媛大学人文学会創立20周年記念論集,2006年.[2]植木朋子.『岩手県安比高原における ー 型 ー場開発にともなう周辺地域の変容』日本観光研究学会全国大会発表論文集,2007年.[3]伊藤奈美子.『東 における観光業と農業の共生 ƒ 』.地学雑誌,2007年.[4]荒井邦寿.『甲州市勝沼町における観光ぶどう農園と ーの地域的特徴地域』.農業研究年報,2006年.A gric ul t u ral Tou ris m Devel op m e nt Pat h i n J ap a nLei Ming Ye Q uan2liangA bs t ract:“Far m visit”is one area of touris m open to develop ment.Japan is t he birt h place of“f arm visits”and t his country is strong i n agricult ural touris m.The major pat h of“farm visits”in Japan is f ruit gardens,spe2 cialized f ar ms,villages f or leisure,count y far ms,count y f lats etc.All t hese f orms of“far m visits”contribute to satisf yi ng needs of citizens and boosti ng economic develop ment i n countryside as well.Theref ore,it is signif i2 cant to learn f rom“far m visits”i n Japan so as to develop count y tourism i n Chi na,to har monize cit y and count y and to accelerate construction of“New Countryside”.ke y w o r ds:far m visit;new agricult ural touris m pat h36《亚太经济》2008年第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