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24十年后的礼物》(教院附小唐维萍)
四年级语文下册《十年后的礼物》教案沪教版
《十年后的礼物》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年后的礼物(板书课题)。
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礼物是――一支乐曲,是谁送给谁的?这礼物来之不易,它让达格妮等了整整十年啊!这等待的日子是多么难敖呀!那达格妮在等待的过程中心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围绕礼物“温故而知新”,很快将两节课的内容衔接在一起,同时做到简洁明了。
)二、体会心情,感悟热爱。
1、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自然段。
谁来说一说当时达格妮是怎么想的?(1)出示:“当她渐渐长大的时候,有时会微笑着想起这次相遇,期待着那件礼物。
”你能否用一个词语概括出她的想法吗?(期待)(2)读出期待(3)一年过去了,达格妮心中依然(期待、渴望、希望)五年过去了,达格妮在想(我是不是上当了?)九年过去了,达格妮开始认为(简直就不可能)她仿佛明白过来了什么?(4)读出怀疑出示:“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
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即使他有这样的心意吧,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
”“哄”。
“哄”字你怎么理解?(哄是骗。
)那么达格妮认为这个人怎么哄她?屏幕出示: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
即使他有这样的心意,也无法将礼物送到我的手中啊!”谁来读一读?从这一句中你读出了什么?(失望)(5)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引读:当她渐渐长大的时候,有时……终于,她仿佛明白过来(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
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最后她失望了(即使他有这样的心意,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啊。
)(6)齐读这一段,读出期待、怀疑与失望。
3、是呀,任何一个人可能都无法相信一个十年的约定。
(1)学习他们的相遇部分。
那个人真的是哄她吗?让我们把目光投到十年前的那个秋天,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同学们读第四自然段,从中找到答案。
那是一个异常和气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他帮助一个陌生的小姑娘,提篮子,送她回家,还答应送礼物。
《十年后的礼物》教学设计
《十年后的礼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出现的11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词,理解课文中的新词。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的道理,培养信守诺言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音乐大师信守诺言的美德。
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在读中品味语言,读懂内容,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CAI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1.(板书:礼物)在你收到的礼物中,你觉得哪份礼物最珍贵?为什么?2.每一件礼物的背后都藏着一个美好而愉快的回忆。
一位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在她十八岁的时候,也收到了一份礼物。
这是一份怎样的礼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7课(补充课题:十年后的)3.学生质疑,教师梳理问题。
预设:这是谁送给谁的礼物?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礼物?为什么这个礼物需要十年?这个礼物包含着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本课出现的人物的名字很多,而且不容易读通。
在读课文时,相机出示这些名字的卡片,指导学生把人物的名字读通、读熟,为深入阅读扫清障碍。
)3.在小组内自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理解新词。
4.指导书写,要求把字写得正确、美观、规范。
重点指导书写“曙”。
(在书写“曙”时,左边是个“日”,注意右边是个部署的“署”。
这是个形声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引导学生用围绕课题提问题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乐曲音乐大师----------达格妮四、默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第一段:(1-3)十八岁的达格妮在音乐会上收到了音乐大师送给她的一首乐曲。
第二段:(4-5)达格妮对十年前的回忆。
第三段:(6-8)这件礼物激发了达格妮对生活的热爱。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十年后的礼物10 沪教版(2015秋)
十年后的礼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树立诚实守信的美德,体会生活的美好。
3.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心情的写法。
4.了解插叙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达格妮不断变化的心情,体会音乐家信守诺言的美德。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搜集整理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的有关信息。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已知,破题引入1.直出课题。
2.交流:十年后的礼物是谁送给谁的?3.认识达格妮和爱德华·格里格,交流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的有关信息。
设计意图:交流所收集到的两位主人公的信息资料,实质是引发学生在他们之间身份的对比中寻找文中的冲突点。
二、品读故事,体会人物心情,感受礼物的美好。
当达格妮听到著名的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先生竟然献给她一首“得意之作”时,她会想什么?用一个词语形容她此时的心情。
(相机板书:心情惊讶)出示自学提示一:学习1-3自然段,体会收到礼物时的心情学习步骤:1.划:划出能体现达格妮此时“惊讶”心情的句子。
2.读: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这些句子。
3.想:达格妮会从乐曲中听到什么呢?(引读)她还会听到什么呢?(激发想象)(1)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
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2)这是怎么一回事儿?这个著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她的名字,而且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相机学习利用描写人物的动作与心理活动来体现人物心情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边读边划,在人物的动作与心理活动中体会人物心情,既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锻炼,也能促使学生在强烈的心情变化中体会这份礼物所带来的冲击。
出示自学提示二:学习4-5小节,走进十年前的回忆环节(一)在情境中了解礼物的由来学习步骤:轻声读第4自然段。
1.划:达格妮遇到的这个人具有什么特点?划记重点词语。
〈十年后的礼物〉教学设计、评课、教学反思
《十年后的礼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达格妮心理的变化。
2、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的道理,培养学生信守诺言的美德。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音乐大师信守诺言的美德。
【教学难点】品读体会达格妮的心理变化,体会音乐家信守诺言的品质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出示礼物盒),这份礼物是什么呢?(……)先不告诉你们。
这份礼物什么时间送给你们呢?(……)暂且保密。
谁能得到老师送出的礼物呢?得看你们对文章的理解了。
现在就让我们继续学习《十年后的礼物》。
二、深入学习,理解感悟(一)复习: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复述师板书)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先跟随作者来到十年前,看看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是如何与一个普普通通的守林人的女儿偶然相遇的。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十年前的偶遇。
1.指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文中形容这两个人物特点的词。
(小女孩:8岁城常和气)2.这个城里人和达格妮相遇时已经六十多岁了,谁能结合这段文字内容,来说说你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想象温馨的相遇画面,感知爱德华格里格的平易近人。
)3.其实,他们偶然相遇的那一天正是达格妮八岁的生日,她早早地就来到林子里,希望能像童话中的故事一样,在树根底下或蘑菇底下找到送给她的生日礼物。
在林间小道上,她遇见了这个异常和气的城里人,城里人答应送给她一件很好的礼物,但——【出示: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
】4.一个偶遇的人对你说:“十年以后,我送你一件礼物。
”你相信吗?为什么?那达格妮呢?小结过渡:一次又一次期待的心情慢慢地被失望代替了,终于,她仿佛明白过来【出示:“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
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即使他有这样的心意,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啊。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十年后的礼物2 沪教版(2015秋)
《十年后的礼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要求会认的字,学会会写的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信守承诺的道理,培养信守诺言的美德。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的信守承诺的美德。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些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4十年后的礼物2、读课题,提示学生突出“十年后”3、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问题:1、十年后的礼物是什么?2、谁送的礼物?3、为什么要在十年后送上这份礼物?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汇报读书情况1、检查词语,读一读,说一说,你能理解那些词语,你是怎样理解的?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简介爱德华.格里格。
三、再读课文,把握文章结构(一)默读课文,同组同学讨论,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二)汇报交流。
第一部分(1—3自然段),讲的是十八岁的达格妮在一次音乐会上听到音乐大师的作品,想起了往事。
第二部分(4—5自然段),讲的是达格妮回忆十年前在森林中遇到一位非常和气的城里人,他答应十年后送她一件礼物。
第三部分(6—8自然段),讲的是达格妮知道了十年前那个和气的城里人就是大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今天他用奇妙的方式把最好的礼物送给了自己。
四、作业布置1、同桌之间练习朗读课文,一个读,一个评价。
2、找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抄下来。
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板书:礼物指名读。
聊聊关于"礼物"的话题.一看到这个词,许多同学脸上就笑嘻嘻的,肯定勾起了你们许多愉快的回忆吧,能让我们分享一下吗那你们收到过十年前作出承诺,十年后才收到的礼物吗板书:十年后的历经十年岁月,整整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才收到的礼物,让你猛然间感觉到这份礼物的——(用一个词表达)二、学习课文,体会情感.(一)如果你就是达格尼,收到礼物时你会……那当时达格尼的心情如何呢指名读课文第1——3节,找出体现她当时心情的句子,用括号括出.交流出示,指导朗读,适时板书.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觉得她当时心情怎样老师读这句话,你们把她当时惊讶的动作表情做出来,好吗你们边做动作边读.引读:达格尼惊讶是因为——再交流出示:这是怎么回事这个有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她的名字,而且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1、此时,她的心情怎样呢(充满疑惑)2、我们合作读读这句话,师读后半句.(故意读得慢一些,平缓些.)3、我已经读得很认真了,你们为什么还要笑我呢那我俩合作读一读.4、齐读.(你们真会读书,都读到达格尼心里去了.)起初,由于心情激动,达格尼无法静听音乐.渐渐地,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了.(放音乐)引读: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如没达到效果,就再引读一次,在朗读中帮助理解"喧哗","咆哮"——师请生读词解,说说在本文中指什么呢再给"哗""轰"字,发喧哗声和咆哮声.)1、出示"喧哗":读解释;文中指——;给"哗——"字模仿风吹林动的声音.2、出示"咆哮":读解释;文中指——;给"轰——"字模仿波涛澎湃的声音.想象说话:沉浸在乐曲中的达格尼如痴如醉,她还听到了().沉浸在乐曲中的达格尼如痴如醉,她还听到了(),(),()……这是来自故乡的声音,来自挪威西部——一个面朝大海,背靠大森林的美丽地方的声音(美景).啊,她明白了!让我们跟随她的思绪回到十年前——(说明:在引读的过程中巧妙地帮助学生理解"喧哗"和"咆哮",在引读后又安排了语言训练,前后衔接,形成层次.让学生仿有对象,学有目标,才能情绪高涨,取得实效.)(二)学习课文第4,5节.请一个像本文主人公达格尼一样讨人喜欢的女孩跟老师合作读读第四节.山林的秋装上,挂着一片片如金子和铜锤成的千千万万片薄薄的叶子,尤其是那杨树的叶子,连小鸟的歌声都会使他们颤动的.整个森林,使人心悦神怡,蘑菇发出清香,树叶悉索低语,临海一面陡坡上的树林,更是令人陶醉.在那里,你可以听到海浪击岸的声音,在那里,你可以看到树苔在湿润的空气中怎样滋长着,它们像斑白的胡须一样从树枝上垂拂到地下.在这次愉快的相遇中,没有小女孩的一句对白.葛利格也只有一两句台词(请生读一读).难道在这次邂逅中,他们只说了这些吗是啊,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猜出,他俩肯定聊了许多愉快的话题.同桌试说.引读第5节.这次相遇给彼此都留下了一段愉快美好的回忆.(板书:愉快)所以,当达格尼渐渐成长的时候,有时会(微笑着想起这段相遇,期待着那件礼物.)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随着时光的流逝,她仿佛明白过来:("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再读一遍:(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出示: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师:我怎么觉得这样写更通顺,更便于理解呢"再出示:在十年以后,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师:你们同意我的观点吗为什么板书:怀疑噢,书上这句话更是话里有话呀!言下之意是——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再读这句话.(说明:学习语文,不能使教学游离于文字.必须让学生体味文字,喜欢文字,从平实的语言中感悟到,文字的不同组合,能显示出不同的情感和力量来,这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所以,最后达格尼不得不这样想——读最后一句话.可见达格尼对那个人曾经许下的诺言——(彻底失望了!)板书:失望4,课文的4,5两节是达格尼在听音乐时,对十年前往事的回忆,我们称这种写作手法为——插叙.(三)学习课文第6——8节.过渡:让我们跟随达格尼的思绪再回到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一个公园里举行的那场露天音乐会上.引读第六节:现在达格尼知道了,那个和气的城里人就是(大音乐家爱德华葛利格).他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而且用这样奇妙的方式.用什么奇妙方式给达格尼送礼物(他的乐曲会传遍四方,也就将礼物送给了她!)这是怎样的礼物(这是最好的礼物.可再读一遍,突出"最好"二字.)怎么好(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比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出示该句并理解.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比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1)齐读.2)质疑.3)谁能谈谈自己的理解.4)轻声读读第7,8节,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交流出示:她从音响的洪流里感到了音乐家对她的祝福:"你是黎明的曙光,你就是幸福." (这句话的意思是——)(达格尼还会从音响的洪流里听到什么)音乐会结束后,这位十八岁的姑娘走到海边,面对大海高声说:"生活呀!我爱你——"(师引述:这呼喊声,充满了达格尼对人间美好真情的感激,让我们激情澎湃地说:"——"这呼喊声,饱含了达格尼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让我们充满热情地说:"——"这呼喊声,蕴涵着达格尼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让我们充满希望地说:"——" 这呼喊声,蕴藏着达格尼要凭自己的力量创造美好人生的勇气,让我们坚定地说:"——"这呼喊声,蕴藏着达格尼勇敢战胜人生征途上一切困难挫折的信心,让我们满怀自信地说:"——"(比较:现在,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首祝愿达格尼幸福快乐的乐曲为什么是最好的礼物)师:是啊,这是一份无法用物质比较,用金钱来衡量的无价的礼物啊!那么,当你看到,听到,经历到,感受到哪些事时,你也会说——出示:():"生活呀!我爱你——"师述生说.生述.再读读课题.一个历经十年的承诺,让达格尼的生命从此焕发出异样的光彩,使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相信她会快乐坚强地走过一生.这是谁的礼物给予她的力量是啊,诚信是为人之本,即使对小娃娃也得遵守,格里格做到了,老师相信,你们也能做到.今天这堂课,也是我借花献佛送给你们的礼物.希望你们也能从这件礼物,这篇课文,从达格尼的身上汲取力量,在生活中享受真情,幸福快乐地生活每一天.同时,你们也要学习格里格,做一个讲诚信的人,也为别人送去真情,送去快乐,送去希望!。
最新沪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 24十年后的礼物 优质课件1
音乐会结束以后,这位十八岁的姑娘走到海边, 面对大海高声说:“生活呀!我爱你——”
秋天 林间小道上 爱德华.葛利格 偶遇 达格妮
诺言
他答应送给她一件很好的礼 物,“不是现在——大约十年 以后。”
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有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 她的名字,而且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起初,由于心 情的激动,她无法静听音乐。渐渐地,她不由自主地 沉浸到乐曲中去了。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 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啊,她明白了。她 想起了十年前的一件事……
(1) 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 大了眼睛物是
, 这份礼物来源
于
。
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尼十八岁了,她第一次离开挪 威西部的大森林来到首都奥斯陆,第一次参加一个在 公园举行的露天音乐会。白桦树上的彩灯,庄严、华 丽的舞台,交响乐的美妙旋律,使她陶醉了。
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几乎不相 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台上的报幕人分明在向观众报 告:“下一个节目是我们挪威的音乐大师爱德华.葛利 格的得意作品:《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尼》。”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十年后的礼物
( )的礼物
十年后的礼物
十年后的礼物是什么? 谁送的礼物?送给谁? 课文讲了个怎样的故事?
爱德华·葛利格是 挪威的一位著名的作 曲家,他把挪威的民 间歌曲和舞曲融汇于 自己的作品中,创作 了大量的不同体裁的 作品,很受人们的推 崇。
读一读,填一填:
十年后,
达格妮惊讶是 因为________________
(2)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有名 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她的名字, 而且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
《十年后的礼物》教学设计
《十年后的礼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体会达格妮的心理变化,了解插叙的叙事方法。
3、感受大音乐家爱德华信守诺言的崇高品质,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叙事方法,体会心理描写和插叙的作用。
2.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最近一次收到礼物是什么时候?过渡语:有这样一份特殊的礼物整整跨越了十年才收到,这是一份怎样的礼物呢?今天我们继续去学习第17课《十年后的礼物》。
(全班齐读课题)二、深入学习,理解感悟(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十年前的偶遇。
师:一份礼物为何会跨越十年呢?就让我们乘坐时光机器回到十年前去看一看。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地、感情的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读完后想一想,十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许诺达格妮)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
师:同学们,你瞧这就是当时城里人与达格妮相遇时的情景,这是多么愉快的一次相遇啊!得到城里人许诺后的达格妮,一直等待着礼物的到来。
小组合作学习:请同学们轻声朗读第五自然段,用~~~~画出达格妮心情变化的句子。
然后四人小组讨论:在等待礼物的过程中达格妮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汇报)出示课件:“当她渐渐成长的时候,有时会微笑着想起这次相遇,期待着那件礼物。
”(期待)同学们,你们能想象一下达格妮期待这件礼物时的情景吗?课件出示:有时会微笑着想起这次相遇,期待着那件礼物。
小结过渡:是啊,小姑娘期待着礼物的到来,就这样,一年过去了,可是小姑娘还是没有收到礼物,这时他的心情又会变成怎样呢?课件出示:终于她仿佛明白过来……(怀疑)从这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到,小姑娘怀疑的心情,哪位同学能够,来读一读这句话。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24、十年后的礼物》(教院附小唐维萍)
找骆驼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试用本)第四册浦东新区明珠小学朱宝珏【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忿忿、不紧不慢、果然”等词语的意思。
2、初步理解老人是怎样指点商人找到丢失的骆驼,并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补充完整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
2.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
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师:小朋友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轻松一下,我给大家猜个谜语:四腿长长脖子弯,背上驮着两座山,一次吃饱水和草,几天不饿口不干,驮着重担走沙漠,不怕烈日和风寒。
(打一动物)谜底:骆驼(正音)注意“驼”的读音,在词语中读轻声。
师:请大家举起手来,跟着我一起写这个词语(板书:骆驼,要求学生书空)。
由于骆驼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可以运货,也能驮人,所以骆驼一直享有“沙漠之舟”的美誉。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骆驼有关(板书)33、找骆驼二、整体感知:1、《找骆驼》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上小节号。
2、你能按照提示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课件出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商人()了一只骆驼,向老人打听(),最终商人按老人的()了骆驼。
三、细读课文1——9,了解骆驼特点1、商人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轻声读1—9小节2、用直线划出商人说的话,用曲线划出老人说的话。
3、男女合作朗读对话。
4、读老人说的三句话(1)读老人的三句话,随机板书骆驼的特点:左脚有点跛左驮蜜,右驮米缺了一颗牙齿(2)学习生字“跛、驮”(“驮”与“驼”区分)(3)让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商人与老人之间的对话。
(男女生读、同桌互读、)过渡:老人没有看见商人丢失的骆驼,他怎么会知道得这么详细呢?答案就在课文中,你们能找到吗?4、再读第10小节,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仔细观察)五、学习第11节,总结全文1、朗读第11节,最后商人找到了骆驼没有?哪个词说明老人的指点是对的?(果然)理解“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2、轻声再读课文,骆驼走失以后,这位商人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商人:着急,忿忿。
新编小学四年级语文《十年后的礼物》教学教案【优质精彩实用】
小学四年级语文《十年后的礼物》教学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十年后的礼物》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识字若干个;读准词语双颊、呜咽,理解词语呜咽。
2、找出描写达格妮心情的语句,重点感受达格妮内心的激动。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简要复述课文;了解破折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音乐家以奇妙的方式,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给达格妮送去了最珍贵的礼物,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找出描写达格妮心情的语句,重点感受达格妮内心的激动。
教学难点: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简要复述课文;了解破折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1、( )在你收到的许多礼物中,你觉得哪份礼物最珍贵?说说你的想法。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篇与礼物有关的课文。
( )十年后的礼物。
( )二、初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这件礼物是什么呢?又是谁送给谁的呢?就让我们先来轻声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板书:24、十年后的礼物一首乐曲爱德华。
葛利格达格妮( )2、为什么说它是十年后的礼物呢?板书:八岁、十八岁3、现在谁能用上黑板上的这些词简要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4、一个普普通通的守林人的女儿收到一个音乐大师送给她的礼物,而且是相隔了十年以后才收到。
这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啊!现在谁能读好课题?5、用板书上的词语概括全文大意三、再读课文,加深感悟1、达格妮收到礼物后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再次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试着用划出能够反映达格妮心情的句子2、根据交流,媒体出示句子3、指导读句( )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能用一个词来表述她此刻的心情吗?惊讶指导朗读( )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有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而且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疑惑感情朗读重点词怎么( )由于心情激动他无法静听音乐。
激动( )渐渐地,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了。
四年级语文教案 24 十年后的礼物-市赛一等奖
24.十年后的礼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读准“双颊、呜咽”等词语的读音;运用所学方法理解“期待、曙光”等词语的意思。
2.能在教师引导下,知道简要复述的步骤,尝试练习简要复述第2节。
一.直接入题,明确重点学习内容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板书:24.十年后的礼物】2.围绕课题,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内容3.联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进行质疑,引出重点学习内容1)引读开头和结尾2)发现事例与感叹的矛盾之处【板书:十八岁第一次“生活呀!我爱你---”?】师:音乐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达格妮发出这样的感叹?接下来,我们重点学习课文的2--7节。
【此环节目标指向:1.能借助课题说清文章大致内容。
2.能抓住内容矛盾处提问评价关注点:1.关注课题的习惯2.关注语言表达连贯的情况3。
学生质疑的情况】二、提出任务,梳理脉络1.提出学习任务:简要复述师:这节课上,我们要读懂音乐会上发生的事,把这件事简要说给别人听。
2.联系详细复述的经验,知道简要复述的步骤师:简要复述与详细复述一样,先要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作者怎样一步步写清楚。
3.借助提纲梳理脉络1)齐读提纲2)指名三人读三部分对应的课文内容随机贴提纲并板书:2 3--6 7【此环节目标指向:1.知道简要复述的步骤 2.知道课文分三部分写音乐会上发生的。
评价关注点:联系已有复述经验的情况】三.练习简要复述第一部分1.交流对“简要”两字的理解师:“简要”不是简简单单地说,而是择其要点,用简洁的语言把文章内容说清楚。
2.对照提纲尝试简要复述。
1)指名交流(联系报幕内容中葛丽格身份“大音乐家”和乐曲名称,说清激动的原因。
)【板书:激动】2)自由练说【此环节目标指向:1.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照提纲尝试简要复述】评价关注点:抓住要点,表达连贯简洁的情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在教师引导下,知道简要复述的方法,尝试练习简要复述课文。
2.能联系第5节和第7节,理解祝福的含义,体会礼物的珍贵,感受生活的美好。
小学语文课文《十年后的礼物》
小学语文课文《十年后的礼物》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十八岁了,她第一次离开挪威西部的大森林,来到了首都奥斯陆,第一次参加一个在公园举行的露天音乐会。
白桦树上眨着眼睛的彩灯,庄严、华丽的舞台,交响乐的美妙旋律,使她深深地陶醉了。
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因为,台上的报幕人分明在向观众报告:"下一个节目是我们挪威的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的得意之作--《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这个著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她的名字,而且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起初,由于心情激动,她无法静下心来听音乐。
渐渐地,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了。
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啊,她明白了。
她想起了十年前的一件事儿那时,她还是个八岁的金发小姑娘。
秋天,她提着篮子到森林中去捡野果。
在林间小道上,遇到一个穿着风衣的人正在散步。
那人虽然是城里人,却异常和气。
他帮她提着装满了野果的篮子,一边送她回家,一边微笑着说:"咳,真糟,我没有什么礼物可以送给你。
我口袋里连一根丝带也没有,更不要说会唱歌的洋娃娃了。
";但他答应送给她一件很好的礼物,"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
当她渐渐长大的时候,有时会微笑着想起这次相遇,期待着那件礼物。
终于,她仿佛明白过来:"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
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即使他有这样的心意,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啊。
";现在她知道了,那个和气的城里人就是大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
他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而且用这样奇妙的方式。
他的乐曲会传遍四方,也就将礼物送给了她!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
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
她竭力抑制住呜咽,弯下身子,把脸埋在双手里。
十年后的礼物
24、十年后的礼物【教材分析】课文是根据前苏联帕乌苏斯托夫斯基《一篮枞果》改写而成的。
记叙了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故事。
十年前,大音乐家在森林里邂逅了一个守林人八岁的女儿,答应在十年后送她一件礼物。
当这个女孩长到十八岁时,在一次音乐会上,她真的收到了这份礼物——一首乐曲《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位挪威的大音乐家爱德华·葛利格,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以这样的奇妙的方式,把一份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礼物送给了女孩。
当乐曲传遍四方时,也就将礼物送给了她。
这份礼物让达格妮激动不已,让她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好。
文章的语句流畅优美,结构安排也很有特点,运用了插叙的方式,将现实与回忆交错描写,使整篇文章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文章1—3节写达格妮收到礼物时异常惊喜激动;第4节写爱德华十年前的许诺,第5节描写了达格妮等待礼物过程中的情绪变化:期待-疑心-失望;6—8节写十年后的礼物激发了达格妮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其中达格妮的心理变化是文章的主线:起初,达格妮收到礼物,无比惊讶,以至于“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她回想起十年前的那段林中奇遇,她的心情由期待转为疑心,继而又失望。
回到现实中的达格妮听完音乐,感受到音乐家对她的美好祝福,她的心情无比激动和幸福。
在语言表达上,文章也颇具特色。
如“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一句,把表示时间的短语倒置,通过强调时间表现达格妮疑心以至失望的心情。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比较,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另外,文中有三个破折号,其表达作用也各不相同。
其中,“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转折;“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比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
”一句中的破折号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而“生活呀!我爱你——”一句中,破折号则表示声音延长。
十年后的礼物
24.十年后的礼物一.预习要求:1.读准字音、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学习;划出课后词语表中的词语,遇到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理解。
2.了解文中几个“——”的作用。
3.上网查找资料,了解音乐家爱德华·葛利格和他的作品。
4.解释词语。
(1)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教学【教学目标】1、自学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读课文,找找表现达格妮心理变化的句子,感受达格妮内心的激动。
背诵课文第3——5自然段。
3、按照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4、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
【教学重点、难点】:1、找重点词句,体会人与人的真情。
2、按照提示简要复述课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要求:1、自学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读课文,找找表现达格妮心理变化的句子,感受达格妮内心的激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同学们,一生中我们会受到许多的礼物,而今天我们要关注的这份礼物与众不同,一起来看课题。
(媒体1)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1、读准词语。
(媒体2)2、读准课文中的人名:爱德华·葛利格达格妮(媒体3)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文中告诉我们谁送给谁礼物?送份礼物是什么?4、指名交流教学策略: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一练习既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验,使其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又是贯穿课堂教学的领契,进而指导学生围绕这一问题研读文本,品析语言,体会人物情感。
三、整体感知课文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文中告诉我们谁送给谁礼物?送了份什么礼物?出示:十年后,()送给()一份()的礼物,那就是——()。
十年后,(爱德华·葛利格)送给(达格妮)一份(奇特、奇妙、珍贵)的礼物,那就是——(乐曲《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2、介绍爱德华·葛利格3、找找课文中是怎样描述这份礼物的,用浪线划出这句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骆驼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试用本)第四册浦东新区明珠小学朱宝珏【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忿忿、不紧不慢、果然”等词语的意思。
2、初步理解老人是怎样指点商人找到丢失的骆驼,并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补充完整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
2.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
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师:小朋友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轻松一下,我给大家猜个谜语:四腿长长脖子弯,背上驮着两座山,一次吃饱水和草,几天不饿口不干,驮着重担走沙漠,不怕烈日和风寒。
(打一动物)谜底:骆驼(正音)注意“驼”的读音,在词语中读轻声。
师:请大家举起手来,跟着我一起写这个词语(板书:骆驼,要求学生书空)。
由于骆驼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可以运货,也能驮人,所以骆驼一直享有“沙漠之舟”的美誉。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骆驼有关(板书)33、找骆驼二、整体感知:1、《找骆驼》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上小节号。
2、你能按照提示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课件出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商人()了一只骆驼,向老人打听(),最终商人按老人的()了骆驼。
三、细读课文1——9,了解骆驼特点1、商人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轻声读1—9小节2、用直线划出商人说的话,用曲线划出老人说的话。
3、男女合作朗读对话。
4、读老人说的三句话(1)读老人的三句话,随机板书骆驼的特点:左脚有点跛左驮蜜,右驮米缺了一颗牙齿(2)学习生字“跛、驮”(“驮”与“驼”区分)(3)让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商人与老人之间的对话。
(男女生读、同桌互读、)过渡:老人没有看见商人丢失的骆驼,他怎么会知道得这么详细呢?答案就在课文中,你们能找到吗?4、再读第10小节,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仔细观察)五、学习第11节,总结全文1、朗读第11节,最后商人找到了骆驼没有?哪个词说明老人的指点是对的?(果然)理解“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2、轻声再读课文,骆驼走失以后,这位商人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商人:着急,忿忿。
(理解“忿忿”)老人:不紧不慢指导学生读出各自的语气。
六、小结全文:看,遇到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方法就不一样。
聪明的老人通过路边骆驼留下的点点线索,推测出骆驼的特点,还为商人提供了寻找骆驼的最佳办法,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这其中除了仔细观察之外,还必须会——认真思考。
(板书:认真思考)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
板书设计:33、找骆驼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得出结论看见(图片)脚印右深左浅左脚有点跛又看见左边蜜,右边米左驮蜜,右驮米还看见啃过的树叶上留下的牙齿印缺了一颗牙齿24 十年后的礼物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试用本)第八册执教:浦东新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唐维萍【教学目标】知识:自主识字,积累“喧哗”、“咆哮”、“曙光”、“幸福”等词语;了解破折号的作用;了解课文插叙的叙述方式。
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达格妮心理的变化,适当地展开想象,进行仿说和仿写。
情感:读懂课文,知道大音乐家以奇妙的方式,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挚美好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找重点词句,品读体会达格妮的心理变化,了解音乐家信守诺言的可贵品质,体会人与人的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1、谈话揭题、读题。
2、对课题质疑。
二、带着疑问,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思考填空。
相隔十年后,送给一件礼物。
这份礼物是。
2、说话练习:这是一件的礼物。
三、学习课文,逐步感悟。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用“~~~”划出描写达格妮心理活动变化的句子。
2、学习第1、2节。
(收到礼物前)交流并出示:* 白桦树上的彩灯,庄严、华丽的舞台,交响乐的美妙旋律,使她陶醉了。
抓“陶醉”指导朗读* 忽然,她很快地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抓“坐直、睁大”指导朗读3、学习3、4、5小节。
(收到礼物时)* 出示:起初,由于心情的激动,她无法静听音乐。
渐渐地,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了。
理解“激动”的原因指导朗读* 出示: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叫,牧童的笛声……1)指导朗读后接问:她还可能听到那些声音呢?2)说话练习:沉浸在乐曲中的达格尼如痴如醉,她还听到了()、()……* 学习课文4、5节。
1)结合课文第4小节的内容说一说葛利格和达格妮之间的谈话。
2)读读课文第5节,体会达格妮心理活动的变化。
说话练习:当小女孩渐渐长大,有时她会微笑着想起这次相遇,愉快地想:,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她开始怀疑了:,最后,她有些失望了:。
3)抓“愉快、怀疑、失望”等心理变化的词指导朗读。
4)了解课文“插叙”叙述方式。
4、学习6、7、8节(收到礼物后)* 出示: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
她竭力抑制住呜咽,弯下身子,把脸埋在双手里。
1)说话练习:达格妮如此感动,是因为()。
2)指导朗读第7、8节。
* 出示: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比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
再次体会“珍贵”并感情朗读。
四、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1、推荐阅读一首小诗。
2、师总结激发学生用真诚积极的态度迎接未来。
附板书: 24 十年后的礼物(乐曲)葛利格————达格妮陶醉惊讶(大音乐家)真诚(守林人的女儿)激动感动幸福16 、家是什么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试用本)第六册浦东新区海桐小学林莺课时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并积累“亲情辗转亲生骨肉悲喜交集”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所讲的两个故事,并能用想象的方法复述文中第二个故事。
3、初步懂得有了亲情,有了爱,才有了真正的家。
教学重点:在反复朗读课文后,理解“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用想象的方法复述文中第二个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填字游戏,好吗?2、出示:(填空游戏)进行四字词语填空。
()徒四壁万()灯火()境贫寒重建()园()喻户晓()()户户师:在这些词语中,我们不约而同地填入了“家”这个字。
3、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16课,谁愿意读课题,齐读课题。
16家是什么(出示媒体、板书)(二)初读课文1、师:家究竟是什么?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谁来读读自学要求:轻声读课文:(1)注意读准文中的生字新词。
(2)用直线“”划出“家是什么”的句子。
(出示媒体)2、交流反馈:检查词语读音,学习生字。
(出示媒体)(正音集体读一遍,开火车读)洛杉矶、卢旺达、别墅、离散丧生、竹篱茅舍、高堂华屋、温馨、辗转数地、(1)开小火车读、齐读(2)师:你知道洛杉矶在哪里?有谁知道卢旺达?(地图出示)洛杉矶:美国的第二大城市。
卢旺达:非洲中部的一个国家。
(这两个词语都是城市的名称。
)(3)谁能来说说,怎样记住:“墅”;(用熟字的方法记住上面是野,下面是土合起来就是“别墅”的“墅”(4)师:在这些词语中,有2个多音字,你找到了吗?师小结:这里的竹篱茅舍的“舍”和辗转数地的“数”这两个词的,另一个读音是什么?分别说一说。
(三)初读课文1.师:谁来交流你找到“家是什么”的句子?2、出示:在这个世界上,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它有时在竹篱茅舍,有时在高堂华屋,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
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1)指名读(多名)(2)理解句中的“高堂华屋”“竹篱茅舍”“无家可归的人群”。
教师依次:出示“高堂华屋”“竹篱茅舍”“无家可归的人群”的图片。
(3)请男同学读第一句话。
师小结:不论是竹篱茅舍还是高堂华屋都是指人们居住的房子。
(4)女同学读第二句话。
师: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亲情和被爱包围的人才是真正有家的人。
(5)师生合作读(6)师总结: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家包含了房子和亲情两部分。
(出示媒体)(板书:==房子 ==亲情)(四)重点研读第四节1、师过渡:这段话中说到家在竹篱茅舍或是高堂华屋,我们都能理解,但对哪里你有疑问?(生:老师我对“家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有疑问?)2、师:好,这里有一个故事,或许能帮大家理解,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轻声读读第四小节,商量一下完成填空。
出示填空:一个叫热拉尔的人,在卢旺达内战期间,一家40口人几乎全部( 离散丧生)。
他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他感到彻底失去了希望。
(绝望)(1)指名交流。
(2)介绍有关卢旺达内战(3)同学们你们看这些图片,看了以后,你们想说些什?3、师小结:是呀战争是残忍的,它无辜地夺取了人们的生命,让许多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带来了灾难,带来了痛苦。
4、师:这就像课文中所提到的热拉尔,他们一家40口人几乎全部离散丧生,这里的几乎能否去掉吗?为什么?5、师:思考一下,此时热拉尔感到失去了希望,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么?(绝望)师:当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经过了许多地方,(就是课文中的“辗转数地”一词的意思)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身女儿时,感到(悲喜交集)。
(出示媒体)7、那么此时他悲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8、指名回答。
(请2--3名同学来回答)悲的是——失去亲人40口离散丧生。
喜的是——找到女儿,让她感到绝处逢生。
所以见到女儿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9、那现在你能否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热拉尔和女儿见面后的情形。
老师给你提供以下一些词语,请你们选用以下恰当的词语说说热拉尔和小女儿见面后的情景。
(出示媒体)(1)请一个同学把这些词读一遍。
目瞪口呆紧紧相拥轻轻抚摸深情亲吻失声痛哭(2)同桌讨论。
(3)再指名复述。
(五)回顾巩固师过渡:历经千心万苦的热拉尔终于与女儿团聚了,这劫后重逢的场面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四、五小节1、齐读四、五节2、师:看来,就算是无家可归的人,只要心中充满爱,充满了亲情,一样会享受到家的温馨。
家其实并不等于房子,却能和亲情画上等号。
板书画一个“\”3、师:现在老师请大家用下面的词语来复述课文的第4节。
请一个同学把这些词读一遍。
卢旺达热拉尔绝望离散丧生亲生骨肉辗转数地悲喜交集(1)同桌讨论。
(2)指名复述。
(3)师:如果能把第四节的内容和父女俩劫后逢生后的情景合起来一起复述,那就更好了。
)(机动)4、师生共同读一段话5、师:此时此刻,我想,孩子们你们一定对家是什么有了新的理解,来打开练习纸把你的理解写下来:写话: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