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序言教案-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宽容》序言 教案教学设计

《宽容》序言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宽容》序言的主题和背景。
引导学生思考宽容的意义和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宽容》序言的作者和背景。
阅读并讨论序言的开头部分,引导学生关注宽容的定义和内涵。
1.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宽容的意义。
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宽容的概念。
1.4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宽容的内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宽容的内涵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宽容与原谅、包容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分析《宽容》序言中关于宽容内涵的描述。
探讨宽容与原谅、包容的区别和联系。
2.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探讨宽容的内涵。
使用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宽容的特点。
2.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表现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宽容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宽容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分析《宽容》序言中关于宽容重要性的论述。
探讨宽容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积极影响。
3.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探讨宽容的重要性。
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例子和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宽容的价值。
3.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宽容的实践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宽容。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宽容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4.2 教学内容分析《宽容》序言中关于宽容实践的建议。
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宽容的态度和行为。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探讨宽容的实践方法。
使用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宽容他人。
4.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宽容对自己和周围人的意义。
《宽容》序言.-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宽容》序言.-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理解文中事物和人物象征意义,把握和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2.掌握本文虚拟情节,富有深意的特点。
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讨论、鉴赏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宽容”的深刻含义,培养宽容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把握故事蕴含的哲理。
此篇序言很特别,像散文诗,又像是寓言。
以丰富的想像和联想虚构的故事中包蕴着怎样的深刻意味,学生不容易做到透彻理解。
解决办法(1)介绍《宽容》这部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宽容有初步的了解。
(2)分析具体语句,理解本文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真正含义,把握形象。
(3)课堂讨论。
教学设想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以点拨为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简介作者1.导入1600年,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乔尔丹诺•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判处死刑,烧死在罗马。
布鲁诺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反对天主教的地球中心说,震动了教会的统治,被天主教视为异端,最终将布鲁诺处以极刑。
这种新旧思想、观念的斗争,可以说,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在历史的舞台上不断地上演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宽容〉序言》,来看看这种斗争是怎样的势不两立,如何的激烈,并进而想想我们该怎样对待新思想、新事物。
2.房龙及其作品《宽容》。
房龙是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
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在各种岗位上历练人生,刻苦学习写作,多才多艺,能说和写10种文字,会拉小提琴、画画,他著作的插图均出自于自己之手。
且有追求,有坚定的信念。
介绍这些意在引导学生思考,并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宽容》一书主要叙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提倡思想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为什么要对异见进行宽容呢?序言作了含蓄的回答。
介绍这一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本文的中心。
本文用寓言故事形式写成,本文学习要点是理解与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概括每段大意。
课文9个自然段,各段大意:1.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贫乏而可怜的生活。
《宽容》序言 教案教学设计

《宽容》序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概念,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宽容他人的品质,增强人际关系的和谐。
3. 引导学生学会宽容自己,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和错误。
二、教学内容:1. 宽容的定义与内涵2. 宽容的重要性3. 宽容他人的方法与技巧4. 宽容自己的意义与方法5. 宽容与法律、道德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宽容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宽容他人的方法。
2. 难点:宽容自己的意义与方法,以及宽容与法律、道德的平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宽容的定义、重要性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宽容。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宽容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促进学生互动。
4. 自我反思法: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宽容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名人事迹或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宽容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宽容的定义与内涵,阐述宽容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宽容他人的意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宽容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5. 自我反思: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宽容方面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6. 总结与拓展:总结宽容的意义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宽容自己。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宽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检查他们对宽容知识点的掌握。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提问和意见,了解他们对宽容教学的接受程度和需求。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宽容》教材或相关阅读材料。
2.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关于宽容的典型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案例和教学PPT。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章节计划2课时完成。
2. 教学计划:第一课时讲解宽容的定义与内涵,案例分析;第二课时进行小组讨论,自我反思和总结。
《宽容》序言(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宽容序言
教学目标
1.理解宽容的概念及重要性;
2.探究宽容的实践方法与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宽容心态及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了相关的案例及故事;
2.学生需要准备笔记本以便于记录思考及讨论。
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
1.在班级中大声朗读全文《宽容》;
2.讲解宽容的定义及重要性;
3.引导学生回忆过去是否因为不宽容而产生的矛盾以及因为宽容而得到的好处。
步骤二:探索
1.讲解宽容的切入技巧,例如:换位思考,放下成见,改变态度等;
2.通过看视频等方式展示宽容的实践方法;
3.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交流及分享自己的宽容的实践方法。
步骤三:演练
1.分组进行互相模拟的对话;
2.在此过程中可以经过同学间的检讨来了解哪些地方可以进行宽容的实践;
3.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多维度的思考及探究。
步骤四:总结
1.总结今天学到的宽容的概念及宽容的实践方法;
2.鼓励同学们在实际日常生活中多多实践,养成宽容的心态及实践能力;
3.鼓励同学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并且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总结及反思。
教学意义
本堂课的设计主要突出了培养学生宽容心态及实践能力的意义,更加重了学生对宽容概念的了解。
通过具体案例及思考探究,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并掌握宽容的实践技巧。
同时,本堂课通过故事演练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真正的收获,并且使同学们的思考深入到了更广泛的领域。
因此,本堂课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在实际生活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宽容序言》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宽容序言》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宽容序言》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宽容序言》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了解什么是宽容,它的定义和作用。
- 掌握宽容的好处,并且能用实际案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 掌握如何表达宽容,包括语言和行为上的。
-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激励他们去宽容。
2. 价值与情感- 认识到宽容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让学生更加尊重他人、尊重生命,注重沟通。
- 增强学生的情感智慧,增加人文关怀,培养和谐相处的能力。
- 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增强团队精神,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宽容的定义和作用。
2. 了解宽容对人生的重要作用。
3. 学习宽容的好处,能够用实际案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4. 掌握如何表达宽容,包括语言和行为上的。
5. 激励学生去宽容,让学生做出实际的行动。
三、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团体合作,带领他们解决式子,引入正题,并通过课堂讨论互相交流意见,让学生之间的差异得到尊重。
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引入用一些思维导图让学生思考如何定义宽容,带领学生发现宽容的重要性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宽容。
第二步,讲解进行宽容的概念和过程的讲解,让学生熟悉宽容这个概念,并且让他们了解宽容的好处和对人生的影响。
第三步,案例分析以课堂中最容易出现的冲突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带领,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处理好这些冲突,引发他们对宽容的重视。
第四步,合作学习教师划分学生小组,帮助学生合作的学习,比如,让学生分辨于自身存在问题什么,然后通过小组协作让学生讨论解决方案,讨论出一个最佳解决方案,鼓励他们宽容。
第五步,团体讨论请学生回答自己的答案并进行小组讨论,团体讨论将学生比较提供的解决方案,然后进行讨论和交流。
让学生更加了解宽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六步,结束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展示学生的成果,让学生知道如何表达宽容。
《宽容》序言(教案系列及其它文字材料)

一、《宽容》序言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宽容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宽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3.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差异。
三、教学重点:1. 宽容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宽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他人的差异。
2. 如何培养学生具备宽容他人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相关故事或案例。
3. 小组讨论指南。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例子,引发学生对宽容的思考,例如一个同学在课堂上被嘲笑,但他选择了宽容对方。
2. 讲解:解释宽容的含义,强调宽容他人的重要性。
可以使用PPT或黑板展示相关的定义和观点。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关于宽容的案例或故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其中的宽容行为,并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应用宽容。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给他们发放小组讨论指南,让他们讨论宽容的含义和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5. 总结:总结学生们的讨论和观点,强调宽容他人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宽容。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接受宽容的重要性,以及是否能够将宽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八、课后作业: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写一篇关于宽容的短文,或者找一个关于宽容的案例,分析其中的宽容行为,并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应用宽容。
九、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对宽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十、教学延伸:在后续的课程中,可以进一步探讨宽容的深层次含义,例如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冲突,如何理解和接受他人的差异,以及如何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展现宽容等。
六、《宽容》第一章:宽容的定义与价值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宽容的定义与价值。
2. 培养学生对宽容的认同和重视。
3. 引导学生认识宽容在个人成长和社交互动中的重要性。
《宽容》序言(教案系列及其它文字材料)

一、《宽容》序言之一:理解宽容【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宽容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宽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宽容的图片或故事,引发学生对宽容的思考。
2. 讲解宽容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宽容是指接纳他人的不同,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不因他人的差异而对其进行歧视或排斥。
3. 探讨宽容的重要性: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宽容能够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增进团结合作,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被宽容的情况,以及这些情况给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2. 分享讨论成果:每个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宽容的含义。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并表示愿意在生活中实践宽容。
二、《宽容》序言之二:宽容他人的差异【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每个人的差异,并学会尊重和接纳他人的差异。
2. 培养学生具备宽容他人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内容】1. 讲解差异的存在: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包括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2. 强调尊重和接纳差异: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尊重和接纳他人的差异是宽容的基础,也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
【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不同的场景下如何宽容他人的差异,并展示宽容的态度和行为。
2. 分享角色扮演体验:每个小组选代表分享角色扮演的体验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认识到每个人的差异,并表达出尊重和接纳他人的意愿。
2. 学生能够在角色扮演中展现出宽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三、《宽容》序言之三:宽容的实践与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宽容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并学会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实践宽容。
2. 培养学生具备宽容他人的习惯和素养。
【教学内容】1. 讲解宽容的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将宽容的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与同学相处、面对老师的批评等。
《宽容》序言简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宽容》序言简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宽容》序言简案教案教学设计1《宽容》序言简案教案教学设计序言简介近年来,随着社会现代化不断推进,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和谐、和睦、和平已经成为人们向往的精神境界。
但是,在这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许多人却看不到这样的和谐。
因为我们习惯于采取一种显而易见的方式来解决争端。
这种方式就是压制、嘲笑、挑起战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宽容》便呼之欲出。
《宽容》一书暴露出人性的丑恶面,但又揭示了宽容的美好。
这本书对于我们的教学也有很好的启示。
在学生中,非常的热衷于胜利,总是想要展示自己的实力,赢得更多的表扬和成就。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忽略他人的权益,忽视爱和呵护的力量。
《宽容》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范例。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解释宽容的重要性,了解宽容的含义,以及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2.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得宽容的品质,同时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在生活中正确地运用宽容这一品质。
3.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心理和道德素养的人类。
二、教学内容1. 容忍和宽容的概念2. 宽容的意义3. 宽容的价值4. 如何运用宽容三、教学方法由于这门课程的重点是关于人类心理运作的方面,我们需要采取一些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例如:1.故事法通过不同的故事,如《互相竞争的学生》《解决不同的意见》等,引导学生积极交流自己对宽容的理解,鼓励他们品尝宽容的价值、精神和美。
2.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4-5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主题,如「理解宽容的含义」、「如何宽容地看待别人的错误」等。
老师可以将它们展示给大家观察、评论和增进。
这种方法可以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组织思路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3.案例分析法利用现实生活的各种案例说明宽容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宽容的品质处理各种争端。
四、教学评估由于宽容涉及到人们的心理及道德品质,这些很难用测试的方法来评估,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进行小测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些情境题或者是其他的小测验,以衡量学生了解宽容的程度以及能否将其应用到生活中的程度。
《宽容》序言 教案教学设计

《宽容》序言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理解宽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概念和含义。
1.2 教学内容:解释宽容的定义,探讨宽容的重要性和价值。
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1.4 教学活动:1.4.1 引导学生思考宽容的含义,让学生分享对宽容的理解和观点。
1.4.2 分析案例,让学生讨论宽容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和意义。
1.4.3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宽容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第二章:宽容他人的差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差异,并学会尊重和接纳。
2.2 教学内容:探讨个体差异,强调尊重和接纳的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故事分享,反思写作。
2.4 教学活动:2.4.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独特之处,并分享自己的故事。
2.4.2 分享关于接纳和尊重差异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宽容的思考。
2.4.3 让学生进行反思写作,鼓励他们表达对他人差异的宽容态度。
第三章:宽容错误和失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宽容他人的错误和失败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探讨宽容错误和失败的意义,学习从错误中成长。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
3.4 教学活动:3.4.1 引导学生讨论宽容他人错误的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4.2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宽容他人错误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宽容的力量。
3.4.3 引导学生进行情景模拟,鼓励他们在实际情境中展现出宽容的态度。
第四章:宽容自己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宽容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和失败。
4.2 教学内容:探讨宽容自己的意义,学习自我接纳和自我宽容。
4.3 教学方法:个人反思,小组分享,心理咨询。
4.4 教学活动:4.4.1 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思考自己对自己的宽容程度。
4.4.2 小组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经验,互相学习和鼓励。
4.4.3 邀请心理咨询师进行讲座或咨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纳自己。
《宽容》序言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宽容》序言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宽容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宽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3.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差异。
二、教学内容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宽容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新课:介绍宽容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宽容不仅是对他人的宽容,也是对自己的宽容。
3.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关于宽容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4.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宽容,并将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宽容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宽容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宽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结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观点,考察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宽容》序言网友来稿。
2. 案例材料:教师准备一些关于宽容的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和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宽容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新课:介绍宽容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宽容不仅是对他人的宽容,也是对自己的宽容。
3.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关于宽容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4.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宽容,并将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宽容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宽容。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宽容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新课:介绍宽容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宽容不仅是对他人的宽容,也是对自己的宽容。
《宽容》序言的语文教案

《宽容》序言的语文教案第一章节: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宽容》序言的主题和背景。
2. 激发学生对宽容精神的兴趣和思考。
教学内容:1. 教师简要介绍《宽容》序言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 引导学生阅读《宽容》序言的开头部分,感受序言的主题。
教学步骤:1. 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宽容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宽容的理解和经历。
3. 教师简介《宽容》序言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4. 学生阅读《宽容》序言的开头部分,感受序言的主题。
5.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宽容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宽容的理解。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评估他们对宽容的思考深度。
第二章节:作者简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宽容》序言的作者及其主要观点。
2. 培养学生对作者观点的思考和评价。
教学内容:1. 教师介绍《宽容》序言的作者的个人背景和主要观点。
2. 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观点和影响。
教学步骤: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的个人背景和主要观点。
2. 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观点和影响。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4. 学生分享对作者观点的思考和评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和评价。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评估他们对作者观点的思考深度。
第三章节:文本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宽容》序言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宽容》序言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学生解读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和论证方法。
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和论证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本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论点和论据。
4. 学生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
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评估他们对文本的分析能力。
《宽容》序言 教案教学设计

《宽容》序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概念,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宽容他人的品质,增强人际关系的和谐。
3. 引导学生学会宽容自己,面对挫折与失败时能够保持积极心态。
二、教学内容1. 宽容的定义与意义2. 宽容他人的重要性3. 宽容自己的必要性4. 宽容与尊重、理解、爱的关系5. 宽容的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宽容的定义、意义及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宽容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宽容他人。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宽容自己、宽容他人的方法与经验。
4. 情景剧:编排一场关于宽容的小品或情景剧,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宽容的力量。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宽容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宽容的思考。
2. 讲解宽容的意义:阐述宽容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宽容的价值。
3. 分析宽容他人的必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宽容他人,增进人际关系和谐。
4. 讲解宽容自己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宽容自己,面对挫折与失败保持积极心态。
5. 探讨宽容的实际应用:分组讨论宽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分享经验和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积极性。
2. 理解与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检验学生对宽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估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是否能展现出宽容自己和他人的品质。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不宽容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他们和他人的影响。
2. 分享感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感悟,引导全班学生对宽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3. 宽容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制定自己的宽容行动计划,如在校园内倡导宽容文化,或在家中实践宽容家人。
七、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宽容与放任的区别:讲解宽容不是放任,而是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给予他人理解和支持。
《宽容》序言教案

《宽容》序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宽容的含义,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宽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3. 引导学生运用宽容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冲突和困难。
二、教学重点:1. 宽容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宽容。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宽容与纵容的区别。
2. 如何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宽容。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宽容的看法和经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宽容的意义。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宽容的场景,培养宽容他人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和讨论题目。
2. 准备角色扮演的场景和剧本。
3. 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文字等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是宽容?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板书宽容的含义。
Step 2: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的人物如何表现出宽容?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
Step 3: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题目: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宽容?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3.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Step 4:角色扮演(10分钟)1. 教师布置角色扮演任务,让学生模拟宽容的场景。
2. 学生表演,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学会宽容他人。
Step 5: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宽容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出自己在生活中要实践宽容的决心。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宽容的理解和认识。
2. 关注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运用宽容能力的提升。
3. 搜集学生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宽容的看法及在生活中实践的情况。
《宽容》序言(教案系列及其它文字材料)

《宽容》序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概念,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宽容他人的品质,增强人际关系的和谐。
二、教学内容:1. 宽容的定义与意义2. 宽容他人的重要性3. 宽容与道德、法律的关系4. 宽容的实践与方法5. 宽容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1. 宽容的定义与意义2. 宽容他人的重要性3. 宽容的实践与方法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宽容的内涵2. 如何让学生将宽容理念付诸实践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宽容的定义、意义、重要性等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列举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宽容的内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宽容的实践方法,促进学生互动与思考。
4. 情景模拟法:设计相关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宽容。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宽容》相关章节。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和关键概念。
3. 教学卡片或贴纸,用于小组活动。
4. 情景剧道具,用于情景模拟活动。
5. 笔记本和笔,供学生记录重要信息和反思。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引言,引入宽容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基本概念:介绍宽容的定义,解释其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关于宽容的正面案例,让学生讨论宽容在这些情况下的体现和效果。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探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宽容,并分享他们的想法和经验。
5. 情景模拟:设计一个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宽容的实践情况,从而加深理解。
八、课堂互动:1. 提问与回答:在讲授过程中,穿插提问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2. 小组竞赛:设计一些关于宽容知识的小游戏或竞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3. 角色扮演:在情景模拟环节,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角色,增强互动性。
九、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宽容的短文,让学生阐述对宽容的理解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2. 设计一项宽容行动计划,让学生在未来一周内选择一个宽容的目标,并记录实践过程和感受。
《宽容》序言(教案系列及其它文字材料)

《宽容》序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宽容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宽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宽容,促进和谐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1. 宽容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宽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宽容与原则的关系。
2. 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宽容。
教学准备:1. 教材《宽容》。
2. 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宽容是什么?”来引导学生思考宽容的含义。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宽容的理解。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教材《宽容》的内容和目的。
2.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序言部分,并回答相关问题。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一个关于宽容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对案例中宽容行为的理解和看法。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小组活动(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宽容。
2. 每组制定一个实践宽容的计划,包括具体的行为和目标。
3. 各组汇报计划,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3.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宽容的感悟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阅读、案例分析、小组活动和总结反思等环节,让学生对宽容的含义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宽容,促进了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宽容与原则的关系,避免误解宽容为妥协。
六、理论深度:宽容的心理学基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宽容的心理学基础。
2. 培养学生理解宽容他人的心理动机。
教学重点:1. 宽容的心理学理论。
2. 宽容他人的心理动机。
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宽容的心理学理论。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宽容心理。
教学准备:1. 教材《宽容》。
《宽容》序言 教案教学设计

《宽容》序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具有宽容的品质和态度。
3. 引导学生学会宽容他人,和谐相处。
二、教学内容:1. 宽容的定义和重要性2. 宽容与道德、法律的关系3. 宽容的实践与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宽容的概念、意义和实践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具备宽容的品质和态度。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宽容的概念、意义和实践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宽容的重要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宽容的场景,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生活中的宽容故事,引发学生对宽容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宽容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明白宽容的重要性。
3. 知识讲解:讲解宽容与道德、法律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宽容的边界。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判断和处理宽容的问题。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互相学习。
6.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宽容的场景,提高实践能力。
7. 总结提升:总结宽容的品质和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宽容他人,和谐相处。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宽容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宽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宽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倾听他人意见以及合作能力。
3. 角色扮演表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理解剧本、扮演角色以及展现出宽容行为的能力。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于宽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宽容。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宽容概念、案例分析、讨论问题等内容的PPT,以便于讲解和引导学生思考。
《宽容》序言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宽容》序言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理解宽容1.1 引入话题:讨论学生们对宽容的理解和经验。
1.2 讲解宽容的定义:宽容是指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
1.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宽容的例子,让学生们理解宽容的重要性。
1.4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宽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宽容的重要性2.1 引入话题:讨论宽容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2.2 讲解宽容的重要性:宽容可以促进和谐的社会关系,减少冲突和矛盾。
2.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宽容的正面影响,如宽容可以带来友情和合作的机会。
2.4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宽容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宽容的挑战3.1 引入话题:讨论宽容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困难。
3.2 讲解宽容的挑战:宽容并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克服自己的情绪和偏见。
3.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宽容的挑战,如如何宽容他人的过错和不同意见。
3.4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宽容在面对挑战时的困难和方法。
第四章:培养宽容的品质4.1 引入话题:讨论如何培养宽容的品质。
4.2 讲解宽容的品质:宽容需要培养理解、尊重和接纳他人的能力。
4.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宽容的品质,如如何理解和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行为。
4.4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培养宽容的品质。
第五章:宽容的行动5.1 引入话题:讨论如何将宽容付诸行动。
5.2 讲解宽容的行动:宽容不仅仅是思想上的,还需要付诸实际行动。
5.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宽容的行动,如如何原谅他人的过错和提供帮助。
5.4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将宽容付诸行动。
第六章:宽容与道德规范6.1 引入话题:讨论宽容与道德规范之间的关系。
6.2 讲解宽容的道德基础:宽容是建立在尊重、公正和爱心等道德原则之上。
6.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宽容的道德案例,如如何在道德问题上展现宽容。
6.4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宽容在道德规范中的作用。
《宽容》序言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宽容》序言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概念和重要性。
引发学生对宽容的思考和关注。
1.2 教学内容介绍宽容的定义和意义。
探讨宽容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宽容的理解和经历。
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宽容意识和行为。
第二章:宽容的意义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宽容对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不同观点和背景的尊重和接纳。
2.2 教学内容探讨宽容对个人心理健康和情绪调节的积极影响。
分析宽容在解决冲突和建立和谐关系中的作用。
2.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宽容的意义。
利用情景剧表演,模拟宽容的实际应用场景。
第三章:宽容的障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宽容面临的挑战和障碍。
培养学生克服障碍,积极宽容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宽容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碍。
探讨如何克服偏见和歧视,展现宽容的品质。
3.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理解和面对宽容的障碍。
分享成功宽容的案例,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动力。
第四章:宽容的实践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宽容。
培养学生将宽容理念付诸行动的习惯。
4.2 教学内容提供具体的宽容实践方法和技巧。
探讨如何在不同情境中应用宽容的原则。
4.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练习宽容的实践技巧。
设计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宽容原则。
第五章:宽容的力量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宽容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培养学生持续宽容的决心和勇气。
5.2 教学内容探讨宽容对于个人成长和幸福的重要性。
分析宽容对于社会和谐与进步的贡献。
5.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宽容的内在力量。
分享宽容的故事和案例,激发学生对宽容的认同和坚持。
第六章:历史上的宽容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历史上宽容的事例及其影响。
《宽容》序言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宽容》序言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宽容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宽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3. 引导学生运用宽容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1. 宽容的定义和意义2. 宽容他人的重要性3. 宽容的原则和方法4. 宽容的实践与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宽容故事,引发学生对宽容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宽容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宽容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宽容他人的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宽容的力量。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宽容的原则和方法,并分享彼此的看法。
5. 总结提升:对宽容的实践与应用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将宽容融入日常生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宽容的定义、意义和原则。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享宽容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学习。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宽容的场景,增强学生的宽容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角色扮演: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宽容意识和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资源1. 网络文章:《宽容的力量》2. 视频资料:《宽容的奇迹》3. 角色扮演道具:卡片、面具等4. 小组讨论指导手册5. 课后作业模板七、教学步骤1. 导入:分享《宽容的力量》网络文章,引导学生思考宽容的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宽容的定义和意义,阐述宽容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播放《宽容的奇迹》视频,引导学生从中学习宽容的力量。
4. 小组讨论:分发小组讨论指导手册,让学生分组讨论宽容的原则和方法。
5.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宽容的场景,增强学生的宽容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容》序言教案-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1)培养憎恶与摒弃旧思想,支持与追求新思想的感情;(2)用提要—概括—综合归纳的方法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寓于故事中的哲理;
(3)培养对抽象的内容的阐发能力和对含蓄内容的解释能力。
教学设想:这篇课文形式上是散文诗,或者说是哲理诗、寓言诗,虽是序言,但具有诗的特质,有渗透着作者主观情思的意象,有能引人身临其间的意境,有鲜明生动的语言,也有着启人睿智的哲理。
深刻的思想与尽可能完美的形式结合,使得这篇序言成为人类文化中的瑰宝。
这样一篇文章,可分析之处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也比比皆是。
但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离开原文架空地分析、讨论,最好让学生尽快进入课文,原汁原味地品味诗中的意象与意境,进入作品的时空,与房龙一起驰骋想像,从而参悟其中深刻的哲理。
因而,指导学生阅读、朗读,教师进行范读,也就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手段。
教学过程
一、解题
体重200英磅、粗壮结实的荷裔美国人亨德里克·房龙,人生经历丰富,曾在各种岗位上历练人生,刻苦学习写作,多才多世,能说和写10种文字,会拉小提琴、会画画,他著作的插图均出自于自己之手,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而为无数青年读者所喜爱。
他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这样的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著名的如《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早已有了中文译本,对我国一整代年轻人有过深刻影响。
历史学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回忆说,20年代他在候车时偶然买到《人类的故事》中译本,于是——
那天下午,我发痴似的,把这部史话读下去,车来了,在车上读,到了家中,把晚饭吞下去,就靠在床上读,一直读到天明,走马看花地总算看完了。
这50年中,总是看了又看,除了《儒林外史》《红楼梦》,没有其他的书那么吸引我了。
我还立志要写一部《东方的人类故事》。
岁月迫人,看来是写不成了;但房龙对我的影响,真的比王船山、章实斋还深远呢!
郁达夫在林徽音译本《古代的人》的序言中分析了房龙的写作艺术,认为他的方法“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房龙的笔,有这一种魔力,但这也不是他的特创,这不过是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用以讲述科学而已。
”
二、明确“自读目标”
三、初读课文,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宁静的无知山谷,闭塞落后,愚昧守旧。
第二部分(2—4)漫游者要把人们引向新的幸福的世界,守旧老人却根据法律杀死了他。
(2)一个敢于离开山谷的漫游者回来后即将受到审判。
(3)漫游者向大家介绍外面美好的世界,并愿意带领大家前去。
(4)守旧老人以旧的法律煽动人们杀死了漫游者。
第三部分(5—9)在死亡的威胁下,人们把守旧老人推到一边,沿着漫游者开辟的道路走进新世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开始怀念先驱者。
(5)无知山谷发生了特大干旱,饥嚎遍野。
(6)半数以上的人在饥寒中死去,律法还必须遵守。
(7)在失望中爆发了叛乱,人们投奔陌生的世界。
(8)人们沿着先驱者开辟的道路找到了绿色牧场,认识到以前的错误。
(9)人们建起智慧老人的大厦,立碑纪念先驱者。
第四部分(10)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四、再读课文,找到作者的情思,归纳文章的主旨
在诗歌中,作者的情思是寄寓于意象之中的。
意象哲理
宁静的无知山谷——沉寂愚昧无知愚昧的地方
永恒的山脉——长久封闭人们怠惰、胆小
知识的小溪——知识贫乏自私、易满足,
需求浅薄的村民:环境这是产生贫穷与
心满意足地享乐——怠惰落后的根源
为得不到果实而恐惧——胆怯
他们只需一点儿食物——自私
守旧老人
“对着神秘的古书苦思冥想”
“摇着头”
“低声倾吐着恶狠狠的词句” 应该容许别人有行
“是它(法律)的执行者” 旧世界的统治者动和判断的自由,
“叫喊着,‘他死有余辜!’” 宽容的政策才能使
“并没有灰心”“预言说” 旧思想的维护者真理得到发展
“不行”
“无力地抗争着”
“强迫他把他们带走”
漫游者(先驱者):
“指甲磨破”“脚上缠着破布”
“身体衰弱” 新世界的探索者人类追求真理的力量
“拒绝(坐下)”“偏要说话” 是不可阻挡的,探索
“我已以找到幸福的曙光。
跟新思想的传播者真理的先驱者是可敬
我来吧,我带领你们奔向那里。
” 的。
本文的主旨: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形象地说明《宽容》一书的精髓,这就是提倡思想自由,提倡宽容,反对迫害先驱者,反对以愚昧无知、顽固凶残的态度扼杀真理。
五、三读课文,欣赏“序言”的形式
这篇序的形式新颖,让人在阅读全书内容之前,就受到了情绪的感染和思想的启迪。
一部作品的序言可以用多种形式来写,仅以房龙几部作品为例:
作品名称序言形式
《宽容》散文诗(哲理诗)
《人类的故事》书信体,写给汉斯和威廉的信
《人类的艺术》第二人称,娓娓而谈地《告读者》
《房龙地理》引一封学习地理有困难的学生的信,然后说:“如同以往一样,我接到你们的命令就迫不及待地去完成。
我转过身来说:‘亲爱的,这就是!’”
《与世界伟人谈心》致青少年们,虚构了一个对话的场所——谈心晚会
六、开阔思维
1.引导学生举出历史上或身边有关坚守真理与宽容的例子,培养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主张,并树立为真理斗争的精神。
提示:A意大利著名科学家、思想家乔尔丹诺·布鲁诺生活在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统治的时代,他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极力坚持科学真理、捍卫真理而被判处刑,烧死在罗马。
B达尔文的进化论遭到世人嘲笑;爱因斯坦最初提出光量子论,遭到几乎所有老一辈物理学家的反对,甚至连最早提出量子概念并第一个支持狭义相对论的普朗克也反对他的理论;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及革命活动遭到各国政府的嫉恨。
但他们都没有妥协,反而坚持真理,维护真理。
C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有一个题为“对不起,老师”的节目,讲的是文革时期一个学生不明政治,揭发老师致使老师遭受迫害,而自己又一直内疚,终于在他事业成功的时候勇敢地向老师道一声“对不起”,得到老师宽容的故事。
其实宽容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精神。
2.学习本文你会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A历史的进步要靠知识的进步,要靠真理的发展。
B真理的发展是曲折的,因此我们应提倡思想自由,实行宽容政策,保证真理的发展有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C探索者、先驱者的精神是可敬的,因此在学习上要有怀疑精神、创新精神、献身精神。
六、小结
人类需要宽容,而懒惰、无知、自私就不会有宽容!个人的不宽容,不会制造监狱,也没有刽子手;而官方的不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