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方案
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措施专项施工方案

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防治措施一、主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一)、墙面裂缝及空鼓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1、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墙面裂缝问题集中出现在混凝土结构及填充墙交接处、施工预留洞口、填充墙管线沟槽处、业主私自改造的墙体上等部位,这是业主投诉最多且比较难处理的问题。
墙面抹灰完成后的较长时间内会陆续出现墙面空鼓现象。
(2)、原因分析:1)、选用分包单位的材料质量及施工水平达不到要求,施工时经常不按照质量要求进行施工;2)、基层处理不合格,清理不彻底;3)、抹灰经历夏天和冬天,温差过大,混凝土结构和填充墙材料膨胀系数不一致,造成温度应力裂缝,这种裂缝一般稍大;4)、墙体材料选用的多孔砖及加气砼砌块干燥后的收缩比例较大,如砂浆强度不足或灰缝不饱满时容易出现干缩裂缝,这种裂缝一般较为细小;5)、钢板网铺设不到位、铺设过少,主要体现在钢板网紧贴墙体未留出适当间距,墙面剔凿、临时施工洞口等部位为加设钢丝网;6)甩浆用的砂浆强度不足,未进行养护,甩完浆后未达到一定强度就开始进行抹灰,致使抹灰层和墙体粘结强度不足。
7)、现场技术人员技术交底及管理检查不到位;2、防治措施:1)、选择有实力、正规的成品砂浆供应商和施工队伍,以保证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由设计单位明确砂浆强度及品种要求。
2)、抹灰前对基层进行统一清理,除去附着在墙体表面上的砂浆、灰尘等杂物,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3)、为增加基层对抹灰层的粘结性,在抹灰前宜对于基层采取机械喷浆处理。
浆料采用1:1水泥砂浆加水泥重量20%的801胶,经养护至少三天后再进行墙体抹灰。
如采用人工甩浆,必须采用强度较高的砂浆,甩浆完成后必须进行养护,待达到一定强度时在进行抹灰施工。
4)、加强对填充墙砌体施工的质量控制,严格控制灰缝的饱满度及后塞部位的施工。
抹灰前应采用1:3水泥砂浆将砌块开裂(先剔槽)、凹凸不平部位抹平,并对光滑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
5)、加强钢丝网的使用,钢丝网的合理使用是解决墙体裂缝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同时加强钢丝网材料验收,确保采用热镀锌钢丝网片,网孔尺寸小于20mmx20mm,其钢丝直径为1.2mm为宜,钢丝网挂网应平整、牢固,固定时必须每隔200-300mm加铁片进行固定,钢丝网片及基体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
质量通病的预防与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的预防与防治措施质量通病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或产生缺陷。
为了预防和解决质量通病,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一、常见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1.设计不合理:设计不合理是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一个常见原因。
为了预防设计不合理,应加强设计工作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需求分析、方案选择、设计验证等环节。
同时,加强设计与制造的协同合作,及时解决设计问题,确保产品的可制造性和可靠性。
2.材料问题:材料选择不当或材料质量不过关是会引起产品质量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解决材料问题,应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选用合格的原材料。
同时,引入先进的材料检测方法和技术,对原材料进行全面检测,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工艺不规范:工艺不规范是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一个常见因素。
为了预防工艺不规范,应建立严格的工艺管理制度,明确各工序的操作规程,借助先进的工艺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此外,加强工人的技术培训和素质教育,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和意识。
4.设备故障:设备故障是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解决设备故障,应加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修复,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建立设备故障记录和分析制度,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理,找到故障根源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5.人为失误:人为失误是引起产品质量问题的一个常见原因。
为了预防人为失误,应加强员工的职业培训和素质教育,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质量意识。
同时,建立员工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活动,提出改进意见。
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质量检验和质量改进等各个环节。
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程序,确保产品能够符合设计要求和客户需求,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2.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如六西格玛、质量功能展开等,对产品制造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和优化,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可靠性。
建筑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3

建筑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结构尺寸偏差)一、现浇结构尺寸偏差原因分析(1)模板支架支承在松软地基上,不牢固或刚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局部产生较大的侧向变形,造成凹凸或鼓胀。
(2)模板支撑不够或穿墙螺栓未锁紧,致使结构膨胀。
(3)混凝土浇筑未按操作规程分层进行,一次下料过多或用吊斗直接往模板内倾倒混凝土,或振捣混凝土时长时间振动钢筋、模板,造成跑模或较大变形。
预防措施(1)模板支架及墙模板斜撑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结构不发生下沉。
(2)柱模板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柱箍,底部混凝土水平侧压力较大,柱箍还应适当加密。
(3)混凝土浇筑前应仔细检查模板位置是否正确,支撑是否牢固,穿墙螺栓是否锁紧,发现松动,应及时处理。
(4)墙浇筑混凝土应分层进行,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为50cm,然后均匀振捣;上部墙体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1.0m,防止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
治理方法(1)凹凸鼓胀不影响结构质量时,可不进行处理;如只需要进行局部剔凿和修补处理时,适当修整。
可用1:2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2)凡凹凸鼓胀影响结构受力性能时,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方案后,再进行处理。
二、现浇结构位置位移、倾斜原因分析(1)模板支设不牢固或斜撑支顶在松软地基上,混凝土振捣时产生位移或倾斜。
(2)门洞口模板及预埋件固定不牢靠,混凝土浇筑、振捣方法不当,造成门洞口和预埋件产生较大的位移。
(3)放线岀现较大误差,没有认真检查和校正,或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造成轴线累积误差过大,或模板就位时没有认真吊线找直,致使结构发生歪斜。
预防措施(1)模板应固定牢靠,以保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
(2)模板应拼缝严密,并支顶在坚实的地基上,无松动;螺栓应紧固可靠,标高、尺寸应符合要求,并应检查核对,以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或倾斜。
(3)门洞口模板及各种预埋件应支设牢固,保证位置和标高准确,检查合格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是指在规定的设计、施工、验收、使用期限内,保证工程符合功能、安全、经济等方面标准的质量要求。
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保障,因此,对于工程质量问题的防治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将介绍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防治措施和管理制度。
一、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1. 材料和工艺不合格问题防治措施:(1)建立质量监督机构,加严质量监管,对材料和工艺进行认真审核。
(2)只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对进口材料应加强验收。
(3)监督施工人员从事国家规定的工作技术,提高技术能力,防止无用浪费。
2. 设计问题防治措施:(1)建立专业设计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制定工程设计方案。
(2)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对设计方案进行认真、全面的审核和审批。
(3)做好设计顾问的工作,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施工过程管理问题防治措施:(1)建立专业施工管理部门,规范施工程序流程,明确质量要求。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作业,保证施工质量。
(3)严格执行施工合同、工程验收规程及相关法律法规。
4. 管理失误问题防治措施:(1)建立完善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各方面压力的监管和控制。
(2)落实各项责任制度,确保质量管理得到有效实施。
(3)加强内部管理,制定完善的流程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二、管理制度1. 设计管理制度本制度是为确保建筑工程设计质量,规范设计单位各个部门和人员间的协调配合,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强化设计质量责任制而制定的。
(1)组织管理:建立专门的设计管理部门,制定具体的管理流程,明确责任,加强协调。
(2)设计标准:明确设计标准和设计规范,制定以及提出合理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3)设计程序:建立科学、合理的设计程序,明确设计的各个阶段,规定不同阶段的设计内容和设计目标。
(4)设计审核:建立设计审核制度,对设计进行审核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材料问题
总结词
材料质量不合格,使用不当,检验不严格
详细描述
材料质量不稳定,使用不当,检验程序不严格,对材料的性能、规格、型号等参 数不了解,导致材料使用不合理。
施工机具问题
总结词
施工机具维护不当,操作不规范,性能不稳定
详细描述
施工机具维护保养不及时,操作人员对机具使用不当,导致机具性能不稳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材料管理措施
对进场的材料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质 量标准。
对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过程进行记录,确保 可追溯性。
对材料的存储和使用进行管理,避免材料受到损坏或污 染。
对不合格的材料进行及时处理,避免用于施工中。
施工机具管理措施
对施工机具进行定期维护和检 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
04
施工质量建议与展望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总结词
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管理力度
详细描述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 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 人员职责,加强管理力度,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
加强材料质量管理和监督
总结词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加强监督力度
详细描述
建立健全的材料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 ,从源头把关;加强材料进场的监督力度,确保材料 的质量和安全。
对机具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
对机具的维修和保养进行记录 ,确保可追溯性。
对老化和损坏的机具进行及时 更换或维修,确保施工质量和 安全。
施工工艺管理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对工艺流程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其符合 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对施工工艺的改进和创新进行研究和实践,提高施工质 量和效率。
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包括材料质量问题、施工工艺不符合
要求、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一、材料质量问题
1.购买正规渠道材料:选择正规渠道采购材料,确保其质量可靠。
2.确认材料供应商信誉:对材料供应商进行调查和评估,选择信誉良
好的供应商。
3.进行材料检测:对大宗材料进行抽样送检,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二、施工工艺不符合要求
1.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
艺要求和操作步骤。
2.定期进行工艺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工艺培训,提高其工艺
操作水平和质量意识。
3.强化工艺监督:设立专门的工艺监督人员,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
监督,确保其符合要求。
4.进行工艺检查:定期进行现场工艺检查,对工艺不符合要求的进行
整改,确保质量达标。
三、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1.进行技术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术
水平。
2.建立技术交流平台:组织技术交流活动,鼓励施工人员相互学习和交流经验。
3.设立质量奖励机制:建立质量奖励机制,鼓励施工人员积极参与施工过程,提高质量。
4.加强施工队伍管理:建立施工队伍的管理制度,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和工作流程。
总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可以通过加强材料质量管理、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等一系列防治措施来解决。
同时,监督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切实保障施工质量的达标。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第一节土方工程1.1场地积水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原因分析:(1)场地平整填土未分层回填压(夯)实,土的密实度很差,遇水产生不均匀下沉。
(2)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
(3)测量错误,使场地标高不一。
防治措施:场地内的填土认真分层回填碾压(夯)实,使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避免松填;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误差. 1.2填方边坡塌方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原因分析:(1)边坡坡度偏陡。
(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干净;与原陡坡接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或填方土料采用淤泥质土等不符合要求的土料.(3)边坡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回填压(夯)实. (4)边坡坡角未做好排水设施,由于水的渗入,土内聚力降低,或坡角被冲刷而导致塌方。
防治措施: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按要求清理基底和做阶梯形接槎;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在边坡上下部做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1.3填土出现橡皮土填土夯打后,土体发生颤动,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
原因分析:在含水量很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粘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行夯实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使土内水份不易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
防治措施:夯实填土时,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进行回填。
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水,如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 治理方法:可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土中降低含水量,或将橡皮土翻松、凉干、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
1.4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原因分析: 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土作填料。
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工程质量问题是指在建筑工程中,由于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各个方面的原因而导致的工程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工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1.设计质量不高的防治措施:(1)加强设计过程中的管理,确保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工程实际情况和使用要求。
(2)建立设计审核制度,加强设计过程中的沟通和协调。
(3)通过设计前期论证,充分评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建立设计变更管理制度,避免随意更改设计方案。
2.施工质量不达标的防治措施:(1)加强和完善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过程合理有序。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制定严格的施工质量验收制度。
(3)建立施工进度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进度可控。
(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施工质量。
3.材料质量不合格的防治措施:(1)加强对材料供应商的审核和管理,确保材料质量达标。
(2)建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确保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3)对重要材料进行抽样检测,以确保质量。
(4)加强材料管理,防止材料出现错乱或遗失。
4.设备质量不稳定的防治措施:(1)加强对设备供应商的评估和选择,确保设备质量可靠。
(2)建立设备安装调试管理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加强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和维护,及时排除故障。
(4)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5.工程质量监督不到位的防治措施:(1)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水平。
(2)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确保监督工作全面、及时。
(3)加强对工程验收的监督和管理,依法严格把关。
(4)提高社会参与度,鼓励公众参与工程质量监督。
(5)建立工程质量问题的举报和投诉机制,加强问题线索的处置和追责。
总之,通过加强管理、建立制度、加强监督和提高人员素质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防治工程质量通病。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方案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方案2)防治措施1)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基处理和基础浇筑,以减少建筑物沉降。
2)在现浇板浇筑前,进行预应力加固,以减少内应力的产生。
3)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过快。
4)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荷载,避免超过设计荷载。
5)在模板拆除前,等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二)墙体裂缝及防治措施1、裂缝的现象1)由于墙体受到外力作用,如地震、风压等,导致墙体产生裂缝。
2)由于墙体内部构造不合理,如墙体中没有设置加强筋或加强筋设置不合理,导致墙体产生裂缝。
2、防治措施1)在设计阶段,合理设置加强筋,以增强墙体的抗震和抗风能力。
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墙体的施工质量,确保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3)在墙体施工完成后,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修补墙体裂缝。
三)外墙及门窗周边渗漏水及防治措施1、渗漏水的现象由于外墙及门窗周边密封不严,雨水渗入建筑物内部,导致渗漏水现象。
2、防治措施1)在设计阶段,合理设置外墙及门窗周边的密封结构。
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外墙及门窗周边的密封性。
3)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和维护外墙及门窗周边的密封性,及时修补漏水部位。
四)楼地面空鼓、起砂、渗漏水及防治措施1、质量通病现象由于楼地面施工质量不合格,导致地面出现空鼓、起砂、渗漏水等现象。
2、防治措施1)在施工前,进行地面基础处理和防水处理。
2)在地面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地面的平整度和强度。
3)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和维护地面的平整度和防水性能,及时修补问题部位。
五)屋面渗漏水及防治措施1、渗漏水的现象由于屋面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或施工不规范,导致屋面渗漏水现象。
2、防治措施1)在设计阶段,合理选择和使用防水材料。
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屋面防水材料的质量和施工规范。
3)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和维护屋面防水材料的质量和防水性能,及时修补漏水部位。
各分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各分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各分项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建设过程中,不同的工程分项存在着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1.土建工程通病:(1)基础不牢固:防治措施包括在设计阶段合理选取地基处理方式,施工时进行严格的基坑监测和地基处理,确保基础稳定。
(2)砌筑质量差:防治措施包括合理选择砌筑材料,加强砌筑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验收,保证砌筑质量。
(3)墙体开裂: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设计墙体结构,加强墙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防止墙体开裂。
2.给水排水工程通病:(1)管道破损:防治措施包括选用质量好的管材和配件,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标准,避免管道破损。
(2)渗漏现象: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管道密封处理,进行全面的压力测试和渗透试验,确保管道无渗漏。
(3)设备故障:防治措施包括选购品牌可靠的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电气工程通病:(1)电线老化:防治措施包括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线,进行适当的电线敷设和保护,定期进行电线的检测和更换。
(2)电路短路: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设计电路结构,避免线路交叉和过负荷运行,定期进行线路的检测和维修。
(3)设备故障:防治措施包括选购质量可靠的设备,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4.暖通工程通病:(1)供暖不均匀:防治措施包括合理选择供暖设备,进行系统调试和平衡调节,确保供暖均匀。
(2)风管漏风:防治措施包括加强风管的密封处理,进行风管系统的压力测试和漏风检测。
(3)设备故障:防治措施包括选购可靠的设备,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5.工程质量监督通病:(1)监理不到位: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监理的组织和管理,确保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控。
(2)验收不严格:防治措施包括制定严格的验收标准和程序,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验收,确保合格率达到要求。
建筑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1. 常见的建筑质量问题说到建筑工程,大家的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高楼大厦、绚丽的桥梁,没错,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但是,建设过程中可真不是一帆风顺,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真是让人捉急啊。
首先,咱们来说说最常见的质量问题。
1.1 裂缝裂缝这个问题,真是个“老朋友”,总是如影随形。
墙壁、地面,甚至是那刚刚竣工的楼盘,动不动就冒出个几条裂缝,搞得人心惶惶的。
很多人可能会想,这不就是小问题嘛,能忍就忍。
可是,裂缝可不是小打小闹,有些裂缝甚至会影响到建筑的整体安全,真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1.2 渗漏再说说渗漏,别小看这点水,有时候一小滴水能把整个家都搞得湿漉漉的。
屋顶漏水、卫生间渗水,这些都是常见的问题。
尤其是下雨天,听着滴答滴答的水声,简直让人心烦意乱。
长此以往,墙壁发霉、地板变形,后果可想而知,真是让人心痛啊。
2. 质量问题的成因当然,问题再多,咱们得先弄明白是咋回事儿,对吧?下面就来聊聊造成这些问题的“幕后黑手”。
2.1 材料不合格说白了,有时候质量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材料。
那些便宜的建材,虽然一开始看起来光鲜亮丽,实则是“外表光鲜,内里空虚”。
比如说水泥、砂石,如果质量不过关,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
建筑行业里有句话,“一分钱一分货”,这绝对不是空话,真的是要下血本啊!2.2 施工不当再就是施工的问题了,光有好的材料也不够,还得靠工人们的手艺。
假如工人师傅在施工的时候马虎大意,或者不按照规范来,结果可就可想而知了。
有时候,施工现场就像战场,热火朝天,但只要稍不注意,就可能出大问题。
“细节决定成败”可不是说说而已,尤其在建筑行业,更是如此。
3. 防治措施问题说完了,那咱们也得聊聊怎么防治这些问题。
俗话说得好,“未雨绸缪”,在问题出现之前做好准备,那才是明智之举。
3.1 严把材料关首先,得把好材料这一关。
材料采购时,一定要选择信誉好的供应商,最好有相关的质量认证。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方案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方案下面我们将针对工程质量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案。
一、设计阶段常见问题及防治方案1.设计不符合实际工程要求问题表现:设计方案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容易导致施工阶段出现问题。
防治方案:加强勘察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及时进行现场调查和勘察,以保证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一致;对于复杂工程,需要进行试验性设计和专家评审。
2. 设计材料选用不当问题表现:设计选材不符合工程实际需求,可能出现材质不合适、安全系数不足等问题。
防治方案:严格执行相关规范标准,提高对材料性能、品质的要求和检测力度,确保选用的材料符合要求,并进行全程跟踪管理。
3. 设计计算错误问题表现:设计计算不当或错误,可能导致结构不稳定,出现裂缝等问题。
防治方案:建立严格的设计审核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和质量评估,确保设计计算准确可靠。
对关键节点进行专业验算,确保结构安全性。
4. 设计图纸精度不足问题表现:设计图纸精度不高,导致施工方面出现误差。
防治方案:建立图纸设计审查制度,进行图纸的技术审查,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采用数字化设计技术,提高设计精度。
二、施工阶段常见问题及防治方案1.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问题表现:技术不熟练可能导致工程施工质量低下。
防治方案: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确保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相匹配。
同时,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 材料质量不合格问题表现:采购到低质量材料,施工后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防治方案:建立严格的材料采购审批程序,加强对材料供应商的考核,确保采购到符合标准的材料。
对于关键材料进行质量跟踪和抽样检测,杜绝采购不合格材料。
3. 施工过程管理不到位问题表现:施工管理不严格,工程进度控制不力,易出现工序交叉和材料浪费。
防治方案:建立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和质量控制方案,明确施工责任,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监理,提高对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4. 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问题表现:安全事故频发,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排除,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十六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十六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对于工程施工和使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防治这些通病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列举了十六种工程质量通病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施工组织不合理防治措施:建立合理的施工组织管理制度,明确工程目标,完善施工方案,合理分工,确保施工有序进行。
2.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防治措施: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定期进行技术交流。
3.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防治措施: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整体管理。
4.设备使用不当防治措施:建立设备管理制度,规范设备使用程序,提供必要的设备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材料使用不合格防治措施: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检验,建立健全材料进场和使用的记录制度,对不合格材料及时处理。
6.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防治措施:加强建筑设计的专业化水平,对建筑结构进行科学计算和检验,确保设计合理可靠。
7.建筑基础处理不当防治措施:加强对建筑基础处理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基础工程合理施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8.施工过程中缺乏监理防治措施:建立健全监理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9.施工过程中缺乏沟通和协调10.施工过程中不注重环境保护防治措施: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建立环境监测和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11.施工过程中不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防治措施: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和验收制度,制定相应的检验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12.材料和设备采购操办不合理防治措施:建立健全采购管理制度,加强对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的评估和监管,确保采购的材料和设备符合质量要求。
13.建筑安装工程不规范防治措施:加强对建筑安装工程的监管,严格按照安装工艺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安装质量。
14.工期管理不当防治措施:建立合理的工期计划,分阶段进行工程施工,合理安排施工任务,并加强对工期的监督和管理。
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一、土方工程1)选用原土回填,每层回填厚度严格控制,禁止直接卸土入槽。
2)控制回填土含水量和夯实遍数,采用人工夯实,四周防止漏夯。
3)雨大时不应进行填方施工,现场设有防雨和排水措施。
二、模板工程1)在安装模板前,检查模板质量,不符合标准的不得使用。
2)梁模板常见问题包括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等。
防治措施包括支模时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育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混凝土浇筑前充分用水浇透。
3)柱模板常见问题包括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等。
防治措施包括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四周斜撑要牢固。
4)板模板常见问题包括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等。
防治措施包括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板模按规定起拱。
三、钢筋工程1)钢筋加工时,钢筋开料切断尺寸不准和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等问题要及时调整或返工。
2)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和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不准确等问题要注意绑扎时的对齐和提前制作砂浆垫块,钢筋骨架吊装入模时应平稳,钢筋骨架用“扁担”起吊,吊点应根据骨架外形预先确定,骨架各钢筋交点要绑扎牢固,必要时焊接牢固。
3)钢筋骨架绑扎时要注意铁线绑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时要检查箍筋是否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4)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即纠正。
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平整,振捣不实或漏振,混凝土流动性不好。
预防措施:模板表面应平整光滑,使用振动器时要注意振捣的力度和时间,确保混凝土流动性好。
同时,浇筑前要对模板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表面平整无障碍物。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质量通病是指在生产和加工中常常出现的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或缺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翘曲:翘曲是指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出现不平整、弯曲的现象。
主要原因包括材料的不均匀、加热过程中温度不均、尺寸设计不合理等。
防治措施包括选用均匀的材料、控制加热温度、优化设计尺寸等。
2.裂纹:裂纹是指产品表面或内部出现不连续性、断裂的现象。
常见原因包括材料的不良、加工过程中的过度应力、温度变化等。
防治措施包括使用优质的材料、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应力、采用适当的退火过程等。
3.粗糙度:粗糙度是指产品表面光洁度不高、有凹凸不平的现象。
主要原因包括加工工艺不当、刀具磨损、材料不均匀等。
防治措施包括优化加工工艺、定期更换刀具、使用均匀的材料等。
4.尺寸误差:尺寸误差是指产品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别。
常见原因包括加工工艺不精确、设备偏差、人为失误等。
防治措施包括精确控制加工工艺、定期校正设备、培训操作人员等。
5.杂质:杂质是指在产品中出现的不应有的杂物,如杂质颗粒、异物等。
常见原因包括原料不纯、生产环境脏乱差等。
防治措施包括严格把控原料质量、保持生产环境清洁、加强管控过程等。
6.功能失效:功能失效是指产品无法正常达到设计、使用要求的情况。
可能的原因包括设计不合理、制造过程中的失误、环境因素等。
防治措施包括优化设计、加强质量管控、严格测试过程等。
7.外观不良:外观不良是指产品外观呈现出不整齐、不美观的现象。
主要原因包括制造工艺不当、质量控制不严、表面处理不良等。
防治措施包括优化制造工艺、加强质量检查、改善表面处理等。
为了防治这些常见的质量通病,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仔细选择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
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3.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质量标准和流程、设立质量检查岗位等。
4.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确保加工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质量问题在制造和生产领域是常见的挑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1.产品缺陷:•防治措施: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流程,确保产品符合设计和规格要求。
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2.原材料问题:•防治措施:与可靠的供应商建立稳固的关系,进行供应链透明度和监控。
实施原材料检验和审查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
3.生产过程不稳定:•防治措施:优化生产流程,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定期维护。
使用统计过程控制方法来监测生产过程。
4.人为错误:•防治措施:提供员工培训,强调质量意识和标准操作程序(SOP)。
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5.设计缺陷:•防治措施:在产品设计阶段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保设计符合质量和安全标准。
与设计团队、工程师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紧密合作。
6.交付延误:•防治措施:设立合理的生产计划和交付期限,确保足够的库存。
加强供应链协同,减少可能导致延误的环节。
7.客户投诉:•防治措施:建立客户反馈机制,及时回应客户投诉并采取纠正措施。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客户需求,以改进产品和服务。
8.环境问题:•防治措施:遵守环保法规,实施可持续生产实践。
减少废弃物和污染,采用环保友好型的生产方法。
9.设备故障:•防治措施: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建立设备故障预测系统。
使用可靠的设备和工具。
以上只是一些典型的例子,实际情况可能因行业、公司规模和产品类型而有所不同。
建立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流程和产品,是防治质量问题的关键。
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工程质量是指工程项目在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和安全要求。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工程项目存在着各种质量问题。
下面就列举一些常见的工程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工程设计不合理工程设计不合理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设计人员对工程的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不熟悉,设计思路不合理;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和业主之间的沟通不畅,导致设计方案无法满足业主的需求。
这时,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设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设计水平;2.加强与业主的沟通,确保设计方案可以满足业主的需求;3.建立设计审核制度,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工艺不规范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施工工艺不熟悉,操作不规范,导致工程质量下降。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2.建立施工验收制度,对施工工艺进行监督和检查;3.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工艺的规范性。
三、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质量不合格也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采购过程中,厂家可能存在质量监管不严,导致材料质量不合格。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材料采购;2.对采购的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并委托权威机构进行质量检测;四、监理不到位监理不到位也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监理人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督不力、监理手册不完善等问题导致质量问题的发生。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选择监理机构,确保监理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资质和经验;2.完善监理手册,明确监理的职责和要求;3.建立监理记录和台账,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五、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也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一些工程项目中,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无法按照要求完成工作。
十六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十六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或缺陷,这些问题或缺陷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
下面是十六种常见的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1.土质问题:土壤松散、坚硬或有水分等问题会导致地基不稳定,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性。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土地,进行地基加固等。
2.施工材料质量问题:使用不合格或质量差的施工材料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防治措施包括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加强材料的检验和监督,严格按照规范使用材料等。
3.设计不合理问题:设计不合理会导致工程结构强度不够或者功能不完善。
防治措施包括进行细致的设计复核,完善施工图纸,加强设计与施工的沟通等。
4.施工工艺问题:施工过程中的工艺不当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防治措施包括指导施工人员合理选择施工工艺,进行工艺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等。
5.施工组织问题:施工组织不力会导致工程建设进度延迟、工期超支等问题。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安排施工任务,完善施工计划,加强施工管理等。
6.施工设备问题:使用老化、落后或不合格的施工设备会影响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防治措施包括采购先进、合格的施工设备,定期检修和维护设备等。
7.施工人员问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或者缺乏施工经验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引进有经验的施工队伍等。
8.安全管理问题:不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会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
防治措施包括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等。
9.质量检验问题:质量检验不严格或者不到位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质量检验和监督,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进行质量检查等。
10.环境保护问题:不合理的施工行为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防治措施包括制定环境保护方案,加强对施工行为的监督和检查,采取合适的环境保护措施等。
11.通风通气问题:工程内通风通气不畅会导致空气污染、潮湿等问题,影响工程的使用效果。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一、引言在工程建设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工程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工程质量下降、工程损失加大,甚至会对人员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我们制定了这份专项施工方案,旨在提供一些常见问题的防治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的达标。
二、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1.基坑工程常见问题:(1)基坑围护结构不牢固:防治措施:在基坑围护墙施工前,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计算,确保基坑围护墙的抗倾覆能力和稳定性。
施工时,要选择优质的材料,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2)基坑地下水位过高:防治措施:在基坑施工之前,进行地质勘探,准确了解地下水位。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排水措施,例如安装排水管道、使用抽水泵等方式。
2.施工机械设备常见问题:(1)机械设备故障频繁:防治措施:在机械设备的采购前,进行认真的调研和比较,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机械设备。
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修复。
(2)机械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防治措施:在机械操作人员的招聘中,要注重其技术背景和经验。
对新进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掌握正确操作方法,提高施工安全性。
3.施工材料质量问题:(1)施工材料不符合标准:防治措施:采购施工材料时,要选择正规的供应商,查证相关的资质证书和质量认证文件。
同时,要对购进的材料进行验收,并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确保材料符合标准。
(2)施工材料储存不当:防治措施:施工材料储存时,要避免阳光直射、雨水浸泡和污染。
对易燃易爆材料要进行专门储存,并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
对容易变质的材料要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进行更换。
4.施工现场管理问题:(1)管理人员把关不严:防治措施:加强对现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
设置严格的工序验收制度,对每个工序进行认真的检查和验收,确保质量合格。
(2)施工现场秩序混乱:防治措施:对施工现场进行规划和划分,确保道路畅通,设立安全警示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家·优优城幼儿园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江苏华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4月1日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方案前言为进一步减少我市房屋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切实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由无锡市建设局组织有关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市施工图设计审查中心,根据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结合我市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实践,针对“门窗渗漏”、“屋面渗漏”和“外墙渗漏”三个常见的质量通病编制了防治措施专篇,现予下发并提出以下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
自发文之日起:1、新建工程应当按本通知的要求将有关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纳入施工图设计文件。
2、在建工程原设计中没有、且尚未施工的内容,应由设计单位根据相应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出具设计变更,涉及重大变更的应当送审图机构复审。
3、已进行图纸设计但未开工工程,设计图纸应按本通知的要求调整设计或作变更;已完成施工图审查的,设计图纸应作相应变更,涉及重大变更的应当送审图机构复审。
工程概况爱家优优城幼儿园,由武汉君茂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江苏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白沙洲大道5号,爱家优优城小区内东南角,属小区配套项目。
工程建筑面积5805.94m²,结构形式为二、三层混凝土框架结构。
由于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是住宅工程中极易出现的质量问题,通病的防治工作又牵涉设计、业主、监理、施工等有关各方及各施工阶段,解决好质量通病的防治成了各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保证在施工中有效的进行质量控制,克服质量通病,我方制定了以下措施及制度:防治措施一、组织措施成立质量通病防治小组,小组名单如下:组长:黄继兵副组长:陈平安组员: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防治小组的权限、责任、范围1、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的权限:防治小组发现未按监理方及建设方批准的质量通病防治方案施工的,有责令施工队限期整改的权力;如没有整改或整改不到位,有权进行经济处罚甚至要求返工、整改。
2、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的责任:尽量消除因施工原因造成的质量通病。
3、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的负责范围:本方案中所涉及的属我方承包范围的施工质量通病。
二、管理措施1、工程开工前,编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2、装饰装修工程必须做到“方案指路,样板先行”,样板间(样板墙)必须经监理、业主认可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3、建立工序的交接与会签制度;4、建立成品保护制度,发至各参建方。
三、合同管理措施为了做好防治工程质量通病工作,本方案经贵方批准后,力争在不增加造价的基础上,按施工规范及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在增加造价很少的基础上,按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认真落实。
四、技术措施1、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有:麻面、蜂窝、烂根、露筋、缝隙与夹渣层、楼面裂缝、构件几何尺寸偏差、标高偏差。
原因及防治措施:a、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混凝土施工时,保持合适的坍落度(16~18cm),下料高度超过2m时使用串筒或溜槽,模板拼缝处用双面胶条挤紧,振捣人员挂牌上岗、规范操作,增强责任心与质量意识。
b、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墙柱侧面,板底部使用带凹槽的成品垫块,间距符合方案要求,双层板板筋之间马凳支撑高度应正确,绑扎应牢固。
c、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立面模板应在混凝土终凝后且有一定强度时再拆除,拆除时不得生拉硬撬,注意对混凝土构件棱角的保护。
d、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梁板上垃圾应用吹风机吹净,墙柱应留清扫孔,混凝土浇筑前先浇50mm厚净浆,以确保与原混凝土面有机结合。
e、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
梁、柱接头处支模方法严格按模板方案施工,质检员认真检查与复核。
f、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或踩踏严重,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踩踏严重属浇筑后上人过早。
混凝土浇筑时,认真做好收面工作,终凝后,强度未过到1.2Mpa前不准上人。
g、楼板厚度不够或板厚超标混凝土浇筑前,对楼板模板顶标高进行复核,做好现浇板板厚的控制标识,浇筑过程中质检员对每块板板顶标高均应认真拉线检查。
当有预留洞时可利用预留洞辅助检查。
混凝土缺陷的修复在拆模后24h之内完成,区分不同缺陷,采取如下措施:(1)表面抹浆。
对于麻面、露筋和蜂窝可进行表面抹浆修复。
修复时首先将缺陷部分清洗干净,将松动的石子剔除,保持表面湿润而不能积水,然后将通过试验室配方而拌好的比原设计高一个标号的水泥砂浆抹上,补好的表面应与结构表面平齐光洁,不能出现突变。
(2)混凝土回填。
对于部分空洞,需立模进行混凝土回填。
修复时首先清除缺陷直至密实的混凝土并保证表面不能有尖角,然后将表面清洗干净并保持湿润而不能积水,再用高与原设计标号一个等级的专用修补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回填,回填部分必须与老混凝土结合好并保证密实,对突出于结构外表面的部分应在混凝土初凝后凿掉和磨平,并加强养护。
(3)混凝土涨模,先用粗錾子将涨模处大致凿好,再用细錾子轻轻将其表面剔痕剔平,磨光机进行局部打磨。
2、内墙常见的质量通病砌体墙裂缝防治措施:a、砌筑砂浆采用中粗砂。
b、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釜停放期不应小于28d,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应30d 后再抹灰,注意在不同的基体间挂钢板网。
c、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150㎜~200㎜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7d后,方可用斜砖顶紧砌实,砂浆饱满。
d、砌体墙与竖向混凝土构件相连时应灰隙饱满;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外墙时,不得留脚手眼。
e、锚拉筋位置要正确,与砖模数要相匹配,不能弯折压入砖缝。
f、墙体中不应设水平暗管,无法避免时,应将暗管居中埋于局部现浇的混凝土构件中,竖向敷设当暗管直径累计不大于30mm时可直接暗敷于砌体中间,多管可用扎丝分段将管加以绑扎,管周围用砂浆填实。
g、在宽度小于500㎜的承重小墙段及壁柱内不应埋设竖向管线;无法避免时,应将其置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本条如有发生,应与设计人协商出设计变更或现场办理签证。
h、按设计要求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上开凿沟槽、孔洞时,严禁冲击荷载扰动墙体。
i、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的外窗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小于100mm,且与砖的模数一致,混凝土强度不小于C20.轻质隔墙裂缝主要发生在与其它墙体相接处或门窗洞口上方,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点:a、应注意在不同的基体间挂钢板网。
b、门窗洞口等处加强严格按泰柏板行业标准及专业分包方提出的处理方案进行施工。
c、墙体走线管的地方应加设钢板网加强。
内抹灰质量通病防治措施:a、抹灰打底前基层必须清理干净,提前一天浇水湿润;抹罩面灰前必须将表面灰尘清理干净。
b、基层必须甩毛,甩毛厚度应均匀一致,基层甩毛后应浇水养护,强度达到手掰不动为合格。
c、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电线导管设槽处,应采用钢丝网抹灰做加强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设宽度不应小于150mm.d、烟道抹灰、凹进墙体的消防箱背面抹灰均必须全墙满挂钢板网。
e、内墙面抹罩面灰应从上向下进行。
不得逆向施工。
f、移动里操作架时应注意不要损伤墙面,对工人加强教育,不得在已抹完灰的墙面上乱涂乱画。
g、墙、柱阳角处应抹成圆弧形,按要求做1:2水泥砂浆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篇三: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为提高工程质量,克服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切实指导工程质量防治工作,根据本工地实际进度情况并参照《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守手则》,制定如下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一、墙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1、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
2、主体与阳台栏板之间的拉结筋必须预埋。
3、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采用钢丝网抹灰处理,钢丝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50mm。
顶层粉刷砂浆中掺入抗裂纤维。
顶层框架填充墙,墙面采取满铺钢丝网粉刷等必要措施。
4、西、北、东外墙及阳台(含底层阳台底板)均增设20mm,南墙10mm后稀土砂浆保温层等外墙外保温措施。
5、砌筑砂浆严格采用中粗砂,过8mm孔径筛子,含泥量不大于3%。
6、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200mm的空隙。
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15d以后,方可将其斜砌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7、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强度要求,拉结筋埋置长度应不小于1米并应2根设置,拉结筋排数按墙体厚度设置,竖向间距为50cm,不得折弯压入砖缝。
8、门洞口、转角处及墙长大于3米时应设构造柱。
9、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15mm*15mm木条预先留缝,在加贴网片前浇水湿润,再用1:3水泥砂浆嵌实。
二、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1、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设置防水隔离层。
高度应大于200,厚度同墙宽,并与现浇面一次性浇捣。
2、管道安装前,楼板板厚范围内上下水管的光滑外壁应先做毛化处理,再均匀一层401塑料胶,然后用筛洗的中粗砂喷洒均匀。
3、现浇板预留口堵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
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渗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堵塞。
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进行24h蓄水试验。
4、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
5、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比相邻地面低5mm。
6、有防水要求的地面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mm。
8、卫生间墙面防水砂浆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刮糙。
三、外墙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1、外墙抹灰面层渗入聚丙烯抗裂纤维。
2、外墙抹灰使用含泥量低于2%、细度模数不少于2.5的中粗砂,严禁使用石粉、混合粉。
3、抹灰工程不使用过期水泥,其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必须合格。
4、外墙洞眼应按规范留置,采用半砖、防水砂浆二次堵砌,表面采用1:3的防水砂浆粉严,小圆孔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二次堵塞密实。
孔洞堵塞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办理专项隐蔽验收手续。
5、外墙抹灰基层应采用界面剂抹砂浆进行毛化处理,并应进行喷水养护。
基层平整度偏差超标时,进行局部凿除(凿除时不得露出钢筋),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