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理解政治的概念
政治学概论 北京大学 1 第1讲政治的概念 (1.1.1) 课程讲义
![政治学概论 北京大学 1 第1讲政治的概念 (1.1.1) 课程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84f2807c767f5acfa0c7cd12.png)
1.1中国古代“政-治”意涵考辨我们可以举出来很多关于政治的一些概念,实际上从我们这个学问的角度来理解,对政治的概念的不同解释可以说涵盖了政治学里面和整个人类社会科学里面最核心的内容。
我讲这个话以后你们就会知道,等到你们到后来研究各种不同的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共和主义、极权主义,所有这些主义的最核心的,就是它对政治的不同理解。
所以政治的概念这个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界定的。
下面,我今天讲的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讲一下中国的“政”和“治”这个词,“政-治”这个词的意涵。
我今天一个是讲中国,一个是讲西方。
我采取什么讲法?我经常在讲课的时候经常和同学们讲,我自己受的学术训练的背景是受很强的分析哲学的影响。
因此,我在讨论一些重要的概念的时候,做的第一个事情,就是要对这个概念的缘起,进行一种考释、考察。
今天这个方法,大家如果以后念历史学、念观念史、念哲学、念社会学、念观念史的时候,国外有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学派。
这个受德国一个叫Kosseleck的影响,最后在英国有一个叫“剑桥学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功夫,就是做观念史的研究。
好比说,人们说我喜欢自由,我喜欢民主,我喜欢平等,我喜欢公正,它要用观念的分析哲学、语义哲学的方法,要让你分析分析,你要民主是个什么东西?分析出来以后你再决定要不要。
最后很多人做了观念的分析之后,你知道你要的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会带来什么样的可能的好处,什么样可能的负面的东西。
这样,人就容易对你的社会政治的东西有个理性的决定。
如果你以为上政治哲学的目的就是知道,“自由好民主好,人家有我也要,你不给我就闹”,这个不是一种政治学培养出来的。
你应该具有理性思维的能力,要想理性思维能力,就要有一个非常扎实认真的学术方法,当我在研究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都要追根溯源,看看究竟这个是什么东西。
当你说我喜欢政治、我不喜欢政治的时候,你首先要弄清楚政治是什么;当你说民主是个好东西、民主是个坏东西之前,你首先要考察清楚民主是什么。
政治必修四第一课知识框架
![政治必修四第一课知识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166da89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2.png)
政治必修四第一课知识框架政治必修四第一课主要涉及政治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基本概念。
通过学习,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政治生活中的事件和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政治不仅是权力和利益的关系,也是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理解政治的本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政治的基本概念1.政治的定义政治是指社会成员关于权力分配、资源配置和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
它不仅包括政府行为,还包括社会组织和个体在政治生活中的参与。
2.政治的性质政治具有权力特性,其核心是权力的获取、行使和制约。
政治还具有公共性,涉及公共利益和公共事务的管理。
3.政治理想政治理想是政治活动中一种重要的追求,包括遵循的价值观、信念和目标。
例如,民主、自由、公正、法治等理想。
二、国家与政府1.国家概念国家是一个政治共同体,是一个由固定的领土、人民及主权组成的社会组织。
2.政府的定义政府是国家权力的机关,是执行国家意志、维护国家秩序及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
3.政府职能政府的职能包括维护社会安全、发展经济、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公民权利。
三、政治制度与政体1.政治制度的概念政治制度是国家和社会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规则和结构,包括宪法、法律、行政、立法和司法制度。
2.政体的类型政体可以分为民主政体和非民主政体,不同政体对政治权力的配置和行使方式有所不同。
3.我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化。
四、政治文化1.政治文化的定义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和社会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规范。
2.政治文化的构成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3.影响政治文化的因素影响政治文化的因素有教育、传媒、宗教和家庭等。
五、选举与政治参与1.政治参与的意义政治参与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选举、投票和参与公共事务来影响政策和治理。
最新七年级政治知识点
![最新七年级政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aaac07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5.png)
最新七年级政治知识点政治作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在人类历史和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习政治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下面为大家介绍最新七年级政治知识点。
一、政治概念政治是指一国或一社会的政治组织与政治活动,是人们作为组织与管理社会的活动。
政治包括国家政治、政治组织、政治活动和政治文化等。
理解政治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政治的本质。
二、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有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体现我国和谐多民族的重要政治制度。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的领导核心。
党的领导是中国的最大政治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为人民的福利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宪法和法律宪法是国家最高的法律,是制约政治权力的重要法律。
人民的自由与权利都可以在宪法中得到保障。
法律是国家授权的,规范国家行政和法律执法的制度。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五、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爱国主义是爱自己的祖国、尊重自己的民族,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献身国家和民族的力量。
国际主义是尊重所有国家的平等、和平共处,保持和平、促进发展。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同等重要,相辅相成。
六、安全与防范安全是指人民生命财产得到充分的保障。
为保障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我们需要对不良行为或突发事件进行预防和处理。
防范和安全同等重要,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相关准备。
总之,政治知识的学习对于我们提高整体素质和认识社会现象都有重要的帮助。
而以上七年级政治知识点则是政治学习的重要知识点,我们应该重视并加以应用。
全面概述:高中政治必修知识
![全面概述:高中政治必修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a2584a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5.png)
全面概述:高中政治必修知识
1. 政治的概念和特征
政治是指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和行为方式,具有权力、组织、决策和管理等特征。
2. 国家与政权
国家是指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包括人民、领土和主权。
政权则是指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的集体或个人。
3. 政治制度与国家制度
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国家制度则是指国家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政治制度的总和。
4. 国家的根本任务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国家的独立、安全和发展,保障人民的权利和福祉。
5. 政治权力与政治责任
政治权力是指掌握决策和管理权的能力,政治责任则是指在行使政治权力过程中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6. 政治参与与政治文明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政治决策和管理的行为,政治文明则是指在政治活动中遵循法律和道德准则的行为方式。
7. 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
党的领导是指中国对国家政权和社会事务的领导地位,党的建设则是指党组织和党员的组织建设和发展。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以上是高中政治必修知识的全面概述,涵盖了政治的概念、国家与政权、政治制度与国家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政治权力与政治责任、政治参与与政治文明、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内容。
中考政治面试知识
![中考政治面试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d1b484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8.png)
中考政治面试知识一、政治概念政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它包括国家政权、政府机关、政党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人民群众在政治生活中的参与和表达。
二、国家和政权国家是指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统一领土、人口和法律体系的政治组织。
政权是指国家掌握政治权力的机构和组织,通常包括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方面。
三、民主与集中制度民主制度是指国家权力由人民行使,人民通过选举代表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
集中制度是指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负责。
四、宪法和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组织形式和权力运行方式。
法律是国家制定的有关社会行为规范的规定,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
五、公民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是指公民在法律保护下享有的自由、平等和尊严。
公民义务是指公民应当履行的法定责任和社会义务,包括遵守法律、缴纳税款等。
六、政党和政治参与政党是指在政治竞争中争取政权的组织。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通过选举、投票等方式参与政治决策和政府管理。
七、国际关系国际关系是指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国际合作是指各国在共同利益基础上进行的合作和交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公民道德规范和人们的价值取向。
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诚实守信、友善和平等公正等价值观。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总结的一种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坚持共同富裕和人民民主,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
十、时事政治时事政治是指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政治事件和问题。
了解时事政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家政治发展,加深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以上是关于中考政治面试知识的一些简要介绍,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政治是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了解政治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参与公共事务,维护个人权益和社会稳定。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https://img.taocdn.com/s3/m/97767557767f5acfa1c7cd7f.png)
(一)对政治概念的不同理解
(1)道德政治论——以 伦理道德来治理国家 “政者正也,子帅以政, 孰敢不正”。 ——孔子
(1)道德政治论——以 伦理道德来治理国家 政治的本质就在于‚正义‛
代表作:
《理想国》
——柏拉图
‚政治是最高而最广的善‛ ——亚里士多德 代表作:《政治学》
(2)政治是法律现象,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政治是处理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事物中关于权 力与服从关系的一般原则、制度和策略;在阶 级存在的社会里,政治的基本内容是处理以国 家权力为中心,以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之间 的斗争为基础的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事物的一 般原则、制度和策略”。 (姜涌编著:《政治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 社1998年版,第11页)。
荀子
代表人物:商鞅和韩非子 商鞅变法:推行以法治国;重利重刑;加强君权,确立 君主的独裁统治;强调耕战;实行郡县制度;统一了度 量衡。——为秦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韩非子 :法家思想集大成——霸道和暴力 ‚法‛ (商鞅)、‚术‛(申不害)、 ‚势‛(慎到) 的结合,发展并形成了一套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理论体 系;暴力统治 。 儒法区别: 儒家:德治仁政,王道之治; 法家:法治,霸道之治。
第二节 政治(学)在中国的变迁
1、中国古代政治及其学说 (1)奴隶社会时期的政治及其学说 夏、商和西周——“天神”观念和宗法血缘相 结合
神权政治观占据主导地位。 商朝表现为“帝”,在西周表现为“天”和 “天命”,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统治者从“帝” 或“天”那里获得统治地位、取得统治权力。
《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
荀子 人性基础:人性恶, 组织论:群、分、义 ‚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 分何以能行?曰义。‛ 管理者:能群。即按照一定分工和等级把人 组织起来。 组织的手段:分。 组织结构: 社会等级结构——贵贱有等; 社会伦理结构——君臣父子兄弟; 社会职业机构——士农工商; 国家管理结构——官序:礼宾、民政、军 事、文华、农业、建设、林业、工商
什么是政治和政策?
![什么是政治和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6aa72a5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e.png)
什么是政治和政策?政治和政策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但有时又不太了解的概念。
在这篇科普文章中,我将给大家简单解释政治和政策的概念和关系。
一、什么是政治?1.政治的定义政治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定义也多种多样。
一般而言,政治是指有关政治组织和政治权力的一切事务,涉及政府、政党、议会、选举、外交等等。
2.政治的重要性政治是我们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它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文化等方面。
政治还能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3.政治的种类政治可以分为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两种。
国际政治是指各个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事务,例如国际贸易、军事安全等。
国内政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事务,例如选举、政治制度等。
二、什么是政策?1.政策的定义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措施。
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定向、促进和管控社会发展。
2.政策的种类政策可以分为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文化政策等。
其中,经济政策是指国家针对经济发展的政策,例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社会政策是指国家针对社会问题的政策,例如教育、医疗等;文化政策是指国家针对文化领域的政策,例如文化交流等。
3.政策的制定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聆听各方面的声音和建议,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最终达成共识。
政策还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三、政治和政策的关系政治和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政治是政策制定的基础,政策则是政治的具体实现。
政策的制定需要基于相应的政治理念和原则,同时政策的贯彻又能够促进政治的发展和改善社会问题。
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政治和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关系,并且明白了政治和政策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希望读者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加理解和关注政治和政策问题,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七年级政治第1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政治第1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05cd05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f.png)
七年级政治第1单元知识点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是指研究政治现象、政治制度和政治理论的学科。
而七年级政治第1单元的知识点主要涵盖政治的基本概念、政治制度和政治参与等方面,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政治的基本概念政治是人类社会为了解决权力问题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
政治具有普遍性、长期性、紧迫性等特征。
政治的核心概念是权力,权力是指实现意志或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
二、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一系列人们按照一定程序制定、规范政治体制及运行方式的基本制度安排。
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宪法制度、民主制度和法制制度等。
其中,宪法制度是实现国家治理、法律实施和行政管理等的最高法律基础;民主制度是指政权的来源和治理方式必须以人民的意志为根本,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法制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为中心,采用法定程序和程序正义的原则,规范政治权力,维护公共利益。
三、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指人们参与政治,通过利用各种渠道来影响政治决策和政府行动等方面的活动。
政治参与主要包括选举、征集意见、请愿和示威等方式。
其中,选举是决定国家领导人和代表的一种重要形式;征集意见是让公民在制定政策时发表意见的一种方式;请愿是一种向政府提出诉求的方式,示威则是公民对政府政策不满时采取的一种示威行动。
总之,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学科,政治制度和政治参与是政治学的重要内容。
在学习七年级政治第1单元知识点时,我们应该深入理解政治的基本概念、政治制度和政治参与等方面的内容,提高政治素养,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高中政治必修一全部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全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9e9c40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3.png)
高中政治必修一全部知识点总结在高中政治学科中,政治必修一是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它是政治学科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的重点。
本文将总结高中政治必修一的全部知识点,供学生们参考。
第一章政治与国家1.政治的概念:政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各种制度、组织、行为进行权利、利益表达和协调、决策和管理的活动。
2.国家的概念:国家是指人口、领土、主权三个要素,建立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发展基础上的统一政治集团,它是政治权力的具体表现。
3.政治组织:政治组织是政治权力运作的基本形式,包括政党、国家、政府、军队等。
4.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政治组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系列规则和程序,它是政治权力合法性的基础。
5.政治意识与政治文明:政治意识是人们关于政治问题的思想观念和态度,政治文明则是人们为实现政治目的而推崇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第二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公民权利的概念:公民权利是指公民在国家法律规定下拥有的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方面的权利。
2.公民义务的概念:公民义务是指公民在国家法律规定下应当承担的义务,包括守法、养育子女、纳税等。
3.宪法的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它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活动的法律准则,保证了公民权利的实现。
4.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等。
5.公民的社会权利:公民的社会权利包括劳动权、教育权、健康权、住房权等。
第三章国家机关1.国家机关的概念:国家机关是国家行使政治权力的组织和机构。
2.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国家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的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国家管理公共事务、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机关,包括国务院、地方政府和各级行政机关。
4.司法机关:司法机关是国家审判和处理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案件的机关,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
第四章政党与政治参与1.政党的概念和作用:政党是一种政治组织形式,它通过选举和竞争政治权力,代表一定的阶级、集团或利益,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初中政治闭卷知识点总结
![初中政治闭卷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532f0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2.png)
初中政治闭卷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的基本概念政治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指导人们共同生活的原则和制度体系。
政治活动是指通过各种制度和措施,来进行管理和调节社会关系,实现国家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的活动。
政治包括国家政治和政党政治两个方面。
国家政治是指国家权力的组织和运作,政党政治是指政党的组织活动和运作。
二、政治制度1.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指国家权力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
2.政治管理制度政治管理制度是指国家对社会进行管理和调节的制度,包括行政管理制度、司法管理制度、公民权利和义务制度等。
3.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是指政党的组织和活动模式,包括党的纲领、党的组织和党的纪律等。
4.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指公民通过选举的方式,选举出国家机构的成员,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政协制度。
三、民主政治制度1.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尊重人权、平等权利、人民主权、政府宪政和分权制衡的原则。
2.民主政治的实践形式民主政治的实践形式包括直接民主和代议民主两种形式。
直接民主是指公民直接参与政治生活,代议民主是指公民通过选举的方式,选举代表参与政治决策。
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基本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工农联盟政治制度等。
五、法律法规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依据。
2.法律体系法律体系包括宪法、行政法规、立法法律、国际法等,是国家对社会进行管理和调节的重要制度。
六、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权利公民的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利等,是国家对公民保障和保护的重要内容。
2.公民的义务公民的义务包括守法、参加劳动、缴纳税收、保卫祖国等,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七、国家的权力机制国家的权力机制包括国家机构的构成和运作、行政权力机构的构成和运作、司法权力机构的构成和运作等。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be5ca0f6edb6f1aff001ff0.png)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2如何理解“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答(1)这里的经济是指特定经济关系,(2)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3)政治以围绕特定权力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并且对于经济关系起着反作用;(4)在强调经济基础对于社会政治的决定性作用3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答(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a)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b)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c)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4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1)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精髓,也是政治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原则;(2)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分析途径和基本角度。
包括历史的、经济的、阶级的和利益的角度,在此基础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历史研究方法、经济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和利益分析方法;(3)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重要方法。
5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政治学概论第一讲政治的概念913.
![1政治学概论第一讲政治的概念913.](https://img.taocdn.com/s3/m/6699ba3caaea998fcc220e66.png)
Βιβλιοθήκη 孔子论‚政‛《礼记· 哀公问》载:‚公曰:‘敢问何谓为政?’ 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 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 何从?’‛
《论语· 颜渊》(第十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 正?’‛ 《说文解字》和《释名》均采用了这个解释。
1、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概念
要点: 政治的至上性 政治的公共性:公私之辨、政治与共同体 政治与理性言说:说服与暴力 米诺格:‚政治中为什么没有专制者的位 臵?‛
二、西方的政治概念
‚政治‛一词的希腊起源: 不少西方语言中的「政治」一词(法语politique、德语Politik、英 语politics),都来自希腊语 πολις,这个词可以考证出的最早文字 记载是在《荷马史诗》中,最初的含义是城堡或卫城。古希腊的 雅典人将修建在山顶的卫城称为“阿克罗波里”,简称为“波 里”,城邦制形成后,“波里”就成为了具有政治意义的城邦的
古汉语中,‚政‛与今日‚政治‛意相关的用法主要有以 下几种:(1)表政治、政事意。《书· 洪範》:‚八政: 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六曰司寇,七曰宾, 八曰师。‛孔颖达疏:‚曰八政者,人主施教于民有八事 也。‛《汉书· 食货志上》:‚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 用,政之本务。‛(2)政权;权柄。《论语· 季氏》: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3)政令,政策。《逸 周书· 命训》:‚震之以政,动之以事。‛宋苏轼《论时 令状》:‚今日之政,小用则小敗,大用则大敗。‛(4) 主持政事。《管子· 小匡》:‚施伯谓鲁侯曰:‘勿予。 戮之也,将用其政也。’‛
‚政—治‛在古代的使用
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
![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c1a1b3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3.png)
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的概念与内容1.政治的概念政治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组织和管理的现象、规律和原则的学科。
政治是关于权力、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一切事务的学科。
政治是一门行为科学,主要研究政治行为和政治体系的学科。
政治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的不仅仅是各种政治观念、政治制度、政治组织,还包括社会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组织,以及政府的产生、结构、运用等。
2.政治的内容政治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现象、政治过程和政治体系。
政治现象是指政治行为、政治现象、社会矛盾,政治过程包括政治制度、政治运行、政治思想等。
政治体系包括政治制度、政府组织、政府行为等。
二、国家与国家权力1.国家的概念国家是一个有着独立主权、统一领土和人民的政治组织。
是一个有组织的权力机构,具有独立的政治地位和领土,经济和文化自治的行政机构,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
2.国家的特征国家的特征包括:独立性、统一性、主权性、领土性、人民性、合法性、民主性和法制性。
3.国家权力的性质国家权力是一种特殊的领土政治权力,其特征是专制性、法定性和普遍性。
国家权力属于国家,是国家机关的权力体现和具体表现。
三、政治制度1.政治制度的概念政治制度是一种社会关系和组织形式。
它包括一系列政治组织、结构和政治制度。
2.政治制度的分类政治制度的分类包括:君主制、立宪制、共和制、民主制、专制制度、议会制、执政党制、多党制等。
3.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府主导等。
四、国家政权1.国家政权的概念国家政权是指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宪法或法律规定的权力机关所实施的权力和行为,它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和代表。
2.国家政权的形式国家政权的形式包括君主制、立宪制、共和制、民主制、专制制度等。
3.国家政权的性质国家政权的性质包括:一元制政权、立宪政体、议会制、间接民主制、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政体等。
关于讲政治的理解
![关于讲政治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4f2a745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a.png)
关于讲政治的理解
《政治的本质与作用》
政治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和管理方式,其本质是在特定社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规则和制度来协调和组织社会力量,达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政治是社会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权力的斗争和协调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政治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行为,还涵盖了社会各种组织机构(如政党、团体等)的活动。
政治活动在社会中无处不在,无论是政府决策、社会组织管理还是个人行为,都离不开政治。
政治对社会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政治是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和冲突的手段。
通过政治机构和程序,不同利益可以在公共领域得到平等的博弈和表达。
其次,政治是推动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动力。
政治制度的完善和改革对整个社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最后,政治是保障公民权利和社会正义的重要途径。
然而,政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政治腐败、权力寻租、政治操控等现象可能会破坏政治制度的公正性和效能。
同时,政治也常常受到经济、文化及国际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综上所述,政治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活动和管理方式。
了解政治的本质和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八年级上册政治
![八年级上册政治](https://img.taocdn.com/s3/m/387e310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e.png)
八年级上册政治一、引言政治是指社会中组织和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和过程。
对于八年级上册政治的学习,我们将重点关注政治的基本概念、政治制度以及政治参与等内容。
本文旨在介绍八年级上册政治的学习内容和重点,以及对学习政治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二、政治的基本概念1.政治的定义政治是指组织和管理一个社会的公共事务活动和过程,它涉及到权力、利益和决策等方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政治的三个核心要素政治的核心要素包括国家、政权和政党。
国家是政治组织的基本单位;政权是指掌握国家权力的机构;政党是通过参加选举和执政来实现政治权力的组织。
3.政治的基本特征政治具有权力性、组织性和公共性等基本特征。
权力性是政治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区别;组织性是政治活动的必然形式;公共性是政治活动的基本属性。
三、政治制度1.政治制度的概念政治制度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统治组织形式和统治方式的总和,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权形式和政治决策程序等。
2.国家政权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国家政权可以分为专制制度和民主制度。
专制制度是指个人或少数统治者独自掌握国家政权的制度;民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由全体公民共同参与决策和管理的制度。
3.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
四、政治参与1.公民的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指公民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政治决策和管理的行为。
公民的政治参与可以通过选举投票、民主协商、法律诉讼以及社会监督等方式实现。
2.青少年的政治参与青少年政治参与是指未成年人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公共事务和政治决策的行为。
青少年政治参与可以通过学生会、社团组织、志愿服务以及参与社区议事等方式实现。
五、学习政治的重要性1.培养公民意识学习政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家的运行机制,增强我们的公民意识,激发我们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和责任感。
2.提高思维能力学习政治可以培养我们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我们理性思考和正确判断。
听政治讲解知识点总结
![听政治讲解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270287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3.png)
听政治讲解知识点总结一、政治概念1. 政治定义政治是指社会中人们对权力的利益关系和争夺的总和。
2. 政治的本质政治的本质是权力的运行和权力的制约。
政治是一种具有国家性质的社会活动。
3. 政治的基本属性政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基本属性。
4. 政治的功能政治的主要功能包括权力协调、利益调节、社会控制、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社会发展的推动等。
二、政治制度1. 政治制度的定义政治制度是指政治权力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包括政治组织、政治程序和政治人员等。
2. 政治制度的分类政治制度可根据国家的性质划分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也可以根据权力的分配方式划分为专制政治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等。
3. 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包括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政治权力的分立、政治权力的制约和政治权力的参与等。
4. 专制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政治制度的特点包括政治权力的独裁性、政治权力的集中、政治权力的垄断和政治权力的镇压等。
三、政治理论1. 政治学理论政治学理论主要包括现实主义理论、自然法理论、社会契约理论、民主理论和共和理论等。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主要包括无产阶级专政、阶级斗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
3. 资本主义政治理论资本主义政治理论主要包括政治利己主义、法治主义、自然权力理论和社会契约理论等。
四、政治参与1. 选举与投票选举是指依法通过投票方式产生、选举和罢免国家工作人员的制度。
投票是指选民对候选人或政策的支持或反对的一种民主参与方式。
2. 示威与游行示威是指一些群众性的社会表达方式,是人民对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某种抗议或进一步支持。
3. 政治咨询与鼓励政治咨询是指选民或社会组织向政府及政府有权部门反映问题或提出政策建议。
政治鼓励是指政府或政府有权部门进行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投资,支持政治参与和社会组织的活动。
五、政治体系1. 国家政治体系国家政治体系是指国家政治的组织形式和权力构架,包括国家机构、国家体系和国家领导人等。
小学一年级学生如何理解政治的基础概念
![小学一年级学生如何理解政治的基础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d25ac1a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8.png)
小学一年级学生如何理解政治的基础概念
小朋友们在小学一年级时,理解政治的基础概念可以通过简单而生动的方式进行。
就像在玩耍时大家需要遵守规则一样,政治也有一套规则来帮助人们和谐相处。
首先,可以用孩子们熟悉的游戏规则来比喻政治中的“法律”概念。
比如,游戏中的规则是为了确保每个人都有公平的机会,政治中的法律也是为了确保社会的公平和秩序。
接下来,想象一下学校里有一位班主任,她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市长”,负责管理班级事务,确保大家都能快乐学习。
在更大的社会中,政府就像学校里的班主任,负责管理国家的事务,制定和执行政策,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班主任和政府的目标都是为了让大家的生活更加美好和顺利。
还有,班级里可能会有一些小组活动,需要大家一起讨论和决定怎么玩,这就像政治中的“民主”概念。
民主的意思是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意见,一起决定事情。
这和班级活动中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想法、选择游戏的过程很类似。
当小朋友们理解了这些概念后,他们会发现政治其实并不复杂,只是生活中帮助大家更好相处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简单的比
喻和例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政治的基础概念,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这些概念的存在和重要性。
如何让1年级学生理解政治的基本概念
![如何让1年级学生理解政治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f2c520b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5.png)
如何让1年级学生理解政治的基本概念引导一年级学生理解政治的基本概念需要采取独特的教学方法。
这个阶段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世界的基础知识,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仍在发展,因此需要通过简化的方式和具体的例子来介绍政治的基本概念。
以下是几个步骤,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传授这些概念。
首先,要从学生已知的生活经验出发。
政治的基本概念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解释。
例如,家庭中的规则和决策过程可以被用来类比政府的作用。
可以告诉学生,家里的爸爸妈妈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政府,他们制定规则、解决问题,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和谐相处。
通过这种比喻,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政治概念与他们熟悉的家庭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容易理解。
其次,使用具体的故事和角色扮演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政治。
设计一些简单的故事或游戏,例如模拟一个小型的班级选举,让学生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候选人、选民、计票员等。
这种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选举的过程,还能帮助他们理解民主决策的基本原理。
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公平、什么是大家的声音,以及如何通过合作来做出决定。
第三,利用图画书和儿童读物来介绍政治概念。
图画书通常以生动的图画和简单的语言讲述故事,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适合。
选择一些讲述社区、合作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图画书,可以帮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政治知识。
教师可以在阅读后引导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书中的政治概念如何与他们的生活相关联。
第四,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决策。
虽然一年级的学生可能还不具备完全的决策能力,但可以通过一些小的课堂决策来让他们体验决策的过程。
例如,决定班级的墙面装饰、选择读书活动的书籍等,都是让学生参与决策的好方式。
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做出这些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对整个班级的影响。
这种参与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集体决策的意义和作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实际的社区活动让学生接触到政治的实际应用。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市政厅或者邀请社区领导者到课堂上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政府在社区中的作用和运作方式。
如何帮助初三年级学生理解政治概念
![如何帮助初三年级学生理解政治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bd32b75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1.png)
如何帮助初三年级学生理解政治概念当你站在初三年级的课堂上,你会发现学生们面对政治概念时常显得困惑。
这种情况并不令人意外,因为政治学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对初中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然而,帮助他们理解这些概念,并使之变得生动而具体,是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首先,政治概念往往显得抽象,但在学生的世界中,具体的事物和实例更容易引起共鸣。
因此,使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解释这些概念,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例如,讨论国家如何制定法律时,可以通过解释学校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类比,让学生明白法律如何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政治概念与自己熟悉的环境相连接,从而更容易理解。
其次,视觉化的教学工具是帮助学生理解政治概念的有效方式。
例如,使用图表、动画和模拟游戏可以让复杂的政治过程变得更加直观。
图表能够清晰地展示政策的影响,动画能够生动地演示政治事件的过程,而模拟游戏则可以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政治决策的实际效果。
这些工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政治概念的核心要素。
另外,将政治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是另一个重要的策略。
例如,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讨论他们关心的社会问题,并通过这些讨论引入政治理论。
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还能够帮助他们看到政治理论在现实世界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理解政治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而是对他们生活有实际影响的现实问题。
此外,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研究特定的政治概念,并进行讨论和展示,可以促进他们的思考和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从同伴那里获得不同的观点,还能够通过交流和讨论深化对政治概念的理解。
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让他们在互动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理解水平,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调整。
例如,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何理解政治的概念A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B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C权威性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2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期什么样的作用A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的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B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问题上,要注意防止和反对两种片面倾向:一种是吧阶级斗争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否认社会基本矛盾再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另一种抹杀阶级矛盾,否认阶级斗争,认为在阶级社会,离开阶级斗争社会也可以发展3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A世界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是顺应时代潮流和各国人民的意愿,因势利导,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4国家有那些职能国家职能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
其中对内职能有: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
对外职能有:A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和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B根据本国的利益调整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政治事务5如何理解我国的政体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我国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选举代表组成全国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统一领导国家事务和管理国家,社会的政治制度。
6马克思主义哲学有那些特征A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
他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实践性,他还具有创新性,阶级性和科学性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①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②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C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7矛盾在事物发展中有何作用A矛盾的同一性在发展中的作用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务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务的发展和存在提供必要的前提②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B矛盾的斗争性再发展中的作用①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②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矛盾的斗争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8实践是如何检验真理的A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这就是必须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
B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唯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C人们以一定的思想理论为指导从事实践活动,引出一定的客观效果,这样就能够吧原来的思想理论同客观现实相对照,从而检验出原来的理想理论是不是真理9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里A生产方式既劳动方式,而劳动是吧人类从动物分离出来的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10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11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含义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理论体系,就是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
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
说:“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
”(《》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0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个大体系、大范畴。
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在今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所形成的的理论成果也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
宪法是法律的组成部分,具有法律的共性。
但是,宪法不同于普通法,它在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是一个国家法制的基础和核心。
(一)宪法的特征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2)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1)党的领导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2)人民主权原则。
(3)法治原则。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民主集中制原则。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极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
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
狭义刑法是指刑法典。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基本原则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贯穿于刑法始终,必须得到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就是刑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三个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刑法第3条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产生的思想渊源是三权分立学说与心理强制说。
但该原则的四项基础则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民主主义要求,什么是犯罪,对犯罪如何处罚,必须由人民群众决定,具体表现为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立法机关来决定;尊重人权主义要求,行政法,是国家重要的部门法之一,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或者说是调整因行政主体行使其职权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可见,(1)行政法是设定行政权力的法。
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凡是创设和规定行政权力的法律规范均属于行政法的范畴。
(2)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权力如何行使和运用的法。
(3)行政法是监督行政权力的法。
(4)行政法是对行政权力产生的后果进行补救的法。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力的取得、行使以及对其监督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社会关系的法,它着重调整行政权力与其他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法。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功能1.指导立法的功能立法者在制定行政法律文件时需要确定基本价值目标,选择合适的政策。
2.行政活动准则的功能: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渊源功能3.帮助司法机关克服成文法局限性的功能4.加强法治宣传的功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界定:是指贯穿于行政活动的实施及行政争议的处理的全过程,体现行政法的价值理念,蕴含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之中的准则或精神。
行政法的三类原则:(1)政治原则或宪法原则(2)行政法基本原则(3)行政法的具体原则或者称为特别原则《劳动法》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而制定颁布的法律。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以及调整与劳动关系密切相隧的其他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劳动法》作为维护人权、体现人本关怀的一项基本法律,在西方甚至被称为第二宪法。
其内容主要包括:《劳动法》劳动者的主要和义务;劳动就业方针政策及录用的规定;的订立、变更与解除程序的规定;的签订与执行办法;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制度;劳动卫生和等。
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诉讼法诉讼法部门指规范诉讼活动的法律。
主要包括有《》《》《》。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涵义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社会普遍的认可。
(2)职业道德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
(3)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
(4)职业道德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
(5)职业道德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6)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员工义务的要求。
(7)职业道德标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业可能具有不同的。
(8)职业道德承载着和凝聚力,影响深远。
职业道德具有从属性、职业性、稳定性、继承性、适用性以及成人性等特点职业道德范畴,是指反映职业道德现象的一些基本观念,或者说,各种反映和概括职业道德现象的特性、方面和关系的基本概念。
职业道德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或规范,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判断,表明褒贬态度作用它具有维护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作用,同时具有教育作用和调节作用。
开展职业道德评价活动的益处。
通过职业道德评价,可以使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从业人员的内心信念,并见之于行动。
可以引导和帮助职工群众改善和提高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明辨善恶,正邪,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实现“为人民服务,树立行业新风”这一目标。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九个方面:(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3)在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问题: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培养四有新人。
(5)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问题: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对外开放。
(6)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问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问题:“三步走”战略。
(8)社会主义事业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与自身建设;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人民军队是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9)祖国统一问题:“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执政为民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要: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年月日2000年1月14日在《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三个代表”概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