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完全版) 《学前教育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共191页文档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研究0-6岁儿童教育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儿童发展、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方面。
以下将从这几个方面具体阐述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1. 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是儿童的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
研究者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了解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规律,如婴幼儿期的感知与运动发展、幼儿期的语言和认知发展等。
这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策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2. 教育理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还包括教育理论的探索和构建。
研究者通过对教育的本质、目的和方法等进行思考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学前教育的理论观点和模型。
如蒙台梭利教育法、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学前教育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3. 教育方法: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教育方法的探索和研究。
研究者通过对各种学前教育方法的实践和评估,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如游戏教育法、情景教学法等。
这些方法旨在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提高教育效果。
4. 教育评价: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还包括教育评价。
研究者通过对学前教育的评价和测量,了解教育效果和儿童发展情况,为教育改进和决策提供依据。
评价内容包括儿童学习成果、教师教学质量和教育环境等方面。
评价方法包括观察、测验、访谈等。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
研究者在实践中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如实地调查、实验研究、文献分析等。
他们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提出理论观点和实践建议,为学前教育的改进和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起来,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儿童发展、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学前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儿童学前阶段(通常指3至6岁之间)教育的学科。
它关注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和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环境,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儿童的发展:学前教育学研究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和情感
发展。
这包括研究儿童的身体发育、认知发展、语言发展、情感和社交技能的培养等。
2.教育环境:研究学前教育的环境,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如幼儿
园、托儿所)、家庭环境以及其他与学前教育有关的场所。
这包括教育资源、设施、师资力量和教育政策等。
3.教育方法和教材:研究在学前教育中使用的教育方法、教材和
教学策略。
这包括如何设计教育课程、教材的选择、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教学活动的设计。
4.家庭和社会因素:考察家庭对学前儿童教育的支持和影响,以
及社会因素对儿童发展和学前教育的作用。
这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等。
5.评估和测量:研究如何评估儿童的学前教育成果和进展,以及
如何度量学前教育的质量。
这包括发展评估工具和制定标准。
6.政策和管理:研究与学前教育政策、管理和法规相关的问题,
包括政府政策、法律法规、财政支持、课程标准等。
7.跨学科研究:学前教育学常常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发
展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其他领域交叉研究,以更全面地了解学
前儿童的发展和教育。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旨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以满足他们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同时,该领域也关注提供支持和资源,以帮助家庭和社会更好地满足儿童的教育需求。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南京华东信息工程技工学校
教
案
本
教师:
科目:学前教育学
授课班级:
课题: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学目的要求: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区别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的广义与狭义的区别。
授课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 PPT课件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本课是学前教育学的概述章节,旨在让学生知道教育的基本概念以及学前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教案纸。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内容及发展
生活、自然、社会、艺术等基础知识
身心健康
健康教育和身心发展
品德教育
道德、礼仪、行为规范等素养培养
思维训练
观察、想象、创造、表达等综合能力培养
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1
20世纪初
德国提出幼儿教育“Kindergarten”理念
2
20世纪30年代
美国启动“Head Start”计划,提高贫困幼儿教育准备水平
发展
国家政策逐步引导普惠化、公益性和小区配套,进 一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学前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化教育
• 技术改进教学模式 • 丰富多样学习体验 • 一定程度上化解师资短缺问题
素质教育
• 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 赋予幼儿适应复杂社会需求的能力 • 构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学前教育体系。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内容 及发展
学前教育学是指对0-6岁幼童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科学的教育的研究与探 讨。
学前教育学的定义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多学科综合的学科,其基础理论包括心理学、教育学、医 学等。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
0-3岁
学习基础,初步发展认知、语言和运动能力
3-6岁
发展社会交往、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前教育学的内容
3
20世纪50-60年代
日本、欧洲、中国等国逐步推广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学的重要性
1 启蒙教育
是孩子人生中最关键的一 段时期,决定了孩子未来 的发展
2 社会发展
优质学前教育贡献了众多 人才,促进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
3 家庭支持
学前教育应与家庭互动, 构建合理的“教育生态圈”
中国学前教育的现状
教育内容和思 路陈旧落后,培训机构乱象频发。
《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2024新版
0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儿童教育的热爱和 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
教育观。
课程安排与时间
03
课程安排
课程时间
课程形式
本课程共分为导论、儿童发展、教育原理 、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五个部分。
本课程共计36学时,每周3学时,共12周 。
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 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幼儿园课程设计原则及步骤
分析幼儿需求
了解幼儿的兴趣、经验、发展水平等 ,为课程设计提供依据。
制定课程目标
根据幼儿需求和教育目标,制定明确 的课程目标。
幼儿园课程设计原则及步骤
选择课程内容
依据课程目标,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
设计课程实施方式
根据课程内容和目标,设计多样化的实施方式,如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 活动等。
05
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与管 理技巧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表,保证充足睡眠和锻炼时间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生理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 间表,确保幼儿每天有足够的睡眠和锻炼时间。
合理安排室内外活动时间,充分利用阳光、空气等自然 因素,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严格执行作息时间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律 能力。
涉及课程目标、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评价等方面的设计与实践。
学前教育中的家庭教育指导
掌握与家庭沟通合作、提供家庭教育指 导的策略和技巧。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呈现
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对《学前教育学》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实践应用能力
学生在模拟教学、案例分析等实践 活动中表现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表达能力。
社会性发展
儿童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逐 渐学会与他人建立关系、沟通合 作和解决问题。他们的道德观念 、价值观和社交技能也在这个过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学前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学前阶段(即0-6岁)的儿童教育问题。
它关注的是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旨在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儿童发展研究:学前教育学研究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会情感、运动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规律,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等方法,深入了解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和需要,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2. 学前教育政策研究:学前教育学关注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研究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以及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政策的比较和分析,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3. 学前教育课程研究:学前教育学研究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探索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活动和游戏,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材。
同时,还研究学前教育的评估和评价体系,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指导。
4. 家庭教育研究:学前教育学研究家庭对儿童教育的影响,关注父母在儿童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
通过对家庭教育环境的观察和调查,研究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为家庭提供科学的育儿指导。
5. 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学前教育学研究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和改革,关注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素质提升。
研究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和培训内容,推动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和提高。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推动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儿童发展规律,探索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方法和环境,提供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指导。
2. 研究学前教育政策,比较和分析国内外学前教育政策的特点和效果,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3. 设计和开发适合学前阶段的教育课程和教材,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
4. 研究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提供科学的育儿指导和家庭教育支持。
5. 培养和提升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研究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和培训内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研究的内容为:理论、方法与技术、内容、组织与管理、教育心理学、实践与实施的研究,以及指导学前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规律。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一)学前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学前教育学的关注点包括:学前教育内容与方法;学前儿童的心理特性与发展模式;学前教育实施的原则与策略;学前教育活动设计;学前儿童的学习成就评价体系;学前教育的规划与评价等诸多内容。
(二)学前教育资源
学前教育资源指的是为学前教育活动提供条件和保障的资源。
资源包括教育设施、教学材料、教师素质等,其重要性在于:它们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活动的质量,同时也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
(三)学前教育教师
学前教育教师的素质与业务能力是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学前教育学要关注教师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自身的发展。
同时,也要研究学前教育教师配备问题,以及应急处理等。
(四)学前教育研究文献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文献对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学前教育学也要关注学前教育的理论发展与实践研究,以及反映学前教育理论发展趋势的文献等等。
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概论
三、以课程功能来分类 的课程类型
这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艾斯纳教授的分类。 1.显性课程 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
程。 2.隐性课程 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
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3.悬缺课程 学校该提供却没有提供的学习经验,是存在
于理想的课程和实际的课程之间的流失的课 程。
需要学生接受的东西。 过程模式:知识的本质在于可以通过知
识的运用进行创造性思维。
2.误解了改善实践的过程的本质
目标模式:通过使目的明晰化来改善实 践。
过程模式:通过发展教师在实践中的批 判、反思意识与能力改进教学。
(二)过程模式的基本内容
1.内容的选择 强调知识本身固有的价值。 2.过程原则 提倡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教师是学生学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全面性生活性整合性基础性启蒙性潜在性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实施幼儿园课程评价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目标三幼儿园课程的构成要素认为课程的本质在于对学生主体的关照课程本质主体观认为课程的本质在于对知识客体的重视课程本质客体观课程本质主体观课程本质客体观获取经验的过程知识学习的结果幼儿经验客观知识幼儿自主活动教师教活动过程评价学习结果评以课程功能来分类的课程类型以课程决策的层次来分类的课程类型以课程组织形态为标准来分类的课程类型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类型一以课程组织形态为标准来分类的课程类型课程组织课程内容组织不同价值观指导下的课程结构系统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课程活动论较好地把握了主体与客体、 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等的关系。
二、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一)幼儿园课程的定义
课程客体论和课程主体论都有不足,目 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主导的定义是活动论。
学前教育学的内涵研究对象目的与任务
学前教育学的内涵研究对象目的与任务首先,学前教育学研究儿童的生理、心理、认知、语言、社会与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它通过观察和研究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情况,深入探讨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揭示出儿童成长的基本规律。
其次,学前教育学研究儿童的学习和教育需求。
儿童在学前阶段的学习和教育需求具有独特性和特殊性,学前教育学通过研究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问题,为提供个性化和有效的学前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学前教育学研究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学前教育学通过研究儿童的发展需求和学习需求,确定学前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为提供优质和适宜的学前教育提供指导。
学前教育学研究学前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主要包括儿童身心健康、品德素养、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最后,学前教育学研究学前教育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
学前教育学通过研究儿童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探索适合儿童学习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为提供有效和有趣的学前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学前教育学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学通过研究儿童的发展规律和特点,确定学前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环境,为儿童提供有益的学前教育,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品德素养、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首先,研究儿童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揭示儿童成长的基本规律和发展特点,为学前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的确定提供理论支持。
其次,研究儿童的学习和教育需求,分析儿童在学前阶段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等问题,为提供个性化和有效的学前教育提供指导。
第三,研究学前教育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探索适合儿童学习的教育方法和环境,为提供优质和适宜的学前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最后,研究学前教育的政策和管理问题,评估学前教育政策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为制定和改进学前教育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总之,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学前教育的学科,其内涵包括研究儿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儿童的学习和教育需求、研究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研究学前教育的教育方法和环境等方面。
《幼儿园课程》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园课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养成良好学风,具有求实、合作、坚韧、奉献和创新精神,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掌握幼儿园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深入了解学前教育五大领域教育与幼儿园课程的辩证关系;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幼儿园课程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观察和分析幼儿、与幼儿互动的基本能力与体验;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在幼儿园课程的内涵把握上,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在幼儿园见习的基础上,提高幼儿园课程中的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具有较好的艺术修养、健康的审美观点和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5.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践去分析园本课程的特点,掌握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加强学生对于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的能力的提升;6.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及教育教学能力,关注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与体验;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45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建议教材王春燕主编,《幼儿园课程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2月第2版)2.主要参考书1.朱家雄主编,《幼儿园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2版)2.冯晓霞主编,《幼儿园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3.虞永平主编,《幼儿园课程评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版)制定人:审定人:2020年6月。
幼儿园课程(完全版)幻灯片课件
隐性课程:又称为“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无 形课程”、“自发课程”等。它是在学校情境中以 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课程,具体来说 ,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在学校政策和课程计划中没 有明确规定的,但却实实在在构成了学生在学校学 习经验中常规、有效部分的教育内容和结果。也有 人把隐性课程看作是学生“非计划的学习活动”, “是学生在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外所受的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的冯晓霞教授2001年出版的《幼儿 园课程》认为,“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 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 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 和。”
2020/4/13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二)幼儿园课程的性质 1. 决定幼儿园课程性质的要素:
(1)幼儿 A.社会主流的儿童观:儿童是家庭的延续者;儿
2020/4/13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二、课程类型 (一)根据课程的本质不同划分: 分科课程:它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为课程组织的基础。
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的水平, 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 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而形成的课 程。 活动课程:有多种称谓,如“儿童中心课程”、“生活 课程、”“经验课程”等等。它与分科课程相对, 是打破学科之间的逻辑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 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的活动而 实施的课程。
理想型的幼儿园(福禄贝尔的幼儿园):kindergarten
福利型的幼儿园(蒙台梭利的幼儿园) 教育型的幼儿园(乌索娃的幼儿园) 经营型的幼儿园(中国民营幼儿园) (3)社会变革(时代特征)
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社会观念更新,儿童的权益受重视,但传统观念影响极大; 社会体制仍然落后,社会规范不明确,价值观念多元化出现。
(完整版)学前教育课程标准
幼儿教育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学习学前教育的法规与政策,掌握幼儿园课程、教学、游戏的一般原理,正确实施班级管理和幼小衔接工作,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逐步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概念、目标、任务和原则;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特点与方法;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及幼儿园教育评价等,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幼儿教育学基本理论,联系幼教实习情况,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幼儿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树立现代化的儿童观、教师观及教育观,培养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工作的情感及投身学前教育事业的职业品质。
216学时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1 •本课程学习应当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有意识地去观察幼儿园教育活动规律和特征;培养学生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课后思考与练习题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思考能力的培养,宜采用案例教学法实现教学目标,有的要采取适当方式组织讨论,有的要课后书面完成。
2 •学习方式采取班级集中学习与安排学生到幼儿园旁听上课、实习见习相结合的学习的形式;有时还可以组织收听、收视音像教材或教学节目,指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收看幼教电视节目。
3. 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学实习活动,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到幼儿园跟班听课和教学实习的学时数不得少于8学时(二)评价方法1. 建立知识能力综合评价体系,以每章节的任务为个考核项目,分阶段进行考核,根据课堂听课状态和课后练习,以及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进行综合评价。
2. 强调目标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实践比教学环节的考核,注重平时成绩的记录,关注学生个体的阶段差异化,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建议本课程的实践考核要占大部分权重。
3. 本课程按百分制考评,60 分为及格。
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是指对于儿童在幼儿园或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包括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发展规律。
学前教育要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针对他们的身体发展和健康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
这包括研究儿童的生理发育规律,如生长曲线、体重增长等,以及研究儿童的运动发展规律,如大、中、小肌肉控制,身体协调性等。
其次,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还包括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对象也会涉及到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等各个方面。
比如研究儿童的感知、思维、记忆、注意力等认知发展规律,以及研究儿童的情绪、动机、人际关系等社会情感发展规律。
再次,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还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研究儿童的教育内容包括幼儿园的各个学科内容以及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等。
同时,研究教育方法包括儿童在学前教育中的学习方法、游戏方法、鼓励方法、评价方法等。
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还包括研究儿童的教育环境,如教育资源、家庭背景、班级氛围等对儿童学习发展的影响。
最后,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还包括教师和家长。
教师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主体,他们的教育理念、专业素养、教育技能等都是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
家长是儿童学习发展的重要支持者,他们的教育观念、家庭教育环境等也是学前教育研究的一部分。
总之,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广泛而复杂,涉及到儿童的生理、心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师和家长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对象,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和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幼儿园课程(完全版) 《学前教育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PPT191页
6、露凝无 Nhomakorabea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幼儿园课程(完全版) 《学前教育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共191页
END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幼儿园课程(完全版) 《学前教育课程》 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第4章 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学》教学课件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的编制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
(二)生成性目标(evolving purpose)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如果说,行为目 标关注的是结果,那么生成性目标关注的则是过程。教育是一个演进 过程,课程目标反映的应是此过程的方向的性质,而不是此过程某些 阶段或外部东西的性质。生成性目标反映的是儿童经验生长的内在要 求,反映的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课程目标不是教师强加在儿童 身上的东西,而是儿童选择学习的东西并且主动建构的知识。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一)基础性与非义务性 (二)融合于一日生活中 (三)以游戏为基本形式 (四)以幼儿直接经验为基础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的编制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它指明了学习 者通过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的成就。它是可形成的其他要素(课程 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抉择的依据和标准,并且对整个教育 过程起着导向的作用,其在整个课程系统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一、幼儿园课程的评价
(三)课程评价的原则
1.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与发展课程 2.评价的重点在于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3.评价的最终意义在于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一、幼儿园课程的评价
(四)幼儿园课程评价标准和指标
1.教师对儿童活动的安排 2.教师行为 3.儿童活动的积极性
课程到底是什么?而幼儿园课程又有哪些不同于中小学课 程的特点呢?幼儿园课程怎么编制,怎么评价呢?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幼儿园课程可以定义为:“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 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 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作为幼儿教师不能从狭义的角度上去 理解课程,只把教师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学习活动作为课程, 还应该把儿童自发的游戏活动、日常的生活活动、生成的学习活动 等等幼儿一日的所有活动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正是这些 活动相互结合与渗透,帮助幼儿达到幼儿期的学习与发展。
学前教育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研究对象一、引言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和认知能力的提高。
学前教育研究对象即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因为这个时期是人类成长发展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
二、学前教育研究对象特点1. 年龄特点学前阶段儿童年龄在3-6岁之间,处于身体和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
他们正处于探索世界、认知自我、建立自我意识和社交意识等方面的关键时期。
2. 身体特点学前阶段儿童身体各部位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来促进身体健康和发展。
3. 心理特点学前阶段儿童心理上非常脆弱,需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支持和培养。
4. 语言特点学前阶段是语言习得最快速也最关键的时期。
这个时期内,孩子们能够学习到他们人生中的第一门语言,也就是母语。
三、学前教育研究对象的研究内容1. 身体发展学前教育研究对象的身体发展是学前教育研究中的重点之一。
身体发展包括生理和运动两个方面。
在生理方面,主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在运动方面,主要关注儿童的运动技能和身体协调能力。
2. 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指儿童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认识和思考的能力。
这个阶段内,儿童正处于认知能力迅速提高的时期,因此学前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儿童的观察、思考和判断等认知能力。
3. 情感社交情感社交是指儿童与他人沟通交流、建立友谊和情感联系等方面的能力。
孩子们在这个阶段内需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支持和培养。
4. 语言习得语言习得是学前教育研究对象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关键的研究内容。
这个时期内,孩子们能够学习到他们人生中的第一门语言,也就是母语。
因此,学前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
四、学前教育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1. 观察法观察法是指通过观察儿童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来了解他们的身体、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2. 实验法实验法是指通过对儿童进行实验来了解他们在不同条件下的认知和行为表现。
3.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指通过向家长和教师等相关人员发放问卷来了解儿童身体、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学前教育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研究报告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对儿童综合发展的作用,以提供对学前教育实践和政策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结果。
具体目标包括:1.分析学前教育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
2.探讨学前教育对儿童认知、语言、社会情感和身体发展的影响。
3.调查学前教育中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4.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政策和实践的差异,并总结成功经验。
5.提出改进现有学前教育政策和实践的建议。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深度分析。
1.文献综述:收集相关学术期刊、书籍和报告,对学前教育定义、范围、重要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理论框架。
2.实证研究:选择一定数量的学前教育机构和儿童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分析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研究发现学前教育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学前教育是指在正式入学前,为儿童提供系统的教育和培养的过程。
它包括早期教育、幼儿园和其他相关机构的教育活动。
学前教育对儿童综合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促进儿童认知、语言、社会情感和身体发展,还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技能。
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学前教育对儿童认知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激发好奇心,学前教育可以促进儿童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此外,学前教育对儿童语言发展也有积极影响。
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儿童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词汇量和语法理解能力。
社会情感方面,学前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合作精神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在学前教育环境中,儿童可以与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同伴互动,增强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
此外,学前教育还对儿童身体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提供适当的体育活动和健康指导,学前教育有助于促进儿童运动技能、协调性和身体健康。
影响学前教育的因素研究表明,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都对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