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α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治疗中特点

合集下载

β受体阻滞剂:有效控制高血压的良药

β受体阻滞剂:有效控制高血压的良药

β受体阻滞剂:有效控制高血压的良药作为一个深受高血压困扰的患者,我深知控制血压的重要性。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选择了β受体阻滞剂作为我的治疗药物,这是一种有效控制高血压的良药。

β受体阻滞剂是一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通过阻止β受体的作用,可以降低心脏的负荷,减缓心率,降低血压。

这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十分明确,它可以减少心脏的输出量,降低血压,同时也可以减少心脏的氧耗,保护心脏功能。

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些明显的效果。

我的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血压值稳定在了一个安全的范围内。

我发现我的心脏跳动的速度变慢了,这让我的身体感到更加舒适和轻松。

β受体阻滞剂还有助于减少高血压引起的一些并发症,如心肌梗死和中风等。

然而,β受体阻滞剂并非适合所有高血压患者。

一些特殊的患者群体,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哮喘患者等,需要谨慎使用。

使用β受体阻滞剂也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个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调整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β受体阻滞剂是一种有效控制高血压的良药。

但是,任何药物都有可能产生副作用,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调整。

我相信,只要我们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高血压这种疾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作为一个深受高血压困扰的患者,我深知控制血压的重要性。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选择了β受体阻滞剂作为我的治疗药物,这是一种有效控制高血压的良药。

在我开始使用β受体阻滞剂之前,我的血压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这让我的生活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然而,自从我开始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我的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血压值稳定在了一个安全的范围内。

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对生活重新充满了信心。

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十分明确,它可以阻止β受体的作用,降低心脏的负荷,减缓心率,降低血压。

这种药物不仅可以减少心脏的输出量,降低血压,还可以减少心脏的氧耗,保护心脏功能。

在我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我的心脏跳动的速度变慢了,这让我的身体感到更加舒适和轻松。

α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α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单一用药组 (占28%)
联合用药组 (占72%)
BP变化(mmHg)
166±6/96 ±3(1月后) →146±4/83 ±3(4-12月)
→131/85
172±3/97±2(2周后) →158±4/ 89±3(4-12月)
围>89cm) (2)IGT(空腹血糖≥6.1mmol/l) (3)BP ≥130/85mmHg (4)TG ≥1.70mmol/l(或男性
HDLC<1.04mmol/l;女性<1.30mmol/l) 其中3条符合为“X”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的后备军:10-20%→糖尿病(JNC Ⅻ 2003)
JNCⅦ2003
(n=62)
145±17/93±11 143±15/90±8 141±4/87.8±7 139±8/71±7 139±13/93±11
76±12 80±8 78±7 83±11 77±7
66±9 73±7 72±9 71±7 69±8
阿尔马尔降舒张压效果较好,减慢心率作 用接近与β阻滞剂美托洛尔
郑平渝等,中国新药杂志2000年第9卷第8期,556-58 郭冀珍等,中国新药杂志2000年第19卷第8期,181-184 李一石等,中国循环杂志2003年第18卷第2期,123-125
靶器官损伤及代谢紊乱
• 第一代受体阻滞剂:非选择性 1 2,如
心得安(普奈洛尔)
• 第二代受体阻滞剂:选择性 1,如美托
洛尔、比索洛尔
• 第三代受体阻滞剂: + 受体阻滞剂,
如拉贝洛尔、卡维地洛、阿尔马尔、贝凡 洛尔
1、心衰的治疗
药名
降低心衰死亡率
ACEI
20%
β受体阻滞剂(美多心安) 34%

B受体阻滞剂在肾内科的临床应用详细讲解

B受体阻滞剂在肾内科的临床应用详细讲解

B受体阻滞剂在肾内科的临床应用详细讲解B受体阻滞剂(Beta-adrenergic receptor blockers)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主要通过阻断β受体的激活,发挥降压、抗心律失常和抗心绞痛等作用。

在肾内科,B受体阻滞剂是常用的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和肾脏疾病的药物之一。

本文将详细讲解B受体阻滞剂在肾内科的临床应用。

一、B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的应用高血压是肾脏疾病的常见并发症,B受体阻滞剂可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其通过阻断β1受体的激活,减少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从而降低心输出量和血压。

临床研究表明,B受体阻滞剂可显著降低血压,并减少心脏和肾脏的负荷,保护肾脏功能。

二、B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的应用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泵血功能不全的病理状态,B受体阻滞剂可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它通过减少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降低心脏的耗氧量,改善心脏功能。

临床研究表明,B受体阻滞剂可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率,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B受体阻滞剂在肾脏疾病的应用B受体阻滞剂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首先,B受体阻滞剂可减轻肾脏的负荷,通过减少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降低血压,减少肾小球的滤过压,从而保护肾脏功能。

其次,B受体阻滞剂还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对肾小球的收缩作用,从而减轻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保护肾小球功能。

此外,B受体阻滞剂还可减少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肾小管重吸收,提高尿液的排泄功能。

B受体阻滞剂在肾内科的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选择适合的B受体阻滞剂。

不同的B受体阻滞剂对心脏和肾脏的作用不完全相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

其次,避免剂量过高。

B受体阻滞剂的剂量过高可能导致心率过缓、低血压和肾功能恶化等副作用,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剂量。

此外,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肾功能,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ab受体阻滞剂与CKD高血压应用共识

ab受体阻滞剂与CKD高血压应用共识
98 0 100 102 104 106 108 110
r = 0.66; p < 0.05
-2
GFR 下降 -4 (ml/min/year)
-6
-8
-10
对2型糖尿病肾病超过3年的研究结果
Bakris GL. Diabetes Res 1998;39(suppl):S35-42.
CKD患者血压控制的目标值
高血压:影响肾病预后的独立高危因素

慢性肾脏病时GFR下降程度与血压、特别是收缩 压密切相关 JASN 2001,12:2832
Meta-Analysis: Lower Systolic BP Results in Slower Rates of Decline in GFR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Diabetes
15≤GFR≤59 (mL/min/1.73 m2) n=444 60≤GFR≤89 (mL/min/1.73 m2) n=7665 90≤GFR≤150 (mL/min/1.73 m2) n=7241
肾功能减退,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
p-value <0.001
From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ARIC)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of 15,792 subjects 45-64 yr old. ASCVD =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GFR=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CKD
1-4期
目标血压<130/80mmHg 如果随机尿蛋白/肌酐>500mg-1000mg/g, 应降低收 缩压目标值

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运用

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运用

• 中国高血压指南2010年修订版指出高血 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 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常伴有其它
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需
要进行综合干预。
• 概述 • 肾上腺素受体的分布情况 • 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看β阻滞剂应用的合 理性 • Β受体阻滞剂的分类 • Β1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 忌症和注意事项 • 总结
个体化原则
受体阻滞剂个体间差异很大,临床上应强调遵循
个体化原则


静息心率(早晨醒后10分钟测心率)达60次/分左
右时,提示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控制得最合适, 此时β1受体阻滞剂的用量即目标剂量
阻滞剂是联合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阻滞剂与ACEI、ARB、利尿剂CCB都能起协同作用
单药初始剂量约 30%~40%的患者即可控制血压;为达 目标血压,60%~70%的患者须联合用药 二药联用:与CCB、ACEI联合是常用的选择 三药联用:β阻滞剂+ACEI或ARB+噻嗪类利尿剂
谢谢!
Thank you very much!
• (5)β阻滞剂与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合用, 是目前推荐的降压药物联合方案之一。高血压 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应联合使用β阻滞剂和ACEI (或ARB),合并慢性HF患者通常应联合使 用β阻滞剂、利尿剂和ACEI(或ARB)(Ⅰ类 推荐,证据水平A)。(6)对伴代谢综合征或 易患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一般不推荐β阻滞 剂作为初始治疗药物(Ⅱb类推荐,证据水平 C);尤其应避免 β阻滞剂与大剂量噻嗪类利 尿剂的联合使用。
1-阻滞剂的作用机制
• 降低交感神经张力 • 抑制异常、过度、持续的神经激素活性 增高
– 降低心率(55 to 60 beats/minute) – 降低心肌收缩力 – 降低血压

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高血压病症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健康问题。

β受体阻滞剂是临床中常用的降血压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心肌的收缩能力,降低心肌的需氧量,抑制肾素的分泌,使交感神经发放的冲动大大降低,同时对于仰位和卧位的患者血压控制具有一定的作用。

以下对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中的应用研究进行详细的阐述。

标签:β受体阻滞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原因在于身体的动脉在前期发生痉挛、在后期发生硬化。

在血流动力学上,主要表现是血压升高,导致身体重要器官继发性损害,因此相关并发症比较多。

一项调查显示,在成年人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可达18.8%[1]。

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脏、大脑、肾脏等病变,会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降压起效较强而且迅速,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因此被联合国卫生组织规定为一线降压药物。

1 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1.1 适应症β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降压药物,不论是单独使用,还是配合其他药物一起使用,都能够使血压降低至标准规定,从而将靶器官的损害降至最低。

在高血压的各个阶段,都存在交感激活的现象。

如果高血压患者还同时患有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等,就会进一步激活交感的活性。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使用β受体阻滞剂是最佳方案。

β受体阻滞剂中含有α1受体和β受体,其中β受体会降低脂蛋白酶活性,从而使血脂升高;会因血管的收缩导致胰岛素抵抗;同时还有脂代谢异常导致的不良反应。

但是,刚好α1受体可以抵消β受体带来的不良后果[2]。

因此,β受体阻滞剂能够在降低心率的同时扩张血管,对于心率过快、血压较高、交感激活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高血压治疗指南中,明确提出了β受体阻滞剂能够治疗高血压的六大症状:第一,心绞痛;第二,心力衰竭;第三,心肌梗死;第四,心律失常;第五,妊娠期高血压;第六,高血压合并青光眼。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是与非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是与非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是”与“非”钱菊英王尹曼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qian.juying@一、β阻滞剂的降压机制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和靶器官损害的重要机制。

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后通过多种途径升高血压,同时导致细胞氧化应激反应与炎症因子增多,加快了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程度,进而导致细胞和纤维组织增生、胆固醇堆积及动脉粥样斑块发展。

而β阻滞剂最主要是通过对β1受体的阻滞来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7,主要通过以下方式: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β受体,使其兴奋神经元活动减弱,阻滞突触前膜的β1受体,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②阻断心脏的β1受体,通过降低心率来减少心输出量7;③阻断肾脏的β1受体,抑制肾素从肾小球旁器的释放,舒张血管,改善血管顺应性8。

另外,与其他降压药物相比,β阻滞剂能够减少运动或者应激时儿茶酚胺的增压作用9。

因此,β阻滞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最初研发的β阻滞剂是没有选择性的普萘洛尔,随着药物研究的发展,具有β1选择性的(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品多洛尔),同时具有α受体阻滞剂作用的(拉贝洛尔、卡维地洛)和直接具有血管舒张功能的(奈比洛尔)相继问世,另外一些长效的β阻滞剂的出现也从不同方面提高药物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二、β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历史回顾1960年,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β阻滞剂)由英联邦化学公司的JamesBlack设计,目前已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

β阻滞剂最初用于高血压的治疗,继而在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的治疗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如BCAPS1、MAPHY2、STOP-23研究,已经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实β阻滞剂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长期临床转归,包括降低病死率、脑卒中和心力衰竭患病率。

因此,β阻滞剂在高血压的一、二级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时至2002年,一个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里程碑式的大型临床研究LIFE研究4在lancet上发布,这使β阻滞剂在高血压一线治疗中的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及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及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及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摘要:β受体阻滞剂通过与细胞膜上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某些亚型(β1、β2、β3)竞争性结合,可逆性阻断多个器官中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产生的作用,对机体代谢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

β受体阻滞剂是一类安全、廉价和有效的降压药物,可作为单一药物治疗或与利尿剂、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α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

并且使β阻滞剂的不良反应减少,增加β阻滞剂的使用安全。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药理作用;高血压治疗β受体阻滞剂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显著降低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虽然由于β受体阻滞剂可产生心动过缓、房室阻滞、心肌收缩力受抑制、变异性心绞痛加重,另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和对血糖、血脂的不利影响等副作用限制β受体阻滞剂在老年病人中的广泛应用。

1 药理作用β受体阻滞剂可根据其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膜稳定作用、脂溶性和水溶性,以及受体选择性等分类。

但从其对心血管影响的作用采用最多的还是受体选择性分类。

β受体分为两种亚型:心脏兴奋和肠道松弛有关的受体属β1而支配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的受体为β2受体。

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不是只与β1受体结合,而是与β1结合能力相对的大于与β2受体结合能力;非选择β受体阻滞剂在相近浓度即可阻滞β1和β2受体[1]。

因此药物的选择是相对的,在较高的浓度和剂量时β1选择性消失。

β受体阻滞剂引起循环系统的效应: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

有关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确切机制仍然不清,可能是通过几个方面的作用而共同实现的。

实验证明阻滞β1受体与降压密切相关,而β2受体阻滞基本无降压作用。

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机制略有不同;无内在拟交感活性β受体阻滞剂引起心输出量很快下降,总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但血压并不改变[2]。

如继续用药致使总外周阻力的降低和心输出量持续在低水平,因而血压下降。

而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β受体阻滞剂不明显减少心输出量,而总外周血管阻力明显降低,血压即时下降。

高血压治疗的新体会:α-受体阻滞剂重要作用的再认识

高血压治疗的新体会:α-受体阻滞剂重要作用的再认识

临床应用与效果
应用
α-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中度至重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尤其适用于有明显交感活性 增高和血管痉挛的高血压患者。
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α-受体阻滞剂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地降 低血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与其他药物的比较
与其他降压药物的比较
与其他降压药物相比,α-受体阻滞剂 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对血脂、血糖等 代谢指标的影响较小。
发展
随着对α-受体阻滞剂的深入研究,不断有新的药物问世,提高了选择性、疗效 和安全性。
02
α-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 重要角色
药理作用与机制
药理作用
α-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肾上腺素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α受 体结合,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机制
α-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 的活性,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率,进一步降低血压。
高血压治疗的新体会α-受体阻 滞剂重要作用的再认识
• α-受体阻滞剂简介 • α-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重
要角色 • α-受体阻滞剂的疗效与安全性再认
识 • α-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未
来展望 • 个案分享与经验交流
01
α-受体阻滞剂简介
定义与特性
定义
α-受体阻滞剂是一种作用于肾上腺 素能受体的药物,通过阻断α受体 来发挥作用。
对于长期服用多种降压药物而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考 虑换用α-受体阻滞剂或联合使用该类药物。
在使用α-受体阻滞剂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定期 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特性
具有拮抗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作用 ,可以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 压。

α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治疗中的实践指南

α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治疗中的实践指南

α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治疗中的实践指南50%~75%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存在高血压。

研究证实:CKD患者血压状态与其长期预后密切相关。

目前,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 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 ARB)、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是临床治疗CKD患者高血压的主要药物。

然而,临床实践发现,部分CKD患者经足量、联合使用降压药物后,血压达标仍较困难。

因此,对经足量、联合应用3种以上降压药物,治疗超过2周仍难以控制的难治性高血压,应寻求新的治疗途径。

β受体阻滞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心血管疾病药物之一。

α/β受体阻滞剂作为第三代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同时兼有选择性阻断α1受体的作用,达到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的目的[1,2,3]。

其独特的双受体阻滞作用对CKD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4]。

但目前α/β受体阻滞剂在CKD患者中应用尚有某些不规范现象存在。

因此,为临床进一步合理应用α/β受体阻滞剂,降低其不良反应,有必要规范其使用。

一、交感神经系统亢进在CKD中的作用CKD合并高血压涉及多种神经体液因素异常。

经有效纠正容量负荷及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RAAS)系统后血压仍未达标者,应考虑有交感神经因素(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SNS)的参与。

CKD患者SNS 激活的机制包括:①下丘脑的调节作用:肾实质的损伤可刺激肾内感受器,使信号通过脊髓上传至下丘脑,促进下丘脑调节中枢儿茶酚胺水平上调,从而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αβ受体阻滞剂在CKD高血压应用实践指南

αβ受体阻滞剂在CKD高血压应用实践指南

交感神经系统亢进在CKD中的作用
CKD患者SNS激活的机制
下丘脑的调节作用
RAAS激活作用
瘦素及不对称二甲基精
氨酸(ADMA)的作用 当 CKD 患 者 瘦 素 及 ADMA 水平过高时,可 使交感神经兴奋性上调 ,影响血管内皮功能, 诱发高血压。
其他
肾实质的损伤可刺激肾
内感受器,使信号通过 脊髓上传至下丘脑,促 进下丘脑调节中枢儿茶 酚胺水平上调,从而导 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
肾素释放
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刺激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陈维洲.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见:陈修等主编.心血管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71-286
β阻滞剂的糖脂代谢—糖代谢影响
阻断 降低
阻断胰腺β 细胞β2受体,从而抑制胰岛素分泌和糖原分解
降低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促进
降低 增加
促进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干扰血糖代谢
第六人民医院:14 例
瑞金医院:9 例 华山医院:5 例
钱家麒,等.盐酸阿罗洛尔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的多中心研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Vol. 24 No. 12 Dec. 2004
18
研究结果及结论
对照组:无 治疗组:给予盐酸阿罗洛尔

盐酸阿罗洛尔治疗慢性肾功 能不全高血压的近期疗效确 实, 能明显降低患者收缩压
Suzuki H,Moriwaki K,Kanno Y,et al.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anACE inhibitor and alphabeta blocker on the progression of renal failure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preliminary report〔J〕. Hypertens Res,2001; 24( 1) : 153-8.

降压药物在慢性肾脏病的合理应用

降压药物在慢性肾脏病的合理应用

降压药物在慢性肾脏病的合理应用高血压是肾脏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处理高血压也是延缓肾脏功能恶化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理论上各种降压药物对合并肾脏损害的高血压都可应用。

然而由于肾脏病可以由多种基本原因引起、不同阶段肾功能对不同药物反应不同、某些药物在特殊肾功能背景下可能出现潜在的问题不尽相同,加上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发展的趋势等,临床医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个体化处理。

下面就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在慢性肾脏病的合理应用作简要介绍。

1 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中广泛应用。

在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时也多应用。

但是,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它们降压效果往往欠满意。

利尿剂中氢氯噻嗪在肾小球过滤率(GFR)≤40 ml∕(min&#8226;1.73 m2)以下几乎无作用;作用于髓攀的利尿剂如呋塞咪,在肾功能较严重下降时可以使用,但是合并大量蛋白尿者,其利尿剂降压作用明显减少。

β受体阻滞剂在合并心血管功能障碍时常使用,但一般不主张与利尿剂同时应用。

低钾、脂质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尿酸升高是二者可能发生的最重要不良反应,氢氯噻嗪更多是与RAS阻断剂,钙拮抗剂合并应用。

2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在肾脏病合并高血压特别推荐。

这是因为:①肾脏病时RAS兴奋常见;②对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的特殊作用(扩张出球小动脉以致降低肾小球内压);③对抗促炎因子产生;④良好心血管保护作用;⑤优秀耐受性、顺应性;⑥无代谢副反应等。

众多临床实验证实,阻断RAS系统药物(RASB)不仅可以有效降压,同时可以降低蛋白尿,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特别是对糖尿病肾病伴蛋白尿及高血压更理想。

3 钙拮抗剂钙拮抗剂是一组阻断钙离子通道的药物,作用快而降压程度明显。

其中双氢吡啶类对于血压降低特别明显,但由于主要扩张入球小动脉,因此有人认为对于肾小球内压下降不利。

但实际上在有明显高血压背景下,由于其对全身的血压降压良好,仍然对肾小球内压降低有好处。

ACEI和ARB类药物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ACEI和ARB类药物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A C E I和A R B类药物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众所周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都是降压药,但它们不仅仅是降压药,您是否知道,它们在治疗肾脏疾病中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ACEI和ARB 用于治疗肾病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肾脏病治疗的一大创举,自它们的肾脏保护作用被发现以来,ACEI和ARB在治疗肾脏疾病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实践开拓,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来保护肾脏并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一、ACEI 和ARB类药物的作用原理ACEI和ARB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简称,它们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系统),而RAAS系统不仅在血压的调节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慢性肾脏损伤的发病机制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ACEI和ARB用于治疗肾脏病的机制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①血流动力学作用:要了解ACEI和ARB的血流动力学作用,就要先了解肾脏的构造。

大家知道,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脏约有100万~200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都由一个肾小体和一条与其相连通的肾小管组成,每个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肾小球是一团毛细血管网,各有一条入球小动脉和一条出球小动脉。

而ACEI和ARB的主要作用就是扩张这些小动脉,而且扩张出球小动脉的作用大于扩张入球小动脉,从而降低肾小球球内高灌注、高滤过和高血压的“三高”情况,进而有效降低血压,达到保护肾脏、减少蛋白尿的效果。

②改善滤过屏障:肾小球的的毛细血管网组成了一个滤过屏障,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的患者中,滤过屏障受损是造成蛋白尿和肾脏损害的重要原因。

血管紧张素Ⅱ能改变肾小球滤过膜孔径屏障,增加其通透性。

而ACEI和ARB阻断了血管紧张素Ⅱ的效应,减少尿蛋白的滤过,从而减少蛋白尿。

③抑制肾组织炎症反应和硬化:血管紧张素II在肾脏里可以通过肿瘤坏死因子-β(TGF-β)促进各种肾脏固有细胞增生,促进炎症细胞浸润与吞噬、粘附,促进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增多等,从而造成临床上的肾脏损害。

α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新版本ppt课件

α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新版本ppt课件

结果显示: 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相反,αβ受体阻滞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下降,胰岛素敏感性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增高,且脂质过氧化反应明显受抑制。
van Zwieten PA. Drugs, 1993; 45(4):509-517.
前言
1
β受体阻滞剂的分类
2
α/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
3
α/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
4
α/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
5
结语
6
CONTENTS
目 录
溶解性
半衰期(小时)
首关效应(%)
口服生物利用度(%)
对α1和β1受体阻滞强度比不同,药理学特性有不同,如下:
卡维地洛
阿罗洛尔
拉贝洛尔
α/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杨宝峰. 药理学(第8版). 2013年.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03
α/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降压作用机制
阻滞肾小球旁细胞β1受体可抑制肾素分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发挥降压作用;
04
α/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
由于传统βB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和掩盖低血糖症状,同时增加血清甘油三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因此多国指南均不推荐传统βB作为合并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患者的初始降压用药。
不影响血清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稳定血糖水平
对脂蛋白脂酶活性无不良影响
刘国仗 高血压杂志. 2005, 13: 56-58.
本研究表明,SBP与DBP在4周末比治疗前分别 24mmHg与17.4mmHg,总有效率达89.2%,另外,在降压同时有明显降低心率的作用; 不良反应发生率只有1.3%,但真正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只有6例,因而安全性良好。

β 受体阻滞剂 在高血压中 的临床应用

β 受体阻滞剂 在高血压中 的临床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中的临床应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柯元南β阻滞剂从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在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临床最广泛的,应用最广泛的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之一。

关于β受体阻滞剂的规范应用,咱们国家的医师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血管疾病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第一个是认识上的误区。

顾虑β受体阻滞剂对糖脂代谢的影响,而对β阻滞剂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和冠心病患者应当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作为二级预防了解不够。

第二个使用率低,大概只有40% 。

达到推荐剂量的比率更低,只有1% 。

第三,应用不规范。

心力衰竭患者在液体潴留尚未消除时就应用β阻断,阻滞剂,或者起始剂量不够小,剂量递增的速度不够缓。

第四,选择的种类不当,未能根据临床证据,选用已证实对患者有效和有益的药物。

这个是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学的分类。

β受体阻滞剂,包括非选择性的β阻断剂,阻滞剂,包括又阻断β1 ,又阻断β2 受体。

所以这类的药物有卡替洛尔、吲哚洛尔、普萘洛尔,这一类的药物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少,所以特别在心血管的临床应用上是比较少的。

第二类是选择性的β1 受体阻滞剂。

所以这类的代表性的4 个药物,一个是美托洛尔,第二个是阿替洛尔,第三是比索洛尔,第四是萘比洛尔。

这其中的,阿替洛尔,脂溶性就比较低。

美托洛尔的脂溶性比较高。

比索洛尔的是中等,中等。

第三类,是α1 阻断和β受体非选择性的阻滞剂。

所以这一类的比较早的药就是柳胺苄心定,就拉贝洛尔。

比较新的是卡维地洛,还有阿尔马尔,这是日本的药。

目前临床证据比较多的,是卡维地洛。

这是,这张片子正在讲的是一部分β受体阻滞剂的药代动力学的特点。

药代动力学你看,T1/2 ,也就是说半衰期。

美托洛尔它是比较短效的药,所以美托洛尔一般要用缓释的制剂,用来治,作为降压的话,要不否则的话,它一天要用药2-3 次。

α、β受体阻滞剂在肾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α、β受体阻滞剂在肾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α、β受体阻滞剂在肾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姚建
【期刊名称】《中国处方药》
【年(卷),期】2005(000)005
【摘要】心血管并发症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病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而高血压是造成病人心血管损害的最重要的因素,几乎所有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因此有效控制高血压对于延长肾衰病人的生存期,减少死亡率至关重要。

虽然目前一致认为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ACE)抑制剂是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ACE抑制剂也存在许多局限性。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姚建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4
【相关文献】
1.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J], 季连杰
2.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J], 杨少峰
3.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J], 谭宏程
4.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J], 刘志强
5.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J], 谢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α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α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α/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要点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受体)阻滞剂(βB)是一类重要的心血管病治疗药物,在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疾病防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指出,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和βB均可用于高血压的初始与维持治疗。

然而,基于以阿替洛尔为代表的第二代βB研究结果,近年来一些国家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不同程度地下调了βB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地位。

对此学术界仍有争议,因为不同种类βB在化学结构、药理学特性以及血流动力学效应等方面存在显著异质性。

作为第三代βB,卡维地洛、阿罗洛尔与拉贝洛尔既能阻滞β受体,还能够阻滞α1受体而发挥血管扩张作用,其降压机制与其他βB不尽相同。

本专家共识,旨在客观评价α/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指导此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1βB的分类1.1 根据选择性①非选择性βB,代表药物是普萘洛尔;②选择性βB1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物有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③兼有α1受体阻滞作用的βB,如阿罗洛尔、卡维地洛、拉贝洛尔(均为β受体非选择性)。

1.2 根据溶解性①水溶性βB,如阿替洛尔;②脂溶性βB,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卡维地洛;③水脂双溶性βB,如比索洛尔、阿罗洛尔。

1.3 根据内源性拟交感活性①有内源性拟交感活性的βB,如吲哚洛尔、拉贝洛尔;②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的βB,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罗洛尔、卡维地洛和奈比洛尔。

βB是一类具有显著异质性的药物,不同选择性、溶解性和有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的βB,具有不同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临床作用。

一般认为,具有血管扩张作用、选择性较高、具有脂溶性和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的βB更适合高血压治疗。

第一代为非选择性βB;第二代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对第一、二代通常称为“传统βB”。

第三代是有血管扩张作用的βB:包括通过阻滞α1受体发挥扩血管作用的α/β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阿罗洛尔等)及不通过α1受体阻滞、但具有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作用的新一代βB(如奈比洛尔等)。

指南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要点速览

指南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要点速览

指南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要点速览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高血压的五大类药物之一,疗效肯定。

但由于临床医生担忧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导致其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使用率较低。

且各国高血压指南在β受体阻滞剂能否作为一线降压药物这一问题上仍存在分歧。

那么,该类药物在高血压患者中应如何合理应用?临床建议1. β受体阻滞剂尤其适用于高血压伴心房颤动合并快速心室率、其他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以及高动力状态的患者。

这些高血压患者可首选或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从血压达标的角度,β受体阻滞剂联合钙通道阻滞剂(CCB)是常用方案。

2. β受体阻滞剂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疗效不同,主要适用于高交感神经活性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

不建议作为≥60岁老年无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的常规一线降压药物。

3. β受体阻滞剂禁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哮喘患者,慎用于运动员、周围血管病、代谢综合征或糖代谢异常患者。

4. β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的其他重要关注点:①高度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用于无哮喘慢阻肺患者是安全的;②对因冠心病、心力衰竭、有症状心律失常或高血压等正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围术期患者,突然撤药会增加风险,应继续使用β受体阻滞剂;③拉贝洛尔是妊娠期高血压的推荐药物;④β受体阻滞剂是主动脉夹层患者首选的降压药物,应尽快将血压和心率控制在患者能耐受的目标水平。

无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作为五大类一线降压药物之一,尤其适用于有心率增快等交感活性增高表现的无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图1)。

在血压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联合长效CCB是优选的联合方案之一。

对于有β受体阻滞剂治疗适应证的患者,推荐优先使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或有血管扩张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

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交感激活的心率增快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缓释的非二氢吡啶类CCB。

不宜首选β受体阻滞剂的高血压人群包括老年人和糖脂代谢异常者。

周αβ阻滞剂在肾性高血压中的作用ppt

周αβ阻滞剂在肾性高血压中的作用ppt

兴奋a1和b受体
促心肌生长 因子
动脉收缩
维持血压
体外实验
5/6肾切除的大鼠
肾内注射酚 急性肾损害的大鼠
背侧脊神经切断 切断肾神经
下丘脑背部NE释放 下丘脑背侧核 血压 NE的转换率
肾损害时,肾脏到中枢整合结构的传入冲动 增加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血压升高
高血压与肾脏-神经心血管病链的联动
• 肾脏与高血压的关系
CKD患者血中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增加,从而导致 交感兴奋性增高
瘦素水平过高
肾脏疾病时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 相对过高,随肾功能减退而 更明显
• II型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 者交感活性尤其高 • CKD病人中血去甲肾上腺素水 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 死亡率呈正相关 • 终末期肾衰患者全身交感活 性明显增加,在血透时此过 高情况在肾切除后改善
交感神经系统
肾脏钠潴留
钠摄入过多 遗传因素
肾素-血管紧张 素-醛固酮系统
Kaplan,1994
心功能不全时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激活
心搏量 或低血压
减压反射
交感神经-肾上腺能系统激活 交感神经输出冲动 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分泌
心肌b受体兴奋 心率
心肌收缩
全身血管收缩 静脉收缩
回心血量
肾灌注压 肾素 RAS
用药前后肾功能变化
肾功能 病例数
BUN (mmol/L) 85
SCr(mg/dl) 85
服药前 12周 P值
13.19 ± 5.95 12.28 ± 5.87 0.035
2.995 ± 1.36 2.95 ± 1.63 0.569
钱家麒: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Vol.24 No.12 Dec.20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5.6%
Am J Kidney Dis. 2008 Apr;51(4 Suppl 2):S30-7.
相比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CKD患者死亡或发生心血管事件(CV )的比率更 高
100 %
对27,998例CKD患者进行为期最长66个月的随访
一项研究纳入27,998例eGFR<90mL/min/1.73m2至少90天的患者,以了解CKD的疾病进 程,包括对肾替代治疗(移植或者透析)和死亡的情况。
对39,550例CKD 3-4期的患者(Scr 1.32±0.35)平 均随访3.83年(最长达7年)
一项研究纳入39,550例CKD3-4期的患者,旨在CKD患者中研究西班牙裔种族与ESRD的风险, 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关系.。
12%
( 年 10%
每龄 校
8%
病 人 年 )
正 患 者 比 率
6% 4%
促进心脏重塑
SNS的过度活化可下调心肌β受体密度, 上调β肾上腺素受体激酶以及增强抑制 性G蛋白活性。 同时,严重时还可诱导部分心肌细胞凋 亡,刺激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 最终促进心脏结构重塑
因此,交感神经系统活化在心、脑、肾及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抑制交感活性可有效 控制血压、减轻靶器官损害,降低CKD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KEEP:Kidney Early Evaluation Program 肾脏早期评估项目 *在KEEP研究中,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30或舒张压≥80mmHg
90-80
2期 80-70
70-60
60-50
3期 50-40
40-30
4-5期 <30
63.7% 68.4% 72.4%
86.2% 90.6% 93.5%
常用药物为普萘洛尔、噻吗洛尔 常用药物为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
负性肌力作用较强
慢性心衰时有一定耐受性
常用药物为卡维地洛、阿罗洛尔、 拉贝洛尔
扩张血管,降低周围血管阻力
Ⅰ 第一代
Ⅱ 第二代
Ⅲ 第三代
α/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治疗中的实践指南.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48): 3812-3816.
α/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治疗中的实践指南.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48): 3812-3816.
β受体阻滞剂的分类及特征
β受体阻滞剂根据其发展历程分为三代:
非选择性竞争性阻断 β1、β2肾上腺素能受体
选择性的作用于β1肾上腺素能受体 选择性阻滞α1受体 非选择性阻滞β1、β2受体
损伤肾脏
NE与β受体结合可影响心肌的 正性变力及变速作用,使心肌 耗 加氧之量交增感加神, 经血兴压奋进性一亢步进升可高加。增加心脑血管意外危险 重糖、脂代谢紊乱等,故使心 脑血管意外发生的风险增加
升高血压
去甲肾上腺素(NE)作用于中枢β1受体, 使外周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与肾脏 入球小动脉β2受体结合,激活RAAS, 从而引起高血压或者进一步加重原有高 血压状态
从指南到实践——论α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肾脏病(CKD)高血压 治疗中的特点
目录
01
前言
02
指南简介
03 阿罗洛尔在CKD高血压治疗 中的独特优势
04 盐酸阿罗洛尔处方资料
பைடு நூலகம்
CKD: Chronic Kidney Disease,慢性肾脏病
01
前言
从指南到实践——论α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肾脏病(CKD) 高血压治疗中的特点
02
指南简介
从指南到实践——论α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肾脏病(CKD) 高血压治疗中的特点
2013年12月24日中华医学杂志正式发表
《α /β 受体阻滞剂在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治疗中的实践指南》
交感神经系统亢进在CKD中的作用
CKD患者交感神经系统(SNS)激活的机制
01
下丘脑的调节作用
肾实质的损伤可刺激肾内感受器,使信号通过脊髓上传至下丘脑, 促进下丘脑调节中枢儿茶酚胺水平上调,从而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50%
45.7%
45%
患 40%
者 35%
比 率
30%
25%
20%
19.5%
24.3% 19.9%
肾替代治疗 死亡
15%
10%
5% 1.1% 1.3%
0%
2
3
4
K/DOQI CKD分期
此研究发现K/DOQI CKD分期为2,3,4期的患者在超过5年的观察期内,肾替代治疗发生率分别 为1.1%,1.3%,19.9%,而死亡率却分别为19.5%,24.3%和45.7%。
CKD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随CKD进展,几乎所有患者均受高血压所累
CKD各期高血压 * 患病率
GFR
(mL/min/1.73m2)
≥100
1期 100-90
56.6% 61.3%
美国肾脏基金项目开展的KEEP研究是 一项基于社区的CKD患者自愿筛查项 目,以确定高风险的患者个体
1. KEEP研究纳入的患者为≥18岁的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或有肾脏病, 糖尿病或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 2. 此项分析共纳入了73441例来自于KEEP队列研究中的合格病例。
02
RAAS系统激活作用 肾损伤时局部RAAS系统激活,
血管紧张素II又可增强中枢交感神经信号的传出
瘦素及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03
(ADMA)的作用 当CKD患者瘦素及ADMA水平过高时,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上调,
影响血管内皮功能,诱发高血压
04
其他作用
肾损伤时一氧化氮(NO)的产生下降,活性氧簇生成增加, 加上代谢型酸中毒等因素,进一步促进了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化
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α/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治疗中的实践指南.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48): 3812-3816.
交感神经系统亢进在CKD中的作用
肾组织损伤促使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后可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症状
NE与血管平滑肌上α 1受体 结合,导致外周及肾脏内血 管收缩及阻力增高,使肾血 流量下降,加重肾组织损伤
2%
0%
10.94% 10.31%
5.25% 4.08%
1.22% 0.67%
终末期肾病 心血管事件
全因死亡
白种人 西班牙裔
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
1. Arch Intern Med. 2004;164:659-663 2. J Am Soc Nephrol 17: 2892–2899, 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