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及遏制耐药性微生物的对策(一)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形成与防控

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形成与防控

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形成与防控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和医疗领域的进展。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的出现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预防和控制。

一、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形成原因1. 滥用抗菌药物过度使用和滥用抗菌药物是导致耐药性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一些患者在感冒等疾病中频繁使用抗生素,这样会导致细菌越来越适应抗菌药物,从而形成耐药菌株。

2. 不规范的医疗实践在一些医疗机构中,存在着不规范的医疗实践,例如使用抗菌药物时未经严格判断和鉴别、未按照处方量和疗程使用等。

这些不规范的实践导致了抗菌药物的滥用,进而促使了耐药性的形成。

3. 不当的储存和输送抗菌药物的储存和输送环节如果不符合规定,也会导致药物的失效和耐药性的形成。

例如,存放于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或者药物受到了不严格的运输条件,都会降低抗菌药物的效力。

二、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防控措施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来使用抗菌药物,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

此外,应遵循药物的使用量和疗程,及时停药和复查病情,避免随意中断或延长用药时间。

2. 加强监管与培训加强对医务人员和病患的药物使用培训与指导,提高对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的认识。

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严格执行处方制度,防止抗生素滥用。

3. 多学科合作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与共同应对。

包括医生、药剂师、微生物学家、流行病学家等,各领域专家的协作十分重要。

通过共同努力,可以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策略,降低耐药性发展的风险。

4. 推动新药研发加大对新型抗菌药物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制药公司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寻找新的抗菌途径、开发多靶点药物等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将有助于解决目前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

三、结语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形成对人类健康和医疗事业造成了巨大影响。

只有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监管和培训、多学科合作以及推动新药研发等综合措施,才能切实预防和控制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展。

抗菌素耐药性的机制研究及防治措施

抗菌素耐药性的机制研究及防治措施

抗菌素耐药性的机制研究及防治措施一、引言抗菌素是指可破坏细菌或抑制其生长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预防感染性疾病。

然而,随着抗菌素的广泛使用和乱用,出现了抗菌素耐药性问题。

抗菌素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菌素的抗性发生变化,导致抗菌素失去疗效。

抗菌素耐药性带来的危害不仅是治疗方面,还包括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多方面问题。

本文将分析抗菌素耐药性的机制和防治措施。

二、抗菌素耐药性的机制1.基因突变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是在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和突变的,这种变异和突变可能导致细菌对抗菌素的抗性发生变化。

比如,青霉素抗性突变可以通过改变青霉素酶的活性,降低抗生素的作用。

2.质粒传递质粒是一种能够在不同菌株间传递的小环形DNA分子,可始终保留。

抗菌素抗性基因通常被编码成质粒的一部分,当质粒进入细菌细胞后,便可轻松传递抗菌素抗性基因到其它细菌细胞中,例如大肠杆菌可通过水箱、水表等途径传播。

3.水平转移水平转移是指细菌从一个细胞到另一个细胞进行基因传递的过程,可以在相同物种或不同物种之间进行。

水平转移的方式包括转化、转染、DNA共轭和噬菌体介导等。

4.抗菌素通道抗菌素通道是指细胞膜通道和泵,细胞膜通道和泵可通过调节细胞中药物的进出方向影响抗菌素的敏感性。

而且,不同种类的细菌具有不同数量和类型的通道,且通道可以通过基因进化发生改变,导致细菌对抗菌素的敏感性发生变化。

三、抗菌素耐药性的防治措施1.减少抗菌素使用大量使用和滥用抗菌素是导致抗菌素耐药性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加强抗菌素使用的规范管理。

合理使用抗菌素,不仅可以控制耐药性的扩散,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成本。

2.开发新的抗菌素由于现有抗菌素使用量大,导致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为防止更多的菌株产生耐药性,需要不断开发新的抗菌素,并加强对现有抗菌素的改良。

3.加强监测和管理加强抗菌素耐药性的监管和管理,加强对医生和患者的指导,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抗菌素的滥用和乱用。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

一、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原因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是导致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生过度或错误地开具抗生素处方,患者未正确服用抗生素或中途停药,都会导致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逐渐产生耐药性。

2. 病原微生物遗传变异:病原微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能力,通过基因突变或水平基因转移,可能会导致其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这种遗传变异使得病原微生物在抗生素的压力下选择出耐药性菌株,并迅速传播。

3. 环境因素和污染:环境中的抗生素残留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也可能导致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

例如,抗生素在家庭、农田、动物养殖等场所的广泛使用,使得环境中存在大量的抗生素残留,这为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提供了培养和传播的机会。

二、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影响因素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因素:1. 抗生素的种类和使用频率:不同类型的抗生素、不同病原微生物和不同患者对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均会影响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和频繁使用容易导致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2. 医疗环境和卫生设施:医疗机构的卫生条件和设施会直接影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耐药性的产生。

例如,手卫生措施不到位、病房间的清洁不彻底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病原微生物在医疗环境中的迅速传播。

3. 动物养殖和食品安全:畜牧业中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和食品中存在的抗生素残留,在人畜共患病和食品安全方面都会对耐药性的形成及传播产生影响。

三、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控制策略为了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策略:1.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具体耐药情况,在使用抗生素时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杜绝滥用和不合理使用。

抗生素耐药性的来源与控制对策

抗生素耐药性的来源与控制对策

抗生素耐药性的来源与控制对策抗生素耐药性是指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的现象,使得抗生素无法有效抑制或杀死微生物。

这一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因为抗生素耐药性不仅影响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本文将探讨抗生素耐药性的来源与控制对策。

抗生素使用:抗生素的滥用和过度使用是抗生素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过度使用抗生素会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使得抗生素失去作用。

细菌基因突变:微生物为了生存和繁衍,会不断发生基因突变。

一些突变会导致微生物产生抗药性,使其能够抵抗抗生素的作用。

介导耐药性的环境因素:一些环境因素,如污染、抗菌剂的使用等,也可能促进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为了控制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和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生应严格按照患者的病情和抗生素的使用指南,合理开具抗生素处方。

患者也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促进疫苗和科技研发:通过研发新型抗生素和疫苗,以及利用科技手段对抗生素进行精准选择,可以降低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强化抗菌药物管理:政府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控,严格限制抗菌药物的生产和使用,避免抗生素滥用。

提高公众认知:公众应提高对抗生素耐药性的认识,正确理解抗生素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避免自我用药和过度用药。

抗生素耐药性的来源与控制对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医生、患者、政府和公众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控制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和发展,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

抗生素废水是指含有抗生素类物质的生产、生活和医疗等废水。

这些废水中的抗生素残留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近年来,抗生素废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广泛。

本文将重点探讨抗生素废水的生物毒性与微生物耐药性,以及相应的控制技术。

抗生素废水中的残留物质对微生物具有明显的毒性。

这些废水中的抗生素会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降低其活性,甚至导致微生物死亡。

抗生素废水还可能对水生生物、昆虫和土壤生物等产生负面影响,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及遏制耐药性微生物的对策

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及遏制耐药性微生物的对策

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及遏制耐药性微生物的对策抗菌药物耐药性是指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耐受原本可以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的抗菌药物的能力。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密切相关,抗菌药物耐药性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减缓、遏制和防止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形成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是导致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量使用、长期使用、频繁更换药物种类、不按照医嘱使用和未完成疗程等行为容易导致细菌迅速产生抗药性。

2.非法销售和使用:一些非法药店销售假药或变质药物,而一些患者为了求快求便宜购买这些药物,导致使用不合格的抗菌药物,从而加速耐药性的产生。

针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以下是几种可能的对策措施:1.加强监管和管理: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和销售的监管,严禁非法销售抗菌药物和使用变质药物。

定期检查药店和医院,确保合格的药物的安全供应和正确使用。

2.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知识: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和正确使用的知识。

医务人员应该合理开具抗菌药物处方,患者也应该按医嘱正确使用,不滥用和乱用抗菌药物。

3.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应该在真正需要的时候使用,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医务人员应该准确诊断病情,并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测试结果进行合理使用。

4.多方合作应对:政府、医院、药店、患者和药企应该加强合作,共同面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挑战。

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法规,医院应该建立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药店应该负起应有的责任,患者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药企应该研发新型抗菌药物。

5.研发新型抗菌药物:通过加大对抗菌药物的研发投入,发现和开发新的抗菌药物,以应对出现耐药性的细菌。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耐药性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需要政府、医疗机构、药店、患者和药企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监管和管理、提高知识水平、有效使用抗菌药物、多方合作和研发新型抗菌药物等措施,可以减缓和遏制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保护人类健康。

遏制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策略

遏制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策略

遏制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策略耐药性是指由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

本文就抗菌药物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遏制抗菌药物耐药性报道如下。

1 抗菌药物耐药性产生的原因1.1 人为的原因:世界各地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针对轻微感染过度使用抗菌药物;无指征的预防用药及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因资金短缺不能完成疗程而导致用量不足。

1.2 细菌的原因: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是通过突变。

突变是发生在细菌基因上的变化。

这类变化让细菌获得对抗抗菌药物的能力,使抗菌药物活性减弱,甚至失活。

耐药菌能够通过繁殖,把耐药基因由同种细菌传播给其他细菌,使多种细菌对不同类的抗菌药物产生多重耐药[1]。

1.2.1 灭活酶和钝化酶的产生:临床上,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主要是产生β-内酰胺酶,其作用机制为水解药物β-内酰胺环使酰胺键断裂而失去抗菌活性,其水解效率是细菌耐药性的主要决定因子;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为产生氨基糖苷类钝化酶,许多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等均可产生此类酶;某些革兰阴性杆菌、葡萄球菌、D群链球菌可产生氯霉素乙酰转移酶,使氯霉素失去抗菌活性。

1.2.2 抗菌药物渗透障碍:细菌外层的细胞膜和细胞壁结构对阻碍抗菌药物进入菌体有重要作用,革兰阳性菌外层是丰富肽聚糖结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糖肽类抗生素较容易进入肽聚糖层,但不同的细菌通透性不同。

在某些细菌的外膜上还有特殊的药物泵出系统,使菌体内的药物浓度不足以发挥抗菌作用而导致耐药,这是细菌对四环素、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

1.2.3 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DNA螺旋酶的改变是革兰阴性菌如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喹喏酮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核糖体位点的改变引起对大环内酯类和林克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

1.2.4 代谢途径改变:生长中需要加入胸腺嘧啶的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可通过得到的底物及改变代谢途径对甲氧嘧啶和磺胺耐药,如在肠球菌培养基中加入亚叶酸,肠球菌利用亚叶酸后可对磺胺-甲氧嘧啶由敏感转为耐药。

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与控制对策

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与控制对策

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与控制对策抗生素是一类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对人类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随着滥用和不规范使用抗生素的增加,细菌耐药性的出现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抗生素耐药性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的控制对策。

一、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原因抗生素耐药性是细菌遗传变异导致的,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1. 滥用和滥用:过度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使用低剂量抗生素、过度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及未完成疗程都会导致细菌对药物产生适应性反应,进而产生耐药性。

2. 不规范使用:医生和患者对抗生素的使用不规范也是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

例如,医生在没有充分检测和诊断的情况下过度开具抗生素处方,或者患者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

3. 动物使用:动物养殖中过度使用抗生素也是导致耐药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民为了促进动物生长以及预防疾病的发生,滥用抗生素导致了大量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

二、抗生素耐药性的控制对策为了有效控制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并保护公众健康,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监管: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抗生素的管理和监管,制定严格的法规来规范抗生素的销售和使用。

例如,限制抗生素的非处方销售和审查医生开具抗生素的准入资格。

2. 提高医务人员和公众的意识:医生和公众应该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正确理解和认识,遵循科学的指导方针。

医生应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处方,而公众应该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不擅自改变剂量和疗程。

3. 增加研发投入:加大对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和创新投入是控制耐药性扩散的关键。

科研机构应该加强合作,加快新药的研发进程,以应对当前和未来出现的抗生素耐药性挑战。

4. 推广综合治疗:将抗生素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结合物理治疗、免疫治疗等其他方法,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性,提高治疗效果。

5. 加强国际合作:抗生素耐药性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国际间的合作和信息交流可以促进共同研究和监测,加强控制耐药性的全球合作。

抗菌耐药性的形成机制和控制措施

抗菌耐药性的形成机制和控制措施

抗菌耐药性的形成机制和控制措施引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菌耐药性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

了解抗菌耐药性的形成机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于维护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抗菌耐药性形成的主要机制以及可采取的控制措施。

一、抗菌耐药性的形成机制1.1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抗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细菌暴露在抗生素压力下时,其基因组会发生变异,可能导致关键的代谢酶或蛋白质结构改变,从而使细菌对该抗生素不再敏感。

1.2 水平基因转移水平基因转移是指细菌之间传递基因编码耐药特征的过程,包括共济线粒体和质粒介导传递等方式。

这种现象能够使得本来对某种特定类型抗生素敏感的细菌获得其他细菌所携带的耐药基因,从而获得耐药性。

1.3 过度使用和滥用抗生素过度使用和滥用抗生素是导致抗菌耐药性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人们不正确地使用抗生素,如未按照医嘱完成疗程、未使用适当剂量或频次等,会使细菌暴露在亚杀菌浓度的抗生素下,从而为细菌产生耐药机制提供了机会。

二、抗菌耐药性的控制措施2.1 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抗菌耐药性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医务工作者应遵循临床实践指南,在临床需要时正确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同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疗程进行治疗。

此外,公众也应加强对自我用药行为的认识和监管。

2.2 促进新型抗生素的开发与研究尽管目前已有很多种类的抗生素可供选择,但由于细菌对这些已存在的抗生素形成了耐药性,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变得尤为重要。

政府和科研机构应加大对新药研发的投资和支持力度,并积极推动新型抗生素及其他抗感染药物的研究。

2.3 加强卫生防控措施细菌通过接触传播、空气飞沫传播等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加强卫生防控措施是控制抗菌耐药性的关键。

医务人员和公众应遵循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习惯,定期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遮盖口鼻等,以减少细菌在社区和医疗场所中的传播。

2.4 提高公众意识提高公众对于抗菌耐药性问题的认识和意识是预防控制该问题的重要环节。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理解析及防治策略倡议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理解析及防治策略倡议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理解析及防治策略倡议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的抵抗力增强的现象。

这种现象导致常见的感染疾病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给公共卫生带来了重大挑战。

本文将对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理进行解析,并提出一些防治策略倡议。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因突变:细菌通过自身基因的突变来增强对抗生素的耐受性。

这种突变可以导致抗生素的靶标改变,使抗生素无法正常结合靶标,从而失去杀菌作用。

2. 水平基因转移:这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界的基因传递方式。

细菌可以通过质粒、整合子等方式将耐药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从而使其获得耐药性。

这种水平基因转移是细菌耐药性快速扩散的重要途径。

3. 药物选择压力:长时间低剂量使用抗生素或不恰当的抗生素使用会增加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

抗生素是杀菌剂,但在一定浓度下可以选择出一些适应剂抗生素存在的细菌,并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为了应对细菌耐药性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策略。

1. 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治细菌耐药性的核心策略之一。

医生和患者应该遵守临床抗菌用药指南,避免滥用和不恰当使用抗生素。

此外,应该加强对抗生素的监管,严禁非合理的抗生素销售和使用。

2. 多层次的感染控制措施:要加强感染控制,并确保规范的消毒和洗手程序。

严格执行手卫生和环境清洁,减少细菌的传播和感染。

3. 发展新的抗菌药物:由于抗菌药物的开发滞后于耐药菌种的出现,我们需要加大对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和创新投入。

此外,应推进多种抗菌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以提高抗菌治疗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4. 加强全球合作与沟通:细菌耐药性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各国政府应建立健全的监测和报告系统,共享有关细菌耐药性的信息。

国际组织和机构应加强合作,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援助,以提高其抗菌药物管理和监管的能力。

细菌耐药性带来的威胁不可小觑,而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业和公众都应增加对细菌耐药性的认识和关注。

抗生素的耐药性产生原因和对策

抗生素的耐药性产生原因和对策

抗生素的耐药性产生原因和对策一、引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医疗保健中越来越依赖抗生素。

然而,近年来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给公共卫生带来了巨大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抗生素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以期解决这个全球性问题。

二、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原因2.1 过度使用和滥用抗生素过度使用或滥用抗生素是造成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抗菌药物不合理地频繁使用时,细菌有机会发展出对其的耐受能力。

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更为常见,例如:医务人员对于轻微感染经常过度使用抗生素。

2.2 低质量和次标准的制剂另一个导致耐药性产生增加的因素是低质量或次标准的制剂。

当制剂不符合标准时,可能造成药物浓度不够或者作用不够强大。

这就使得细菌在药物面前更加顽强,容易产生抗药性。

2.3 农业和饲养业中过度使用抗生素除了医疗领域,农业和饲养业中过度使用抗生素也是耐药性增加的重要因素。

在动植物领域,大量、频繁地使用抗生素促进生长或预防疾病,导致环境和食物链中存在大量的抗生素残留。

这种情况使细菌暴露于低剂量的抗生素中,并逐渐形成耐药性。

2.4 缺乏新型抗生素开发近几十年来,新型抗生素的开发速度明显下降。

对于一些多重耐药菌株来说,现有的治疗方法可能不再有效。

当可用治疗方案非常有限时,细菌可以借此机会迅速发展出新的耐药机制。

三、应对策略3.1 加强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为了减少滥用和过度使用的情况,必须加强合理使用原则,并且制定明确的管理政策。

人们应仅在真正需要时使用抗生素,避免过度依赖。

另外,加强医务人员、患者和公众的教育,提高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认识也十分重要。

3.2 提高监管和质量控制在制药业中,应加强监管和质量控制。

相关机构应确保制造商和供应商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并加强市场监督。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抗生素的质量和功效达到预期效果。

3.3 推动新型抗生素的研发与创新为了解决耐药性问题,必须推动新型抗生素的研发与创新。

政府、学术机构和制药公司应加大投入力度,在开发更多种类、更有效、具有广谱活性的抗生素方面进行持续努力。

抗生素耐药性的成因与预防措施

抗生素耐药性的成因与预防措施

抗生素耐药性的成因与预防措施引言: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

这一现象被认为是当今医学领域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之一。

本文将探讨抗生素耐药性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成因分析1.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过去,人们常常滥用和滥用抗生素,比如在感冒等病毒感染时使用抗生素。

此外,很多人也存在不完全按照医嘱完成用药疗程或过早停止用药等问题。

这些行为使得细菌不能完全遭到消灭,容易产生耐药菌株。

2. 非法销售和质量不合格的抗生素非法销售和质量不合格的抗生素也是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无资质的药店或倒卖渠道经常出售假冒伪劣的抗生素产品,这些产品往往成分不纯或不达标,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较快。

3. 抗菌剂使用在畜牧业和农业中抗生素在畜牧业和农业中被广泛使用来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以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和提高产量。

然而这种过度使用导致了环境中抗生素浓度的增加,进而促使了细菌耐药性的形成。

二、预防措施1. 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减少细菌耐药性增加的关键所在。

医务人员应遵循临床指南,根据具体情况明确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并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和疗程。

同时也要注意妥善告知患者正确用药方法,鼓励患者按医嘱完成用药过程。

2. 加强监管与执法加强对抗生素合规销售和使用行为的监管与执法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药店和药品销售渠道的监督力度,打击非法销售行为,并加强质量检测,确保抗生素产品达到标准要求。

3. 提倡慎用抗菌剂在畜牧业和农业领域中,应提倡慎用抗菌剂,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鼓励发展替代性疫苗、预防性措施以及改善养殖环境等方法来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

4. 科学研究与新型抗生素开发科学研究与新型抗生素开发是预防细菌耐药性的长远之计。

医学界需要持续投入资源进行相关研究,在理解细菌耐药形成机制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新型抗生素,并开展针对耐药性菌株的治疗方法研究。

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和应对策略

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和应对策略

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和应对策略引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挑战。

了解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以及寻找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机制1.基因突变微生物可以通过自然突变来获得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这些突变可能发生在微生物的基因组中,导致抗生素靶标的改变,从而使其对抗生素失去敏感性。

2.基因交换微生物还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获得抗生素耐药性基因。

这种转移可以通过质粒(plasmids)、转座子(transposons)和噬菌体(bacteriophages)等途径进行。

3.产生酶类某些微生物可以产生特定的酶类,这些酶类能够降解抗生素,从而降低抗生素的疗效。

4.产生外膜蛋白有些细菌能通过改变细胞外膜蛋白的结构,减少抗生素进入细胞的能力,从而降低抗生素对细菌的杀菌作用。

二、应对策略1.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遏制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重要策略。

医生和养殖业从业人员应准确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并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此外,使用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也应按照科学指导。

2.研发新型抗生素由于微生物耐药性的不断发展,研发新型抗生素对于抵御耐药性微生物的威胁至关重要。

科学家们应加大对新型抗生素的研究和开发投入,以寻找对新的抗生素靶标,提高抗生素的疗效。

3.应用组合治疗组合治疗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可有效减少微生物耐药性的发生。

通过同时使用两种或更多药物,可以减少单个药物对微生物的压力,防止耐药性的形成。

4.加强监测和监管加强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监测和监管是保护公共卫生的重要举措。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抗生素耐药性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和阻止其传播。

结论:面对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挑战,了解其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

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与防控措施

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与防控措施

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与防控措施抗菌药物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工具,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给公共卫生和临床实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1. 抗菌药物的定义抗菌药物是指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的药物。

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细菌,例如破坏细菌细胞壁或膜、抑制蛋白质合成等。

2. 耐药性的产生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或丧失的现象。

耐药性的产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使用不当:滥用、过度使用或误用抗菌药物,例如未完全按照医嘱完成疗程。

- 细菌基因突变:细菌通过基因突变来对抗菌药物产生抵抗力。

- 横向基因转移:细菌之间可以通过横向基因转移共享耐药基因,从而传播耐药性。

3. 耐药性的后果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多重挑战:- 增加治疗难度:耐药菌株对常规抗菌药物的耐受性增加,使得治疗感染疾病变得更加困难。

- 增加治疗成本:治疗耐药菌所需的抗菌药物价格往往较高,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 增加感染传播风险:耐药菌株具有更强的传播能力,极易在医院或社区中传播导致感染爆发。

二、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防控措施1. 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认知提供全面的抗菌药物的信息是防控耐药性的基础。

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抗生素的使用知识培训,推广规范使用指南。

同时,患者也需要加强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和副作用的认知,避免滥用或未按医嘱使用。

2. 优化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防控耐药性的关键。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临床指南和治疗原则使用抗菌药物,避免过度或过长时间的使用。

同时,需要加强抗生素使用监测和评估,对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定期回顾。

3. 强化感染控制措施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

医疗机构应建立严格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等。

此外,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及早发现和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

细菌耐药性的形成和防治策略

细菌耐药性的形成和防治策略

细菌耐药性的形成和防治策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愈发突出。

但是,在社会大众中,对于细菌耐药性的形成和防治策略了解不够深入,这既源于人们缺乏科学知识,又源于大众对于这样的问题较为被动。

本文将从细菌耐药性的形成、医院和社区细菌耐药性的现状,以及细菌耐药性的防治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细菌耐药性的形成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1、原生耐药:一些细菌天生就具备耐药能力,这是天然存在的,如铜绿假单胞菌和假单胞菌等。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它们在感染患者中却越来越多。

2、细菌自身产生耐药性:细菌在其自身的生长和行为方面发生了变化和进化,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和生存,从而具有了耐药性。

3、用药不当:细菌感染后,若患者使用的抗生素不正确或其用量不足,那么细菌就会向着抑制剂不敏感的方向进一步进化,形成更加耐药的细胞。

4、滥用抗生素:长期大量滥用抗生素,就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风险,尤其是长期低浓度使用抗生素更容易在细菌中形成耐药性变异。

5、基因突变:细菌的基因突变是其形成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某些特定的细菌,基因突变是耐药性产生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以上这些都是常见的细菌耐药性形成的原因。

也正因如此,我们应该做到养成科学用药的健康习惯,不能拿抗生素像糖一样乱吃,而要在合适的时候由医生指导正确使用药物,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二、医院和社区细菌耐药性的现状医院和社区是细菌耐药性在最易发生的环境。

在这些地方,患者的数量较大,细菌肆意生长,病人与病源接触度较高,耐药性的转移风险也较高。

而自2000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许多多重耐药菌,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抗感染药物治疗难题。

根据有关报告,目前在医院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带状疱疹病毒、肠杆菌属、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属等多种细菌已经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且不断升高。

在社会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及遏制耐药性微生物的对策

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及遏制耐药性微生物的对策

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及遏制耐药性微生物的对策【摘要】目的合理使用抗菌药,减少耐药性的产生,阻滞耐药性感染的传播。

方法从耐药性产生及蔓延的规律研究制定遏制耐药性的方法。

结果耐药性的产生,医院是重要环节,医院应该遏制和控制多重耐药性微生物的高发比例,建立良好的微生物实验室,不要为了预防感染而使用抗菌药,加强PK/PD的研究,关闭或缩小MSW。

结论抗菌药耐药性是一种自然的生物学现象,是细菌等微生物受到抗菌药物使用的选择性压力的反应。

因此,遏制耐药性发生的根本方法是减少抗菌药物不必要、不适当或不合理的使用。

【关键词】抗菌药;耐药性的产生;抗菌药的PK/PD耐药性(resistance)是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相对抗性,是微生物进化过程的自然界规律,也是微生物耐药基因长期进化的必然结果。

由于抗菌药物杀死了敏感菌群,而对耐药菌的存活和繁殖无效,所以耐药性是过度使用和滥用抗菌药的必然后果。

当前,耐药菌的产生和蔓延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

如肺炎、结核病和疟疾等,由于其微生物对许多现有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而变得越来越难以治疗。

耐药性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如何遏制这一威胁?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 耐药性的类型耐药性分为:天然耐药性、获得耐药性、多重耐药性以及交叉耐药性[1]。

天然耐药性,又称原发性耐药性,遗传性耐药性,内源性耐药性,它决定抗菌谱。

如全部肠杆菌科细菌对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利萘唑酮、奎奴普丁和莫匹罗星;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第一代头孢菌素;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萘啶酸和甲氧嘧啶;肺炎链球菌对甲氧嘧啶和氨基糖苷类;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对亚胺培南;沙雷菌属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和多黏菌素E均属天然耐药。

天然耐药性是某种细菌固有的特点,其原因可能是此类细菌具有天然屏障,药物无法进入细菌体内或由于细菌缺少对药物敏感的靶位所至。

耐药菌的发生机制与防治策略

耐药菌的发生机制与防治策略

耐药菌的发生机制与防治策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耐药菌指的是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细菌。

这些细菌能够通过自身基因突变或者从其他细菌中获得抗药基因,逐渐形成对抗生素的耐受性。

本文将探讨耐药菌的发生机制以及防治策略。

一、耐药菌的发生机制(一)基因突变耐药菌的发生主要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细菌细胞的遗传物质DNA有可能发生突变,继而使细菌细胞产生抗性属性。

这种变异可以是自然产生或是由于外界环境等原因诱发。

一旦细菌突变,其后代就将遗传得到这种抗性属性。

(二)耐药基因转移耐药细菌可以通过水、空气、食物以及人与动物等传染方式感染到人体内,进而导致感染性疾病。

除了自身基因突变外,耐药细菌还可以通过耐药基因转移方式获得耐药性。

不同种类的细菌,甚至是跨越物种界的细菌,都可以通过共享性质相似的质粒或转座子来进行耐药基因交换。

这也是细菌抵御多种抗生素的原因之一。

(三)滥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有效药物。

但是过度使用抗生素、不规范用药等因素,也会加速耐药细菌的产生。

这是因为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细菌会逐渐适应药物,从而产生耐药性。

一旦耐药菌形成,就会对抗生素失去响应,也就难以控制感染。

二、耐药菌的防治策略(一)正确使用抗生素为了遏制耐药菌的形成,正确使用抗生素是最基本的措施。

不只是在个人治疗上,而是全社会的药物使用习惯都需要进行调整。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应遵守抗生素使用规范,根据病情和感染程度开具抗生素处方。

同时,患者也必须遵守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药,并且不可过早停药。

(二)增强细菌感染控制细菌感染控制是防止耐药菌快速扩散的必要措施。

对于感染部位进行严密的消毒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在公共场合、医院等公共环境中采取良好的卫生保洁措施,也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原菌的传播和感染。

(三)开发新的抗菌药物目前已经发现的抗菌药物已经不能对抗多数的耐药菌,因此,发展新的抗菌药物是治疗耐药菌的重要手段之一。

抗感染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及对策

抗感染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及对策

不断增加的耐药性 不断增加的耐药性
最新报告,在美国大约 金葡菌为MRSA,也是医院 最新报告 在美国大约50%金葡菌为 在美国大约 金葡菌为 也是医院 ICU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50%的致病菌 院内感染 的致病菌 表皮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明显耐药 内酰胺类抗生素明显耐药; 表皮葡萄球菌对 内酰胺类抗生素明显耐药 肠球菌约30%对万古霉素耐药 对万古霉素耐药; 肠球菌约 对万古霉素耐药 铜绿假单孢菌约20%对QNs耐药 耐药,15%对亚胺培南耐药 对亚胺培南耐药; 铜绿假单孢菌约 对 耐药 对亚胺培南耐药 肺炎球菌约50%对青霉素耐药 肺炎球菌约 对青霉素耐药 金葡菌对万古霉素也明显耐药(须 μg/ml) 金葡菌对万古霉素也明显耐药 须8~16μg/ml 。 μg/ml
Drugs 2002; 62:557~566
3
依据耐药程度的抗菌药物分类
高耐药可能性药物:此类药物应限制使用 如氨苄西 高耐药可能性药物 此类药物应限制使用,如氨苄西 此类药物应限制使用 羧苄西林、庆大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 林、羧苄西林、庆大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亚 胺培南、万古霉素等; 胺培南、万古霉素等 低(或无 耐药可能性药物:此类药物可不限制使用 如 或无)耐药可能性药物 此类药物可不限制使用,如 或无 耐药可能性药物 此类药物可不限制使用 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氟喹 诺酮类(环丙沙星除外 环丙沙星除外) 三代头孢(头孢他定除外 头孢他定除外) 诺酮类 环丙沙星除外 、三代头孢 头孢他定除外 、 头孢吡肟、美罗培南等是优先选用的抗微生物药物。 优先选用的抗微生物药物 头孢吡肟、美罗培南等是优先选用的抗微生物药物。
阿米卡星 头孢吡肟 头孢噻肟 头孢他啶

耐药性原因及解决手段

耐药性原因及解决手段

概念和现状: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变异是指微生物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成耐药,且有的微生物表现为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为多重耐药。

抗药性的产生使正常剂量的药物不再发挥应有的杀菌效果,甚至使药物完全无效,从而给疾病的治疗造成困难,并容易使疾病蔓延。

当前,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变异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突出表现为发生耐药的速度越来越快,耐药的程度越来越重,耐药的微生物越来越多,耐药的频率越来越高,耐药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耐药造成的负担越来越不堪承受。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微生物耐药性变异的继续蔓延是摆在医学界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微生物耐药性分类:①固有耐药性是由病原微生:物染色体基因决定的、代代相传的天然耐药性。

这种耐药性是微生物本身自然生物现象,可能与其种属特性有关。

②获得耐药性:是指病原微生物接触抗菌药物后,由于遗传基因的变化,改变代谢途径而产生的耐药性。

耐药性变异是病原微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其繁殖非常快,而本身遗传物质相对不稳定,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变异的可能性。

虽然绝大部分遗传变异是不利的,但其对抗生素防御机制的遗传变异却是有益的。

③多重耐药性是指某种病原微生物对各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产生的耐药性,细菌还携带一种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质粒,质粒常为编码耐药的双股脱氧核糖核酸(DNA)。

质粒和与之相关的转座子使耐药性的转移和传播更加迅速,因此多重耐药性质粒的转移可使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

由于细菌遗传物质的适应性和功能性使细菌耐药性问题在全球相当普遍。

④交叉耐药性是指病原微生物对某一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对其他作用机制相似的抗菌药物也产生耐药性。

交叉耐药性使人类可应用的抗菌药物谱变窄,直接威胁人类生命安全。

微生物抗药性产生原因: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通过突变。

突变是发生在细菌基因上的变化。

这类变化让细菌获得对抗抗菌药物的能力,使抗菌药物活性减弱,甚至失活。

耐药菌能够通过繁殖,把耐药基因由同种细菌传播给其他细菌,使多种细菌对不同类的抗菌药物产生多重耐药。

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监测与遏制策略

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监测与遏制策略

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监测与遏制策略引言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挑战。

耐药性的不断增加导致原本常规有效的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失去疗效,进而给医疗体系及患者带来巨大风险。

因此,积极监测抗菌药物耐药性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遏制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章: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概念与成因1.1 抗菌药物耐药性概念抗菌药物耐药性是指细菌、病毒或真菌对抗菌药物产生的抗药性。

它是细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对抗菌药物进行进化和适应的结果,从而使得抗菌药物无法起到治疗作用。

1.2 成因分析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形成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滥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生产和使用、环境中的抗菌药物压力、细菌自身的遗传变异和基因传递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形成和传播。

第二章: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2.1 监测方法为了及时了解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状况,科学有效的监测方法是必需的。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

2.2 监测策略建立健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策略对于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遏制至关重要。

综合应用不同的监测方法,组织监测网络,定期收集和分析耐药性数据,并及时与临床医生、公共卫生部门进行沟通与协作,共同制定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策略。

第三章: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遏制策略3.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遏制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关键。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细菌耐药性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抗菌药物和剂量,并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使用指南,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抗菌药物。

3.2 加强感染控制与预防感染控制与预防是减少抗菌药物使用和抗菌药物耐药性传播的重要措施。

医疗机构应制定严格的感染控制政策和程序,加强洗手、消毒和隔离措施等,降低感染率和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

3.3 鼓励研发新型抗菌药物由于抗菌药物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受限,研发新型抗菌药物是遏制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关键举措之一。

美国遏制抗菌药物耐药的策略和措施

美国遏制抗菌药物耐药的策略和措施

美国遏制抗菌药物耐药的策略和措施一、细菌如何出现耐药细菌生活在我们的周围,饮水、食物、土壤、植物、动物、粪便和人体中。

大多数细菌对人体无害,而且有些细菌非常有用,能帮助我们消化食物。

但许多致病菌能够引起严重感染。

60年前,第一个抗菌药物青霉素面市后,抗菌药物曾被誉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灵丹妙药。

但是近年来,多种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

一些原来用抗菌药物能治好的感染,现在变成难治的病。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说,世界上重大感染,实际上都变得对选用的抗菌药物耐药。

科学家们发现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是通过突变。

突变是发生在细菌基因上的变化。

这类变化让细菌获得对抗抗菌药物的能力,使抗菌药物活性减弱,甚至失活。

耐药菌能够通过繁殖,把耐药基因由同种细菌传播给其它细菌,使多种细菌对不同类的抗菌药物产生多重耐药。

二、抗击抗菌药物耐药的复杂性影响细菌耐药性的因素很多,例如:医疗上滥用抗菌药物;畜牧业用抗菌药物防病、治病或用抗菌药物促进生长;食用植物、农作物喷洒抗菌药物治病、杀虫等等。

都能令细菌产生耐药。

这些肉兽、肉禽经过屠宰、加工和包装等程序,成为商品。

蔬菜、果品及一些农产品,经过一定加工程序也进入市场。

它们进入家庭后,有的经过烹饪,供人食用。

有的经过洗涤、消毒,供人食用。

但是,难免有残留耐药微生物存在。

通过这种过程,可把肉禽、食用植物、果品或农产品携带的耐药微生物,传播到人。

但出现感染再用同种抗菌药物治疗时,则出现耐药。

况且,生禽肉、生畜肉、生鱼、尚未洗涤消毒的蔬菜、果品、农产品难免与其它食品接触,通过交叉污染传播耐药菌。

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涉及到方方面面。

因此,遏制抗菌药物耐药必然要从医疗卫生、医药工业、农业生产加工诸多行业着手。

三、美国抗击抗菌药物耐药的两个目标虽然避免细菌耐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但要达到目标却比较简单,只有两个:第一是维持现有药品和新药的有用性。

亦即保持现有抗菌药物和新开发抗菌药物的疗效不减弱或不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及遏制耐药性微生物的对策(一)【摘要】目的合理使用抗菌药,减少耐药性的产生,阻滞耐药性感染的传播。

方法从耐药性产生及蔓延的规律研究制定遏制耐药性的方法。

结果耐药性的产生,医院是重要环节,医院应该遏制和控制多重耐药性微生物的高发比例,建立良好的微生物实验室,不要为了预防感染而使用抗菌药,加强PK/PD的研究,关闭或缩小MSW。

结论抗菌药耐药性是一种自然的生物学现象,是细菌等微生物受到抗菌药物使用的选择性压力的反应。

因此,遏制耐药性发生的根本方法是减少抗菌药物不必要、不适当或不合理的使用。

【关键词】抗菌药;耐药性的产生;抗菌药的PK/PD耐药性(resistance)是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相对抗性,是微生物进化过程的自然界规律,也是微生物耐药基因长期进化的必然结果。

由于抗菌药物杀死了敏感菌群,而对耐药菌的存活和繁殖无效,所以耐药性是过度使用和滥用抗菌药的必然后果。

当前,耐药菌的产生和蔓延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

如肺炎、结核病和疟疾等,由于其微生物对许多现有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而变得越来越难以治疗。

耐药性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如何遏制这一威胁?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耐药性的类型耐药性分为:天然耐药性、获得耐药性、多重耐药性以及交叉耐药性〔1〕。

天然耐药性,又称原发性耐药性,遗传性耐药性,内源性耐药性,它决定抗菌谱。

如全部肠杆菌科细菌对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利萘唑酮、奎奴普丁和莫匹罗星;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第一代头孢菌素;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萘啶酸和甲氧嘧啶;肺炎链球菌对甲氧嘧啶和氨基糖苷类;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对亚胺培南;沙雷菌属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和多黏菌素E均属天然耐药。

天然耐药性是某种细菌固有的特点,其原因可能是此类细菌具有天然屏障,药物无法进入细菌体内或由于细菌缺少对药物敏感的靶位所至。

获得性耐药性是在微生物接触抗菌药物后,由于遗传基因的变化、生存代谢途径的改变而产生的耐药性。

获得性耐药性可分为相对耐药性(又称中间耐药性)和绝对耐药性(又称高度耐药性),前者是在一定时间内MIC逐渐升高,后者即使高浓度也没有抗菌活性,如耐庆大霉素的铜绿假单胞菌〔2,3〕。

获得性耐药性又有社会获得性耐药性和医院获得性耐药性之分。

常见的医院获得性耐药菌株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多重耐药菌有克雷伯杆菌属、肠杆菌属以及假单孢菌。

常见的社会获得性耐药菌株有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属、耐阿莫西林的卡他莫拉菌,耐药肺炎球菌,多重耐药结核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弯曲菌属以及耐青霉素淋病奈瑟菌属。

医院获得性感染,仅在美国一年就有40,000病例死亡,几乎都是由耐药菌所致;国内对2000~2001年从13家医院分离的805株革兰阳性菌进行耐药监测。

结果,MRSA检出率为37.4%,其中医院获得性耐药菌株的检出率为89.2%,社会获得性耐药菌株为30.2%;MRSE为33.8%,耐青霉素肺炎球菌(PRSP)为26.6%,屎肠球菌(AREF)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为73.8%。

大肠杆菌对各种喹诺酮类呈交叉耐药,耐药率高达60%。

多重耐药性是指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发生的耐药性。

是外排膜泵基因突变和外膜渗透性的改变及产生超广谱酶所致〔4,5〕。

最多见的是耐多药结核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以及在ICU中出现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仅对青霉烯类敏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几乎对复方新诺明以外的全部抗菌药耐药。

交叉耐药性是指药物间的耐药性互相传递,主要发生在结构相似的抗菌药物之间。

如目前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的交叉耐药率已超过60%。

2耐药性的产生及蔓延细菌耐药性可通过在某一核苷酸碱基对发生突变,导致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或通过细菌DNA的全部重排,包括倒位、复制、插入、中间缺失或细菌染色体DNA的大段序列的“转座子”或插入顺序来完成,也可由质粒或其他遗传片段所携带的外来DNA片段,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4〕。

质粒是一种染色体外的DNA,耐药质粒广泛存在于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中,几乎所有致病菌都有耐药质粒。

因此通过耐药质粒传递的耐药现象最为主要,也最常见。

耐药质粒有两种主要类型,即接合型质粒和非接合型质粒。

接合型质粒的耐药因子包括具有一个至数个耐药基因,通过改变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的通透性,或阻断抗菌药到达作用靶位等作用,使细菌对抗菌药产生耐药的决定因子,以及负责耐药因子转移时所需物质的制备和合成的耐药转移因子。

非接合型质粒的耐药因子仅有耐药决定因子而无耐药转移因子,故不能通过细菌接合转移。

抗菌药有多种类型,但细菌在抵抗各个药物的作用时,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对一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药产生耐药性。

主要有:(1)产生药物失活酶或钝化酶。

如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使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酰胺键断裂而失去抗菌活性〔4,6〕。

目前最重要的β内酰胺酶是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染色体异型酶(AmpC)和OXA。

ESBLs 主要由质粒介导,大约有160余种,分为TEM、SHV、OXA等类型。

TEM 型由广谱酶TEM-1和TEM-2的基因发生突变,造成1~4个氨基酸改变形成的一系列酶蛋白,目前大约有70余种。

SHV型有30余种,由广谱酶SHV-1的基因发生突变,造成1~4个氨基酸改变而形成。

OXA型有13种,主要的水解底物是苯唑西林,故又命名为OXA,是来源于OXA-1、OXA-2和OXA-10三种基因发生突变所至。

ESBLs主要在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发现,在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等其他肠杆菌科及铜绿假单胞菌中也多有发现。

ESBLs导致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及第四代头孢菌素耐药。

AmpC既可由染色体介导,也可由质粒介导,因对头孢菌素水解率高于青霉素类,故又称为头孢菌素酶,迄今已达30余种,已报道〔7~9〕的质粒介导AmpC型酶有MIR-1、ACT-1、CMY-2、LAT-1、LAT-2等;OXA是ESBLs酶的一种,又称金属β内酰胺酶或碳青霉烯水解酶,能灭活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甚至能灭活酶抑制剂,包括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他唑巴坦等。

氨基苷类钝化酶是细菌对氨基苷类产生耐药性的最常见也是重要的机制。

许多革兰阴性杆菌、金葡菌和肠球菌属等均可产生钝化酶,对氨基苷类分子结构中的氨基糖分子的活性基因进行修饰而使之失去抗菌作用。

目前已知有乙酰转移酶(AAC)、磷酸转移酶(APH)和核苷转移酶(AAD或ANT)3类钝化酶。

不同的氨基苷类可为同一种酶所钝化,而同一抗菌药又可为多种钝化酶所钝化。

这是因为一种抗菌药的分子结构中可能存在多个结合点所致。

例如妥布霉素可为6种酶所钝化,庆大霉素可为5种酶所钝化,而阿米卡星则主要为一种AAC所钝化。

(2)靶部位发生改变。

细菌可改变抗菌药与核糖体的结合部位而导致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氨基苷类等药物不能与其作用靶位结合,也可阻断抗菌药抑制细菌合成蛋白质的能力。

细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主要是因为核糖体50S的腺嘌呤残基转录后甲基化,使药物不能与核糖体结合而抑制了蛋白质的合成。

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的S12蛋白可发生突变,使链霉素不能与核糖体结合而导致耐药。

革兰阳性菌可由于其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改变,使其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亲和力降低,导致细菌耐药。

例如肺炎链球菌可以从耐青霉素链球菌属中获得耐药基因片段与自身基因组合成镶嵌式耐药基因,使之成为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金葡菌与屎肠球菌中的一些菌株可诱导产生新的PBPs,与β内酰胺类的亲和力明显降低,造成细菌耐药。

在淋病奈瑟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革兰阴性菌的某些菌株中也存在与β内酰胺类亲和力降低的PBPs而导致细菌耐药〔3〕。

(3)膜泵外排。

细菌普遍存在着主动外排系统,它们能将进入细胞内的多种抗菌药物主动泵出细胞外,导致细菌耐药。

目前已知有5个家族、20多种外排泵。

主动外排系统首先是在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机制研究中发现的。

细菌中的主动外排系统可分为4类:MF类、RND 类、Smr类和ABC类。

在铜绿假单胞菌、淋病奈瑟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包皮垢分支杆菌、金葡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等细菌以及白念珠菌中均存在主动外排系统。

氯霉素、红霉素、氟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等抗菌药物均可由一种或数种主动外排系统泵出细胞外。

(4)其他。

如建立靶旁路系统,使金葡菌产生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取代了固有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和力减低,致甲氧西林对金葡菌耐药;改变代谢途径,使抗菌药物与细菌生长所必须物质如叶酸结合,影响其生长繁殖;降低细胞膜(或壁)的通透性,导致细菌膜蛋白变性、膜孔蛋白缺损或形成生物膜,使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孢菌耐药等〔9〕。

通常情况下,由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耐药基因是由染色体编码介导,即DNA或RNA突变所致,耐药菌往往有一定缺陷,其特点是发生率较低(1/105)。

但质粒(又称R-质粒)介导产生的耐药菌则与敏感菌一样,特点是通过转化、转导、结合及易位等方式,其发生率高,通常表现在产生失活酶或修饰酶而耐药。

可迅速生长繁殖,并可在正常人和体弱者中引起感染。

无论质粒或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一般只发生于少数细菌中,难于与占压倒优势的敏感菌竞争,故其危害性不大。

只有当敏感菌因抗菌药物的选择性作用而被大量杀灭后,耐药菌才得以大量繁殖而成为优势菌,并导致各种感染的发生。

因此,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是抗菌药物广泛应用,特别是无指征的过度使用和滥用的后果。

耐药基因和耐药菌株在人与人或人与畜之间均能够传播与蔓延。

当一个病人感染耐药菌株,就可以成为重要的传播源。

在医院,一个感染了MRSA的病人,往往成为其他许多人感染或带菌的来源。

因此,在采取行动遏制耐药性时,除了应该考虑耐药性的出现,也必须考虑耐药菌株的传播。

单一微生物细胞能够携带耐药基因对付整个系列的、完全不相关的抗菌药物。

例如引起痢疾的志贺菌,它的基因链的每一个耐药性编码都能对抗一种不同的抗菌药,所以它对任何一种抗菌药可产生耐药性。

而且这一基因链能够从一个细菌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

因此,一种以往敏感的志贺菌,在一次攻击过程中,就可以获取5个或6个耐药基因。

一个细菌在24h内可将耐药基因留下1,677,722个后代,还横向传给其他细菌〔3,9〕。

抗菌药物本身并不产生耐药性,只是在抗菌药物被不合理使用时才加剧这一过程。

当抗菌药物自然选择有利于产生耐药性基因的细菌生存时,耐药性便产生了。

所有抗菌药物的使用,无论适宜与否,都对细菌群有一种选择性的压力,而且抗菌药物使用越多,压力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