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考点整理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
发展心理学重点归纳整理。
所谓种系心理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一个是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广义狭义发展心理学从广义上来说,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展与发生的科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德国普莱尔发表《儿童心理》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家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将刺激—反应心理学区分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心理发展理论的三个方面①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强化次数多概率大,导致了人的操作行为的建立,行为是由伴随着它的强化刺激所控制的。
②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得不到强化的行为是易于消退的。
③斯金纳强调及时强化,认为强化不及时是不利于人的行为发展的。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概念。
①观察学习,实际上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它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
②观察学习表现为一定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③强化是可以直接强化,即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
维果茨基,历史理论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他是苏联的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语言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他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人类的认识。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和思维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思维阶段(2-7),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形式运算阶段(12-15)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
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1)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发展状况,是发展心理学研究最基本的目的。
在进行深入研究之前,正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当前状况是必要的。
2)解释是对发展心理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等作出说明。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1.生理发展:生理发展是指身体各系统和器官在婴儿期到成年期逐渐成熟和发展的过程。
这包括身高、体重、大脑发育、性征和运动技巧等方面的发展。
2.感知和认知:感知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关系到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感知、理解和思考能力。
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能感知和识别声音,并逐渐发展出对颜色、形状和物体的认知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也逐渐提高。
3.社会和情感发展:社会和情感发展主要关注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体验的变化。
婴儿最初对社交互动和情感表达还比较原始,随着成长,他们能够建立亲密的关系、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4.语言和交流发展:语言和交流发展是指个体从简单的声音和手势表达到能够使用语言来交流和理解的过程。
婴儿从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发展出语言的能力,逐渐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
5.性别和身份发展:性别和身份发展是指个体对自己性别和性别角色的认同和理解。
儿童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随着成长,他们逐渐形成性别角色和性别身份。
6.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发展心理学着重研究遗传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的种族、性别、身高等特征,而环境因素则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文化和生活经历等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7.受众和个体差异: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变化和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发展轨迹,因此个体之间可能在发展速度、认知能力、社交技能等方面存在差异。
8.社会化和身份认同: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学习和适应规范、价值观和社会角色的过程。
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
9.网络和数字时代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儿童和青少年在网络和数字世界中的发展也成为研究的重点。
研究者关注个体在网络中的人际交往、学习和社交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发展。
10.跨文化发展:跨文化发展研究关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个体发展的异同。
研究者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数据和文化差异,来分析文化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一、发展理论1.爱因斯坦的生物发展理论:强调环境和遗传因素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
2.弗洛伊德的心理性发展理论:认为人类发展是通过心理阶段的冲突解决而实现的。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根据他们所处的发展阶段而变化的,从感知到抽象推理。
二、发展阶段2.幼儿期(2-6岁):儿童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和身份,学习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3.小学阶段(6-12岁):学习和社交技能的发展,对自我概念和道德发展的关注。
4.青少年期(12-18岁):身份形成和独立性的探索,性别角色的认同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5.成年期(18岁以后):个人和职业发展,建立与伴侣和家庭的关系。
三、发展领域1.社会与情感发展:关注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依恋关系、友谊和人际关系的发展。
2.认知发展:研究婴儿和儿童的感知、记忆、语言和推理能力的变化。
3.物理发展:关注儿童和青少年身体的生长和变化,以及卫生和健康习惯的培养。
4.知觉和运动发展:探索婴儿和儿童的感觉和运动控制的发展,包括平衡、协调和运动技能。
四、发展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基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包括身体和心理特征。
2.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如社会期望和文化价值观。
3.社交因素:儿童与同伴和成年人的交互对人际关系和情感发展的影响。
4.教育因素:教育机构和教育方法对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发展的影响。
5.生物因素:身体健康和生物过程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如营养和基因表达。
五、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个体的行为和反应来研究发展过程。
2.问卷调查:通过给个体提问并收集他们的回答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3.实验设计:通过控制变量,将个体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来研究特定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4.长期研究:通过长期追踪和观察个体的发展过程,来了解发展的模式和因素。
总的来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涉及了人类从婴儿到成年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这些变化受遗传、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考点知识部分梳理
发展心理学考点知识部分梳理1、广义的心理发展包括: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个体的心理发展。
2、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包括: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
3、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包括: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4、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包括:遗传和环境的关系,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心理发展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关系,不同心理机能是否存在关键期。
5、横断研究的优点在于: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资料,可以使研究工作降低成本。
6、横断研究的缺点在于: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的过程,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7、纵向研究的优点在于: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连续变化的过程,便于揭示量表、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比较容易发现心理发展中各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8、纵向研究的缺点在于:样本少而且在追踪过程中容易流失样本;由于时间较长,会因环境变迁而出现某些新的变量;同一测量方法反复应用会导致重复效应。
9、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包括: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环境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而已。
10、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包括: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强调环境或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11、下列观点属于二因素论的有: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可以相加,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可以相乘,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是各自发挥作用的。
12、在遗传和环境的关系上持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施太伦,昊伟士。
13、下列观点中属于相互作用论的有:在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一、概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成熟过程中心理上的变化和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儿童和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社会化和认知能力的形成等,并探讨这些发展过程与个体环境的互动关系。
本文将整理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学科。
二、发展心理学的流派1.行为主义派:行为主义派认为行为是对刺激做出的反应,心理发展是外界环境作用下的行为改变过程。
2.认知发展派:认知发展派关注儿童智力发展和思维过程,强调内在的心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成熟。
3.社会文化派:社会文化派关注环境、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强调学习和社会交往的重要性。
三、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理论1.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Piaget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经历了从感知运动阶段到具体运算阶段再到形式运算阶段的发展过程。
2.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Vygotsky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与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强调社会化和文化传承对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
3.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Erikson提出了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人类在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心理发展任务和危机,通过解决这些任务和危机来实现个体的心理发展。
四、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1.婴儿期(0-2岁):婴儿期是人类最早的生命阶段,主要发展领域是感知、运动和语言。
2.幼儿期(2-6岁):幼儿期是儿童的自主性和社交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开始学习语言、发展想象力和探索周围世界。
3.儿童期(6-12岁):儿童期是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迅速提升的阶段,他们开始学习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和建立道德观念。
4.青少年期(12-18岁):青少年期是身体和心理发展逐渐趋于成熟的阶段,青少年面临自我认同和独立性的挑战。
五、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纵向研究:纵向研究通过对同一群体的观察和测量来跟踪个体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
2.横向研究:横向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的不同个体来研究发展心理学问题。
发展心理学整理考点
第一章:绪论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的进展一、当前发展心理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强调该学科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进展:(一)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横向整体化变化1. 新的交叉学科不断出现。
2.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向人生的两极延伸。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中向整体化变化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1.系统科学原理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2.发展心理学研究思路的生态化取向3.重视纵向(或聚合交叉)的研究4.研究方式的跨学科与跨文化特点5.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6.研究结果的数量化特征四、研究理论的进展1.一般理论的进展2.社会性和品德发展理论3认知发展理论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第二节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一)环境决定论:1.否认遗传的作用2.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二)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华生对心理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发展的课题上。
情绪发展的课题又分为两种:重点是研究儿童在三种非习得性,及非习得性的情绪反应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同时,他重视儿童嫉妒和羞耻的情绪行为研究。
(二)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在斯金纳的理论体系中,与华生的刺激—反应心理学的不同点,在于它区分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
斯金纳把由可观察到的刺激引起的行为反应称作应答性行为,把没有任何能观察到的刺激引起的行为反应称作操作性行为。
斯金纳的心理发展理论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即时强化等原则。
首先斯金纳看来,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其次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斯金纳强调及时强化,认为强化不及时是不利于人的行为发展的。
教育者要及时强化希望在儿童身上看到的行为。
强化作用,依照斯金纳的观点,可以分为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作用两类。
(三)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观察学习及其过程2.社会学系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①攻击性②性别化③自我强化④亲社会行为第三节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发展的实质:维果茨基探讨了发展的实质。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
以下是对发展心理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心理发展,既包括种系心理发展,也包括个体心理发展。
其任务是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二、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性本能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
埃里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将人生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和危机。
2、行为主义理论华生主张环境决定论,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
斯金纳通过操作条件反射实验,强调强化在行为形成和改变中的作用。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则强调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对个体行为和心理发展的影响。
3、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来实现的,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4、生态系统理论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复杂生态系统,包括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
三、胎儿的发展胎儿的发展从受精卵开始,经历胚种期、胚胎期和胎儿期。
在这个过程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影响胎儿的身体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孕妇的营养、健康状况、情绪状态以及外界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等都可能对胎儿的发展产生影响。
四、婴儿的心理发展1、感知觉发展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具备了基本的感知能力,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感知觉逐渐变得更加敏锐和精确。
2、动作发展婴儿的动作发展遵循一定的顺序,从抬头、翻身、坐、爬、站到行走。
动作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婴儿身体的发育,也对他们的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它关注的是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以下是对发展心理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点上,对不同年龄的个体进行观察、测量和比较。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获得不同年龄段的发展数据,但可能会受到“代际效应”的影响,即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由于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而导致的差异。
(二)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对同一组个体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追踪研究。
它能够深入了解个体发展的连续性和变化,但研究时间长,可能会受到被试流失、练习效应等因素的干扰。
(三)聚合交叉研究聚合交叉研究结合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优点,先在不同年龄组进行横断研究,然后在一段时间后对这些年龄组进行追踪。
二、胎儿的发展(一)胎儿发育的阶段从受精卵到胎儿出生,经历了胚种期、胚胎期和胎儿期三个阶段。
(二)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1、遗传因素:父母的基因对胎儿的身体特征和某些先天疾病有重要影响。
2、环境因素:包括母亲的营养状况、疾病、药物使用、情绪状态,以及外界的环境污染、辐射等。
三、婴儿期的发展(一)生理发展婴儿在出生后的头一年里,身体快速生长,大脑也在迅速发育。
他们逐渐掌握了抬头、翻身、坐、爬、站立和行走等动作。
(二)认知发展1、感知觉发展: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逐渐成熟,婴儿能够通过感知觉来探索周围世界。
2、认知能力的发展:例如客体永久性的获得,即知道即使物体不在眼前,它仍然存在。
(三)社会情感发展1、依恋关系的形成: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形成安全型、回避型或矛盾型等不同类型的依恋关系。
2、情绪的表达和理解:婴儿会通过哭、笑等方式表达情绪,并逐渐学会理解他人的情绪。
四、幼儿期的发展(一)生理发展身体动作更加协调,精细动作能力提高,如画画、使用餐具等。
(二)认知发展1、前运算阶段的思维特点:自我中心、万物有灵论、不可逆性等。
考研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必备考点整理
考研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必备考点整理考研心理学中的发展心理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涉及到人类在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中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
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些考研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必备考点。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包括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人期等。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
二、婴儿期的发展心理学1. 婴儿期是指出生后到达两岁的这段时间,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快速的生长和发育。
2. 婴儿期的主要任务包括发展感觉和运动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等。
3.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理论包括皮亚杰认知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认知理论等。
三、儿童期的发展心理学1. 儿童期是指两岁到十二岁的这段时间,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身体逐渐长大,思维方式逐渐成熟。
2. 儿童期的主要任务包括学习语言、发展道德观念、建立自我认同等。
3. 儿童期的社会认知发展理论包括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理论等。
四、青少年期的发展心理学1. 青少年期是指从十二岁到二十岁的这段时间,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发育迅速、心理变化明显。
2. 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包括建立个人身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探索职业兴趣等。
3. 青少年期的认知发展理论包括皮亚杰的形式思维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等。
五、成人期的发展心理学1. 成人期是指二十岁以后的这个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发育趋于稳定、社会角色变得更加明确。
2. 成人期的主要任务包括建立家庭、发展事业、养育子女等。
3. 成人期的情感发展理论包括爱伦森的亲密关系理论、勒文斯顿的发展任务理论等。
总结:考研心理学中的发展心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涵盖了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人期等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
研究对象和方法、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与任务、相关的认知发展理论和情感发展理论都是考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考点,考生能够更好地应对考研心理学中的发展心理学相关题目。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知识点第一节概述一、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二、个体心理发展具有多种特殊的性质,可归纳为如下几种基本性质:1.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确定的先后顺序)。
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而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推进的。
从出生到幼儿期属于第一发展加速期,青春发育期为第二个发展加速期)。
3.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4.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
5.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2.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3.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4.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四、各种发展心理学派都必须对如下一些问题作出阐述:1.遗传素质与环境和教育因素空间是以什么样的关系制约着心理的发展;2.心理的连续不断发展与阶段性跳跃之间是如何有机统一起来的;3.在心理发展中个体的自主生成、自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之间是怎样取得平衡4.不同心理机能发展过程中是否具有各自的“关键期”,与发展可塑性的关系如何。
五、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
六、1.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
德国生物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科学獐心理学的奠基人。
他于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被公认为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2.20世纪中期以后,儿童心理学的发展进入了演变和增新的时期。
3.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从此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地位。
4.早在20世纪初,霍尔就对老年心理进行了研究,并著有《衰老:人的后半生》七、横断研究:是在短的相同的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一、什么是发展?发展是指个体从受孕到死亡的过程中,连续性和系统的变化。
系统性一一有序、模式化、相对持久连续性一一跨时间的稳定性、对过去反应的的连续性二、发展的过程:成熟(maturation):由成长过程而非学习、受伤、疾病或者别的生活经历导致的身体或行为上的发展变化。
学习(learning):由个体的经历或实践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三、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一种持续和渐变的过程是一种整体过程具有可塑性受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四、研究发展的目的:描述:描述所有人都会遵循的一般道路(发展的典型道路),包括变化的典型方式(常态发展)和个体的差异(特殊发展)。
解释:解释观察到的变化及变化产生的原因。
优化发展(预测和控制):通过提供研究的结果帮助人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达到优化的目的。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口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 psychology)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口发展心理学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广义发展心理学是指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口所谓种系心理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这个演变过程包括:口动物心理学口民族心理学口个体发展心理学狭义发展心理学即个体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口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发展心理学具体研究问题:1.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先天VS后天主动VS被动阶段VS连续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还是有最终目标的?•遗传决定论V.S.环境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英国遗传学家高尔顿(F.Galton)坚持以遗传的观点来解释个体差异。
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
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1.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生物和遗传因素
-行为主义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
2.早期发展
-出生后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社会情绪发展
-社交关系的形成
-早期语言发展
3.儿童和青少年发展
-认知发展阶段
-情绪和性格的发展
-社交和同伴关系
-学业和职业发展
4.成年发展
-身份和角色的发展
-爱情和亲密关系
-职业和事业的发展
-中年危机和后期发展
5.老年发展与晚年
-老年认知能力
-健康和身体变化
-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
-死亡和丧失的处理
6.发展心理学中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
-观察研究
-问卷调查
-长期追踪研究
7.性别和文化差异
-性别发展和身份认同
-文化对发展的影响
-文化差异的心理解释
-跨文化研究方法
8.风险因素和发展障碍
-基因和遗传障碍
-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心理和情绪问题
-社会和经济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9.教育和发展
-学校环境和学业成就
-教育对认知和情绪发展的影响
-教育政策和实践的发展
10.发展心理学的应用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养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照顾
这些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些重要复习要点。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一、发展心理学概述1、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到成年的整个心理发展过程,包括胎儿、婴儿、儿童、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
2、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追踪研究法、横断面研究和个案研究法。
3、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各个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特点。
4、发展的连续性:尽管发展具有阶段性,但各个阶段之间的过渡是连续的,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后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后一阶段的发展又是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
二、胎儿发展1、胎儿发展的基本过程:受精卵形成后,经过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逐渐形成了初步的胚胎,然后胚胎进入子宫腔内,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2、胎儿发展的关键期:从受孕到出生前的8周内,是胎儿神经系统和各种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环境因素会对胎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婴儿期的发展1、婴儿期的生理发展:婴儿期的生理发展主要表现在身体发育、运动技能和神经系统等方面。
2、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婴儿期的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感知觉、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发展。
3、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情感表达、依恋关系和社交技能等方面。
四、儿童期的发展1、儿童期的生理发展:儿童期的生理发展主要表现为身体发育、运动技能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发展。
2、儿童期的认知发展:儿童期的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思维、记忆、学习等方面的发展。
3、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情感表达、社交技能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五、青少年期的发展1、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主要表现为身体发育、性征和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发展。
2、青少年期的认知发展:青少年期的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思维、学习、决策等方面的发展。
3、青少年期的社会性发展:青少年期的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情感表达、社交技能和自我认同等方面的发展。
4、青少年期的心理问题:青少年期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情绪波动、逆反心理、自卑感等。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知识整理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知识整理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研究比较心理发展、种族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研究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和行为发生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
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儿童心理》注意没有“学”字)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Preyer,1842-1897)撰写的《儿童心理》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
3、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何林沃斯:1930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类型:纵向研究、横向研究、横向纵向交叉研究整体研究、分析研究个案研究、成组研究5、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观察法:长期观察、定期观察;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实验法: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6、弗罗伊德的基本观点(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核心思想: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人格结构理论本我:无意识的本能;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意识结构;遵循现实原则超我:良心和自我理想;遵循(道德)伦理原则文明的产生与超我密切相关本我由人的先天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和基本欲望组成,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最基本的部分。
本我由快乐原则支配,按照快乐原则活动,即它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得快乐、减少痛苦。
本我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可以看作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
本我生而有之,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大。
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他们无忧无虑,只追求基本需要的满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本我逐渐与现实世界接通,产生了自我。
自我产生于婴儿早期,是人格中的理性部分,也就是人能够意识到的部分。
它相当于外部的现实世界与内在的原始冲动之间的缓冲器。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它涵盖了人的一生中各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和发展,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发展心理学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点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讨年龄差异所导致的心理发展变化。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快速获得大量数据,节省研究时间和成本;缺点是无法考察个体的发展变化过程,可能会受到代际差异的影响。
2、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对同一组个体在不同时间点进行长期追踪研究,观察其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
它能够深入了解个体的发展轨迹,但存在研究时间长、样本流失、练习效应等问题。
3、聚合交叉研究聚合交叉研究结合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特点,先在不同年龄组进行横断研究,然后在一段时间后对这些年龄组进行追踪研究。
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不足。
4、双生子研究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在某些心理特征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探讨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5、微观发生学研究关注个体在短时间内的细微变化,通过密集的观察和测量,揭示心理发展的机制和过程。
二、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1)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格发展经历了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冲突和满足方式,如果冲突没有得到解决,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将人的一生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主要的发展任务或危机。
2、行为主义理论(1)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主张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界刺激塑造的。
(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强调通过强化和惩罚来控制行为的发生频率。
3、认知发展理论(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认为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建构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1.生理发展:生理发展是指个体在生物层面上的成熟和进步。
从胎儿开始,个体经历着肌肉控制、感知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这一阶段还包括神经系统的发展、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成熟以及荷尔蒙水平的变化。
2.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思维能力、记忆、问题解决等智力方面的发展。
从婴儿时期开始,个体经历了感知、注意力、记忆、语言和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个体逐渐能够从自身经验和环境中获取信息,并建立起心智模型来理解世界。
4.情绪发展:情绪发展是指个体从婴儿时期开始经历的情绪体验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从出生时开始,个体逐渐学会识别、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情绪发展过程中,个体学会如何自我调节情绪,并逐渐从父母和照顾者那里学会情感交流和情绪管理技巧。
5.社会关系发展:社会关系发展是指个体在与他人建立和维护关系的过程中的成长。
从婴儿期开始,个体与父母、兄弟姐妹、同伴和其他重要人物建立起亲密关系。
这些关系对个体的发展和幸福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影响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6.发展障碍和干预:发展心理学还涉及发展障碍和干预的研究。
一些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如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和自闭症等。
通过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帮助这些个体克服困难,促进他们的发展和适应能力。
总之,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的生理、认知、社会性和情绪等方面的发展。
了解这些重点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发展的过程,并为个体的教育、健康和幸福提供指导。
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必备考点整理
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必备考点整理心理学发展是研究人类心理和心理过程的变化和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领域。
了解心理学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是心理学考试中的必备知识。
本文将整理心理学发展中的一些重要考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心理和行为的变化的科学。
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个体在生理、认知、情感、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研究方法包括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通过观察、实验、访谈等手段来获取数据和分析研究结果。
二、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和模型1.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影响,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在环境条件的控制下逐步形成和改变的。
2. 认知发展理论:研究人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过程的发展,其中著名的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和维果茨基的近期发展区理论。
3. 社会发展理论:关注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和影响,其中包括伯纳黛特的托达勒发展理论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三、婴幼儿期的心理发展1. 早期感知与运动发展:婴儿在出生后逐渐发展出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并在运动上取得重要进展,如抓握、抬头、翻身等。
2. 认知和语言发展:婴儿逐渐掌握语言和符号的意义,开始发展出认知能力,如对物体的持久性和对象的分类等。
3. 社会和情感发展:婴儿建立起与主要照顾者的情感联系,并逐渐发展出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如面部表情和社交行为。
四、儿童期的心理发展1. 认知发展:儿童逐渐形成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开始发展出概念形成、类比推理和问题解决等高级认知过程。
2. 社会和情感发展:儿童的社会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开始形成对他人情感和需要的理解,并逐渐与同伴建立友谊关系。
3. 性别和身份发展:儿童在性别认同和身份建构上经历着重要的发展阶段,开始形成性别角色和性别评价的观念。
五、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1. 身体和性的发展:青少年的身体发生明显的变化,包括生理性征的出现和性别认同的进一步巩固。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详细整理版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详细整理版第一章绪论1、发展心理学(背):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死亡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他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格方面。
弗洛伊德修订了自己早期把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的这种二分法而引入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①本我本我:本我是原始本能的自然表现,在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最有力的部分,类似于“无意识”的概念,遵守“快乐原则”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
本我可能闯入梦境。
②自我自我: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本我与现实世界的中介,遵守“现实原则”,属于意识结构部分,随着儿童长大,他们发现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要考虑后果和现实经验,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是自我。
③超我超我: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遵守“道德原则”,部分属于潜意识部分属于意识前者是超我中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构成的,是抽象的东西,使个体为之奋斗。
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
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机体免受损害;而超我则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可能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
超我与本我有其对立的一面。
(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师承于安娜・弗洛伊德的艾里克森,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
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名词解释:积极强化作用: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消极强化作用: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作用(3)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①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名词解释)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苏联的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一历史发展理论。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1.发展理论-爱因斯坦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认知能力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显著变化,表现为不同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例如感知、分类、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等。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格发展理论:强调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困扰和冲突,包括自我意识、本我、超我等心理结构的形成。
-罗伯茨和达金斯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类学习和社会化过程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性,包括观察学习、建模和自我效能等方面。
2.人类发展的阶段性-婴儿期:出生至2岁,快速身体和认知发展,建立亲密关系。
-幼儿期:2岁至6岁,开始发展语言、社交和自理能力,形成自我意识。
-儿童期:7岁至11岁,发展认知能力、社会参与和学习技能,开始形成制定决策的能力。
-青少年期:12岁至18岁,身体、情感和认知变化剧烈,形成个人身份、性别认同和职业规划等。
3.重要的发展主题-生命早期发展:强调对胎儿和婴儿期的研究,包括早期关系和附件行为的重要性,以及早期刺激对儿童大脑发育的影响。
-社会情感发展:研究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情绪发展,强调情感安全和亲密关系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认知发展:探索人类思维和知识构建的过程,包括感知、思考、学习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能力的发展。
-发展障碍:关注发展中的问题和障碍,例如自闭症、注意力不足和学习困难等,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影响发展的因素-遗传和环境:遗传因素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环境因素也可以改变遗传表达,例如经历早期创伤或环境贫困的儿童会对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社会文化:个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例如家庭和教育环境、社区和文化背景等。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例如性别、性取向、才能和兴趣等,这些差异会影响发展路径和结果。
总结起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多学科的科学,它研究个体在生命周期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理解发展心理学的重点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的成长和变化过程,为教育、心理治疗和社会政策等领域的实践提供指导。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பைடு நூலகம்
3. 格塞尔的爬梯实验的实施过程和推论逻辑,能否证明研究者的观点? 1929 年,格塞尔对一对双生子进行实验研究,他首先对双生子 1 和双生子 2 进行行为
基线的观察,认为他们发展水平相当。在双生子出生第 48 周时,对 1 进行爬楼梯训练,而 对 2 则不予相应训练。训练持续了 6 周,期间双生子 1 比 2 更早地显示出某些技能。到了 第 53 周,当 2 达到能够学习爬楼梯的成熟水平时,对他开始集中训练,发现只要少量训练, 2 就达到了 1 的熟练水平。进一步的观察发现,在 55 周时,1 和 2 的能力没有差别(实验结果见 图)。因此,格塞尔断定,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取决于生理的成熟。生理成熟之前的早期 训练对最 终的结果并没有显著作用。
性器期:(3-6 岁)性别角色分化时期:男孩:俄狄浦斯情结(对人格发展起重要作用), 阉割焦虑,对父亲的自居作用;强有力的超我取代几乎完全解除的俄狄浦斯情结;女孩: 阴茎嫉妒,俄狄浦斯情结发展为获得阴茎的企图,逐渐认识到俄狄浦斯欲望是自我挫败的; 对母亲的自居作用;弱小的超我取代了部分解除的俄狄浦斯情结。这个时期形成超我。
2.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882 年普莱尔《儿童心理》的出版。
3.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几个重要人物和事件: 霍尔:将研究视野扩至青少年,1904 年出版《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人
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这个书名不用记吧我觉着),研究青少 年心理;
荣格:最早开展成人心理学研究; 何林渥斯:出版了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大学2015心理学双学位发展心理学考点发展心理学概念: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广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狭义:个体发展心理学。
研究内容: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二: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这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两个主要部分:一是认知过程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知觉、思维、想象等;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价值观、情感、自我意识、能力等。
四个有关方面:1.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2.生理因素的发展;3.动作和活动的发展;4.言语的发展。
)心理发展内外因: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的联.系,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形成年龄特征。
发展心理学正是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或本质特征(表示有一定的性质)。
2.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3.心理现象是复杂的,所以心理发展既指心理整体的综合发展,又指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
尽管生理、言语、活动、认知和人格的发展存在内在一致性,但也存在着各自发展的不平衡性。
所以,发展心理学一般以横向联系为主要线索加以研究每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从纵向角度探索某种心理现象在生命全程中的发展趋向。
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创始人,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
标志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与1927年出版《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其诞生标志着发展心理学这一学科的诞生。
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代表人物理论弗洛伊德1.精神分析理论(生物决定论,重视本能,强调潜意识)2.人格结构说(自我,本我,超我)3.人格的性心理发展阶段说(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性本能;人有追求自我快乐的本能,追求性欲的满足就是心理发展的内驱力)4.心理发展阶段说: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青春期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八阶段论)婴儿期、儿童早期、学前期、学龄期、青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老年期行为主义的发展观华生: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的作用、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班杜拉(1977《社会学习理论》)1.观察学习及其过程(观察学习过程: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动机。
强化: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2.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攻击性,性别化,自我强化,亲社会行为)维果茨基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
低级心理机能:被动,不随意。
高机:主动,随意,目的性,概括抽象,来自于在社会交往中得到发展。
2.内化学说(其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
人类的精神生产工具或心理工具就是各种符号,运用符号可以使心理活动得到根本改造,并在人类与个体发展中进行着)3.发展的实质:心理的发展,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心理活动的一般概括机能;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形成间接地、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创始人1.认知发展观:核心(发生认识论)研究问题起源、着重知识结构和认知功能的分析、跨专业性质、以运算逻辑来描述认识的结构和功能。
发展的因素与发展的结构:①心理发展的因素他认为,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皮亚杰是一个结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他提出心理发展的结构问题。
他首先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而顺应则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是适应的两种形式。
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
发展的阶段皮亚杰将儿童智力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儿童的智力只限于感知运动,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智力的进步体现在从反射行为向信号功能过渡。
(心理从无到有)②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的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他们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
(表现:延迟模仿,象征性游戏,泛灵论思维,不守恒)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儿童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内化,守恒性,可逆性,整体性)④形式运算阶段(12~15、16岁):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第五讲婴儿心理发展(关键)概念:婴儿生理发展:指其大脑和身体在形态、结构及功能上的生长发育过程。
大脑、神经系统和感官的活动是心理活动的基础。
大脑单侧化:在其大脑某个半球建立特定功能的过程。
婴儿脑的可塑性:p134大脑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早期经验两者的结婴儿脑的修复性:p134婴儿大脑可以通过某种类似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一定程度的修复,一侧半球受损后,另一侧半球可能会产生替代性功能,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能观察到的婴儿的个人特点。
拟合优度模式:描述气质和环境因素是怎样共同作用,对儿童发展产生良好结果的,即气质类型的形成,关键在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与儿童的气质特点相符合。
拟合度模式包括创造婴儿抚养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识别每个孩子的气质类型,并鼓励他们表现出更多的恰当行为。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习惯化:婴儿情绪社会化内容,表现:婴儿社会性微笑、陌生人焦虑、分离焦虑和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既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情绪社会化研究的中心主题)PS:当婴儿处于陌生的、不肯定的情境中,他们往往从成年人的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然后决定自己的行动的现象称作情绪的社会性同伴交往的意义:(1.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获得熟练的社交技巧。
(2.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使幼儿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3.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情绪的社会化。
(4.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环境进行积极的探索。
(5.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6.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婴儿期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是:1.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只能是动作)2.动作是心理内化过程中的关键机制。
3.动作使个体能够积极构建和参与自身的发展婴儿言语发展理论:学说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缺点强化说巴普洛夫和斯金纳言语的获得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强化起重要作用可以解释某些低级言语的发生过程,如:语音,单个单词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非模仿强化得来;语法是生成的;句子语言获得装置只是一种假设,尚未也很难得到证实有深层表层结构。
模仿说奥尔波特,班杜拉,怀特赫斯特奥尔波特(率先提出对成人语言模仿),班杜拉(模仿学习),哈里斯和哈赛默(模仿作用比较),怀特赫斯特(选择性模仿)1.即时的,完全的临摹2.即时的、不完全的临摹3.延迟模仿4.选择性模仿不能解释清楚言语获得过程中的全部事实认知学说皮亚杰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对言语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语言由逻辑构成相互作用论一些学者内部经验和环境输入之间的作用总之,言语发生的过程,实质上应该看作一个多种因素相互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的活动过程。
我们应该动态的、发展的考察婴儿语言发生发展的过程,不能静止的、一般的去概括什么是决定因素。
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1.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帮助其摆脱自我中心倾向2.游戏是幼儿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实践活动游戏3.最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具体,不随意性)游戏有关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有潜意识的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
2.认知动力说: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
3.学习理论:桑代克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
道德认知的发展: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道德品质,又称品德,是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特性。
品德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品德的三个基本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幼儿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他律阶段,幼儿的道德判断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道德判断具有从他性和情境性的特点。
侵犯行为理论: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的行为。
可以是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或者是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精神分析:死本能是敌意的、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根源生态学理论:进化的结果新行为主义:失败→侵犯(挫折的结果)社会学习理论: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习得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侵犯行为取决于怎样加工和解释信息。
亲社会行为理论:概念:指任何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及趋向,如帮助、安慰、救助他人。
与他人合作、分享、谦让,甚至包括赞扬他人,使他人愉快。
又称为向社会行为、利他行为。
关于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一.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eange Theory)这一过程遵循“成本最小”原则。
社会交换理论助人行为有隐蔽的个人利益。
帮助他人获得的报偿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
二.社会规范理论1.互惠规范人类道德准则中最普遍的成分是交互性规范。
2.社会责任规范各种社会对人们的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期望,人应当帮助对自己有善意的人,而不是伤害他们。
由于这一规范的存在及其在社会化过程中对人的长期影响使人都获得了报答别人善意和帮助的观点。
三.进化心理学的理论观点自然选择偏好那些促进个体生存的基因。
任何能促进我们的生存和增加我们繁衍后代机率的基因将会代代相传。
1.近亲选择动物和人类被预置了一种为后代和近亲自我牺牲的基因。
2.互惠规范基因的自私也预先安排了互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