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曲鉴赏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古诗词鉴赏课件
总结词
通过想象和联想,可以将古诗词中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和场景,更好地感受诗的意 境。
详细描述
古诗词的语言往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想象和联想,可以将这些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画 面和场景。在鉴赏古诗词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文字与现实生活中 的场景、情感等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感受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和主题。同时,通过联
考生应能够分析古诗词中运用的艺术 手法,如象征、比喻、拟人等,理解 其表达效果。
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考生应能够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 和情感,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创作 意图。
高考古诗词鉴赏的评分标准
01
02
03
内容理解
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和把 握程度,包括意境、情感 、思想等方面的分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 生的思考,语言雄浑壮阔,意境深远。
VS
详细描述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通过“白日依 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 层楼。”等句子,描绘了壮观的自然景色 和人生的哲理。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 上一层楼。”等句子,表达了作者对人生 的思考和追求,让人感受到作者豁达的胸 怀和人生的智慧。
想和想象,还可以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04
高考古诗词鉴赏实例分析
《静夜思》鉴赏
总结词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
详细描述
李白在《静夜思》中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和凄凉的夜晚,表达了自己漂泊异乡的 孤独和思乡之情。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句子,用简单的语言 勾勒出夜晚的宁静和寒冷,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形象生动
古诗词的语言通常形象生 动,通过形象的描写来表 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想象和联想,可以将古诗词中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和场景,更好地感受诗的意 境。
详细描述
古诗词的语言往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想象和联想,可以将这些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画 面和场景。在鉴赏古诗词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文字与现实生活中 的场景、情感等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感受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和主题。同时,通过联
考生应能够分析古诗词中运用的艺术 手法,如象征、比喻、拟人等,理解 其表达效果。
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考生应能够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 和情感,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创作 意图。
高考古诗词鉴赏的评分标准
01
02
03
内容理解
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和把 握程度,包括意境、情感 、思想等方面的分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 生的思考,语言雄浑壮阔,意境深远。
VS
详细描述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通过“白日依 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 层楼。”等句子,描绘了壮观的自然景色 和人生的哲理。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 上一层楼。”等句子,表达了作者对人生 的思考和追求,让人感受到作者豁达的胸 怀和人生的智慧。
想和想象,还可以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04
高考古诗词鉴赏实例分析
《静夜思》鉴赏
总结词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
详细描述
李白在《静夜思》中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和凄凉的夜晚,表达了自己漂泊异乡的 孤独和思乡之情。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句子,用简单的语言 勾勒出夜晚的宁静和寒冷,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形象生动
古诗词的语言通常形象生 动,通过形象的描写来表 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最新高三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ppt课件精品课件ppt
古人评诗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 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 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 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 诗词 中的这些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生命的感 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者的情感在诗词中的 走向。
例: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说说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参考答案:抒发了诗人远离家乡、旅居在外的孤独
伤感之情。
例: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乌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1、此诗为广德二年写于成都。当时“安史之乱”刚 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搔扰中原,并于广德十年,直捣长 安。2、徂:过去,逝
建功报国
1.建立功业的渴望 2.报国无门的悲伤 3.山河沦丧的痛苦 4.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离愁别绪
•思乡怀人
•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隐逸之趣 2.昔盛今衰的感慨 3.借古讽今的情怀 4.仕途失意的苦闷 5.怀才不遇的牢骚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
生入死,南归之后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 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 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 格豪放悲慨。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往往告诉我们 诗的内容,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主题以 及作者的情感。如《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的是朋友之间依 依惜别的深情。《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类词是 咏古词,常常表达昔盛今衰、忧国忧民、 建功立业等不同的主题。
例: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日思归
2003年高考题
例: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说说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参考答案:抒发了诗人远离家乡、旅居在外的孤独
伤感之情。
例: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乌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1、此诗为广德二年写于成都。当时“安史之乱”刚 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搔扰中原,并于广德十年,直捣长 安。2、徂:过去,逝
建功报国
1.建立功业的渴望 2.报国无门的悲伤 3.山河沦丧的痛苦 4.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离愁别绪
•思乡怀人
•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隐逸之趣 2.昔盛今衰的感慨 3.借古讽今的情怀 4.仕途失意的苦闷 5.怀才不遇的牢骚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
生入死,南归之后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 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 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 格豪放悲慨。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往往告诉我们 诗的内容,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主题以 及作者的情感。如《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的是朋友之间依 依惜别的深情。《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类词是 咏古词,常常表达昔盛今衰、忧国忧民、 建功立业等不同的主题。
例: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日思归
2003年高考题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课件(共22张PPT)
对某个字的理解:此句意思是处处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苦”,形容 执著地追求,表达出了人们这种寻觅春色的执着。
(四省联考)C.“无巡”意为不拣选地方,形象 地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畅饮时的随意状态。
薄暮出城仍有伴, 携壶藉草更无巡。
对某个字的理解:这里的“无巡”当是不停推杯换盏地饮酒,分不清喝了多少巡 (次)。
作者 陆游 李贺 王建 陈与义 杜荀鹤 刘禹锡 陆龟蒙 王安石 陆游 杨巨源 陆游 魏了翁 李白 王勃
主题 爱国 乐观 坚定 美育 品格 劳动教育 友情 批判性阅读 耿介正直 积极乐观 劳动教育 国泰民安 深厚友情 个人价值4
命题价值导向
近五年来,高考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的选材主题基调是
昂扬明媚的,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导,非常注意所选诗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 首句用词平易而含蕴丰富,写出了诗人与 友人重逢的感受,也体现出二人友情的深厚。 B. 诗人在称赞友人品行的同时对其处境表示 了担忧与同情,并告诫友人要适时曲意逢迎。 C. 二人河上相会,花朵争艳,鸟声此起彼伏, 生机盎然,烘托出了友人聚会的欢快之情。 D. 全诗情、景、理交融,既写出了对友人的 关切,也富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引人思考。
B.“花舞大唐春”写鲜花迎来的不是小 山村的春天,而是整个大唐的春天,尽显诗 人的胸襟与气魄。
C.“三径”运用典故写居处荒芜而内心 凄凉,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三径就荒” 的用法相近。
D.尾联卒章显志,诗人毫不掩饰地抒发 了自己喜悦的心情,祝愿年年岁岁风物常新。
【答案】C 【解析】“迷三径”有回家的路被萌发的春草遮蔽之意,但全诗洋溢着家
歌作品与教材相关内容的关联,也非常注意和学生生活实际 中的日常场景对接,尽可能营造一种令学生感到熟悉的生活 情境,真正考察学生的解读诗歌的能力。
高考古诗词鉴赏(ppt)PPT课件
完整编辑ppt
23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反映离乱的痛苦 表达山河沦丧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完整编辑ppt
24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2.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问: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美好的意象?为我 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此事时认识 个什么样的形象?
完整编辑ppt
7
答题链接高考
• 【2016全国一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
金陵望汉江 李白
•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完整编辑ppt
8
答题链接高考
• 8.(6分) •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汉江江水回旋万里,分成
了很多支流。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 迅疾奔流。 • (2)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远望汉江水势浩瀚无边, 气势宏大的景象。 • (3)借景抒情,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
• “啼”字表面写黄莺鸣叫,深层写黄莺殷
殷挽留、凄凄惜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拟
人手法,赋予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
移位,曲笔手法,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
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完整编辑ppt
37
• 答题公式
公式: 释义+手法(修辞或表现)+表达 诗人的情感
模式: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生动的形 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 作者 的感情。
《高考古诗词鉴赏》课件
《高考古诗词鉴赏》PPT 课件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本课件将带您一起领略古诗词的魅力,并探讨 其特点、鉴赏方法,以及与历史、文化的紧密关系。
什么是古诗词?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人创作的诗歌形式,通过优美的韵律与意境传达情感、表达思想。它与汉字 文化的传统相互关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古诗词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宋代风华绝代
宋词以独特的音韵美感、 豪放的创作风格,深刻 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文化传承
唐诗宋词的艺术魅力和 价值观念延续至今,影 响并丰富了中国传统文 化。
五言诗和七言诗的区别和特点
1 五言诗
2 七言诗
3 共同特点
句子有五个字,韵律 音调优美,节奏感强, 适合表达简洁的意境。
句子有七个字,篇幅 较长,能够更详尽地 描绘景物、抒发情感。
1
音韵和谐
2
追求韵律的美感,通过平仄、押
韵等形式增强诗词的艺术感染力。
3
意境丰富
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和比喻手法, 引发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警示人生
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抒发, 提供心灵指引和价值追求。
唐诗宋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影响
盛唐时期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词创 作的黄金时代,揭示了 当时社会经济繁荣和文 化蓬勃发展的特点。
2 主题广泛
宋词的主题内容丰富多样,既包含了爱情、田园、山水等生活之美,也涉及了政治、社 会等方面的抒发和思考。
3 感情抒发
宋词以真情实感的描写方式,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生活体验,打动了世世代代的读者。
辞赋、律诗和绝句的鉴赏方法
辞赋
以文言文形式写作,注 重对人物、事情的描写 和议论。
律诗
以规定的字数和韵律进 行创作,形式固定,要 求精致华美。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本课件将带您一起领略古诗词的魅力,并探讨 其特点、鉴赏方法,以及与历史、文化的紧密关系。
什么是古诗词?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人创作的诗歌形式,通过优美的韵律与意境传达情感、表达思想。它与汉字 文化的传统相互关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古诗词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宋代风华绝代
宋词以独特的音韵美感、 豪放的创作风格,深刻 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文化传承
唐诗宋词的艺术魅力和 价值观念延续至今,影 响并丰富了中国传统文 化。
五言诗和七言诗的区别和特点
1 五言诗
2 七言诗
3 共同特点
句子有五个字,韵律 音调优美,节奏感强, 适合表达简洁的意境。
句子有七个字,篇幅 较长,能够更详尽地 描绘景物、抒发情感。
1
音韵和谐
2
追求韵律的美感,通过平仄、押
韵等形式增强诗词的艺术感染力。
3
意境丰富
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和比喻手法, 引发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警示人生
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抒发, 提供心灵指引和价值追求。
唐诗宋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影响
盛唐时期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词创 作的黄金时代,揭示了 当时社会经济繁荣和文 化蓬勃发展的特点。
2 主题广泛
宋词的主题内容丰富多样,既包含了爱情、田园、山水等生活之美,也涉及了政治、社 会等方面的抒发和思考。
3 感情抒发
宋词以真情实感的描写方式,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生活体验,打动了世世代代的读者。
辞赋、律诗和绝句的鉴赏方法
辞赋
以文言文形式写作,注 重对人物、事情的描写 和议论。
律诗
以规定的字数和韵律进 行创作,形式固定,要 求精致华美。
高考古诗词鉴赏精讲课件16张
雄浑悲壮:屈原 雄健高峻:王安石
淡远闲静:陶渊明 恬淡优美:王维
类诗风格
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值得注意的是,某一风格的诗人的特例又往往是命题点。如,李清照长于婉约词,也有“九万里
风鹏正举”的豪放词;苏轼以“大江东去”的豪放著称,却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缺月挂疏
意象 1.什么是意象? 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叫做“意象”。它是“意”和“象”的结合体。 2.物象与意象有何区别? 物象是指客观事物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风雨雷电等客观存在物都以各 自的形态存在着。 物象一旦进入诗歌,打上诗人的感情和思想的烙印,这种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对客观事物的 印象,就是意象。 3、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联系 意象与意境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 区别 (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⑨语言风格 生动形象(运用各类修辞)、平实质朴(贾平凹)、通俗易懂(明白如话_古诗 词)、有生活(乡土)气息(活泼生动 老舍,孙犁,贾平凹)、使用方言、口语化(老舍,贾 平凹,赵树理)、清新自然(王维,沈从文)、幽默风趣(钱钟书,梁实秋)、富有文采(形象 生动传神)(刘亮程)、华美、绮丽浓艳(香艳)(温庭筠,张爱玲,毕淑敏)、典雅庄重(丰 子恺)、闲适冲淡(丰子恺,周作人,林语堂)、简洁凝练、含蓄蕴藉(含蓄不显露,李商隐)、 豪放(奔放)不羁、沉郁顿挫、富有哲理(周国平)、犀利深刻、调侃戏谑 (10)古代诗歌语言风格、 包括清新、自然、平淡(质朴)、直白、明快(明丽)、洗练、通俗(口语化)、雄奇、绚丽 (华美)、含蓄、典雅、俊逸、庄重、风趣、沉郁、奔放(豪放)、沉郁顿挫、含蓄蕴藉、含蓄 隽永、琅琅上口、音韵和谐等。 一首诗的风格可能包含互相关联的多个方面。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语言鉴赏 课件(共66张PPT).ppt
2、关键字词+手法+效果
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用风声衬托山谷的幽静,用月 光深远衬托山谷的空阔。描绘出一幅风声划破山谷的 寂静,月光遍洒山谷的幽寂景色。 3、意境/主旨/情感
表达出作者厌倦世俗,向往宁静,喜好山水,渴望归 隐的心情志向。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舜庙怀古 陆游
云断苍梧①竟不归,江边古庙锁朱扉。 山川不为兴亡改,风月应怜感慨非。 孤枕有时莺唤梦,斜风无赖客添衣。 千年回首消磨尽,输②与渔舟送落晖。 【注】 ①苍梧:又名九嶷山,相传舜葬于此。 ②输:报告,送达。
3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比较哪一句更好(或那 个版本更好)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 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提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 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 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君持酒劝斜 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ú]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提问】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 “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步骤一)“雁引愁心去”好。
(步骤二)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 ,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 喜来,互相映衬。
它运用了拟物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 的高兴心情。 (步骤三)“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 色彩,想象更奇特,更新颖,与后一句对 仗映衬,更显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高考诗词鉴赏专项复习ppt课件(共173张)
2 简要分析词中“白发渔父”形象。(4分)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看破红尘、淡泊超脱的渔父形象。 词中渔父任凭惊骇涛浪、是非成败,只着意于春风 秋月、握杯把酒、笑看人生、坚守江渚渔樵生活。 诗人借这一形象抒发自己超然世外的旷达胸怀。
14
例3
题葡萄图(Leabharlann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古代诗词鉴赏
1
学习目标 1、积累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
2、积累品读诗歌的一般方法。
2
一 高考诗歌鉴赏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鉴赏古诗作品里的形象
诗中的主人公形象、诗人自己的形 象、诗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3
2、鉴赏古诗的语言
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 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 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 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 术效果等。
7
三、诗歌鉴赏题应试对策(如何做诗 歌鉴赏题)
1、学会利用文中信息,如题目、作者、 注释、背景等。 2、把握诗歌的意象,透过意象把握诗歌的 内容和诗人抒发的情感。 3、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 4、注意诗歌表达技巧的运用。 5、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 的感情.
8
诗歌鉴赏之形象
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 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
1 通过前四句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间接表现 陆鸿渐的高洁不俗。 2 通过最后两句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出陆鸿渐 的闲适与潇洒。
16
景物形象的鉴赏
17
阊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18
景物形象 这些客观景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 的客观景物,更重要的是含有诗人情感的 景物形象,也就是诗人所写之“景”。 诗人借这些“景”,抒自己之“情”;
高考古诗词鉴赏课件(共22张PPT)
“乌鹊”比喻尚在徘徊选择的贤才, “何枝可依”表现了贤才彷徨的处境与心情,也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2024年可用课件
4
活动一 链接教材,归纳设误类型(怎么考?)
艺术手法赏析有误
命题者故意在艺术手法上判断错误,张冠李戴,如把“虚写”说成“实写”, 把“设问”的说成“反问”,典故内容解释有误等。
2024年可用课件
6
选项设误类型:
1.词句内容理解有误(重要的字或词语的解释、诗句内容的理解) 2.情感主旨分析错误(思想情感、写作目的) 3.艺术手法赏析有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典故理解) 4.形象意境分析不当(形象特点或意境氛围概括不当) 5.语言特点判断错误 (语言特色分析、语言风格判断) 6.基础知识运用错误(体裁、题材、文化常识或背景等)
2024年可用课件
9
活动二 转换角色,命制试题
如果你是命题人,你会怎么设误?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A.
设误角度: 命题解析: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B.
题设误诗角岁度:晏 离 鸿 断 , 望 阙 天 遥 病 鹤 孤 。
命题解析: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C.
莫设误谩角拘度:牵 雨 花 社 , 青 云 依 旧 是 前 途 。
4.下列对《扬州慢》(选必下)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描写词人亲眼目睹扬州城的景象。“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渲染了扬州城的勃勃生机。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含蓄地写出了人民的苦难和胡人的罪恶。
B.上阕今昔对比,用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
高考复习诗歌赏析古诗鉴赏(高考专题)ppt[优秀课件资料]
高考专题辅导
古代诗歌鉴赏之五
敦煌三中 康志良 dhkdkzl@
鉴赏方法指导(Ⅰ)
理解:词义、句义
古
了解诗人(生平、风格等)
诗
鉴 鉴赏: 掌握常识(典故、修辞、表现手法等)
赏
把握意境(景 、 事、情)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方法指导(Ⅱ)
1、整体感知主旨 2、组合意象,探究内涵 3、认知精妙词语体会意境 4、抓住诗眼体会主旨 5、多角度领会
蒙冲巨舰一毛轻。
问渠哪得清如许?
向来枉费推移力,
为有源头活水来。
此日中流自在行。
④注意注释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 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
二、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2003年春季题)
闻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五言绝句。(考查诗体常识)这两首诗都 是抒发思乡之情(或“秋思”)(考查思 想内容)
鉴赏指导: 据诗题可知,此诗为诗 人听了张立本之女吟诗后作,要理解诗的 意境,关键在于把握住张立本女“独步”、 “自敲”、“清歌”的形象和“凉”“月 如霜”这此透露气氛特征的词语,在此基 础上归纳并作具体分析即可。
要求:采用文学短评形式写一段不
少于100字的意境。(专题短论)
危冠(高帽子) 南方
古代诗歌鉴赏之五
敦煌三中 康志良 dhkdkzl@
鉴赏方法指导(Ⅰ)
理解:词义、句义
古
了解诗人(生平、风格等)
诗
鉴 鉴赏: 掌握常识(典故、修辞、表现手法等)
赏
把握意境(景 、 事、情)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方法指导(Ⅱ)
1、整体感知主旨 2、组合意象,探究内涵 3、认知精妙词语体会意境 4、抓住诗眼体会主旨 5、多角度领会
蒙冲巨舰一毛轻。
问渠哪得清如许?
向来枉费推移力,
为有源头活水来。
此日中流自在行。
④注意注释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 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
二、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2003年春季题)
闻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五言绝句。(考查诗体常识)这两首诗都 是抒发思乡之情(或“秋思”)(考查思 想内容)
鉴赏指导: 据诗题可知,此诗为诗 人听了张立本之女吟诗后作,要理解诗的 意境,关键在于把握住张立本女“独步”、 “自敲”、“清歌”的形象和“凉”“月 如霜”这此透露气氛特征的词语,在此基 础上归纳并作具体分析即可。
要求:采用文学短评形式写一段不
少于100字的意境。(专题短论)
危冠(高帽子) 南方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 PPT精品课件25(共25张)
虚实相生
实例探讨:诗歌中的实与虚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眼前为实 想象为虚实例探讨:诗歌中来自实与虚赤 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议论为虚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形体、无质量的“愁”往往被诗人词人 “物化”为有形体感和质量感甚至可以车载斗量 的东西,这就是化虚为实,它大大加强了诗词的 艺术感染力。
(四)意境高下
实例探讨:由虚实赏意境 意境高下 “意境”也叫“境界”。 “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 (朱光潜)
意境的两个构成要素:
实——眼前之景
虚——言外之意(情)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
由虚实 赏意境
本课涉及两个概念:
虚实、意境
虚实关系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 近者为实,远者为虚 客观为实,主观为虚 显者为实,隐者为虚 眼前为实,想象为虚 已知为实,未知为虚……
虚与实是相对的
中国画中的虚实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 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也叫艺 术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无 穷;“实”是指画面中的实景、真境。
人” 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
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一)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
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 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歌的意象,开拓诗歌的意境, 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 味。
实——眼前之景 虚——言外之意
实例探讨:诗歌中的实与虚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眼前为实 想象为虚实例探讨:诗歌中来自实与虚赤 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议论为虚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形体、无质量的“愁”往往被诗人词人 “物化”为有形体感和质量感甚至可以车载斗量 的东西,这就是化虚为实,它大大加强了诗词的 艺术感染力。
(四)意境高下
实例探讨:由虚实赏意境 意境高下 “意境”也叫“境界”。 “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 (朱光潜)
意境的两个构成要素:
实——眼前之景
虚——言外之意(情)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
由虚实 赏意境
本课涉及两个概念:
虚实、意境
虚实关系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 近者为实,远者为虚 客观为实,主观为虚 显者为实,隐者为虚 眼前为实,想象为虚 已知为实,未知为虚……
虚与实是相对的
中国画中的虚实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 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也叫艺 术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无 穷;“实”是指画面中的实景、真境。
人” 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
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一)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
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 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歌的意象,开拓诗歌的意境, 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 味。
实——眼前之景 虚——言外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为了表达某种较强 烈的感情,往往让自己进入到诗中,以此 表达自己的爱憎、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人生 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 “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 言人”。
2、诗歌的语言
• 这部分涉及的考项有炼字、平仄、音韵、 格律(押韵、对仗等)、繁简、用典等。 在这里我们把炼字以外的内容称之为炼篇。
言志。托物言志是借物写人,而这里的形象却是写
“物”即写“人”,表面写“物”,实际写“人”,
如罗隐的《蜜蜂》:不论平地或山尖,无限风光尽被
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里明写
“蜜蜂”这一动物故事,实为写“人”喻“人”。
意象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诗人的感情一 旦被激活,他们触目所见,均带上强烈的主 观色彩,在他们所摄取的景物中,很少有纯 自然的景物。因为“国破”,即使“城春”, 他们也会看到春花因伤时而迸射出泪水,失 群的春鸟因恨别而惊悸地发出哀鸣。诗人触 景生情,移情于物,虽不直接言情,情已充 溢其间。
惊人死不休”的诗句。贾岛与卢 延让也分别写出了“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和“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茎须”的苦吟经历,贾岛 更是留下了“推敲”的佳话。因 此,炼字是创作严谨的每个作家
的共同追求。
如果一味强调炼字,就会使诗歌 陷于“有句无篇”的误区,这是 诗家不愿意的。所以,诗人们同 •时诗也歌的非表常达重技巧视对“篇”的锤炼, 即应包括格律的锤炼与总体语言
人物形象:
•
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
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
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因
此,人物形象是我们阅读诗歌时必须要把握的。当然,
有些时候,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原因,或者是作者为
了使诗意含蓄些,其诗中的形象不以“人”的形式出
现,而代之以“物”,但这里的“物”又不同于托物
作者的用意。
为方便学习与使用课件内容,
课件可以在下载后自由调整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诗歌中各有侧重而已。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 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 城。全诗围绕“喜雨”展开,以 春夜雨为特定对象,以“喜”字 为贯穿前后的诗脉,层层叙写, 虽不见一个“喜”字在诗中出现, 但无处不显露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从材料取舍看,有主次、详略、 繁简等等。材料是构成文章的血 肉,材料的详略取舍往往体现了
风格的把握。
作活动时所运用的技巧。鉴赏诗 歌的表达技巧,要注意五大方面: 一是表达方式,二是表现源自法, 三是行文结构,四是材料取舍,
五是修辞方法。
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五种方 式。而就古代诗歌来说,两种表 达方式比较常见,一是描写,一
是议论。
染、烘托、悬念、对比、反衬、 托物言志、赋比兴、虚实相生、 动静相衬、景情理合一等等。在 实际的创作中,上述手法往往又 是综合运用的,只不过在具体的
高考古诗词曲鉴赏复习对策
考点聚焦
• 《高考考试说明(语文科)》对诗歌考点 的表述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下 含两点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 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 容。下面我们分要点对此进行解读。
诗歌的形象
• 相对诗歌而言,偏重叙事的诗歌主要指人 物形象,偏重写景的诗歌偏向于意象,而 偏重抒情的诗歌则多指抒情主人公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