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合集下载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日期,2022年3月15日。

地点,XX医院。

参与人员,主治医生、护士长、护士、病患家属。

病例简介,患者XXX,女,65岁,因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入院,经过检查确诊为肺癌晚期。

讨论内容:
1. 目前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呼吸困难明显,需要加强呼吸支持治疗,考虑给予氧疗和支气管扩张药物。

2. 由于患者病情较为复杂,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定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

3. 针对患者的营养支持问题,护理团队需要与营养科医生进行
沟通,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确保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4. 考虑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护理团队应加强心理护理工作,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情绪。

5. 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者的病情严重性,引导家属正
确对待患者,协助护理工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结论:
通过本次讨论,我们对患者的护理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明
确了下一步的护理方向和重点工作。

希望护理团队能够密切配合,
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尽快
康复。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一、病例简介患者:王某某,男,65岁入院时间:2021年5月10日出院时间:2021年5月25日入院诊断: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Ⅲ级出院诊断: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Ⅲ级、肺部感染护士长:张某某,主管护师责任护士:李某某,护师二、病例描述患者为男性,65岁,因“反复心悸、气促、乏力3年,加重1周”入院。

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心悸、气促、乏力,休息时明显,活动后加重,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Ⅲ级”,给予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1周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伴有咳嗽、咳痰,再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Ⅲ级、肺部感染”,建议住院治疗。

患者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Ⅲ级、肺部感染”收入院。

三、护理过程1. 入院护理入院后,护士长张某某组织护理团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心肺功能、营养状况等。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并安排责任护士李某某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

2. 病情观察责任护士李某某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记录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心肺功能、出入量等,特别是心悸、气促、乏力等症状的变化。

此外,还注意观察患者肺部感染的情况,如咳嗽、咳痰的颜色和量等。

3. 用药护理患者住院期间,给予抗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药物治疗,并给予抗感染治疗。

责任护士李某某严格执行医嘱,确保药物按时、按量给予,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4. 并发症护理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了肺部感染。

责任护士李某某及时报告护士长张某某,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加强肺部护理,如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等,促进痰液排出。

5. 心理护理患者病情加重,出现肺部感染,导致患者情绪低落,对治疗缺乏信心。

护士长张某某和责任护士李某某加强心理护理,安慰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6. 健康教育患者对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的知识缺乏,护士长张某某和责任护士李某某加强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和治疗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五篇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五篇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五篇第一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 XXX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时间:****年**月**日时分地点:参加人员(科室医务人员及进修、实习人员)主持人:记录人:讨论目的:病历汇报:简要病史:阳性体征和相关的阴性体征:辅助检查:现阶段采取的整治措施:病情的演变过程:个人发言:XXX住院医师: XXX主治医师:XXX主任(副主任)医师:讨论结果:科主任签字:要求1、专人记录2、凡是危重、诊断不明的病人必须进行科内讨论3、凡是以“待查”、诊断不明入院的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仍未明确诊断者,必须科内进行讨论4、虽然诊断明确的病人但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者多脏器功能损害者需要进行讨论5、外科系统应将术前讨论记录填写在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中,格式与、要求与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要求一致。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 XXX死亡病例讨论时间:****年**月**日时分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记录人:讨论目的:病历汇报:简要病史:阳性体征和相关的阴性体征:辅助检查:诊治过程:个人发言: XXX住院医师: XXX主治医师:XXX主任(副主任)医师:讨论结果:1、死亡原因2、经验教训科主任签字:要求1、所有入院超过24小时死亡病历均要进行死亡讨论并且在死亡后一周内完成2、死亡讨论内容包括诊断、治疗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以及经验教训进修、实习医生带教记录本X年X月X日——X年X月X日进修、实习医生安排表(进修、实习医生安排表由医务科提供)X月进修、实习医生带教记录1、进修、实习医生名单,带教老师名单。

带教老师进修、实习医生 XXXXXX XXXXXX XXXXXX2、进修、实习医生考勤记录3、教学计划4、教学讲课记录(有讲义)5、教学查房记录6、教学情况小结(包括:进修、实习医生病历书写完成情况、各种操作完成情况,病种完成率等)要求1、每月教学讲课不少于2次、讲课内容必须有讲义2、每月教学查房不少于4次院内感染记录本科室院内感染监控医生名单、护士名单X月院内感染记录姓名性别年龄床位住院号入院时间:****年**月**日诊断:院内感染发生时间:****年**月**日院内感染诊断:院内感染诊断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抗生素应用情况:治疗结果:医师签名:本月本科室院内感染情况分析小结:要求1、所有确证的院内感染均需记录2、每月对本科室院内感染情况必须进行分析小结医疗安全会议记录本 X月医疗安全会议记录时间:****年**月**日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记录人:本月科室在医疗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或安全隐患:整改的措施:科主任签字要求1、科室医疗安全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并详细记录。

疑难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疑难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疑难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难以解决的疑难病例时有发生。

这些病例需要
团队协作,深入分析,精准护理。

以下是我们团队对一例疑难护理病
例的讨论记录。

病例简介:
患者姓名:李某
性别:男
年龄:65岁
主诉:呼吸急促、胸闷、乏力
讨论记录:
1. 根据患者主诉及查体情况,初步诊断为心源性呼吸困难。

但经过
常规治疗后,患者症状未见明显好转,需要进一步分析。

2. 想到患者有长期抽烟史,考虑可能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进一步进行肺功能检测及CT检查,确诊为COPD。

3. 在COPD的基础上,患者合并发生了急性肺部感染,导致呼吸急
促加重。

及时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予以氧疗,患者症状有所改善。

4. 但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肌无力、嗜睡、呼吸浅快等神经-肌肉系统症状,考虑有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并发症。

进一步开展免疫
学检测,确诊为SLE。

调整治疗方案,加强免疫调节治疗。

5. 患者治疗过程中持续监测体循环状况、呼吸功能、免疫学指标等,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积极开展康复训练。

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患者的症状逐渐得到缓解,身体状况逐渐好转。

这一例疑难护理病例的成功处理,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
队合作的重要性和精准护理的必要性。

愿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
继续努力,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讨论病例:患者张三,男,35岁,主因"突发昏迷入院,诊断为脑卒中"参与讨论人员:主治医生、责任护士、主管护师、护理组员一、病史回顾患者于xx月xx日突发昏迷,送入我院急诊,初步诊断为脑卒中。

经过CT检查和病史询问,我们了解到以下信息: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饮酒史多年,曾有轻微肢体乏力症状。

近期情绪波动较大,常感烦躁。

无类似病史家族史。

二、护理问题根据患者情况,我们初步设定了以下护理问题:意识障碍、焦虑、潜在并发症(如出血等)。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患者突发脑卒中,身体机能受到严重损害,同时情绪波动可能导致并发症。

三、护理措施1.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定期检查CT等影像学检查,确保病情稳定。

2.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其焦虑情绪。

3. 严格执行医嘱,避免过度用力搬动患者。

4.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

四、讨论与建议1. 患者饮酒史多年,可能是脑卒中的诱因之一。

建议患者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控制饮酒量,减少酒精对身体的伤害。

2. 患者情绪波动较大,可能导致并发症。

建议患者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情绪调节,避免过度激动。

3. 对于类似患者,我们应加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同时,应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确保能够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五、总结本次病例讨论,我们明确了患者的病史、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以及注意事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讨论结果对患者进行护理,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服务。

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护理查房是医疗机构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发现和解决患者疑难病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让患者得到更加全面的照顾。

今天护理查房中,有一个疑难病例需要大家共同讨论。

患者周先生,男性,57岁,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由于患者高度紧张,他的家人代为解释病情。

患者自4天前出现左侧肋骨疼痛,于当天晚上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于是被送到医院急诊科接受治疗。

经急诊处理后,入住呼吸内科病房治疗。

在护士长带领下,我们实施了护理查房。

根据讨论结果,我们可以对这个疑难病例做出以下分析:
1.对于患者自身疾病的控制不足,应及时进行优化调整,预防其加重并引起其他并发症。

2.针对患者呼吸困难、咳嗽症状,应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呼吸支持治疗、改善气道通畅等护理措施,降低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

3.对于左侧肋骨疼痛,应贯彻疼痛评估管理,加强疼痛的评估,根据疼痛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疼痛管理方案,并通过综合手段缓解患者的疼痛。

4.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早期康复。

5.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和药物治疗方案,防止病情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针对患者的病情,护理措施要全面。

护理人员需要认真了解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份详细的护理计划,并及时进行调整。

同时,我们也要重视患者情绪调节,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增强治疗效果。

最终,通过护理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协同配合,确保患者的健康顺利恢复。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内容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内容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内容以下是 7 条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内容:1. 哎呀,你说遇到那种病情超级复杂的病人可咋办呀!就像上次那个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又突然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人,简直就是一个大难题呀!我们一群人围在一起讨论,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看法,就好像是在攻克一座坚固的堡垒。

难道我们不应该齐心协力找到最佳的护理方案吗?例子:那个病例就像是一团乱麻,需要我们耐心地一点点解开。

2. 哇塞,大家想想看,碰上那种对治疗和护理都不配合的病人该怎么弄呀?这不是让人头疼嘛!就好像要拉着一头倔牛走一样。

我们得想法子让他转变态度呀,这可不简单!例子:他就像个不听话的孩子,得哄着来。

3. 嘿,再说说那种特殊感染的病例,那可真让人提心吊胆呀!就如同身边有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一样。

我们怎么来做好防护和护理工作呢?这绝对是个挑战呀,难道不是吗?例子:感觉处理这个病例就像在走钢丝,必须小心翼翼。

4. 你们知道吗,碰到那种精神状态不稳定的病人简直让人抓狂!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像个不定时的炸弹。

我们得怎么去安抚他们,怎么和他们沟通交流呀?例子:对待这样的病人就像驯服一只调皮的小猫。

5. 哎呀呀,那种危重病人的护理更是难上加难呀!就好像在悬崖边行走一样惊险。

每一步决策都至关重要,稍微不慎可能就会有不好的后果,我们能不小心翼翼吗?例子:照顾这样的病人就好似捧着一个极易摔碎的宝物。

6. 哇哦,还有那种家属特别挑剔的情况,真是让人郁闷呀!感觉他们就像严苛的考官,在检验我们的护理工作呢。

我们怎样才能让他们满意呢?例子:和这些家属打交道,就跟打一场艰难的战役差不多。

7. 啊呀,遇到罕见病的病例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呀!就像进入了一个陌生的迷宫。

我们得不断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去寻找那个正确的护理途径呀!例子:研究这个病例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路。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护理疑难病例真的是充满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去钻研、去用心对待,才能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呀!。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总结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总结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总结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是提高护理质量、探讨护理常规外的异常情况以及疑难病例的常用方法之一。

以下是对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总结的几个要点:
1. 讨论目的:明确讨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护理质量、解决疑难问题,而不是为了攀比或指责个人。

2. 病例描述:详细描述病例中的病情以及护理过程中的问题。

要确保描述准确、全面,遵守保密原则。

<遵守护理伦理原则,病人信息不得透露,包括但不限于病人身份、姓名、年龄、住院号等>
3. 分析讨论:针对病例中的问题,提出各种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讨论应该参考相关的护理知识和临床经验,并可以借助理论知识、研究成果等。

4. 结论总结:对讨论过程中的观点进行总结,明确可以采取的护理措施和解决方案。

要注重实践可行性和有效性,避免过于理论化。

5. 记录保存:将讨论内容进行记录保存,包括问题描述、分析讨论和结论总结等。

可以将记录与病例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成果等进行整理,便于后续参考和经验积累。

需要注意的是,在护理疑难病例的讨论过程中,应当遵守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和政策,确保讨论内容的合法合规。

同时,尊重病患的隐私权,不得泄露其个人信息。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地点:XX医院护理部
参与者:护理部全体工作人员
讨论主题:疑难病例的护理管理
主持人:XX护士长
记录人:XX护士
讨论内容:
1.首先介绍了病例的基本情况:患者XX,女性,XX岁,曾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同时合并严重肾功能不全,已入住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2.护理部全体成员依次分享了自己与该患者的护理经验和观察结果。

大家一致认为,该病例存在以下疑难问题: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控制困难,肾功能不全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等。

同时,讨论了困扰护理人员的问题:患者情绪波动大、护理困难度高、疼痛控制难度大等。

3.针对该病例,护理部全体人员展开了积极讨论,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其中包括:加强与病人沟通,理解其需求和痛苦;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综合护理;
加强药物管理,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结合心理护理技术,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压力;密切与医疗团队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患者的疑难问题。

4.在讨论的最后,护士长总结了本次讨论的主要收获和建议,
并提出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将制定并实施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建立与医疗团队和患者家属的良好沟通渠道。

该讨论记录将被保存在护理部档案室,并将作为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护理工作的基础。

最后,会议在积极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结束时间:XXXX年XX月XX日 XX:XX分。

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一、病例简介患者,女性,52岁,因“车祸致左股骨干骨折”入院。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5年。

患者在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后,于伤后第3天在全身麻醉下行左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返回重症医学科观察。

二、病例分析1. 手术室护理工作难点(1)患者高龄,基础疾病多,手术风险高。

(2)患者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手术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血压和血糖。

(3)患者为女性,需特别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4)手术时间为伤后第3天,患者可能存在感染风险。

2. 手术室护理工作重点(1)术前准备:充分了解患者病史,评估患者手术风险,准备好相应的急救药品和设备。

(2)术中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术后交接:与重症医学科密切沟通,确保患者术后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三、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1. 术前准备(1)访视患者:术前1天,手术室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了解患者一般情况、病史及手术部位。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相关事宜,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2)物品准备:根据手术需要,准备相应的手术器械、敷料、药物等。

(3)环境准备:术前1小时,开启手术间空调,调整温度为21-25℃,湿度为40%-60%。

术前30分钟,紫外线照射手术间。

2. 术中配合(1)患者入室:患者入室后,协助医生进行术前核对,确保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无误。

(2)摆放体位:根据手术需要,协助医生摆放患者体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3)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术中感染。

(4)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确保患者术中安全。

(5)液体管理:根据患者需要,合理控制输液速度,避免术中发生液体过多或过少。

(6)术中用药:根据医生处方,准确给药,确保药物发挥最佳效果。

3. 术后交接(1)关闭伤口:协助医生关闭伤口,确保伤口敷料整洁。

(2)搬运患者:与重症医学科护士密切配合,确保患者安全搬运至重症医学科。

门诊护士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门诊护士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门诊护士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一、病例简介患者:王某某,女,45岁,已婚,家庭住址:成都市青羊区xx路xx号。

主诉:反复咳嗽、咳痰20年,加重伴呼吸困难1天。

现病史: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呈白色泡沫状,量不多,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间断规律治疗,症状时轻时重。

1天前,患者受凉后上述症状加重,伴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就诊于我院门诊。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史,否认“结核、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

二、病例分析1. 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 诊断依据:(1)患者中年女性,慢性病程,反复咳嗽、咳痰20年,加重伴呼吸困难1天,呈白色泡沫状,量不多,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

(2)患者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提示可能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 鉴别诊断:(1)支气管哮喘:也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多有家族史,本题中患者无明显家族史,且喘息、气促症状不典型。

(2)肺炎:患者咳嗽、咳痰加重,伴发热、寒战、胸痛等,本题中患者无发热、寒战等感染症状。

(3)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应注意排除心力衰竭,本题中患者无心脏病史,心脏听诊无明显异常。

三、护理问题及措施1. 呼吸困难: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有关。

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增加肺活量,减轻呼吸困难。

2.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咳嗽、咳痰有关。

措施:指导患者正确咳嗽,采用坐位、半坐位或俯卧位,有利于痰液排出;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便于排出;必要时给予吸痰。

3. 疼痛:与肺部感染有关。

措施:给予抗生素治疗,控制肺部感染;给予镇痛药,如布洛芬等,缓解疼痛;注意观察患者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及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一、病例简介患者,男性,65岁,主诉“反复发作性胸痛1个月,加重1周”。

患者1个月前开始出现胸痛,呈发作性,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休息后可缓解,伴有出汗、恶心。

1周前胸痛症状加重,持续时间更长,程度加重,夜间发作频繁,影响睡眠。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状态一般,食欲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二、入院评估1. 生命体征:体温36.5℃,脉搏9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

2. 症状评估:胸痛,位于胸骨后,呈压迫感,可放射至颈部、肩部、上肢,休息后可缓解。

3. 体征: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4.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血红蛋白正常,血小板计数正常。

- 心电图:提示ST段抬高,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

- 胸部CT: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部分血管狭窄。

- 血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三、护理诊断1. 疼痛: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有关。

2. 活动无耐力:与心肌缺血、体力下降有关。

3. 睡眠型态紊乱:与胸痛、夜间发作频繁有关。

4. 焦虑:与疾病诊断、预后不确定有关。

四、护理措施1. 疼痛管理:- 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及时报告医生。

- 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 鼓励患者采取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2. 活动无耐力管理:- 评估患者的体力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活动计划。

- 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逐渐增加运动量。

- 注意观察患者活动后的反应,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3. 睡眠型态紊乱管理:-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室内安静、光线适宜。

- 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

- 避免睡前过度兴奋,如看刺激性电视节目、玩手机等。

4. 焦虑管理:-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其焦虑的原因。

- 提供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一、病例介绍患者姓名:_____ 性别:_____ 年龄:_____ 床号:_____ 住院号:_____入院日期:_____ 诊断:_____主诉:患者因_____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_____(具体时间)无明显诱因出现_____(症状),_____(伴随症状),自行在家中服用_____(药物),症状未见明显缓解,遂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患者既往有_____(疾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患者生于_____,久居本地,否认疫区、疫水接触史,否认吸烟、饮酒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入院时生命体征:体温:_____℃,脉搏:_____次/分,呼吸:_____次/分,血压:_____mmHg。

二、护理评估1、身体评估神志:_____皮肤:_____心肺听诊:_____腹部触诊:_____2、心理社会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_____心理状态:_____家庭支持情况:_____三、护理问题1、疼痛:与疾病本身或治疗相关的创伤有关。

2、焦虑:对疾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感到担忧。

3、睡眠形态紊乱:与疾病引起的不适或治疗环境有关。

4、潜在并发症:如_____等。

四、护理措施1、疼痛管理评估疼痛的程度、性质和持续时间。

按照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提供舒适的体位,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以减轻疼痛。

2、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倾听其内心的感受和担忧。

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案,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

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3、睡眠护理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

协助患者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白天睡眠时间过长。

睡前可给予患者适当的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

4、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

按照医嘱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一、病例介绍患者姓名:_____ 性别:_____ 年龄:_____ 住院号:_____诊断:具体疾病诊断现病史:患者因主要症状及诱因入院,入院时描述患者的症状、体征等。

既往史:患者过往的健康状况,包括慢性疾病、手术史等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给予了详细的治疗措施及用药情况,但病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出现了列举目前存在的疑难问题。

二、护理评估1、生命体征:体温具体温度、脉搏具体次数、呼吸具体次数、血压具体数值。

2、症状评估:患者仍有具体症状表现,影响其日常生活和休息。

3、心理状态:患者因病情反复,表现出焦虑、恐惧和不安的情绪。

4、社会支持:患者家属对其病情较为关心,但在照顾方面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

三、护理问题1、疼痛管理: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明显,影响其睡眠和情绪。

2、皮肤护理:由于长期卧床,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皮肤问题描述,存在压疮的风险。

3、营养支持:患者食欲不佳,进食量少,导致营养状况较差。

4、心理护理:患者的焦虑情绪严重,对治疗缺乏信心。

四、讨论内容1、关于疼痛管理护士 A:我认为可以先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止痛药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护士 B:同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非药物的镇痛方法,比如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受。

护士长:大家的建议都很好。

但在调整止痛药剂量时,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防止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2、关于皮肤护理护士 C:对于患者的皮肤问题,我们要加强翻身和皮肤清洁,保持皮肤干燥。

护士 D:可以使用气垫床,减轻局部压力。

另外,定期评估皮肤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护士长:没错,还要注意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颜色、温度等变化,做好交接班记录。

3、关于营养支持护士 E:我们可以与营养师沟通,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增加食物的色香味,提高患者的食欲。

护士 F:必要时,可以考虑给予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

护士长:在给予营养支持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消化功能和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引言在医疗工作中,查房是医护人员了解病情、掌握患者情况及进行有效护理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日常医疗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疑难病例,需要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探讨。

本文将围绕护理查房疑难病例展开讨论,并通过多个层次和角度,全面、详细地探讨疑难病例的护理要点和策略。

疑难病例一:心脏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脏衰竭患者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常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如心排血量下降、外周血管收缩等。

护理策略1.监测并记录患者的体征变化,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2.定期测量心排血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并及时报告医生。

3.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如使用利尿剂减轻体液负荷、利用血管扩张剂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等。

疑难病例二:急性肺损伤患者呼吸系统管理急性肺损伤患者呼吸功能受限,常需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

护理策略1.检查和调整呼吸机设置,如控制通气模式、吸呼比、PEEP等。

2.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3.定期翻身患者,预防肺部感染和褥疮等并发症。

疑难病例三:危重肾衰竭患者尿液排泄监测危重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受损,尿液排泄障碍,常需进行透析治疗。

护理策略1.定期监测患者尿液输出量,并记录尿液性状。

2.定期检测血尿素氮和肌酐等肾功能指标,评估透析治疗效果。

3.保持透析通路通畅,定期更换透析器和透析液。

疑难病例四:院内感染管理预防传播感染院内感染是住院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

护理策略1.严格遵守手卫生和个人防护原则。

2.定期进行环境消毒,特别是常接触物品和区域。

3.定期培训医护人员关于感染预防的知识和技能。

结论护理查房疑难病例是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挑战,但通过全面、详细和深入地探讨,可以找到相应的护理要点和策略。

上述疑难病例仅是众多可能遇到的情况之一,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十分感谢您的阅读!。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本模板】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本模板】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本模板】XXX医院
护理病历讨论记录
时间
患者姓名
住院号
病历类型
参加讨论范围
参加人员
讨论意见:
XX护士长:今天我们针对X床XXX进行病例讨论,讨论的主要问题是:潜在并发症。

现在请XXX责任护士汇报病例。

XXX护士:本例患者,中年男性,应加强注意患者二便情况,观察有无腹水和出血情况。

患者可有恶心呕吐或不思饮食等症状,补充营养以静脉输入葡萄糖为主,可给予流质,待病情好转后再逐渐增加进
20xx年4月2日
XXX
xxxxxx
地点
性别
入院诊断
护士站

主持人
年龄
黄疸(慢加急性肝衰竭)
XXX
52岁
✓疑难危重重大手术前后死亡(在相应选项前划√)
本科讨论
XXX、XXX、XXX
多学科(护理专家)
食量.待病情减轻并稳定后,再谨慎、缓慢地增长活动量,以免复发.
XXX护士:本例患者,中年男性,属急黄证,湿热毒邪炽盛,内陷营血,邪陷心包,病情凶恶应专人特别护理,并做好
危重护理记录,如神昏谵语、嗜睡,或烦躁不安,或高热烦渴、恶心呕吐等,定时测生命体征,并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处置惩罚。

重症黄疸病人由于正气亏耗简单复感外邪,导致病情恶化,故需重视防备感染。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一、病例介绍患者姓名:李大爷年龄:78 岁性别:男住院号:123456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李大爷是一位长期吸烟的老人,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 20 余年。

此次因“咳嗽、咳痰加重伴呼吸困难 1 周”入院。

入院时,李大爷精神状态较差,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双下肢水肿。

二、护理问题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气道痉挛导致的通气功能障碍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黏稠、无力咳嗽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呼吸困难、氧供不足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呼吸困难导致食欲减退、摄入不足有关。

5、焦虑与疾病反复发作、病情加重有关。

三、护理措施(一)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责任护士小王:“李大爷这呼吸不好,我是时刻盯着他的血氧饱和度呢。

给他调整了合适的体位,抬高床头,让他能舒服点,也有利于呼吸。

还给他持续低流量吸氧,时刻注意着氧流量和浓度,可不敢出岔子。

”护士长:“嗯,做得不错。

还要注意观察李大爷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变化,有异常及时汇报。

”(二)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护理护士小李:“我这每天都按时给李大爷拍背,帮助他咳痰。

拍背的时候,我可是特别注意手法和力度,从下往上,由外向内,轻轻拍,不敢太用力,怕伤到他老人家。

还教他怎么有效咳嗽,不过他年纪大了,有时候使不上劲。

”护士长:“那我们可以考虑给他用一些祛痰的药物,雾化吸入也安排上,帮助稀释痰液。

”(三)活动无耐力的护理护士小张:“李大爷想下床活动活动,我就陪着他,走几步就得歇一会儿。

给他制定了个性化的活动计划,一点点增加活动量,可不敢让他累着。

”护士长:“对,要根据他的耐受情况调整,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防止摔倒。

”(四)营养失调的护理营养护士小赵:“我跟李大爷和他家属沟通了,给他制定了专门的饮食计划。

增加了蛋白质的摄入,像鸡蛋、牛奶、鱼肉这些。

还让他们多准备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

不过李大爷这胃口不太好,有时候吃不了多少。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一、病例简介患者信息:张某某,女,56岁,已婚。

就诊时间:2021年8月15日。

主诉:反复咳嗽、咳痰4月,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嗽为干咳,无痰,无发热、寒战,无气促、呼吸困难,无胸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胸部X线片检查示:双肺纹理增多。

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症状稍有缓解。

近1周来,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

门诊以“咳嗽原因待查”收入院。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史,否认“结核、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

二、病例讨论1. 护理评估(1)身体健康状况:患者体重50kg,身高160cm,BMI指数22.9,属于正常范围。

皮肤弹性正常,色泽红润。

头发光泽,无脱落。

眼睛明亮,无充血。

(2)呼吸道症状:患者咳嗽为干咳,无痰,无发热、寒战,无气促、呼吸困难,无胸痛。

(3)生命体征:体温36.5℃,脉搏7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mmHg。

(4)心理状况:患者情绪稳定,对疾病有较好的认知,积极配合治疗。

2. 护理诊断(1)呼吸系统:咳嗽、咳痰。

(2)舒适度:睡眠质量下降。

(3)心理:焦虑、担忧。

3. 讨论内容及措施(1)针对咳嗽、咳痰症状,给予止咳化痰药物治疗,如氨溴索、急支糖浆等。

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提高呼吸肌力量,减轻咳嗽症状。

(2)为了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护理人员应确保病房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噪音和强光刺激。

同时,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针对患者的焦虑、担忧情绪,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和顾虑,给予关心和支持。

向患者解释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增强治愈信心。

4. 疗效评估(1)呼吸系统: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有所缓解,肺部听诊呼吸音清晰。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范文(8篇)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范文(8篇)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范文(8篇)护理病例谈论记录范文第1篇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事:下面我想谈谈对所聘岗位的一点认识。

2、制定和审核全省重大业务方案,做好foa测试。

3、加强技术支援队伍的建设,做好经验推广工作。

制定详尽的值班方案,收到省内技术支援通讯后,准时将相应故障转接到值班专家,使故障得到准时处理。

接到eoms工单后,准时与相关分公司联系处理好相关故障,针对紧急、重大和疑难故障,制定解决方案,集中受理,与相关厂家联系处理一些紧急、疑难故障,并保障时效性。

在每次技术支援后,形成技术支援报告,建立故障经验库,收集相关故障信息和资料,将它们整理成册,实时更新,组织分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学习,推广一些有价值的经验,整理经验库,加强经验库的管理。

每月对技术支援状况进行汇总,并组织专家总结、学习,定期汇报技术支援状况。

4、加强维护队伍的建设,减少对厂家的依赖。

5、积极配合集团公司专家组进行工作,开展省内技术支援工作。

护理病例谈论记录范文第2篇病例谈论黄:汇报病史,提出谈论目的,发热原因,进一步检查及治疗。

吕:脓毒血症、化脓性心包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诊断明确。

患者心包引流液减少,脓液较前稀薄,血常规示血象好转,血培养、心包积液培养、痰培养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示万古霉素为敏感药,抗生素选择正确且有效,目前仍有发热,考虑疗程不够,继续原抗生素巩固抗感染,并复查血培养、心包引流液培养及痰培养,准时根据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

吴: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合并脓毒血症、化脓性心包炎。

化脓性心包炎为严重并发症,致死率高。

大量心包积液发现后马上行心包置管引流术,治疗准时有效。

患者心包引流液每天约200-400ml,引流液浓稠,时间超过1周,考虑引流不彻底,警惕包裹性积脓、分房脓肿可能。

建议心包切开引流、充分冲洗,但我院缺乏相关专科(心外科),建议请上级医院专科医生会诊,必要时转院。

游:中年糖尿病患者,目前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脓毒血症、化脓性心包炎、中毒性心肌炎,基础疾病为高血压病、糖尿病,诊断明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科别:神经内I科病区:十五床号:抢5 住院号:201535934 姓名:常士柏性别:男年龄:49岁诊断:昏迷
入院日期:2015年05月22日讨论日期:2015年06月15日主持者:刘艳菲记录者:杨梅
参加者:
病情摘要:常士柏男49岁,因“昏迷九年余”入院,患者入院时浅昏迷
带入气管切开管一根,为提高我们气管切开患者护理质量,今天我们主
要针对气管切开相关护理展开讨论,前几日已经布置大家查文献、找资料、请大家各自发表一下见解。

讨论目的:通过讨论规范并提高我们的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发言记要:
1.讨论
刘艳菲护士长: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急救手术,最初气管切开常用于解除上呼吸道阻塞, 以后又用于各种昏迷和高位截瘫等多种疾病的救治,在神经内科, 需要实施气管切开术的患者非常多见, 气管切开后的科学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和普遍。

今天下午我们对抢5床常士柏气管切开护理相关问题进行
讨论,进而提高我们此类患者的护理质量。

谈士慧:我查阅了《医疗装备》2010年第7期《浅谈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气切患者留置管道极容易对肺部造成感染,因此病房环境消毒很重要,保持病房清洁、安静、空气流通、温度在20度左右, 湿度保持在60% ~ 70% , 室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桌椅、门、窗及地面, 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2 次, 每次30min, 注意病人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

刘静:气切患者床边应备负压吸引器或中心负压装置、无菌治疗盘内适当的吸痰管、治疗碗、生理盐水、纱布、无菌手套、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

杨梅助理:在我们护理过程中,吸痰对于气管切开患者是最常见操作,我们科为了降低气切患者肺部感染几率同时增强我们医护人员自我保护,采用密闭式吸痰管为患者吸痰,那么使用密闭式吸痰管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高星:我查阅了《实用护理技术》一书,密闭式吸痰管使用经冲水口注入2~5 ml气道湿化液,提高氧气浓度吸入2 min,打开吸引开关。

将保护膜内吸痰管轻轻插入气道内25~30 cm,回抽0.5 cm,左手按下控制钮,右手持吸痰管边旋转边向外抽出。

每次吸痰不超过20 s。

吸完痰后,抽回吸痰管至指示线。

经冲水口注入无菌生理盐水,边注入边按下控制钮,清洗管道内壁供下次使用。

关闭吸引开关。

密闭式吸痰管每日更换,连接导管的吸氧管每日更换。

杨梅助理:气切患者切口护理很重要,我查阅了《当代医学》2010年第4期《32例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保持切口的清洁, 每日更换无菌纱布, 更换前用碘伏消毒套管周围及伤口皮肤, 再更换双层无菌纱布,观察伤口无出血, 感染等情况。

如出现皮下水肿及时汇报医生, 并给予对症处理。

仓丽娟:我查阅了《吉林医学》2011年第9期气管切开术后应选用牢固的布绳固定套管,不可选用松紧带或有伸缩性的纱布条,套管系带要打死结,以免滑脱,每天及时检查固定带松紧度的改变,随时加以调节,一般以带下能伸进两指为宜,套管过松容易滑脱,过紧可导致颈部血流障碍。

气管切开,使上呼吸道失去对气体的湿化和温化作用。

湿化不足会造成痰液黏稠、结痂阻塞呼吸道引起通气障碍、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等,甚至阻塞气管插管或切开导管引起窒息。

因此气道湿化非常必要,每天湿化液量约300~500 ml左右,湿化标准以气管内吸出的痰为白色清亮卡他样痰,且痰液稀薄易吸出为湿化充分的标准。

同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夏丽丽:我查阅了《护理研究》2013年第11期,气管切开会引起切口出血,痰液带血,纵隔气肿气胸,管道脱落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我们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相关防范工作。

沈顺英:我查阅了《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23期,气管切开改变了患者的呼吸方式,对生活造成影响,长期带管清醒患者担心切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担心切口感染、脱管、吞咽障碍及社会人群及家人不能理解等等,情绪低落,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焦虑、抑郁、不配合等,因此,我们医护人员应给患者以情感支持,做好护理指导,消除心理障碍,鼓励家属应给患者以行动上和心理社会环境上的支持。

总结:
刘艳菲护士长:通过此次学习我们要认识到规范的切管切开护理操作的重要性,由于气切患者不能开口说话,我们护士应加强临床实践观察,实行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避免呼吸道
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