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货币
秦汉时期的铸币制度和经济发展
秦汉时期的铸币制度和经济发展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是中国历史的铁器时代。
这个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都达到了一个高峰,同时也伴随着铸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铸币制度的建立在秦朝时代,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货币统一,首次建立了钱币的统一制度,使用了新的金属货币——铜钱。
这个货币制度的建立,为中国的金融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朝时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铸币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汉武帝时期,开始使用银钱。
钱币的大小、重量和形状都得到了标准化,更加便于交换。
同时还设立了铸造局、调铸司等机构,完善了铸币制度。
这种货币制度的建立,为汉朝时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铸币制度的作用铸币制度在秦汉时期的经济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一,游牧民族长期侵扰中国,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制度的建立为国家的政治稳定提供了保障。
货币的统一让货币流通更便捷,也减少了假冒货币的风险,大大提高了货币的安全性。
第二,银钱的出现,大大增加了交易时的便利性和效率,这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银钱可以流通到各个地方,也为区域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第三,铸币当然也是为了政府的税收。
正是因为有了货币统一制度,政府才能很好的收取各地的税收。
经济发展在秦汉时期,经济的发展是以农业为主,同时商业和手工业也得到了尽力的发展。
在农业方面,新型耕作工具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农民对土地的开发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在商业方面,中原地区的铁器和盐都成为了重要的商品,不同地区间的贸易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之前提到的货币统一制度和银钱对于贸易的便利性和效率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在手工业方面,瓷器、纺织业和刺绣等工艺大为发展,不仅对当时社会的精神文化有着巨大的贡献,而且也成为了当时中国的重要出口。
总的来说,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铸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为后来的金融事业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变化
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变化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时期,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发展迅猛。
本文主要讨论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变化。
一、秦汉时期的农业经济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养蚕业、畜牧业、渔业、矿业和制造业也比较发达。
秦朝时,统一中国后实行均田制,使得土地比较平均地分配给每个农户。
汉武帝时期,实行“亩转租”制度,使得农民可以自由流动,这种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工具逐渐改进,农民增加了精神尺寸,增加了生产力,大量农产品的生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秦汉时期商贸的发展秦汉时期的商贸活动也非常繁荣。
由于秦统一天下和保护贸易的政策,各种商品可以自由流通,国内商贸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汉朝更是采取了经济发展的稳健政策,商业和手工业工艺水平得到了提高。
通胡经济的兴起促进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沿海诸侯国也以出产海产品为贸易的主要内容,构成了海陆联运的贸易网络。
三、秦汉时期的手工业秦汉时期的手工业也比较繁荣,关键在于手艺人技术的提高和市场的需求。
汉武帝时期的铁冶业对中国标志性的,铁器的生产量大大增加,刀剑、铠甲等武器制品得到了重视,同时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具有独特技术的良匠,他们的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好,受到朝廷、个人和地方官府的赏识。
秦汉时期,陶、木、织等手工业品制作水平也有大幅提高,特别是染织业的发展。
四、秦汉时期的货币和税收秦汉时期货币制度比较完善,货币统一铸造,秦时实行贯通币,汉时实行五铢钱。
赋税制度也比较完善,秦朝实行丁输制,是一种人口普查根据丁田征收赋税的制度,赋税税额比较高,但也不失为一种有效征税制度。
汉武帝时期,实行“升田制”和“免田制”,对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
此外,郡县官吏还负责孝敬老弱、扶贫济苦等民生救济工作。
五、秦汉时期的社会变化秦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促进了社会结构和阶层的变化,社会不再是奴隶制、封建主义和天命观决定的,社会关系逐渐变成数量象征奴隶订单、等级制度、血缘关系和工商行业的地位。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货币与信用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货币与信用
一、 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把握秦汉时期中国币制的特点、沿革及其 原因、影响。
★了解秦汉时期中国货币种类、形制的变化 及货币流通状况。
★了解秦始皇统一币制、西汉武帝及王莽改 革币制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了解秦汉时期信用的形式及特点。 ★秦汉时期的金融理论(略)
二、秦汉时期的货币(P63)
◆规定货币种类分为黄金和半两钱两 种。
◆规定货币形制和单位:黄金为称量 货币,沿用金钣、饼金的旧形制; 单位为镒,1镒为20两。铜钱为圆 形方孔的铸币,单位是半两。从此 确定了中国钱币外圆内方的基本形 制。
◆规定铜钱的金属重量为“半两”, 并以该金属重量命名铜钱,叫“半 两”钱,后人称之为秦半两钱。这 是中国量名钱的开端。半两钱不是 秦统一后创造的新铸币,而是将统 一前秦国的半两铜钱推广到全国。
★两汉的货币与货币制度变迁:P63-69
◆西汉沿袭秦朝的货币制度,实行金钱 本位制,但黄金的单位和钱制有变化、 发展。
▼西汉仍以黄金和铜为币材,货币分为 黄金和铜钱。大额交易用黄金,小额 交易用铜钱。但因为黄金短缺,所以 实际流通的货币以铜钱为主。
汉代“马蹄金”
汉代“柿子金”
西汉金饼
西汉金饼
汉高祖和汉文帝
汉景帝
☆上述政策造成西汉“半两”钱的重 量名称与实际金属重量脱节,铜钱 的名目价值与实际价值脱节,劣币 膨胀,以至于“钱益多而轻,物益 少而贵”。可见,在金属货币制度 下,铸造不足值的劣币也会造成通 货膨胀。
中国货币的发展史
中国货币发展史
中国货币发展史绵延5000年,粗略可以勾勒出以下几个主要发展阶段:
1. 夏商周时期的中国货币,这一时期中国货币刚开始形成,因此并没有固定的形态。
2. 秦汉时期的中国货币,这一时期中国货币形制最为多样,有环钱、布币、刀币、蚁鼻钱和记重铜币等。
3. 唐、宋、元的中国货币,这一时期中国货币形制以铜钱为主,而贯朽而不可校的交子则作为纸币登上历史舞台。
4. 明清时期的中国货币,这一时期中国货币形制最为丰富,除了铜钱外,纸币、银元、银锭开始广泛使用。
总的来说,中国的货币发展历程十分悠久,从早期的海贝、石贝、骨贝到秦始皇统一货币制造铜钱,再到宋朝交子的广泛流通,以及现代各种丰富的货币类型,如纸币、电子货币等,构成了中国货币发展的历史长河。
秦汉时期的货币制度与贸易经济
秦汉时期的货币制度与贸易经济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了变革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货币制度与贸易经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深入探讨秦汉时期的货币制度与贸易经济。
一、秦朝货币制度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奉行“一统天下”的思想,对货币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
秦朝实行的是铸钱制度,主要铸造铜钱,分别是小钱、中钱和大钱三种。
小钱一般重九文,中钱重二十文,大钱重四十文。
此外还有一种负责量度的铜钱,称为秦钱,它是秦朝的主要计量单位,也是后来“钱”字的来源。
秦朝的货币制度对中国货币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铜钱也逐渐出现了贬值,但是秦朝铸造的铜钱对中国的货币制度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汉朝货币制度汉朝是中国历史上较为长久的王朝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贸易和经济文化的重要时期。
随着国家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汉朝的货币制度也发生了改变。
汉朝依旧采用铸钱制度,但不同于秦朝,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货币的统一管理。
汉朝晚期开始出现货币名制(即在钱币上标注钱名),例如“五铢钱”、“当十钱”等等,这也为后来的货币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在汉朝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其中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56-87年)更是“五铢钱千万户”、“布帛之利万端”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广泛开展的商业活动和国家与外交贸易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货币支撑,也催生了汉朝的官府票券。
官府票券就是官方的财政凭证,主要用于统计租税、支付军饷等。
汉代官府票券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货币不足,方便官民之间的交易,但也滋长了“纸钞膨胀”的风险,到了东汉末期,纸钞逐渐失去信用。
三、秦汉时期的贸易经济秦汉时期的贸易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次高峰。
秦朝及其后的汉朝,推行了一系列的开发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治水”的政策。
秦朝实行“三长制”,派遣专人管理治理河道,并采用一系列工程技术,例如开凿黄河、渠化水源、修筑堤坝等等,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当时中国水土不服的问题,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统一货币的形制及其历史意义初探
秦统一货币的形制及其历史意义初探作者:赵瑞来源:《神州·中旬刊》2018年第05期摘要:秦汉时期是我国货币制度变革较为频繁的历史时期。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形成了以布币、刀币、圜钱和楚国货币为主的货币体系。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货币问题逐渐成为了各国商品经济的制约因素。
秦统一六国以后,将本国所推行的“半两钱”制度推行至原六国区域,秦“半两钱”制也在我国古代经济史领域发挥出了里程碑式的作用。
本文主要对秦统一货币的形制及其历史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秦王朝;货币形制;秦半两前言: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国家货币政策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脉络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
在春秋战国时期,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与国家的经济政策紧密相连。
以秦国为例,自商鞅变法以后,重农抑商政策发挥出了推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作用,随着商品流通体系的发展,秦国统治者开始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推动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秦国半两在秦境内的统一,为秦始皇统一之后的币制统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秦代货币形制的统一(一)废除六国货币齐楚燕韩等国灭亡以后,秦统治者首先结束了上述国家构建的繁杂的货比体系。
在六国流通的刀币、布币和蚁鼻钱等货币废除以后,能够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仅剩下了秦国通用的圆形方孔“半两钱”。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秦代统治者将原六国流通的黄金与铜钱重新铸化的措施也发挥出了整顿旧有币制的作用。
(二)统一钱币种类、币材与单位根据《太平御览》转引《淮南子》的记载:“秦以一镒为一金而重一斤”。
为实现币制统一,秦代改“斤”为重二十两的“镒”单位,币文“半两”也成为了秦代的统一货币。
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秦代一两为24株,故“半两”为12株。
相比于秦统治者早期发行的货币及汉代初期所使用的“半两币”,秦统一货币形制以后所铸造的“半两钱”直径在205-3cm之间[1]。
已经出土的亲“半两币”文物的实际重量在4-6g之间(秦代的5-6株)。
应用文-战国秦汉时期的物价和货币经济的基本结构
战国秦汉时期的物价和货币经济的基本结构'战国秦汉时期的物价和货币的基本结构前言联盟在前近代(尤其是战国—明清时期)的中国,除了铜钱以外还有多种财物,包括黄金及布帛等,在不同场合被用作经济性流通手段。
对于以何种财物作为流通手段这一问题,有的历史阶段也出现不依赖于材料本身的价值,或国家权力,或民间传统,而达成宽松的协议的情况。
由于这种对货币的认识,理解与以往主要关注钱的动向的研究视角有很大不同,具有崭新的开创性的意义,所以目前已得到了很多以战国~明清时期作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史学家的支持。
其中对于战国秦汉时期的货币经济情况,佐原康夫试图从经济人类学多元货币论的角度重新对其进行更为全面的探讨。
其结论是,虽然史料中几乎所有的战国秦汉时期商品的价值均以钱的枚数来标记,但事实上布帛及黄金等经济性流通手段并未被废止而是始终在发挥着作用,而钱作为国家性结算手段的色彩则相当浓厚,其作为经济性流通手段并未被民间所接受。
笔者虽然对“货币”的定义有别于经济人类学的多元货币论者而认为不应该忽视钱作为经济性流通手段所发挥的功用,但承认从多元货币论来试图重新对战国秦汉时期的货币经济史进行更为全面地探讨的意义。
而且,笔者在此基础上认为在战国秦汉时期以钱、黄金、布帛为主要货币(经济性流通手段)的货币经济在程度上广度上都有很大的。
那么上述诸种货币之间具体存在什么样的价值关系呢? 对此目前多数研究者推断认为整个秦汉时期黄金和钱都存在着一个固定比价,即: 黄金1斤=1万钱。
另外对于钱和布帛,也有人认为在战国秦时存在“1布=11钱”这一固定比价。
虽然有的研究者很早就对此提出了质疑,但由于这些质疑并没有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及其制度背景来整合全部的相关史料(包括“黄金1斤=1万钱”这说法的论据),因此其批判并没有足够的力度。
其结果是,也是笔者必须指出的目前的学界,认为在战国秦汉时期钱、黄金、布帛之间的比价固定的观点最有影响力。
假如这一定论没有大的谬误,那么无论钱实际重量减轻到何等程度,只要其与黄金及布等的兑换得到保证其价值便应该能得以维持。
中国古代货币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货币发展趋势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从古至今,货币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经济活动的媒介和价值尺度,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复习课件_(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
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各时期的货币制度先秦时期(春秋战国),四大货币体系: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秦汉时期:秦始皇------半两钱,汉武帝-----五铢钱唐宋时期:唐代-----通宝钱制(开元通宝),宋元时期-----纸币(交子)货币发展史一、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币,起源于商朝。
货币的出现是以商品交换的发展为前提的,商朝是奴隶制社会,完成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而且手工业和商业显著发展。
手工业分很多种,细致的分工引起了广泛的商品交换活动,加速了货币的产生。
二、古代货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商人阶级的出现,商业活动不再限于剩余生产物的偶然交换。
商业的发展促动了生产物向商品形态转化。
商人阶级的出现,使产品发展成商品,这是经济方面的重大转折,反映子啊货币方面,就是铜铸币的发展极其广泛流通,又因为政治上各诸侯互相争雄,造成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因而各地区基于不同的生活条件和自然环境,铸造出各种不同的铜铸币,即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
这四种货币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大小轻重都哦不一致。
这个时期的货币特点有:①虽然没有主币和辅币之分,货币单位已分等级。
②没有统一的货币铸造制度。
③多种货币同时并存。
三、中国古代的货币在秦汉时得以统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全国使用统一的货币,实行金钱本位制,即黄金和铜钱并行。
黄金按重量使用,是称量货币,铜钱按枚使用,因为币面有“半两”二字,史称半两钱。
秦始皇统一货币的意义:①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促动封建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
②货币的统一,对于各地物资的交流和贸易的发展,促动经济的繁荣有重要的意义。
③秦始皇对货币的规定,是中国货币史上第一个货币立法,半两铜钱对以后历代钱币的形式有深渊的影响。
半两钱以重量为名称,是中国量名钱的开端。
四、到了公元前206年,汉朝建立,承袭了秦朝的金钱本位制。
汉朝初年,经济败坏,日常交易用半两钱,在经济一派凋敝的景况下,半两钱日益减重贬值,而且汉高祖允许民间自由铸造铜钱,越铸越轻,造成物价上涨,对此,汉武帝对钱币实行了改革,公元前118年铸五铢钱,对钱币实行了整顿,他采取了两条措施:统一铸币权和全国统一使用五铢钱。
从秦汉时期的铜钱看中国货币发展
从秦汉时期的铜钱看中国货币发展中国货币的历史悠久而且丰富,从一开始用物物交换开始,发展到用不同质量、不同形状的钱币交易,一直到现在的纸币和电子货币。
探究中国货币的发展历程,从秦汉时期的铜钱入手,不仅可以了解中国货币的起源和演变,更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
1.秦汉时期的铜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实行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成了必要之举。
秦朝时期铸造了铜钱,其与战国时期的铜钱相比,尺寸、形状、重量都经过了规范化处理,成了「形制严整、文字清晰、大而整齐、工整一致」的硬币。
随着秦汉时期的到来,贸易和商业活动逐渐兴起,铜钱变得更加重要了。
汉武帝设立了大宛都尉,监管西域与印度尼西亚之间的贸易,而铜钱作为单位货币被广泛使用。
此时期铜钱质量、技术继续提升,各种新型铜钱出现,包括形状不一、大小不一的孔方、陇海、花钱、削平钱等。
这些铜钱也成为历史文化中的重要遗物,让我们可以了解秦汉时期钱币技术、商业贸易和文化发展。
2.货币的社会地位随着时间推移,钱币在中国的社会地位也逐渐升高。
从秦汉时期的铜钱到唐代的银元,再到明清时期的铜元,每个时代的钱币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经济状况的变化。
在财富积累的过程中,钱币也成为家庭传承财产的重要工具。
在袁崇焕之乱中,士兵们为了防止贪污,把他们得到的银元一一穿上绳子套在脖子上,成为乌龟金。
这一细节也反映了钱币在人们心中的价值一直不断增长。
3.背后的故事除了价值之外,钱币背后也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譬如唐代的银元上有“元宝通宝”四个字,其中“元宝”是唐朝的钱字,而“通宝”则表示经济繁荣,货币之用无碍。
这就表明了唐朝经济的繁荣,也是整个唐朝文明和政治稳定的反映。
此外,钱币上的另一个细节就是字体。
从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钱币上的字体朴实无华,清晰易懂。
然而,1905年清政府为抵抗八国联军的侵略而发行的“大清银币”却使用了不太容易认识的字体,这也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状态和浮华的文化。
古钱币是以什么计数的?都是“文”吗?-刘春声的回答
古钱币是以什么计数的?都是“文”吗?-刘春声的回答古钱币的计数有个演变过程,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币,朋是贝币的计数单位,五贝为一串,十串为一朋。
如《诗·小雅·菁菁者莪》:“既见君子,锡(赐)我百朋。
”古代青铜器上也常有“贝X朋”的铭文。
秦汉时期钱的计数单位是缗,缗就是细麻绳儿。
千枚穿成一串,称为一缗。
如西汉文景之治时,实行无为而治的国策,多年无战事,也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百业兴旺。
据《汉书·食货志》载:“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无事,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就是说国库里的钱太多了,连穿钱的绳子都腐朽了。
至今西北地区还把方孔铜钱称作“麻钱儿”。
唐、宋至明清,一千枚钱穿成一串称一贯,也称一吊。
清初人朱素臣写过一出昆曲《十五贯》,讲的是明朝时无锡当地围绕着十五贯钱发生的一个传奇故事。
明代人何良俊所著《四友斋丛说》中提到:“是日十三位道长,每一个马上人要钱一吊。
一吊者千钱也”。
这说明明代到清初,钱的计数单位称贯也称吊。
殷商天然贝币作者藏汉成缗的五铢钱穿钱的缗绳仍在网络图片宋钱一贯风络图片北宋政和通宝御书三体小平钱作者藏明大中通宝背浙折二钱一当两枚小平钱作者藏明隆庆通宝小平钱作者藏明万历折二钱一当两枚小平钱作者藏明崇祯通宝折二钱一当两枚小平钱作者藏明崇祯通宝背工五一当五枚小平钱作者藏清顺治通宝背上河小平钱作者藏清康熙通宝背福小平钱作者藏清咸丰通宝宝福背一十钱一当十枚小平钱作者藏清咸丰重宝当五十钱一当五十枚小平钱作者藏民国民国通宝背学當十钱一当十枚小平钱作者藏民国川陕省苏维埃(工农红军)造铜圆五百枚一当五百枚小平钱作者藏至于我们常常说到的一文钱的“文”,则是指钱币中最小的单位,和今天的一分钱相似,钱币界称“平钱”,一枚平钱就是一文钱。
古钱什么时候开始称一文?从目前看到的古籍记载较早的是《晋书·食货志》,其中提到:“远夷不课田者输义米,户三斛,远者五斗,极远者输算钱,人二十八文”。
秦汉时期的货币制度与金融发展
秦汉时期的货币制度与金融发展秦汉时期,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货币制度和金融发展也承载着众多有意义的历史信息。
本文将从货币制度和金融发展两个方面来探讨秦汉时期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变迁。
一、货币制度在秦汉时期,货币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
首先,秦朝推行实行了统一的货币制度,废除了过去诸侯国各自铸造货币的混乱形式。
秦始皇统一了货币单位,统一重铸了货币,以方便贸易和征税。
然而,秦朝统一的货币制度并没有持续很久。
在汉朝时期,开始出现了双钱制度。
白银在流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出现了以黄金、银币和铜钱为主要交换媒介的货币体系。
这种双钱制度在宋代前后出现过,为后来的货币制度奠定了基础。
另外,在货币形式上,秦汉时期主要使用的是铜钱,而丝绸、布匹等物品也被当作流通媒介。
这种货币形式在那个时期被广泛接受,为经济交流提供了方便。
二、金融发展在秦汉时期,金融活动也逐渐发展起来。
银行业的兴起,使得金融活动更加便捷和发达。
商业交易中的信用也开始得到重视,人们开始用信用证作为支付手段。
此外,草创于西汉时期的汉代钱庄更是对金融活动的促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汉代钱庄除了提供银钱贷款给公私贫弱者之外,还提供了抵押、典当等金融服务。
这一时期的历史文献中也记载了那些利用个人积蓄开设钱庄的商人。
不仅仅是钱庄,汉代的金融活动中还出现了以利息为基础的单利和复利运算。
实际上,汉代的经济制度和金融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为后来的金融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虽然金融活动得到了发展,但秦汉时期的金融业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因为当时还没有确立完善的金融法规和监管机构,容易滋生经济失衡和金融风险。
尽管当时还没有像现代金融市场中股票和债券等复杂的金融工具,但秦汉时期的金融活动为后来的金融市场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总结在秦汉时期,货币制度和金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尽管在现代看来,秦汉时期的货币制度和金融发展相对简单,但它为我国后来的货币制度和金融发展提供了奠基石。
秦汉钱币种类
秦汉钱币种类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货币种类多样,其中一些货币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秦代货币
1. 半两钱
半两钱是秦国的主要货币,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铢两货币。
半两钱的重量是五个铢,相当于今天的 50 克。
半两钱的造型为圆形方孔,币面有“半两”二字。
2. 刀币
刀币是秦国的一种货币,形状类似于刀,币面有“刀”字。
刀币的发行量很大,因此在秦国的货币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 环钱
环钱是秦国的一种货币,形状类似于圆环,币面有“环”字。
环钱发行量不大,但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二、汉代货币
1. 五铢钱
五铢钱是汉代的主要货币,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货币之一。
五铢钱的重量是五个铢,相当于今天的 50 克。
五铢钱的造型为圆形方孔,币面有“五铢”二字。
2. 白金
白金是汉代的一种贵重货币,通常用银和锡混合制成。
白金的发行量很小,因此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3. 货布
货布是汉代的一种货币,形状类似于一块布,币面有“货布”二字。
货布的发行量很大,因此在汉代的货币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货币种类多样,其中一些货币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历史研究之秦汉时期货币汉字的演变心得感受
历史研究之秦汉时期货币汉字的演变心得感受关于中国货币,有人说,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有人说,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考证的标准不同。
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
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
众所周知,海贝便是其中之一,海贝在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取得了实物货币的地位,这个约是四五千年以前的事情。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在中国货币史上,最早取得支付手段的是一些自然物,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
铜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汉唐考古课件)13第四章战国秦汉时期的货币与度量衡
• (2)两周地区
• 两周地区使用的空首布是平肩尖足和 斜肩尖足空首布。
• 平肩尖足布有大小两种。大的长10公 分左右,重30克,小的长8.5-8.6左右,重 15.3克左右。面文多为地名,炉号。很可 能是二种不同面值的布币 。比较侯马出土的
“黄釿”布的重量也在30克左右,因此这两种布
应该分别是一釿布和半釿布。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货币和度 量衡
• 1、空首布
• 空首布共有三种形制,尖肩尖足、平 肩尖足和斜肩尖足。这三种形制的空首布 流通的地域有些不同。
• (1)三晋地区
• 流行尖肩尖足空首布。侯马牛村古城春 秋晚期地层中出土的尖肩尖足空首布,通长 在13厘米左右,其中一枚上面还有文字。一 共是五个字,只有最后二个字能看清楚,一 般都释做“×××黄釿” 。这枚“黄釿”布 实测重量是30·7克(带内范,残一足)。 釿是货
• 2、平首布 • 战国中期以后在三晋地区流行,从发现
的平首布数量看,要比空首布数量多。
• (1)圆肩方足 • 这种平首布主要是在魏国地区。有三种
面值。目前发现的有:
• 安邑二釿、安邑一釿、安邑半釿。 • 梁二釿、梁一釿、梁半釿。
• 晋(言)阳二釿、晋(言)阳一釿、晋(言) 阳半釿等。
梁二釿
晋阳二釿
安周
• 斜肩尖足布主要有三种铭文,“武”、 “卢氏”、“三川釿”。三种铭文的布大小 差不多,8.5公分左右,但重量不同。三川釿 较重,27.6克,其余两种为19克左右。有二 个考古发掘地点都是三种布共出,表明这三种面 文的布币应该是同时流通的,使用的年代可 以到战国中期。
这种布币的面值因出有三川釿,所以应该是一釿 布,但其重量不一,很可能是减重过程。但其余两 种的平均重量在20克左右,是介于一釿布和半釿布 间的一种面值,还是一釿布减重的结果,还是这种 斜肩布的一种独有的面值,尚不清楚。
秦汉唐货币制度的演变
秦汉唐货币制度的演变
秦汉唐货币制度的演变是一个从分散到集中,再到统一的过程。
秦朝通过统一六国,确立了圆形方孔的圆钱作为统一的货币标准。
这一时期,货币制度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从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的转变,以及黄金计量单位的变化。
汉代的货币制度继承了秦朝的货币制度,主要以黄金与铜钱为主,但黄金的计量单位从溢改为了斤。
到了汉武帝时期,废半两,行五铢钱,五铢钱一直是主流的货币形式。
唐朝的货币制度经历了重大变革。
唐高祖李渊在公元621年开始改革货币制度,废除了通行720年的五铢钱,开始铸造“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的形制沿用秦朝方孔圆钱,但规定每十文重一两。
这一改革标志着唐朝货币制度的统一,同时也反映了唐朝经济的繁荣和对稳定货币政策的需求。
此外,唐朝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货币和财政制度的完善。
秦汉帝国的经济政策
秦汉帝国的经济政策秦汉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集权国家之一,其建立和发展是在经济和贸易上不可分割的。
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密不可分,秦汉时期正如这样。
在秦汉帝国的繁荣时期,其经济和贸易的成功对其发展和维持至关重要。
每一个经济政策都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使得秦汉帝国能够如此长久而繁荣。
一、统一货币制度的建立秦始皇时期,他要求实行统一的货币制度,以方便贸易和管理资本。
据历史记载,秦国所使用的货币是贝壳和铜器。
而在这一时期,贝壳货币逐渐被限制使用,铜币成为秦统治下的主要货币。
秦汉时期,货币制度的统一使得货币交流的信任度高,在政府的掌控下,资本的流通度也更便利,加速了帝国的贸易和经济发展,这对于整个国家的商品流动和人们的生活有着深刻影响。
二、科技创新和推广秦汉时期,科技创新和推广是经济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一时期,秦始皇统一律令、度量衡和文字,大大促进了科技一体化,同时也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汉朝时期,张骞向西域出使,将丝绸之路推至高峰,带回了大量的文化、科技、艺术和商品等。
同时,汉武帝时期的政策也鼓励和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推广。
符合社会需求的发明和创造以及技术的进步能够促进商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快速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三、重视锄禾日举国皆知的农业政策在经济政策中,农业政策可谓是最重要的部分。
汉朝时期,推行了重视农业、重农抑商和均田制。
均田制规定土地所有权在国家手中,每个人平均分配土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意识和自主经济发展。
同时,政府还制定了相关的农业技术和劳动分配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生产效益有较大提升。
农业政策的重视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在秦汉时期,政府推行的商业和对外贸易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派遣经济使团出使东南亚铕米王国从而建立和扩展经济联系,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及地理优势,通过国家行政权力收缩一方,推动商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同时开辟了丝绸之路,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扩展了国家的经济范围和国家经济发展基础。
古代货币知识
古代货币知识古代货币的冷知识1、铜钱:在秦汉魏晋南北朝,甚至是隋朝时,还是“五铢钱”。
而大家看到的明清的铜钱都是通宝钱,就是皇帝年号+通宝,如万历通宝、康熙通宝。
这种通宝钱,官名叫做“宝文钱制”。
是谁制定了通宝钱呢?是一个悲催的皇帝——唐高祖李渊。
李渊在唐朝统一过程中具有主导地位,却在史书中成了儿子李世民的配角。
李渊的能力并不是史书描写的那么低能,好像是个老阿斗。
李渊在称帝后第三年,武德三年(公元621年)七月,正式下诏废除通行千年之久的五铢行,改行开元通宝钱。
此后,铜钱有了很多别称,除了通宝,还有元宝,重宝,泉宝、圣宝。
2、从李渊后,铜钱开始刻年号,但李渊并不是历史上第一个使用年号钱的皇帝。
而第一个用的,是一个不出名王朝的皇帝,他也姓李,叫李寿。
五胡十六国之一,有个成汉国,建立于四川,定都成都。
李寿生于公元300年,李骧之子,袭父位任大将军,封建宁王。
成汉太宗李雄死后,李寿废黜李期自立为帝,在位六年(338--343年),改国号为汉,年号汉兴。
为了显示自己帝位的正当性,李寿下令铸钱,把年号铸上,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年号钱——“汉兴钱”。
汉兴钱分两种,一是竖字体,称直汉兴。
一是横字体,称横汉兴。
3、铜钱,自然就是铜做的了。
有件事要说下,很多观点认为汉朝的黄金实际上是黄铜。
而黄铜铸成铜钱样式,并不在汉朝,而是在汉朝1千多年后的明朝,千古奇人嘉靖帝时代。
嘉靖是个特行独行的牛人,凡事就喜欢和别人拧着干。
嘉靖之年,铜钱多为青铜铸。
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53年),明世宗下诏,是后铸铜钱,一律用黄铜。
4、西汉史书动辄出现的赏赐四万斤金,二十万斤金,这个“金”到底是什么?汉制,把“金”分为三等。
上为黄金(真正的黄金);中为白金(白银);下为赤金(丹阳铜,青铜)。
汉朝史书涉及的几万斤“金”,要看带不带“黄”字,带之则是真正黄金。
不带“黄”,也未必不是黄金。
有可能是三种法定“金”的合计,即包括黄金、白银、青铜三种货币的赏赐,合称为金。
第5课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第5课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1、秦朝时期,统一货币的名称是? [单选题] *A. 五铢(正确答案)B. 四铢C. 三铢D. 二铢2、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最早的农业百科全书是? [单选题] *A. 《农政全书》B. 《农桑辑要》C. 《齐民要术》(正确答案)D. 《本草纲目》3、秦汉时期,中国最早的地理书是? [单选题] *A. 《山海经》(正确答案)B. 《大唐西域记》C. 《水经注》D. 《庐山记》4、秦汉时期,中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是? [单选题] *A. 《天文九章》(正确答案)B. 《天文学大成》C. 《大衍历》D. 《算经》5、秦汉时期,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是? [单选题] *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千金方》D. 《神农本草经》(正确答案)6、秦汉时期,中国最早的纸张是由以下哪些材料制成的? *A. 桑树皮(正确答案)B. 云杉木C. 苇草(正确答案)D. 棉花7、秦汉时期,以下哪些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A. 书法(正确答案)B. 京剧(正确答案)C. 中医(正确答案)D. 摔跤8、秦汉时期,以下哪些发明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A. 指南针(正确答案)B. 火药(正确答案)C. 活字印刷D. 造纸(正确答案)9、秦汉时期,以下哪些技术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A. 铁犁(正确答案)B. 马蹄铁C. 水力灌溉(正确答案)D. 轮耕(正确答案)10、秦汉时期,中国最早的历法是_____________。
[填空题] *空1答案:太阳历11、秦汉时期,中国最早的百科全书是_____________。
[填空题] *空1答案:《农政全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汉时期的货币货币的产生,有它古老的历史。
它开始表现为具有使用价值的实物,后来才逐步确定为一种等价物的形态,进而有金属货币的出现。
秦汉时期,是金属货币的重要发展期,它把黄金与铜钱固定为金属货币的复本位制,并称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把珠玉、古代的龟币、贝壳及银、锡等金属,都排除在法定货币之外,只能作为珍宝与器饰看待,几乎从此确立了整个封建社会的货币制度的基础。
黄金和铜钱据云梦秦简所载,秦国时的货币还是黄金、铜钱与布三本位制。
《金布律》规定:“贾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择行钱、布。
”这说明铜钱和布,都是秦国的法定货币本位。
又出土《秦律》讲到对犯人罚款时,有“赉钱如律”的话;当时计算各种实物的价值时,也往往以若干钱计算;这说明铜钱确是法定的货币。
《金布律》又规定:“钱十当一布”、又规定每“一布”,是“袤八尺,幅广二尺五寸”的标准星,这表明法令对每“一布”的规格和它同铜钱的兑换率或比价,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此外,《法律答问》简文中,还几次提到给追捕逃犯有功者以奖励黄金“二两”的规定,如“当购二两”、“人购二两”、“购人二两”等。
这里的二两,显然是指黄金而言。
因此,黄金也是法定货币的本位之一。
故秦国实行的是黄金、铜、布的三位制货币体系,即尚未完全摆脱以实物作为等价物的状况。
从前引“毋敢择行钱、布”的规定,表明人们逐步倾向重钱而不重布,故有此规定。
再结合《封诊式》简文中关于惩办盗铸钱币者的案例考察,说明秦国的铜钱铸造权是属于国家的,私铸铜币是违法的。
由三本位制货币完全过渡到金属货币的二本位制,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现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年)统一全国后,下诏“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就包括统一货币制度。
所谓统一货币,其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统一货币的形制。
据太史公云:“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龟贝。
”①据考古发掘,还有刀币、铲形币。
总之,形制不一,不利于商品流通。
故秦始皇废除各国不同形制的货币,统一于圆形的铜钱。
二是统一货币的二本位制和取消以实物“布”及银等为货币的本位。
《汉书·食货志》云:“秦兼天下,币为二等”,即黄金与铜钱,从而确立了黄金与铜钱的二本位制,取消了秦国时以“布”为货币的制度,明确规定这些只能作为“器饰宝藏,不为币”②,从而完全确立了金属货币制度。
三是统一重量:“黄金以溢为名,为上币;铜钱曰半两,重如其文。
”③每一溢黄金,重二十两。
但黄金与铜钱的兑换率不明。
①《史记·平准书》。
②《史记·平准书》。
③《史记·平准书》。
汉承秦制,在货币方面也基本如此。
汉代也以黄金与铜钱为主币。
但改黄金的计量单位为斤,不再称镒。
凡云“一金”,即黄金一斤,故《史记·平准书》云:汉以“黄金为一斤”。
至于铜钱,汉初,以“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④,名曰榆荚钱,重三铢,较秦半两钱重十二铢者,四钱当秦一钱而已⑤。
黄金与铜钱的兑换率,为每斤黄金当钱一万。
汉武帝曾铸黄金为麟趾马蹄形金,故颜师古说:“今人(指唐人)往往平地中得马蹄金,金甚精好,而刊制巧妙。
”直到今日,仍有地中得马蹄金者,由此可见武帝时已正式铸造了金币。
又由于每个金币的重量一定,都为一斤,故每一斤黄金,又称为“一金”,百斤黄金则称“百金”,千斤黄金则称“千金”,余以类推。
是以西汉史籍中屡见“百金”、“千金”等词,既省“斤”字,又去“黄”字,其实皆黄金,往往用于赏赐、交易、罚款,也用于计算财产和贮藏,表明汉代的黄金确已具备了作为货币的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与支付手段等职能。
奇怪的是,在西汉时普遍使用的黄金货币,到东汉时已极少见,而且日益退出了货币领域,变成了稀罕之物。
汉代变化较多的,是铜钱问题。
如前所云,汉初以秦半两钱难用,改铸每钱重三铢的榆荚钱。
由于钱太轻,加上“不轨逐利之民”的囤积居奇活动使物价上涨,“米至石万钱”①。
于是,高后二年(公元前186 年),“行八铢钱”②(按《汉书·高后纪》注,应劭认为“八铢钱”,本秦半两钱,但《古今注》谓秦半两钱重十二铢,与此矛盾)。
但到了六年(公元前182 年)六月,又“行五分钱”,应劭认为是恢复汉初榆荚钱③。
到“孝文五年(公元前175 年),为钱益多而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④。
《史记·平准书》载此事作:“孝文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
”据此,益知高后六年所“行五分钱”,确为“榆荚钱”。
到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 年),“行三铢钱”。
⑤建元五年(公元前136 年),“罢三铢钱,行半两钱。
”⑥又《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作建元五年,“行三分钱”。
元狩四年(公元前125 年),又“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文如其重”⑦。
次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
”⑧自此以后,无改易五铢钱者。
观上述铸钱的轻重,变化不已,最后才定于五铢。
直到平帝元始中,先后共铸造五铢钱共二百八十亿万余。
①下及东汉,仍如旧铸五铢钱行于世。
至东汉末期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 年),“铸四出文钱”②,而其重“犹五铢两”,只是在形制上作“四道,连于边轮”而已③。
“四出文钱”之名即由此而来。
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 年)六月,“董卓坏五铢钱,更铸小钱”,④五铢钱之通制才被破坏。
④《史记·平准书》。
⑤详见《古今注》。
①《汉书·食货志》。
②《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③《汉书·高后纪》。
④《汉书·食货志》。
⑤《汉书·武帝纪》。
⑥《汉书·武帝纪》。
⑦《史记·平准书》。
⑧《汉书·武帝纪》。
①《汉书·食货志》。
②《后汉书·灵帝纪》。
③《后汉书补注》引《献帝春秋》。
汉代货币制度变化最大而且种类繁多的时期,莫过于西汉武帝时期与汉末王莽时期。
以武帝时期而言,不仅如上述在铜钱重量方面变化不已,而且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 年)实行了一次币制大改革,增加了以银、锡造的“白币”和以皮革造的皮币两大类货币,并提高其与铜币的兑换率,其目的既在解决财政困难,也在于经济上打击大量贮藏缗钱的富商大贾以及诸侯王的势力。
《汉书·武帝纪》云:“(元狩)四年冬,有司言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河西、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
县官衣食振业,用度不足,请收银、锡造白金及皮币以足用。
”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缋,为皮币,直四十万。
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
又造银、锡白金。
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圜之,其文龙,名‘白撰’,直三千;二曰以重差小,方之,其文马,直五百;三曰复小,椭元,其文龟,直三百。
”这一变革实行后,盗铸者不可胜数;商贾也“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更有大农颜异,代表王侯宗室的利益,认为“今王侯朝贺以苍璧,值数千,而其皮荐反四十万,本末不相称”,因而引起武帝不悦,张汤便利用此事以腹诽之罪处颜异死刑。
民间仍反对新币,致“白金稍贱,民弗宝用,县官以令禁之,无益,岁余终寝不行”①。
由此可见,尽管元狩五年(公元前118 年),(慎阳侯嗣)侯买之“坐铸白金弃市,②,官府严格推行白金、皮币之新币制,仍然不能奏效。
在武帝实行新币制的过程中,“郡国铸钱,民多奸铸,钱多轻”,于是,“公卿请令京师铸官赤仄,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仄不得行。
”所谓“赤仄”,即“子绀钱”,系“以赤铜为其郭也,令钱郭见有赤者”③。
由此可见,所谓“赤仄”,即以赤铜加于黄铜之上,以别于民间伪铸官钱。
然而,不久“赤仄钱贱,民巧法用之,不便,又废。
”最后,只得以取消各郡国的铸钱权而全统之于“上林三官”的办法以防盗铸④。
另一次币制的大变革在王莽统治时期。
西汉之末,王莽改制,其中也包括对钱币制度的改变。
其主要作法是:“以周钱有子母相权,于是更造大钱,径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钱五十’。
又造契刀、错刀:契刀,其环如大钱,身形如刀,长二寸,文曰‘契刀五百’。
错刀,以黄金钱其文,曰‘一刀直五千’,与五铢钱凡四品,并行。
”王莽正式建立新朝后,又一次改变币制,一方面“罢错刀、契刀及五铢钱”,另一方面又大造新币。
分为“金货”、“银货”、“钱货”、“龟宝”、“贝货”、“布货”六个种类,每类又有不同名目,一共达二十八品,总称为“宝货”。
以金货而言,规定:“黄金一斤,直钱万。
”以“银货”来说,又分二品:“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银一流,直千。
是为银货二品。
”④《后汉书·献帝纪》。
①均见《汉书·食货志》。
②《汉书·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表》。
③《汉书·食货志》及注引应劭、如淳语。
④《汉书·食货志》。
以龟宝而言,“元龟岠冉长尺二寸,直二千一百六十,为大贝十朋。
公龟九寸,直五百,为壮贝十朋。
侯龟七寸以上,直三百,为幺贝十朋。
子龟五寸以上,直百,为小贝十朋。
是为龟宝四品。
”以“贝货”而言,“大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二百一十六。
壮贝三寸六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五十。
幺贝二寸四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三十。
小贝寸二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十。
不盈寸二分漏度,不得为朋,率枚直钱三。
是为贝货五品。
”至于“布货”,又分“大分、次布、弟布、壮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
小布长寸五分,重十五铢,文曰‘小布一百’。
自小布以上,各相长一分,相重一铢,文各为其布名,直各加一百。
上至大布,长二寸四分,重一两,而直千钱矣。
是为布货十品。
”①如此繁杂的币制,又加上复古倾向,彼此之间兑换率不均等,必然是行不通的。
故“百姓愦乱,其货不行,民私以五铢钱为市买”,最后不得不“但行小钱直一,与大钱五十,二品并行”而已,“龟贝布属且寝”②。
以布帛充货币如前所述,秦汉的货币不论是上币黄金还是下币铜钱,都是金属货币。
但是,并不绝对排斥布帛谷物为货币者。
如孝文帝时,贾山为《至言》以言治乱之道,其中讲到文帝曾“出帛十万余匹以振贫民”①,此官府以帛充赏赐,则帛也起着货币的作用。
又武帝“北至朔方,东到泰山,巡海上,并北边以归,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②。
这显然也是以帛充赏赐,其作用与钱、金相同。
又董偃为馆陶公主散财以交士,“并令中府曰:‘董君所发,一日金满百斤,钱满百万,帛满千匹,乃白之’。
”③这里的“帛”,同钱、金并列,同起货币的作用。
由此可见,布帛等实物并未绝对排除于货币之外。
因此之故,元帝时贡禹主张“除其租铢之律,租税禄赐皆几布帛及谷”④,贡禹的主张虽未被采纳,但如果布帛及谷物已根本无货币的职能,他的建议未免过于荒唐。
到了东汉,情况就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实物的货币化倾向又有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