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文化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复习第八课时秦汉时期的文化

高考历史复习第八课时秦汉时期的文化

高考历史复习第八课时秦汉时期的文化基础网络①秦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汉朝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文化。

②秦汉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蓬勃发展,风格多样。

中外交流频繁:X骞通西域后,中亚、印度半岛文化流人。

秦汉文化也广泛外传。

先进:造纸术的发明、《九章算术》的问世、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影响:国外仍有人称中国人为“汉人”,称中国学为“汉学”。

气势恢宏:如万里长城、秦陵兵马桶、《史记》等。

武帝时的“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是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

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世界公认最早。

①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日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1700多年。

数学:《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介绍许多算术命题及其解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我国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反映了我国早期医学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著,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X 仲景:被称为“医圣”,所著《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华伦:被誉为“神医”,擅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麻醉药,早西方1600多年。

105年蔡伦用树皮等造出便书写、料易得、造价低的“蔡侯纸”。

外传:6世纪起,传至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中亚,并经阿拉伯传至非洲和欧洲。

①万物由客观的物质元气构成。

②精神依存于形体,人死不为鬼,反对厚葬。

佛教:西汉末经中亚传入。

明帝时传开。

请来两位高僧,用白马驮来佛经。

在某某传教建白马寺。

道教:东汉时,民间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结合而成。

《太平经》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

①司马迁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传记为主,编年纪事为辅。

②叙述了黄帝至汉武帝三干多年的历史。

③体例严谨,内容丰富,有很高的史料和文学价值。

《汉书》:东汉班固写的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叙述了西汉一朝的历史。

赋:讲究排比,辞藻过于华丽。

西汉的篇幅较长;东汉的篇幅较短。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班固的《两都赋》。

秦汉时期的制度与文化传统

秦汉时期的制度与文化传统

秦汉时期的制度与文化传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段历史时期开启了中华文明的一个新纪元,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和文化传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秦汉时期的制度和文化传统,以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

一、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治制度。

在秦朝时期,秦始皇通过一系列的改革,确立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制度,包括郡县制和官员制度等。

这些重要的制度在后来的历史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

在汉朝时期,汉武帝赋予了郡县制很高的地位。

在这个制度下,每个县都有一名县令负责管理该地区的政务。

与此同时,汉朝也设立了许多官员,如太守、丞相、相国等。

这些政治制度的确立,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的历史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源。

二、秦汉时期的军事制度秦汉时期还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军事制度。

在秦朝时期,秦始皇从统一六国后,奠定了中国统一国家的基础。

为了确保统一国家的安全,秦始皇组建了成万的兵马,实行严格的军队编制和军事管理制度,并在军制和军事技术上做了极为重要的改革。

在汉朝时期,汉武帝进一步完善了这些制度,如实行“举孝廉,拟少年”制度,选拔有才华和有军事经验的年轻人担任军队指挥官,通过赏罚政策提高了军队的忠诚度和战斗力。

同时,将汉武帝的民族英雄的形象融入军事文化,激发了军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意识,为后世抗击外敌和保卫祖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秦汉时期的文化传统秦汉时期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时期。

秦朝和汉朝都实行“九章书法”制度,规定了最基本的书法技巧。

当时还出现了许多文化巨匠,如乐府诗、楚辞、陶渊明等。

在秦汉时期,不仅涌现了许多文化名人,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形成了许多独特的风格。

秦汉时期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各自独立而又互相补充,为我们今天了解中国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宝贵的参考。

四、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秦汉时期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从钱币、冶金到农业,各个领域都实现了显著的科技进步。

秦汉时期的文化背景和文学成就

秦汉时期的文化背景和文学成就

秦汉时期的文化背景和文学成就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也是中国文化成就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中国经历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和政治变革,而这些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文学的繁荣。

本文将探讨秦汉时期的文化背景和文学成就,以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历程和特点。

第一部分:秦汉时期的文化背景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水岭,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革,对其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个时期的文化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统一思想的倡导与实践秦朝采用“焚书坑儒”等极端措施,试图统一思想,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

汉朝则以“尊儒抑法”的方式,逐渐缓和这种对文化的压制,但仍坚持强化中央集权。

二、科技与文化的交汇秦汉时期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关系加强,科技发展和文化交流大幅增强。

这种科技与文化的交汇,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

三、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秦汉时期中国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那个时期,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逐渐繁荣起来,而西部地区依然落后。

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情况,也为文化的变迁和交流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第二部分:秦汉时期的文学成就秦汉时期的文学创作和研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演进和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个时期的文学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诗歌文学的繁荣在秦汉时期,诗歌文学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成为中国文学的代表之一。

在秦朝,诗歌以《山海经》为代表,在描绘自然景观和传说故事方面有所创新。

在汉朝,曹操、陈琳等大量的诗人涌现而出,使诗歌成为当时文学中的重要流派。

二、散文文学的兴起在秦汉时期,散文文学也逐渐兴盛起来。

秦朝的《吕氏春秋》开创了大量的散文作品,成为中国散文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汉朝,司马相如和班固等人都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作品,使得散文成为当时文学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流派。

三、历史文学的发展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学对中国历史的记录和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秦汉时期的文化

秦汉时期的文化

第七节秦汉时期的文化学习重点秦汉文化的特点、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哲学思想和史学成就。

疑难解析1.秦汉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①秦汉时期处于我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封建社会的蓬勃生机,有利于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②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民族交往、中外交往频繁,这一切都为秦汉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③秦汉继承了前代文化成果,并对前代文化进行了总结和升华。

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2.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儒学大师。

为了适应封建政治的需要,他借用阴阳家的思想,兼采其他各家学说,重新解释儒家思想,并把它形成一套完整的神学化的思想体系,使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系统化、理论化。

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天授”。

认为天是有意志、有感情的最高主宰,皇帝即天子,代表天意君临天下,同时必须顺从天意。

天子顺从天意时,天降瑞祥,逆天行事时,天降灾祸。

从而假借天意把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秩序绝对化、神圣化。

以此为基础,他还推演出君臣、父子、夫妻之间所应遵从的伦理关系和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称之为“三纲五常”。

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提倡。

儒学不仅成为我国封建统治的理论支柱,而且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念、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本训练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秦汉时期,我国科技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回答1~5题。

1下列两汉时期的天文地理成就中,可称为世界第一的有()①“太初历”②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③对月食的科学解释④地动仪制作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A.《周易》B.《墨经》C.《周髀算经》D.《九章算术》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是()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4.两汉时期的下列科技成就中,给人类文明进程带来深刻影响的是()A.地动仪的发明和制作B.麻沸散的发明C.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D.《九章算术》的问世5.东汉时,我国就制造出了原料易得、便于书写的“蔡侯纸”。

历史课件 秦汉时期的文化

历史课件 秦汉时期的文化

4.农学的发展—农学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
《氾胜之书》,中国古代最早最著名的农 学专著。原书已佚,石声汉先生在前人基 础上辑得3 500余字,分101条。氾胜之,汉
成帝时任议郎,是一位有经验的农学家,他根据 关中地区的自然条件,细致地探索了精耕细作的 生产方法。他的最大贡献是总结出了著名的区种 法。
2、东汉前期王充:《论衡》
唯物思想。
他认为:
1、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 种客观的物质 2、三反对: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 鬼;反对厚葬 “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
秦汉思想 特点: 儒学神秘化、官方化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
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 写了《论衡》一书,指出天是一种自 然的存在,根本不可能有喜怒哀乐, 也不会通过灾祸来警告人。他还认为, 日食、月食、打雷、下雨,都是自然 现象,并非天降灾祸。王充批判迷信 鬼神的思想说,人死了,形体腐朽, 血脉枯竭,骨肉化为灰土,精神也随 着消亡,不会变成鬼。世界上根本没 有鬼神存在。 在鬼神迷信思想泛滥的时代,王 充根据科学知识,有利地提出无神论 的观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主要内容
一、科学技术 二、哲学和宗教
三、史学和文学艺术
四、社会生活与风俗 五、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秦汉文化的原因和特点
繁 荣 原 因 特 点



1 秦汉大一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2 国内各民族之间联系加强 3 中外交流活跃 4 先秦文化的基础
1 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 2 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3 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 4 气度不凡,气势宏伟,充满自信
在园艺生产方面,秦汉时期创造了蔬 菜瓜果的温室栽培技术,发明了瓜果 套作法、嫁接法、移植法等,特别是 东汉时期的双季稻栽培技术,更是水 稻栽培技术上的一项突出进步。

秦汉时期的文化传统和知识精英

秦汉时期的文化传统和知识精英

秦汉时期的文化传统和知识精英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传统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秦汉时期,出现了许多知识精英,他们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文化和思想的高峰。

本文将从文化传统和知识精英两个方面来探究秦汉时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一、秦汉时期的文化传统在秦汉时期,中国的文化传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儒家思想的兴盛。

儒家思想是指儒家学派所提出的一系列关于人的行为、社会制度、道德规范等诸多问题的思想体系。

在秦汉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极大的兴盛,并且成为了当时的主流思想。

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当时中国处于社会动荡的时期,社会需要一个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并且能够解决社会问题的思想体系。

儒家学派以其人性本善、天命有常、敬天法祖等思想深入人心,成为秦汉时期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此外,秦汉时期的文化传统中还包括了道家和墨家等其他思想体系。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道可道非常道”等等,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获得了许多崇拜者。

墨家思想则重视爱的普及和公平的价值观,成为了一种极为理想主义的思想体系。

这些思想体系的出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拓展了人们的思想视野,可谓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秦汉时期的知识精英在秦汉时期,出现了许多知识精英,他们各自在不同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丰富了中国历史和文化。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代表。

(一)董仲舒:著名的传统儒家思想家,被誉为“新学儒家”的创始人。

他提出“天人合一”、“人学天,天学人”等思想,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发展,并对中国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张骞:西汉开国将领,历史上著名的“西域使者”。

他领导的使团开辟了中国与中亚、以及中亚与罗马的贸易路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对于文化、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王充:学者、哲学家,著有《论衡》一书。

第七节秦汉时期的文化

第七节秦汉时期的文化

第七节秦汉时期的文化秦汉时期文化的特点:1、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秦朝、汉朝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疆域辽阔的国家。

稳定的大一统的国家,稳定的大一统的秩序,形成文化的趋同与统一。

同时,多民族的、疆域辽阔的国家,又使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

统一,使中华文明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统一前提下的多样,又使中华文明更加绚丽多彩,并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举例:秦建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统一国家,以法家思想治理国家;汉初以道家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从汉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文化。

秦汉时期,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格局形成。

随着边疆各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统一前提下风格多样的中华民族文化。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中外交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表现在哪里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两汉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通畅,极大地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举例:秦汉时期,交通发达,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华文明广泛外传至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等,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同时,中亚、印度文化随着丝路流入中华。

西域成为当时世界几大文明汇聚处。

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使中国能够大规模地吸取外来文化,同时秦汉文化也广泛外传。

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秦汉时期,我国科学技术方面的许多研究成果和发明创造,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举例: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数学方面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非凡智慧;中医、中药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医药学独特的辩证理论体系;秦汉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很高,也很全面。

这就使秦汉文化不仅在当时誉满宇内,而且泽被后代。

4、气势恢弘第四个特点是秦汉文化气度不凡,气势恢弘,而且充满自信,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

秦汉时期的文化之所以具有这一特色,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给它提供了大制作、大手笔的可能性,同时这也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民族性格有关。

古代中国的秦汉文化发展

古代中国的秦汉文化发展

古代中国的秦汉文化发展中国历史上,秦汉时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从历史的长河中来,到历史的长河中去,秦汉文化以其丰厚的内涵和辉煌的历史印记,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

本文将结合历史文献和现代研究成果,探讨古代中国的秦汉文化发展。

一、秦汉文化的发展背景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经历了近400年的发展和演变。

秦朝建国后,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全国的统一。

秦始皇实施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如铸币、度量衡、文字标准化等,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一体化。

汉高祖刘邦继位后,承袭了秦朝的政治、军事、文化成果,并且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建设,如修建皇家图书馆、博物馆等,积极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秦汉文化的发展背景,正是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的独特性所决定的。

二、秦汉文化的主要内容1、思想文化在思想文化方面,秦汉时期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家和思想思潮,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等。

其中,儒家在秦汉时期的影响是最大的,成为代表古典文化的主要思想流派。

秦朝末年,儒家思想家刘向编纂了《说苑》,集中了儒家的思想和哲学理论。

汉初儒家学派逐渐形成,出现了颜回、荀子、孔子等各个时期的儒家思想家,其思想对中国后来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文学艺术秦汉时期的文学艺术,也有着自己的一些特色。

在文学方面,出现了“辞赋”的文学形式,在辞赋中,诗歌、散文、赋都有着很高的创作水平。

秦朝末年文学家李斯有着高超的辞赋才能,其代表作《谏逐客书》曾被誉为“千古绝唱”。

汉代文学上更加繁荣,出现了一些杰出的文学家,如司马相如、班固、班彪等。

在艺术方面,秦汉时期的陶瓷、织锦、雕塑等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其中,织锦尤其值得一提。

汉代的“西楚风骨·汉锦熙熙,十步一人尽掌握”的锦缎,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精美的纺织品之一。

3、科技创新在科技方面,秦汉时期发展了多种学术研究,如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农学、医学、建筑工程学、机械制造学等领域,都有着显著的成就。

秦汉时期的民俗文化与宗教信仰

秦汉时期的民俗文化与宗教信仰

秦汉时期的民俗文化与宗教信仰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它代表着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艺术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宗教信仰。

本文将从一些典型的例子出发,探究秦汉时期的民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一些特点。

一、文字的出现与书写的民俗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字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汉代是中国文字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始实行了统一的文字——小篆。

在公元前3世纪末,秦始皇开始推广小篆,并且将其作为公共工程来推进。

在此基础上,汉武帝时期,著名的“蒼頡之書”创建,标志着古代中国汉字的大力普及。

随着汉字的发展,文化的普及,书写也开始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民俗。

在秦汉时期,书写的形式非常多样,细致入微,充满了艺术的感觉。

从翻阅秦汉竹简可以看到,它们的内容很多都与日常生活、家族事务、商业交易以及宗教信仰有关,更多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群众性和实用性。

书写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民俗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

二、祭天和祭祀的宗教信仰在秦汉时期,神灵和祖先崇拜是重要的宗教信仰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祭祀是中华民族祭祀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人们通过向神灵、祖先等对象进行供奉帮助,以及向神灵等对象祈求神灵保佑、助力、平安等的传统祭祀方式。

在秦汉时期,祭天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宗教形式。

在古代的祭天活动中,天或天神被视为最高的神灵。

在秦汉时期的祭天活动中,天被视为宇宙的主宰,也是祭天活动的中心。

这一点体现在资治通鉴中所记录的汉武帝祭天的场景中:“至尊中外奠之,拜于天星之下,玉帛泛泛,瑞气乍乍。

”在秦汉时期,祭祀的对象有很多,例如祖先、神明、天神等。

在祭祀中,人们会通过献祭食品、鲜花等物品来表达自己的敬意。

祭祀具有浓厚的人类情感和生活气息,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品牌,它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对后世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期的民俗和传统文化

秦汉时期的民俗和传统文化

秦汉时期的民俗和传统文化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不仅有伟大的统一战争,还有许多精彩的文化和民俗,这些文化和民俗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本文将重点阐述秦汉时期的民俗和传统文化,并探讨它们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一、祭祀文化祭祀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传统,也是秦汉时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秦汉时期,许多重要祭祀活动被举行,如:皇帝祭天、祖先祭祀、春季祭祀、秋季祭祀等。

这些祭祀活动有助于人们表达敬意和感恩之情,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和和谐。

二、婚姻文化婚姻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一种文化传统。

在秦汉时期,婚姻制度和礼仪很讲究,男女要经过言媒、媒妁、做媒等环节,才能成婚。

此外,新婚夫妇还要进行祭拜祖先、送礼物等仪式,以示尊重和感恩。

这些文化和传统深入人心,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中,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

三、饮食文化秦汉时期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多彩,有很多独具特色的菜式,如昆吾鸡、腊排骨、豆腐等。

此外,秦汉时期还流传着酒令、诗歌等传统文化,许多宴会上会有歌舞表演,增添气氛。

这些文化和传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追求和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健康和美食的关注。

四、文学艺术文化秦汉时期的文学和艺术文化非常繁荣,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和艺术家,如司马迁的《史记》、李斯的《谏逐客书》、禹贡图、雕刻作品等。

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状况,也成为后人学习和赏析的经典之作。

五、医药文化医学和药学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汉时期也有很多医学和药学的书籍问世。

当时医学界出现了很多著名医师和药师,如李时中、张仲景等。

这些人为消灭瘟疫,缓解疾病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秦汉时期的民俗和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影响着当时和后来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这些传统文化和民俗独具特色,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对今天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在当前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应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同时,要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

秦汉时期的文化与道德

秦汉时期的文化与道德

秦汉时期的文化与道德秦汉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该时期对中国的文化、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期也被称为是中国古代文化高峰期之一,这个时期的文化充满了创新和变革。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道德观也变得更加成熟,具有宗教色彩和思想深度。

本文将讨论秦汉时期的文化与道德。

一、秦汉文化秦始皇自统一中国之后,以其强大个人意志建立统一的文化和语言。

秦朝建立了法律、文字、货币、道路和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使各地方俱乐部的行政、经济和文化交流大大增强。

秦朝还进行了“焚书坑儒”事件,目的是摆脱异己思想,维护政治稳定,使国家更充满统一性。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基础,发扬光大,同时还吸取了周朝、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和秦朝的文化。

汉朝对于文化艺术的推崇尤为重要,不仅能够定期举行各种艺术和音乐表演,还擅长诗歌、书法、瓷器、漆器等艺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此时期的汉字形态成熟并稳定,也奠定了汉字的基础,直到现代,汉字仍是中华文化的代名词。

二、秦汉道德从今日的角度来看,秦汉时期的道德观可能更多的是基于传统礼教和信仰。

广东发现的一些秦汉墓中所留下的壁画可以反映出这个时期的道德观,例如“不能贪赃私物”、“不能过夜不归”、不能酗酒”等。

道教和儒家思想在这个时期的发展也给了社会一些指导。

道教的宗旨是追求永生不死的神仙之路,而儒家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八德,促进了个人、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和谐。

这些思想的指导,使人们觉得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家庭、社团、政治体系,都有一定的准则可循。

总之,秦汉时期的文化和道德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发展和传承,其文化传统依然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及其文化系统的发展。

当时的文化高峰和道德宏大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也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实现提供了指导性的思想基础。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秦汉时期,中国的文化特点表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央集权的体现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最为强大的时期之一。

在秦朝时期,始皇帝颁布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如将各地的土地收归国有、抵制分权思想等。

随着新朝的建立,中央集权的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这在当时的文化生活中得到了体现。

例如,汉武帝制定“铁葫芦法”等一系列法律规定,加强了官府对民间活动的控制,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二、儒家思想的兴起秦汉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主张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体系,强调仁爱、中庸和礼节等道德规范,并以此为基础来规范社会行为。

儒家思想的兴起对于秦汉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汉武帝时期,儒家经典《论语》被正式列入国学经典,儒学成为官府推崇的学派之一,这对于当时的文化传统和思想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书法和美术的发展秦汉时期的书法和美术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

在书法方面,秦汉时期兴起了篆书、隶书和楷书等不同风格的字体,并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美术方面,秦汉时期的壁画和陶器等艺术形式更是达到了巅峰。

例如,秦陵兵马俑的发现,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的重大发现,它的出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四、科技和文化交流的加强秦汉时期,科技和文化交流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例如,当时匈奴的游牧文化和汉人的农耕文化相互碰撞,产生了广泛的文化交流,这对于中外文化的融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秦汉时期还涌现出众多的发明创造,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这些发明为当时的文化交流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总之,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时期,它的文化特点流淌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这些特点的体现,对于中华文化的历史演进和世界文化的交流具有不可逆转的影响。

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和教育制度

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和教育制度

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和教育制度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其历史文化和教育制度也是非常有特色和影响深远的。

在本文中,将会详细地介绍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和教育制度,以此为突破口,探讨其对于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一、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概念,包含了诸多方面的内容。

在政治方面,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统一的制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的朝代,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的统一中国提供了实践经验。

在经济方面,秦朝制定了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积极推动商业发展,加强对外贸易,使中国的商业得到较大发展。

在文化方面,秦始皇下令烧书坑儒,推行统一的文字和度量衡标准,虽然这种做法引起了不少争议和反对声音,但却为后来的中国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汉朝时期,由于秦统一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汉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汉朝时期出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文化人物和作品,比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班固的《汉书》、扬雄的《太玄经》等。

同时,汉朝也保留了不少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比如中央集权制度和官方研究儒家经典的制度等。

这些都为中国文化的继续发展和演变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秦汉时期的教育制度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但其发展变迁也是十分明显的。

在秦汉时期,中国的教育制度也有了很大的变革和提升。

秦始皇推行的焚书坑儒政策,给中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但实际上,秦朝的教育也不完全是消极的。

秦初曾设立“郡国学”,以儒家经书为教材,教授各种知识和技能。

同时,秦始皇规定了字形和短曰式,推行史官、御史和郡守读书考试制度,对于推动中国的文化传承和知识积累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汉朝时期,教育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汉武帝时期设立了太学,以经学为主,同时兼顾医、卜、天文等方面的教学,成为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学府之一。

太学培养出了很多有名的学者和文化名人,比如司马迁、刘向等。

此外,汉朝还设立了县学和官学,为广大民众和官员提供了教育机会,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知识普及和文化发展。

秦汉时期的文化

秦汉时期的文化
《汉书》是我国第 一部断代史,其内容自 刘邦起兵,终于王莽覆 灭,反映了前后共220年 的历史。《汉书》虽然 是在《史记》的基础上 写成的,增补了不少史 料,但却抛弃了《史记》 的“究天人之际,通古 今之变”的进步内容。
六.文学的新成果
1.特点: 汉赋、乐府诗最引人注目,是两汉文学突出 的成就。 2.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造纸
西汉 出现
105年,蔡伦 改进造纸术
4世纪起外传, 推动人类文化发展
四、哲学与宗教
1
西汉董仲舒的思想及核心 东汉王充的唯物思想
2
佛教与道教
3
1、新儒学代表:董仲舒(处于独尊地位)
⑴.新儒学产生的背景:
①汉武帝要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需要一 种符合实际的统治思想,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 上的统一; ②法家思想已不完全适应巩固政权的需要,道家思 想也不适应经济恢复和发展后的形势变化; ③董仲舒适时吸收法、道思想对儒学进行改造,提 出了适应统治需要的新儒学思想。
东汉明帝派专使到西域 求佛法,请来两位高僧,还 用白马驮来佛经,明帝让两 位高僧在洛阳传教,还为他 们建造了洛阳白马寺,佛教 在中国传布开来。
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 ——白马寺
外来宗教 --- 佛教的传入
东汉时期佛教传 入中国和道教兴 起的示意图
红色箭头为佛教传 入中国的路线浅绿 色为太平道传播地 区; 深绿色为五斗 米道的传播地区。
3.作用: 表现了秦汉时期国力强盛、社会稳定的状况; 表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情形,也反映了当时高 超的工艺水平和美学修养。
秦兵马俑(1974年陕西临 潼陪葬坑出土的秦兵马 俑。)
到目前为止已出土一千多 件与真人真马一样形体高大、 形象生动的陶俑。陶俑包括 有将军俑、战车甲士和御手、 步兵俑、弓驽手、骑兵俑等。 他们或披战袍,或披铠甲, 并装备有实用的兵器,身高 均在1.80米左右。陶俑个个 神勇,雄姿勃发。 战马,分为驾车马和骑兵 用的鞍马,大小有如真马, 体长2.00米,身高1.50米。 战马机警神骏,形象逼真。 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再 现了二千多年前秦始皇灭六 国、一统天下的神威,呈现 出秦国国力强盛、兵强马壮 的图景。秦兵马俑为国内外 所瞩目、被称为“世界第八 大奇迹”,是大型群雕艺术 的奇观。

秦汉时期的民俗文化

秦汉时期的民俗文化

秦汉时期的民俗文化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不仅因为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更因为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民俗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秦汉时期的民俗文化,包括它的发展、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I. 背景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包括了秦朝和汉朝两个朝代,共计约400年的时间。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许多变革和进步,例如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统一文字、度量衡等等。

与此同时,中国的民俗文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改变,一些传统的文化习俗被保留了下来,一些新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也开始出现。

II. 特点1.宗教信仰在秦汉时期,中国的宗教信仰十分繁荣。

在秦朝时期,儒家思想占了主导地位,同时也有一些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思想流派存在。

在汉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同时一些异教思想也开始兴起。

在这个时期,人们重视宗教的力量和作用,许多民俗活动都与宗教信仰有关。

2.生活习惯在秦汉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例如,在汉朝时期,人们开始崇尚文化艺术,把文人和书生视为高雅的人物;同时,汉朝时期的女性解放程度也相对较高,一些女性开始涉足政治和文化领域。

另外,在这个时期,人们也特别注重饮食习惯。

例如,在汉朝时期,有“御膳房”和“内府”的存在,专门供应皇帝和宫廷大臣的佳肴。

同时,汉朝时期的融合性饮食文化也很有特色,例如“八珍”、“四时八节”、“五果”等等。

3.婚俗在秦汉时期,婚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婚姻不再像早期中国那样只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庸俗关系,而是变成了一个更加意义深远和重要的社会活动。

人们重视婚姻的神圣性,同时也讲究配对的精确性和婚礼的隆重。

III. 影响秦汉时期的民俗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唐宋时期,婚姻制度继承了秦汉时期的传统,婚礼和婚姻制度都逐渐走向成熟和规范。

同时,宗教信仰在唐宋时期也继续保持了显著的影响,许多民俗活动和庆典仍然与宗教祭祀有关。

秦汉历史中的文化与思想

秦汉历史中的文化与思想

秦汉历史中的文化与思想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和思想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秦汉时期,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思想现象,其中一些现象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和思想状况非常有帮助。

一、社会文化(1)匈奴的出现在秦汉时期,最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是匈奴的出现。

匈奴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在玄武门之变后成为了中国汉文化的主要威胁。

匈奴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在中国的北方形成了一个威胁。

为了应对匈奴的威胁,汉朝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修建长城、开设边防等等。

(2)士族思想的崛起在秦汉时期,土地的所有权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以前,土地的所有权一般属于皇家或贵族,而在秦汉时期,大量的土地被分配给普通百姓,这些人成为了当时社会的新贵族。

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人都对于墨家、道家等著名的思想家进行了学习,开始形成了一种新的思想潮流,这种潮流被称为士族思想。

士族思想强调的是人的自尊、个人价值和对他人的关心,并注重人性的发展。

(3)统一思想的强制在秦汉时期,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统一思想成为了当局的重要目标。

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被奉为正统思想,而其他的思想流派则被压制。

不过,在这个时期,佛教和道教等宗教也开始在中国兴起。

二、文化思想(1)儒家思想在秦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了当时文化思想的主流,成为了整个文化的基础。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将人性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联系在一起。

在儒家思想中,个人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个人的利益必须与群体利益相一致。

(2)道家思想在秦汉时期,道家思想也开始兴起。

道家思想强调的是道的实践和冥想,将真理看做是一种无形的、难于捉摸的形态。

在道家思想中,人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安宁,得以脱离俗世的繁琐与纷争。

(3)法家思想在秦汉时期,法家思想也兴起了。

法家思想强调的是法律和行政手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压制,才能维持一个比较稳定和有序的社会。

(4)佛教思想在中古时期,佛教开始逐渐传入中国,并在秦汉时期达到了一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汉时期的文化教学目的一、基础知识掌握太初历,太阳黑子活动的最早记录,张衡的科技成就;《九章算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华佗和张仲景医学成就;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传播和影响。

两汉时期哲学与宗教发展的特点,董仲舒的思想,王充的思想和著作;佛教的传入,早期的道教。

司马迁的《史记》,《汉书》;汉赋的特点及其代表作,“乐府诗”的特点;秦汉陶塑艺术的代表“俑”,秦汉绘画艺术。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认识1.秦汉文化是在秦汉时代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下创造出来的。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丰厚,影响世界。

秦汉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各个方面产生的辉煌成就,影响深远。

秦汉文化是封建文化的第一高峰阶段,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第一阶段。

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艺术的鉴赏水平。

3.注意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识和分析秦汉文化的成就。

三、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独立整理、总结知识结构的能力。

秦汉文化成就多种多样,涉及科技、思想、史学、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因此知识点繁杂,对学生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对高三学生来说要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这是分析、理解、阐释历史的基础。

2.培养学生宏观地分析概括秦汉文化特点的能力。

教材对秦汉文化的特点总结了四点。

对高三教学来说,教师不是引导学生去简单地记忆这四点,而是把这些特点作为秦汉文化特点的示范参考。

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对秦汉文化成就的微观学习,尤其通过与已经学过的夏商周的文化、春秋战国的文化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理解和体会秦汉文化的特质,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秦汉文化的特点。

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秦汉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和条件。

一个时代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社会的反映。

在指导学生掌握秦汉文化成就的同时,把这一节同第二章的其他内容联系起来,把文化成就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等联系起来,综合分析秦汉文化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使学生对秦汉时代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

正确认识文化现象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秦汉的科技成就、哲学和宗教,分析秦汉文化的特点,总结成就辉煌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秦汉时期的哲学和宗教,概括秦汉文化的特点。

教学准备一、制作课堂多媒体教学网页《秦汉文化》栏目介绍:名词解释(“汉学”、“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阴阳五行”、“导引”等。

)科学原理(地动仪的原理、造纸过程。

)历史图片(秦始皇陵兵马俑组图、长沙马王堆文物组图、汉代画像砖石组图等。

)史料摘录(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关于张衡对月食的解释,张衡传、蔡伦传的有关内容,《九章算术的内容。

)讨论区(秦汉文化的特点、秦汉文化成就的原因和影响)、相关链接(与本课内容有关的网址)、知识结构二、学生自学预习题:查阅工具书,了解名词“汉学”、“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阴阳五行”及地动仪的原理等;每人在教材内外寻选一段“汉赋”或“汉乐府诗”朗诵体会一下。

三、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依据学生水平和高三学习要求,理解具体成就,整理知识结构;第二课时的内容包括分析秦汉文化特点、总结秦汉文化辉煌成就的原因和影响,达成对秦汉时期历史文化的整体正确认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对前几节的学习,我们知道秦汉时期在政治制度创新、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关系、中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重大发展,这些都对秦汉时期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今天学习秦汉时期的最后一部分内容《秦汉文化》。

与那些在当时轰轰烈烈的重大事件相比,文化方面的成就往往显得波澜不惊,但恰恰是这些成就往往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最主要遗产,影响深远。

我们首先要掌握秦汉时期中国人民取得了哪些文明成就。

【讲授新课】一、知识结构秦汉时期中国先民在科技、思想、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

(印发空白知识结构表,每人一份,可以在课前填充完成;屏幕显示空白知识结构表,以下依次请学生结合对教材的阅读来概括。

)1.科技成就(请学生概括天文方面的具体成就后,教师补充。

)我们的祖先历来关心宇宙形态、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天文历法又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尤其古人相信天象与人世间的事是有联系的,因此对天文学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

秦汉时期在天文学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提问:汉初制订的太初历有什么优点?(学生回答,教师概括。

)太初历比以前的历法更完整,准确程度高。

汉代还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屏幕显示材料,教师解释)“(汉成帝)河平元年(前28年)……三月己未(十八日),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汉书·五行志》秦汉时期对天文学有重大贡献者首推东汉张衡。

史称他“少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约己博艺,无坚不钻”、“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他在天文学上成就尤其突出,教材中提到张衡对月食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屏幕显示史料,教师解释)“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

……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指地球的影子)。

……遇月则食。

”——选自张衡天文学专著《灵宪》张衡还发明了水运浑天仪,通过水动力,模拟天体运行状态。

他已经认识到宇宙的无限,他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并且系统地阐明他的宇宙结构理论,形成他哲学世界观。

他在地学上的贡献,大家熟知的是他发明、制作了地动仪。

提问:谁能说明地动仪测地震的工作原理?(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根据学生对地动仪原理的了解情况,决定是否演示课件“地动仪的原理”。

)提问:谈谈你对张衡的评价?张衡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机械制造家,还是一个闻名当时的思想家、文学家。

古代天文学的发展与数学紧密相关,古代称天文历算学。

张衡就在数学方面进行过深入研究,比如他对圆周率作过推算、著有数学名著《数罔论》(已经失传)。

但是秦汉时期中国数学发展并不在于此,汉代数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九章算术》中。

(屏幕显示“九章算术”内容,教师解释)《九章算术》介绍246个数学问题及其解法,分9大类,即:一、方田(分数四则算法和平面行求面积法);二、粟米(粮食交易的计算方法);三、衰分(分配比例的算法);四、少广(开平方和开立方法);五、商功(立体形求体积法);六、均输(管理粮食运输均匀负担的计算法);七、盈不足(盈亏类问题);八、方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九、勾股(勾股定理的应用和简单测量的解决)。

《九章算术》作者已无从查证,其成书虽在东汉,但主体内容在西汉就已经存在,是经过许多人修改补充发展完备起来的。

“粟米”、“衰分”、“均输”三章中关于比例算法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的。

第七章“盈不足”所讲的算法问题在中世纪阿拉伯算术里被称为“契丹算法”(即中国算法,阿拉伯人把中国叫契丹),说明中国古代数学知识向西传播。

提问:从九章算术的内容来看,秦汉数学成就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九章算术是对从周朝一直到汉代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数学成果的一次比较系统的总结,注重实际应用是它的突出特点。

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请学生概括秦汉时期的主要医学成就。

秦汉时期的名医及其著作成就,反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医学治疗体系形成了。

秦汉时期又一值得后世引为自豪的科技成就是被誉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

造纸术是汉代发明的,东汉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们先看一看古人造纸的工艺流程。

(屏幕演示造纸的九个步骤。

)请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造纸术外传示意图》概括造纸术的外传情况。

提问: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为什么说它对人类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在纸没有发明前,古代先民曾经使用龟甲、兽骨、金石、简牍、缣帛等作为书写材料。

但“缣贵简重”,以往的书写材料存在各种局限。

随着社会的发展,书写材料的局限也成为人们记事交流、保存思想、经济文化发展的局限,人们迫切需要找到价廉易得、使用方便的新型书写材料。

造纸术的发明适应了这一要求,尤其是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后,“自是莫不从用焉”,成为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

造纸术不仅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也适应整个人类发展的需求,因此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辗转流传到世界各地。

纸的普及极大地促进了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提问: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有什么特点?秦汉科技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密切相关。

2.哲学和宗教(学生概括思想方面的主要内容后,教师补充。

)在思想领域形成两种哲学观点的激烈矛盾斗争。

一种由西汉董仲舒所阐发的唯心主义思想,另一种是东汉王充所代表的唯物主义思想。

我们先来看董仲舒的观点。

提问:董仲舒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他宣扬“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这两者密切相关。

他认为天是最高主宰,而且天有意志、有感情,皇帝代表天君临天下,同时也必须顺从天意,“与天同者,大治,天降祥瑞;“与天异者,大乱”,天降灾祸。

君权神授的观点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提问:董仲舒的儒学思想与春秋战国时期孔孟儒家思想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董仲舒的思想宣扬皇帝是“代天治民”,神化封建统治,是带有神学倾向的儒学。

提问:董仲舒的思想和建议为什么能得到汉武帝的采纳?谈谈你对董仲舒思想的评价?董仲舒的观点适应汉武帝时期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促进西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使中国古代封建统治思想趋于成熟,对后世影响深远。

“天人感应”说也助长宣传神灵怪异之风。

以王充为代表的学者反对“天人感应”说,对神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王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学生概括,教师总结。

)王充的观点体现了与唯心主义哲学的对立。

在那个迷信思想盛行的时代,他的观点闪烁着唯物主义的光芒,王充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

这一时期,古代宗教形成新格局,即外来的佛教和土生土长的道教并存。

提问:秦汉时期古代宗教形成新格局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东汉明帝求佛法、建白马寺等说明统治者的鼓励和提倡是宗教发展的重要因素;神仙方术和迷信思想是宗教产生的助推器;道教所宣扬的观点对百姓的吸引说明人民的苦难、社会问题是宗教产生发展的土壤。

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制度的精神一样。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提问:秦汉时期的思想有什么特点?董仲舒的阐发,既使儒学神秘化,又使儒学官方化。

这是汉代思想的突出特点。

那时,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哲学观点对立;佛、道并存的宗教格局开始形成。

3.史学成就汉代的史学成就首推司马迁写的《史记》。

提问:阅读教材史料,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司马迁写《史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司马迁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教师可作解释)表达了他治史的目的,反映了司马迁气魄宏大的治学理想,也体现了历史学重要的社会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