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礼宾司礼仪故事
外交礼仪礼宾通则
外交礼仪礼宾通则第一篇:外交礼仪礼宾通则概括来说,目前世界流行的接待通则主要有以下:维护形象。
在交往活动中,每一名相关人员的一言一行,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形象,若是对自我形象毫不修饰,不但难言对交往对象的尊重,而且亦属失礼行为。
所以我们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接待人员在公务活动中,都应时时刻刻注重个人言谈举止、服饰仪容,不可蓬头垢面、不修边幅。
不卑不亢。
这是事关国格、人格的大是大非问题,不卑不亢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既不畏惧自卑、低三下四,又不自大狂傲、放肆嚣张,而要堂堂正正、坦诚乐观、豁达开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一视同仁。
求同存异。
求同就是遵守国际惯例,取得共识、便于沟通、避免周折;存异就是注意“个性”;了解具体交往对象的礼仪习俗禁忌,并予以尊重。
入乡随俗。
当自己身为东道主时,通常讲究“主随客便”;当自己充当客人时,则又讲究“客随主便”。
接待人员必须充分地了解交往对象的风俗习惯,无条件地加以尊重,不可少见多怪、妄加非议。
信守约定。
在一切公务接待活动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说话务必算数,许诺一定要兑现,约会必须准时。
万一由于难以抗拒的因素而失约,必须尽早向有关各方通报,如实解释,郑重致歉,主动承担损失。
热情有度。
待人接物热情友好要注意分寸,过犹不及。
比如与人交往的距离就分4种:一是私人距离,又叫“亲密距离”,小于0.5米,仅适用于家人、恋人和至交;二是社交距离,又称“常规距离”,介于0.5米至1.5米之间,适用于一般交际应酬;三是礼仪距离,又称“敬人距离”,介于1.5米至3米之间,适用于会议、演讲、庆典、仪式以及接见;四是公共距离,又叫“有距离的距离”,超过3米开外,适用于在公共场所同陌生人相处。
不必过谦。
在交往活动中涉及自我评价时,虽然不应该自吹自擂、自我标榜、一味抬高自己,但也不要妄自菲薄、自我贬低、自轻自贱、过度谦虚客套。
不宜先为。
在交往活动中,面对自己一时难以应付、举棋不定,或者不知道到底怎样做才好时,如有可能,最明智的做法,是尽量不要急于采取行动,尤其不要急于抢先,冒昧行事。
外交官礼仪
外交官礼仪握手:该做的时候就做。
握手可以说是目前X常用的一种见面礼物。
无论是双方第一次见面还是已经熟悉,一次恰当的握手、问候、祝贺、慰问、鼓励、感谢等深刻的含义都在文字之中。
不要低估一个简单的握手仪式,它在外交中经常被赋予各种xx的含义。
历史性的握手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前夕,邓小平指示外交部,与戈尔巴乔夫见面时“只握手,不拥抱”,这不仅是外交礼仪的标志,也是两国未来关系的取向。
当尼克松总统回忆起他第xx次访华,并在机场迎接他时,他还说:“当我从飞机舷梯上走下来时,我决心伸出手,向他走去。
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
”据基辛格回忆,为了突出当时这一“握手”场面,尼克松特意要求包括基辛格在内的所有随行人员留在专机上,等他完成这一“历史性握手”后,才允许他们下飞机。
现代商业社会,见面握手是x的基本礼仪,看似简单,实则承载着丰富的交流信息。
你懂礼仪规则,能“正确”握手吗?一个在某部门外事部门工作的朋友告诉我,最近他们部门发生了一件小事:对代表团有意见的年轻人有一次,一个代表团来中国访问一周,我们部门负责。
这次访问相当顺利。
在他们离开中国的前一天晚上,代表团团长认为我们的一个男孩似乎和他有问题。
这让我很惊讶。
后来我终于意识到,每次年轻人和对方握手,都只是象征性地握手,有时还会看其他地方——正是这个细节让代表团团长“非常不高兴”。
因为在他看来,这种握手说明对方对自己不太重视或者有很多意见。
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年轻人的错误也是很多人的通病。
希望这个故事能给大家敲响警钟,每次握手都能像乐器一样互相致敬。
握手时要注意的细节很多,上面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握手时一定要直视对方,脸上带着微笑,看起来亲切友好(握手时看其他地方是不礼貌的);握手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3秒,需要施加适度的力度(如果只是握着或者握得很紧就很尴尬放开了)。
如果你是对方的老朋友,可以牵手,用左手捂住对方的右手,表示你的善意。
外交礼仪、礼节举例
外交礼仪、礼节举例外交礼仪与礼节:国家间交往的润滑剂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在这种背景下,外交礼仪与礼节在国家间交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具体实例,对外交礼仪与礼节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增进读者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
外交礼仪与礼节的特点和重要性外交礼仪与礼节是一种规范和准则,用于指导国家间交往的行为和言语。
它通过约定俗成的惯例、礼貌和仪式,体现了对他国尊重、友好和合作的态度。
外交礼仪与礼节的恰当运用,有助于消除误解、缓和紧张局势,为国家的对外交往营造良好的环境。
外交礼仪与礼节的实例分析1、迎送仪式:迎送仪式是外交活动中常见的一种礼节,通常包括欢迎宴会、座谈会等形式。
在迎送仪式中,东道主国要表现出热情、友好和礼貌,为来宾提供周到的安排,同时注意与来宾的互动交流,尊重对方的习俗和文化。
2、访问礼仪:在访问别国期间,外交人员要遵守访问礼仪,尊重当地的习俗和文化传统。
例如,在某些国家,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外交人员还要注意言谈举止,做到谦虚、谨慎、稳重,以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3、会议礼仪:在参加国际会议时,各国代表团要遵守会议礼仪,尊重会议议程和规则。
会议期间要保持冷静、理智,避免过度情绪化,同时要注重与其他代表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会议取得成果。
外交礼仪与礼节的综合应用外交礼仪与礼节的综合应用需要通过不同方面的细节体现出来。
首先,外交人员要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惯例,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其次,外交人员要注意言辞礼貌、态度谦逊,以展现出友好合作的精神面貌。
此外,外交人员还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局面。
总结外交礼仪与礼节是国际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国家间友好合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并恰当运用外交礼仪与礼节,我们可以更好地营造良好的对外交往环境,为国家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中国和其他国家外交礼仪小故事
求中国古今著名外交家的外交故事张骞,西汉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著名的旅行家和外交家,他曾先后两次出使西域:1.第一次出使: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请求大月氏与汉朝夹击匈奴,但并不成功。
至公元前126年返国。
2.第二次出使:公元前119年,他奉命出使乌孙,历时数年才回到长安.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时,他与他的副使先后到过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国,发展了汉朝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关系。
同时,也因此令不少西域物产相继传入中国,中国丝绸等商品也大量被运往西域,从而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周恩来,当美国记者嘲笑他用美国产的派克笔时,他回答说是抗美援朝时缴获的。
外国记者问:为什么我们外国的路叫公路,而中国的路叫马路?(暗示是马走的路)周恩来说:因为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还有一则:外国记者和周恩来握手后拿出手帕,把手擦干净;周恩来看见后也拿出手帕,擦完后把手帕扔掉。
西华德的故事威廉·亨利·西华德(William Henry Seward,1801年5月16日~1872年10月10日),美国律师、地产经纪人、政治家,曾任纽约州州长(1839年~1843年)和美国国务卿(1861年~1869年)。
任内在沙俄手上买下了俄属北美,即今日的阿拉斯加州。
1861年美国内战,欧洲国王们派兵分裂美国,林肯想到这些国王的宿敌俄国,于是派出特使向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求救,基于各方考量,未经宣战俄国舰队在1863年9月开进纽约港,它们的出现造成英法的犹豫为林肯扭转局面赢得了时间,内战结束后为支付俄国舰队720万美元的费用,美国政府颇费一番周折,因为宪法没有授权总统支付外国政府的战争费用,当时的总统约翰逊与俄国达成了以购买俄国阿拉斯加的土地来支付战争费的协议,当时的国务卿就是西华德。
1867年3月,他以总价720万美元的价格俄罗斯手中买下了阿拉斯加的主权(陆地面积148万,海洋23万),这是世界土地交易史上面积最大的一笔交易,而且平均单价每英亩才二分钱。
外交部礼宾司礼仪故事
在第四次全国检察长论坛·滕州会议上,资深外交官鲁培新先⽣讲授了外交礼仪知识,他的⼏段亲⾝经历引起了与会者极⼤的兴趣,也使⼤家颇受教益。
第⼀印象⼗分重要 1992年12⽉,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次对中国进⾏访问,当⽉17⽇上午,叶利钦的专机降落在北京机场,我按照外交惯例在俄驻华⼤使的陪同下登上飞机,同叶利钦热情握⼿,并⽤俄语对他说:“热烈欢迎总统阁下⾸次访华,今天天⽓晴朗,天⽓也在欢迎您。
”叶利钦听后很⾼兴:“这是我担任总统后⾸次访华,来到中国后,你是我见到的第⼀个中国官员,你流利的俄语让我感到很亲切,这是访问圆满成功的预兆。
” 当晚欢迎宴会后,江泽民同志⼜举⾏⼩型宴会招待叶利钦,他亲切地⽤俄语称呼叶利钦⼩名“鲍利斯”,叶利钦听后紧紧握着江泽民同志的⼿说:“这是我第⼀次听到⼀个外国领导⼈这样亲切地称呼我,我很激动,我们的关系多么亲密啊!”叶利钦的访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恰到好处的外交礼仪给他留下了良好的第⼀印象。
不卑不亢 1972年2⽉21⽇中午,尼克松乘坐的专机抵达北京,周恩来总理等到机场迎接。
在尼克松步出机舱,⾛下舷梯近⼀半时,周总理⿎起掌来,尼克松也报之以掌声。
请注意,周总理不是等尼克松⼀出舱就⿎掌,也不是根本不⿎掌,⽽是等他下到舷梯中央时才⿎掌。
欢迎宴会上还有⼀个细节:往常在和其他国家领导⼈碰杯时,周总理总是让⾃⼰酒杯上沿去碰对⽅杯⼦的中间部分,但在向尼克松敬酒时,他却特意将⾃⼰酒杯的杯沿和尼克松酒杯杯沿持平后再碰杯。
此次会晤,外报对我⽅接待⼯作的评价是“CORRECT,NOTWARM”,即“合于礼⽽不热”,这也正是我们要的“不卑不亢”效果。
热情适度 记得我从驻斯洛⽂尼亚共和国⼤使任上离任时,该国总统送给我的纪念品是⼀⽀圆珠笔。
这份礼物在国⼈看来似乎太轻了,但实际上,外国⼈的送礼是纯属礼节性、象征性的,这也是⼀般的外事礼仪习惯。
在外事交往中,热情好客超过⼀定限度就有可能事与愿违,产⽣相反的效果。
谈外交礼宾礼仪——以着装礼仪、国旗悬挂、美食外交为例
谈外交礼宾礼仪——以着装礼仪、国旗悬挂、美食外交为例摘要:外交礼宾礼仪是外交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国家间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其政治性、神秘性与高端特点吸引着媒体和民众的关注,它是国家在外交仪式中遵循的正式行为准则或程序原则,是国家、政府及其代表在对外活动中奉行的一套符合良好行为举止要求的规范。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具体从着装礼仪、国旗悬挂、美食外交三个方面论述对外交礼宾礼仪的理解。
关键词:外交礼宾礼仪;着装礼仪;国旗悬挂;美食外交五千年以来,中国是以礼仪之邦著称的文明古国。
在现代中国,随着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讲究礼仪,礼尚往来越来越频繁。
中华民族大都热情好客,对来客,不管是预约好的,还首先是拜访做客的基本礼仪。
初次登门拜访,老朋友串串门,应邀赴约聚会,有事求助于人等等,因而礼节也稍有不同,不过无论何种情况,作为客人的身份一样,都要为主人着想,客随主便。
一、外交礼宾礼仪概述(一)礼仪和礼宾的含义所谓的礼,是为礼节、礼数的意思,主要是区分致礼的程度或等级。
即人们应根据接待、交往、致敬对象不同的身分、地位及亲疏关系给予不同的礼遇。
所谓仪,是致礼的仪式、方式。
例如,静默、唱赞、躬身、叩头等不同形式。
就二者关系而言,礼更多地反映彼此关系的内在实质内容,仪仅是一种外在的仪节形式。
《柯林斯英语词典》对礼宾的定义是国家和外交仪式中遵循的正式的礼仪、行为准则、位次安排与程序。
(二)外交礼宾礼仪的含义狭义指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与外交官代表在外交活动中所展示、遵循的一系列仪式与礼仪形式。
广义指代表官方从事外交活动的最高领导人、外交代表与外交机构在外交活动中所展示、遵循的一系列仪式与礼仪形式,活动者包括国家元首、副元首、政府首脑以及外交官(主要是外长、大使),机构具体指外交部、国家驻外外交代表机关。
(三)外交礼宾礼仪的特点重要性:礼宾礼仪因其承载国家利益、代表国家形象,影响巨大,往往需要小心谨慎地对待,一旦违反或者弄错可能会引起较大的争议。
戴世伟:涉外商务礼仪-中华讲师网
•
递剪刀、刀子或尖利的物品,应用手拿着尖头部位递给对方,让对方方便接取。同时,还
要注意递笔时,笔尖不可以指向对方。递书、资料、文件、名片等,字体应正对接受者, 要让对方马上容易看清楚。这些微小的动作能显示出你的聪明与教养。
找讲师,就上中华讲师网 中国最大的培训 讲师选聘平台
涉外商务礼仪—迎客礼仪
迎客应放下工作,主动迎上,目光相接,微笑问候,热情接待。
找讲师,就上中华讲师网 中国最大的培训 讲师选聘平台
涉外商务礼仪—名片礼仪
递送名片
1.尊卑有序、足量携带、放置到位(名片夹或上衣口袋里)、要循序渐进。 2.面对多人,递送名片的两个规则:⑴正规做法:按职务高低前进;⑵非正规或不知职 务高低:由近而远,但不能跳跃 式;顺时针方向旋转。 3.递名片时的拿法:名片下前方对着别人,双手拿着名片两个上角;或右手拿着上角。 4.递名片时需要寒暄。
涉外商务礼仪—着装要求
1、着装要求( TPO着装原则)
T——(TIME)穿着要注意年代、季节和一日的各段时间。
P——(PLACE)穿着要适宜场所、地点环境。
O——(OBJECT)穿着要考虑此去的目的及穿衣对象的状况。 因此,服装大致可分为: 上班型——通常恪守传统 社交型——通常追求新颖 休闲型——通常图个舒服 专用型——严格遵照岗位要求
找讲师,就上中华讲师网 中国最大的培训 讲师选聘平台
涉外商务礼仪—握手礼仪
• • • • 不要在握手时戴着墨镜,只有患有眼疾 或眼部有缺陷者才能例外; 不要在握手时将另外一只手插在一袋里; 不要在握手时另外一只手依旧拿着公文 包、行李等东西而不肯放下; 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不置一词,好 似根本无视对方的存在,而纯粹是为了 应付; 不要在握手时长篇大论,点头哈腰,显 得过分客套,让对方不自在、不舒服; 不要在握手时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 去,或者上下左右抖个没完; 不要在与人握手之后,立即擦拭自己的 手掌。
外交外事礼仪案例
外交外事礼仪案例外交外事礼仪是国家间交往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国家形象、礼节规范、文化差异等多个方面。
下面列举了十个外交外事礼仪案例,分别介绍了不同国家间的交往方式和礼仪规定。
1. 中美国事访问礼仪:中美之间的国事访问有着严格的礼仪规定。
例如,美国总统访华时,中方会安排盛大的欢迎仪式,包括国歌奏响、礼炮鸣放、仪仗队列等;而美国总统访华期间,中方要严格按照美国的礼仪规定,如赴宴时要等主人先入座。
2. 日本鞠躬礼仪:日本是一个重视礼仪的国家,鞠躬是他们常见的礼仪动作。
在外交场合中,日本人会根据对方的地位和身份进行不同程度的鞠躬,以示尊重。
例如,对于上级领导,他们会进行深鞠躬,而对于平辈或下级,则会进行浅鞠躬。
3. 中国宴会礼仪:在中国,宴会礼仪非常重要。
在宴会上,主人和客人都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定。
例如,主人要站起来迎接客人的到来,并安排客人的座位;客人则要等主人入座后才能入座,并按照主人的安排顺序用餐。
4. 法国交换名片礼仪:在法国,交换名片是一种常见的商务礼仪。
在交换名片时,法国人会以右手递出名片,并在接收到对方名片后,用右手接住,然后仔细研究对方的名片,以表示尊重和重视。
5. 印度礼仪:在印度,人们通常会用双手合十的姿势,称为“纳姆斯特”来表示问候和尊敬。
此外,印度人在交往中也非常重视面子,他们会避免直接拒绝他人的请求,而是通过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6. 韩国饮酒礼仪:在韩国,饮酒也有着一套独特的礼仪。
例如,当你得到别人倒酒时,你应该用双手接住酒杯,并用双手敬酒,然后再喝酒。
此外,如果你的杯子空了,别人会帮你倒满,所以如果你不想再喝了,可以将杯子留空。
7. 英国皇家婚礼礼仪:英国皇家婚礼有着严格的礼仪规定。
例如,在婚礼仪式中,新娘要戴着面纱进入教堂,直到仪式进行到一半时,新郎才可以揭开面纱。
此外,英国皇室成员还有特定的坐席次序,按照贵族等级来排列座位。
8. 俄罗斯交往礼仪:在俄罗斯,人们常常会互相给对方带来小礼物,以示友好和尊重。
中国古代礼仪外交故事
中国古代礼仪外交故事外交礼仪是指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向外宾表示尊重、友好的各种惯用交际礼宾形式及各种礼节、仪式和习惯的规范。
我国古代发生过哪些外交礼仪故事呢?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礼仪外交故事,希望对你有用!中国古代礼仪外交故事篇1:千里送鹅毛“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
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
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
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
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
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
”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
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
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
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
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
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
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中国古代礼仪外交故事篇2:廉蔺交欢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很有见识和才能。
在“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两次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地位在名将廉颇之上。
这使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蔺相如不过是凭一张嘴巴,说说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反而爬到我的头上。
一定要侮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说后,尽量不跟廉颇会面,每次出门,避开廉颇,有时甚至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连忙叫车夫绕小路而行。
蔺相如手下的人对他这样卑躬让步的作法感到委屈,纷纷要求告辞还乡。
蔺相如执意挽留,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众人都说:“当然廉将军不及秦王了。
”蔺相如说:“对啦,天下的诸候个个都怕秦王,可是为了赵国,我敢在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怎么会见到廉将军倒反而害怕了呢?你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的缘故。
那些年,我们迎来送往的国礼
1 9 5 3年 。我 国 驻 匈 牙 利 大使 馆 曾 送
年代 , 礼 物 中 开始 有 一 些 画册 。 送 画册 , 也 给 匈 部 长 会 议 主 席 拉 科 西 一 些 礼 品 . 其中
吴德 广都肯定这次送礼的效果非常好 , 为 访 日起到 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国礼 怎 么送 ? 大 有 讲 究
一
般 送 礼 有 以下 几 种 情 况 : 我 国领 导
对于收上来的礼 品, 外 交部 每年会集 人与“ 像 我们 这 样 经 常 出 席 外 交 席 对 方 国庆 庆 祝 活 动 赠 送 礼 品 ; 有 外 国领 活动 的人 , 当然名 下的东西会 很 多 , 派 克 导人或政府代表 团访 华赠 礼后 , 我 国还要
劳 动 保 障 世 界
那些年 , 我们迎来送往的国礼
薇 薇
外交 部 如 何 “ 收礼 ” 曾 任 外 交 部 礼 宾 司 代 司 长 的鲁 培 新 , 在 礼 宾 司 工 作 了二 十 多年 。他 介 绍 说 , 礼 品最 早 都 是 面 交 , 由 双 方 国 家 领 导 人 当面 交换。 后 来 演 变 成 事 先在 钓 鱼 台 国宾 馆 的
等也很受欢迎 。出访时 , 这些往 往作为赠 送对方翻译和接待人员的礼物。 在八九十
是向欧洲国家学来的。 主要内容是介绍 当
患中风 , 行走不便 , 说话也很 困难。 江泽 民
亲 自前 往 他 的 住 所 看 望 , 并赠 送 了 画 和 印 章, 让 田 中非 常 激 动 , 热泪盈眶。 鲁 培 新 和
领 导 人 都 没 有看 过 , 因为没有时间。
责 交换 。 此前双方都列有一份制作考究 的 礼单 , 每项礼 品都列在上面 , 一 目了然。 鲁培新说 , 我 方收 到礼 品后 , 就 给礼
外交礼宾中的细节不可忽视
外交礼宾中的细节不可忽视作者:袁南生来源:《世界知识》 2020年第5期文/袁南生回忆起我多年外交生涯当中经历的事情,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就是礼宾工作在第一线外交工作中的重要性。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很多时候外交礼宾工作也可以决定整场外交的成败。
区分“习惯对等”与“机械对等”2001年,我在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担任公使衔参赞、首席馆员,朱镕基总理要去埃及访问。
在朱总理访问之前,我与时任外交部礼宾司罗林泉副司长前去踩点,遇到一个问题。
当时我们得知,埃方将把为朱总理访埃举行的欢迎仪式放到总理府。
如果这个时候这个问题到此为止,那后面就会出问题,因为一方面,作为一名外交礼宾人员,你必须到现场去勘察;另一方面,埃方为来访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举行欢迎仪式一般是在机场,改到总理府显然不符合惯例。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改变惯例的具体考虑。
后来在筹备来访的磋商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刚刚结束对中国的访问,我方因天气原因将欢迎仪式从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改到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所以埃方故意将为朱总理举行的欢迎仪式改到总理府,以显示“对等”。
但我们去现场踩点时发现,那里场地有限,只能站18个人,显然不符合规格和要求。
于是我们告诉埃方,这个安排中方不能接受,埃方对“对等”的理解不对,对等应是“习惯对等”,而不是“机械对等”,不能说一国仪仗队里有两名女性,另一国仪仗队里也要有两名女性,这是很机械的做法,也不是外交对等的真实内涵。
所谓“习惯对等”,我们在与埃方的磋商里进一步做了说明:中国外交部刚刚对礼宾工作进行了改革,中方的“习惯”就是在人民大会堂而不是机场举行欢迎仪式。
你们的“习惯”是在机场而非总统府或总理府举行欢迎仪式,我们在人民大会堂是按习惯办的,你们为什么不按习惯办呢?而且,如果要讲习惯,中方为来访的国家元首鸣礼炮21响,为来访的政府首脑鸣礼炮19响,但是埃及从来不为任何来访的外国领导人鸣礼炮,因为埃及没有这个“习惯”,没有这个习惯中方就不要求“机械对等”,因此仍为埃及领导人访华鸣放礼炮。
外交部礼宾司前官员谈如何接待外宾
在外宾访问期间,一位外宾突发身体不适。礼宾司官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协 调医疗资源,同时安抚外宾情绪,最终妥善处理了这一突发状况,展现了出色 的应变能力。
案例三:创新方式提升外宾接待体验
总结词
创新思维的应用
详细描述
礼宾司官员在接待外宾时,运用创新思维,打破传统模式,采用新颖的方式提升外宾的接待体验。例 如,通过引入科技元素优化接待流程、提供个性化服务等,使外宾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接待体验。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4
外宾接待的成功案例
案例一:成功接待某国元首
总结词Hale Waihona Puke 细致入微的服务详细描述
在接待某国元首时,礼宾司官员从细节入手,为外宾提供了周到的服务。包括安排专人全程陪同、提供特色文化 体验、确保安全保卫工作等,使外宾感受到宾至如归的礼遇。
案例二:妥善处理外宾突发状况
总结词
灵活应变的能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外交部礼宾司前官员谈如何 接待外宾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外宾接待的基本原则 • 外宾接待的具体流程 • 外宾接待的注意事项 • 外宾接待的成功案例
01
外宾接待的基本原则
外宾接待的基本原则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2
外宾接待的具体流程
外宾接待的具体流程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外宾接待的注意事项
外宾接待的注意事项
外交部礼宾司的赋码文书
外交部礼宾司的赋码文书
摘要:
一、外交部礼宾司的概述
二、外交部礼宾司的主要职责
三、外交部礼宾司的工作实践与案例
四、外交部礼宾司的发展与展望
正文:
外交部礼宾司,一个神秘而充满外交气息的部门,肩负着我国在国际交往中的礼仪重任。
礼宾司,顾名思义,是负责外交活动中礼仪事项的部门,它隶属于我国外交部,旨在维护国家形象,深化国际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外交部礼宾司的主要职责包括:一是制定和执行外交礼仪规定,确保国家领导人出访、国际会议、重大活动等场合的礼仪工作顺利进行;二是负责接待外国领导人、代表团和外交使节,展示我国的礼仪之邦形象;三是协调和指导我国驻外使领馆的礼宾工作,强化外交系统内部的协调与沟通;四是研究国际礼仪发展趋势,为我外交礼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在实际工作中,外交部礼宾司秉持务实、创新、精细的工作理念,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例如,在领导人出访活动中,礼宾司要细致筹划访问日程、活动现场布置、陪同人员安排等方面,确保访问取得圆满成功。
此外,礼宾司还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灵活应对突发状况,为我国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保驾护航。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外交部礼宾司面临的工作挑战也越来越
大。
为了适应新形势,礼宾司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注重人才培养,使礼宾工作更加专业化、规范化。
同时,礼宾司紧跟世界发展潮流,研究国际礼仪新动态,创新礼宾服务方式,以满足国际交往的需求。
总之,外交部礼宾司是我国外交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以弘扬中华礼仪文化、服务国家大局为己任,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尊重和声誉。
外交部礼宾司:与那些历史大事件零距离
外交部礼宾司:与那些历史大事件零距离作者:鲁培新王山山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第48期●尼克松访华,周总理为接待定调:不冷不热●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只握手不拥抱外交部各司主要可以分为两大块:地区司和业务司;地区司是将世界分成几个大洲,如亚洲司、欧洲司、北美大洋洲司等;业务司包括国际经济司、新闻司、礼宾司、领事司等。
打开电视,在《新闻联播》中看国家领导人出访和外国领导人来访的画面:握手,欢迎仪式,会谈……除了核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的交流,短短几个镜头背后,还要牵涉到大量的礼宾工作:日程安排、宴会、专机、安保……外交部礼宾司就是协调这些工作的重要部门之一。
曾被克格勃盯上的外交人员1955年,周恩来总理倡议、党中央和毛泽东批准成立了外交部直属唯一培养外交外事人才的高等院校——外交学院。
我是外交学院本科的第一批学生,学的是俄语,1955年入学,1960年毕业,分配到我国驻苏联大使馆工作。
当时中苏关系已经开始紧张起来。
1963年3月30日,苏共中央致信中共中央,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
6月17日,《人民日报》全文刊载了中共中央6月14日对苏共中央的复信——《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下称“25条”),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以及当代世界的基本矛盾、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专政、战争与和平等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作为对中苏两党会谈内容的建议,总计25条。
这25条建议,苏联官方已经收到,但苏联普通民众更关心,很多人想要看到文字材料。
俄译文的“25条”在国内用蜡纸打好后,由专门信使送到我驻苏联大使馆,连夜印刷了几百份,每一份像杂志一样装订后卷起来,外面包上一张纸,写上收件人姓名、地址,然后我和其他4名同志被委派到自己熟悉的场所去发放。
我自己开的车里装了二三百份“25条”的刻印本,连续发放了一个星期。
散发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被克格勃盯上了。
随后,苏联外交部照会中国使馆,称我们几个人干了“与身份不符合的事,继续留在苏联是不适宜的”,是“不受欢迎的人”,要将我们驱逐出境。
外交礼仪故事
外交礼仪故事篇一:外交礼仪基础知识外交礼仪基础知识-男女西装穿着常识男士:西服上衣袖子应比衬衫袖短1-3厘米,千不要忘记摘除袖口的商标。
西服的上衣、裤子袋内不能鼓鼓囊囊。
双排扣西装一定要全部扣上,单排双扣扣上面一颗或全部不扣,单排三扣扣中间一颗或全部不扣,单排四扣扣中间两颗。
领带颜色应和谐不可刺目,一般领带长度应是领带尖盖住皮带扣。
领带夹的位置放在衬衫从上往下数的第四粒钮扣处,西服扣上扣子后应看不到领带夹。
衬衫领子不能太大,佩戴领带一定要扣好衬衫扣,领脖间不能存在空隙。
标准的西裤长度为裤管盖住皮鞋,手不能常插在裤袋内。
皮鞋和鞋带、袜子颜色应协调,袜子的颜色应比西服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士:女西服没有固定穿着格式,穿着时需注意无论哪种西装,首先要穿着合体,女西服套装应能突出女性的体型美,具体参见体型与服装的配合。
一般女西服最好选择质地较好的纯毛面料。
西服上装与下装不一定穿颜色相同只要颜色和谐就行。
女士穿西服需要考虑年龄、体型、肤色、气质、职业等特点。
年龄较大或较胖的女性可穿一般款式的西服。
女西服穿着还要注意服装与服饰的和谐。
可选择飘带领的顺色衬衫;里边穿高领毛衣时,还可以配戴精巧漂亮的胸花。
应避免看到里面多件保暖衣。
此外,还要注意皮鞋、皮包的式样、颜色与西服颜色的搭配,并辅以优美大方的发型.西装穿着讲求什么1〃袖口商标应取下。
2〃穿着西装时,衬衣袖口应露出1厘米左右,衬衫衣领应高出西装衣领0.5厘米,以保护西装衣领,增添美感。
3〃上衣小兜称”手巾袋”,只放折叠扁平的手帕,并浅露小边,除此不宜放其它东西,以保持你的绅士风度。
4〃套装长裤的裤线需烫挺烫直。
5〃穿着西装应配以合体的衬衣,衬衣的颜色应与西装颜色搭配和谐。
在非正式场合穿着休闲西装配以颜色相宜的高档休闲衬衫或T恤衫,也能显出另一种风格。
6〃正式场合穿着西装必须打领带。
领带的色调应与西装、衬衣颜色和谐一致。
礼宾长识——精选推荐
礼宾长识 什么是礼宾官 在外交部礼宾司⼯作的⼈常常被称作礼宾官。
说来也巧,位于朝阳门⽴交桥东南⾓的外交部⼤楼,其形状就像⼀顶封建王朝官员的乌纱帽。
于是,社会上就有⼈凑趣说,外交部⾥都是当官的。
此话还真有⼏分道理。
不久前,全国⼈⼤常委会通过了⼀项法律,正式确认在驻外使馆实⾏外交官衔制:⼤使,公使,参赞,⼀等、⼆等、三等秘书及随员,可以说都是官。
我在外交部长期做礼宾⼯作,退休前是参赞,⾃然也是官——礼宾官。
做礼宾⼯作,常出现在众⽬睽睽之下,必须⾐冠楚楚,俨然⼀副当官的模样。
⼀提到“官”,好像⾼⼈⼀等,其实不然,因为这“礼宾官”的“官”字,常被读做“官⼉”,这就令其贬值不少。
实际上,礼宾司经办的只是⼀些具体事务,如接待国宾,安排我国领导⼈欢迎、会见、宴请事宜,筹划我国领导⼈出访组织⼯作,处理外国驻华使馆⼈员礼宾以及其他优遇事务。
总之,礼宾官是为国家领导⼈和外国客⼈服务的,不是什么“官”,⽽是名副其实的勤务员。
话说礼宾 但是,礼宾⼯作毕竟是潇洒的,在北京经常出⼊⼈民⼤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以及中南海,有机会看到中央领导⼈,并陪同领导⼈出国访问,还可以随同国宾、外交使节到全国各地参观、游览等,确实很风光。
然⽽,礼宾⼯作却不轻松,⼯作起来常常是顾不上吃饭,夜以继⽇,没时间睡觉。
国宾欢迎宴会,⼀般是在客⼈到达的当晚举⾏,⽽双⽅的讲稿,只能在客⼈到达北京、看过对⽅的讲稿后,才能最后敲定。
时间有限,再加上翻译,⾮常紧张。
有时,宴会快要结束了,才能讲话。
为什么?讲稿尚未印出。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来访,我负责在欢迎宴会上分发双⽅领导⼈的讲话稿。
周总理在⼈民⼤会堂欢迎尼克松的盛⼤国宴已经开始半⼩时了,稿⼦刚翻译完,还没来得及印刷,我只好站在办公厅⽂印处等待。
我看到包括处长在内的全体夜班⼈员,个个忙碌得满头⼤汗,⽽礼宾司领导还不时从⼤会堂宴会现场打来电话催促。
当我⽓喘吁吁把讲稿送到⼈民⼤会堂时,宴会已进⾏了⼀⼤半。
外交官礼仪
外交官礼仪外交官礼仪篇一:外交官级别及职务(一)——马保奉(礼仪漫谈)外交官级别及职务(一)(礼仪漫谈)马保奉《人民日报海外版》(20XX年03月29日第06版)外交官外交官,顾名思义是从事外交工作的官员,代表国家与别国进行谈判,保卫国家的正当权益,管理本国在国外的公民并为之提供服务。
由于工作需要,外交官们经常是西装革履,以车代步,出入各种宴会、酒会,给人的印象是,很“贵族”、很风光、很神秘。
其实,他们同国家机关里的其他公务员一样,只是分工不同。
外交官组成外交官不仅:外交官礼仪)地区司、礼宾司、新闻司的工作人员是不可少的,还会带上处长和做具体工作的处员。
此外还有领导人的生活秘书、警卫人员,以及媒体记者等其他随行人员。
名单基本定好后,外交部礼宾司就会“打前站”,到往访国敲定访问日程,如会见会谈、宴会参观、住房乘车等礼仪安排,以及安全保障等,回来时一般离领导人正式出访还有四五天时间,以做最后的扫尾工作。
2专机出行普通客机拆座椅加床铺鲁培新提到,美国总统的座驾“空军一号”以豪华著称,但我国领导人比较勤俭节约,没有专门的一架飞机作为专机,而是在访问前将普通民航客机改装为专机使用。
“这样做有两个考虑,一个是不浪费,不搞特殊化,增加飞机使用率,同时也保障了飞行安全,因为飞机有上百万个零件,老不飞的话就不行”,鲁培新介绍,我国领导人出访任务通常由国航负责,使用波音747双层的大飞机,平时可恢复为客机。
主席专机如何改装而来?“飞机座椅下不是有专门的轨道吗?改造时把椅子都拆掉了,搬进去沙发、床,如果主席带夫人出访,还得准备两个床。
”鲁培新介绍说。
从确定机组成员名单,到飞机安检改装,大约需要一个多月时间。
鲁培新介绍,改装后的专机一般由四部分组成,最前面是首长席,由一个客厅、一个卧室、一个办公室组成,大概占去整个机舱的三分之一;随后是部长席,“有些像特等舱”,供主要陪同人员乘坐,每个位置前有小桌子;再后面是司局级官员席位,“也比较宽敞,像一等舱”;最后是随行的其他人员,座位与民航客机的普通舱一样。
专访外交部礼宾司三位资深人士 那些年,我们迎来送往的国礼
专访外交部礼宾司三位资深人士那些年,我们迎来送往的国礼黄薇
【期刊名称】《国家人文历史》
【年(卷),期】2012(000)022
【摘要】国礼,见证了外交史上的重要时刻,也记录了国家友好往来的点点滴滴。
国礼是怎么送出门去,又是如何迎进门来的?背后又有多少有趣的故事呢?本刊记者为此专访了外交部礼宾司的三位老领导,他们都是曾经亲手收受国礼和送出国礼的人,曾与国礼"亲密接触"
【总页数】5页(P42-46)
【作者】黄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7
【相关文献】
1.那些年,迎来送往的国礼 [J], 黄薇
2.那些年,我们迎来送往的国礼 [J], 薇薇
3.外交部礼宾司:与那些历史大事件零距离 [J], 鲁培新;王山山
4.专注跨国企业竞争情报十五年r——访外企资深情报人士杜国材 [J], 徐宏宇
5.那些年,我们迎来送往的国礼 [J], 黄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开国将军学礼仪
开国将军学礼仪外交官衣冠楚楚,彬彬有礼,难道他们也要学习礼仪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外交部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上的“非礼”现象也会在这里发生。
外交部办公厅曾经发出这样的通知:上班时不准穿裤衩、背心,不准穿拖鞋,不准留胡子,不准染彩发等。
为了加强礼宾礼仪教育,外交部规定,青年干部必须经过礼宾知识考试合格才能晋升。
外交部礼宾司每年都接纳数名来自中央或地方外事部门的干部实习。
2000年至2005年,我参与外交部礼宾培训工作,当时,大体上隔月举办一次出国干部礼宾、领事业务培训班。
参加培训的学员在礼宾、领事业务考试合格后才可出国。
学员多数是外交部的干部,也有从部外借调的。
礼宾业务学习的内容有国际礼仪、交际礼节、外交文书、外交特权与豁免等。
事实上,外交部干部学习礼宾是有传统的。
最早的培训班创办于1949年11月至1950年5月。
新中国成立,外交部开始运转。
组建外交队伍,物色并尽快派出驻外使节是新中国最急迫的事情之一。
周恩来总理兼外长把目光投向人民解放军,于是袁仲贤、姬鹏飞、耿飚、黄镇、韩念龙、王幼平、彭明治、谭希林、倪志亮、曹祥仁、冯铉等11位将军被召到北京,这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开国11位“将军大使”。
将军们在战争年代英勇杀敌,习惯于部队工作,但缺乏外交知识,更不熟悉外交礼仪。
于是周恩来指示,上岗前必须进行培训。
培训班在外交部(今北京市东城区外交部街33号)东楼大厅举办,由李克农副部长负责,办公厅副主任阎宝航具体组织安排。
班上学员约40人,除大使外,还有部分总领事、参赞、武官以及越南人老蔡(即黄文欢)等人参加。
请来了国内知名学者、专家以及苏联、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等国驻华大使讲课,阎宝航等老外交工作者,则专门讲外交文书和外交礼节。
培训班还到苏联驻华大使馆做客,学习穿西装打领带,学习跳交谊舞,专门到北京饭店西餐厅学习西餐餐桌布置,使用刀叉,安排主人、客人的座位,并实际学习吃西餐。
将军大使们吃西餐不习惯,免不了手忙脚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交部礼宾司礼仪故事
在第四次全国检察长论坛·滕州会议上,资深外交官鲁培新先生
讲授了外交礼仪知识,他的几段亲自经历引起了与会者极大的兴趣,
也使大家颇受教益。
第一印象十分重要
1992年12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首次对中国实行访问,当月17
日上午,叶利钦的专机降落在北京机场,我按照外交惯例在俄驻华大
使的陪同下登上飞机,同叶利钦热情握手,并用俄语对他说:“热烈
欢迎总统阁下首次访华,今天天气晴朗,天气也在欢迎您。
”叶利钦听后很高兴:“这是我担任总统后首次访华,来到中国后,你是我见到的第一个中国官员,你流利的俄语让我感到很亲切,
这是访问圆满成功的预兆。
”
当晚欢迎宴会后,江泽民同志又举行小型宴会招待叶利钦,他亲
切地用俄语称呼叶利钦小名“鲍利斯”,叶利钦听后紧紧握着江泽民
同志的手说:“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一个外国领导人这样亲切地称呼我,我很激动,我们的关系多么亲密啊!”叶利钦的访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恰到好处的外交礼仪给他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不卑不亢
1972年2月21日中午,尼克松乘坐的专机抵达北京,周恩来总理等到机场迎接。
在尼克松步出机舱,走下舷梯近一半时,周总理鼓起
掌来,尼克松也报之以掌声。
请注意,周总理不是等尼克松一出舱就
鼓掌,也不是根本不鼓掌,而是等他下到舷梯中央时才鼓掌。
欢迎宴
会上还有一个细节:往常在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碰杯时,周总理总是让
自己酒杯上沿去碰对方杯子的中间部分,但在向尼克松敬酒时,他却
特意将自己酒杯的杯沿和尼克松酒杯杯沿持平后再碰杯。
此次会晤,
外报对我方接待工作的评价是“CORRECT,NOTWARM”,即“合于礼而
不热”,这也正是我们要的“不卑不亢”效果。
热情适度
记得我从驻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大使任上离任时,该国总统送给我
的纪念品是一支圆珠笔。
这份礼物在国人看来似乎太轻了,但实际上,外国人的送礼是纯属礼节性、象征性的,这也是一般的外事礼仪习惯。
在外事交往中,热情好客超过一定限度就有可能事与愿违,产生
相反的效果。
除了礼品过多、体积过大、价值过高外,当前很多地方
的外事活动中还存有宴请次数多、规格高、陪客多、菜式多、时间过
长等问题,特别是频繁敬酒使外宾很厌烦。
在对外交往中,既要待人
热诚友好,又要严格把握分寸,做到热情而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