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概论论文

合集下载

本科中药学概论论文范文

本科中药学概论论文范文

本科中药学概论论文范文中药学是我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医学行业的瑰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本科中药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本科中药学论文范文篇一:《试论中药学方面》摘要:随着高校中药学专业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及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未毕业就进入企业参加工作实习,在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本科教育培养计划下,本科生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与工作实习时间冲突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合适的解决矛盾的方法.提出了加强毕业指导、真正向校企联合实习基地输送学生、改革毕业设计环节方案,以缓解目前矛盾,既能满足用人单位的求贤愿望,又能符合学校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也为毕业生提供更大的空间.关键词:中药学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实习中药学专业是一门特色学科,目前全国各中医药院校均招生中药学专业学生,而且随着综合院校纷纷成立药学院,很多综合类大学也开始招收中药学专业学生.中药学又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目前各院校对中药学学生培养主要为4年制,开设与中药学学科相关的各门课程,主要包括专业课程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制剂分析等,还有专业基础课包括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虽然培养计划不尽相同,但大部分为三年半的基本理论学习,半年的毕业设计,有些院校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甚至大于半年,足见各院校对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十分重视.在平时的上课期间,虽然各院校都会开设很多的实验课,但绝大部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较小,因此学生只能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不能培养出科研思路,独立完成科学研究比较困难.因此,各院校在培养本科生中都会设计毕业论文这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完成论文.因此,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四年生活的检验,也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途径.毕业生也希望自己能够完成一份有分量的论文,为自己的四年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对每个毕业生来说都是头等大事,但目前中药学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各个用人单位对没有任何工作和实践经验的刚走出校园的学生有着很高的期望和要求,如何快速地融入社会,熟悉即将从事的工作内容,尽快为企业单位创造出效益,是摆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面前的共同课题.针对这一问题,用人单位提出毕业生在毕业前的一段时间到用人单位实习,这样一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用人单位的问题,但对学生来说既要完成实习工作又要在没有指导教师帮助的情况下,独自完成毕业论文,从精力和能力来讲都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编造、抄袭就不可避免;对学校教师来讲,常常陷入体会学生的难处,对质量低下的论文视而不见,还是以牺牲学生的实习,施加压力,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论文的两难境地.难道毕业论文和工作实习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真的没有“鱼与熊掌兼得”的方案吗?针对当前的现状,我们既要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又要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使二者兼顾,必须多管齐下,各个环节统筹协作,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矛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考虑.一、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首先,学校要转变观念,不包分配不是不管分配,从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到毕业的那天为止,都要不遗余力地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其中.首先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需向学生灌输所学知识和将来就业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前景,指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使学生尽早构建起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其次,建立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不仅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还要专业化,了解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二、真正向校企联合实习基地输送学生目前高校毕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是,理论知识掌握一大堆,但缺乏实际经验,往往连最简单的仪器操作都不规范,出现很多“纸上谈兵”“高分低能”的毕业生.而当今的用人单位已经完成从单纯地追求学历型人才向追求实用性人才的转变.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和实际工作尽早融合,是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而建立广泛而稳定的校外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就是最有力的解决方案.校方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有目的地选择几个固定的企业或公司作为实习基地.秉着“互利,互信,平等”的合作理念,在与企业合作完成高校产学研一体化这一重要命题的同时,也可向企业输送企业需要的人才,并可有针对性地培养,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既可以检验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可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毕业生就业与毕业设计时间冲突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为毕业生早日融入企业创造价值创造了条件.目前很多高校也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建立很多实习基地,但目前存在的问题往往为挂牌实习基地,真正向实习基地输送毕业生去完成毕业论文的并不多。

药学概论论文

药学概论论文

一、前言药学类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是一项较为专业的工作,是对个人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评价自己的智慧;确认自己的性格,判断自己的情绪;找出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获取组织内部有关工作机会的信息。

通过这些分析,确定符合自己兴趣与特长的生涯路线,正确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行动计划,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使自己得到恰当的发展,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有效的行动,化解人生发展中的危机与陷阱,使人生事业发展获得成功,担当起一定的社会角色,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

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

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二,未来人生职业规划我想从事药品管理专业含义,药事管理,是一门新兴专业,是指为了保证公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便、及时,宏观上国家依照宪法通过立法,政府依法通过施行相关法律、制定并施行相关法规、规章、以及在微观上药事组织依法通过施行相关的管理措施,对药事活动施行必要的管理,其中也包括职业道德范畴的自律性管理。

药事管理的目的保证公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便、及时、不断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药事组织的经济、社会效益水平。

药事管理的意义对于公众的意义:药事管理是保障公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便、及时和生命健康的必要的和有效的手段。

对于国家的意义:保护公民健康是宪法规定的国家责任。

对于药事组织的意义:宏观药事管理为药事组织的微观药事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法定标准和程序。

关于药学的毕业论文

关于药学的毕业论文

关于药学的毕业论文药学是现代国际交流中我国独具特色的优势之一。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药学的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药学的毕业论文篇1浅探如何规范药房管理提高药房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药房管理的机制、体制必然会向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法制化管理转变,真正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安全、价廉的药品。

门诊药房、病区药房、药库等医院药房系集技术、管理、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

应该来说,药房在医院的经济活动和医疗业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药房的管理渗透于药房服务活动的全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药房管理的机制、体制必然会向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法制化管理转变,真正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安全、价廉的药品,在坚持创造最大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阐述了提升药房管理水平的具体途径,提升药剂人员素质的具体措施,提升药剂人员服务水平的具体内容。

现报告如下。

1 提升药房管理水平1.1 规范药品采购行为。

医院药房药品质量的重要保障渠道就是着力规范药品采购行为。

医院药房所购进的药品其供应商、生产商必须要具备药品经营生产资格。

尤其要优选GMP认证企业生产的药品,建立药品购进与验收制度,要把GSP认证的药品经营企业作为主供货渠道,所采购的药品必须符合《药品管理法》规定,坚决杜绝购进和销售假冒伪劣药品。

药品采购必需专人负责,专人审批,医院其他人员都不得擅自购入药品。

1.2 规范药品管理措施。

首先要规范有效期药品管理。

认真执行药品有效期登记制度,药房工作人员须定期检查库存药品的有效期,以书面化的形式,列出即将在本月过期的药品,从而为药物的调配使用提供最新的信息。

其次要规范药品存贮管理。

药品存贮要采取先进先出、推陈贮新的原则,避免发生药品的积压过期的情况,确保医院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第三要规范贵重药品的管理。

药房必须要清点库存贵重药品数量、使用量,库存贵重药品必须做到登记数量与实际数量数目一致,做到账物相符。

中药学概论结课论文

中药学概论结课论文

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中药产业是构成我国医药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新医改以来,中药产业整体保持良好势头,增速逐步提高。

但同时,也面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键字:中药发展现状问题一、前言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千百年医疗实践的结晶,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精华。

我国中药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研发能力,在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剂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的健康理念产生,国内市场对中药的需求量迅速增长,竞争力的加强,中药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二、我国中药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今日的中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传统行业,新兴产业”,处于继承、发展、走向成熟工业化的关键阶段。

从生产手段、生产方式、生产环境、生产管理到成品包装、剂型等,都有了显著进步。

根据资料,中药产业工业总产值、利润总额、资产总额、从业人员在我国制药产业中的占比接近或超过三分之—。

行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平稳。

中药科研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美国在药品的投入上占整个医药体系的15%以上,而目前相比之下,我国医药资金投入不足5%,相差甚远。

此外,在美国进行药品研发的周期上,往往一个新型药品的研发时间在10 多年,而我国国内的医药科研组织或机构研究新型药品往往在5~6 年间就可以问世,这样的时间内,很多人都认为时间过于漫长。

医药企业规模和产业规模较小,医药仿改制品种泛滥。

我国中药目前已经发展到了35 大类和43 种制剂类型,可以生产中成药 4 000 多种,总产量在50 万t 左右。

2005 年7 月,我国的中药企业已经发展到 1 200 多家,其中80%以上的中药企业是经过GMP 认证的。

但是,在这些制药企业中,很多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各自为战,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较低,这对于制药企业来说是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在很多小企业利用了新型的药物进行开发和研究过程中,其收入也是比较低的,这就导致小规模的医药企业在生产药品时具有较高附加属性,其新制剂的开发利用也明显落后于整体市场的步伐。

药学概论论文

药学概论论文

从分子生物学谈对药学的认识作者:王韬专业:中药资源与开发学号:1046006 摘要:通过本学期对药学概论这一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关于药学的基本常识。

本文主要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谈谈自己对药学研究的认识。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对药学的认识1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与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分子遗传学等有密切关系的学科, 其最终目标是阐明所有生物现象的分子基础。

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学其它分支之间的界限是很模糊的, 或许有一天生物学各科间的过细划分将不再重要气分子生物学曾被认为与临床医学无关的学术性研究,然而, 在近10年里有大变化,。

2 癌症和遗传性疾病的分子病理学从肿瘤细胞中分离的DNA可以在培养基内转化成纤维细胞, 这种转化成分已经分离并纯化, 是单个基因。

正常细胞里存在着它的复本原癌基因或称细胞癌基因,经研究查明从膀胱癌细胞中分离的癌基因与正常细胞原癌基因的5000个核苷酸排列顺序中仅有1 个不同,原癌基因的G 变成了膀胱癌基因的T , 结果使甘氨酸密码子GGC 变为缬氨酸密码子GTC 。

这种突变在蛋白质分子中造成 1个氨基酸的取代便足以激活原癌基因。

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中的作用也已进行过广泛的研究。

遗传性疾病分子病理学的研究在β一地中海贫血病方面取得进展β-地中海贫血是一种不能合成血红蛋白β一链的遗传性疾病, 患者有严重贫血, 虽经反复输血通常也在20岁以前死亡。

现已获得正常人β-珠蛋白基因和件地中海贫血患者,β一珠蛋白基因的分子克隆, 研究结果发现它们1600个核昔酸顺序中只有一个碱基突变。

在近10 年里对单基因疾病分子基础的了解及其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已取得很大成绩。

有关血液凝固、先天性代谢障碍、内分泌、溶酶体、胶原性疾病和青少年动脉硬化等的分子基础的研究获得了重要信息0到1998年底已有4600个基因收入MCkusick目录·其中1200个在特定染色体上已经定位作图。

关于药学论文

关于药学论文

关于药学论文药学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那关于药学的毕业论文要怎么写呢?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药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药学论文篇1基层中医医院中药学工作的发展研究摘要:基层中医医院存在着临床中药使用率低;临方炮制、药引、制剂工艺的缺失;中西药联合用药不合理;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开展进度缓慢;中药人才地位偏低等问题。

笔者从上述几方面阐述基层中医医院中药学发展的现状,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促进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医医院;中药学;发展随着国务院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及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战略的陆续出台,对本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浦东新区作为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浦东中医药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国家大力扶持及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如何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继承并发扬祖国医药学是当前基层中医医院药剂科发展转型急需探索的问题。

笔者就基层中医医院中药学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作如下探讨,以期引起同行的重视。

1 基层中医医院中药学工作发展存在的困惑1.1 中药饮片使用率低[1]中医医院临床用药特色是中药饮片及中成药的大量使用,受各类因素的影响。

某二甲中医医院中药处方数占门诊总处方数的55%,其中中药饮片处方数只占门诊总处方数的12%。

该院开具中药饮片处方集中在名老中医和中医特色专科,但是名老中医学术和临床经验传承缺乏后继之秀。

中药饮片处方较西药处方书写麻烦、中药价格偏低廉,甚至是一些负面经济的影响制约了中青年医师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视和发展。

造成中医医院中药饮片使用率偏低,难以体现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的局面。

1.2 中药汤剂剂型的制约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汤剂发展的根本。

中药汤剂可以临症加减,体现一人一方的辨证使用原则,更适合不同病症对症下药。

但中药汤剂味道苦涩难咽、煎煮过程繁琐、服用量大、不便于携带保存的缺点,使许多人在承认中医治病确实有效的同时,却因中药汤剂的繁琐而放弃服用中药,换用价格偏贵却服用简单的西药。

药学概论论文

药学概论论文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制如何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摘要:近期不断出现了很多有关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争论,老百姓也越来越关心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我们应该尽快完善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标准,应该着重从中药原料来源、研究开发、生产、储藏、销售等环节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字:中药;安全性;有效性。

中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防治疾病、康复保健、繁衍后代的一大法宝。

近年米,世界各国对天然药物的需求日益扩大,尤其对绿色药品尤为关注。

现在,世界每年中药贸易额已达400亿美元,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日前我国中药出口额约6亿美元,仅占世界植物药材市场的3%~5%,这与我国中药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所以我们应尽可能的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来发展我们的中药市场。

1、原料来源应该控制中药材的质量,优质稳定的中药材是生产质优药品的提前,对于药材来源的不稳定因素导致的中药注射剂质量不稳定,可通过《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来确保药材质量和道地性,加强对饮片的加工技术、质量标准及其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从而生产出品优、质稳、可控的中药材及饮片;其次对于成品制剂,应进行总成分、有效成分及有害物质的全方位控制,严格【1】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印发的《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中对74个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的要求,同时标示多个特征色谱峰的质稳图谱以高控制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

【2】为了确保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应在药品的原料来源检测药品的主要成分。

首先要检测中药的有害物质是否超标,在保证药品安全性的前提下再检测它的有效成分,确保它的有效性,达到中药的治疗效果。

2、研究开发中药有传统用药经验的信息的优势,由于传统用药经验是来自于临床的用药经验的总结,可以直接反映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并且由于动物和人的种属差异,对于药物的反应也有一定差异。

所以,和来自非临床动物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信息相比,传统用药经验所包含的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信息具有更直接、更准确、更客观的特点,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预测以后临床研究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信息。

药学概论论文

药学概论论文

新药的研发和发展方向作者:专业:学号:摘要: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国内的新药研发从无到有,从雏形到具有一定的基础,无法否认这个行业的积累和发展。

但目前国内的新药研发多以仿制为主,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很少。

如今世界技术保护和技术创新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外专利保护期内的药品不能再随意仿制,这给我国合成新药的研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中国新药研发的现状中国医药行业在非专利药品方面已形成技术研究、生产、销售的较完整体系。

但由于我国的医药产业起步较晚,无论从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还是从企业规模和管理经验,均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竞争力相对较弱。

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研发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

中国是世界化学原料药主要出口国之一,但我由国自主开发并获得国际承认的创新药物却相对较少。

我国的制药工程尚未形成社会化发展格局,缺乏风险投资机制和政策和产业化的接轨机制。

由此导致融资渠道不通,产业化水平也偏低。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新药研发能够持续进行的关键。

国内的药品研发整体水平不高,研究过多的集中在几个热门品种上,大量的研发资金被浪费,研发效率低下。

真正用于创新性研究的资金极其有限。

对于医药企业来说,新药研发最难的时期是起步阶段,充足的资金链和完善的设备非常重要。

而由于国内药企往往存在研发资金不足的问题,这时候那些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跨国医药企业,以收购或者合作的方式取得创新药物雏形,无疑更快捷、更经济。

如果长此以往,在表面繁荣的背后,更严重的是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药物越来越少,创新医药的产业链将无法形成规模,整个国家的制药企业将一直处于产业链的最下游——仿制药品,国家新药研发的国际地位将大大受损,受制于人。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在药材品种、化学研究、生产工艺、制剂质量等方面均有相当大的进步,但低水平重复仍像一座大山,横亘在中药的现代化之路上。

中医药历史悠久,在人类医学史中曾经占有领先地位。

中药也是我国创制新药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国家也启动了一系列中药现代化项目,推动传统药物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专科药学类专业论文范文(推荐4篇)

专科药学类专业论文范文(推荐4篇)

专科药学类专业论文范文(推荐4篇)专科药学类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中药学是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学科,该学科实际上已经存在了数千年。

而现代意义上的学科专业发展,不过仅有数十年的时间。

由于中药的化学成分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而且其作用机理也具有不完全明确性,因而限制了其在当今世界的发展。

随着医疗模式由单纯的疾病治疗向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模式的转变,中药在重大疾病防治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给人们带来新希望和新启示。

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的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_中央、_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也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的作用。

应该说,未来社会的发展将对从事中药学学科专业的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中药学学科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任务,其作为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专业门类,应充分利用21世纪科技进步带来的先进理念、思想、技术以及发展的机遇,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处理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形成中药学学科专业人才辈出、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另外,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药学学科专业的发展必须适应国家的战略需求,遵循学科内在的逻辑和规律,主动作为,谋求协同发展。

二、中药学学科专业协同发展的对策1.坚持顶层设计理念,制订宏观战略规划学科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我们对此要有个清醒的认识。

学科作为专业建设的根基,为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而专业作为学科履行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是学科建设成果转化的载体,专业建设需求拉动了学科的发展,应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战略规划,促进中药学学科专业的协调发展。

从短期来看,中药学学科专业的协同发展因涉及资源配置等问题,可能会存在所谓的“冲突”。

而从长远来看,应实现学科专业的协同发展。

大一药学概论论文

大一药学概论论文

大一药学概论论文引言药学是一个古老而又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研究的是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和使用,以及与药物相关的生理学和化学反应。

作为一名大一药学专业的学生,了解药学的概论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药学概论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学科发展和药学职业的前景。

药学概论的基本概念药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

它主要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和药物毒理学等。

药学的核心是通过研究药物的性质、制备方法、药理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等知识来改善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药学的历史背景药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起源。

古人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物质,发现了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物质,并通过试验和实践,逐渐积累了丰富的药物知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药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并且与其他学科如化学、生物学、医学等相结合,形成了现代药学的基础。

药学的学科发展药学的学科发展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进步。

从最初的自然药物的发现和应用,到现代药物化学、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再到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应用,药学的领域已经越来越广泛。

与此同时,药学的研究方法也变得越来越先进,如高通量筛选、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

这些技术的进步为药物的发现和开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药学职业的前景药学专业毕业生有很多就业机会,包括医药企业、制药工厂、研究机构、药物监管部门等。

在医药企业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药物研发、药物生产、药物销售和药物推广等工作。

在研究机构中,他们可以从事新药研发、药物分析和药理学研究等工作。

另外,药学专业毕业生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结论药学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药学的概论对于我们作为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药学职业的前景广阔,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药学论文范文

药学论文范文

药学论文范文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的核心工作,是世界药学发展的趋势。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药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药学论文范文一:中药中医药学论文1合理用药基本原理1.1现代合理用药原理从实际临床工作中可知,用药过程实际上包括了:诊断、开处方、包装调配、分发给患者以及患者遵医嘱服用药品的过程。

简而言之,合理用药就是要做到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

从生物医学的角度出发,合理用药内涵有明确规定,包括:①药品使用与患者疾病相吻合;②符合药品使用指征;③除药品疗效外,合理药品使用还应该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④服用方法、剂量要正确;⑤要确保不良反应小,患者无所使用药品禁忌症;⑥医嘱内容情况明确,患者遵医嘱情况良好。

1.2中医药理论下中药用药原理中医治病救人主要依赖与中药的使用。

因此,中药的使用应该严格遵循中医药理论指导,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炮制、配伍、煎服、制剂来减毒增效。

既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可以减轻患者经济及身体负担,两全其美。

1.2.1药性理论在中药合理使用中的应用药性理论主要是指: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几个方面,是中药合理使用最基本最核心的理论之一,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只有严格遵循药品药性,才能确保药物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

1.2.2中药配伍理论在中药合理使用中的应用配伍理论主要是指:组方的应用要严格遵循君、臣、佐、使的配伍理论,尽量避免无逻辑药物配伍,或者滥用某些药物的情况出现。

1.2.3七情配伍理论在中药合理使用中的应用所谓七情配伍理论是指药品使用中的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是指药品的使用要注意彼此之间的配合,有些药物配伍使用可增强药效,有些药物配伍使用会增加毒性,在使用过程中要加以甄别。

1.2.4将辨证论治理论应用于中药合理使用中中药使用最基本前提是,需对症用药,只有给合适病症使用合理药物,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临床作用。

而所谓辩证论治理论是指:通过四诊(望、闻、问、切)进行辨证,再根据证侯临床表现而拟订治法,是中医药最基础理论之一。

药学概论论文

药学概论论文

药学概论论文第一篇:药学概论论文对社会药学的初步认识摘要:药物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男人与女人,老人与小孩,病人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医疗保障系统均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药物与国家的预算,立法与执法管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术进步产生相互影响。

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按医嘱使用,误用,滥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中毒,药源性疾病以及药物非医学使用所带来的不仅是生物现象,更多是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如药源性疾病造成的致畸、致聋、致残,吸毒引起的犯罪,酗酒引起的暴力和车祸伤人,吸烟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将消耗大量的卫生资源等,所以这些涉及社会的问题,仅从药和药学的角度考虑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与社会学、人文科学密切结合才能获得满意的解决,因此发展起了社会药学这门科学。

它是应用社会学观点和方法研究药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综合应用社会学与人文科学和基础与临床医药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学科的最新知识来改善病人的药物治疗。

社会药学有社会学,当然也离不开药学。

药又分为传统药和现代药,传统药一般指各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主要是动物、植物和矿物药,最博大精深的应书中国的传统药,即中药。

早在商周时期,中医药学便有了萌芽,在已出图的殷商甲骨文中,便有大量疾病的名称。

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东汉末期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明代伟大医学家、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附图1109幅,附方11000多首,该书综合了16世纪以前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和冶金学等多学科知识,其影响超出了本草学范围,并于17世纪末,先后以多种文字译本传至海外。

中药的应用涉及到各医学领域,如常见的感冒,则可用麻黄、桂枝等配伍;清热泻火则用石膏、知母、栀子等;风湿引起的各种疾病则用独活、防己,威灵仙等;安神理气用酸枣仁、柏子仁、陈皮、枳实等;另外还有补虚药,如人参、党参、当归、黄芪、地黄、沙参、麦冬等。

中药学概论结课论文

中药学概论结课论文

中药学概论结课论文课题:白芷丁香车前子姓名:方玉春学号:20151001288院系:2015级外国语学院商英二班通过半学期的学习,我对中药学有了一定的了解,结课论文主要介绍白芷,丁香与车前子这三味中药。

白芷别名:芷、芳香、苻蓠、泽芬、晼、白茞、香白芷。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肺经;脾经;胃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简介: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禹白芷、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

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白芷的功效: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禹白芷、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

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

阴虚血热者忌服。

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

常配伍防风、羌活等。

用于带下过多。

属寒湿带下,与鹿角霜、白术、炮姜等配伍;属湿热带下,配伍车前子、黄柏等;用于头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者。

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外感风寒者,配伍荆芥、防风、川芎;外感风热者,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

治疗齿痛,属风火者,配石膏、黄连。

治鼻渊头痛、与苍耳子、辛夷、薄荷同用。

治风湿寒痹、腰背疼痛,与羌活、独活、威灵仙同用。

用于疮疡肿痛。

如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蒌同用;脓出不畅配金银花、天花粉同用。

功效分类;解表药;祛风药。

白芷的作用:1、白芷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等症:白芷发散风寒,且有止痛、通鼻窍等作用,故主要用治风寒表症兼有头痛鼻塞的病症。

如头痛剧者加羌活、细辛;鼻塞者配藿香(主要为理脾肺之气)、薄荷等。

2、白芷用于妇女白带:白芷温燥寒湿,主要用治寒湿白带,常配合海螵蛸等同用如属湿热带下,也可配清热燥湿药如黄柏、椿根皮等同用。

关于药学的论文范文

关于药学的论文范文

关于药学的论文范文在医学领域中,药学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基础医学相关知识,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药学人才。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药学的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药学的论文范文篇1试谈生物制药新技术发展分析[摘要]生物技术药物(biotech drugs)是集生物学、医学、药学的先进技术为一体,以组合化学、药学基因(功能抗原学、生物信息学等高技术为依托,以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生物物理等基础学科的突破为后盾形成的产业。

文章分析了通过生物制药新技术的创立,可以大大拓宽发明新药的空间,增加发明新药的机遇与速度。

[关键词]生物制药新技术探析生物技术药物(biotechdrugs)或称生物药物(biopharmaceutics)是集生物学、医学、药学的先进技术为一体,以组合化学、药学基因(功能抗原学、生物信息学等高技术为依托,以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生物物理等基础学科的突破为后盾形成的产业。

一生物制药技术目前生物制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1、肿瘤。

在全世界肿瘤死亡率居首位,美国每年诊断为肿瘤的患者为100万,死于肿瘤者达54.7万。

用于肿瘤的治疗费用1020亿美元。

肿瘤是多机制的复杂疾病,目前仍用早期诊断、放疗、化疗等综合手段治疗。

今后10年抗肿瘤生物药物会急剧增加。

如应用基因工程抗体抑制肿瘤,应用导向IL-2受体的融合毒素治疗CTCL肿瘤,应用基因治疗法治疗肿瘤(如应用γ-干扰素基因治疗骨髓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NMPs)可抑制肿瘤血管生长,阻止肿瘤生长与转移。

这类抑制剂有可能成为广谱抗肿瘤治疗剂,已有3种化合物进入临床试验。

2、神经退化性疾病。

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病、脑中风及脊椎外伤的生物技术药物治疗,胰岛素生长因子rhIGF-1已进入Ⅲ期临床。

神经生长因子(NGF)和BDNF(脑源神经营养因子)用于治疗末稍神经炎,肌萎缩硬化症,均已进入Ⅲ期临床。

美国每年有中风患者60万,死于中风的人数达15万。

本科中药学概论论文范文(2)

本科中药学概论论文范文(2)

本科中药学概论论文范文(2)1.2.4比较鉴别突出个性.鉴别比较是突出、强化中药个性特征认识的常用方法.其内容包括同章节相似药物比较:如黄芩、黄连与黄柏,石膏与知母、附子与肉桂、茯苓与猪苓等;不同章节药物的比较:如羌活与独活、枳实与厚朴、龙骨与牡蛎等;同源异用的比较,如地黄有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等;有不同药物同一功能的比较:如黄芩、砂仁、桑寄生、白术安胎;麻黄、代赭石、磁石平喘.通过上述多角度体现中药的个性,将药物功用个性特征的方方面面都呈现给学生,有利深化对中药理解,达到全面掌握中药整体性能特征的目的.1.3解决临床课前置问题.在中药课的学习阶段,虽然学生未进入临床课学习时期,但中药学教材中已经广泛涉及到内、妇、儿、外、等各学科的有关临床方面的内容,这给中药课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传统教学法只是抽象地讲授,学生也只是死记硬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掌握这部分临床知识,从而导致中药学与临床课两学科间结合部脱节,失去了中药学桥梁课的过渡作用.针对这个问题,我在中药学教学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播放临床课教学片,使用计算机软件或自己制作课件)来讲授教材中的临床课内容,以解决临床课内容提前设置所造成的不利于中药课教学的问题,同时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1.4增加实践课,提高同学对药物的认识1.4.1带领学生到学校的生药标本室和学校门诊的中药房见习中药饮片,通过看、摸、尝乖等方法,对照每味中药,能基本分清类型,说出药名、性味及功能,提升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1.4.2中药主要来源于大自然,我校位于苍山脚下,海拔悬殊较大,地貌多样,孕育了极其丰富的中药资源,野生中草药达千种以上,在讲授中药尤其是植物药时,我们将学生带到野外,在老师及当地药农的指导下,仔细观察辨认植物的形态、生长环境,学会采集方法,将采集得到的生药制作成标本,并到药园里聆听药农对中药的培育方式、保护措施、加工炮制程序的讲解,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学校中药生药标本的种类和数量.2.课后帮助同学记忆,提高学习效率中药内容繁多,记忆颇难,但如果方法得当,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中药学的教学中,笔者常把帮助学生记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2.1通过归纳记忆.对某些功用类似或有某方面共性的药物,可进行综合归纳,提取共性,区别个性,帮助学生记忆.如在讲授清热燥湿药中的黄芩、黄连、黄柏时,重点讲黄芩,然后拿黄柏、黄连与黄芩比较,提取出三者的共性是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证或火毒证.这样举一反三,同时记住了三味药的主治证.在分论其个性时,则注重内容的提炼,抓主要区别点.另外,对在某方面有共性的药物,如莲子心、竹叶心、连翘心、麦冬心入药部位相同,均入心经,归纳出皆有清心泻火、宁心安神功效.这样一来,使中药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化了记忆内容,直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2.2利用歌诀记忆.实践证明,歌诀记忆效率极高,且能历久不忘.在教学中,笔者常使用两类歌诀,一类是同一类药物的药名歌词,如“清热燥湿连柏芩,胆草苦参秦白椿”,一看便知是黄芩、黄连、黄柏、秦皮、龙胆草、苦参等属清热燥湿药,均性味苦寒,清热燥湿,主治湿热证.另一类是单味药歌诀,如“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风痉”“丹参活血善调经,凉血消痈心神宁”.同时,也鼓励学生自编歌诀,这样更便于记忆.2.3通过图表记忆.将药物性能进行整理、归纳,绘成图表,既简洁明了,又提高了记忆效率.如单味药药性表、药物性能对比表及药物功效对比表等.2.4相反药物的对比记忆.把药性和主治证截然相反的药物进行比较,以其反差进行对比讲解,一方面使学生对该药印象深刻易记,另一方面也可培养学生的“辩证选药”的能力.如讲授麻黄与麻黄根时,强调一定要注重药物的用药部位,虽然它们都是来自于麻黄科多年生草本状小灌木植物草麻黄或中麻黄、木贼麻黄,但如果用它们的干燥草质茎则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患者,而如果是应用它们的干燥根则又都具有收敛止汗之效,主用于气虚自汗及阴虚盗汗的患者.大黄与巴豆时,强调二者虽均有较强的泻下功效,均治大便秘结证.但大黄性寒、主治热结便秘证;巴豆性热,主治冷积便秘证,应用时必须辩证选药.又如半夏与贝母,虽均有化痰之功,为治痰要药.但半夏辛温,主治寒痰、湿痰证;贝母苦微寒,主治热痰、燥痰证,临床必须区别应用.2.5归纳共有特征记忆.把药物功用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提取出来,作为这些药物的共有特征,一同记忆.如把具有升阳作用作为柴胡、葛根、升麻、黄芪的共有识别特征,把安胎作用作为黄芩、桑寄生、续断、杜仲、紫苏、砂仁的共有识别特征.3.总结归纳复习,提高同学准确选药的能力在每一章讲述完成后,笔者都会选一些简单的病例,先让同学自己来选择用药,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讲述药物的配伍运用,一方面增强同学对药物个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复习中医基础和中医诊断的知识,让同学认识到对中药学的学习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死记硬背,还要学会灵活运用.总之,中药学的教学在传授课本知识的过程中,通过以上方法有利于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激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适应向自主学习模式的转变.本科中药学论文范文篇三:《试论中试型综合性实验在中药学实验教学应用》中药学专业是一门交叉性、渗透性、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了适应中医药快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中药人才,对中药学本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药学概论论文

药学概论论文

《药学概论》课程论文设计题目现代药学的主要任务英文题目The main task of modern pharmacy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院部国际医药商学院学号********姓名钟港棚指导教师周玲教授现代药学的主要任务钟港棚摘要:药学是一门医疗保健学科,它承担着确保药品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加强,药学的任务也在不断地细化。

明确现代药学的主要任务对药学工作者开发、生产、销售和使用药品、未来药学工作者明确方向和药学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资料查询等方式详略描述了现代药学的五个只要任务,以期对未来药学工作者的学习、研发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药学任务The main task of modern pharmacyAbstract:pharmacology is a medical and health discipline, and it undertakes the responsibility of ensuring drug safety and effective use. With the continuous strengthening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task of pharmacy is continuously refined. Clear the main task of modern medicine to the pharmacy workers development, production, sale and use of drugs, pharmaceutical workers clear direction and future pharmaceutical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 the five tasks of modern pharmacy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by means of information query, so as to guide the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pharmaceutical worker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tasks背景药学是以现代化学、医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使用、管理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药物的一门科学。

药学概论论文

药学概论论文

药学概论论文药学基础论文进入大学已有两个多月,药学基础课也上了十余节,对药学基础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想从我国的药品研发历史及现状,我国药品流通管理及建议,以及制药业与环境保护这三个方面谈谈我对药学的理解.首先,先来谈谈中国制药业的研发历史与现状.众所周知,我国药品起源于历史悠久的中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

由于太古时期文学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

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

当代中国的药品生产,在世界上占有了重要的地位.我国药品生产能力目前制剂的加工能力已达到世界第一,年产片剂6200亿片、胶囊1194亿粒;原料药产量已达到全球第二的规模,年产80万吨,占整个国际原料药市场贸易量的25%。

几大类化学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维生素等已占世界生产的第一位。

然而,中国在新药品研发方面的现状不容乐观,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超过了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与国际间的差距。

我国大部分医院所用的主流抗生素类西药,几乎全部都是西方国家拥有知识产权的药品;主导国际西药市场的主要药品中,几乎没有中国的专利产品;我国不少西药生产企业所生产的心脑血管、抗肿瘤、抗生素类药品,几乎全都是仿制国外专利药品专利保护期限已过的产品。

专家预计,2003年我国医药销售额达360亿美元,已进入世界前十位,预测到2022年将达到6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五大医药市场。

随着专利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仿制的药品将越来越少,在科研开发投入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创新是我国每个医药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下面,我们再来谈谈中国药品流通管理的现状.据2022年中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药学概论论文

药学概论论文

从阿司匹林的发展历程到对药物学的初步认识作者:XXX 专业:XXX 学号:XXX摘要:介绍阿司匹林的发展历程,更好的了解药物研发经过的阶段和药物应用的知识,通过本学期对药学概论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到关于药学的基本知识,对于我们将来的进一步学习药物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阿司匹林;对药物学的认识1.阿司匹林的发展史2300多年前,西方医学的奠基人、希腊生理和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已发现,水杨柳树的叶和皮具有镇痛和退热作用,但弄不清它的有效成份。

可以说阿司匹林是现在世界上最常用的,也是历史最悠久一种药。

这之前它的历史已经经过传奇般的一个循环,从古代的止痛药到麻风病药,经历了拿破仑的海战,到二次大战间的欧洲,到现在的又一次新的各种预防性用途。

它伴随了宇航员登月,且被记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西班牙哲学家加赛特(Jose O. Gasset)甚至把二十世纪称作阿司匹林的世纪。

阿司匹林的传奇的历史和人类文明几乎一样悠长。

人类很早就发现了柳树类植物的提取物(天然水杨酸)的药用功能。

古苏美尔人的泥板上就有用柳树叶子治疗关节炎的记载。

古埃及的最古老的医学文献《埃伯斯纸草文稿》(the Ebers papyrus, 1550 B.C.)记录了埃及人至少在公元前二千多年以前已经知道干的柳树叶子的止痛功效。

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5世纪记录了柳树皮的药效,这一知识被后来的盖伦(Galen)等古希腊和罗马名医反复引用。

中国古人也很早就发现了柳树的药用价值。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柳之根、皮、枝、叶均可入药,有祛痰明目,清热解毒,利尿防风之效,外敷可治牙痛。

柳树在欧洲一直都被很好地用来做药物,直到中世纪木材业的大发展。

因为需求的巨大,在很多地方的柳树无法继续被提供作为药用。

但是学者们的研究仍然在进展。

1763年,有个叫斯通的学者(the Reverend Edward Stone)向英国皇家学会报告了用柳皮粉医治发烧的疗法,指出柳皮还能治疗疟疾。

药学学术论文范例精选6篇

药学学术论文范例精选6篇

药学学术论文范例精选6篇药学学术论文篇一报道医药卫生科技领域中的原始性创新成果,包括提出新发现、新思路、新认识、新理论;或者修正、补充、否定已有理论;或者提出具有重要学术探讨价值的新问题;或在研究方法上有较大突破,或有较高学术价值,代表学科发展前沿、趋势和方向;或提出具有超前思维和重要科学依据的预测、预见和展望等。

2.科学性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理论依据充分,方法先进,设计科学,数据准确,结果正确,结论可靠。

实验研究设计符合随机、对照、重复三原则和统计学要求及其他各种有关规范、标准。

临床科研设计符合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原则。

在逐步实行临床试验注册制度后,相关临床试验应经过注册。

3.导向性充分利用自身作为信息源的优势,为促进医学科研工作自主创新、加速医学成果诞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等发挥导向作者。

药学学术论文篇二一、理论框架近年来,体裁及体裁分析已成为语言学及外语教学领域研究者分析非文学类语篇时最常用到的理论框架,也是指导写作、阅读及教学实践的重要工具。

研究者将体裁理论分为三个学派,以Swales和Bhatia为代表的ESPSchool、以Martin为代表的澳大利亚学派和以Miller 为代表的新修辞学派。

ESPSchool认为,体裁由一系列交际事件组成,参与其中的社会成员可通过体裁来达到共同交际的目的,其中,交际事件包括语篇和事件的参与者,以及语篇的作用和产生及接受语篇的环境,包括历史及社会文化因素。

澳大利亚学派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框架,认为体裁是一种有步骤的、以交际目的为导向的社会交往过程。

新修辞学派认为体裁是一种社会活动模式,强调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下了解及分析体裁。

可见,三个学派虽然在体裁概念的表达上不同,但是都认为体裁是社会交际模式,具有很强的重复性和习惯性,受不同社会文化及语篇变量的影响。

从分析方法看,三个学派体裁分析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ESPSchool为文本驱动;新修辞学派则是情景驱动;澳大利亚学派则基于系统功能语法把社会语境作为研究焦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社会药学的初步认识
摘要:药物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男人与女人,老人与小孩,病人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医疗保障系统均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药物与国家的预算,立法与执法管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术进步产生相互影响。

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按医嘱使用,误用,滥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中毒,药源性疾病以及药物非医学使用所带来的不仅是生物现象,更多是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如药源性疾病造成的致畸、致聋、致残,吸毒引起的犯罪,酗酒引起的暴力和车祸伤人,吸烟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将消耗大量的卫生资源等,所以这些涉及社会的问题,仅从药和药学的角度考虑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与社会学、人文科学密切结合才能获得满意的解决,因此发展起了社会药学这门科学。

它是应用社会学观点和方法研究药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综合应用社会学与人文科学和基础与临床医药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学科的最新知识来改善病人的药物治疗。

社会药学有社会学,当然也离不开药学。

药又分为传统药和现代药,传统药一般指各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主要是动物、植物和矿物药,最博大精深的应书中国的传统药,即中药。

早在商周时期,中医药学便有了萌芽,在已出图的殷商甲骨文中,便有大量疾病的名称。

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东汉末期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明代伟大医学家、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附图1109幅,附方11000多首,该书综合了16世纪以前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和冶金学等多学科知识,其影响超出了本草学范围,并于17世纪末,先后以多种文字译本传至海外。

中药的应用涉及到各医学领域,如常见的感冒,则可用麻黄、桂枝等配伍;清热泻火则用石膏、知母、栀子等;风湿引起的各种疾病则用独活、防己,威灵仙等;安神理
气用酸枣仁、柏子仁、陈皮、枳实等;另外还有补虚药,如人参、党参、当归、黄芪、地黄、沙参、麦冬等。

中药所涉及范围之广,且从人体的根本上来调理、治疗疾病,中药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因此,中药现在已非常受西方国家的欢迎,这为中国社会的医药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现代药学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生物工程,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发现了生命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开辟了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新时代。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分子生物学研究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极大推动了现代药品研究和和生产等药品制造也的发展,极大推动了粮食生产,作物改良等现代农业的发展,极大推动了废物处理和再生利用等环保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材料、航天航空等许多其他重大科学领域的研究,促进或衍生出了基因组学、功能基因学、蛋白质组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领域,对人类健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极大促进了人类对认识人类本身、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步伐,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的科技发展总体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

下面,就以抗体工程制备抗体来说明。

抗体是外源抗原进入机体后将B细胞活化成浆细胞而分泌的重要效应因子。

抗体在医学领域中,主要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目前制备人源性抗体常用方法主要为以下三种:
1、将人淋巴细胞经抗原体外免疫或用EBV病毒转化后,与人或鼠骨髓
瘤细胞融合,获得分泌人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2、构建大容量抗体库,经噬菌体表面呈现后,从中筛选出高亲和性抗
体,该法是目前制备人抗体最常用的方法。

3、构建含人免疫球蛋白基因的转基因小鼠。

将抗原免疫此小鼠,按传
统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采用细胞融合等技术,获得分泌特异性
人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特异性是抗体在临床应用的前提条件,目前,能够用于临床治疗的人源性抗体很少,如何提高已有的人源性抗体亲和力已成为抗体工程研究热点。

抗体的表达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哺乳动物细胞与表达天然抗体的淋巴细胞最相似。

在表达产物的折叠、糖基化等翻译后等加工方面与天然抗体最接近,表达的全抗体稳定性好,免疫原行低,具有完全的抗体效应功能。

因而,目
前商品化的治疗性抗体多采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

对抗体的改造主要集中在应用目的上,其是人类疾病治疗。

在美国和欧洲,2000年前总共有84种生物药品上市,在随后的3年中却共有64种生物药品开发上市,2002年,临床欧美进行临床研究的生物药品生物制剂约500种,其中美国371种。

2000年抗体类药的销售值约为35亿美元,预料近10年将以16%速率增加。

鉴于药品的功能,世界各国对药品的需求均呈不断增长势头。

资料显示,90年代国际医药朝着快速、集中、高投入、不断更新换代的方向发展。

1980~1989年,世界药品市场销售额由790亿美元增到1725亿美元。

80年代,平均增长速度为9.3%,进入90年代,世界药品市场仍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

自80年代以来,世界上每年推出50种左右的新药上市,而随之带来的是高额的药品消费。

据卫生部统计,1979年中国药品消费838亿,人均消费66.5元,其中城市人均175元,农村人均25元。

1988年中国药品销售总值可达1200亿,比1979年增长8%左右。

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从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药品市场也处于这一变化中,药品市场经济的完善与规范中所出现的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如售假药,药品质量监督的失职,地方区域性的保护,却保护了落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

药品的特殊性、真伪、价格及质量对社会影响巨大,因此对药品市场整顿是关键:(一)加强法制教育;
(二)强化药品监督;
(三)严格管理,严格执法;
(四)规范药品市场。

通过以上一系列管理学的方法来规范市场,使遵守规则运行才能有一个良好的药品市场环境。

用社会学体系观来研究药学的过去和现在,并预测其未来发展将使药学专业的发展更能与未来社会融为一体,更利于为人们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赵晶金进社会药学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1.6
王建中医药学概论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5
陈惠鹏医药生物工程进展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